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一般检查

合集下载

第1章 口腔检查

第1章  口腔检查
检查龋洞深浅,有无探痛。 1、龋齿 检查龋洞深浅,有无探痛。 探测龈表面松软或坚实感; 2、牙周 探测龈表面松软或坚实感;检测牙周 袋深度;龈下牙石部位及数量等。 袋深度;龈下牙石部位及数量等。 指一端有开口的通道,有时也称瘘管。 3、窦道 指一端有开口的通道,有时也称瘘管。 注意检查窦道方向,以便找出患牙。 注意检查窦道方向,以便找出患牙。
(二)局部麻醉检查
急性牙髓炎正在发生放射性疼痛,无法确定患牙位于 上颌还是下颌时,作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若疼痛停止, 可确定患牙位于下颌。
(三)X线检查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最常用的是X线 线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最常用的是X 摄片检查有全景片和口内片两种。
(四)实验室检查
(四)叩诊
一般均采用镊子末端,主要检查牙根尖部炎症。 一般均采用镊子末端,主要检查牙根尖部炎症。 应从两则正常牙位开始叩诊,逐渐至可凝患牙, 应从两则正常牙位开始叩诊,逐渐至可凝患牙, 叩诊时力量应均衡力求取得客观结果, 叩诊时力量应均衡力求取得客观结果,避免主观 诱导。 诱导。
(五)触诊
医师用手指或借助器械触扪可凝病变部位,了 解病变范围、形状、硬度、活动度等为触诊。 颌下、 颏下、 1 、 颌下 、 颏下 、 颈部淋巴结检查 检查时应注意 淋巴结大小、数目、硬度、压痛、粘连等情况。 2、颞颌关节 3、牙周组织 可令患者作叩齿动作及咬合运动,医 师将食指触诊于可疑病变牙的颈部与牙龈交界处。 手感震动较大时提示可能有创伤性咬合关系存在。
(六)咬诊
检查单个牙或一组牙有无早接触和咬合创伤时,可用 咬诊。方法有下列几种: 1 、 空咬法 嘱患者咬紧上下牙,或作前伸、侧向咀嚼 运动,询问患者有无疼痛,观察牙有无动度。 2、咬实物法 嘱患者咬棉签或其他实物,感痛者,表 明牙周组织有病变,或牙有隐裂存在。 咬合纸(脱色纸) 3、咬合纸(脱色纸)法 将咬合纸置于上、下牙列之间, 嘱患者作正中、前伸、侧向运动,从牙上所染色迹确定 早接触的部位。 4 、 咬蜡片法 将蜡片烤软后置于上颌牙的面,嘱患 者作正中咬合,待蜡片冷却后取出。蜡片上最薄处或穿 孔处即为正中早接触的部位。

口腔检验科的项目

口腔检验科的项目

口腔检验科的项目
口腔检验科的项目包括多种检查,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口腔的健康状况。

具体来说,口腔科的检查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视诊:这是最基础也最常见的检查方式,医生会通过观察牙齿的排列、颜色、龋坏、缺失、牙石、牙周等状况,判断是否存在问题。

2. 探诊:医生会使用探针来检查牙齿是否有龋坏,牙周袋等。

3. 牙髓活力检测:通过特定的方法,检查牙齿的牙髓状态,例如温度测试或电活力测试。

4. 口腔X线检查: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牙齿和牙周的内部结构,以及是否存在牙槽骨吸收或囊肿等。

5. 口腔CT检查:与X线类似,但能提供更全面的3D图像,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问题所在。

6. 唾液检查: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的肿大情况,以及有无压痛,腮腺和颌下腺导管口有无脓性分泌物等。

7.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一些可疑的病变,可能需要取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其性质。

8. 其他特殊检查:针对特定的症状或疾病,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特殊的检查。

以上是口腔科的一些常见检查项目,每项检查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口腔状况,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口腔检查标准规范

口腔检查标准规范

口腔检查标准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口腔检查的程序和标准,以确保口腔健康的评估和诊断准确性。

口腔检查是口腔医生和牙科护士等专业人员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对于口腔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2. 检查步骤口腔检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2.1 患者信息登记在进行口腔检查之前,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2.2 初步评估进行初步的口腔评估,包括询问患者主诉、病史了解、口腔不适的描述等,以便了解患者口腔问题的性质和病史。

