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与参考文献的写法与样本

合集下载

文献综述正文格式及示例

文献综述正文格式及示例

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二、标题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偶数页页眉为论文题目,五号宋体居中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

总 结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空小四号字一行空小四号字一行参考文献(黑体四字居中)期刊论文——[序号]作者(多个作者用“,”隔开,下同).题名[J ].期刊名称,出版年(不带“年”字,下同),卷次(期号):起~止页码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 ].版次(第1版不标注).译者(对译著而言)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析出文献——[序号]作者.题名[A ].见(英文用In ):主编.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报告——[序号]作者.题名[R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标准代号(标准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 ].报纸名(外文报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应大写),出版年月日,期号:版序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名[P ].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公布日期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作者.文献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特别提示:1、请直接在本模板里进行编辑.2、页码会自动进行编排,切勿用文本框插入页码。

文献综述结构与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文献综述结构与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一、撰写文献综述结构(一)摘要、关键词(二)正文(1)正文结构: 前言主题结语三部分前言或简介:包括问题的提出,背景,动机等;主题: 参考文献的由来及主要观点及主要技术路线等;各种观点的评价及技术发展趋势;结语: 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或目前本领域的空白;;(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格式:格式与期刊文献引用一致!!总之,毕业设计的文献综述应找准,找全与毕业设计题目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中的观点\方法\原理\材料\器件进行归纳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即可,不要写成说明书!!!二、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如下:a. 普通图书(包括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1] 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9-80.[2]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s of Persons:national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 [M].3rd ed. London: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1997.[3]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4]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6] U.S. Departe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delines for handling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 91-194001[R].Springfield:U.S.Department of Commerce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7] 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8] 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9] 张家铨,关景时,程鹏.常用药物手册[K].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37.b.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2]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3]莫少强.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格式的设计与研究[J/OL].情报学报,1999,18(4):1-6[2001-07-08]./periodical/qbxb/qbxb 9904/990407.htm.[4]KANAMORI H.Shaking without quaking[J].Science,1998,279(5359):2063-2064. [5]CAPLAN P. Cataloging internet resources[J]. The Public 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1993,4(2):61-66.c.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 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 [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1]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2] WEINSTEIN L,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M]//SODEMAN W A,Jr.,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mechanisms of disease.Philadelphia: Saunders,1974:745-772.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1]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规范、法规等)[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1]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f.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所有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g.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日期/修改日期) [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1]傅刚,赵承,李家路.大风过后的思考[N/OL].北京青年报,2000-04-12(14) [2005-07-12]./Bqb/20000412/GB/4216%5ED0412B1401.htm.[2]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History of OCLC[EB/OL].[2000-01-08].http///about/history/default.htm.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

文献综述规范及范文(写法及格式参考范本)

文献综述规范及范文(写法及格式参考范本)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撰写规范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科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必须相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应该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文献综述的格式和写法_论文格式_

文献综述的格式和写法_论文格式_

文献综述的格式和写法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

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

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

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②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

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1) 纵式写法 "纵"是"历史发展纵观"。

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

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

综述参考文献的格式

综述参考文献的格式

综述参考文献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综述参考文献的格式,欢迎参考借鉴。

一、内容要求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

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1、标题。

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

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作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

内容是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本课题涉及到较前沿的理论,还应对该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最后要介绍研究者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其中要讲清查阅了哪些主要着作、在网络中查询了哪些资料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搜索(如通过输入“关键词”或“作者名”或“文章名”进行搜索,一般用精确匹配),共搜索到的相关论文的篇目数量多少,对自己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有多少等信息。

3、正文。

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

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

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

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如: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

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绍,又要有重点介绍。

根据自己的分类,对各类研究先做概括介绍,然后对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重点介绍。

综述参考文献格式

综述参考文献格式

综述参考文献格式综述参考文献格式综述参考文献是指对某一领域或课题进行全面评述和总结时所使用的文献。

在撰写综述论文时,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格式十分重要。

下面介绍一下综述参考文献的格式。

1. 文献信息顺序: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2. 作者信息:a. 1-3人,全称写出b. 4以上,写出前三个,后加“等”。

c. 机构无需写出全称,用英文代替例如:a. 姜鹏飞,张大伟,彭文,郭艳红.面向非小鼠类超声图像的自适应小波滤波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2,24(3):399-404.b. 张龙,李华,王美丽等.基于OPENMP的并行改进双线性插值算法的研究.应用科技,2016,43(6):34-37.3. 期刊名称的缩写例如:a.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 IEEE Trans. Automat. Controlb.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Appl. Phys. Lett.4. 参考文献的编号英文、中文、参考文献编号均左对齐。

5. 同著者年份先后顺序同著者同一年份的文献按照引用顺序,从编号1开始区分。

例如:a. Zhang, J., Hou, X., Wu, B.. FPGA-bas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rol algorithm for a dual-stage piezoelectric actuator. IEEE Trans. Ind. Electron.,2012,59(12):4660-4670.b. Zhang, J.,Deng,H.,Chen,G..Linelsp systems control with data dropout based on relax ation technique.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13,7(2):268-274.6. 注意事项a. 起止页码之间的冒号必不可少。

文献综述撰写、注释及参考文献标示规范

文献综述撰写、注释及参考文献标示规范

文献综述的写法
一、按年代顺序综述
例:王立增《李白乐府诗研究综述》,《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二、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
例1:李冬梅《苏辙研究综述》,《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例2:王顺贵《20世纪<毛诗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东疆学刊》,2003年第3期。

