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塑料加工多层共挤智能装备及系统
多层共挤中空塑料成型机绿色技术的科技创新分析研究

)
可 靠性设计 实现 整机各 零件 、 部件 、 系统 的关联使用 寿命
的合理化 。 资源节约化 , 把故 障率 降到可控制的 目标 , 实现设 备
与 人 的 和 谐 关 系 。 国 内 自主 开 发 的设 备 , 绝 大 多数 仍 沿 用 传 统
设备表面绿色技术 , 对涂装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料 。考虑使用寿命结束后 , 回收材料 的处理和再利用实现第二次 备应 符合 清洁、 卫生要 求, 防止对产品产生污染及交叉污染 , 达
使 用寿命。报废材料的回收及回收工艺尽量不产 生二次污染。
4 . 模 块 化 技 术 设 计
到清 洁生产 的标准。 按照 GMP的要 求, 制定成型洁净包装制品 的设备 的行 业标准及 国家标准 ,规 范净房注塑包 装设备 的设
. . 生 宁波海达 塑料 领, 而且附加值高 。 塑料 中空成 型机进 口平均单价 为出 一 口平均单价
的7 _ 5 倍, 其主要 因素是 国内多层共挤 中空塑料成型机与 国际先进
水平 的绿色技术存在较大 差距 。 绿色技术 的开拓成为国内多层 共挤
中空塑料成型机 由低端走向高端 的发展分向。 多层共挤 中空塑料成 型机 的绿色技术 的科学发展原则是在传统的技术原则 、 成本原则和
导致设备质量大 、 故障率高等问题 。
3 . 材 料 选 用 设 计
多层共挤 中空塑料成 型机清洁 生产 技术设计就 是把设备
在成型加工 过程 中对环境 的污染及 交叉污染降 到不 断发展 的 清洁度标准上 ;根据设备成 型加工的不同对象的清洁度要求 , 采用不同的清洁度标准。
1 ) 清 洁 生产 标 准
模 块化技术设计是落实可拆卸性 、 可维修性的环境属性 的 重要举措。简化产 品的连接结构和部件 数量 , 使所设计 的产 品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2.06.05•【文号】工信部联装[2012]251号•【施行日期】2012.06.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装备工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的通知(工信部联装[2012]2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有关行业协会: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推广应用数字化控制技术,集成创新一批数控装备并实现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切实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组织制定了《“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
特此通知。
二O一二年六月五日附件:“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二○一二年六月目录一、背景和意义二、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一)指导思想(二)行动目标三、主要行动(一)数控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平台建设行动1、平台主要功能2、平台认定3、平台建设(二)数控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行动1、数字控制系统及软件2、伺服驱动装置与电机3、变频装置(三)数控装备集成创新行动1、纺织机械2、塑料及橡胶加工机械3、中小型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4、印刷机械5、包装机械6、食品加工机械7、制药机械8、高效节能产品(四)数控装备示范推广行动1、数控装备区域示范2、数控装备企业示范(五)数控装备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行动1、标准体系建设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四、保障措施(一)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三)做好相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四)建立和完善数控装备应用示范评价机制(五)加强行业管理五、组织实施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精神,为切实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计划期为2011~2020年。
流延膜技术综述:高品质高产量低成本考验流延设备厂商

流延膜技术综述:高品质高产量低成本考验流延设备厂商发布时间:07-7-8 收藏莱芬豪舍(Reifenhauser全球著名的塑料机械生产商和挤出专家,莱芬豪舍(Reifenhauser创建于1911年,当时只是个铁匠铺,坐落于德国的Troisdorf。
上世纪四十年代诞生第一台30 mm螺杆直径的挤出机以来,莱芬豪舍逐步在全球塑料机械领域奠定了其领先地位。
莱芬豪舍所生产的塑料机械在全球被塑料制品生产商广泛采用,并得到充分肯定,其产品被誉为高科技和高质量的象征。
图1:莱芬豪舍5层共挤流延膜生产线从本世纪初开始,莱芬豪舍这个家族公司对其结构进行了一系列重新整合,并将其一些精良的产品和专利,如管材、异型材、造粒等技术和制造转售给了其他公司,自己专注于薄膜生产流水线、片材生产流水线、无纺布生产系统、单丝生产流水线,以及挤出流水线的心脏部分——挤出机的制造和发展。
除高端的薄膜生产流水线(包括吹塑薄膜和流延薄膜生产线和片材生产流水线的研发和制造仍直属总公司,其他产品由旗下分支公司REICOFIL、Reimotec和Reiloy制造和发展。
