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药理学第10章整理

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是一类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相似的药物,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肾上腺素样作用,又称拟肾上腺素药。
它们都是胺类,作用亦与兴奋交感神经的效应相似,故又称拟交感胺类。
第一节构效关系及分类一、构效关系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化学结构是β-苯乙胺。
1.苯环上化学基团的不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在苯环第3、4位碳上都有羟基,形成儿茶酚,故称儿茶酚胺类。
它们在外周产生明显的α.β受体激动作用,易被COMT灭活,作用时间短,对中枢作用弱。
如果去掉一个羟基,其外周作用将减弱,而作用时间延长,口服生物利用度增加。
去掉两个羟基,则外周作用减弱,中枢作用加强,如麻黄碱。
2.烷胺侧链α碳原子上氢被取代被甲基取代(间羟胺和麻黄碱),则不易被MAO代谢,作用时间延长;易被摄取-1所摄入,在神经元内存在时间长,促进递质释放。
3.氨基氢原子被取代药物对α、β受体选择性将发生变化。
去甲肾上腺素氨基末端的氢被甲基取代,则为肾上腺素,可增加对β1受体的活性被异丙基取代,则为异丙肾上腺素,可进一步增加对β1、β2受体的作用,而对α受体的作用逐渐减弱。
去氧肾上腺素虽然氨基上的氢被甲基取代,但由于苯环上缺少4位碳羟基,仅保留其对α受体的作用,而对β受体无明显作用。
取代基团从甲基到叔丁基,对α受体的作用逐渐减弱,对β受体的作用却逐渐加强。
4.光学异构体碳链上的α碳和β碳如被其他基团取代,可形成光学异构体。
在α碳上形成的左旋体,外周作用较强,如左旋去甲肾上腺素比右旋体作用强10倍以上。
在α碳形成的右旋体,中枢兴奋作用较强,如右旋苯丙胺的中枢作用强于左旋苯丙胺。
二、分类第二节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体内过程】1.口服因局部作用使胃黏膜血管收缩而影响其吸收,在肠内易被碱性肠液破坏2.皮下注射时,因血管剧烈收缩吸收很少,且易发生局部组织坏死。
3.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给药4.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很少到达脑组织。
药理学-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第一节构效关系与分类儿茶酚胺类(catecholamines, CA)β-苯乙胺儿茶酚 catechol 【体内过程】第二节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norepinephrine, NE) 【药动学】【药理作用】受体:α1,α2,β1效应器官:心血管1. 对血管的收缩作用(小动脉、小静脉)2. 对心脏的作用较弱3. 升压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1.局部缺血坏死热敷,酚妥拉明局部浸润注射,更换注射部位。
2.急性肾衰尿量<25ml/h应减量或停用,必要时使用甘露醇脱水利尿。
3.停药后血压下降减量减速后再停药可乐定 (clonidine)α2-R激动药【药理作用】交感中枢抑制,在外周负反馈NA释放(中枢性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用于中度高血压第三节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 (epinephrine, Epi; adrenaline, Ad)【药理作用】一.心血管系统1.心脏兴奋激动β1-R、β2-R2.血管激动α1-R;β2-R作用于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3.升高血压•治疗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大剂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药理作用】二.支气管舒张作用支气管平滑肌β2-R激动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收缩支气管粘膜血管,减少渗出消除水肿。
三、代谢水平提高机体代谢:肝糖原分解,葡萄糖,脂肪分解【临床应用】1.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2.心跳骤停3.支气管哮喘4.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血清病5.局部应用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不良反应心悸、头痛、激动不安等,经休息后可消失。
大剂量导致心律失常和血压剧增引起心室纤颤和脑溢血。
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甲亢及糖尿病。
麻黄碱(ephedrine)【药理作用】A.激动α1、α2-R;激动β1-R、β2-R(直接作用)B.促进递质NA释放(间接作用)特点:1)性质稳定、可口服2)作用弱、缓慢、持久3)中枢兴奋作用强4)快速耐受性【临床应用】1.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及轻症哮喘治疗2.鼻塞3.防止腰麻所致低血压4.缓解皮肤粘膜血管神经性水肿症状【不良反应】中枢兴奋作用强导致不安、失眠,晚间需服用镇静催眠药。
药理学——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知识点归纳(拟肾上腺素药/拟交感胺)一、α,β受体激动药1.肾上腺素(AD)【体内过程】【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肾上腺素只作抢救用药,不用作心力衰竭的强心药。
【肾上腺素首选用于过敏性休克的原因】①收缩小A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使血管通透性降低,减少渗出消除水肿→缓解喉头水肿;②改善心脏功能,强心→升压;③接触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通气功能;④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肾上腺素α、β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是代表;血管收缩血压升,局麻用它延时间,局部止血效明显,过敏休克当首选,心脏兴奋气管扩,哮喘持续它能缓,心跳骤停用“三联”,应用注意心血管,α受体被阻断,升压作用能翻转。