2.3 外部检查对口腔外部进行检查,包括面部、颈部的观察,以发现可能与口腔相关的异常表现。

2.4 内部检查进行口腔内部的检查,包括口腔黏膜、舌、牙齿和牙周组织等的观察和评估,以发现口腔疾病和问题。

2.5 口腔X光检查根据需要,使用口腔X光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口腔检查,以观察牙齿和牙周组织的情况,以及发现可能隐藏的病变。

2.6 诊断和建议根据口腔检查的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和口腔保健指导。

3. 检查标准和规范口腔检查应符合以下标准和规范:3.1 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口腔检查的人员应具备必要的牙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常见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深入的了解。

3.2 检查设备和工具口腔检查应使用洁净、合适的设备和工具,确保检查的安全和准确性。

如口镜、探针等工具应经过消毒处理。

3.3 工作环境口腔检查应在适宜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确保患者的隐私和舒适性。

3.4 信息记录和保密口腔检查的结果应准确记录,包括病史、检查发现、诊断和建议等,并严格保密。

4. 总结口腔检查是口腔医学中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标准规范的口腔检查可以提高口腔健康的评估和诊断准确性。

通过遵循本文档所述的步骤和标准,口腔医生和牙科护士能够更好地进行口腔检查,并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口腔保健建议和治疗方案。

口腔检查指南(标准)

口腔检查指南(标准)

口腔检查指南(标准)1. 引言此文档提供了一份口腔检查的指南,旨在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规范。

口腔检查是口腔医生和牙科专业人员用于评估口腔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本指南将涵盖以下内容:检查前的准备、检查过程、记录和报告,以及一些常见口腔问题的检测方法。

2. 检查前的准备在进行口腔检查之前,医生和专业人员应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仔细询问和记录患者的病史,包括过去的口腔问题和治疗情况。

- 准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如口腔镜、探针、X光片等。

3. 检查过程口腔检查的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1. 口腔外观检查:观察患者的面部、唇、口腔黏膜等,寻找异常症状,如溃疡、肿块等。

2. 牙齿检查:使用口腔镜和探针检查牙齿的健康状况,包括龋齿、充填物的状态等。

3. 牙龈检查:检查牙龈的颜色、形状和出血情况,评估牙周病的存在。

4. 咬合检查:检查患者的咬合情况,观察牙齿对合、牙弓对称性等。

5. X光检查:根据需要,拍摄X光片以评估牙齿和牙周组织的情况。

4. 记录和报告口腔检查的结果应准确记录并及时向患者和其他医生报告。

记录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例资料- 检查的日期、时间和地点- 口腔检查的过程和结果- 对发现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建议5. 常见口腔问题的检测方法常见口腔问题的检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龋齿的探针检查- 牙周病的牙龈探测- 口腔黏膜病变的观察和拍照- 牙齿对合的观察和记录6.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口腔检查的标准指南,供口腔医生和牙科专业人员参考。

通过遵循这些指南,可以确保口腔检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帮助患者提供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

口腔一般检查(医学材料)

口腔一般检查(医学材料)

严选资料
19
视诊
视诊是用视觉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 应按一定顺序进行,先检查主诉部位,再全 面检查其他部位。检查顺序依次为: 1.颌面部2.牙齿3.牙周组织4.口腔黏膜5.舌等
严选资料
20
探诊
探诊是利用探查器械进行检查和诊断的方法。探诊方 法:采用持笔式握持,无名指置于邻牙上做支点,检
查的顺序是先检查主诉牙和可疑牙,防止损伤口腔黏
20~25g。
严选资料
23
3)探查方法:牙周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 紧贴牙面,避开牙石,直达袋底,以提插 方式移动牙周探针。邻面检查尽可能贴近 接触区,向龈谷方向倾斜探入。从远中开 始依次顺序探查。每个牙应检查颊侧近中、 中央、远中,舌侧近中、中央、远中6个位 点。
严选资料
24
4)探诊内容为:牙周袋深度、附着水 平、探诊出血情况、根面牙石和根分叉 病变情况。 5)结果记录:每个牙6个位点以毫米记录 深度,也可记最深的一个。
严选资料
27
结果记录: 叩诊的反应,按其与正常牙反应的比较,定为: 叩痛(一):用适宜力量叩诊反应同正常牙 叩痛(土):用适宜力量叩诊引起不适 叩痛(+):重叩引起轻痛 叩痛(+++):轻叩引起剧烈疼痛 叩痛(++):叩痛反应介于(+)和(+++) 之间
严选资料
11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方法: 包括一般检查法和特殊检查法。 一般检查:是用常规器械即可完成的检查。 特殊检查:是要借助特殊器械、设备和方法 才能完成的检查。
严选资料
12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过程既是病史采集过程也是医患 交流的过程。医师在病史采集时,要思想 集中,细心热情,以医患平等的姿态做好 解释工作。 口腔检查时,应有爱伤观念、无菌观念, 操作要轻柔,避免给患者增加痛苦和造成 医源性损伤。

