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家得癌症坚决不做放化疗
癌症晚期,病人抗拒化疗怎么办

癌症仍然是至今世界上未被克服的难题之一,每年都有很多患者被癌症剥夺了性命,我们知道癌症的治疗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但是在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在发现的时候都是晚期,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几乎,而化疗就是很多晚期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化疗具有很大的副作用,很多患者往往无法忍受,那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癌症晚期病人抗拒化疗应该怎么办呢?如何治疗?癌症晚期,病人抗拒化疗怎么办?其实在临床上除了化疗用于治疗癌症晚期,如今随着中医治疗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治疗癌症晚期也是效果也是比较显著,在临床山也帮助了很多患者减少了痛苦,延长了生命,很多患者实现了长期带瘤生存。
中医治疗癌症晚期虽然短期内没有放化疗明显,但是中医药药性温和、安全、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对患者并没有任何的伤害,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并不会觉得痛苦,治疗的根本在于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中医治疗贯穿于治疗过程的始终,尤其是中晚期的治疗效果比较好。
中医不讲求一下子就将肿块拿掉,其目的就是要病人无痛苦存活,尽最大努力延长患者生命。
临床上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癌症晚期受到很多患者的好评,三联平衡疗法是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肝癌晚期的真实案例分享,患者至今带瘤生存9年王春明,驻马店市驻马店县,2006年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晚期,在当地进行两次介入治疗,身体垮掉,吃不下喝不下,瘦的皮包骨头,医院告诉他只能活6个月,多方打听之后,家人在2006年带着已经瘦到皮包骨头的王春明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依据“三联平衡疗法”服药后,王春明的饮食、体力逐步好转,1个月过后,他不仅能下床,体重也整整增加了长了5斤!服药半年后,王春明又一次回到当地人民医院复查,医生称他为“驻马店市近几年肝癌疗效第一例!”2014年4月12日,他兴高采烈地参加了第四届希福中医百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并向袁希福教授敬献锦旗表达谢意。
肿瘤专家的5个抗癌故事

肿瘤专家的5个抗癌故事
1.乳腺癌患者的勇气故事:一位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和放疗后,发现肿瘤复发。
她经过多次治疗后,医生告诉她只有化疗才能延长生命。
尽管化疗会带来副作用,她还是勇敢地接受了治疗,并通过保持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来度过了难关。
2. 胃癌患者的坚韧故事:一位胃癌患者接受手术后,发现病情恶化,肿瘤扩散到了其他器官。
医生告诉他只有放化疗才能延长生命,但他拒绝了治疗。
他选择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来提高免疫力,最终活了下来并成为了一个健康的生存者。
3. 肺癌患者的创新故事:一位肺癌患者接受了传统的化疗和放疗,但效果不好。
她听说了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决定尝试。
这种方法非常昂贵,但她努力寻找了资金,最终成功治愈了癌症。
4. 前列腺癌患者的支持故事:一位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遇到了很多问题,但他的家人一直在他身边支持他。
他们一起应对了治疗的困难和副作用,最终成功战胜了癌症。
5. 癌症幸存者的希望故事:一位癌症幸存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鼓励其他患者不要放弃希望。
她通过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成功战胜了癌症,并开始了一个全新的生活。
- 1 -。
一位著名肿瘤专家癌症晚期地临终感悟

一位著名肿瘤专家癌症晚期的临终感悟2015-03-17导语:胃全切后,一次又一次的化疗接踵而来,肠液、粪便、血液流入腹腔,造成严重感染,浑身插满了管子,令他“生不如死”,临终前他说到:“我从前做了那么多手术,但对术后病人的痛苦体会不深。
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没想到病人会这么痛苦……”华益慰,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他医术、医德俱佳,深受患者爱戴。
在他患上胃癌,与病魔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后,还是在2006年8月12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作为一位从事癌症防治工作的医生,华益慰一生曾经给无数患者做过手术,但是当他自己成为胃癌患者,做了全胃切除手术,并接受了腹腔热化疗后,临终前却留下了无比沉痛的话语:“我从前做了那么多手术,但对术后病人的痛苦体会不深。
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没想到病人会这么痛苦……”化疗后他疼得翻来覆去2005年7月,华益慰的饭量突然减少,消化也不太好,就去进行检查。
拿到检查结果,华益慰马上诊断自己患了胃癌,由于没有拿到病理证据,他决定进行手术探查。
开腹探查后才发现癌症已是晚期,华益慰只好接受常规处理,做了全胃切除。
全胃切除手术,就是把胃全部拿掉,将小肠直接与食道接起来。
由于没有贲门了,碱性的肠液和胆汁就直往上返,病人会出现返流、烧心等症状。
术后,华益慰返流特别严重,食道总是烧得疼,嗓子经常被呛得发炎,连耳咽管也被刺激得很疼。
人只能是半卧着,根本不能平躺。
全胃切除的痛苦还没有结束,下一个痛苦接踵而来。
为了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华益慰接受了腹腔热化疗。
对腹腔热化疗的痛苦,华益慰生前说“都不敢想像我是如何坚持下来的”:90分钟躺在那里不能动,腹腔加温到41摄氏度,人不停地出汗,大汗淋漓,以至于化疗结束后他得连续换两套衣服。
每次治疗后,腹部阵阵绞痛,疼得他在病床上翻来覆去,需要用药来止疼。
华益慰一周化疗两次,一个月内共做8次。
期间, 人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刚缓和一点,马上就进行下一次。
“他原来身体的基础很好,第一次手术后体重还维持得不错。
晚期癌症只能活活痛死癌症根本不用化疗肿瘤医生讲了三个真相

