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的《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合集下载

感悟

感悟

《把心安顿好》读书感悟-------你做到了吗?读了周国平的《把心安顿好》一书,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道德的根本”这一章内容,里面主要涉及到了同情、善良、尊重、生命价值观等主要内容。

书中说到,“善良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界限。

人如果不善良,没有同情心,那么他就远不如禽兽,甚至比禽兽坏无数倍。

”是的,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次偶然的相遇,也是一种缘分。

如果你珍惜了身边的缘分,以一颗善良之心、宽容之心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尊重他们的一切,那么你将得到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反而,如果在碰到任何事情时,你只想到利己,而忽略他人的感受,忽略由于你的利己行为给别人带来的损失,这就说明你丧失了善良的本性,同时你将会失去最宝贵的财富---朋友。

最近网上看到几个新闻,对我感触很深。

盐城一名男婴遇到车祸受重伤被送到医院抢救,而冷淡的医生却要求先挂号为由,拒绝对伤者施行急救措施,致使男婴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医院原本是救死扶伤、非常神圣的地方。

可是如今的部分医院已变成了以盈利为主、医生道德沦丧的地方。

同情、善良、生命价值观这些美好的名词已被他们中的一些人玷污。

同时这也值得每个人对人性的思考。

12岁的小男孩没完成作业女老师让全班50个学生轮流扇耳光,把小男孩的脸打的乌黑青肿,让人惨不忍睹。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本应拥有善良的品行,以身示范、教书育人,而这位女教师却对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下如此重手,让人痛心疾首。

她的这种不法行为也给我们人民教师蒙羞。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情,我相信如果你真心的去对待你身边的人,那么他们也会感受到你的善良,并也会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并且尊重你。

试想,如果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充满善良之心的友好的环境里工作,将是多么的幸福!“同情、善良、尊重、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你做到了吗?。

把心安顿好读书笔记

把心安顿好读书笔记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甘泉 2010133108周国平的文字吸引,在于其思想沉淀与启发。

哲学在现实生活之中还原,直抵人心,启迪人们对自身及社会的思索。

而这份心灵上的启迪,往往给予人慰藉与勇气,自省与智慧。

《把心安顿好》是周国平的最新随感集,收集于2006-2010年之间的随笔。

出于一直以来对周国平文字的欣赏,以及“把心安顿好”这五字书名,我把这本书从书店带回家,慢慢细读。

对于一个刚从大学走到工作岗位的我而言,外部环境的改变,角色定位的转变,带给我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事情,以及自己。

一直相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修身,是道德修养和幸福感之间的一个平衡点,也就是有一个好的心灵,作为起始点和承载点。

拥有了起始点,齐家治国平天下才得以开端;拥有了承载点,才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路上的挫折与成功,抵达梦想。

因此,如何把心灵和心态安顿好,值得我去思考。

周国平在本书中,思考的中心便是价值观问题,他认为圆满的人生应该是这样子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我感受到他观点的立足点,同时,也给与我启发:心之所以可安顿好,一是拥有奋斗的经历,二是拥有获取幸福感的智慧。

人生短暂,奋斗和事业让人的一生变得丰满。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赋和梦想,奋斗是苦也是乐,但路途中的一个个无论向上或向下的转折点,却是最深刻的记忆和最大的财富,也渐渐让自己的禀赋展露,一步步靠近梦想与目标。

正是这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让生命有了重量。

奋斗与事业并不是抽象的,能让生命增加重量的必有其蕴含的内在。

结合具体工作情况,我认为它有几个基本点:一是能谋生,带来物质上的基本满足,这是最基础最低层次的成功。

通过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蓬江区国税局,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到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对于一个应届生而言也是象征着能对自己负起经济责任的意义。

因此事业的第一个层次是能够满足的。

二是奋斗与事业能让自己具有明晰的责任感和意义感。

读《把心安顿好》有感

读《把心安顿好》有感

读《把心安顿好》有感
读《把心安顿好》有感
今天,终于把《把心安顿好》读完,最使我想看这本书的原因,是以前看到一本书《你拿什么成功安慰你的心灵》,所以一看到这本书就很想看看。

