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散文读后感:孤独

合集下载

高中《爱与孤独》读后感5篇

高中《爱与孤独》读后感5篇

高中《爱与孤独》读后感5篇当认真品读一部作品后,信任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如今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中《爱与孤独》读后感,盼望能给大家带来关心。

高中《爱与孤独》读后感1我们诞生,长大,生活,相爱,劳碌,直到死去,一辈子总是缓慢而又着急地走着。

我们从一个天国而来,又从另一个天国而去。

其实,人生可以简洁到只为了吃喝,也可以冗杂到生离死别。

我们安静地游荡在人生的漩涡之中。

《爱与孤独》这本书是作家周国平写的一本亦哲亦散的作品,说狡猾话,读起来(对于我来说)有些不舒适。

它所包含的内容太过宏大,又有些细致入微,让我这个年轻人在某些方面有些难以理解(或是不感爱好)。

许多人说这本书很“鸡汤”,其实我也不知道那些人究竟如何定义“鸡汤”这两个字。

但是这样将哲学和个人经受融合在一起,然后再献给世人的作品,我不认为有任何反感。

人们口口声声说反鸡汤,反对无用的学问。

可这些却是许多人都缺失的东西,只是我们不愿去面对而已。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没有遵循我一贯的作风:一气呵成地读下去。

而是只读我喜爱的部分,那些我不感爱好的部分我就一带而过。

我也会这样理解,那些我不感爱好的东西,可能是我这个年轻还没有经受或是有过感悟的内容。

这需要时间的沉淀吧。

书中几乎到处是我们所谓的至理名言,每一句都值得我们摘抄在笔记本上面,然后再牢记在心。

不过,我也只是一扫而过罢了。

首先,我是有些懒,我懒得将那么多句子抄下来。

其次,我觉得有些东西是需要时间去给我们一些答案的,也无需我们刻意为之。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我们会经常在生活中迷茫,在迷茫中彷徨,找不到方向。

所以,有时候,当我们累了的时候,需要放下手中的事情,抬起头仰视蓝天,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

我知道,我作为一个没有生活压力的同学可能没有资格这么说。

但我肯定有必要提示每一个迷失的人,在你孤寂的时候,你需要《爱与孤独》这本书作为你的知心伴侣。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篇一: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这本书收录了周国平、余秋雨、陈忠实等人近期创作的散文作品。

他们在书里谈论亲情、谈论友谊、谈论失去的青春、久别的故乡,还有珍贵的爱情。

这些作家里有的还年轻、有的已是年过花甲。

然而在他们娓娓道来的文字里,无一例外地都流露出或深或浅的孤独感。

不论爱情如何美妙、世界如何精彩,孤独都是人类必须去面对和承担的永恒宿命,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够将它改变。

其实孤独并不可怕,它能让人坚强,让人自立,让人构建起自己的精神世界。

而这些真正独立的精神世界,正是现实世界如此多元而丰富的原因。

人民常说,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有朋友的人,当然不会孤独。

而当我看完《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这本书时,才深深的体会到,孤独不是寂寞,而是一生相伴的伙伴。

只有学会与孤独相伴,才能不妥协、有勇气,有尊严。

【篇二:《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作文】
我今天大概花了两个多小时,就看完了《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这本书。

之所以花的时间这么少,是因为我是有选择。

读《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有感600字作文

读《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有感600字作文

读《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有感600字作文
读《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有感600字作文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不喜欢孤独,孤独意味着被人遗忘、被人冷落。

但是我所理解的孤独是为自己觅得一些独自思考、独自回忆、独自幻想的时间和空间,它是生命的礼物。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是一本收录了周国平、余秋雨、陈忠实等人近期创作的散文作品的书籍。