晚期癌症只能活活痛死癌症根本不用化疗肿瘤医生讲了三个真相晚期癌症只能活活痛死,癌症根本不用化疗?肿瘤医生讲了三个真相癌症是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
虽然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晚期癌症的治疗仍然困难重重。
有很多人认为晚期癌症注定活活痛死,而化疗对于肿瘤的治疗没有任何作用。
然而,真相并非如此。
以下是本文要介绍的三个真相。
真相一:化疗并不能治愈癌症,但可以控制肿瘤生长化疗被广泛用于癌症的治疗,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彻底根治癌症,而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和控制癌症细胞的生长,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期。
化疗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并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进而减小肿瘤的体积。
虽然化疗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但是现代医学已经通过研究和改进,使得化疗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化疗的效果因人而异,与癌症的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性等因素有关。
对于某些恶性肿瘤,化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不能否定化疗在晚期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
真相二:癌症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手段化疗虽然是广泛应用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但是我们不能将其作为唯一的治疗方式。
针对癌症,现代医学提供了多种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应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早期肿瘤治疗方式,通过手术将肿瘤彻底切除,达到根治的效果。
放疗利用辐射的作用对肿瘤进行杀伤,在肿瘤的控制与缓解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靶向治疗针对癌症细胞特定的分子机制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免疫治疗则是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其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因此,治疗癌症的最佳策略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手段。
真相三:积极配合综合治疗,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治疗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希望。
肾癌晚期不做放化疗还能活多久

肾癌患病人群逐渐上升,这就引发了大家的重视,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和治疗,会加重肾癌的病情,如果持续恶化下去还会导致生命危险,当肾癌发展到晚期,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治疗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放化疗是治疗肾癌晚期重要的手段,短期效果好,但也有些患者因恐惧一系列的副作用而不接受放化疗,那肾癌晚期不做放化疗还能活多久呢?目前对于肾癌的治疗,有很多患者仍以西医为主,如放化疗,放化疗可以较为直接的抑杀癌细胞,控制病情,缩小瘤体,但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导致患者身心受损,因此有不少患者并不适合放化疗,一旦不能放化疗,患者就认为自己病太重了,活不长了,那事实上如此吗。
事实上对于肾癌晚期不做放化疗能活多久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的发展程度,以及后续的治疗等等。
当晚期患者失去西医治疗机会时,可以选择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临床上有不少晚期患者经中医治疗后,减轻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实现了长期的带瘤生存。
中医治疗肾癌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肾癌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尤其是病情到了晚期时,已经扩散转移,此时局部治疗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中医则从整体出发,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治疗效果比较好。
其次中医讲究扶正祛邪,把补充患者元气放在首位,当元气盛、正气足,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增强患者的体质。
另外中医还能联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如配合手术、放化疗,不仅有助于降低对机体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还有助于稳定病情,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防止复发转移的情况出现。
袁希福出身中医世家,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名著,后创立了一家以“救死扶伤,关爱生命”为宗旨,以“愿天下苍生无癌痛”为理想,以“厚德、有道、自助、自强”为院训,以“让中医抗癌造福全人类”为使命的中医肿瘤专科医院。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专注于中医,坚持“专科专病专方”,充分发挥中医肿瘤科特色及优势,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帮助众多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使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贲门癌晚期不做放化疗怎么办

