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一、单选题1.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同在汉代长城烽燧遗址中发现的粟特文纸本信札写于西晋末年(约312~313年),其出自往来中国和中亚的粟特商人之手,信札原本是要发往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却因故未发。
这可以用来说明()A.造纸术利于西方人文精神产生B.西晋年间造纸术已传入欧洲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多元化D.中国古代科技对周边的影响2.以下考古成果与历史解释对应准确的是()考古成果历史解释A四川西昌发现王莽时期的一处窖藏,出土铜锭4个和铸造货币的钱范5块汉代西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B湖北荆州西汉墓出土“南郡簿”记载,南郡“免老”(对老人免征税役)人数共2966人,平均每县174人汉代推行轻徭薄赋政策C敦煌出土的部分唐代借贷文书上有担保物和保人的记载唐朝时开始出现实物借贷D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考古发现一批6—8世纪粟特(西域古政权)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币,上有“开元通宝”等汉字丝绸之路推动中原文化传播A.A B.B C.C D.D3.公元前3世纪,崛起于伊朗高原的帕提亚帝国,曾多次与罗马帝国发生战争,并击败罗马。
经济上,帕提亚从事居间贸易;文化上,帕提亚文化深受希腊文化影响。
东汉的班超派遣使臣甘英出使罗马帝国时,曾到达帕提亚。
据此可知()A.汉朝通过帕提亚与罗马建立了官方的联系B.在帕提亚的军事打击下罗马帝国走向衰亡C.帕提亚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中介D.亚历山大曾率领马其顿征服过帕提亚帝国4.如图是汉朝的鎏金铜马,据考证,它的艺术造型源自汉朝御厩中饲养的大宛“汗血马”,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此物可研究古丝绸之路的形成①此物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形成①鎏金铜马可研究汉与日本战争①是实物史料,艺术研究价值高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在唐朝时从西域传入中原,经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为《霓裳羽衣曲》,风靡一时。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观察下图,孔子在讲学中向其弟子阐释的为人处世之道应是( )杏坛讲学图A.政在大夫B.学而优则仕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D.内圣外王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限定的是“为人处世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以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答案:C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子解析:材料中的观点重点强调了“法”的重要性,“奉法”能够强国,反之就会导致国弱,这充分说明了“奉法”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判断出D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D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
A、C、D三项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
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答案:B4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析: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D项正确。
答案:D5韩非子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解析:韩非子的观点非常鲜明,即靠“仁义”无法建立稳定的政治局面,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6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大一统”的思想实际上吸收了( )A.孟子的思想B.荀子的思想C.韩非子的思想D.孔子的思想解析:“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和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归纳整理word版本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资料重点难点精归纳一、我国四大发明对中西方的不同作用(一)对中国1.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典文化的保存,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指南针的发明早期有利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后来成为进行迷信活动的工具。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后来火药却成为搞迷信,敬鬼神所使用的物品。
(二)对西方1.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欧洲人的远洋航行,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人类历史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4.火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特别提醒】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作用大不相同,说明科技发挥何种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这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长期繁荣的原因及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一)特点1.科技内容:实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的方法,缺少科学实验。
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分布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发展程度:在传统科技领域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二)长期繁荣的原因1.根本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及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政府重视:统治阶级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发展给与重视及相应支持。
3.技术交流: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使古代科技在交流中进一步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word文档

一、单选题1.牛顿在其《原理》序言中阐述了他探讨自然现象的方法:“从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而后从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
”自《原理》问世300以来,我们已经见证了牛顿研究方法的罕见的成功。
这说明牛顿的方法与理论()A. 可适用于解释和预见部分自然现象B. 体现出实验与数学计算结合的特征C. 在实践中被证明它的实际价值有限D. 足以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2.1935年,厄瓜多尔政府在距其海岸1000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设立了达尔文纪念碑,纪念达尔文考察这一群岛一百周年,碑文写着:“达尔文于1835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登陆。
他在研究当地动植物分布时,初次考虑到生物进化问题,从此开始了这个悬而未决的论题的思想革命。
”其“思想革命”的意义在于()A. 凸显了人类的价值和尊严B.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发展C. 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 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3.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
”该理论()A. 挑战封建神创说B. 揭示宇宙运行规律C. 否定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D. 深化微观世界认识4.下列哪一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A.相对论的提出 B.量子理论的创立C.生物工程技术的形成 D.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5.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 物体高速运动时,运动物体上的时钟变慢B. 物体高速运动时,运动物体上的尺子变长C. 时间是绝对独立于空间的不断流逝着的长流D. 完成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6.马克思《资本论》直接引用达尔文“进化论”,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
他高度赞扬进化论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可以作为我研究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材料表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A. 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B.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C. 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的源泉D. 丰富了人类的阶级斗争学说7.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它()A. 建立了一套实验观察与数学演绎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B. 具有当程度的科学性和预见性C. 将天体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概括在同一理论之中D. 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8.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汉使已率领官方船队,携带黄金、丝绸等物品,从番禺(即今广州)出发到达了东南亚等地;公元前1世纪,外国的香料、金银器、奇珍异宝等亦从海路运抵番禺。
