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解决途径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NONGTIANSHUILI源自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王喜艳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辽宁沈阳 110122)
摘 要 近年来,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已经超过了适宜蔬菜生长的含量范围,严重制约着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本文从引起保护地次生盐渍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等方面作以综述。 关键词 保护地;次生盐渍化;防治对策
性元素增加和活性增强,导致作物铝、锰中毒。 2.3 土壤质量下降 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后土壤的理化性质 发生改变,如板结土壤失去团粒结构、保水保肥性降低;土 壤 pH 值发生改变、土壤的孔隙度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的根 部吸收能力下降,作物对某种或某几种元素吸收的不足,致 使植物缺素症发生。 3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对策 3.1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根 据作物种类选择微量元素肥料,增施腐殖酸肥料。增施有机肥、 农家肥和农作物秸秆,如稻壳、麦糠、玉米秸秆等。秸秆为 微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被微生物分解,同化土壤中的过量 氮素,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形成大量的水稳性团粒结构, 降低土壤容重,有效地降低了土壤可溶盐浓度。石灰氮 - 秸 秆消毒石灰氮肥是一种含有钙素,是具有杀虫灭菌作用的迟 效性氮肥,可在大棚换茬休闲季节,石灰氮与秸秆混施入土壤, 适当灌水后起垄覆膜,进行闷棚,还可以增加土温和杀灭线虫, 提高闷棚效果。 3.2 增施微生物菌剂 盐渍化土壤中环境中有益菌和有害菌比 例失调,有害菌增多,使病害发生严重。增施微生物菌剂,加 大有益微生物的投入,可提高土壤中有益菌的菌群优势,提高 有机质含量。这些有益菌可有效降解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残 留和有害化学物质,增加板结土壤通透性,起到疏松土壤、培 肥地力的作用。另外,微生物菌剂对防治土传病害有显著效果。 3.3 深翻和轮作 通过深翻,打破犁底层,增加耕作层的厚度, 通过深翻使表层含盐土壤与深层土壤充分混合,可以有效预 防或缓解土壤的次生盐渍化进程。蔬菜保护地连续使用几年 后,种一季露地蔬菜或种一茬粮食作物,对恢复地力,减轻 蔬菜生理性病害和病菌引起的病害都有显著的作用。 3.4 合理灌溉 改变灌溉模式,采取滴管、渗灌或节点式渗 灌等灌溉方法,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不能大水漫灌。灌溉过程 中一定注意小水勤浇和浅水快浇相结合,防止盐分上移。同 时,在夏季蔬菜作物拉秧后,揭去温室大棚薄膜,在雨季利 用雨水压盐;对于盐分高的土壤,在蔬菜定植前要大水漫灌, 以水压盐,达到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目的。 3.5 选种耐盐品种 栽培过程中选用耐盐性强的蔬菜品种。 耐盐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花椰菜、结球生菜、菠菜>茄子、 芹菜>辣椒>黄瓜,草莓的耐盐性最差。 3.6 测土配方施肥 按土壤按作物需求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降低化肥的施用量,能有效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另外,避 免在盐碱土地区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
蔬菜大棚土壤退化的几点原因与解决办法

蔬菜大棚土壤退化的几点原因与解决办法设施农业的发展,对稳定蔬菜市场,保障蔬菜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一些长时间连作的设施蔬菜种植地,土壤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大大影响了保护地蔬菜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退化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土壤酸化设施农业高温、高湿的环境,加快了有机质分解,产生有机酸和腐植酸,同时土壤的缓冲能力下降,加之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壤中碱基离子浓度下降,造成土壤酸化。
设施蔬菜地土壤酸化,致使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同时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和活动,使蔬菜作物处于不利的生长环境,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造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二、土壤次生盐渍化设施蔬菜地不合理的灌溉和施肥,使土壤中的大量盐分,在强烈蒸发作用下,不断向地表积累,从而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土壤次生盐渍化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影响作物对水和养分的正常吸收,不利于蔬菜的生长,对土壤微生物活性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
