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鸟邮票(普)介绍
中国鸟小版收藏价值高不高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中国鸟小版收藏价值高不高
所谓中国鸟小版指的是我国中国邮政推出的以中国鸟为主要背景图案的邮票小版小型张,下图所示,大家可以发现其实中国鸟邮票的票面价值都是120分,但是不同的邮票它们对应的鸟的图案背景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不同鸟图案的邮票现在的收藏价值是有高低之分的,据悉,目前该邮票的收藏价值已经达到了35元,业内专家纷纷强调表示,之所以该邮票能够得到青睐和认可,主要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在目前国内市场环境之下,有很多鸟类爱好者,所以其实有一定的艺术借鉴的意义所在。
另外专家强调,虽然说中国鸟小板目前的收藏价格已经非常的高,但这绝对不是该邮票未来的最大可能。
实际上,收藏价值除了需要从目前的交易价格出发去考量之外,也需要从邮票的票面风格艺术价值等多个方面去考量,从艺术价值角度出发去考量,该邮票绝对可以说是目前国内众多收藏邮票当中更值得收藏,非常的精美而且画工非常的精细,可以真正地说是我国中国画的艺术巅峰。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中国鸟小版邮票的收藏价值很高,收藏投资价格也很高,但是想要保证未来的收藏过程更加顺畅,前期必须要多投入一些时间找对适合自己的交易平台,现在国内市场上有很多的中介机构他们打出邮票收藏钱币收藏的幌子在行骗,一定要注意格外的规避。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来源爱藏网。
)。
回收中国鸟小型张邮票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生肖邮票、各种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回收中国鸟小型张邮票
中国邮政局于2008年发行的“中国鸟”邮票,一套有6枚,分别是台湾蓝鹊、藏鵡、黄腹角锥、黑额山噪鹛、红腹锦鸡、白尾地鸦,面值都是1.2元,齿孔度数13.5/13度,采用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还有荧光喷码,采用影写版,设计者是曾孝濂。
整套邮票中的鸟类都是我国珍惜保护的鸟类品种,所代表的价值非常高,该套邮票的发行也是为了宣传保护临危动物,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
中国鸟小型张邮票面积比较小,在一大版邮票当中可以撕下当邮资凭证贴用,还可以作为收藏和欣赏的藏品,目前它是众多邮票中的一种,比较受邮票收集人喜爱,并且增值幅度明显高于发行的其他邮票。
在整个邮票市场中,行情的好坏主要标志就是小型张的销量趋势,可以说小型张邮票成为邮票市场中的价格风向标,中国鸟小型张邮票制作精美,象征意义强,必定在未来的升值幅度会越来越大,收藏价值也会愈来愈高,将会有更多的来选择它。
中国鸟小型张邮票选题独特,偏向冷门,剑走偏锋,是成为收藏市场中口碑较好的主要原因。
另外这套邮票的欣赏价值很高,一件收藏品被看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欣赏性,另外这套邮票所描绘的都是一些名贵的珍稀鸟类,其寓意也是保护动物,人人有责的体现,这在未来的收藏市场的升值空间很是很明显的。
中国鸟小型张行情如何你知道吗

中国鸟小型张行情如何你知道吗
为了唤起人们保护珍稀鸟类的意识,在2008年的时候我国专门发行了一组中国鸟题材的邮票,而其中包含了一张中国鸟小型张,里面包含了整套邮票里面的6枚邮票。
这套邮票中每枚邮票的面值为1.2元,在经过这几年的市场消耗之后,中国鸟小型张行情是否有了一定的上涨了呢?为了给大家的收藏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我们现在就马上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鸟小型张行情如何吧,话不多说,马上来看一下具体的内容。
这张小型张在144*170mm的篇幅内创造性地放入了六张邮票,每张邮票体现的一种在中国繁衍的珍稀鸟类,包括了台湾蓝鹊、白尾地鸦、红腹锦鸡、黄腹角雉、黑额山噪鹛以及藏鹀。
这个题材虽然相对而言比较小众,但是目前这张中国鸟小型张行情还是比较不错的,根据最新的报价来看,中国鸟小型张行情价格已经来到了70元左右,相比其面值已经有了10倍左右的增幅。
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行情并非终点,未来它能够达到的高度还是非常让人期待的。
如果大家看完上述的中国鸟小型张行情分享之后想要入手收藏这张邮票的话,可以在一些专业的收藏品出售网站查找一下,应该说目前的收藏难度还是比较小,只要稍微注意一下细节方面的东西就可以了。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将您认为不错的经验也拿出来分享一下,让大家能够共同进步。
珍稀鸟类邮票

学话最多的鸟-鹦鹉
鹦鹉具有绚丽的羽毛和高超的语言天赋。 非洲灰鹦鹉最多能学会800多个单词.
