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名词解释大全模板

合集下载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大全一、150个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

一般用于高级建筑。

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

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

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5、斜道(辇道或御路):是斜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度,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6、土戚:阶级形踏跺。

7、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8、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这。

9、寻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不伸出。

10、坐栏:石栏形体往往低而宽,眼沿桥侧或月台布置。

11、鹅颈椅:近水的厅,轩,亭等常在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栏的座椅。

12、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侧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3、步: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距离的总和与侧面各开间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14、举势:屋面坡度。

15、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

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渐“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渐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16、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建筑专业名词解释

建筑专业名词解释

建筑专业名词解释在建筑领域中,存在着许多特定的术语和专业名词,这些名词用于描述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等方面。

本文将解释一些常见的建筑专业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筑行业。

一、基础名词解释1. 承重墙:位于建筑结构中起到支撑和承受垂直荷载作用的墙体。

2. 梁:连接承重墙或柱子的水平结构元素,用于承受横向荷载,将荷载传递给墙体或柱子。

3. 柱:竖直的结构元素,用于承受梁上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基础。

4. 地基:位于建筑下方,用于承载建筑结构的自重和外部荷载的土层。

5. 基础:建筑物的底部结构,通过承接建筑重量和将其传递到地基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二、建筑材料名词解释1. 水泥: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制作混凝土和砌体砂浆。

2. 砖:由黏土或混凝土制成的矩形建筑材料,常用于墙体的搭建。

3. 钢筋:用于加强混凝土和钢结构的金属材料,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韧性。

4. 玻璃:透明的建筑材料,常用于窗户、墙壁和屋顶,以提供自然光线和观景。

5. 木材: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常用于梁、柱和地板等结构中。

三、建筑结构名词解释1. 框架结构:由柱、梁和框架组成的建筑结构,常见于多层建筑和工业建筑中。

2. 钢结构:使用钢材构建的建筑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常见于大型跨度建筑和高层建筑中。

3. 混凝土结构:使用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建筑结构,常见于住宅和商业建筑中。

4. 悬挂结构:通过悬挂杆件将建筑物的重量悬挂在支撑结构上,常见于大跨度屋顶和悬挂天花板等场所。

四、施工技术名词解释1. 砌筑:使用砖、石或块材等建筑材料进行墙体的搭建,常见于建筑的外墙和隔墙。

2. 抹灰:在墙面或天花板表面涂抹薄层的石膏状材料,用于平整墙面和增加装饰效果。

3. 玻璃幕墙:用玻璃作为主要立面材料,搭建在建筑物外墙上,以提供采光和美观效果。

4. 隧道爆破:通过爆破技术在地下挖掘隧道,常见于地铁、隧道和矿井等工程中。

5. 钢结构安装:将预制的钢构件安装到建筑现场,通过螺栓和焊接等方法连接构件。

_建筑工程名词解释最全

_建筑工程名词解释最全

_建筑工程名词解释最全建筑工程名词解释最全1. 地基基础:指建筑物承受荷载的基础部分,包括基坑的开挖、地基处理及基础的建设。

2. 结构设计:指建筑物的结构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确保其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3. 施工图:是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进行细化和详细设计的图纸,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4. 钢筋混凝土: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材料,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具有较高的抗压、抗震性能。

5. 预应力混凝土:一种通过预先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工作状态时能够抗拉的建筑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6.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骨架结构,由柱、梁、框架等构件组成,能够承受荷载并传递至地基。

7. 剪力墙:承担建筑物整体剪切力的竖向墙体,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8. 幕墙:外墙表面的装饰性和保温隔热性构件,可以改善建筑物的外观和性能。

9. 屋面防水:建筑物顶部的防水处理,防止雨水渗入室内,保护建筑物结构。

10. 砌体结构:由砖块、石块等材料砌筑而成的结构系统,常用于建筑物的外墙或内部隔墙。

11. 塑料管道:用于建筑物内部供水、排水及其他管道系统的管道材料,具有耐腐蚀、易安装的特点。

12. 混凝土砌块:由水泥、石子等材料制成的砌块,用于建造砌体墙体的材料。

13. 地板:建筑物室内的平整地面,可采用混凝土、地板砖等材料。

14. 隔墙:建筑物内部用于分隔空间、起隔音、隔热作用的墙体。

15. 筒状结构:一种形状呈圆柱体的建筑结构,常用于水塔、烟囱等。

16. 土木工程:涵盖道路、桥梁、隧道等土木结构的建设和维护。

17. 起重机:用于建筑工地上升降、搬运重物的机械设备。

18. 照明系统:用于室内和室外照明的设备和灯具,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

19. 空调系统: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系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20. 消防系统:用于防止、控制火灾的设备和系统,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1. 自动化控制:通过计算机、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建筑设备和系统的自动监控和控制。