三、土壤板结由于水、肥过量投入,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等影响,土壤发生板结,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密度增加,孔隙度减小,透气性变差。
从而破坏了土壤中水、肥、气、热平衡,减弱了土壤的保水、保肥功能;恶化了土壤生态环境,直接抑制了作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影响到他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生命过程,正常地力衰退、土壤质量下降。
四、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由于作物连作障碍,即在设施蔬菜生产中连续种同一种作物,造成设施蔬菜生物多样性下降,引起了根系生物活性下降,养分吸收能力降低和植物抗病性减弱,加之由于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和土壤板结,致使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土壤微生物生态失衡,造成目前设施农业土传病害发生较为普遍,如黄瓜枯萎病、番茄枯萎病、辣椒疫病等。
五、中微量元素缺乏部分菜农只认识到氮、磷、钾元素对蔬菜生长的作用,而忽视了蔬菜对钙、镁、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吸收也较多,因而生产管理中仅补施有机肥和化肥,基本上不单施中微量元素,而设施蔬菜采收量大,土壤中大量元素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钙镁锌硼等被大量带走,蔬菜连年种植导致土壤养分的偏耗,特别是钙、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的偏耗,引发各种缺素症的发生,进一步加重了作物的生理性病害,不利于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致使其产量和品质下降。
设施蔬菜土壤环境恶化原因及治理措施

2 . 3 大 量 施 用 化肥 , 忽视 有 机 肥 。棚 室 内过 量 施
用尿 素 、 . 二 铵 等化 肥 ,致使 } 壤 中盐离予 增 多 ,上
壤 中有 机质含 龄 不足 , 闭粒 结 构被 破坏 ,土 壤变 板 结 。棚 室 内蔬菜 茬 f J安排 紧 凑 。多采 用 人 翻 地 , 导致 土壤活 : E 层 变浅 ,深 层 十壤 中的水 分和 养分 不
身分泌 物积 累的毒害 ,导致减 产 :连作 会 致 土壤 理 化性 质恶 化 ,肥 力降低 ,有 毒物 质积 累,有机 质
管理 技术 水平 的提 高 ,而对 土壤 恶化 现象 没 有足 够 的重 视 ,使得 棚室 蔬菜 难 以长 期获 取 高产高 效 。设 施蔬 菜土壤 质 量退 化 问题 主要表 现 为 :土壤 盐渍 化 加重 、土传 病 害加 重和 活 土层变 浅 等 ,其恶 化程 度
,
比例 明显 上升 。辛集市 结 合不 同土 壤退 化类 型 的分 析 ,经过 农技 人 员 的实验 探索 ,近 两年 来棚 室 蔬菜 土壤 退化 治理 工作 取得 了较 好的成 效
1 设 施蔬 菜土 壤危 害情 况
不利 于土 壤 的 自然 修 复 。如 棚 室 内温 度 商 ,水
1 . 1 土 壤 盐 渍 化 危 害 。棚 室 土壤 盐 渍 化 对 作 物 直
分蒸 发最 大 ,盐分 随水 从土 壤毛 细管 上升 ,水 逸 盐 存 ; 上壤 受 降雨淋 洗少 ,灌水 多 ,排 水 少 ,使土壤
长期 处 于积盐 过程 。
接 危害 的典 型标 志是 ,蔬 菜 作物植 株 生 长纤弱 、滞 育 、色浓 、干 枯 、根 褐色 。在 温度 、水 分 、肥 料供 应 方面 没有 多大 欠缺 的前 提 下 ,棚 内蔬菜 植 株根 系 发 育不 良,老根 与新 根 比例 失衡 , 对肥水 吸 收能 力
大棚蔬菜土壤盐渍化的危害与综合防治

高,土 壤水分蒸发量大 ,致使土壤深层 的盐 分借 毛细管作用 上升到表土积 聚。在含盐量较高的土地上修 建保 护地 ,或用
含盐 量较高的水 浇地 。蔬菜根系分布浅 ,易受盐 害。保护地
水1 3 0 m ,使土壤 中的盐分 随水 排走 。降雨 和浇水 可配合进
行 。淋雨后要在种植作物前2 0 天增施 有机肥 、生物菌肥 ,深 翻2— 3 次 ,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
生物 的作用下 提高 土壤 中的活性物 质 ,保持 土壤肥 力 ,减
高 出土壤表 面 1 0 c m以上 比较合适 。土 围应 拍实 ,以防止灌 高 ,否则容易造成土壤养分流失。让土壤 中的盐分 ,充分浸
轻 和防御土壤 盐分 表聚 ,例如 ,每亩施用 优质堆肥 或厩肥 水 时漏水 。灌水时 ,必须让水浸没土壤表面3 ~5 e m。不必过
节 ,揭去保护地上的棚膜 ,任雨 水淋洗土壤 中的盐分 ,但在
水位较浅的地区或下挖较深的温室不宜采取这种方法 ;或在 保护地外挖深1 m以上 的排水沟 、在保护地内起田埂 ,每亩浇
积 累于土壤 中。同时保护地内不受 降雨影 响 ,而且多用小水
浇灌 ,使积 累于土壤 中的肥料成分不被 淋失 。保护地 内温度
1 5 0 0~2 5 0 0 k g 。在初发生盐害的保 护地 内 ,可施 用半腐熟 的
秸秆类有机肥。生物菌肥 能促进有机质 的分解及转化 ,改善 入 水 中,浸泡5~7 d 后 ,排 出含盐的积水 ,从 而降低盐渍化 土壤的理化特性 ,有效地减少盐渍化为害 ,促进蔬菜作物的 程 度 。
化是一个缓慢 的积 累过程 ,一般不被人注意。当蔬菜生长矮