据此可知,当时的广州()A.率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B.造船技术极其高超C.已经成为南方经济中心D.贸易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广州在对外贸易中充当着转运枢纽的作用,体现了其地位的重要性,故选D项。
广州在西汉时期是联系中外的枢纽,不能说其率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A项;材料并无造船技术高超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广州已成为南方经济中心,排除C项。
2.《旧唐书》称:“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
”据此可知,唐朝时()A.流行西方古典主义音乐B.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C.强化对新疆地区的管理D.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旧唐书关于《散乐》杂戏的记载中阐明了幻术的来源,实质上体现了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得以交流,故B项正确;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产生于近代,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排除C项;题干关于幻术的记载不能反映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D项排除。
3.有学者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之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
”这一观点说明()A.当时中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C.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张骞出使西域也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故C项正确;汉朝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故B项错误;张骞通西域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没有直接联系,这也不是材料要说明的内容,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9课电影与电视练习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19课电影与电视课后篇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1.下列人物中,与1895年电影的诞生有关的是( )A.卢米埃尔兄弟B.格里菲斯C.卓别林D.贝尔德,可知A项正确。
2.1927年以前,演员必须以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夸张生动的动作表演来取悦观众。
主要原因是( )A.电影技术上的不成熟B.格里菲斯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过重大改革C.欣赏者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D.导演和演员的喜好年以前,由于电影技术上的不成熟,电影没有声音,所以只有依靠夸张生动的动作表演来取悦观众。
3.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有种艺术是继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
这里的“第七艺术”是指( )A.电视B.电影C.歌剧D.小品年,电视还没有出现;歌剧和小品不属于20世纪初的“新兴艺术”。
故A、C、D三项均不正确。
4.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的标志是( )A.“默片时代”的到来B.奥斯卡奖的设立C.有声电影的崛起D.影像与声音结合技术的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
5.英文television(电视)一词,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ion(看)组成的,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
电视出现的条件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世纪20年代,这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6.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主要体现了电视的什么功能( )A.娱乐B.传播资讯C.复制艺术作品D.远程教育7.“坐拥天地”指的是( )A.电话的功能B.电影的功能C.电报的功能D.电视的功能8.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风靡全国。
这种现象体现了电视的功能是( )A.资讯传播B.新闻报道C.大众娱乐D.艺术鉴赏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中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第十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时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他悼念的是()A.康有为B.袁世凯C.孙中山D.陈独秀解析:选C。
依据材料所提取有效信息“自由神”、“三民”、“推翻专制”等判断,蔡元培悼念的应该是孙中山。
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故正确答案为C项。
2.下图是1910年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出版的《南风报》第一期中的插图。
图中的竹叶是由三民主义中的某个主义组成,请分析判断竹叶所示的主义指的是三民主义中的()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解析:选B。
从题干材料中可看出竹叶之下是“雄鸡独立”,那就意指在民族(竹)主义的旗帜下,争取民族独立。
故正确答案为B。
3.“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解析:选D。
1923年前后,一再失败的孙中山找不到前行的方向,陷入迷茫之中。
正是通过与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接触,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了国共合作,促进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4.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解析:选B。
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体现反帝反封建的精神,符合时代的要求。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A、C,三大政策不属于三民主义。
2018年秋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同步测试:第四单元第19课电影与电视 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9课电影与电视1.19世纪晚期,当人们在观看某一新奇事物时,惊呼道:“过去已经属于我们!”这一新奇事物是()A.电报B.电话C.电影D.电视解析:电报是一种沟通工具,电话也是一种沟通工具,均与“过去”无关;电影诞生于1895年,能够把“过去”拍摄下来重现播映,所以“过去已经属于我们”,故C项正确。
答案:C2.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握着一个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
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A.彩色电影B.有声电影C.多元化艺术电影D.默片电影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卓别林的典型形象,卓别林时代电影尚处于“默片时代”。
答案:D3.英国小说《哈利·波特》长期不为中国读者所了解,但自从把它搬上银幕之后,这部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这说明了()A.小说的影响力远远小于电影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C.电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解析:由英国小说《哈利·波特》在搬上银幕前后的影响度可以看出电影这一传媒手段有利于其他艺术的推广。
答案:B4.2018年第二十三届冬季奥运会在平昌开幕,各国的电视台都把最精彩赛事现场呈现给大家。
这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项功能()A.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资讯B.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娱乐要求C.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D.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解析: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包括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现场直播等。
本题体现了传播资讯的功能。
答案:A5.现代生活中,有不少事物原本出自十九世纪欧洲人的创意,却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变成大众化消费品,甚至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电脑手机B.报纸收音机C.热狗麦当劳D.汽车电影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原本出自十九世纪欧洲的创意”,A、C两项不属于十九世纪欧洲人的创意,而B项不属于二十世纪的美国大众化消费品,故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后期印象画派与莫奈印象派比较,有什么特点? 前期印象派----瞬间印象,客观再现
后期印象派----重在写意,主观表现 (2)在中国画里,有没有同印象画派相仿的画派,在 表现手法上又有什么不同?
