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必备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一讲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一讲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一讲氧化还原反应本节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推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二、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3.根据反应:①i2+so2+2h2o=h2so4+2hi②2fecl2+cl2=2fecl3③2fecl3+2hi=2fecl2+i2+2hcl 可知:i-、fe2+、cl-、so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i->fe2+>cl->so2b.cl->fe2+>so2>i-c.fe2+>i->cl->so2d.so2>i->fe2+>cl-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也应遵循“由强到弱”的规律,即反应式中的物质应符合“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4 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a.2fe3++so2+2h2o=2fe2++so42-+4h+b.i2+so2+2h2o=h2so4+2hic.h2o2+h2so4=so2+o2+2h2od.2fe2++i2=2fe3++2i-2.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的单质(或原子)从左到右还原性渐弱,氧化性渐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同主族元素单质(或原子)从上到下还原性渐强,氧化性渐弱。

例如,氧化性:f2>cl2>br2>i2>s(含常识性知识),还原性:nak+>rb+>cs+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还原性渐弱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h+)cu2+ fe3+ ag+氧化性渐强4.①据原电池电极:负极金属比正极金属活泼(还原性强);②据电解池中放电顺序,先得(或失)电子者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其规律为:阳离子得电子顺序(即氧化性强弱顺序):参考3中规律。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的反应(2)特征: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架构3.相关概念二、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抓住概念、正确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其关键1.氧化剂、还原剂及其产物的分析[讨论]1.在5NH4NO32HNO3+N2↑+9H2O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5B.5:5C.5:3D.5:82.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X2+、Y2-,现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氧化性、④Y2-是还原产物、⑤Y2- 具还原性、⑥X2+具氧化性、⑦Y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⑤⑥⑦C.②③④D.①③④⑤2.电子得失的分析及其守恒原理的应用一般有两种方法分析:单线桥法和双线桥法。

[讨论]1.在一定条件下,锌与稀硝酸以5:12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A.N2B.N2OC.NOD.NO22.在化学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发生时,1molCu2+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是()A.1/5molB.11/5molC.2/5molD.1/3mol三、氧化剂、还原剂1.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1)根据具体反应来判断:同种物质的不同元素(离子)具有不同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如:HCl与活泼金属、MnO2(2)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具有不同的氧化性或还原性:(3)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性一种具体的物质在与不同的物质反应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氧化、还原性。

如:SO2与H2S、Cl2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利用周期表判断(2)利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3)根据具体反应来判断(4)根据电化学原理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放电顺序等(5)一般同种元素的离子氧化性;高价离子>低价离子[讨论]1.常温下,下列反应都能向右进行:2W+X2=2X-+W2,2Y-+W2=2W-+Y2,2X-+Z2=2Z-+Y2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X-、Y-、Z-、W-中的Z-的还原性最强B.X2、Y2、Z2、W2中Z2的氧化性最弱C.2Z-+Y2=2Y-+Z2不能向右进行D.还原性X->Y-2.用X、Y、Z三种金属组成的合金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经一段时间后,合金的表面只有Y的化合物出现。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成产物 + 水解产物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在同一水解还原成反应中,水解性:氧化剂>水解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成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基准:2cl2+2nabr===2nacl+br2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的边线越依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弱(铂金除外);金属的边线越依靠后,其阳离子的水解性就越弱。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3、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其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其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对于氧化剂来说,同族元素的非金属原子,它们的最为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难得电子。

因此,它们单质的水解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水解还原成反应越难展开(整体表现为反应所须要条件越高),则氧化剂的水解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弱。

(例如卤族元素和氢气反应)1、电子守恒规律: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例如: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时表现氧化性,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整体表现还原性,(亚铁离子和锌、次氯酸根)在自身的水解-还原成反应中既整体表现水解性又整体表现还原性(氯气异构化)。

稀硫酸与开朗金属单质反应时,就是氧化剂,起至氧化作用的就是h,被还原成分解成h2,浓硫酸就是强氧化剂,与还原剂反应时,起至氧化作用的就是s,被还原成后通常分解成so2。

