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202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精选题)

202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双重国籍在我国()。
A.不被承认B.被认可C.都能使用2.我国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下面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②依法服兵役③物质帮助权④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年满()周岁才可以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
A.12B.14C.154.下列不属于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责的是()。
A.多方调研,了解民情、社情B.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C.修改宪法D.撰写议案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5.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1条的是()。
A.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B.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C.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小辉主动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B.小强嘲笑外国的风俗习惯C.出国旅游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7.小明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
这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
A.平等权B.休息权C.物质帮助权8.《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明确了()。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9.李某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直接指出某机关工作中的问题,这种监督方式是()。
A.司法监督B.党内监督C.媒体监督D.国家机关监督10.六年级学生小林在街上看到两名不法青年抢劫超市,这时他正确的做法是()。
A.事不关己,置之不理B.讲究策略,赶紧报警C.赶紧走开,免受伤害D.不顾一切,维护正义二.填空题(共10题,共56分)1.()是国家机关的统称。
()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2004年,()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3.凡具有()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根据中国法律享有()和承担()。
精编一套人教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精编一套人教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_______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_______2、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_______,12月10日是全国_______。
3、国民身份号码第1一6位是地址码,第7一14位是_______码;第15一17位是_______码;第18位是_______码。
4、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_______。
5、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 并通过_______行使国家权利。
6、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使职权,侵犯公民_______造成损害的,_______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7、全国统一纳税服务热线是_______,人民政府是_______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8、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_______,保证国家机关_______行使权利,自觉履行职责。
9、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_____________,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___________。
10、当我们的_______受到侵害时,应当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_______维护我们的权利。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王刚买到了过期食品,他可以去找哪个部门解决()A、市场监督管理部门B、法院C、公安局3、学校附近刚开了一家网吧,杨亮放学后经常偷偷去那里打游戏,这涉及到了哪部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以下对权力的监督说法错误的是()。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精练】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贾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他可以依()向有关部门反映。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下列选项中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①未满18周岁的公民②不信仰宗教的我国公民③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④未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公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在超市购物, 买到了过期食品。
涉及到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下列信息不在护照上的是()。
A.出发地点B.出生日期C.住址D.有效期5.每年()为国家宪法日。
A.12月1日B.12月2日C.11月4日D.12月4日6.以下能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的有()。
①在法律体系中, 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③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④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⑤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你认为()是正确的。
A.爸爸酒后不开车B.小明被邻居家的狗咬伤了, 只能自认倒霉C.同学欺负我, 我就告诉家长去揍他D.公共设施, 成人爱护8.下列对“一站式”服务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一站式”服务大厅办事程序纷繁复杂, 很浪费时间B.服务大厅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 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C.人们到“一站式”服务大厅办理业务时, 到相应的区域就可以办理完成D.“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办理业务, 办事不再走“冤枉路”9.未成年人是指未满()的公民。
A.16周岁B.20周岁C.18周岁D.22周岁10.()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下列哪项不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是()。
A.知情权B.受教育权C.财产权D.礼貌权2.爸爸参加了区人大代表选举, 请按照他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活动的时间顺序给下列选项排序()。
①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②人大代表候选人名单公告③选民登记④参与投票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3.下列有关宪法和国家机构的关系认识错误的是()。
A.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律法依据B.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务的根本法律依据C.根据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选举权、决定权和监督权D.国家机构的职务由人民代表大会授予4.下列说法中, 不属于我们义务的是()。
A.小红说我们要孝敬父母B.小美说在交通拥挤的时候我们要指挥交通C.小王说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D.小丽说我们要遵守交通法规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年通过。
A.2006B.1999C.1986D.20156.建设法治中国, 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因为宪法是()。
A.一切法律的总和B.国家的根本大法C.普通法律的具体化7.()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8.在我国, 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
A.中国公民B.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C.年满18岁的公民D.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9.()人大代表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
A.市级B.县级、乡级C.全国D.省级10.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二.填空题(共10题, 共50分)1.()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我国()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202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202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为国际家庭日,以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与进步。
A.5月15日B.6月15日C.7月15日2.下列行为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A.无偿献血B.参与爱心志愿服务C.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下列属于公民权利的是()。
A.劳动权B.依法服兵役C.遵守公共秩序4.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刑法B.交通法C.劳动法D.宪法5.“一府一委两院”,在中央,“府”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C.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D.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6.关于校园欺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要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B.我们要勇敢地对校园欺凌说“不”C.欺凌是学生之间的打闹,没那么严重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下列关于宪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③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权威和地位④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8.如果你看到班级同学被社会青年侵害,你会()。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B.不顾危险,立刻上前阻止C.寻求老师或成人的帮助9.下列哪个不是构成检徽的图案()。
A.盾牌B.橄榄枝C.齿轮10.《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内容是()。