口腔检查流程

口腔检查流程

口腔检查流程1. 简介口腔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用于评估口腔健康状况和诊断口腔疾病。

口腔检查通常由口腔医生、牙科医生或牙科助理来进行。

本文将介绍口腔检查的一般流程和常见的检查项目。

2. 检查前准备在进行口腔检查之前,医生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顺利完成。

2.1 病历记录首先,医生会了解患者的病历记录,包括病史、过敏史、服药情况等。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口腔问题非常重要。

2.2 工具准备口腔检查所需的工具通常包括口镜、探针、X光机等。

医生会确保这些工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便用于口腔检查。

3. 口腔检查流程口腔检查的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医生的偏好和患者的状况。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口腔检查流程:3.1 面部和头部检查口腔医生首先会进行面部和头部检查,包括检查口腔周围的皮肤、嘴唇、颈部淋巴结等。

医生会观察有无异常症状,如肿胀、疼痛等。

3.2 口腔内检查接下来,医生会使用口镜和探针等工具进行口腔内检查。

医生会仔细观察口腔内的组织、牙齿和黏膜,以寻找任何异常,如溃疡、肿块、颜色变化等。

医生还会评估牙齿的健康状况,如牙齿缺失、龋齿等。

3.3 牙齿检查口腔医生会仔细检查每颗牙齿,包括检查牙齿的清洁程度、牙周状况和龋齿情况。

医生可能会使用探针来检查齿龈牙周袋的深度,以评估牙周疾病的存在。

3.4 X光检查在口腔检查中,X光检查通常是必需的。

医生会根据需要对患者的牙齿和颌骨进行X光检查,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X 光图像可以用于诊断牙齿间隙、牙根感染等问题。

3.5 诊断和治疗计划口腔检查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医生会向患者解释检查发现,并讨论可行的治疗方案和预后。

4. 结论口腔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医疗程序,可以帮助口腔医生了解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

通过对面部和头部的检查,口腔内的观察和X光检查,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口腔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口腔检查评分细则

口腔检查评分细则

口腔检查评分细则评分细则1.医学人文素养1.仪表着装:仪表端庄;仪表稳重;工作衣,口罩,帽子和手套穿戴正确。

2.交叉感染控制:戴手套前做好椅位灯光调节,避免戴手套后交叉感染。

3.爱伤意识:动作语言轻柔,操作前先告知患者接下来的操作,多用“您好“等词汇。

2.基本诊疗技术一.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方法分值细化口腔粘膜消毒(二)基本检查技能分值细化一般口腔检查(13分)椅位调节视诊(口述):患者患者意识清楚,面部左右对称,中线对正,无肿胀,无缺损,牙列完整,无缺失牙。

探诊:我现在给你做一个探针检查,有不舒服举左手示意下。

探诊:我现在给你做一个扪针检查,有不舒服举左手示意下。

叩诊: 我现在给你做一个扣诊检查,有不舒服举左手示意下。

切记:叩诊力量由轻到重叩痛(-):表示用适宜力量叩诊患牙反应同正常牙。

叩痛(土):用适宜力量叩诊患牙感觉不适。

叩痛(+):重于适宜力量叩诊,引起牙齿轻痛叩痛(++):患乐的叩痛反应介于叩痛(+)和即痛(+++)之间者。

叩痛(+++):(轻于适宜力量叩诊,引起患牙剧烈疼痛。

松动度:我现在给你做一个松动度检查,有不舒服举左手示意下。

口镜的使用特殊检查(4分)六选一1.牙髓温度测试注:如冷、热水或三用枪做刺激源,此项检查为“0”分。

:注意注:如冷、热水或三用枪做刺激源,此项检查为“0”分。

注:如冷、热水或三用枪做刺激源,此项检查为“0”分。

2 . 牙周探针检查3.咬合关系检查系4.颞下颌关系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5.下颌下腺检查6.社区牙周指数(CPI)检查注:检查器械选错此项为零分。