随着贲门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给患者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危害。
当贲门癌到了晚期时,癌细胞会通过多种途径扩散转移到其他部位,手术治疗的时间已经错失,因此放化疗成了常用的方法,通过抑杀癌细胞,控制病情,但也有患者担心放化疗副作用太大,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不愿接受放化疗,那贲门癌晚期不做放化疗怎么办呢?放化疗是治疗贲门癌晚期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抑制原发灶和转移灶,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时间,但放化疗缺乏选择性,在杀死癌细胞时,机体内的正常细胞和组织也会遭到损伤,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食欲减退、骨髓抑制、肝肾损伤等,导致患者身心受损。
临床上有不少患者担心无法耐受放化疗的副作用,尤其是年老体弱的患者,对放化疗十分抗拒。
放化疗并不适合每个患者,对于患者来说,是否需要放化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在治疗前需对全身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适宜放化疗的才能进行,如果患者年龄大、身体弱、对放化疗不敏感,则不建议放化疗。
对于不能放化疗的患者来说,并非不能治疗,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同样在贲门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中晚期患者。
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转移范围广的患者也能使用。
中医治疗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从患者整体出发,实施辨证施治,注重局部症状与全身状况的关系,在控制局部病灶的同时,也会全面调理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应用广泛,除了能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外,还能联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如选择放化疗的患者,有助于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抑制肿瘤细胞,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由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创办的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
癌症,先别急着开刀

癌症,先别急着开刀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肿瘤界需要关注的重点应是:在适度治疗决策原则确定的基础上,如何选择具体方法,对每一个体把握到什么“度”最恰当日前,中国人民大学的程教授送了我一本日本畅销书:《癌症,别急着开刀》。
程教授送我此书并非无故,因为他本人10个多月前被确诊患了非小细胞肺癌,脑部有转移灶。
但他坚信癌症只是慢性病,故脑部做了放疗后,肺部并未做放化疗及手术等创伤性治疗,一直以中医药为主,已近一年,活得有滋有味。
会照开,研究照做,博士照带。
显然受益于此,他把台湾学界朋友送他的这本书,第一时间转送给我。
书的作者是位日本医师,长期从事癌症放疗工作。
他的观点是他30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基本点我是赞同的——别急着开刀。
这本身就是个临床决策问题。
其实,国际一些权威专业机构也不断得出类似结论。
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组织全球知名肿瘤专家编撰了《临床肿瘤学手册》,在《肺及胸膜肿瘤》章节里就提醒临床医生:“在开胸前如果仔细估计一下病变的范围,就会发现2/3以上的肺癌病人在确诊时已经失去手术指标!” 推而广之,化疗、放疗也一样。
据笔者所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不断有理性的声音在国际肿瘤专业会议上呼吁:行化疗、放疗之前要审慎,要细作评估,并非整齐划一地必用;同时使用时更须强调适度,避免不当或过度。
因此,我们认为,讨论肿瘤临床决策问题,关键是创伤性治疗手段的使用问题。
而这一问题的最核心之处,已不是对以往过度运用的反思与批判,也不是这类方法要不要适度,因为这些都已有世界性共识了。
问题之核心已转化为如何以病人的长期利益为重,对这些创伤性治疗手段因“人”制宜地选择——先决定用还是不用?其次是“度”的把握。
在“癌症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病”的新共识下,才能理性探讨决策命题上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抗生素的发明及推广和多数国家相对的长期和平环境,炎症等作为人类第一杀手退位了,心脑血管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等与感染关系不密切,却与人类生活方式休戚相关的疾病登上了疾病谱与死亡谱前列。
胃癌患者为什么很少选择放疗治疗呢