7
鹦鹉
8
跑得最快的鸟-鸵鸟
鸵鸟( Ostrich)是现存体形最 大不能飞行的鸟类。雄鸟高约2.75米, 重达155公斤。
鸵鸟卵是现代最大的卵。 嗅听觉灵敏,善奔跑,每步可跨 8米,时速可达70千米/小时,能跳跃 3.5米高度。是世界上跑最快的鸟.
1989.2 万一设计
褐马鸡邮票
白颈长尾雉
1997-7(97.5)珍 禽
曾孝濂设计
白腹锦鸡 Chrysolophus amherstiae 环锦雉 Phasianus cochicus
白腹锦鸡 曾孝濂绘
环颈雉 曾孝濂绘
2004-6 绿孔雀 Povo muticus 石愚设计
2004-6(M) 绿孔雀 Povo muticus 石愚设计
9
1905年伦敦版
1980到90年代瑞典版
1970到80年代英国著名的DIXON版本
10
白俄罗斯
朝鲜
斯洛伐克发行
2005-15 向海自然保护区邮票 黄华强设计
中国鸟邮票
2008-4 (08.2.28) 曾孝濂设计
台湾蓝鹊 藏鹀 黄腹角雉 红腹锦鸡 黑额山噪鹛 白尾地鸦
T.79 益鸟邮票
1982.9
珍稀鸟类邮票
生命科学学院 阮积惠制作
鸟类动物的特征: 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是一种 恒温、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
鸟类是陆地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 类群。其轻盈秀丽的体态,绚丽多彩的羽饰,婉转 动听的歌喉为自然界增添了生机和诗情画意,给人 以美的享受。在维持生态平衡的积极因素。
鸟类研究是生物学的前沿学科之一。我国鸟类 资源丰富,有大量中国特有种和珍稀种类。一共有 1244种,944个亚种,占世界总数的13.5% ,为世
SB(22)2002【中国鸟(第一组)——黄腹角雉】普通邮票小本票

SB(22)2002【中国鸟(第一组)——黄腹角雉】普通邮票小本票SB(22)2002【中国鸟(第一组)——黄腹角雉】普通邮票小本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2002年12月07日发行2002年12月07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SB(22)2002【中国鸟(第一组)——黄腹角雉】普通邮票小本票1本10枚。
邮票图案名称均为:【黄腹角雉】【黄腹角雉】别名角鸡、吐绶鸟,全长约50(雌)~65(雄)厘米。
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
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
飞羽黑褐带棕黄斑。
下体几纯棕黄,因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
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
雌鸟通体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白斑。
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浙江,在福建、广东、湖南、江西亦有分布。
食物主要是蕨类植物的果实。