另外,Polyrema公司则生产中档的吹塑薄膜生产线,以适应不同的客户需求。
2004年7月,莱芬豪舍苏州建立了生产工厂,主要生产莱芬豪舍本部的部分吹塑薄膜生产线,并为亚太地区和中国客户提供强有力的售后服务支持。
流延薄膜制品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卫生用品的包装,在工业上的用途也很广;流延薄膜生产流水线也是生产缠绕薄膜的最理想的途径。
而近年来,随着新医疗卫生用品的不断开发,对特种薄膜的需求在加大,为此莱芬豪舍在2000年研发了以同向旋转平行双螺杆挤出机——Reitruder和流延薄膜生产流水线所结合的用以生产透气薄膜的设备;并具有与无纺布进行静电复合而形成高档的医疗卫生用品。
莱芬豪舍流延薄膜生产流水线近年来越来越为广大的中国客户所熟悉和认同。
而其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因此被公认为是世界顶级的产品。
多层共挤中空塑料成型机绿色技术的科技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分析研究

me c h a n i s m,p o we r d r i v e n, he a t s y s t e m ,bl o w, c o n t r o l c o mpo n e n t s a n d s y s t e ms o f t h e C O ’ e x t us r i o n o f mu l t i l a y e r C 0 。 e x t r u de d b l o w p l a s t i c mo l di n g ma c h i n e i n t o i mp r o v e e n e r g y e ic f i e nc y,r e d u c e r e s o u r c e c o n s u mp t i o n,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a n d p r o c e s s i n g, c l e a n e r p r o d u c t i o n, e n e r g y a n d ma t e r i a l b a c k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po i n t s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me nt o f g r e e n t e c hn o l o y a g n d s c i e n t i ic f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i n t e l l i g e n t mu l t i — l a y e r C O e x t r u d e d b l o w mo l d i n g ma c h i n e. Br i e f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f t he g r e e n mo l d i n g t e c hn o l o g y
三层共挤pc膜的流程 -回复

三层共挤pc膜的流程-回复三层共挤PC膜的流程三层共挤PC膜是一种高性能的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高温稳定性和力学强度,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三层共挤PC膜的制造流程,以及每个步骤的详细操作。
第一步:原料准备三层共挤PC膜的制造主要原料为聚碳酸酯(PC)树脂。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将PC树脂料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得膜具有理想的透光性、机械强度和耐热性。
此外,还需要准备其他辅助原料,例如黏合剂和防静电剂。
第二步:挤出工艺三层共挤PC膜的制造使用挤出工艺。
具体工艺如下:1. 原料混合:将预先准备好的PC树脂料粒和辅助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确保原料的均匀性。
2. 输送与熔化:将混合好的原料通过输送系统送入挤出机。
挤出机内部的螺杆会将原料加热并熔化,同时通过挤压将熔融的原料推向机头。
3. 层间黏合:在挤出机机头附近设置多层挤出机嘴,分别对应每一层薄膜。
在薄膜挤出时,通过调整机头的结构和挤出压力,使得三层薄膜在一段距离内黏合在一起。
4. 成型:黏合好的三层薄膜从挤出机机头推出后,通过卷取装置进行整形。
通常采用冷卷或者热卷的方式将薄膜卷取成卷筒状,并经过冷却定型。
第三步:薄膜加工在薄膜成型之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加工工艺,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薄膜加工工艺:1. 切割:根据产品的需求,将薄膜卷切割成合适尺寸的片材。
常见的切割方式包括卷筒切割、模切和激光切割。
2. 表面处理:对薄膜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粘附力和耐久性。
表面处理的方式包括涂覆防刮剂、上光或者进行表面覆膜处理。
3. 进一步复合:将PC膜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以增加其物理性能。
常见的复合方式包括PC膜和PET膜的复合,以增加耐热性和抗拉强度。
第四步:质量检验和包装制造完成的三层共挤PC膜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常见的质量检验项目包括厚度测量、耐热性测试、透光性测试等。
一旦薄膜通过了质量检验,还需要进行包装。
多层共挤流延膜流程

多层共挤流延膜的步骤和流程1. 简介多层共挤流延膜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加工技术,用于生产多层薄膜和片材。