小 ,品质 变差 ,土壤 已经受到轻度盐渍化的危害。如果蔬菜 叶片干枯 ,只开花不结果 , 现绝收现象 ,表明棚室土壤 已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设施农业是一种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设施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冬季、非耕地等限制因素下的高效农业生产。
然而,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是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探讨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1.施肥不当:设施农业中常使用化肥,如果施肥不当,过量的肥料会积累在土壤中,其中的盐分会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逐渐提高,导致土壤盐分浓度过高。
2.水质问题:设施农业中常使用循环灌溉水,如果循环水中携带有高浓度的盐分,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中盐分累积,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3.温室环境控制不当: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土壤中的盐分分布和浓度有直接影响。
如果温室内的通风、排水等环境控制不当,会导致土壤中盐分浓度升高。
为了防治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合理施肥:合理调查土壤肥力水平,根据作物需要进行科学施肥,避免过量的肥料积累在土壤中。
同时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控制循环灌溉水的质量:对循环灌溉水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其质量符合作物生长需要。
如果灌溉水中的盐分浓度过高,可以采用逆渗透膜和电渗析等技术进行水质处理,降低盐分浓度,以减少土壤盐分积累。
3.加强温室环境控制:定期检查温室内的环境参数,保证通风、排水等设施运行良好,避免温室内湿度过高和空气循环不畅导致土壤盐分积累。
此外,可以使用覆盖材料、喷灌等措施,减少土壤蒸发,降低土壤盐分浓度。
4.进行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添加石膏、有机肥料等物质进行土壤改良,促进盐分的淋洗和固定。
此外,可以采用冲洗灌溉和盐害植物修复等技术,帮助减少土壤盐分浓度。
综上所述,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合理施肥、控制循环灌溉水质量、加强温室环境控制和进行土壤改良等对策,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
只有保护好土壤质量,才能保证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设施园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与治理措施

一、问题概述设施园艺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指原本没有盐分积累或盐分较低的土壤,在设施园艺生产过程中,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壤盐分积累超过一定标准,从而影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这一问题在设施园艺生产中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对设施园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和治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成因分析1. 水质问题:灌溉水中含有较高的盐分,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盐分积累。
2. 肥料施用不当:过量施用化肥或者不合理配比肥料会导致土壤盐分积累。
3. 土壤排水不良:排水不畅导致水分停留在土壤中,盐分随水分蒸发而残留在表层土壤中。
4. 土地长期不耕种:长期不耕种或者不合理的耕作,会导致土壤中的盐分无法得到有效地去除,从而积累在土壤中。
三、治理措施1. 合理选址:在设施园艺建设的初期,要根据当地水质、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建设场地,避免因地域环境不适宜而导致盐渍化问题。
2. 合理施肥:合理掌握施肥技术,进行施肥前要做好土壤测试,合理配比肥料,适量施用有机肥。
3. 加强排水:改善土壤排水条件,采取排水沟、排水管等措施,保持土壤排水畅通。
4. 良好耕作管理:加强土壤改良工作,定期耕种,促进土壤中盐分的有效去除。
5. 土壤改良:采取添加腐熟有机物、石灰和石膏等中和盐分的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四、结语设施园艺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制约设施园艺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其成因和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改善土壤环境、保障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对土壤环境的细致护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理设施园艺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确保设施园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五、监测与预警1. 定期监测:建立设施园艺土壤盐分监测体系,定期对土壤盐分进行测试和监测,及时了解土壤盐分的变化情况。