截止2013年,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地为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SB(22)2002【中国鸟(第一组)——黄腹角雉】普通邮票小本票志号SB (22)2002发行日期2002-12-07整本枚数1本10枚(内含2枚附票)小本票黄腹角雉(内附8枚邮票+2枚附票)800分(80分×10)500.00万本整本面值8.00元印刷版别影写齿孔度数13.5度×13度小本票编号SB(22)2002小本票成品规格95mm64mm邮票规格27mm×38mm设计者黄华强责任编辑刘雨苏、史渊、秦巍印刷厂北京邮票厂发行量500.00万本防伪方式蓝色防伪纤维纸、防伪荧光油墨、异形齿孔、微缩文字、无色荧光喷码售价8.00元/本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和网站出售,售完为止。
三毛老爹。
中国鸟大版票邮票具有收藏价值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中国鸟大版票邮票具有收藏价值春回大地,万木复苏,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一年一度的全国各地“爱鸟周”已经来临。
在邮票这张“国家名片”上,自然也少不了珍稀鸟类这道亮丽的风景。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据统计,现有鸟类有1200多种,种数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3%,还有名列世界珍禽前茅的褐马鸡、朱鹮、黑颈鹤、白鹤、赤颈鹤、黄腹角雉等许多鸟种。
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亲密无间的朋友。
爱护鸟类是中国人民的美德。
在邮票这张“国家名片”上,自然也少不了珍稀鸟类这道亮丽的风景。
新中国最早发行的鸟类专题邮票,是1962年的《丹顶鹤》特种邮票一套3枚,主图为3幅中国画丹顶鹤图。
邮票上的丹顶鹤,或双双漫步在竹林下,或翩翩起舞在蓝天上,或凝神觅食在湖滩旁,栩栩如生。
这是新中国第一套珍稀动物主题邮票。
1979年,我国发行的第二套鸟类主题邮票T35《金鸡》一套3枚,图案为“竹石金鸡”、“金鸡展翅”和“金鸡觅食”。
为配合开展“爱鸟周”宣传活动,1982年,邮电部发行了T79《益鸟》邮票一套5枚,邮票图案分别是“戴胜”、“家燕”、“黄鹂”、“大山雀”、“斑啄木鸟”;同时还发行了小型张《杜鹃》,成为我国第一枚鸟类邮票小型张。
1983年发行的《天鹅》邮票一套4枚,展示了天鹅嬉水、情侣嬉戏、漫游和飞翔的四种姿态。
1984年发行的《朱鹮》特种邮票一套3枚,分别表现了朱鹮的翔、涉、栖三种姿态。
1986年发行了《白鹤》特种邮票一套3枚和小型张一枚。
这套邮票以意传神,描绘了白鹤飘然潇洒的神态,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在当年日本举行的中国最佳邮票年度评选中荣列榜首。
1987年3月发行的《猛禽》邮票一套4枚,图案分别是“鸢”、“虎头海雕”、“秃鹫”、“大鸑”。
1989年发行的T134《褐马鸡》邮票一套两枚。
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的鸟类之一,在国外尚未发现,其珍稀程度可与大熊猫相比。
珍贵鸟种类中国鸟小型张价格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生肖邮票、各种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珍贵鸟种类中国鸟小型张价格
为了唤起人们珍惜稀有鸟类而在二零零八年发行的,由北京印刷厂印刷中国鸟小型张价格在30元的位置上变化着,这样的票价属于大众价一直销售不错,如果喜欢鸟类的都可以收买一套当作永久纪念,有空的时候在家里就欣赏珍贵鸟类也是很好的精神享受。