治疗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A.多巴胺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E.麻黄碱『正确答案』B抢救溺水、麻醉意外引起的心脏停搏,最好选用的药物是A.地高辛B.麻黄碱C.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E2.多巴胺(DA)【体内过程】口服无效,主要静脉给药;5min内起效,t1/2约为2min,持续5~10min,作用时间的长短与用量不相关。
本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外周给予的多巴胺无明显中枢作用。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与利尿剂配合使用以增加尿量的是A.异丙肾上腺素B.麻黄碱C.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D临床对血容量已补足但有心收缩力减弱及尿量减少的休克病人用何药抢救A.麻黄碱B.多巴胺C.去甲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正确答案』B多巴胺舒张肾血管的机制是通过兴奋A.D1受体B.α1受体C.α2受体D.β2受体E.β1受体『正确答案』A3.麻黄碱【麻黄碱的作用特点】①性质稳定,口服有效;②作用较AD和DA,缓和持久;③有中枢兴奋作用;④连续使用可发生快速耐受性。
快速耐受性——在短期内反复应用,作用可持续减弱,停药后可恢复。
药理学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心脏
1
激动1受体,作用比NA、AD强。
收缩加强
2.血管
激动骨骼肌,冠状血管2
受体,血管扩张
3.血压
兴奋心脏,收缩压升高; 骨骼肌血管,舒张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降,
外周血管扩张
2
总体反应为收缩压升高或 不变,舒张压略下降。
4. 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 支气管舒张。
对支气管粘膜血管无收 缩性。(参考AD)
[护理要点]
静滴有效,作用短暂,注射部位有无漏液。酚妥拉 明可拮抗。 性质不稳定,见光易失效,加入输液中及时使用。 监测心电图,心率,尿量,肢端颜色和温度,每5 分钟测血压一次。
间羟胺
作用特点:
1.收缩血管及升高血压作用比NA弱,但持久。为NA的代用 品,用于各种低血压或休克的早期。 2.收缩血管作用较弱,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供皮下注射、肌注及静注。
3.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4.与局麻药配伍 1:250000
收缩血管,减少局麻药吸收,延长局麻作用
时间,减少局麻药吸收中毒。
5.局部止血:鼻出血,齿龈出血,镜下胃溃疡出血
[不良反应]
禁慎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及甲亢患者。
多巴胺(dopamine,DA)
[药理作用]
激动1、1及DA受体
惟有冠状血管舒张.
2.兴奋心脏
激动心脏1受体,弱于AD.
BP上升引起减压反射,心率减慢,输出量下降。
3.血压
小剂量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脉压差变大。
大剂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小。
[临床应用]
107833-药理学-10肾上腺素受体激动拮抗药

DP变化不大。
大剂量 血管以收缩为主 SP、DP均
4.平滑肌:(+)支气管β2-R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 (+)肥大细胞β2-R 组胺释放
(+)粘膜下血管α1-R 水肿
5.代谢:机体代谢增加 耗氧量增加20~30%
血糖 (肝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释放) 游离脂肪酸 (激活甘油三酯酶,脂肪分解)
(二)临床应用
体内过程
1.吸收:口服易被破坏。NA皮下或肌注产生剧烈血管
收缩,吸收缓慢,易产生局部坏死,应静滴。
2.分布:静滴NA后很快消失,被去甲肾上腺素神经摄
取,储存于囊泡内。本类药物不易通过BBB。
3.摄取:可被摄取1和摄取2(非神经组织)所摄取。 4.代谢:灭活酶COMT、MAO,最后形成3-甲氧- 4-羟
β1激动药——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 (+)β1 >(+)β2 与ISO比较:心缩力作用强 , Hr作用弱
外周阻力变化不大 临床应用:心衰(低排量) β2激动药——沙丁胺醇 (+)β2 >β1 舒张支气管 临床应用:平喘
第十一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部坏死。 3.嗜铬细胞瘤所致血压过高、突然停用可乐定等
引起的血压过高。 4休克 心搏出量 血管舒张 解除微循环障碍 5其他 充血性心率衰竭(CHF) 肺动脉高压等 (外周阻力增高,心脏泵血无力,肺充血)
不良反应
低血压 诱发心率加快、心绞痛、心律失常。 注意: 心率过快,冠心病、心肌缺氧者慎用 溃疡患者慎用
(三)不良反应
心律失常,血压增高等 禁忌症;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甲亢
药理学第七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打印本页[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A11、去甲肾上腺素减慢心率是由于A、降低外周阻力B、直接抑制心血管中枢的调节C、血压升高引起的继发性效应D、直接负性频率作用E、抑制心肌传导【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α受体激动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167,点击提问】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不具有的效应是A、心脏兴奋B、瞳孔扩大C、支气管平滑肌收缩D、皮肤黏膜血管收缩E、肾脏血管收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α受体激动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171,点击提问】