《把心安顿好》刚一看,就非常喜欢,看完以后也很受益。

在当今社会,我们时代的价值观真的变得如此单一,大家说着做着的都是一个字:钱!钱!钱?
生命和精神是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幸福与道德都要据此衡量,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道德在于生命的善良和精神的高贵。

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

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生命的快乐,例如健康、亲情、与自然的`交融,二是精神的快乐,包括智性、情感、和信仰的快乐。

物欲是社会刺激出来的,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其满足诚然也是一种快乐,但是,与生命的快乐比,它太浅,与精神的快乐比,它太低。

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

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就是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

唯有这样,才会懂得如何做人,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人生在世,首先应当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

优秀就是把人性的品质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

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

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读书体会笔记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读书体会笔记

《把心安置好》读后有感念书领会笔录《把心安置好》读后有感念书领会笔录周国平先生是我熟习的一位伟大作家,更是一位人生的导师,也是学贯中西的哲学家。

在大学时代,我拜读过他的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为妞妞的逝去而悲伤不已。

赵校长介绍我们读了他的《智慧引领幸福》和《生命的质量》两本书,更是感觉周国平先生像一位长辈在谆谆教育我们,如何获取幸福和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让我们在大师的教育下学会思虑智慧、幸福、生命等终极问题。

在思虑取成长,在成长中反省我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

为了更好的吸取周国平先生的思想,正逢“十一”长假,便去新华书店购置了他的随感集——《把心安置好》。

当我还没有打开时,就被封面上深思的先生和他的话吸引了。

他说:“人最可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

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置好,人生即是圆满。

”这句话深深地刺疼了我,我抚躬自问,我把命照看好了吗?把心安置好了吗?我的人生圆满吗?成为一名教师是我的心愿,更是我的理想。

这类感情根源于家教,也根源于村里尊长的鼓舞。

我生长在一个潍坊白浪河沿岸的小乡村,但这个小乡村却地灵人杰。

有上世纪二三十年月的革命家,有建国后五六十年的清华生,有八九十年月的西安交大、中国医科大的大学生,正是这类学习的气氛激励着我,激励着我,去实现人生的目标——大学。

在 2000 年的高考取,我考上山东省要点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圆了我的大学梦。

但专业是非师范的,多罕有点伤感,但毕竟是师范,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到地理教育专业班听教育学、心理学的课,为未来奠定。

那是的我,真的对知识充满渴求,对工作充满神往,对人生充满美好。

工作近十年了,工作如清水相同沉静,没有了激情,更没有了当年盼望知识的热忱,心仿佛向来在流浪着。

但当读到《把心安置好这本书时,我的心才有了下落。

我的理想,人生的追求既然是成为一名教师,就应当把心放在教育上。

固然在把心安置好读后有感教育孩子上,出现过或多或少的过失,但我的核心教育方式没有变,那就是爱你所教过的全部孩子。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把心安顿好》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把心安顿好》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1在当当上看到这个书名,随即买了下来,是喜欢这个名字吧,或许潜意识里感觉自己尚未能“把心安顿好”。

这本书的作者是周国平。

以前看过周国平的一些短文,也阅读过他的两本写给两个女儿的书——《妞妞》和《宝贝,宝贝》,这是我阅读的第三本他的作品——不是着作——至少我不这样认为。

这是周国平的随感,是一本由语丝集合而成的书。

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

把书放在每天随身携带的包里,利用闲暇时间一点一点地阅读。

书中的语言平实,简洁,精准,意深,静静地流过我心灵深处。

当内心浮躁、迷茫、失意、孤独的时候,特别适合读这样的文字,它能让人渐渐归于平静。

尤其是书的前半部分,读来特别让人有所体悟。

人到中年,逐渐觉得:世界上,没有比安静更美丽的生命了。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

周国平的这本散文集,句句不乏哲理的光芒,但它归根结底还是在跟人们交流着如何清醒而幸福的活着,读来有一种雨后天晴恍然大悟的味道,自然间就把人从复杂引向简单。

简单的人生并非无追求,并非一定要远离尘世,让心澄明才是最根本的。

读此书,往往有心灵相通之感,觉得有些话语就是我内心想的,但是是我不知如何表达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在书中找到表达的确切方式,那种顿悟与喜悦无可名状。