口内评分标准口腔一般检查

口内评分标准口腔一般检查
口腔内科实验考试评分标准
口腔一般检查
项目
分数
得分
一检查前准备
20
1、光源:灯光须集中于检查区,亦可利用自然光
2、调节椅位:上颌牙合平面与地面约成45度角,下颌牙合平面与地面平行
3、医生位置:位于患者右前方,右后方或正后方
二器械使用方法
30
1、口镜的常规使用
2、牙科探针与镊子的使用
3、械使用时需要支点
三一般检查
50
1、问诊:主诉、现病史、即往史、家族史
2、望诊:①患者全身情况
②颌面部是否对称、有无肿胀、畸形
黏膜牙齿牙龈有无阳性体征
3、探诊:①牙齿有无龋坏和穿髓点
②牙周探诊
③窦道或脓道的探察
4、叩诊:①先叩正常邻牙再叩患牙
②手法:⑴垂直叩诊
⑵水平叩诊
5、扪诊(触诊):①触诊的手法
②触诊的部位
6、松动度的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齿松动度的检查
1.方法:用镊子夹住切端或抵住合面的窝沟, 做唇(颊)舌(腭)向、近远中向和上下 向摇动,观察晃动的幅度。
2.结果记录:按不同的动度记录 I· 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或松动 幅度小于1mm。
Ⅱ°松动唇(颊)舌(腭)向及近远中向 均有松动;或松动幅度在1~2mm之间。 Ⅲ°松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颊)舌(腭)向松动、近远 中向的及垂直方向均有松动,或松动幅度 大于2mm。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过程既是病史采集过程也是医患 交流的过程。医师在病史采集时,要思想 集中,细心热情,以医患平等的姿态做好 解释工作。 口腔检查时,应有爱伤观念、无菌观念, 操作要轻柔,避免给患者增加痛苦和造成 医源性损伤。
一般检查法
一般检查法是医师通过询问、观察及借助 常规器械进行的检查。包括: 1.问诊;2.视诊;3.探诊;4.叩诊;5.牙松 动度检查6.冷热刺激7.扪诊;8.咬诊等。 检查时应首先检查主诉部位,然后按一定 顺序依次进行检查,以免遗漏。
咬诊
特殊检查法
局部麻醉法 · 急性牙髓炎产生放射性疼痛,当无法确定 患牙位于上颌还是下颌时。 三叉神经痛可行某一支三叉神经阻滞麻醉。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口腔 内科常用口内片、全口曲面体层片及锥形束 CT(CBCT)。 透照法:死髓牙、牙隐裂、牙折
特殊检查法
诊断性备洞(备洞实验)
(二)咀嚼肌检查 1、检查颞肌、咬肌等咀嚼肌群的收缩力,触压其有否疼 痛,观察其两侧是否对称、谐调。 2、在口内可按咀嚼肌的解剖部位,扣触颞肌部分(下颌 升支前缘向上)、翼外肌下头(上颌结节后上方)和翼内 肌下部(下颌磨牙舌侧的后下方及下颌支的内侧面),进 行左右比较,检查有否压痛等异常。
(三)下颌运动检查 患者做开闭口运动、下颌前伸运动和侧方颌运动,来检查颞 下颌关节的功能是否正常。 重点检查的内容有: 1、关节有无疼痛、弹响或杂音,对疼痛要明确疼痛的部 位、出现时间和性质,对弹响和杂音一定要明确发生时间、性 质、次数和响度; 2、两侧关节动度是否一致,有无偏斜; 3、开口度和开口型是否正常; 4、在开闭口运动时是否出现关节绞锁等异常现象。
· 原理:刺激造牙本质细胞突起能诱发疼痛
反应。 意义:判断牙髓活力最可靠的诊断试脸。 方法:在不麻醉的情况下,用小球钻慢速 除去牙本质,以确定其下的牙髓是否有活 力。
本法不宜作为判断牙髓活力的常规方法。
颌面部常规检查
表情与意识神态 组织和器官检查 骨骼的检查 淋巴结的检查 唾液腺检查 外形和色泽 病变检查 语音及听诊检查 颞下颌关节检查
(2)患者体位:调节治疗椅,患者仰卧位,头 部与医师肘部平行,检查上颌牙时,患者咬合 平面地面成45°角,检查下颌牙,咬合平面与 地面接近平行。
2.灯光调节检查前调节好口腔科综合治疗台的椅 位和灯光,保证光线充足和良好的视野。调整 灯光时注意将灯光逐渐上移至口腔,应将光线 集中照射口腔,避免直射患者眼部。
问诊