3、归属于中规律:同种元素相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出现水解-还原成反应时,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介于反应物中高价与低价之间,且不能交叉。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自用整理)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自用整理)

一、基本概念复习1.特征(判别依据) 2.实质:3.概念体系4、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5、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6、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 2.常见的还原剂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1、遵循守恒原则2、价态规律3、反应顺序规律:4.“价态归中” 5、邻位不反应 6、邻位价态规律7、歧化原则 8、“二强”生成“两弱”原则:9、影响氧还反应发生和产物的因素:温度、浓度、酸碱性、有无催化剂影响四、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技巧五、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六、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技巧一、基本概念复习1.特征(判别依据)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练习1: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2FeCl2+Cl2=2FeCl3 B. CaO+H2O=Ca(OH)2C. 2H2O2 = 2H2O + O2↑D. 2Al(OH)3 =Al2O3+3H2OE. 2Na+2H2O= 2NaOH+H2↑F. CuCl2+2NaOH==Cu(OH)2↓+2NaClG. Ba(OH)2+H2SO4=BaSO4 ↓+2H2O2.实质:电子转移3.概念体系[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

[被氧化]:失去电子的变化过程;[被还原]:得到电子的变化过程。

[氧化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而形成的生成物;[还原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后被还原而形成的生成物。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物质;[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去电子的性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到电子的性质。

4、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略)35、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双线桥: 表示同一元素得失电子变化情况。

箭头都是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在线桥上一定要注明“得”或“失”。

单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而且箭头方向一定是由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OH Cl KCl HCl KClO 223336+↑+=+6、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分子间氧化还原反应 2、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反应物,但被氧化、被还原的元素分别是不同的元素 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或歧化反应) 4、有些物质部分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 5、某种反应物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高三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高三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第讲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第1节氧化还原反应基础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特征:反应前后有无化合价变化(判断依据)2、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3、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总结概念间相互关系:。

【特别提醒】每组概念都是成对出现二、氧化还原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①标价态②画双线③注得失:得失电子相等2、单线桥在反应物中,用失电子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不标得失,只写转移的电子数目(等于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目)。

【例题讲解】1、用双线桥和单线桥分别表示反应M n O2 + 4HC l = M n C12 + C12 + 2H2O , 2mol M n4转移的电子为多少?2、画出下列反应的双线桥3 S + 6 N a OH = 2 N a 2 S + N a 2 SO 3 + 3 H 2 O2、0.5mol 的Cu 与稀硝酸反应转移多少个电子?三、重要的两种化学性质 (一)氧化性和还原性1 J 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

i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

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越容易得电子。

物质失电子的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强,越容易失电容。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和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

(二)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比较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比较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2、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4、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程度比较2 N a 2 O 2 + 2 CO 2 = 2 N a 2c q + O 2H S + H SO (浓)=SO + S J+2H O22422【基础巩固练习】1、画出下列反应的双线桥2 H 2 S + SO 2 = 2 H 2 O +3 S J7 NH 4 NO 3 加I NO 2 T +6 NH 3 T +5 H 2 OC l 2 + H 2 O = HC l O + HC l2、5、根据反应的程度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与浓度、温度、酸碱性等因素有关(三)常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四)氧化性、还原性大小顺序氧化性:Ag+>Fe3+>Cu2+>H+F2>Cl2>Br2>Fe3+>I2>SO2还原性:S2->SOq2->I->Fe2+>Br ->Cl->OH- 3【例题讲解】1.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是()A. C12—>Cl-B. H+—>H2C. MnO2—>Mn2+D. Zn—>Zn2+2.用单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高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考点

高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考点

高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的电子数发生变化的反应。

通常,一个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反应,而得到电子的过程则称为还原反应。

二、氧化数的表示方法氧化数是一个描述原子或分子电子分布的数值,常用来表示原子或分子的氧化状态。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单质化合价为零。