刚开始打算买这本书其实是被书名吸引的,特别是“孤独”二字,使我身同感受,于是决定收入囊中。

书中的这句话“其实孤独并不可怕,它能让人坚强、让人自立、让人构建自己的'精神。

而这些真正独立的精神世界正是现实世界如此多元而丰富的原因”既说出了孤独的好处,又道出了孤独者的共鸣。

当别人嘲笑我那不太现实的梦想时,我会感到孤独;当别人误解、冤枉我时,我会感到孤独;当别人拿着我身上不算缺点的不足来当笑柄时,我会感到孤独……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懂得了即使或者最简朴的生活,也一定不要扔掉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要知道,倔强是时光在心上留下的茧,厚厚的孤独,会让人变得更坚强。

对美好事物的喜欢和执着,让很多人尝尽了孤独。

古往今来,有多少做大学问的学者以及有很大成就的科学家,他们何尝不是与孤独作伴,在独处中寻觅自我,创造辉煌,他们钟情理想,甘于寂寞,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窗外是红尘喧嚣,心中却是风轻云淡。

让人疲惫的,不是面前的高山,而是登山鞋里的沙粒。

只有学会与孤独相伴,人才能不妥协、有勇气、有尊严,才能不畏惧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请记得:你的孤独以及你所畏惧的,都将被时光锻造成钢。

学会与孤独相处,不要抱怨,因为它是你生命的礼物!。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精选14篇)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精选14篇)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精选1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周国平散文读后感(精选14篇)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的一种文字陈述,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也是对阅读的一种反思和总结。

周国平散文中的孤独体悟

周国平散文中的孤独体悟

周国平散文中的孤独体悟周国平散文中的孤独体悟周国平散文中的孤独体悟摘要:周国平用哲学的语言书写着对生活的感悟,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哲学思辨性,在他看来,无论人与人之间多么亲密,人的本质是孤独的,我们应该学会在孤独中与自己相遇,在孤独中创造价值,让我们的思想变得丰富。

本文将结合周国平散文特色,从什么是孤独、如何面对孤独以及孤独的价值三个方面来论述在周国平散文中体悟到的孤独。

关键词:周国平哲学散文孤独周国平的散文从一出手便能够享誉文坛并经久不衰,既不是其云淡风轻的琐事叙写,也不是晦涩难懂的哲理抽绎,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对生命存在的感悟和人生价值的理解。

哲学散文是有别于抒情散文的,“哲学散文是用散文的形式传导准则与法则的哲理及思想……都能将正确的由于批判而来的只是用文学的形式、形象,传到于群众以教训的功效”?�?�。

作为哲学散文家,周国平能将最深邃、最质朴的哲理用非哲学的方式进行演绎推理,但同时又是以极为精炼而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呈现出来,这样便使接受者在阅读时一方面能得到思想理念的启迪与人生意义的升华,另一方面能得到生趣盎然的审美享受。

他拥有自己所秉持的人生理想基本的精神、价值、感受,在他的哲学散文中将这些基本理念聚集为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给予艺术形象化地呈现出来。

因此,他的散文独具魅力,有思考性,既没有走向出世哲学的晦涩莫名,也不纠结于细枝末节的俗事琐细,介于两者之间的通达使他的哲学散文呈现出一种大气的人文精神。

周国平说:“一个真爱学问的人其实不只是耐得寂寞,毋宁说这种寂寞是他的自觉选择,是他的正常生存状态,他在其中自得其乐,获得最大的心灵满足,你拿世上无论何种热闹去换他的寂寞,他还不肯换给你呢。

”?�?�这里所说的自觉选择的寂寞指的就是一种孤独的状态,而非受周围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寂寞感受,正是这种对孤独更深层的思考让他的艺术风格更加深刻。

周国平的散文中对孤独的哲学思考的篇章,引人深思:他重视孤独的存在,唤醒人们的孤独意识,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孤独,当我们和孤独相遇时,是强力反抗,消极接受,还是积极享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和反应如何,孤独会真实地存在,这一点是不会变的,我们唯一能改变的是我们对孤独的认识和态度。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是一本与孤独有关的散文集子,这其中汇聚了周国平等人对生命、对孤独的看法和体悟。

