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1、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

2、造型表现手段:造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手段。

如绘画借助于色彩、明暗、线条、解剖和透视;雕塑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

3、黄金分割:也称黄金律、黄金比例。

在一条线段上,按照最佳长短比例,将此线段分割为长段与短段,或按此最佳长短线段的比例构成一个矩形的最佳的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即构成黄金分割。

4、二度空间:绘画术语。

指由长度(左右)和高度(上下)两个因素组成的平面空间。

在绘画中为了真实的再现物质,往往借助透视、明暗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造成纵深的感觉和物象的立体效果,即以二度空间造成自然对象那种三度空间的幻觉。

5、三度空间:绘画术语。

指由长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纵深)三哥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

6、质感: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各种物体所具有的特质,如丝绸、肌肤、水、石等物的轻重、软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质的特征,给予人们以真实感和美感。

7、量感:借助明暗、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觉。

如山石的凝重,风烟的轻逸等。

8、空间感:在绘画中,依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使之在平面的绘画上传达出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

9、体积感:指在绘画平面上所表现的可视物体能够给人以一种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感觉。

10、透视:绘画法理论术语。

“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

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11、明暗:指画中物体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的表现方法。

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出现三种明暗状态,即:亮面、中间面、暗面。

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间面、暗面。

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又显现为五个基本层次,即五调子:1)亮面——直接受光部分;2)灰面——中间面,半明半暗;3)明单间交界线——亮部与暗部转折交界的地方;4)暗面——背光部分;5)反光——单间面受周围反光的影响而产生的暗中透亮部分。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1、美术分类有: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书法、篆刻和新媒体艺术等。

又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

2、雕塑是美术的主要种类之一,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3、联想是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应。

可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

4、线条是最基本的视觉传达和交流的手段之一,是美术的语言要素之一。

5、线条的功能首先是限定性状,是最简洁的造型手段。

还可以通过线条表达情感。

6、十八描是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指法。

7、速写是指迅速描绘对象的林场习作,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以简练的线条,扼要的画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动势和神态。

8、速写分类动物速写、景物速写。

9、毛笔的构成分为笔头、笔杆两部分。

笔头由笔锋、笔腰和笔根三部分。

笔毫分为硬豪、软豪和兼豪。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它是一种凭借线条和形体结构来表现人的某种气质、品格、情操的艺术。

10、中国主要的书体有:小篆、隶书、行书、楷体、狂草。

11、中国画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它的“笔墨”,“笔”是指用笔,依据用笔时的走向,可分为:中锋和侧锋。

11、写意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多以墨色为主,它可先墨后色,也可以先色后墨。

12、藤本植物是国画家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如葡萄、葫芦、紫藤。

13、画葡萄步骤:1、画叶。

2、趁叶片墨色未干,用浓墨画叶脉、叶筋。

3、画枝条。

4、画果实。

14、表现空间深度的最简明的方法是透视。

透视的一个基本规律:近大远小。

可分为焦点透视、散点透视、分层表示法、平面遮掩法、反透视法、画面分割法等。

15、色彩是由不同的光波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产生的,并通过视觉影响人们的情绪、思想、行为甚至健康。

16、色彩具有情感性和象征性。

色彩通过视觉影响人们的情绪、思想、行为甚至健康。

17、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

色彩的三间色:绿、橙、紫。

美术知识大全

美术知识大全

美术知识大全美术知识大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视觉艺术表现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

1. 色彩理论:色彩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主要的色彩理论包括三原色(红、绿、蓝)和三个次要色彩(橙、紫、黄)。

同时,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也会影响色彩的效果。

2. 透视学:透视是描绘三维物体在二维画面上的方法。

通过近大远小和消失点的运用,可以创造出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3. 人物绘画:人物绘画是美术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绘画人物需要掌握人体比例、骨骼结构和肌肉群的知识。

同时,了解不同身体姿势的表达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4. 静物绘画:静物绘画是描绘不动物体的艺术形式。