通过多个挤出机将不同材料的熔融塑料挤出,并通过挤出头将它们层叠在一起形成多层结构。
随后,通过冷却和拉伸等工艺,将塑料薄膜拉伸成所需的尺寸和厚度。
本文将详细描述多层共挤流延膜的步骤和流程。
2. 流程步骤多层共挤流延膜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用于共挤流延膜的原料。
通常使用的是熔融塑料颗粒,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
每种原料的特性和用途不同,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组合。
2.2 挤出机操作将准备好的原料装入挤出机的料斗中,通过螺杆将原料送入挤出机的筒体中。
挤出机的筒体内设置有加热系统,可以将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
螺杆旋转推动熔融塑料向前挤出,形成一条连续的熔融流。
2.3 挤出头调整挤出机将熔融塑料挤出到挤出头中,挤出头是一个关键的部件,用于控制多层共挤流延膜的层数和结构。
挤出头通常由多个筒状模具组成,每个模具对应一层塑料。
通过调整挤出头的结构和参数,可以实现不同层数和厚度的多层结构。
2.4 熔融薄膜形成挤出头将多层熔融塑料挤出,形成一条连续的多层熔融薄膜。
不同层的塑料通过挤出头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形成多层结构。
多层薄膜的层数和厚度取决于挤出头的设计和调整。
2.5 冷却和固化熔融薄膜经过挤出头后,进入冷却和固化环节。
通常使用冷却辊或冷却水槽对薄膜进行冷却,使其迅速降温并固化。
冷却速度和冷却温度的控制对于薄膜的质量和性能非常重要。
2.6 拉伸和拉伸机调整冷却固化后的薄膜进入拉伸环节。
拉伸是将薄膜拉伸至所需尺寸和厚度的过程。
通过调整拉伸机的参数,如拉伸速度、拉伸比等,可以控制薄膜的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
2.7 切割和收卷拉伸后的薄膜经过切割机进行切割,根据产品要求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和形状。
随后,将薄膜通过收卷机进行收卷,形成卷筒状的薄膜产品。
广东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试行)

广东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试行)一、高端装备制造(一)智能制造装备。
1.发展高端精密数控机床、大型精密压力机、数字化工具系统及量仪等,提升新型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精密测试仪器、自动控制系统、高速高精数控机床轴承和电主轴等关键基础零部件、液气密元件及系统、减速器、中高档数控系统与功能部件等生产制造水平。
2.发展高速度响应高位置控制精度高转速高可靠性系列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等产品。
3.发展焊接、搬运、装配、上下料、打磨、喷涂、码垛、包装等工业机器人及其成套系统,以及安防、危险作业、救援等特殊领域专用机器人、商用机器人和家用机器人,改造升级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加工、装配生产线及具有加工工艺参数自动检测、控制、优化功能的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成形加工生产线和加工中心,提升相关基础元部件。
4.推广应用制造过程自动化生产线、柔性焊装生产线,以及基于数字化技术、柔性自动化技术和先进控制技术的智能化制造模式。
5.推广应用无损检测系统、大型PLC以及安全控制系统、机床数控系统、分散型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嵌入式专用控制系统等工业智能控制系统。
6.运用其它先进适用技术实行技术改造的方式。
(二)轨道交通装备。
1.提升轨道交通车体、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屏蔽门系统、供电系统及相关设备、接触网、电力监控系统、风机系统、空调系统、高铁专用高性能轨枕等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产品。
2.升级改造轨道探伤车、轨道打磨车、轨道综合检查车、接触网作业车等维护检修设备。
3.推广应用城市轨道交通减震、降噪技术,新型列控系统、安全综合检测等关键技术。
4.支持轨道交通装备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应用。
5.支持牵引传动、制动、通信信号、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等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平台的建设。
6.运用其它先进适用技术实行技术改造的方式。
(三)海洋工程装备。
1.提升海洋深水勘探装备、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海张力脚式生产平台(TLP)、深海立柱式生产平台(SPAR)、海上油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浮式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海洋工程辅助船舶、水下生产系统、深海油气资源开发装备、配套系统及测试设备等海洋油气开发装备。
25kt五层共挤宽幅高阻隔BOPP包装基材生产机组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doc