胃癌患者为什么很少选择放疗治疗呢?放疗是癌症治疗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与手术和化疗一起并称为“癌症治疗的三驾马车”,很多癌症的治疗方法里都缺少不了放疗的身影,但是胃癌治疗却基本不采用放疗的方法,那么胃癌为何很少放疗呢?
胃癌很少放疗是与胃的特殊构造有关系,胃壁一般由三层组织构成,内层是粘膜层,外层是浆膜层,中间是由平滑肌组成的肌层,虽然有好几层,但实际上这几层厚度却很薄,尤其是胃粘膜,很容易受到损伤。放疗的放射线对胃粘膜损伤很大,副作用太大,所以胃癌很少放疗。
胃癌为何很少放疗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胃癌该用什么方法治疗呢?
胃癌治疗常用手术和化疗的方法,手术是胃癌的首选方法,但是由于胃癌患者发现时大多已经处于中晚期,很多患者已经无法进行手术,所以化疗是胃癌治疗最常用的方法。而且即使进行了手术,术后一般也需要进行辅助化疗,因此化疗可谓胃癌治疗最重要的方法。
但是化疗是把双刃剑,不仅会杀死癌细胞,也会杀死正常细胞,这种敌我不分的“作战方式”,会让患者的身体免疫力急剧下降,出现骨髓抑制、脱发、食欲减退、呕吐等状况,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恢复。那么面对化疗的副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化疗过程中协同D阻分,可以显著减轻放化疗患者的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专家得癌症坚决不做放化疗
潘明继教授是福州市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1995年5月的一天,他发现大便有黏稠的污血丝,暗红色,这是大肠息肉恶变出血的症状。
那段时间,他老拉肚子,灌肠拍片都检查不出问题。
不久,他做了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里居然有大小不等的40多个息肉。
后来切片做活检,发现已经癌变。
最后,他决定做切除术。
一般情况下,癌症手术之后,为了杀死残留的癌细胞,都要进行放疗或者化疗,但潘明继根据自己的病情拒绝进行放化疗。
他认为,在切除癌症病灶之后,病人服用一些增强体能的药物,完全可能以自身的健康细胞战胜癌细胞,从而延长寿命,减轻痛苦。
这就是他的“扶正培本”疗法的基本内容。
他于1971年提出这个观点之后,在医疗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他要用自己的发明创造在自己的身上做一次试验。
肠癌术后,病人一般都要禁食几天,但潘明继在术后第三天,就向妻子讨线面糊吃。
第五天,妻子应他的要求,煮一个猪腰送来,他却喊“不过瘾”。
第六天,猪腰要吃两个。
刚进食时,消化不良拉肚子,但他照吃不误,过两天肚子就不再闹腾了。
第七天拆线时,主刀医生很郑重地对他说:“你现在可以吃流食了,或少许半流食。
”他点头称是,心里却暗暗得意:“我早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
术后第13天,潘明继就参加了本院职称评委会工作,从上午7点多忙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家。
一个邻居看见他,大吃一惊:听说潘医生得肠癌动了手术,怎么半夜了还在这里晃悠?红光满面,一点不像个病人,是不是谁在造他的谣?
2000年4月,在一次例行检查时,潘明继的肺部发现肿瘤。
他认为,很多肿瘤是可以跟人和平共处的。
他要“跟踪”这个肿瘤。
他每年拍一次CT,耐心地观察到2005年。
可后来由于接连发生的几件事,让他忽略了对肺部肿瘤的“跟踪”。
1991年,潘明继被美国国际传记学会评为“国际36位突出贡献专家”之一。
因为潘明继的家庭1994年被评为30户“全国美好家庭”之一,他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的建议,从他和夫人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在他的出生地乐峰镇湖内村建一座集教育、科研、义诊基地为一体的“明英苑”。
二期工程于2001年开工。
虽然2004年潘明继就向领导申办了退休手续,但医院要求他退休不退岗,要应医院返聘留院工作。
所以他退休后照样上班,工作量有增无减。
而他的心脏也在2005年出了问题。
这些事加在一起,让年逾古稀的潘明继感到精力不支。
一忙,就把“跟踪监视”肺部肿瘤的事情忘记了。
2007年初冬的一天,潘明继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并咳出血丝,这时他才猛然记起自己肺上还长着肿瘤呢!一做CT,发现已经发展为最凶恶的肺腺癌。
12月7日,潘明继被送上手术台。
三小时后,他被推出手术室。
据手术医生介绍,潘明继右上肺和右下肺分别患了癌症。
这一次,他老老实实地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八天。
这一次,他仍然没有进行放疗和化疗,他用他自己研制的专治中晚期癌症的胶囊进行后续治疗。
按照医生交代,潘明继的病如果恢复得顺利最快也要半年后才能工作,然而术后第30天,他又乐呵呵地出现在门诊部和住院部。
潘明继内脏器官大都不健全,特别是经历了两个器官的癌症手术,而肺里还残存着癌块,为什么现在还活得这么好?
他说:人之所以会患病,大都是不良的精神因素加上多种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得病之后,如果精神紧张、悲伤、焦虑和恐惧,必会降低抗病能力,加速病情恶化。
倘若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有快乐的人生观、生死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就能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激发沉睡的免疫系统,增强体内的防卫力量,从而很好地抵抗疾病并修复被损害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