写意画;印象画派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特
音乐与美术
b.浪漫主义美术
时间 19世纪前期
背景
人民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 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特征
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 一,强调色彩的作用
代表作品
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诗歌、小说与戏剧 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
b.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活 史纪, 和初一 资的部 产现封 阶建 级实贵 的主族 罪义的 恶文没发学落迹衰史亡,
音
乐
乐
天
圣
才
”
父
莫
贝
”
扎
多
海
特
芬
顿
音乐与美术
b.浪漫主义音乐
时间 19世纪初兴起,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 特征 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幻想和主观感受,着力挖掘音乐
的多种表现性能,突出音乐抒情性,体裁有了创新 代表人物
“ “ “
歌 曲 之 王 ”
钢 琴 诗 人 ”
施 特 劳 斯
圆 舞 曲 之 王
舒
肖
”
伯
邦
课标要求: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 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 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 响。
• A.《唐璜》
B.《人间喜剧》
• C.《战争与和平》 D.《等待多戈》
C
1.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不 包括
A.欧洲革命与改革的相继成功
B.启蒙思想对欧洲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了人们的愿望
D.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并没有实现 C
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 三个文学流派,其共同点不包括
革命和战争 频繁,政局 动荡对革命 后的社会现 实失望
18世纪末至 19世纪30年
代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音乐 (贝多芬) 浪漫主义美术
资本主义制 度普遍确立, 社会矛盾日 趋尖锐复杂
世界大战和经济 危机的冲击;社 会问题日趋严重: 迷茫、怀疑、苦
闷
19世纪30年 代至20世纪
初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印象派音乐 (德彪西) 印象派美术 (后、新印象派)
c.现实主义美术
时间 19世纪中期 特征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代表作品
法国米勒《播种者》 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音乐与美术
e.后印象派美术
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 特征 初 反对印象画派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重视 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 代表作品 荷兰凡高《向日葵》、法国高更、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西
音乐与美术
d.印象派美术
时间 19世纪后半期 背景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青年画家对光和
色有浓厚的兴趣 特征 注重对象的瞬间表现,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
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 现微妙的色彩变化,注重光和色、光和影的变化
代表作品 莫奈
夏末的干草堆
日落的干草堆
音乐与美术
背景 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 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特征 各种风格和流派相互影响共存;轻松活泼,通俗易懂; 创新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主要乐派
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序列音乐、具体音乐、电子 音乐、空间音乐、机遇音乐、偶然音乐、摇滚乐等等
主要影响 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各 国理流间解行的 和乐音尊最有天乐重高史王交,的以迈流推甲来克和动壳全尔交着虫球·杰融世乐销克日 界队量逊益 音增 乐强 的, 繁长排加 荣全歌行女深球手榜子了年猫上辣对收王停妹不入普留演同最莱时唱民高斯间组族的利最音乐的
—荒诞剧《等待戈多》
(1)结合《等待戈多》分析现代主义美术特点? 技巧:夸张、变形与抽象。 特点:反传统,强调自我;(个人主义) 主题:表现现代人的精神困惑(虚无主义)
(2)现代主义美术家为何会有反传统的叛逆意识?
两次大战的心灵创伤;工业化快节奏的紧张感;
音乐与美术
d.现代主义音乐(20世纪以来)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近代的《伊里亚特》
音乐与美术 a.古典主义音乐
创作 生逢思想启蒙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生坎坷, 背景 与命运作斗争;追求进步和自由,反封建、争
取民主。 作品 构思广阔,形势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乐 特点 观主义,蕴含着深沉哲理 贝多芬 主要 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交响曲新形式; 成就 九部交响曲古典主义音乐的瑰宝。
20世纪40年 代中期以后
现代主义文学(荒 诞派为代表) 现代主义音乐 (流派众多) 现代主义美术 (毕加索)
诗歌、小说与戏剧 主要成就
音乐与美术
a.古典主义音乐
时间 约1750年至1827年
特征 反映人类的普遍要求,注重形式;强调风格高雅,体 现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代表人物
“ “
交 响 乐 之
音乐与美术
f.现代美术(20世纪以来)
特点 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自我感受”和“自 我表现”
代表 作品
毕加索 《镜子前的少女》
在肖 像中 同时 画出 人的 正面 和侧 面
《格尔尼卡》
• 被罗曼罗兰誉为“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 ,是近代的《伊利亚特》”的巨著是
历史 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 地位 音乐的先河
音乐与美术
c.印象派音乐
背景 受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兴起的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 义诗歌的影响
特征 创作中强调声音的响度和音色,主张用它们取代传统 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德 1892年《牧神午后·前奏曲》,确立了 彪 印象派音乐的地位
A.都具有时代的烙印
B.创作上追求完善和谐
C.皆来源于生活,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D.一个时期社会政治的反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