内容包括: 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主观症状 及患者需求等。
1.主诉
主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患者最明显、 最痛苦的主观感觉。 询问内容包括主要症状、部位及患病时间。 因特殊需求而就诊者,要仔细询问其就诊目的 及最终需求标准。
主诉=主要症状+发生部位+持续时间
例:左上后牙疼痛3日 右下后牙充填物脱落1日
3)探查方法:牙周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 紧贴牙面,避开牙石,直达袋底,以提插 方式移动牙周探针。邻面检查尽可能贴近 接触区,向龈谷方向倾斜探入。从远中开 始依次顺序探查。每个牙应检查颊侧近中、 中央、远中,舌侧近中、中央、远中6个位 点。
4)探诊内容为:牙周袋深度、附着水 平、探诊出血情况、根面牙石和根分叉 病变情况。 5)结果记录:每个牙6个位点以毫米记录 深度,也可记最深的一个。
(二)口腔特殊检查用器械
1.用于牙髓活力测验的器械及物品: 有牙髓活力测定仪、冰棒、牙胶棒、冷热 水等; 2.用于根管长度测量的根管长度测量仪; 3.用于口腔X线检查的设备: 牙片机、口腔全景X光机、口腔CBCT机 等
(1)医师体位:医师位于 口腔科治疗椅的右前方或 右后方,其位置以时钟钟 点号表示,医师位于9:00 至2:00点间;取坐位,脚 底平放于地面,大腿下缘 和双肩与地面平行,背部 (脊柱、脖颈)挺直,头 略前倾,肘关节高度与患 者口腔高度在同一平面上。
探诊
探诊是利用探查器械进行检查和诊断的方法。探诊方 法:采用持笔式握持,无名指置于邻牙上做支点,检 查的顺序是先检查主诉牙和可疑牙,防止损伤口腔黏 膜和牙周软组织,避免触痛牙髓产生剧痛。 · 探诊着重探查龋齿、牙周袋、窦道等病变的部位、范 围并观察探诊反应情况。
牙周探诊
1)工具:采用牙周探针。(尖端为钝头,探针上 有刻度) 2)握持方式:用改良握笔式握持探针。以口内 相邻牙的合面或近切缘处的唇面形成稳定的支 点,也可采用口外支点。探诊时力量要轻,约 20~25g。
镊子
①夹持敷料,取除异物 ②检查牙齿松动度
• 二、检查器械准备
• • • • • · 口腔检查时,还有一些辅助器械。如: · 1.刮匙用于除去龋洞食物残渣和龋坏牙本质 · 2.三用枪用于冲洗窝洞、吹干牙面或窝洞 · 3.蜡片和咬合纸用于检查咬合关系 4.牙线用于检查牙邻接关系和清除嵌塞的食物 等
其他准备
口腔检查前除做好上述准备外,还应作如 下准备: 1.患者口腔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含漱一分钟。 2.医师、助手及护士需穿工作服,戴工 作帽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消毒,戴 消毒手套。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方法: 包括一般检查法和特殊检查法。 一般检查:是用常规器械即可完成的检查。 特殊检查:是要借助特殊器械、设备和方法 才能完成的检查。
颌面部常规检查 1.表情与意识神态 反映口腔颌面部外 科疾病及全身疾病
颌面部常规检查
2.外形和色泽检查 左右对称 上下比例协调 突出、凹陷 皮肤色泽、皱纹、弹性
颌面部常规检查
4.病变部位和性质检查 .大小、范围 · 性质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 病变区的皮肤 脓肿检查有无波动感
颌面部常规检查
5)温度测试结果的表示及临床意义 正常:对照牙与被测牙反应相同。 敏感(疼痛):同样程度的冷、热刺激可引起 比对照牙强烈许多的反应,并持续一段时间。 迟钝:被测牙对刺激反应比对照牙轻微或迟钝。 包括迟缓性痛,即刺激去除后一会患牙才出现 疼痛反应,持续一段时间。 无反应:被测牙对刺激不产生反应。
注意事项
叩诊
用平头金属器械叩击牙冠,根据患者的反应和 叩击声音(清音或者浊音)来判断患牙根尖部 及牙根侧方牙周膜的反应。叩诊方法分为垂直 叩诊和侧向叩诊。