生命是一趟单程旅行,丢失便永远不再拥有。

把心安顿好,学着把心安顿好,少一些纷争,少一些担忧与对物欲的追求,让生命充满智慧,丰富而简单,在忙碌中在尘世中,不时的和那个文学的、哲学的自己偶遇,聊上一聊,简单且幸福地栖居于这红尘人世。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三)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三)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三)作为周国平先生的第四本随感集《把心安顿好》,所收文字主要写于2021至2021年间。

作者在《序》中这样中其概括近几年他的价值观:“年轻人心灵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这也是作者将这本随感集定名为《把心安顿好》的主要原因。

读周国平先生的作品,以前只是零星地接触。

这一次读他的《把心安顿好》可以是比较完整地接触到了他的整部作品。

这本书从《价值观》一文导入,谈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价值观”的问题自始至终都贯串在整个作品之中。

在《价值观》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性的财富,注重内在的生活。

”作为真藓科青藓的人,更应该去追求精神上的快乐。

作为哲学家的周国平,在审视人生及其意义半生的时候,我始终觉得他的内心太很淡定。

这种淡定来自于他对生活的深切感悟,来自于踏踏实实地把平凡纯粹的生活真正过好。

这样一位大师级的反面角色,他凭借自己丰富的心灵、敏锐的洞察力,思考并解剖着我们默默无闻的生活。

作者在《内在生活》一文中这样论述:“一个人越是珍视心灵生活,他就越容易发现外部全世界的有限,因而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

”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作者的心灵是丰盈、快乐而坚定的。

把心安顿好,一个人也只有把心安顿好,才不会被形形色色的较低快乐的诱惑所沾染。

同时,他现代人自然会凭借这样精神的快乐“定力”来抑制区外在的干扰。

在评价当前人类价值观的时候,作者这样说:“真正可惊异的是,我们网络时代的价值观竟然变得如此单一,大家说着做着字元的几乎是一个字:钱!钱!钱!”几千元似乎是生命的一切,人们的追求方向和目标产生了很大的问题,每个人必须认真思考,自己做主。

不要被外在的物质欲望迷惑了我们的内心世界,静下以来,认真对待平凡的生活,从经历中、情感上、感悟里去多样化内心世界,追求精神层次的境界。

通过比肩追求精神的内容超越精神的快乐,这才是作为万物之灵前三位的最高境界。

面对教育,周先生更是表达了自己的愤怒,《问责今日教育》中说道:“现行教育工作的尺度极其狭隘,无非是应试、升学、就业,其恶果是把培养孩子们培养成片面的菲律宾人、功利的人,既不优秀,也不幸福,丧失了人生最要的收藏价值。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心正而邪不侵范贡读书会杨关《把心安顿好》是作者的一本随笔,本意是将它作为一本“心灵鸡汤式”的读物来对待的,读过再深刻思考,这亦是一本哲学书籍,是中国“老庄文化”与“墨家”传统文化的一种结合与延伸。

老子提倡“一切道法自然,要复归于婴孩,返朴,无为。

”庄子提倡“齐物,自然,精神自由。

”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作者将这些道理融入现代生活与人一生的节点、追求相互阐述,让人心之所归,平静待事,当人浮躁、迷茫、失意、孤独时可借以归本溯源,平复心态。