通过对光影、形态和纹理的捕捉,可以创造出富有生动感和艺术感的作品。

5. 风景绘画:风景绘画是描绘自然景观的艺术形式。

掌握一些常见的元素,如天空、地面、植物和水体,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表现自然景观的美。

6. 抽象艺术:抽象艺术是一种通过形状、色彩和纹理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它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的视觉认知,而是注重表现主观的内心体验。

7. 素描:素描是一种以线条和阴影为主要手段的绘画技法。

它可以表现物体的外轮廓和形态,并且是学习美术基础的重要步骤。

8. 水彩画:水彩画是以水溶性颜料为材料的绘画技法。

它常用于描绘风景和人物,具有柔和、清新的效果。

9. 油画:油画是以油性颜料为材料的绘画技法。

它常用于描绘肖像和风景,具有丰富的色彩和质感。

10. 彩色铅笔画:彩色铅笔画是运用彩色铅笔绘制的一种绘画技法。

它适合绘制小型作品,有很好的色彩表现力。

以上是关于美术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美术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更多的艺术知识和技巧。

创作属于每个人,无论是艺术家还是非专业人士,都可以通过美术来表达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想法。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1、装饰画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

2、中国画的工具有笔、墨、纸、砚。

3、墨色分为:焦、浓、重、淡、清。

墨的方法:蘸墨法、泼墨法、积墨法。

4、中国画的种类(题材):人物、山水、花鸟、表现的形式:工笔、写意。

5、列举三种暖色:红、橙、黄;三中冷色:蓝、绿、紫。

6、民间剪纸基本类型:单色、染色、套色、阴文剪纸、阳文剪纸。

7、工艺美术品分为五个方面来欣赏评价:造型美、材质美、色彩美、工艺美、装饰美。

8、中国画中的笔法:中锋、侧锋、逆锋、顺锋。

山水画的技法:点、染。

9、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10、色彩的三要素:纯度、明度、色相,也叫基本属性。

11、重复是一种变化的形式。

12、渐变的基本规律:骨式的渐变;基本形的渐变;方向的渐变;位置的渐变;基本形规律的渐变。

13、年画色彩的特点:色彩明艳、明快、强烈、宋代出现明朝盛行。

14、中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简称中国画。

15、色彩的冷暖倾向称为色性。

色彩的冷暖是指人通过视觉对色彩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6、点、线、面是造型艺术中三种基本元素。

17、写生直接以实物为对象,分为:风景写生、静物写生、人物写生、动物写生。

18、在色彩中,最冷的是紫色,最暖的是橙色。

19、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

20、年画是我国民间岁末欢度春节,喜庆丰收,预祝来年光景美好的一种最普及的民俗艺术品。

21、列举几种邻近色(黄与橙、蓝与紫、橙与红、黄与绿、紫与红、绿与青、青与紫)。

22、油画作品《阳台上》,作者是法国的雷诺阿。

23、大与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看出来的。

24、皮影戏是傀儡戏的一种,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种类之一。

25、在不同材质的版面上经过加工制作制成印版,敷以油墨或色彩印制出的艺术品统称为版画。

26、儿童画是儿童对周围世界理解的一种印象表现方式。

27、形有序的逐渐变化被称为渐变。

28、极暖色和极冷色是橙和紫。

美术必考知识点总结

美术必考知识点总结

美术必考知识点总结一、绘画基础知识1. 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它是在纸或其他介质上用一种或几种不同程度的黑、白、灰的颜料尽量切实地、真实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线条和明暗关系。

素描要求对观察的物体进行形态、结构和阴影的分析。

素描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线条、形态、阴影和明暗的对比等。

2. 水彩画水彩画是一种通过水溶性颜料在潮湿的纸上绘画的技法,水彩画具有独特的透明性和柔和的色彩过渡效果,在绘画中可实现非常精细的表达。

绘画水彩画需要掌握颜料的混合、使用水的干湿度和色彩的渐变等基本技法。

水彩画作品通常用于描绘风景、花鸟、动植物等。

3. 油画油画是一种以油性颜料绘制在画布上的绘画技法,油画的色调丰富、光泽度高、质感细腻、保存时间长,因此在绘画艺术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是绘画艺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法之一。