25kt五层共挤宽幅高阻隔BOPP包装基材生产机组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XXXX年产吨新型膜材料(光解膜、抗菌膜、多功能复合膜、包装材料)生产线,目前国内还没有厂商可提供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故本项目决定从国外引进。
am为做到投资工程的高速度,投产之后的高效益,最终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公司已先后多次与德国BRUCKNER、MITSUBISHI,法国DMT等主要设备制造商进行技术交流,了解并掌握国外薄膜材料生产工艺技术方面的最新情况,其余配套诸如料仓,运输设备及冷冻机组均由国内配套或厂家自行制造。
am引进设备原则am、设备的技术性能要先进,技术参数优越,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专利。
am、技术成熟,性能稳定,运行安全可靠,属于同行业国际先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am、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am、符合环保、节能和安全的要求。
am。
3、,在室内消火栓环状供水管网上设置地上式消防水泵结合器。
am第十章am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am组织机构设计am本项目建成后,在XX市YY包装有限公司内部增设生产车间,在相关职能部门增加相应的职能,不涉及其他组织机构的变化。
am人力资源配置am 工作班制am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工人每周工作时间为小时,本项目生产工人三班四运转制,年工作天。
am劳动定员am全部人数暂定人,其中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人。
am 经营管理措施am该项目在工程管理上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即从工艺技术设计、设备选型、工程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均按照管理程序进行,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质量标准、按工期完成。
am该公司现在有完整的管理措施,项目建成后,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方面均可按现行措施执行,确保企业的有序、高效运行。
am技术培训。
4、生静电。
车间工作场地照明按照《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进行设计,配电室等重要部门考虑设置应急照明。
车间主厂房等设有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am、预防设备事故和机械伤害am裸露的设备旋转部件均设安全罩等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全文,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河北搏强塑料制 品有限公司 江阴市皇马塑业 有限公司 无锡圣马塑业有 限公司 淮安霞客科技有 限公司
应用技术
多层共挤核心工艺设计 生产全流程的协同优化 制造物联集成管控 多层共挤核心工艺设计 生产线运行优化控制 生产全流程的协同优化 生产线运行优化控制 制造物联集成管控
生产全流程的协同优化 制造物联集成管控
4)相关研究成果的鉴定结论 [1] 2007年12月,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 “高性能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字设计与
控制方法研究”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结论,鉴定结论为:“该项目研究成果已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意通过鉴定,建议尽快实施产业化”。 [鉴定证书编号:鉴字[教SW2007]第112号] [2] 2014年4月,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微型喷雾泵生产装备自动化与信 息化融合技术及产业化”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鉴定,鉴定结论为:该 项目在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技术方面特色鲜明,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致同意通过鉴定。[鉴定证书编号:中轻联科鉴字[2014]第004号] [3] 2016年3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模具设计制造全过程精益管 控的制造物联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鉴定,鉴定 结论为:该项目在模具设计制造全过程精益管控的制造物联技术方面特色鲜明, 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鉴定证书编号:中轻联科鉴 字[2016]第008号] [4] 2014年10月,广东省科技厅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计划项目“高性 能全自动气压热成型机组” 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鉴定,鉴定结论为: 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鉴定证书编号:中轻联 科鉴字[2014]第034号] [5] 2014年10月,广东省科技厅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计划项目“高精 密智能挤出成型一体化成套装备” 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鉴定,鉴定 结论为:形成高精度多点成型加热温度矩阵控制算法、全自动高效接杯堆叠等 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鉴定证书编号:中轻联科鉴字[2014]第035 号]