这些人无疑是当代中国读书人中最出类拔萃的明星,但是他们却依旧跋涉在各自孤独的人生之路上。

他们坚守孤独、接受孤独、理解孤独,这不仅为他们铸就了不凡的人生成就,更让他们理解了生命的真实。

在文章里他们没有直接提及孤独,但是在字里行间以及精神情感的塑造上,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在孤独里绽放的生命之美.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中国散文学会的精心挑选,可以毫不讳言的说,这本书代表了华语文坛的最高水平.这些文章,不仅思想卓越、文笔非凡,同时也饱含了生命的真情。

这本书里面,谈到了亲情、友情、故乡还有爱情。

这些最真挚的人类情感,通过周国平、余秋雨、陈忠实等人独特的视角,在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字里展现出一幅幅别样的生命图景。

对美好事物的喜欢和执着,让很多人尝尽了孤独,也包括写下这些文字的作家们.在这些作家的眼里,美好的事情莫过于阅读和写作了。

周国平在开篇的序言里就谈及了“读书的意义”.不管是当下社会的精神现状,还是从人类长远的灵魂塑造来看,读书都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情。

从理性价值的角度来说,读书能够让人学习知识,修炼心灵。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读书能够让人看到不一样的精神领域里的风景.读书能够让每一个单独的人,与人类共有的精神世界相连.人为什么要“与世界相连”?就是因为与世界相连能让我们感觉到与世界同在,能让我们感到不孤独。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的整个哲学与宗教的发展,就是围绕着如何抵御孤独和化解孤独这个话题去延伸展开的。

人类的精神财富,就是与孤独相抗衡的经验和见证.其实谈论孤独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意义.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人本身,关注如何应对孤独,如何与孤独做伴.而孤独,也并不是具体的某个事物,或者是某个一成不变的表现形式.当一个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你是从来都不会感受到孤独和恐惧的,因为你相信父母会保护你,那你的父母也确实会保护你,让你感到不孤独。

周国平爱与孤独读后感

周国平爱与孤独读后感

周国平爱与孤独读后感周国平爱与孤独读后感范文一我读完周国平《爱与孤独》之后心里有种不舒服的感觉,说实在的,这篇文章带给我的是一针见血的刺痛(哲学就有这种锥子的作用),我的不舒服不是源于这种痛,而是它在让你看得再清楚不过之后,带给你的那种惶恐。

它让我在不知不觉中相信了我爱着必将孤独着,这种对爱和孤独的狭义解读,产生的只有绝望,这是一种消极的讯息。

事实也许有这样一种可能,但不是必然。

我很高兴我没有如以前一样随顺了这些观点,为自己度量着所谓的分寸、胸怀……我发现了我的不舒服之所在!孤独和美与爱一样都是自然存在的,不存在谁产生谁,也不是谁从属谁的关系,它们就像大自然中一切自然事物一样,有来有走,该来就来该走就走。

哲学家让人们把孤独和爱看得如此清楚又怎么样,然后呢?好像人生的质量会因对孤独和爱的看法的深入而有改变,这就是哲学家的目的吗?我真希望有一天哲学家们呼吁:学会爱自己吧,那样你就会得到你的幸福。

这才是哲学家应该对人类做的贡献。

这是我最想说的。

我把这篇文章附在下面,也许我以后再看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觉。

周国平《爱与孤独》读后感范文二将“爱”和“孤独”联系在一起,不是创举,却也发人深省。

在这里只说爱情,现在我的排他性很强,这里不收容亲情、友情以及同性之间的爱情。

月亮作为爱情的象征,永远那么孤独地在天上徘徊,嫦娥也只能在这爱情的第三方上孤独地见证人间一段段缠绵悱恻的爱。

记得《神探》中那个右脑超级发达的神探,以及他的妻子,多么孤独。

他多么爱他的妻子,而她却早已从前不再,前后判若两人。

他也只能幻想出他原来的妻子,痴痴地和“她”在一起。

我爱你,但你却已经不是你。

从前有个很傻很天真地爱上一个貌似很善良的女孩的男孩,后来发现自己看到的都是假的,自己以前想的都是错的,自己一直被蒙着。

于是元神出窍,去找那个自己爱的女孩,却怎么也找不到。

几个月后,一部分元神归来,一部分元神消散,还有一丝继续找寻。

男孩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心上人,都始终不能忘记那个善良的女孩,那一缕游丝依然在苦苦追寻。