3、去甲肾上腺素的常用给药方法是A、肌内注射B、皮下注射C、口服D、静脉注射E、静脉滴注【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α受体激动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173,点击提问】4、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作用错误的答案是A、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B、肾脏血管收缩C、皮肤黏膜血管收缩D、骨骼肌血管收缩E、冠脉收缩【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α受体激动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178,点击提问】5、为了延长局麻药的局麻作用和减少不良反应,可加用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麻黄碱E、多巴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将少量肾上腺素加入局麻药(如普鲁卡因)溶液中,通过其收缩血管作用,可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并可降低吸收中毒的可能性。
【该题针对“αβ受体激动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181,点击提问】6、多巴胺可用于治疗A、帕金森病B、帕金森综合征C、心源性休克D、过敏性休克E、上消化道出血【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多巴胺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休克药物,用于治疗各种休克,如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出血性休克等【该题针对“αβ受体激动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185,点击提问】7、对抗硬膜外麻醉所致的低血压,可选用A、麻黄碱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E、间羟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麻黄碱可以防治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
药理学 第七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打印本页[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A11、去甲肾上腺素减慢心率是由于A、降低外周阻力B、直接抑制心血管中枢的调节C、血压升高引起的继发性效应D、直接负性频率作用E、抑制心肌传导【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α受体激动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167,点击提问】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不具有的效应是A、心脏兴奋B、瞳孔扩大C、支气管平滑肌收缩D、皮肤黏膜血管收缩E、肾脏血管收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α受体激动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171,点击提问】3、去甲肾上腺素的常用给药方法是A、肌内注射B、皮下注射C、口服D、静脉注射E、静脉滴注【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α受体激动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173,点击提问】4、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作用错误的答案是A、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B、肾脏血管收缩C、皮肤黏膜血管收缩D、骨骼肌血管收缩E、冠脉收缩【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α受体激动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178,点击提问】5、为了延长局麻药的局麻作用和减少不良反应,可加用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麻黄碱E、多巴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将少量肾上腺素加入局麻药(如普鲁卡因)溶液中,通过其收缩血管作用,可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并可降低吸收中毒的可能性。
【该题针对“αβ受体激动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181,点击提问】6、多巴胺可用于治疗A、帕金森病B、帕金森综合征C、心源性休克D、过敏性休克E、上消化道出血【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多巴胺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休克药物,用于治疗各种休克,如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出血性休克等【该题针对“αβ受体激动剂”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394185,点击提问】7、对抗硬膜外麻醉所致的低血压,可选用A、麻黄碱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E、间羟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麻黄碱可以防治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讲义-药理学——第七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药理学——第七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拟肾上腺素药/拟交感胺)抢救用药交感神经兴奋时,效应器的表现?