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一般检查

合集下载

第1章 口腔检查

第1章  口腔检查
检查龋洞深浅,有无探痛。 1、龋齿 检查龋洞深浅,有无探痛。 探测龈表面松软或坚实感; 2、牙周 探测龈表面松软或坚实感;检测牙周 袋深度;龈下牙石部位及数量等。 袋深度;龈下牙石部位及数量等。 指一端有开口的通道,有时也称瘘管。 3、窦道 指一端有开口的通道,有时也称瘘管。 注意检查窦道方向,以便找出患牙。 注意检查窦道方向,以便找出患牙。
(二)局部麻醉检查
急性牙髓炎正在发生放射性疼痛,无法确定患牙位于 上颌还是下颌时,作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若疼痛停止, 可确定患牙位于下颌。
(三)X线检查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最常用的是X线 线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最常用的是X 摄片检查有全景片和口内片两种。
(四)实验室检查
(四)叩诊
一般均采用镊子末端,主要检查牙根尖部炎症。 一般均采用镊子末端,主要检查牙根尖部炎症。 应从两则正常牙位开始叩诊,逐渐至可凝患牙, 应从两则正常牙位开始叩诊,逐渐至可凝患牙, 叩诊时力量应均衡力求取得客观结果, 叩诊时力量应均衡力求取得客观结果,避免主观 诱导。 诱导。
(五)触诊
医师用手指或借助器械触扪可凝病变部位,了 解病变范围、形状、硬度、活动度等为触诊。 颌下、 颏下、 1 、 颌下 、 颏下 、 颈部淋巴结检查 检查时应注意 淋巴结大小、数目、硬度、压痛、粘连等情况。 2、颞颌关节 3、牙周组织 可令患者作叩齿动作及咬合运动,医 师将食指触诊于可疑病变牙的颈部与牙龈交界处。 手感震动较大时提示可能有创伤性咬合关系存在。
(六)咬诊
检查单个牙或一组牙有无早接触和咬合创伤时,可用 咬诊。方法有下列几种: 1 、 空咬法 嘱患者咬紧上下牙,或作前伸、侧向咀嚼 运动,询问患者有无疼痛,观察牙有无动度。 2、咬实物法 嘱患者咬棉签或其他实物,感痛者,表 明牙周组织有病变,或牙有隐裂存在。 咬合纸(脱色纸) 3、咬合纸(脱色纸)法 将咬合纸置于上、下牙列之间, 嘱患者作正中、前伸、侧向运动,从牙上所染色迹确定 早接触的部位。 4 、 咬蜡片法 将蜡片烤软后置于上颌牙的面,嘱患 者作正中咬合,待蜡片冷却后取出。蜡片上最薄处或穿 孔处即为正中早接触的部位。

口腔科患者的检查和护理配合

口腔科患者的检查和护理配合

(四)颌面部检查 1.视诊:主要是观察颌面部表情与意识状态、外形与色泽。观 察颌面部表情与意识形态,不仅可以了解颌面部某些外科疾病的 情况,而且还可了解全身疾病的反应,如颌面部损伤若合并颅脑 损伤时,可出现意识和瞳孔的变化;检查面部上、中、下三部的 正侧面比例是否协调,颌面部外形与轮廓的对称性及丰满度;观 察皮肤的色泽、皱纹、弹性。
二、口腔一般检查
1.问诊:问诊是诊断口腔疾病最重要的依据。全面了解
疾病
的发生、发展、病因、既往诊治经过及效果,与本次发病有关的
病史等,主要针对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和药敏
史进行问诊。
2. 视诊 :用视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诊查称视诊。首先的内容主 要包括牙齿及牙弓、牙龈、口腔黏膜及修复体等。
(七)张口度检查:
张口度采用圆规或卡尺测量上、下切牙间距离,也可 用手指宽度表示。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约3.7cm。张 口受限常见于翼外肌痉挛;张口过大常见于翼外肌功能亢 进。若有张口度异常记录表述如下:
1.轻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缘间距离可置入二横指,约 2~3cm。
2.中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切缘间距可置入一横指,约 1~2cm。
知识卡片
正确刷牙小常识:刷牙时要将牙刷放在牙齿的 根部,刷上牙时由上往下刷,刷下牙时由下 往上刷,每次刷牙时应按照从里向外,从左 到右的顺序刷,要保证每颗牙齿都能刷到, 且要做到三个三:一天刷三次, 一次三个面, 持续三分钟。此外,牙刷要选择刷毛软硬适 中的。
(三)牙齿的检查:
牙齿检查的方法主要有问诊、视诊、探诊、叩诊、扪诊以及 牙齿松动度的检查。
6.腮腺及其导管口:正常腮腺局部柔软无压痛。有病变时可有肿胀、 硬结,触诊有压痛,但腮腺肿瘤的肿胀多无压痛,腮腺导管开口 在相当于上颌第二磨牙旁的黏膜上,注意导管乳头有无红肿、溢 脓、触痛等。