叩诊顺序:以正常邻牙为对照牙,先叩对 照牙,再叩击患牙,叩击2~3下。叩诊力 量先轻叩,逐渐加力。一般以叩诊正常牙 不引起疼痛为适宜的力量。
结果记录: 叩诊的反应,按其与正常牙反应的比较,定为: 叩痛(一):用适宜力量叩诊反应同正常牙 叩痛(土):用适宜力量叩诊引起不适 叩痛(+):重叩引起轻痛 叩痛(+++):轻叩引起剧烈疼痛 叩痛(++):叩痛反应介于(+)和(+++) 之间
8.颞下颌关节检查 (1)外形和动度 (2)咀嚼肌 (3)下颌运动 (4)(牙合)关系
(4)颞下颌关节检查 (一)关节动度检查
1、耳屏前扪诊法: 以双手示指分置于两侧耳屏前,髁突的外侧面,请患者作 开闭口运动时,感触髁突的活动度,有时可感到弹响与磨 擦。 2、外耳道指诊法:用两手小指末端伸进两侧外耳道内, 贴外耳道前壁进行触诊。 请患者作开闭口运动和侧向运 动,以了解髁突的活动度及冲 击感,注意进行两侧的对比, 以协助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
语音及听诊检查
腭裂患者:“重鼻音”。 舌根部肿块:“含橄榄语音”。 蔓状血管瘤:明显的吹风样杂音。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区听诊,根据关 节弹响发生的时间和性质,协助该病的确 诊和分型。
颌面部常规检查
7.淋巴结的检查 .患者坐位,头略偏检查侧 医者站右方 检查顺序:后-前 上-下浅-深
颌面部常规检查
(3)下颌运动检查 · 关节是否出现疼痛、弹响、杂音 .两侧关节动度是否一样 .开口度和开口型是否正常
张口度的检查方法
以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为标准。 正常人的张口度约相当于自身示指 (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末节合 拢时的宽度。
正常张口度为3.7-4.5cm
(1) 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2~2.5 cm。 (2) 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1〜 2.0 cm。 (3) 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不足一横指,约1 cm 以内。 (4) 完全性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5.患者需求 询问患者诊治需求。如解除病痛、恢复功能、 美容及服务需求等。 现代医学的发展可以满足患者更多的个性化 需求。同一疾病可有多种治疗手段及服务可供 选择,其医疗及服务价格差异也较大。 医生的医疗行为是服务,不能代替患者做决 定,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
视诊
视诊是用视觉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 应按一定顺序进行,先检查主诉部位,再全 面检查其他部位。检查顺序依次为: 1.颌面部2.牙齿3.牙周组织4.口腔黏膜5.舌等
牙髓活力测试
正常牙髓对20~50℃的水不感到疼痛。 10~20°冷水及50~60℃热水可能引起不适。 低于10℃为冷刺激-----冰棒 高于60℃为热刺激-----烧热的牙胶棒。
牙髓活力测试方法
1)选择器械和对照牙:一般为对侧同颌同名牙,牙胶 或冰棒。 2)医嘱:告知患者检测的目的和可能的反应及示意方式。 隔湿唾液,干燥牙面(热测牙面应湿润并涂凡士林)。 3)顺序:先测对照牙,后侧可疑牙。 4)方法:热测使用加热的牙胶棒。将牙胶棒的一端在酒 精灯上烤软,但不冒烟燃烧(约65~70℃),立即置于被 测牙的唇(颊)或舌面的中三分之一釉面完整处(避免 放置在病损部位或修复体上)数秒到患者有反应,先测 对照牙,再测患牙,观察两者的反应对比。冷测用小冰 棒,方法同热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