各类建筑名词

各类建筑名词

各类建筑名词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物质载体,而建筑名词则是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和术语,对于了解建筑和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各类建筑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筑领域的专业术语。

一、建筑结构名词1. 地基:建筑物支撑和传递荷载的基础,通常由地下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成。

2. 地下室:位于地面以下,用于储存设备、仓库或其他功能的建筑空间。

3. 柱子:支撑建筑物重量的纵向结构元素,通常由混凝土、钢或木材制成。

4. 梁:横跨两个支撑点的横向结构元素,承载楼板及其上部分荷载。

5. 墙体:分隔和支撑建筑内外部空间的垂直结构元素,通常由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成。

6. 楼板:建筑物各层之间的水平结构层,用于支撑和传递荷载。

7. 屋顶:建筑物顶部的覆盖层,用于防水和保护建筑。

8. 框架:由柱、梁和墙体组成的建筑主要结构,可以是钢结构、混凝土框架或木框架。

二、建筑风格名词1. 古典主义:一种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风格,注重比例、对称和经典装饰。

2. 文艺复兴:欧洲15至16世纪广泛应用的建筑风格,重新采用了古典主义元素。

3. 巴洛克:17至18世纪欧洲流行的建筑风格,以豪华和装饰性为特点。

4. 新古典主义:18至19世纪欧洲复兴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强调对称和比例。

5. 现代主义:20世纪初起源于欧洲的建筑风格,追求简洁、功能和工业化生产。

6. 后现代主义:20世纪后期起源的建筑风格,注重个性、多样性和对传统的批判。

三、建筑材料名词1. 砖:由粘土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矩形建筑砖块,用于墙体和地面铺设。

2. 混凝土:一种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混合而成的坚固材料,用于建筑结构和地基。

3. 玻璃: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可以用于门窗、幕墙和阳光房等部位。

4. 钢:一种强度高、韧性好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建筑结构、梁柱和框架。

5. 木材:用于建筑的天然材料,轻巧、易加工,常用于梁柱、地板和门窗。

6. 石材:坚硬的天然材料,包括大理石、花岗岩等,常用于外墙和装饰。

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建筑名词解释大全建筑是指由建筑师、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设计、施工和装饰用来满足人类居住、学习、工作、娱乐等各种需求的建造物。

在建筑领域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建筑名词的解释。

1. 基础:建筑物的最底层,用来承担建筑物重量和稳固地面的结构物。

2. 结构:建筑物的骨架,由柱子、梁、墙体等组成,用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和抵御外力。

3. 门窗:建筑物的开口,用来进出建筑物、通风和采光。

4. 外墙:建筑物外部的墙体,用来保护建筑物免受风雨侵蚀,并起到保温、隔热等作用。

5. 屋顶:建筑物的顶部覆盖物,用来保护建筑物免受风雨侵蚀,并起到保温、防水等作用。

6. 地板:建筑物内部的水平面,用来走动、放置家具等。

7. 设备:建筑物内部的机械装置,如电梯、空调、供暖系统等。

8. 管道:建筑物内部的管线系统,用来供水、排水、燃气等。

9. 活动隔断:建筑物内部的可移动隔断,用来分隔空间或调整空间功能。

10. 平面图:建筑设计师绘制的建筑物俯视图,用来展示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

11. 立面图:建筑设计师绘制的建筑物正面图,用来展示建筑物的外观和立面造型。

12. 剖面图:建筑设计师绘制的建筑物剖面图,用来展示建筑物内部结构和构造。

13. 扩大比例图:建筑设计师绘制的建筑物局部放大图,用来展示细节和构造。

14. 主持建筑师:负责建筑项目设计和管理的专业人员。

15. 施工队伍:承包建筑项目施工的专业团队,由工人、技术人员等组成。

16. 混凝土:一种由水泥、骨料和水混合制成的人造材料,用于建筑物的基础、结构等部位。

17. 钢筋:一种具有拉压性能的金属材料,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18. 砖块:一种由黏土或水泥制成的长方形块状建筑材料,用于砌筑墙体等。