A.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B.每个儿童有固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C.承诺禁止并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保证人人有不分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D.凡会员国,应通过与现行决定报酬率的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手段,促使并在与这种方法相一致的条件下保证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原则适用于全体工人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人大代表是人民()产生的,代表人民的()。
202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202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王某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这件事对应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A.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
A.行为方向B.坚强后盾C.行为的对错3.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
A.孩子B.学生C.顾客D.公民4.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是由人民起草设置,受政府监督的法律B.宪法不具有任何强制性C.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5.以下对设立“宪法日”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
A.“宪法日”的设立使宪法精神抵达民心,是中国社会法制意识减弱的表现B.“宪法日”的设立有利于普及宪法,让全体国民都能敬畏宪法,遵守宪法C.“宪法日”的设立有利于各级国家工作人员依宪执政,依宪行政。
6.每年()为国家宪法日。
A.12月1日B.12月2日C.11月4日D.12月4日7.()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根植人心。
A.国家宪法日B.宪法C.法律8.12月10日是世界()。
A.水日B.人权日C.戒毒日D.爱眼日9.2018年3月,来自全国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共商国是。
这表明()。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10.小明购物时,钱包被偷了,他要依()向公安局报案。
A.《劳动法》B.《行政诉讼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1.宪法是国家的()法。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和根本(),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2.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是()。
它由()位数字组成。
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

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②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③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④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政府设立的公共服务系统热线电话是()。
A.12308B.12366C.12345D.123463.保护未成年人是下列哪些主体的共同责任?()①学校②家庭③国家④社会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4.()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A.身份证B.护照C.户口本D.驾驶证5.下列选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A.劳动权B.文化权利C.人身自由权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张某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偷工减料B.黄某一家跟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开发养鱼场C.陈某的工厂向附近的河里排放大量的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二.填空题(共6题,共34分)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2.公民享有()权、()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
()、()、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维护自身权利。
3.()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载入宪法。
4.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我们享有人身权、()、()等权利。
5.()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载入宪法。
6.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有:()、()、()。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乘坐出租车要注意安全,不坐无公司名称无监督电话,无计价器的“三无”出租车。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7分)1.()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它法律的基础和(),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和必须履行的基本()。
2. 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的方式取得;二是以()加入的方式取得。
3.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4.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委员会。
5.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
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6.在我国,未满()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人。
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的,未满成年年龄的就属于未成年人。
7.从世界范围看,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化、手段()化、()性和()性犯罪增多的特点。
8. ()和()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9.我们应该勇敢地对()行为说“不”。
10.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自己。
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对待,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并为古罗马所沿用。
()4.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5.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6.权利是绝对的,是没有界限的。
()7.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 每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不得超过三千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道德与法治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的是()
A.道德
B.法律
C.纪律
2.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的是()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3.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的观点,正确的是()
A.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B.行政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C.民法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
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4.小亮在上学途中被一条小花狗咬伤,他们全家对此事展开了讨论,
你认为谁的观点有道理()
A.奶奶说:“以后可千万加小心,这次就自认倒霉吧!”
B.爸爸说:“这是老李家的狗吧,我明天就去找他们算账!”
C.小亮说:“我们刚在道德与法制上学的法律知识,我要拿起法律武
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
1.()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
()。
2.公民身份证号码由()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
3.刑法是规定()和()的法律。
4.法律保护了我们的(),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等权利。
5.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6.日常生活中,()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检验居
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的()。
7.宪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是()的。
8.()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9.为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
统一管理()和地方事物。
10.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法律是《》。
三、判断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2.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
3.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
4.违犯法和利违反学校纪律是一样的。
()
5. 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
()
6. 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
7.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知被选举权。
(
)8.参政议政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可以参与。
()
9.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
失的,国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10.未成年人可以知道法律,但不需要守法。
()
四、连线题(15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劳动权
五、简单题(20分)
1.法律作用有哪些?
2.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我们应该怎样去关心,帮助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B A A C A
二、1. 宪法依据
2. 18
3.犯罪刑罚
4.权利财产权
5.国籍
6.人民警察义务
7.一致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人民代表大会国家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三、√×××√×√×××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人身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物质帮助权
劳动权
五、1.(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2.从关心同学的生活方面、学习方法方面、多听听心事等多角度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