三、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及其实例1.置换反应:一种单质替代另一种单质的反应,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2.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多种单质的反应,如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3.歧化反应:一种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如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4.归中反应:一种物质中的元素从高价变为低价或从低价变为高价的反应,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计算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的计算是重要的考点。

电子转移数等于化合价变化数乘以参与反应的原子个数。

五、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1.工业制硫酸:利用二氧化硫、氧气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硫酸。

2.汽车尾气处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3.金属的冶炼:金属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从其化合物中被还原出来,如铁的冶炼。

六、歧化与归中反应特点及实例分析1.歧化反应:一种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如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特点是在一个分子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归中反应:一种物质中的元素从高价变为低价或从低价变为高价的反应,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特点是电子转移发生在同一元素之间。

七、酸碱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酸碱条件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通常增强,还原剂的还原性减弱;在碱性条件下则相反。

此外,酸碱条件还可能影响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生成。

八、配平技巧和策略在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采用多种技巧和策略,如化合价升降守恒法、电子得失守恒法等。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

专题复习三 氧化还原反应一、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这原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1、四种基本反应 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2氧化剂→化合价→ 电子→ 反应→ 产物1还原剂→化合价 → 电子→ 反应→ 产物2、氧化还原反应特征为 ;本质为 ,判断依据为3、口诀: , 。

4、原则:得失电子数 ,化合价升降 , 与 同时进行。

eg:2H 2S+SO 2=3S+H 2O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

【小结】氧化剂(氧化性)+三、氧化还原反应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说明:①箭头起止与 ②线桥上标出m:③得失电子数计算方式:m ×ne- n:2、单线桥法: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说明:①箭头起于 ,止于 ②线桥上只标 ,不标四、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1、守恒律:2、强弱律:3、先后律:4、价态律:(1)最高价 ,最低价 ,中间价 ,※并不是处于最高价就有氧化性;最低价就有还原性(2)在同一反应中,若相同元素间相互反应,化合价即:相邻价态 相间价态化合价( ),( )电子(电子对偏离),( )反应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1、根据方程判断:氧化性:还原性:2、物质活动顺序:(单质)(1)金属活动顺序表(阳离子氧化性顺序)(2)非金属活动顺序表(阴离子还原性顺序)3、依据被氧化被还原的程度 eg: Fe + Cl2 Fe + S4、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相似)5、根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情况(反应条件、剧烈程度)6、根据电化学的电极反应判定7、根据物质的浓度或酸碱性环境判定七、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1、依据2、步骤:一:二:三:四:五:3、配平技巧:(1)正向配平: NH3 + O2 ===(2)逆向配平:、、等宜选用逆向配平。

即选择、基准物。

eg:MnO2 + HCl(浓)====(3)整体配平:当时,可将其做为一个整体△Ca(OH)2 + S ==== CaS x + CaS2O3 + H2O(4)缺项配平法:所缺项一般为、、;一般不含方法:先配平再通过确定未知物,并配平Eg: H2O2 + Cr2(SO4)3+ === K2SO4 + K2CrO4 + H2O (5)零价配平法:先令为零价,然后。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教师用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教师用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表示一、考纲要求: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2.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记牢主干知识1.本质和特征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对应生成物为氧化产物),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对应生成物为还原产物),氧化剂...; 例如,反应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中,氧化剂是MnO 2,还原剂是HCl ,氧化产物是Cl 2。

生成1 mol Cl 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 ,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2_mol ,盐酸显示的性质是还原性和酸性。

3..素化合价的方法(1)代数和法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如有机物中碳元素化合价(设为x )的确定方法为:有机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利用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则确定碳元素的化合价。

乙酸(C 2H 4O 2)中满足2x +(+1)×4+(-2)×2=0,则x =0。

(2)记忆法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借助化合价口诀来记忆: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判断:4.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

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反应物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开始,指向生成物化合价变化的该元素结束,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请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单线桥法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由还原剂指向氧化剂,线桥上表明电子转移的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必备专题复习【考纲解读】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能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能用单、双线桥正确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能正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4、能正确比较氧化剂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灵活运用电子转移守恒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本专题分值约为6-15分。