按: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注释及参考文献标示规范
黑体小四号字加粗,注释内容用五号字。

[1][2][3]等标示。

同时“参考文献”四字用黑体小四号字加粗,注释内容用五号字。

1.普通图书:[1]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期刊:[1]蒋方.《诗经》与唐代国家教育[J].北方论丛,2008,(4).
3.学位论文: [1] 朱敏.论顾黄初语文教育思想[D].扬州:扬州大学,2008.
4.论文集/会议录:[1]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出版者不详],1990.
5.报纸:[1]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附录:常用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文献综述报告参考文献格式

文献综述报告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2.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3.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8.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与参考文献的写法与样本学校要求,所综述的期刊上的文章必须是近5年之内发表的。

在5年之前发表的文章,除非是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写的或者是一流的权威期刊(比如《经济研究》),非常经典,就可以列入参考文献。

如果是一般的刊物,就不要写5年以前的。

而且列入参考文献的文章,必须来自正式的学术刊物或者著作,档次要尽量高端。

比如《渔业致富指南》,这样的就是很通俗化的通讯刊物,不是很正式的学术刊物,不要作为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对于毕业论文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

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

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

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

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

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

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

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简要评述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简要评述,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放在文献综述的最后,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格式严格符合规范,内容准确无误。

文献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应当与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文献基本一致。

列出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20篇,其中应含有外文资料(外国作者译成中文的书籍也可以)。

参考文献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因此,应认真对待。

三、注意事项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

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样本: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文献综述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积极开展食用菌科学与技术研究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而且为食用菌产区的农民创造了大量财富。

但是,食用菌又是高度依赖林木资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日本、韩国的香菇产业都由于资源限制和劳动力成本问题先后退出了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的地位。

因此,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是我国食用菌产区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食用菌消费国关注的问题(邓春生、熊中良等,2007)。

1.我国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食用菌在我国农业中是一个传统产品,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但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近十几年,食用菌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势头很猛,食用菌被称为当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金萍、秦粉菊,2007)。

(1)满足市场需求食用菌是广大农村居民熟知常见的“山产品”,在城镇却是备受消费者青睐的时尚珍品,实际消费量在逐年快速递增,国内市场容量提升空间依旧巨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消费者对食用菌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居民食用菌消费支出的增长势头还将继续保持下去,国内食用菌消费需求必将进一步扩大(国务院食用菌产业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作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

目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食用菌仅次于粮、棉、油、菜、果,位居第6位,食用菌产业也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方的“再就业工程”、“奔小康工程”、“富民强县工程”首选项目(黄文清、张俊飚,2010)。

(2)促进劳动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食用菌生产一般是半工厂化生产,其产业化率高,管理上要求比较精细,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目前,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由于城市生活成本较高,这些剩余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很难在城市长期生存。

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就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吴立锋、李爱红等,2012)。

食用菌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有效吸纳劳动力就业潜力很大。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的统计数据,2001年以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平均每年以1 5%的速度递增,带动了2500多万劳动力就业。

而且,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食用菌产业认识的深化,食用菌产业发展需要的政策、技术、人才培养等支持体系的完善,食用菌产业必将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李玉、卢敏,2008)。

(3)食用菌产业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生态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一体系不仅加速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更有利于动植物生产副产物的资源化,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食用菌生产,将食用菌产业纳入农业生态系统的范畴之中,可将农业生产的秸秆资源变废为宝。

同时,食用菌生产符合联合国提出的“生物全株利用”的原则。

因此其对发展生态农业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苗秉义,2010)。

2.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食用菌生产大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就是一个食用菌强国。

作为一个食用菌强国,不仅仅应是食用菌的生产大国,也应该是食用菌的贸易大国。

近些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但是,在这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恐怕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将受到抑制(曹佳,2007)。

(1)市场竞争无序且开拓力度不足中国食用菌市场在市场开拓方面存在偏失,只注重国际传统市场,忽略国外新市场开拓与培育。

我国食用菌市场的开拓,本应该是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同时进行,然而,在前些年,我们只顾国际市场的开发,而忽略了国内这个大市场。

这样做的结果是当国际市场的销售受阻时,国内食用菌的生产就受到严重的影响。

当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大时,我国食用菌的生产就发展。

因此,一味追求外销是一个不小的失误(熊召军,2010)。

(2)缺乏以深加工为主导的龙头企业各地在引进和培植食用菌企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也涌现了一大批龙头企业。

但这些龙头企业要么以菌种和栽培为主,要么以贸易出口为主,大部分提供的仍然是一些初加工产品。

即使是一些以加工为主的大型企业,也只是以蘑菇罐头、酿造蘑菇酱油这样科技含量不高、加工增值较低的加工食品为主。

而少数从事食用菌深加工的生物科技企业也多规模不大,且其原料也往往是随意收购的廉价品,没有标准化的生产基地。

这种现状将导致食用菌技术和产业化难以升级(高虹、程薇等,2008)。

(3)知识产权制度有待完善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知识产权意识薄弱,食用菌开发人员对食用菌专利保护重视不够,造成中国食用菌知识产权严重缺乏(李绩、孔日祥等,2007)。

食用菌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新品种和新工艺不经专利保护就进入了生产领域,加之食用菌菌种及其生产工艺的可复制性,科技成果一经投入就遍地开花,科研机构无法实现科技成果的合理收益,导致食用菌科研机构严重萎缩,科研开发工作停滞不前,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品牌严重缺乏,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路等学、王玉龙等,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