如果投资就要明白满足邮票值钱是因素一方面,就是要有特色,而这个票的特色是把快要灭绝与稀少的5种,平时在当地都很难得一见的鸟类融合在小型张,因而具备了与其他邮票所不具备的特点。
以珍贵鸟类为题材而进行制作中国鸟小型张价格,一定可以在会在不经意见长到高价。
如果卖这个票就要知道喜欢这类邮票的人应该是爱好鸟类的人,所以一般情况下句是销售给这些人。
但是未来邮票是否可以有天价是按照最后存数而确定,所以存到最后就是胜利者。
此票设计者以起细致独特的观察力,凭借着精湛的经验,把鸟类的神态完全的一一展现在这个不大的板上,不仅填补了这个种类的空白,而且还给予人们树林野外的宁静生活的享受。
如今世面上如果出现这类的鸟类邮票请务必先考虑商家的信誉,然后再进行选购。
如果发现这个中国鸟小型张价格有些低一定要更外冷静,因为同样只有在觉得是得到一个大便宜的时候也许就是个坑。
这个鸟小型是邮票历史中的另一个佳作,是一个无声文明的永久标志,用色彩记录了世界上美丽的鸟类,在人类文明历史中留下了与时代进步的痕迹。
中国台湾蓝鹊电子邮票原图明信片欣赏

中国台湾蓝鹊电子邮票原图明信片欣赏港澳台郵票研究會
台湾蓝鹊(学名:Urocissa caerulea):体长64至65厘米,翼展18至21厘米,尾长约40厘米,尾羽长占了总体长的三分之二。
头、脸、颈、喉、胸都是黑色,黄色的眼珠包围黑色的瞳孔,鲜红色
的鸟喙、双脚,身体上半部可目视处及下半部的腹部呈鲜蓝色,有十二根尾羽,最长二羽为蓝根白尾,其余为黑根白尾,左右对称。
下腹和尾下覆羽灰白色。
台湾蓝鹊为台湾地区特有品种。
性喧闹,鸣叫声粗大而聒噪。
飞行时总以直线前进,非常优雅高贵。
成对或以家族群活动;在树间滑翔,两翼平展开,显露出醒目的黑白色图纹。
常被捕捉作观赏鸟。
台湾蓝鹊雌雄相似,额、头顶、头侧、枕、后颈、颈侧、颏、喉至上胸全为黑色,其余上下体羽包括两侧表面为蓝色。
下体腹以下稍淡。
飞羽黑褐色,外翈蓝色,先端白色。
尾羽特长、蓝色,中央一对尾羽最长,两侧逐次缩短,尾呈凸状。
中央一对尾羽端部白色,其余尾羽端部白色,中部黑色,仅基部蓝色,尾下覆羽这次具白色端斑。
两翅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基部紫蓝色,末端白色,次级飞羽内外翈均具白色端斑,外翈羽缘紫蓝色。
虹膜黄白色,嘴和脚鲜红色。
大小量度:体长530-640毫米;嘴峰39-40毫米;翅180-210毫米;尾380-433毫米。
编辑:李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鸟——普通邮票
绿尾虹雉,面值40分。
(学名:Lophophoruslhuysii)属鸡形目雉科,大型鸟类。
体长约58—82厘米,体重约692—1400克,雌雄个体有差异。
绿尾虹雉于每年4-5月繁殖。
该物种以前分布广泛,数量多,但近代由于受到生态环境被破坏以及人类的威胁,数量急剧减少,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
国内保护级别:一级;被世界列为世界性易危物种。
营巢于大树下和灌丛中,每窝产卵6—12枚,孵化期23—25天。
雄鸟头顶、脸的下部及耳羽等都闪着绿色虹光,向后转为金属赤红色,从头顶后部耸起冠羽覆盖着颈部,呈金属青铜色,向后转为红铜色;后颈和颈侧以及背的前部呈金属红铜色,背的中部、肩羽及翅上覆羽等转为紫铜色,并闪着金属绿蓝色;下背及腰部羽白色。
飞羽黑褐具绿缘,尾羽蓝绿色。
下体黑色,嘴角灰色。
上体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雨后的彩虹故成“虹雉”,因其尾绿,故得名“绿尾虹雉”。
栖息于林线以上海拔3000一50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灌丛和裸岩地带,尤其喜欢多陡崖和岩石的高山灌丛和灌丛草甸,冬季常下到3000米左右的林缘灌丛地带活动,是典型的植食性鸟类,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和浆果等为食。