【高考预测】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它贯穿与高中化学的始终,是高考化学的高频考点之一。

氧化还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氧化剂还原剂等基本概念、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以电子转移为核心的有关计算等等。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其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独立命题考查,也可以贯穿于填空、推断、实验、计算等各类试题之中,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灵活运用电子转移守恒是掌握本讲知识的关键。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特点,氧化还原反应主要考查这几个方面:一、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物质的分析推断结合在一起;二、根据计算确定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三、运用氧化还原知识解释和解决一些生活、生产、环保和能源方面的问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主要题型有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或书写、反应热的计算或比较大小。

可能出现的新题型:(1)结合数学图象;(2)结合社会热点问题;(3)与实验、计算等组合进行综合考查。

题型可以为选择、填空等。

一、基本概念(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 2、浓H 2SO 4、HNO 3、KMnO 4等(4)过氧化物;如Na 2O 2、H 2O 2等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 、Na 、Z n 、Fe 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 2、C 、Si 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 、SO 2、H 2S 、Na 2SO 3、FeSO 4氧化性 得到电子的能力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 失去电子的能力[例1](2012上海∙20)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2CuFeS 2+O 2Cu 2S+2FeS+S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SO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CuFeS 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C .每生成1mol Cu 2S ,有4 mol 硫被氧化D .每转移1.2 mol 电子,有0.2 mol 硫被氧化答案:AD[知识规律]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化性 ↑ ↑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还原性二、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归纳1.常见的氧化剂:物质类型 举例 对应还原产物活泼的非金属单质F 2、C12、Br 2 X-O 2、03H 2O元素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化合物氧化物 Mn02 Mn2+含氧酸浓硫酸 SO 2 HN03 NO 2或NO 盐KMnO 4 K 2MnO 4、MnO 2 Fe 3+、Cu 2+Fe 2+、Cu+过氧化物 Na 202、H 202 H 2O 或OH -变化变化反应物→→产物2.常见的还原剂:3.具有中间价态的化合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某一方面的性质【例2】(肇庆中学2013届高三10月考)一种海水电池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MnO2是还原剂B.Ag的还原性比Na2Mn5O10强C.该反应中MnO2具有催化作用D.每生成1mol Na2Mn5O10转移1 mol电子答案:B三、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 如:Mn02+4HCl(浓) MnCl 2+C12↑+2H 20 2KMn04+16HCl(浓)=2MnCl 2+5C12↑+8H 2O后者比前者容易(不需要加热),可判断氧化性 KMn04>Mn02 5.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来判断:如:2Na 2SO 3+O 2=2Na 2SO 4(快), 2H 2SO 3+O 2=2H 2SO 4(慢), 322SO 2O SO 2催化剂∆+,其还原性: Na 2SO 4>H 2SO 3>SO 26.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来判断: 如:22CuCl Cl Cu 点燃+,S Cu SCu 22∆+, 即氧化性:S Cl 2>。

又如:O H 2SO Br SO H HBr 2222)(42+↑+∆+浓,O H 4S H I 4SO H HI 8222)(42+↑+=+浓, 即有还原性:H B r H I >。

7.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来判断: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的还原性一般比作正极金属的还原性强。

8.根据电解池中溶液里阴、阳离子在两极放电顺序来判断。

如:Cl -失去电子的能力强于OH -,还原性:-->OH Cl 。

9.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判断:(1)对同一周期金属而言,从左到右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

如Na 、Mg 、A1金属性依次减弱,其还原性也依次减弱。

(2)对同主族的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增强。

如Li 、Na 、K 、Rb 、Cs 金属活泼性依次增强,其还原性也依次增强。

(3)对同主族的非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非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

如F 、Cl 、Br 、I 非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其氧化性也依次减弱。

10.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进行判断: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