2. 制定预警标准:根据不同作物对盐分的耐受性,制定不同的预警标准,一旦土壤盐分超过预警值,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蔬菜保护地如何防止盐渍化?查清原因,6项措施综合防治效果好

蔬菜保护地如何防止盐渍化?查清原因,6项措施综合防治效果好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菜蓝子工程的实施,各地开展蔬菜保护地种植的农民增多,对促进蔬菜四季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有些农民朋友由于对保护地蔬菜生产的规律和方法掌握不到位,几年过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作物长势不如从前旺盛,既使土壤不干旱,作物在中午也会表现萎蔫现象,各种缺素症状表现突出,根系生长受阻,病害越来越严重,甚至定植后的幼苗发根弱、缓苗慢,还有出现僵苗,叶片焦枯,茎、叶、果畸形,品质下降,商品性差等现象,甚至有的棚室内在土壤干旱情况下,土壤表面出现斑驳白色盐霜和板结现象,在湿润时土表出现一块块紫红色胶状物等,如果对这些土壤进行测定,含盐量一般在0.3~1%徘徊,PH值也比露地种植时有所下降。
其实,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现象。
各地实践表明,随着保护地使用年限的增加, 这种土壤次生盐渍化障碍会逐年加重, 将会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
我国的农业科技人员对此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广大菜农对此也进行了较多的实践,对盐渍化的成因和防治取得许多有益经验。
那么,蔬菜保护地种植应如何预防次生盐渍化和酸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生产呢?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对蔬菜保护地生产的农户有所帮助。
一、蔬菜保护地土壤盐渍化、酸化的成因1、保护地土壤缺乏雨水淋洗下渗,盐分上升积聚蔬菜保护地栽培是利用玻璃或塑料等透明材料而建设的温室或大棚,提高栽培环境的温度,人工浅层供应水和肥料,为作物生长发育尽可能的提供外界理想环境,所以,产量要比露地种植高。
但是,由于有透明材料的覆盖,也使保护地形成了半封闭的环境条件,雨水被隔绝,在土壤表层中积累的盐分不能被淋洗到地下水中去,而是在土壤表层逐年积累、增加。
另外,保护地内温度高,作物生长发育旺盛,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和作物的蒸腾量都很大,使深层土壤中的盐分经毛细管的作用被带到土壤表层,在土壤表层积聚 ,特别是棚室后期干旱引起盐分浓度升高,甚至出现盐霜,作物的生理障碍加剧,盐渍化越来越重。
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

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作者:戴桂荣万晟杰来源:《科学种养》2016年第11期土壤盐渍化也称盐碱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过程或现象。
一般情况下,大棚种植蔬菜3年以后,土壤就会不同程度出现盐渍化,造成蔬菜作物根部吸水困难,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盐渍化程度会逐渐加重。
连栋大棚盖膜时间长、揭膜时间短、棚内温度高,土壤盐渍化速度比单栋大棚更快、危害更大。
如果蔬菜植株生长矮小、产品品质变差,表明土壤已经轻度盐渍化;如果蔬菜植株叶片干枯、只开花不结果,出现绝收现象,表明土壤已经重度盐渍化。
大棚土壤盐渍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防治。
一、盐渍化症状当大棚内土壤全盐含量小于0.1%时,蔬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较小;当全盐含量达到0.1%~0.3%时,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果菜类蔬菜生长受阻,产品的商品性状较差;当全盐含量大于0.3%时,绝大多数蔬菜不能正常生长。
蔬菜不同生长期主要症状表现不同。
苗期:播种后种子发芽受阻、出苗率低、出苗缓慢,出苗后有的逐渐死亡。
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茎秆较细,甚至生长停滞。
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尖及新根呈现褐色,甚至整个根系发黑腐烂、失去活力。
叶片:叶片颜色呈现深绿色或暗绿色、有闪光感,严重时叶色变为褐色,或者叶缘有橘黄色波浪状斑痕,下部叶片反卷或下垂,或者叶片卷曲失绿,叶尖卷曲枯黄;重者整个植株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常态;受害严重时会造成植株缺钙及其他微量元素缺乏,最后茎叶枯死。
土壤:冬季或早春季节地表干燥时,在突出地表的土块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盐类物质,湿度较大时突出的土块表面发绿,湿润时突出的土块表面呈现紫红色,特别是大棚滴水的地方更为明显。
二、盐渍化发生原因1. 施肥不科学①施用未腐熟的人畜粪尿。
②施入副成分含量较多的化肥。
③过多施用盐分含量较多的鸡粪等有机肥。
④简单地认为多施肥能高产出,施肥时不考虑蔬菜作物需肥的数量及种类而盲目大量施肥,特别是偏施硝酸铵,会造成土壤中的氮、磷、钾比例失调,有些不能被蔬菜作物利用的成分会残留并积累于土壤中,引起土壤盐分含量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