冬
季由于高山积雪过厚,难以找到砂砾,这时它就吞吃火炭,因此又名“火炭鸡”,又因它的嘴很坚固,而且前端弯曲呈钩状,很像老鹰的嘴,称为“鹰鸡”。
黄腹角雉,面值80分。
黄腹角雉,别名角鸡、吐绶鸟,学名Tragopancaboti,雉科Phasianidae,为我国产鸟类,分布: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全长约50(雌)—65(雄)厘米。
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褐带棕黄斑。
下体棕黄。
脸部裸皮朱红色;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
雄鸟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杂斑。
栖息于海拔600-1600米的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内。
以蕨类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为食,尤对交让木的果实及叶有依赖性。
繁殖期3—6月份,雄鸟有复杂的求偶炫耀。
在树上筑巢,十分简陋。
每窝产卵3—4枚,由雌鸟孵卵28天出壳,雏鸟早成。
白尾地鸦,面值1元。
白尾地鸦,俗称“沙喜鹊”、“沙漠鸟”,是杂食性鸟类,也是新疆唯一的特有鸟类。
全世界只有4种地鸦,分布区域仅限于中亚地区从伊朗蒙古一带。
全世界4种地鸦中有2种分布于中国,而这2种地鸦的模式标本产地都分别采集于新疆的莎车县和巴楚县。
目前的数量已不足7000只,是国际知名的濒危物种。
白尾地鸦体小(29厘米)。
嘴向下弯,具紫黑色短宽冠羽,颊及喉偏黑,眼先、眼圈、头侧及颈部皮黄,翼覆羽黑色而具紫色辉光,飞羽大白色,羽轴及羽尖近黑。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重复的三音节chui-chui-chui声,最后一音上扬,另有快速而下抑的一连串低哨音。
白
尾地鸦生存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之中,其骨肉、血液等被认为有医疗特效,科学家们在访问了很多人后发现,人们都认为白尾地鸦能治百病。
因此,人类的大肆捕杀对白尾地鸦的生存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褐头凤鹛,面值1.20元。
雀形目、莺科、凤鹛属。
是台湾特有物种。
常见于海拔1000——2800米的温带森林。
性合群活泼。
藏隐于森林较低层,常加入混合鸟群,不惧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台湾蓝鹊,面值2元。
台湾蓝鹊。
台湾蓝鹊又叫台湾暗蓝鹊、长尾山娘、长尾阵,为台湾特有种。
连雅堂撰台湾通史作长尾山娘,记述云:“俗称长尾山娘,翠翼朱喙,光彩照人。
特征:全长约十五公分,尾羽即占全长的三分之二。
碧蓝身躯,朱红嘴喙,尾巴末端为白色。
分布于台湾地海拔之山地或丘陵。
栖息于低海拔山地(三百至一千二百米的低海拔阔叶林或次生林),性喧噪凶悍,经常六只或更多,成小群穿梭、滑翔于树林间(成队飞行,故在乡野有称之为长尾阵),并发出鸦科鸟类惯有的沙哑叫声。
为杂食性,捕食小型鸟、雏鸟、野鼠、蜥蜴或大型昆虫等,木瓜等水果最为其所喜爱。
贺兰山红尾鸲,面值4.20元。
全长约157毫米。
雄鸟:眼先、头顶、耳羽、颈的两侧、颈和上背蓝灰色,具褐色羽端。
背、腰、尾上覆羽及除中央尾羽外为橙棕色,中央尾羽为暗褐色。
喉、胸橙棕色,腹部为中央为白色,其余下体为淡橙棕色。