19. 玻璃:一种透明、坚硬的材料,用于建筑物的窗户、幕墙等部位。

20. 石材:一种天然矿物质材料,用于建筑物的地面、墙面等装饰。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名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建筑行业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建筑结构名词解释大全

建筑结构名词解释大全

1.比热容:1kg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导热系数:在稳态传热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时,1h内通过1m面积传递的热量。

3.蓄热系数:当某一足够厚度单一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其表面温度将按同一周期波动,通过该表面的热流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其值越大,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好。

4.热阻:表征围护结构本身或其中某层材料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可用导热系数求得,R=δ/λ。

δ为该层材料厚度。

5.传热系数:在稳态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时,1h内通过1m²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它是传热阻的倒数,即kо=1/R。

6.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之差为1℃时,1h 内通过1㎡表面积传递的热量。

7.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在周期性热作用下,围护结构本身抵抗温度波动的能力。

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是影响其热稳定性的主页因素。

8.热惰性指标:表征围护结构对温度波衰减快慢程度的无量纲指标。

单一材料围护结构D=R·S,多层材料围护结构D=∑R·S。

式中,R为围护结构材料层热阻,S为相应材料的蓄热系数,热惰性指标越高,温度比在其中的衰减越快,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越好。

9.窗墙面积比: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房间层高与开间定位轴线所围成的面积)的比值。

10.平均窗墙面积比:整幢建筑外墙面上的窗及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总面积与整幢建筑的外墙面上的总面积(包括窗洞及阳台门上透明部分面积)之比.11.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围成的体积的比值。

12.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的百分比。

13.露点湿度:在大气压力一定、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未饱和的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14.蒸汽渗透阻:围护结构或某一材料两侧水蒸气分压力差为1Pa,通过1㎡面积渗透1g 水分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h·Pa/g。

建筑名词解释

建筑名词解释

建筑名词解释1、建筑密度: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2、建筑容积率:是反映和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其中,总建筑面积是地上所有建筑面积之和。

这个比值越小,意味着小区容纳的建筑总量越小,居住生活质量就会越高。

3、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4、楼间距:东西向楼间距为1:1,南北偏东为1:1.3,南北向为1:1.5。

5、建筑层高:层高是指住宅高度以“层”为单位计量,每一层的高度国家在设计上有个要求,这个高度就叫层高。

具体地说,层高是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上表面(或下表面)到相邻上层楼板上表面(或下表面)之间的竖向尺寸。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i100-87)中规定,住宅的层高采用下列参数:2.6米、2.7米、2.8米。

净高则是指层高减去楼板厚度的净剩值。

6、人口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7、人口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8、进深: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

9、开间:即住宅的宽度。

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a)因为就一个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为开间。

10、公摊面积:商品房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室、公共门厅和过道等功能上为整楼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2)各单元与楼宇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

11、共有建筑面积:房屋系指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12、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不包括任何作为独立使用空间租、售的地下室、车棚等面积,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也不计入公用建筑面积。

一般公用建筑面积按以下方法计算:整栋建筑物的面积扣除整栋建筑物各套(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为整栋建筑的公用建筑面积。

(完整word版)建筑工程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

(完整word版)建筑工程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

建筑工程专业名词及解释1、基坑: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

≥5米的基坑叫做深基坑,基坑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开挖深度大于10米。

三级:开挖深度小于或等于7米。

二级:介于一、三级以外的基坑。

2、建筑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8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工单位支付。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

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

”根据这个条款,分包单位的从事危险作业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费是由总承包单位支付的。

3、工程质量保证金:建设单位全部或者部分使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5%左右的比例预留保证金,社会投资项目采用预留保证金方式的,预留保证金的比例可以参照执行发包人与承包人应该在合同中约定保证金的预留方式及预留比例。

4、墙裙:墙裙,又称护壁,很直观、通俗的说就是立面墙上像围了裙子。

这种装饰方法是在四周的墙上距地一定高度(例如1米5)范围之内全部用装饰面板、木线条等材料包住,常用于卧室和客厅。

5、勒脚:勒脚是建筑物外墙的墙脚,即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部分的接触墙体部位的加厚部分。

勒脚的高度不低于700mm。

勒脚部位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应与散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6、普通烧结砖泛霜:原材料黏土中含有的硫酸镁或硫酸钙等可溶性硫酸盐受潮吸水溶解,随着砖内的水分的蒸发而在砖的表面产生盐析现象,一般为白霜。