应用单位名称
广东金明精机股 份有限公司
广东达诚技术股 份有限公司
无锡圣马科技有 限公司 中山市恒宝塑料 包装材料有限公 司 沈阳新林安塑料 彩印制品有限公 司 汕头市联达塑胶 实业有限公司 长春德润塑料制 品厂 江苏智信塑胶科 技有限公司 焦作咏春塑胶有 限公司 大连沃森塑业有 限公司 湖南万容纸塑包 装有限公司
[2] 项目“九层共挤高阻隔薄膜吹塑成套设备”于2013年获得“广东科学技术进步二 等奖”。
[3] 项目“微型喷雾泵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于2015年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 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4] 项目“塑料产品制造过程的物联集成与智能优化技术及应用”于2016年获得“教 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
和设备”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验收结论为:1、研究成果丰富,完 成合同各项指标;2 各组分设备控制精度达到0.1%;技术实现产业化;3、年新 增销售收入8764.27 万元,新增利润1668.68 万元,新增利税合计2456.18万元, 新增出口创汇680 万元。 [3] 2016年5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模具设计制造全过程精益管 控的制造物联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组织的 验收,验收结论为:该项目已经完成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目标和相应的技术 指标,文档资料齐全,专家组一致同意课题通过验收。 [4] 2009年3月,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 “数字化高效节能高质量薄膜制备 验收,验收结论为:项目完成了塑化挤出、共挤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效果 良好,专家组一致同意课题通过验收。
附件 3-2
项目公示信息表
奖种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提名单位
一、项目基本情况
国家科技进步奖
高性能塑料加工多层共挤智能装备及系统 江南大学,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达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圣马科技有限公司 纪志成,王 艳,吴定会,李 浩,罗庆青, 陈文涛,李子平,潘庭龙,章俊波,孙秉忠
2)相关研究成果的技术检测结论
[1] 2015年4月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重点质检机构之一)依据GB/T 17799.2 -2003《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对“无线传感 网中继(STM32F107)”进行检测,结论:产品符合标准,检验合格[证书号: 2015ACWA00003)。
2
三、客观评价
项目相关研究始于2007年。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各核心关键技术进行了多次 技术检测,对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及现场验收,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们的 一致肯定。具体如下:
1)相关研究成果的主要奖励(提名意见中写了有两个中轻联一等奖,这里只有一 个)
[1] 项目“高效能驱动系统共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于2011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 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
4
四、推广应用情况
本项目以提高多层塑料挤出成型生产效率和精度、降低能耗为出发点,围绕智能 优化制造关键技术的“高性能多层共挤核心工艺设计”、“专用生产线高效能运行优 化控制”、“生产全流程的协同优化”、“制造物联集成管控”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 究,已经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
主要应用位 意见
高性能九层以上共挤智能装备与系统核心技术被国外少数先进 国家垄断。项目从先进工艺设计、装备智能控制、流程优化管控3个 方向展开技术攻关,填补了该技术国内空白,取得了重要科技创新:
(1)在国内首创了高性能多层共挤共性纳米成型模头、发明了 分离型螺杆结合CRD分散混合器的高速挤出螺杆、设计了高精度厚度 控制自动加热筒式口模,攻克了高性能多层共挤核心工艺难题,实现 了纳米成型模头及高速挤出螺杆的标准化设计。(2)在国内率先研发 了九层共挤装备自主“智能控制芯”,突破了同类国产装备“有体无心” 的技术瓶颈,控制精度、稳定性、可靠性、节能等整体性能达到了国 际先进水平。(3)创建了新型吹膜多层流变学测量、超声波与机器视 觉融合的膜泡成形优化、全局资源闭环反馈智能优化调度、柔性快捷 原料配送等新技术,突破了多层共挤高质高效智能化生产的技术瓶 颈。(4)自主研发了工业物联网多层共挤智能生产软件系统,创建了 多层共挤全流程一体化制造运营管理新模式。