耳鼻喉科常规-口腔X线检查

耳鼻喉科常规-口腔X线检查

耳鼻喉科常规-口腔X线检查
口腔颌面部X线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一般常规详见放射科常规篇。

(一)口内x线摄片
1.牙体、牙周及尖周病变的检查诊断、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常采用口内标准片(约3cm×4cm),儿童则采用儿童片(约2cm×4cm),病变范围较大时,可采用咬合片(约6cmx8cm)。

有条件者选用可视X线成像(RVG)技术更为方便。

2.摄片时应注意X线中心射线的投射角度,务使所摄牙齿的大小、长度合适,牙体及牙根周围的骨质均清晰可辨。

(二)口外x线摄片
1.颌骨、涎腺、颞下颌关节等病变,以及颌面部异常定位,须用口外X线摄片。

2.口外X线摄片方法较多,如侧位、前后位、颅顶位等,应根据检查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摄片方法。

3.必要时可采用全口体层摄片、MRI等成像技术,用以观察上下颌骨及牙齿、上颌窦、颞下颌关节、颅底等处病变部位、范围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

(三)x线造影
慢性涎腺炎症、涎瘘、涎腺结石(应先作平片检查)、涎腺肿瘤等,必要时可行涎腺造影(见X造影篇),但急性炎症期禁用。

口腔科常规诊疗项目

口腔科常规诊疗项目

口腔科常规诊疗项目口腔科常规诊疗项目是指口腔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进行的一系列检查与治疗。

这些项目包括口腔检查、洁牙、补牙、拔牙等。

通过这些常规诊疗项目,口腔科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保持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口腔科常规诊疗项目的第一步是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是口腔科医生了解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基本手段。

医生会仔细观察口腔组织的颜色、形态和纹理,检查牙齿的排列、磨损情况以及牙龈的健康程度。

此外,医生还会通过X光检查,观察牙齿和牙根的情况,发现隐性疾病和问题。

洁牙是常规诊疗中的重要环节。

洁牙通过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清洁牙齿表面和牙龈周围的菌斑和牙石。

菌斑是牙齿和牙龈周围的一层软垢,由于食物残渣和细菌的沉积而形成。

如果不及时清除,会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如牙周病和龋齿。

洁牙既可以预防疾病,也可以提高口腔的美观度,让牙齿更加洁白亮丽。

补牙也是常规诊疗项目之一。

牙齿蛀牙是常见的口腔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修复,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补牙是通过填补牙齿中的蛀洞,修复受损的牙齿结构,保护牙齿的功能和完整性。

补牙的材料有多种选择,包括合金、树脂和陶瓷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材料。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拔牙。

拔牙是口腔科医生用手术工具将牙齿从牙槽骨中取出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拔牙是因为牙齿严重受损或无法修复,或者因为拥挤导致的牙齿位置异常。

拔牙手术需要患者配合,医生会在手术前给患者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除了上述常规诊疗项目,口腔科医生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其他检查和治疗。

例如,口腔科医生可以制作牙套和义齿,纠正牙齿畸形和缺失。

此外,口腔科医生还可以进行根管治疗,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围炎等疾病。

总之,口腔科常规诊疗项目是口腔科医生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口腔检查、洁牙、补牙和拔牙等项目,口腔科医生可以维护患者的口腔健康,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避免口腔问题的发生。

口腔检查要求(标准)

口腔检查要求(标准)

口腔检查要求(标准)
口腔检查要求(标准)
为了确保口腔健康,以下是口腔检查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标准:
1. 术前准备
在进行口腔检查之前,医生应确保以下条件满足:
- 口腔检查台应保持清洁,并配备所需工具和设备;
- 医生和助手应佩戴清洁的手套,以确保卫生;
- 准备好放大镜或显微镜等必要设备,以便仔细检查口腔状况。

2. 口腔内部检查
- 医生应检查患者的口腔内部,包括牙齿、牙龈、舌头和颊部
组织等;
- 检查时应仔细观察,注意颜色、形状、纹理等变化;
- 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的异常情况,如溃疡、肿胀、出血等;
- 通过触摸检查牙齿的稳定性和牙齿间隙的情况;
- 检查牙周袋的深度和牙石的积聚情况。