绘画油画需要掌握颜料的调配、画布的处理、画面构图、色彩表达和厚度的掌握等技法。

4. 素材和工具绘画素材包括画笔、颜料、颜料载体(如纸张、画布等)等,而绘画工具则包括各种规格和种类的画笔、调色板、画架等。

了解和掌握不同的素材和工具对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

二、绘画技法1. 骨干构图骨干构图是绘画作品的基础,可以根据绘画对象的形状和结构进行简单的外形线条勾勒,确定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布局。

要体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和平衡感。

2. 色彩运用色彩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能够直接影响作品的表现力。

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混合技巧,能够更好地实现画面的效果和意图。

3. 明暗对比在绘画中,明暗对比可以有效地体现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通过掌握光影的表现技巧,使画面更具有生动性和立体感。

4. 透视透视是描绘三维物体在平面上的方法和技巧,能够使作品更加真实和立体,掌握透视技法对绘画作品的表现力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5. 素材和工具的使用不同的绘画素材和工具有着不同的特点,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和特性,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特色,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效果。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中国画:泛指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从内容上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几类。

4、中国画从技法上分为写意、工笔两类。

工笔画的特点:注重写生、造型严谨、用笔工细、设色浓丽。

写意画的特点:格调粗犷豪放,造型简练生动。

5、使用的是是国独有的毛笔、墨、宣纸等工具材料。

6、用笔:指用中锋、侧锋等笔法做画的方法7、用墨:墨色——焦、浓、重、淡、清(墨分五色)墨法——积墨法破墨法泼墨法8、写意花鸟画是我们熟悉的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9、山水画——勾、皴、擦、染、点。

10、速写:指在短时间内扼要画出形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11、要画好人物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12、人体分为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四大部分,脊椎骨是躯干的支柱,它连贯头颅、胸廓和骨盆三大块形体,并通过肩胛和骨盆连接上下肢,形成了人体基本结构。

13、人体比例是指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度量比较,人们常常习惯于以头的高度为一个度量单位,以此来测量全身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14、人体重心在脐孔上下,由此向地面垂直的线为人体重心线。

15、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是不同的,站约 7.5 个头长,坐约 5.5 头长,席地坐约 3.5 头长.简称:立七、坐五、盘三半;跪约41/3头长。

16、“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平均分成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到下下巴。

17、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

透视分平行透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18、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美术知识点(一)1、国画的用笔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

2、三间色:绿、橙、紫三原色:红、黄、蓝。

3、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

4、一般小板报均有报头,题图、栏目、插图、期号、编报者等内容,可适当加上花边等进行装饰,使版面更美观。

5、一幅完整的花鸟小品,包括:画面内容、题款、压印三部分。

美术知识点(二)1、不同图像象征寓意,蝙蝠:幸福,月季+瓶子:四季平安,桃子:长寿,鱼:年年有余。

葡萄、葫芦、石榴:多子多孙。

2、色相:是指色彩的不同相貌,红、橙、黄、绿、青、蓝、紫是七种不同的色相,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

3、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4、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落笔),(行笔),(收笔).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主要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等。

5、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齐白石。

美术知识点(三)1、中国彩陶最早用于生活,制陶的过程分为:练泥、制胚、晾干、施釉、烧制。

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

主要颜色有:红、黑。

2、泥塑的基本手法有:捏、团、搓、拉、接、压、印等,泥塑成型的方法有,捏塑成型、泥条成型、泥片成型、拉坯成型、泥球成型。

3、活字印刷发明者北宋毕昇,活字印刷的流程:1、刻字模,2、排版,3、印刷,4、揭起美术知识点(四)1、漫画是一种用简练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

