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一、前言

杜邦分析法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经理创造的一种利用各个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比率分析的综合模型,来综合地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方法。它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往下逐层分解,层层深入,构建起来的一个财务指标分析系统,能清楚、直观的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当指标发生与预期设定的目标不一致,甚至差别很大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查明原因并且加以修正,能够解释指标变动原因金额变动趋势以及采取措施指明方向,能够方便管理者更好、更科学的管理,能够使债权人和投资者更好的做出正确的决策。

杜邦分析法作为财务分析方法中的一种,随着经营的多元化,企业的动态发展,本身也是有缺陷的,例如缺乏考虑现金流量这个动态因素。但由于杜邦分析法能够较好的帮助管理者发现企业财务和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益指明方向,因而得到普遍的认可,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国外研究状况

早在二十世纪初,美国就出现了财务分析。当时,财务分析的重点仅是围绕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增加投资、查明企业借贷情况等等,并未提出具体的概念。直到1900年,报表分析这一概念在托马斯·乌都洛发表《铁道财务诸表分析》中被正式提出。随后,人们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渐渐发觉单项财务指标分析的不足,开始向综合财务分析体系靠近。

1919年,美国杜邦公司创立并最先使用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该体系是一种综合分析方法,它从股东权益报酬率(Return On Equity,ROE)出发,以资产报酬率为龙头,将一个个综合的指标层层分解为简单的指标,最终分解为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单个项目,在分解过程中可以清楚的反映企业在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各方面财务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其他财务分析方法一样,关键不在于指标的计算,而在于对指标的理解和运用,其作用是解释指标变动的原因和趋势,为采取措施指明方向。

随后又出现了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系统(Financial Distress Forecasting Analysis System)。虽然,该系统主要是用于预测企业是否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但其实质也是一种综合财务分析。目前,国际上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测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中在运用单变量预警模型或多变量预警模型来预测企业的财务危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威廉·比弗(William Beaver)1966年提出的多变量组合模型。

综合财务分析体系在20世纪得到了重大发展,其中,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就是美国杜邦公司发明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它的优点在于不仅给出了一系列财务分析指标,而且揭示出各指标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便于经营控制。尽管它在实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在理

论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国外学者并不多,对其进行改进、完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则更少。

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帕利普(2001)在《企业分析与评价》一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增长率,并将其作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然后对这一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从而对原有体系进行了变形和补充,构建了帕利普财务分析体系。这种财务分析方法仅在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基础上,考虑了股利支付率这一因素,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利福利亚大学亚历克斯·凯恩(Alex Kane)教授,美国波士顿大学兹维博迪(Zvi Bodie)教授和波士顿学院艾伦·J·马科斯(AlanJ.Marcus)教授(2003)在《投资学精要》一书中提出了杜邦财务分析系统的“五因素”分析,将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的销售净利率指标进一步分解为利息负担率、税收负担率和销售报酬率三个因子,从而强调了杠杆作用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影响。

三、国内研究状况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学者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方法却不少。王旻(1999)认为因素分析才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实质,并将其基本结构调整为“权益报酬率=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与原来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相比,改变排序后的体系有所改进。后来,赖红(2011)又认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通过对该指标的逐层分解,形成多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财务比率指标的乘积,从而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她将基本等式定义为: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X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高阳宗(1999)在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基础上,对销售净利率进行了重新分解,从而得到了一种新型的财务分析体系。他是从成本性态的角度对原有体系进行改进;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与短期决策等,他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巧妙的引入到原有体系中。但是,改进后的体系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难点,即企业对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如何进行正确划分。

余宏奇(1999)针对上市公司最早提出以每股收益为核心指标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加以改造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现金流量指标,从而使改造后的体系能够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更好的服务于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评价。在借鉴前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胡文献,王超和金式容(2004)同样针对上市公司提出了以每股收益为核心指标,引入管理会计数据和现金流量指标的新型杜邦体系。同时,他们还将新型体系在我国实施应用的现实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孙凤、李静(2007)、王桢、李明伟(2009)也都以每股收益为核心指标,引入每股净资产及现金流量指标,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上市公司运用的改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蒋明宣(2002)将增值表财务分析引入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这种改进使杜邦体系在分析影响企业权益报酬率的因素时考虑了职工、政府、债权人、投资者以及企业所得率等因素;在分析企业增值额分配的同时揭示了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价值最大化已上升为公司整体的管理思想,为了适应当前价值管理环境对财务分析的要求,袁业虎,

曾雯雯(2007)以EVA为核心指标,将分析体系拓展到基本价值驱动因素的层面上,构建了一个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

郑洪帖(2001)认为杜邦财务分析只有引入现金流分析才能成为全面的综合性财务分析系统。他最早尝试将现金流量指标引入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并分别以资产现金回收率、资产净利率和现金债务总额比三个指标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状况。但这仅是一个初步探讨,并未作深入研究。董卉娜(2004)认为通过现金流量分析能够反映企业盈利质量和实际偿债能力;一个完整的综合财务分析体系不能缺少现金流量的分析,否则将不能准确、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她提出了将原有体系的传统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结合的改进建议。高洁,张华伦(2008)在保留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构架的基础上,引入自由现金流量,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指标,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做了改进。

四、总结

企业想要立足于市场并获得发展,必须有所盈利。这也是企业首先要实现的财务目标,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最根本的动力源泉。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上市公司面临的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的相关利益主体需要及时客观准确地了解企业经营业绩,以便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因此,如何正确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就显得十分重要。

财务分析能帮助相关利益主体准确、及时地掌握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不仅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企业外部投资决策、贷款决策、赊销决策等有着重要影响。在诸多财务分析的方法中,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比较适用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方法。

我们在实践中通过对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系统性分析,发现其存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对短期财务结果过分重视,有可能助长公司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忽略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2.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工业时代的企业能够满足要求。但在目前的信息时代,顾客、供应商、雇员、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杜邦分析法在这些方面是无能为力的。3.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无形知识资产对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杜邦分析法却不能解决无形资产的估值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财务分析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于是纷纷引入杜邦分析体系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筹资能力并预警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然而传统的杜邦分析法是在财务报表基础上,以权益净利率为起点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随着经济活动的多元化与复杂化,这一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管理层及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和经营业绩评价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