翼暗褐色,内侧覆羽白,其余覆羽暗褐。
雌鸟:上体烟灰褐色。
腰和尾上覆羽棕色。
尾如雄鸟。
喉和胸淡烟灰,在腹和尾下覆羽变白。
翼褐,翼上覆羽和内侧飞羽具淡皮黄苍白色。
栖于山地灌丛或疏贺兰山红尾鸲林中。
以昆虫为食。
分布于青海、宁夏和甘肃,偶见于陕西、山西、河北和北京。
这种鸟略比麻雀大些,有4种基本颜色:蓝、黑、红、白。
蓝色的头,背部、腹部和尾羽是红色,翅膀是黑色,上面有大块白色的长条形翼斑,充分体现了这类鸟颜色对比分明的特点。
以贺兰山为名,因为贺兰山是它的主要分布区域,而在贺兰山以外,只有很少的地有它的分布记录。
黄腹山雀,面值5元。
全长约250px。
雄鸟头部及喉、胸黑色,头侧具大型白斑,枕部有一白色沾黄的块斑。
背蓝灰色。
飞羽暗褐色,翼上具两条白色沾黄的翅斑。
尾羽和尾上覆羽黑色。
体腹面黄色。
雌鸟额、头顶、眼先和背灰绿色,喉、两颊及耳羽白色,下体淡黄沾绿色。
栖息于海拔500~2000m的山地,常结群活动,于高大的针叶树和阔叶树上或穿梭于灌丛间,有时与大山雀混群,主要取食昆虫,也吃植物性食物。
4月开始繁殖,在树洞中营巢,每窝产卵5~7枚,卵白色,具红色或褐色点斑.雌雄羽色相似。
额、头顶、枕至后颈辉黑色,眼先、眼下脸颊至耳羽和颈侧前部白色,颈侧后部淡棕色。
背、肩、腰和尾
上覆羽橄榄褐色,尾羽暗褐色,外翈羽缘棕色,两翅覆羽同背,飞羽暗褐色,除第一、二枚飞羽外,其余飞羽外翈羽缘橄榄褐色。
颏、喉和上胸黑色,下胸、腹至尾下覆羽棕栗色或栗红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淡棕色。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黑色部分暗淡无光,不及成鸟辉亮。
颊部白斑带黄。
虹膜蓝色,嘴黑色,脚铅黑色。
藏鹀,面值5.40元。
(学名:Emberizakoslowi)为雀科鹀属的鸟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分布于青海、昌都北部澜沧江上游一带等地,主要生活于高山草甸、草原和灌丛鸟类以及栖于青藏高原山柳灌丛地带。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青海南部和澜沧江上游的杂楚河。
分布范围:中国青藏高原东部山谷的特有种。
分布状况:有记录在青海东南部及西藏东部海拔3600~4600米。
北纬31°以南无记录。
习性:喜林线以上的开阔而荒瘠的高山灌丛、矮小桧树丛、杜鹃林及裸露地面。
冬季结小群活动。
滇鳾,面值6元。
高原鸟类,生活在海拔1300米-3200米的中山和高山地带,活动于山谷山坡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间,有时可见与普通鳾混群活动。
分布地域:滇鳾为中国特有鸟种,分布于中国西南隅的三江并流区附近的山区,包括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地区。
特征:滇鳾雄雌同形同色,成鸟上体为兰灰色,具粗大而长的黑色贯眼纹,贯眼纹甚长,可达肩部,贯眼纹上方具细的白色眉纹,这道细细的白色眉纹是其他鳾属鸟类所不具有的,是滇鳾的鉴别特征,另外滇鳾的下体为极淡的灰色,近污白色也是在野外识别滇鳾的一个重要特征。
尾羽大部分为与上背相同的蓝灰色,但次外侧尾羽为黑色。
虹膜暗褐色,喙黑色,足灰色。
在野外,辨识本物种除了依靠上述形体特征外,还须参考其行为,鳾属鸟类
大多喜欢在粗糙的树皮表面上下攀爬,常头上脚下地栖息,这种倒挂金钟的状态是其他鸟类少见的。
滇鳾攀爬树皮以藏身于树皮缝隙内的昆虫为主要食物,主要取食鳞翅目、鞘翅目昆虫的幼虫,除了动物性食物,偶尔也取食花蕊、松子和其他植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