漫画的两种主要处理方法是:夸张、变形。

代表作《三毛》作者:张乐平2、正负图形,常常被应用在标志、招贴等的设计中。

3、《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在陕西省西安市。

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能区分将军俑、武士俑、跪射俑,认识铜车马。

4、荷花也叫莲花。

“莲”与“连”谐音,民间美术作品中有《连年有余》、《连生贵子》等;“荷”与“和”谐音,因此常借荷花象征和合如意。

美术基础知识复习

美术基础知识复习

美术基础知识复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美术基础知识复习一、素描知识1、透视分平行透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平行透视:当方行物的一面与画面平行时,上下左右几个面都分别向视平线上的一个点集中消失,这个点可称为“主点”,这种透视叫做“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方形物所有的面与画面都不平行,所有能见的面都形成向左右延伸的两组消失线,分别向视平线上的两个点集中消失,这两个点被称为“余点”,这种透视叫做“成角透视”。

2、一个能看到三个面的方形物体,它的“三大面”是背光面、受光面、侧光面,也被称为黑、白、灰。

“五调子”分别是亮调、灰调、明暗交界线、暗调和反光。

3、线结构素描主要是用轮廓线和结构线来描绘表现对象。

二、速写知识速写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人物速写、风景速写、静物速写人物速写;人体分为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四大部分,脊椎骨是躯干的支柱,它连贯头颅、胸廓和骨盆三大块形体,并通过肩胛和骨盆连接上下肢,形成了人体基本结构。

人体比例是指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度量比较,人们常常习惯于以头的高度为一个度量单位,以此来测量全身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人体重心在脐孔上下,由此向地面垂直的线为人体重心线。

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是不同的,站约7个头长,坐约头长,席地坐约头长.三、国画知识科2、中国画从技法上分为写意和工笔两类。

1、 花鸟画:工笔花鸟画的特点:注重写生、造型严谨、用笔工细、设色浓丽。

写意花鸟画的特点:格调粗犷豪放,造型简练生动。

2、山水画:前人总结出“石分三面”的画石要决,意在表现山石的立体感和阴阳向背、凹凸起伏的变化。

常见的皴法有披麻皴、荷叶皴、折带皴、斧劈皴、米点皴。

古人画树讲“树分四枝”是指要画出树的立体感。

树枝的画法分“点叶”和“夹叶”。

云的画法分“空云法”和“勾云法”。

3、我国书法它融合实用和欣赏为一体,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传统上分为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书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基础知识1、素描是美术中基础的造型艺术,分两大类:一类是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叫结构素描。

一类是着重用光线明暗来表现物象叫明暗素描。

2、素描构成形体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

3、几何体写生的基本要素:三大面、五大调子。

三大面从色调块面的转换层次上看是亮面、灰面、暗面五大调子是把物体的明暗关系归纳为五种基本调子,即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线、投影。

(出题:画一几何体能标出五大调子), 4、透视中的名词:视平线: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心点: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点视点:即作画者眼睛所处位置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也就是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消失点: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侧逐渐消失的地方。

5、我们学习两种透视规律,分别是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叫主点,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叫余点。

6、我们以正六面体为例,只要六面体中一个面与画面平行时,其他面则逐渐向主点消失,这种透视现象叫平行透视,它有一个消失点,也叫一点透视,最多可以看见三个面,最少可以看见一个面。

平行透视举例:路两边的树越来越小。

7、成角透视也叫两点透视,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8、透视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大远小。

(出题):1、掌握两种透视的基本规律2、给出一种现象能判断是什么透视现象3、能画出各种物体的平行、成角透视图暗面 亮面明暗交界线 灰面投影 亮面 灰面暗面 明暗交界线 投影平行透视图画法:1、确定消失点;2、画出与视角平行的面;3、面上各点与消失点连线;4、线上截取透视面;5、形象地画出物体。

成交透视图画法:1、确定两个消失点;2、画出冲着你的物体上的边;3、边上两点分别与两消失点连线;4、分别截取两个透视面;5、形象地画出物体。

9、构图有三角形构图(重点)、圆形构图、S形构图等。

(出题):1、给出一些东西可以完成特定形式的构图。

如:一个酒瓶、两个梨和一个苹果的构图。

2、阐述作品采用的构图形式在表达作品主题方面有什么作用。

10、三原色:指红色、黄色、蓝色三种颜色,理论上绘画中用其他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但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其他颜色。