3. 牙齿状况检查
- 医生应检查每颗牙齿的状况,包括龋齿、充填体、牙髓炎等;
- 根据需要,可以运用放大镜等设备进行更加仔细的检查;
- 对于有不明确问题的牙齿,可以进行透光检查或者X光检查。

4. 牙周状况检查
- 检查牙龈的情况,包括颜色、肿胀程度等;
- 根据需要,检查牙周袋的深度,并评估其牙周炎的程度;
- 注意观察牙齿周围组织的异常情况,如囊肿、纤维瘤等。

5. 口腔卫生指导
- 根据口腔检查的结果,医生应向患者提供相应的口腔卫生指导;
- 指导患者正确刷牙的方法和频率,并推荐适合的口腔清洁用品;
-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并进行预防龋齿和牙周
疾病的措施。

以上是口腔检查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标准,医生在进行口腔检查
时应遵循这些规范,以确保口腔健康和患者的舒适感。

口腔一般检查(医学材料)

口腔一般检查(医学材料)

严选资料
19
视诊
视诊是用视觉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 应按一定顺序进行,先检查主诉部位,再全 面检查其他部位。检查顺序依次为: 1.颌面部2.牙齿3.牙周组织4.口腔黏膜5.舌等
严选资料
20
探诊
探诊是利用探查器械进行检查和诊断的方法。探诊方 法:采用持笔式握持,无名指置于邻牙上做支点,检
查的顺序是先检查主诉牙和可疑牙,防止损伤口腔黏
20~25g。
严选资料
23
3)探查方法:牙周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 紧贴牙面,避开牙石,直达袋底,以提插 方式移动牙周探针。邻面检查尽可能贴近 接触区,向龈谷方向倾斜探入。从远中开 始依次顺序探查。每个牙应检查颊侧近中、 中央、远中,舌侧近中、中央、远中6个位 点。
严选资料
24
4)探诊内容为:牙周袋深度、附着水 平、探诊出血情况、根面牙石和根分叉 病变情况。 5)结果记录:每个牙6个位点以毫米记录 深度,也可记最深的一个。
严选资料
27
结果记录: 叩诊的反应,按其与正常牙反应的比较,定为: 叩痛(一):用适宜力量叩诊反应同正常牙 叩痛(土):用适宜力量叩诊引起不适 叩痛(+):重叩引起轻痛 叩痛(+++):轻叩引起剧烈疼痛 叩痛(++):叩痛反应介于(+)和(+++) 之间
严选资料
11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方法: 包括一般检查法和特殊检查法。 一般检查:是用常规器械即可完成的检查。 特殊检查:是要借助特殊器械、设备和方法 才能完成的检查。
严选资料
12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过程既是病史采集过程也是医患 交流的过程。医师在病史采集时,要思想 集中,细心热情,以医患平等的姿态做好 解释工作。 口腔检查时,应有爱伤观念、无菌观念, 操作要轻柔,避免给患者增加痛苦和造成 医源性损伤。

口腔检查评分细则

口腔检查评分细则

口腔检查评分细则口腔检查是评估个人口腔健康状况的重要步骤。

评分细则是一种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可用于评估口腔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口腔检查评分细则的一般内容,供参考。

1.口腔清洁程度(30分):-牙齿牙龈上方的牙菌斑/牙石水平(10分)。

-牙齿牙龈下方的牙菌斑/牙石水平(10分)。

-牙齿表面的附着物水平(10分)。

2.牙周状况(20分):-牙龈出血指数(5分)。

-牙龈退缩指数(5分)。

-牙周袋深度(5分)。

-牙周袋出血指数(5分)。

3.牙齿状况(30分):-牙体缺损/龋齿(10分)。

-牙龈退缩(10分)。

-牙齿移位(5分)。

-牙齿松动(5分)。

4.口腔黏膜状况(20分):-口腔黏膜炎症(10分)。

-口腔溃疡(5分)。

-口腔肿物(5分)。

5.口腔X线状况(20分):-牙齿异常(10分)。

-牙周炎(5分)。

-牙根吸收(5分)。

根据以上评分细则,将各项指标得分相加,可得到个人口腔健康状况的总分。

总分越高,表示口腔健康状况越差。

医生或牙科医生可以根据得分情况,针对性地提供口腔健康建议和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口腔检查评分细则并不是单一标准,而是用于参考口腔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估工具。

因此,在进行评分时,应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和体格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评分细则可能因机构和个别医生的偏好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临床需要。

口腔检查流程

口腔检查流程

口腔检查流程1. 简介口腔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用于评估口腔健康状况和诊断口腔疾病。