——应急反应α、β-受体激动剂1、肾上腺素——“副肾”2、多巴胺3、麻黄碱1.肾上腺素(AD)【体内过程】【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肾上腺素首选用于过敏性休克的原因】①因为能激动α1受体——所以,可收缩小A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使血管通透性降低,减少渗出消除水肿→缓解喉头水肿;②因为能激动β1受体——所以,可改善心脏功能,强心→升压;③因为能激动β2受体——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通气功能;④还因为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①肾上腺素对血管的作用:②肾上腺素与α1受体阻断药同时存在时对血管的作用:肾上腺素α、β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是代表;血管收缩血压升,局麻用它延时间,局部止血效明显,过敏休克当首选,心脏兴奋气管扩,哮喘持续它能缓,心跳骤停用“三联”,应用注意心血管,α受体被阻断,升压作用能翻转。
治疗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A.多巴胺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E.麻黄碱『正确答案』B抢救溺水、麻醉意外引起的心脏停搏,最好选用的药物是A.地高辛B.麻黄碱C.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E2.多巴胺(DA)【体内过程】口服无效,主要静脉给药;5min内起效,t1/2约为2min,持续5~10min,作用时间的长短与用量不相关。
本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外周给予的多巴胺无明显中枢作用。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中小剂量→扩张肾血管→治疗肾衰大剂量→收缩肾血管→导致肾衰B.麻黄碱C.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D临床对血容量已补足但有心收缩力减弱及尿量减少的休克病人用何药抢救A.麻黄碱B.多巴胺C.去甲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正确答案』B多巴胺舒张肾血管的机制是通过兴奋A.D1受体B.α1受体C.α2受体D.β2受体E.β1受体『正确答案』A3.麻黄碱【麻黄碱的作用特点】①性质稳定,口服有效;②作用较AD和DA,缓和持久;③有中枢兴奋作用;④连续使用可发生快速耐受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一、A1
1、为了延长局麻药的局麻作用和减少不良反应,可加用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麻黄碱
E、多巴胺
2、多巴胺可用于治疗
A、帕金森病
B、帕金森综合征
C、心源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上消化道出血
3、对抗硬脊膜外麻醉所致的低血压,可选用
A、麻黄碱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间羟胺
4、急性肾衰竭时,可与利尿剂配伍来增加尿量的药物是
A、多巴胺
B、麻黄碱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5、多巴胺增加肾血流量的主要机制是
A、兴奋多巴胺受体
B、兴奋β1受体
C、兴奋α1受体
D、兴奋β2受体
E、直接扩张肾血管平滑肌
6、对α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并可促进递质释放作用的药物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去氧肾上腺素
E、麻黄碱
7、对α和β受体均有较强激动作用的药物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可乐定
D、肾上腺素
E、多巴酚丁胺
8、肾上腺素对心肌耗氧量的影响主要是
A、加强心肌收缩力,反射性心率减慢,耗氧减少
B、加强心肌收缩力,耗氧增多
C、增加冠脉血流,使耗氧供氧平衡
D、扩张骨骼肌血管,使外周阻力降低,耗氧减少
E、传导加快,心率加快,耗氧减少
9、多巴胺治疗休克的优点是
A、内脏血管扩张,保证重要脏器血供
B、增加肾血流量
C、对心脏作用温和,很少引起心律失常
D、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E、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
10、滴鼻给药,治疗鼻塞的药物是
A、异丙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多巴胺
E、多巴酚丁胺
11、过量最易引起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药物是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异丙肾上腺素
D、麻黄碱
E、间羟胺
12、下列关于肾上腺素对血管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收缩皮肤、黏膜血管
B、扩张肾血管
C、微弱收缩脑和肺血管
D、扩张骨骼肌血管
E、舒张冠状血管
13、多巴胺使肾和肠系膜的血管舒张是由于
A、选择性兴奋多巴胺受体
B、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
C、兴奋β受体
D、选择性阻断α受体
E、促组胺释放
14、患者,女性,15岁。
注射青霉素之后出现四肢发凉、发绀、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脉搏细速、尿量减少、血压下降,可用于解救的药物是
A、异丙肾上腺素
B、麻黄碱
C、去氧肾上腺素
D、间羟胺
E、肾上腺素
15、肾上腺素与局部麻醉药合用的主要原因是
A、心脏兴奋作用
B、升压作用
C、延缓局部麻醉药的吸收,延长麻醉时间
D、防止心脏骤停
E、提高机体代谢
16、麻黄碱与肾上腺素相比,其作用特点是
A、升压作用弱、持久、易产生耐受性
B、可口服,无耐受性及中枢兴奋作用
C、作用较弱,维持时间短
D、作用较强,维持时间短
E、无耐受性,维持时间长
17、急、慢性鼻炎及鼻窦炎引起鼻充血时,可用于滴鼻的药物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麻黄碱
C、异丙肾上腺素
D、阿托品
E、肾上腺素
18、下列能引起血压双向反应的药物是