11、色相:指不同色彩的“相貌”。

12、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13、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14、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15、对比色:色环中180度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

16、类似色:色环中30~90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17、色调:色彩总倾向,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18、色彩写生中影响色彩关系的几个因素: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

19、间色: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七年级美术复习资料(上册)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1、美术作品的产生,一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二是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2、《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现代)傅抱石、关山月。

1959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创作以《沁园春-雪》词意为主题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中国画,用来装饰人民大会堂,向建国10周年献礼。

在踏遍祖国大好河山,收集素材,反复探讨和构思的基础上,历时三个月,终于完美地创作了这幅巨作。

作品突出一个“娇”字,概况了祖国山河的东西南北风貌,又体现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不仅表现了“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而且描绘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既有江南,又有雪山。

在这“多”的气势中体现“娇”。

3、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4、绘画:是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的美术学科。

按照工具材料来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按照表现题材来分,有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等画科;按照功能用途来分,有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不同体裁。

5、雕塑:是利用各种可雕可塑性物质材料创作具有真实空间体量的视觉艺术形象的美术学科。

依照所用材料和工艺,可分为石雕、玉雕、木雕、砖雕、泥塑等;依照表现形式,可分为浮雕、圆雕和透雕等之分;依照功能性质,有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和环境雕塑等之分。

6、设计:设计是由原来的工艺演进扩展而成的学科,集实用与审美、科技与艺术于一体。

7、建筑:是满足人们各种生活需要由内部和外部空间形成的构筑体,建筑也是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紧密结合的美术学科。

出题:分析画作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1、三庭五眼: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关系的一般规律。

2、表情:人有丰富的表情、我们常以喜怒哀乐来概括。

3、头部“八格”:以“申、甲、由、田、用、国、目、风”八个字的外形比喻八种头部基本形。

4、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服装设计要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

5、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颜色、面料。

6、“站七坐五盘三半”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以一个头长为单位,衡量一般成年人身体的基本比例关系。

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1.字体设计主要从字形、结构、字义等方面考虑变化。

主要有形象化、意象化、装饰化等表现形式。

2、常用美术字体有:宋体、黑体、变形美术字。

3、宋体字特征: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结构饱满,整齐美观,起笔及转折处有装饰角。

(横到尽时有三角形)4、黑体字特征:字形方正,基本笔画飞起笔和收笔都是方形的,简单、统一,黑白对比强烈、醒目。

5、版式设计基本法则:对称与均衡、变异与秩序、空白与疏密、比例与分割、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

6、壁报设计的要素有:刊头、刊名、栏目、信息文章、插图、尾花等7、壁报是在墙壁上开辟的信息传递媒体,它用图文并茂的艺术形式呈现。

8、中国汉字字体有:“篆、隶、楷、行、草”等字体。

出题:1、字体特征、2、设计美术字体。

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1、作品《村道》(荷兰霍贝玛),这是一幅成功地表现了平行透视的风景画,给观者以舒畅的美感。

2、视平线——指眼睛向水平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水平线,它随视点变化而变化。

3、平行透视——也称焦点透视或一点透视。

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

(有两个消失点)4、描绘景物时,一般将景物归纳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

近景、中景一般是主体景物,要着意刻画;远景一般是背景,起衬托作用,为次要景物,刻画时应当概括、简练。

出题:画透视图第五单元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1、优秀的现代工业产品设计都体现了实用与美观的有机结合。

2、实用和美观是欣赏和评价现代各种生活中工业产品设计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尺。

七年级美术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1、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因材施艺”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物质材料自然属性的特质,进行巧妙的加工制作,出现宛如天成般的独特艺术效果。

3、《血衣》(油画素描稿现代)王式廓《血衣》的创作始于1954年,作品取材于画家王式廓解放初期在华北各地参加土地改革的斗争场面。

他以一位妇女高举被害丈夫的血衣作为激发受害农民起来控诉地主罪行的导火线,塑造了众多具有不同性格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3、《格尔尼卡》(壁画)西班牙毕加索1937年,德国法西斯炸毁了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激起现代美术大师毕加索的极大愤慨,因而立即创作了这一享誉世界的巨幅作品。