呈晶体析出时,使砖面剥落,抗冻性减小,影响工程质量。

7、水泥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得小于45分钟);终凝时间:硅酸盐水泥不得大于390分钟/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大于600分钟。

(混凝土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小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大于10h)8、堆积密度:疏松状(小块、颗粒纤维)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名词解释
1、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 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 与受力钢筋垂直。

当受力筋在垂直方向无钢筋固定时, 加设的钢筋。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 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 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2、架立钢筋: 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 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当箍筋角部无纵向钢筋固定时, 加设的钢筋。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 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3、箍筋: 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 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 另外, 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4、梁吊筋: 是提高主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
梁吊筋的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 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 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 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 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 引起结构的破坏, 总而言之, 吊筋作用对抗剪有利。

5、弯起钢筋与吊筋的区别: 弯起钢筋是沿梁纵向走向的, 是从梁下的主筋上弯的。

就是主筋。

吊筋是在有梁交叉时设置的。

如次
梁和主梁之间, 次梁是搭在主梁上的, 吊筋就是设置在主梁上的, 仿佛是兜住次梁的, 即在次梁下方, 沿主梁方向设置的, 目的是抵抗次梁对主梁产生的集中力。

6、正筋: 就是正弯矩筋,简单的说,就是对于受弯构件来说, 如梁板等, 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钢筋,对于连续梁板, 一般就在跨中, 同理, 负筋一般在支座处(上部受拉)。

7、负筋: 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 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 架立筋是梁的上部非受力筋, 主要是使梁成为一个骨架。

8、冷底子油: 是用稀释剂( 汽油、柴油、煤油、苯等) 对沥青进行稀释的产物。

它多在常温下用于防水工程的底层, 故称冷底子油。

冷底子油粘度小,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涂刷在混凝土、砂浆或木材等基面上, 能很快渗入基层孔隙中, 待溶剂挥发后, 便与基面牢固结合。

冷底子油形成的涂膜较薄, 一般不单独作防水材料使用, 只作某些防水材料的配套材料。

施工时在基层上先涂刷一道冷底子油, 再刷沥青防水涂料或铺油毡。

冷底子油可封闭基层毛细孔隙, 使用基层形成防水能力; 使基层表面变为憎水性, 为粘结同类防水材料创造了有利条件。

冷底子油应涂刷于干燥的基面上, 不宜在有雨、雾、露的环境中施工, 一般要求与冷底子油相接触的水泥砂浆的含水率>10%。

9、预应力混凝土: 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过早出现,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及高强度混凝土,能够设法在结构构件承受使用荷载前,预先对受拉区的混凝土施加压力,使它产生预压应力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从而将结构构件的拉应力控制在较小范围,甚至处于受压状态,以推迟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从而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和刚度。

10、坍落度的测试方法: 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塌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后捣实,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 用桶高(300mm)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 称为塌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塌落度为10。

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横器的称量偏差, 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几个方面。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 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 流动性和粘聚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 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影响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11、型钢是一种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尺寸的条型钢材。

型钢分类:
按照钢的冶炼质量不同, 型钢分为普通型钢和优质型钢。

普通型钢按现行金属产品目录又分为大型型钢、中型型钢、小型型钢。

普通型钢按其断面形状又可分为工字钢、槽钢、角钢、圆钢等。

大型型钢: 大型型钢中工字钢、槽钢、角钢、扁钢都是热轧的,圆钢、方钢、六角钢除热轧外, 还有锻制、冷拉等。

工字钢、槽钢、角钢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金属结构, 如厂房、桥梁、船舶、农机车辆制造、输电铁塔, 运输机械、往往配合使用。

扁钢在建筑工和中用作桥梁、房架、栅栏、输电船舶、车辆等。

圆钢、方钢用作各种机械零件、农机配件、工具等。

中型型钢: 中型型钢中工、槽、角、圆、扁钢用途与大型型钢相似
小型型钢:小型型钢中角、圆、方、扁钢加工和用途与大型相似, 小直径圆常见作建筑钢筋。

H型钢
热轧H型钢根据不同用途合理分配截面尺寸的高宽比, 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优越的使用性能。