生产全流程的协同优化 制造物联集成管控
生产全流程的协同优化 制造物联集成管控
生产全流程的协同优化 制造物联集成管控 生产全流程的协同优化 制造物联集成管控
生产全流程的协同优化 制造物联集成管控 生产全流程的协同优化 生产线运行优化控制 生产全流程的协同优化 生产线运行优化控制
[2] 2015年11月无锡市软件测评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 可)依据GB/T 25000.51《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求与评测(SQuaRE)商业 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对“模具设计制造全过程精益 管控软件系统V1.0”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结论:产品符合标准,检验合格[证 书号:WXSTC/TR _20140901)。
[3] 广东省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粤东质量检测中心,依据标准Q/GDJM22011,对“九层共挤智能隔膜薄膜吹塑成套装备(M9B-1500QA)”的设备零部件、 装配质量、液压、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检测,结论符合标准,检验合格(证书 号:JD2011 DQ00337)。
[4] 广东省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粤东质量检测中心,依据标准Q/GDJM22007,对“数字化节能高效高质量薄膜制备成套装备(M7B-1300Q)”的设备技 术文件、零部件、装配质量、液压、电气、控制系统等13项进行抽样检测,结 论符合标准,检验合格(证书号:J08-CY0638)。
1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涉及包装专用设备制造、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科技领域。 塑料成型制品占据国民经济重要地位,但适应多品种、多规格生产需求的九层 及以上高性能共挤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本项目始于2007年,在20余项国家 及省部级项目资助下,江南大学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联合,从先进工艺设计、装 备智能控制、流程优化管控3个方向攻关,研发了九层共挤智能装备与系统,填补 了该技术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大规模生产与应用。 核心技术创新如下: 1. 高性能多层共挤核心工艺优化设计技术,攻克了不同生产条件下生产装备 的通用性设计与节能优化难题。(1)在国内独创了高性能多层共挤共性纳米成型 模头,制品达64层,每层厚度纳米级、节约模头材料60%、开机预加热时间缩短50%, 节能20%。(2)发明了分离型螺杆结合CRD分散混合器的高速挤出螺杆技术,速 度和挤出量是国内同行的2倍。(3)设计了高精度厚度控制自动加热筒式口模, 制品均匀度偏差降低50%,节省原料5%。 2. 多层共挤专用装备高效能优化运行控制技术,攻克了高精度、高可靠多层 共挤装备的自主“智能控制芯”难题。(1)研发了多层共挤装备自抗扰协同控制 技术,克服了不确定生产扰动和多驱动系统协同对控制精度的影响,控制精度提 高了15%。(2)提出了多层共挤装备工艺智能控制技术,解决了装备高效工艺控 制与问题,维护成本降低35%。(3)自主研制了九层共挤装备智能控制芯片,突 破了同类国产装备“有体无心”的瓶颈,装备成本降低40%。 3. 多层共挤生产全流程协同优化技术,攻克了多品种、小批量复杂工艺生产 流程的高质高效智能管控难题。(1)基于多层流变学与人工智能,在国内率先研 发了吹膜与膜泡成形过程智能优化技术,优化模具设计与加工参数,产品开发周 期缩短25%、成形稳定性提高15%。(2)创建了多层共挤生产全流程全局资源闭 环反馈智能优化调度新技术,九层以上共挤产能提高10%、优等品率提高20%。 (3)设计了柔性快捷原料配送控制系统,原料切换从2h缩短到25min。 4. 工业物联网多层共挤智能生产软件系统,攻克了自主知识产权智能生产配 套工业软件的难题。(1)研制了专用的数据智能采集终端、底层信息软件平台, 构建了智能生产工业物联网环境。(2)基于物联网络与信息平台,自主研发了生 产全流程制造运营管控系统,集成MES、ERP、能效综合提升系统为一体,实现了 生产全流程的智能管控。系统通过了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自动数采率95%以上、 100000道工序调度时间小于5min、每条生产线节约劳动力2人。 项目成果突破了九层以上共挤智能装备的国外先进技术壁垒,获教育部高等 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 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 奖一等奖 2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86 项,软件著作权 80 项;发表 SCI/E、EI 论文 113 篇。技术产品出口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增产值约 70 亿元人民币,新增利润 约 6 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约 900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