作者运用阴冷的色彩,夸张、变形以及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法西斯暴行所制造的血腥景象,刻画了无辜平民所遭受的灾难、死亡和痛苦,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牛的形象表现出残忍、无情,在冷漠中隐含一种威胁,是法西斯的代表;这盏像眼睛一样的灯发出耀眼的光芒,宛如一个游动的、冷酷的梦魇;这匹骏马发出死亡之前的嘶鸣,伴着最后痛苦之中的抽搐。

这一形象代表了痛苦中的人民;慈爱的母亲举着油灯,为惊慌逃难的人们照路;在惊恐中逃命的人绝望地从楼上跳下,她的前后都是熊熊的火焰;牛头下面,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悲痛欲绝,她的两只眼睛奇妙地变化成为两滴眼泪;躺在地面的战士手里握住一把折断的剑,他的肢体已经残缺不全;一位衣衫不整的妇女正惊恐地踉踉跄跄向外奔逃。

4、《寒江独钓图》(中国画)南宋马远一叶舟,一钓翁,几道水波,四周大片的空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唐代诗人柳宗元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作,此画与柳诗有极为近似的意境。

寒江独钓图5、《李白诗意图》(中国画)清代石涛此画表现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诗意。

右下角为山间客舍,上部为空白的云天,景象空阔、苍茫,很好地表现出原诗思念故乡与亲人的情感。

《春牧图》(中国画)现代李可染《青蛙》中国画现代齐白石《蒲公英》(版画)现代吴凡《散昂蒂布的夜渔》(油画)西班牙毕加索《散步》(油画)法籍俄裔夏加尔出题:作品分析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1、《白色的果园》(油画荷兰)梵高印象派画家。

2、《梅石溪凫图》(中国画南宋)马远,花朵怒放,野鸭嬉戏,洋溢着春日勃勃生机。

3、《春如线》(中国画现代)吴冠中,“剪不断,理还乱”,清风发展而来的抽象符号,画中色彩既少且淡,明快雅致,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之美。

4、《春风》(雕塑现代)张德峰5、《桥之春》(版画现代)邬继德6、《初春的阳光》(水彩现代)赵云龙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1、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视觉符号,具有认识、象征和审美等功能。

2、标志的设计要素:构思、构图、色彩。

3、标志的表现形式:具象、意象、抽象。

4、标志的形式组合:图形组合、文字组合、图文组合。

5、吉祥物是卡通造型,但并非所有的卡通造型都能成为吉祥物,因为它需要承载特定文化内涵和大量信息。

6、创意是设计者的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合成,现代设计离不开创意,创意是设计的灵魂。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1、招贴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分布于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

2、招贴的类型主要政治类、文化类、公益类、商业类、娱乐类、比赛类等。

按两大类划分可分为公共招贴和商业招贴。

3、招贴的图像创意手法:夸张法、变异法、置换法、对比法、比喻法。

4、招贴的表现方法:绘画(水彩、水粉、麦克笔等)、摄影、剪切拼贴、电脑制作等多种表现方式。

5、招贴的构成要素:图形、文字、色彩。

6、请柬表现形式:平面单面式、立体折叠式。

7、请柬表现方法:镂空、异形等多种表现方法。

8、请柬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构成。

“请柬”两字要写在封面显要处。

9、请柬又称为请帖、柬帖。

请柬设计要美观、大方、别致。

10、面具是指在文娱表演或化装会上,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变为特定形象的用具。

11、面具的设计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构思造型、选择材料、工艺制作等几个步骤。

12、面具艺术源远流长、门类丰富,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形式迥异。

在古代,面具广泛应用于祭祀仪式、戏剧表演,甚至战争时士兵戴着面具以威吓敌人。

随着社会的变迁,其主要功能逐步演化为艺术装饰和审美欣赏。

13、我国传统的面具形式包括傩舞面具、社火面具、藏戏面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