以净化心灵来抵御邪念丛生,是所谓“心正而邪不侵”。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物质主义者,对于精神生活概念很淡薄,因为没有彻底解决物质问题时,光有精神是虚无飘渺的,但精神支柱是更好获取物质的有效推动力。

物质是万恶之根源,人活一世都是在不断的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所以人的贪、嗔、痴不断膨胀,解脱之法是将精神生活设为最高追求,将精神之真、善、美代替物质享受之贪、嗔、痴。

像书里提到了现今很流行的养生,人们没别的事可以关心了,就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养生上,保养药品、书籍等大受青睐,关心自己的身体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过度地关心就显得有点儿病态了,对任何小事都紧张兮兮的,人生的乐趣也就少了。

作者认为,最好的养生方法其实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只有自己的心态放好了,用心去感受生活,才是真正的养生。

有人会问,怎么样才能把心态调整好?其实非常简单,每天都跟着自己的心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懂得协调自己的生活,用心地去享受生活。

把焦点集中在一个点上是一定会出问题的,放宽心,过的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吃的再好都是身上的肉迟早要腐烂,只有精神文化是可以传承长青的,唐诗、宋词、元曲、明说都是精神财富,阅读就是一种精神生活,坚持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人生有限,生命无限作者在书中写到“生命大于肉体,死亡揭示了肉体的有限,却启示了生命的无限。

”我是这样理解的,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可以流传青史的传承文化,即载入史册的历史大事、影响后世的文学创作、推进人类发展的壮举等等,甚至可以是落个遗臭万年的骂名都是生命的延续。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把心安顿好》是一本我读后感触颇深的好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心灵成长和情感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的见解。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从书中所传达的主题、情感体会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这本书所传达的主题是“把心安顿好”。

作者用一种非常温暖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指导我们如何去调整和塑造自己的情感状态。

他提出了许多关于情感管理、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观点,帮助读者理解并改变一些不良的心理习惯。

这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强调了感悟生活的重要性。

书中的多个章节,作者都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真实的故事来说明,只有真正感悟和理解生活,我们才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宁和真正的幸福。

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其次,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传达出的情感体会。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对情感生活的思考,以及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挫折。

这些真切的情感体会让我感到作者是一个真实、坦诚、有情感共鸣的人。

他所传递的情感困惑和解决之道,让我深深地看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尤其是在情感管理方面,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焦虑和消极情绪,并通过书中的方法和建议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通过这样的努力,我逐渐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也更加懂得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和沟通。

因此,我对于自己的情感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这本书使我对人生和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书中的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心灵洞察,对于人生和生活做出了深入的思考。

他提出了人生的重要课题,例如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找到内心的真正欢喜和幸福感等等。

这些问题让我深思。

在书中的引导下,我反思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把心安顿好”的信念。

我开始更加注重内心的情感状态和人际关系,以及更加珍视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并为此付出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国平的《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周国平的《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父母怎样爱孩子 做父母的很少有不爱孩子的, 但是, 怎样才是真爱孩子, 却大可商榷。

现在的普遍方式是,物质上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 不仁。

在我看来,这样做不但不是爱孩子,而且是在害孩子。

真爱孩子的人,一定会努力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以此为孩子一 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具体怎么做,我说一说我的经验供参考。

要点有三其一,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游戏、闲谈、共度欢乐时光,让孩 子经常享受到活生生的亲情。

其二,尽力抵制应试教育体制的危害,保护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生 长。

其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精神,不是给孩子准备好一个 现成的未来,而是使孩子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 苦难。

读了这段话,让我感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中是多么的无奈。




以上说的三点,第一点,还算能及格;第二点,只能说少量减少一些 危害,充其量只是少让孩子去做那些重复性的作业,抵制根本就谈不上; 第三点,虽然自己也一直想把孩子培养成那样,但感觉自己能力太低了, 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孩子在读完周国平老师写的 《宝贝, 宝贝》 之后, 对我说啾啾好幸福。

我只能是尽我所能,边学习边成长。

希望孩子能长大成为一个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 有的苦难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