A、异丙肾上腺素
B、麻黄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间羟胺
E、肾上腺素
19、使用过量氯丙嗪的精神病患者,如使用肾上腺素后,主要表现为
A、血压升高
B、血压降低
C、血压不变
D、心率减慢
E、心率不变
20、肾上腺素松弛平滑肌作用的临床用途主要是
A、治疗支气管哮喘
B、扩瞳
C、治疗过敏性休克
D、治疗胃肠平滑肌痉挛性疼痛
E、治疗胆绞痛
21、可以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的是
A、M受体阻断剂
B、N受体阻断剂
C、β受体阻断药
D、H受体阻断药
E、α受体阻断药
22、去甲肾上腺素减慢心率是由于
A、降低外周阻力
B、直接抑制心血管中枢的调节
C、血压升高引起的继发性效应
D、直接负性频率作用
E、抑制心肌传导
2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不具有的效应是
A、心脏兴奋
B、收缩小静脉
C、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D、皮肤黏膜血管收缩
E、肾脏血管收缩
24、去甲肾上腺素的常用给药方法是
A、肌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口服
D、静脉注射
E、静脉滴注
25、无尿休克患者绝对禁用的药物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阿托品
C、多巴胺
D、间羟胺
E、肾上腺素
26、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作用错误的答案是
A、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
B、肾脏血管收缩
C、皮肤黏膜血管收缩
D、骨骼肌血管收缩
E、冠状血管收缩
27、大剂量滴注去甲肾上腺素时,可引起
A、血压下降
B、心肌收缩力减弱
C、传导阻滞
D、肾血管扩张
E、脉压差变小
28、易造成皮下组织坏死的药物是
A、多巴胺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麻黄碱
29、去甲肾上腺素减慢心率的原因是
A、直接负性频率
B、抑制心肌传导
C、降低外周阻力
D、抑制心血管中枢的调节
E、血压升高引起的继发性效应
30、下列药物如注射只能由静脉给药的是
A、麻黄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间羟胺
D、异丙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31、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最明显的是
A、眼睛
B、心血管系统
C、支气管平滑肌
D、胃肠道和膀胱平滑肌
E、腺体
32、窦房结功能衰竭并发心脏骤停的心跳复苏药是
A、异丙肾上腺素
B、去氧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普萘洛尔
E、氯化钙
33、激动β受体为主的拟肾上腺素药物是
A、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麻黄碱
E、去甲肾上腺素
34、β受体激动剂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A、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B、房室传导阻滞
C、心脏骤停
D、感染性休克
E、甲状腺功能亢进
35、不属于β受体兴奋效应的是
A、支气管扩张
B、血管扩张
C、心脏兴奋
D、瞳孔扩大
E、肾素分泌
36、选择性地作用于β1受体的药物是
A、多巴胺
B、多巴酚丁胺
C、特布他林
D、氨茶碱
E、麻黄碱
37、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应选用
A、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吸入
B、麻黄碱口服
C、氨茶碱口服
D、色甘酸钠口服
E、阿托品肌注
38、下列用于二、三度房窒传导阻滞的药物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异丙肾上腺素
E、麻黄碱
39、患者女性,65岁。
近来出现头昏、乏力,易疲倦、活动后气促,听诊发现心音脱漏,脉搏也相应脱漏,心室率缓慢,诊断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宜选用的治疗药物是
A、氯化钙
B、去氧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普萘洛尔
E、异丙肾上腺素
40、窦房结功能衰竭并发心脏骤停可选用
A、异丙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酚妥拉明
D、氯化钙
E、普萘洛尔
41、与肾上腺素比较异丙肾上腺素不具备的作用是
A、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B、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性物质
C、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
D、激动β2受体
E、激动β1受体
42、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药物是
A、毛果芸香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吗啡
D、阿替洛尔
E、麻黄碱
43、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错误的是
A、扩张冠状血管
B、收缩压升高
C、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D、具有平喘作用
E、过量可见心律失常
44、异丙肾上腺素对受体的作用
A、主要激动α受体
B、主要激动β受体
C、主要阻断β2受体
D、主要阻断β1受体
E、阻断激动α及β受体
45、通过促进房水流出,以及使β受体介导的眼内压反应脱敏感化而降低眼压的是
A、肾上腺素
B、间羟胺
C、多巴胺
D、异丙肾上腺素
E、麻黄碱
二、B
1、为下列疾病选用下列适当的有效药物
A.肾上腺素
B.麻黄碱
C.多巴胺
D.去甲肾上腺素
E.多巴酚丁胺
<1> 、上消化道出血
A B C D E
<2> 、急性肾衰竭
A B C D E
<3> 、鼻黏膜充血
A B C D E
<4> 、防止腰麻过程中产生的血压下降
A B C D E
<5> 、防治过敏性休克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