设计风格灵活、丰富。

在梁高相同的情况下, 钢结构的开间可比混
凝土结构的开间大50% , 从而使建筑布置更加灵活。

结构自重轻。

与混凝土结构自重相比轻,结构自重的降低, 减少了结构设计内力, 可使建筑结构基础处理要求低, 施工简便, 造价降低。

以热轧H 型钢为主的钢结构, 其结构科学合理, 塑性和柔韧性好, 结构稳定性高, 适用于承受振动和冲击载荷大的建筑结构, 抗自然灾害能力强, 特别适用于一些多地震发生带的建筑结构。

据统计, 在世界上发生7 级以上毁灭性大地震灾害中, 以H 型钢为主的钢结构建筑受害程度最小。

增加结构有效使用面积。

与混凝土结构相比, 钢结构柱截面面积小, 从而可增加建筑有效使用面积, 视建筑不同形式, 能增加有效使用面积4-6%。

与焊接H型钢相比, 能明显地省工省料, 减少原材料、能源和人工的消耗, 残余应力低, 外观和表面质量好。

便于机械加工、结构连接和安装, 还易于拆除和再用。

采用H型钢能够有效保护环境,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和混凝土相比, 可采用干式施工, 产生的噪音小, 粉尘少; 二是由于自重减轻, 基础施工取土量少, 对土地资源破坏小, 另外大量减少混凝土用量, 减少开山挖石量,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是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到期后, 结构拆除后, 产生的固体垃圾量小, 废钢资源回收
价值高。

以热轧H型钢为主的钢结构工业化制作程度高, 便于机械制造, 集约化生产, 精度高, 安装方便, 质量易于保证, 能够建成真正的房屋制作工厂、桥梁制作工厂、工业厂房制作工厂等。

发展钢结构, 创造和带动了数以百计的新兴产业发展。

工程施工速度快, 占地面积小, 且适合于全天候施工, 受气候条件影响小。

用热轧H 型钢制作的钢结构的施工速度约为混凝土结构施工速度的2-3倍, 资金周转率成倍提高, 降低财务费用, 从而节省投资。

以中国”第一高楼”上海浦东的”金贸大厦”为例, 主体高达近400 m 的结构主体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结构封顶, 而钢混结构则需要两年工期。

角钢:
角钢:俗称角铁、是两边互相垂直成角形的长条钢材。

有等边角钢和不等边角钢之分。

等边角钢的两个边宽相等。

其规格以边宽×边宽×边厚的毫米数表示。

如”∠30×30×3”, 即表示边宽为30毫米、边厚为3毫米的等边角钢。

也可用型号表示, 型号是边宽的厘米数, 如∠3#。

型号不表示同一型号中不同边厚的尺寸, 因而在合同等单据上将角钢的边宽、边厚尺寸填写齐全, 避免单独用型号表示。

热轧等边角钢的规格为2#-20#。

角钢可按结构的不同需要组成各种不同的受力构件, 也可作构件之间的连接件。

广泛地用于各种
建筑结构和工程结构, 如房梁、桥梁、输电塔、起重运输机械、船舶、工业炉、反应塔、容器架以及仓库货架等。

槽钢:
槽钢是截面为凹槽形的长条钢材。

其规格表示方法, 如120*53*5, 表示腰高为120毫米, 腿宽为53毫米的槽钢, 腰厚为5毫米的槽钢, 或称12#槽钢。

腰高相同的槽钢, 如有几种不同的腿宽和腰厚也需在型号右边加a b c 予以区别, 如25a# 25b# 25c#等。

槽钢分普通槽钢和轻型槽钢。

热轧普通槽钢的规格为5-40#。

经供需双方协议供应的热轧变通槽钢规格为6.5-30#。

槽钢主要用于建筑结构、车辆制造和其它工业结构, 槽钢还常常和工字钢配合使用.
工字钢:
工字钢也称钢梁, 是截面为工字形的长条钢材。

其规格以腰高( h)*腿宽(b)*腰厚(d)的毫米数表示, 如”工160*88*6”, 即表示腰高为160毫米, 腿宽为88毫米, 腰厚为6毫米的工字钢。

工字钢的规格也可用型号表示, 型号表示腰高的厘米数, 如工16#。

腰高相同的工字钢, 如有几种不同的腿宽和腰厚, 需在型号右边加a b c 予以区别, 如32a# 32b# 32c#等。

工字钢分普通工字钢和轻型工字钢, 热轧普通工字钢的规格为10-63#。

经供需双方协议供应的热轧普通工字钢规格为12-55#。

工字钢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桥梁、车辆、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