口腔检查通常由口腔医生、牙科医生或牙科助理来进行。

本文将介绍口腔检查的一般流程和常见的检查项目。

2. 检查前准备在进行口腔检查之前,医生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顺利完成。

2.1 病历记录首先,医生会了解患者的病历记录,包括病史、过敏史、服药情况等。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口腔问题非常重要。

2.2 工具准备口腔检查所需的工具通常包括口镜、探针、X光机等。

医生会确保这些工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便用于口腔检查。

3. 口腔检查流程口腔检查的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医生的偏好和患者的状况。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口腔检查流程:3.1 面部和头部检查口腔医生首先会进行面部和头部检查,包括检查口腔周围的皮肤、嘴唇、颈部淋巴结等。

医生会观察有无异常症状,如肿胀、疼痛等。

3.2 口腔内检查接下来,医生会使用口镜和探针等工具进行口腔内检查。

医生会仔细观察口腔内的组织、牙齿和黏膜,以寻找任何异常,如溃疡、肿块、颜色变化等。

医生还会评估牙齿的健康状况,如牙齿缺失、龋齿等。

3.3 牙齿检查口腔医生会仔细检查每颗牙齿,包括检查牙齿的清洁程度、牙周状况和龋齿情况。

医生可能会使用探针来检查齿龈牙周袋的深度,以评估牙周疾病的存在。

3.4 X光检查在口腔检查中,X光检查通常是必需的。

医生会根据需要对患者的牙齿和颌骨进行X光检查,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X 光图像可以用于诊断牙齿间隙、牙根感染等问题。

3.5 诊断和治疗计划口腔检查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医生会向患者解释检查发现,并讨论可行的治疗方案和预后。

4. 结论口腔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医疗程序,可以帮助口腔医生了解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

通过对面部和头部的检查,口腔内的观察和X光检查,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口腔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26
叩诊顺序:以正常邻牙为对照牙,先叩对 照牙,再叩击患牙,叩击2~3下。叩诊力 量先轻叩,逐渐加力。一般以叩诊正常牙 不引起疼痛为适宜的力量。
a
27
结果记录: 叩诊的反应,按其与正常牙反应的比较,定为: 叩痛(一):用适宜力量叩诊反应同正常牙 叩痛(土):用适宜力量叩诊引起不适 叩痛(+):重叩引起轻痛 叩痛(+++):轻叩引起剧烈疼痛 叩痛(++):叩痛反应介于(+)和(+++) 之间
a
10
其他准备
口腔检查前除做好上述准备外,还应作如 下准备: 1.患者口腔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含漱一分钟。 2.医师、助手及护士需穿工作服,戴工 作帽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消毒,戴 消毒手套。
a
11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方法: 包括一般检查法和特殊检查法。 一般检查:是用常规器械即可完成的检查。 特殊检查:是要借助特殊器械、设备和方法 才能完成的检查。
a
3
探针
①探查龋洞(牙合面、邻面) ②探查牙齿感觉过敏区(如 楔状缺损、牙本质过敏) ③探测牙周盲袋和窦道等 ④检查皮肤粘膜的感觉功能
a
4
镊子
①夹持敷料,取除异物 ②检查牙齿松动度
a
5
• 二、检查器械准备
• ·口腔检查时,还有一些辅助器械。如: • ·1.刮匙用于除去龋洞食物残渣和龋坏牙本质 • ·2.三用枪用于冲洗窝洞、吹干牙面或窝洞 • ·3.蜡片和咬合纸用于检查咬合关系 • 4.牙线用于检查牙邻接关系和清除嵌塞的食物
口腔基本检查
樊文涛
a
1
口腔检查的基本器械
口镜、探针和摄子。
使用前应经过灭菌消毒,消毒与未消毒器
械须分开放置。有可重复消毒使用和一次
性使用两种。为避免交叉感染,现多用一
次性口腔检查器械。
a
2
口镜:主要有三种用途:
①牵拉作用。 ②反射影像作用,并增加 局部照明。 使用方法:左手执口镜, 用口镜牵引或推压唇、颊、 舌等软组织。 注意:不要讲口镜用力抵 在牙龈上
相邻牙的合面或近切缘处的唇面形成稳定的支 点,也可采用口外支点。探诊时力量要轻,约
20~25g。
a
23
3)探查方法:牙周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 紧贴牙面,避开牙石,直达袋底,以提插 方式移动牙周探针。邻面检查尽可能贴近 接触区,向龈谷方向倾斜探入。从远中开 始依次顺序探查。每个牙应检查颊侧近中、 中央、远中,舌侧近中、中央、远中6个位 点。