一般来说,同种元素价越高,氧化性越强;价越低还原性越强。

如氧化性:Fe 3+>Fe 2+>Fe, S(+6价)>S(+4价)等,还原性:H 2S>S>SO 2,但是,氧化性:HClO 4< HClO 34< HClO 24< HClO 。

注意:①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不是一成不变的。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其氧化能力或还原能力会有所不同。

如:氧化性:HNO 3(浓)>HNO 3(稀);Cu 与浓H 2SO 4常温下不反应,加热条件下反应;KMnO 4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比在中性、碱性条件下强。

②原子的氧化性一般都强于分子的氧化性。

如:氧化性222O O Cl Cl F F >>>、、等。

[例3](2012浙江∙13)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2FeCl 3 + 2HI = 2FeCl 2 + I 2 + 2HCl ; 2Co(OH)3 + 6HCl = 2CoCl 2 + Cl 2↑ + 6H 2O 2Fe(OH)2 + I 2 + 2KOH= 2Fe(OH)3 + 2KI ; 3I 2 + 6KOH= 5KI + KIO 3 + 3H 2O 复分解反应:2HSCN + K 2CO 3 = 2KSCN + CO 2 ↑ + H 2O ; KCN + CO 2 + H 2O = HCN + KHCO 3 热分解反应:4NaClO3NaCl + NaClO 4;NaClO 4NaCl + 2O 2↑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 .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 3 > Co(OH)3> I 2B .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 > I 2 > KIO 3C .热稳定性:NaCl > NaClO 4 > NaClOD .酸性(水溶液):HSCN > H 2CO 3 > HCN 答案:A四、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1、双线桥分析法要点:①双线桥从左指向右连接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②线上标明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被氧化、被还原等内容(注意得失电子守恒)。

2、单线桥分析法要点:①单线桥是从还原剂中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到电子的元素;②线上标明只标明电子的数目,不必写其它内容。

【例4】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CuO+H 2======Cu+H 2OO Cu 2+ + 02H ===== 0Cu + O H 12+五、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常见的几种守恒得失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电荷守恒:在离子反应中,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与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2.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种类(1)求氧化剂与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量之间的关系。

(2)题目给定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求求出氧化剂与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量的关系。

(3)题目给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求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的化合价。

(4)某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或还原剂不止一种,求某一部分氧化剂(或还原剂)氧化(或还原)还原剂(或氧化剂)的物质的量。

【例5】(2012海南∙6)将0.195g 锌粉加入到20.0 mL 的0.100 mol.L-1 MO 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A . MB .M 2+C . M 3+D .MO 2+答案:B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一)、配平原则1、化合价升降守恒(即得失电子守恒)2、质量守恒 (二)、配平步骤:标变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失2e –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2e –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三)、几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技巧1、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升全降技巧:以反应物或生成物作为参照物均可C6H12O6+ KNO3— CO2↑+ N2↑+ KOH+ H2O2、反应物中某一物质中元素化合价部分变化技巧:一般以生成物作为参照物Fe+ HNO3(浓) — Fe(NO)3+ NO2↑+ H2O3、对于歧化、分解、归中、化合反应技巧:看分不看合P+ KOH+ H2O — PH3+ KH2PO2KClO3—— KCl + O2↑NH3 + NO — N2 + H2ONO+ O2+ H2O — HNO34、同一物质中有多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技巧:整体法配FeS2 + O2— Fe2O3 + SO2Cu2S+ HNO3— H2SO4+ Cu(NO3)2+ NO↑+ H2OP+ CuSO4+ H2O — Cu3P+ H3PO4+ H2SO4KMnO4+ H2O2+ H2SO4— K2SO4+ MnSO4 + O2↑+ H2OKClO3 + HCl — Cl2↑+ KCl + H2OCl2 + NH3 — NH4Cl + N2S + KOH — K2S + K2SO3 + H2OCrI3+ Cl2+ KOH— K2CrO4+ KIO4 + KCl+ H2O(四)、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与化学方程式一致,只是检查时应注意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顺序:一电子、二电荷、三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