a
6
(二)口腔特殊检查用器械
1.用于牙髓活力测验的器械及物品: 有牙髓活力测定仪、冰棒、牙胶棒、冷热
水等; 2.用于根管长度测量的根管长度测量仪; 3.用于口腔X线检查的设备: 牙片机、口腔全景X光机、口腔CBCT机 等
a
7
(1)医师体位:医师位于
口腔科治疗椅的右前方或
右后方,其位置以时钟钟
点号表示,医师位于9:00
a
24
4)探诊内容为:牙周袋深度、附着水 平、探诊出血情况、根面牙石和根分叉 病变情况。 5)结果记录:每个牙6个位点以毫米记录 深度,也可记最深的一个。
a
25
叩诊
用平头金属器械叩击牙冠,根据患者的反应和 叩击声音(清音或者浊音)来判断患牙根尖部 及牙根侧方牙周膜的反应。叩诊方法分为垂直 叩诊和侧向叩诊。
a
18
5.患者需求 询问患者诊治需求。如解除病痛、恢复功能、 美容及服务需求等。 现代医学的发展可以满足患者更多的个性化 需求。同一疾病可有多种治疗手段及服务可供 选择,其医疗及服务价格差异也较大。 医生的医疗行为是服务,不能代替患者做决 定,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
a
19
视诊
视诊是用视觉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 应按一定顺序进行,先检查主诉部位,再全 面检查其他部位。检查顺序依次为: 1.颌面部2.牙齿3.牙周组织4.口腔黏膜5.舌等
a
16
2.现病史 现病史问诊时应围绕患者的主诉进行,应仔 细询问症状发生的部位、发病时间,诱发、加 重及缓解因素,治疗经过及目前情况等。 3.既往史 重点询问与主诉有关疾病的既往史。例如对多 发性牙周脓肿患者,应询问有无糖尿病病史。 用药物之前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a
17
4.家族史 询问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的患者。 有些遗传性疾病可有明显的家族史。牙周炎、 口腔溃疡性疾病等也可有明显的家族高患病率 倾向。 对氟牙症患者,要询问幼年时的居住地及当 地氟牙症流行情况。
a
12
口腔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过程既是病史采集过程也是医患 交流的过程。医师在病史采集时,要思想 集中,细心热情,以医患平等的姿态做好 解释工作。 口腔检查时,应有爱伤观念、无菌观念, 操作要轻柔,避免给患者增加痛苦和造成 医源性损伤。
a
13
一般检查法
一般检查法是医师通过询问、观察及借助 常规器械进行的检查。包括: 1.问诊;2.视诊;3.探诊;4.叩诊;5.牙松 动度检查6.冷热刺激7.扪诊;8.咬诊等。 检查时应首先检查主诉部位,然后按一定 顺序依次进行检查,以免遗漏。
a
20
探诊
探诊是利用探查器械进行检查和诊断的方法。探诊方 法:采用持笔式握持,无名指置于邻牙上做支点,检
查的顺序是先检查主诉牙和可疑牙,防止损伤口腔黏
膜和牙周软组织,避免触痛牙髓产生剧痛。
·探诊着重探查龋齿、牙周袋、窦道等病变的部位、范 围并观察探诊反应情况。
a
21
a
22
牙周探诊
1)工具:采用牙周探针。(尖端为钝头,探针上 有刻度) 2)握持方式:用改良握笔式握持探针。以口内
至2:00点间;取坐位,脚
底平放于地面,腿下缘
和双肩与地面平行,背部
(脊柱、脖颈)挺直,头
略前倾,肘关节高度与患
者口腔高度在同一平面上。
a
8
(2)患者体位:调节治疗椅,患者仰卧位,头 部与医师肘部平行,检查上颌牙时,患者咬合
平面地面成45°角,检查下颌牙,咬合平面与 地面接近平行。
a
9
2.灯光调节检查前调节好口腔科综合治疗台的椅 位和灯光,保证光线充足和良好的视野。调整 灯光时注意将灯光逐渐上移至口腔,应将光线 集中照射口腔,避免直射患者眼部。
a
14
问诊
内容包括: 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主观症状 及患者需求等。
a
15
1.主诉
主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患者最明显、 最痛苦的主观感觉。 询问内容包括主要症状、部位及患病时间。 因特殊需求而就诊者,要仔细询问其就诊目的 及最终需求标准。
主诉=主要症状+发生部位+持续时间
例:左上后牙疼痛3日 右下后牙充填物脱落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