2024年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2024年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他的文章不仅是故事加感想的散文,也许是我有短时间看了太多的《读者》,基本上对一个故事加上就是论事的一点评论的八股格式,而大多是些信念、注重细节之类的,写出某个具体的道理,而读者很难有自己进一步的思考,缺乏“可持续发展”性。他的散文至少也是事情加思想,而给读者留下了继续思考的余地。
他的散文融合了生活和哲学。有他的散文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虽然深刻,但是不干涩。前几日看了几页《苏菲的世界》,虽然把哲学放在了有丰富情节的故事之中,但终究是有“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基本哲学命题,需要集中的思考,也许也有一些对思想的压力,这样的思考是有味道的。但是在周国平的散文中,借生活事件和寻常的命题而思考一下人与自然、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轻松的思考体验。既有一种思考的快乐,又不至于有思想的压力,在我看来,这也是他的一个成功之处。
周国平的散文涉及面很广,但多数的文章是在探讨人生存的意义、生命最终的价值,人该寻求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才不辜负这不能重来一遍的人生?人生有千百种滋味,最后只留下了无奈。生命中的一切花朵都会凋谢,一切的凋谢都不可挽回,面对只能是无奈结局的人生,我们的生活态度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哲学问题。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科学与物质高速发展,让人停不下脚步的快节奏,远离自然,传统的失落、环境的破坏、人与人亲密关系的丧失,人生存的意义仿佛只剩下无休止的工作与消费了。房子一天天大了,车子越换越高级了,可是幸福的感觉却越来越迟钝了。这是为什么呢? 周国平的诊断是“灵魂缺场”。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灵魂缺场,不管他多么有学问或是多么有身份,我们仍可把他看成没有受过教育的蒙昧人。那么什么是“灵魂在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与精神享受”,这就是他所提倡的健康高贵的人生, 这种健康与高贵不是抽象、空泛的,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生活细节息息相关的,包括工作与闲暇、自然与居住、孤独与交流。所有的这一切的生活质量都取决于灵魂是否在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孤独
我曾以为这就是孤独:一个孩子双手插在裤袋里,在一群喧嚣的人当中沉默地走过,眼里透着迷茫和淡淡的忧伤。

但当我看到《孤独》的第一句话时,我就意识到我错了。

周国平说:“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原来孤独也是有伟大的来源的,它并不是狭隘地指性格孤僻。

孤独的更高境界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绝。

孤独确实是很可怕的。

当你一个人穿越茫茫人海看到别人三五成群谈笑风生却找不到一个陪你一同走下去的人时;当你呐喊出自己的心声却无人理解甚至被当作异类时;当你躺在伸手不见五指静得可怕屋子里,黑暗如潮水般向你涌来时。

你会感到孤独这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一点点蚕食着你的心灵,让你心灵的那种空洞之感一点一点被放大,让你深陷于孤独之中无法自拔。

这时候,大多数人就无法忍受了——他们寻求方便的排遣方法,去会朋友,聊天,打牌,看电视,在沸腾的交往中辨认自我。

于是他们成为了这世上千千万万的庸人。

但也有一些人,靠内心的力量战胜了孤独——或者说,让孤独成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在孤独中沉思人
生,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学会与自己交谈,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他们也许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但他们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

这些人的灵魂是伟大的。

就像作者说:“优秀灵魂的自爱其实源于对人类精神的泛爱。

”他们的孤独也源于此,然而这种孤独唤醒和激发了他们的精神创造力。

我不禁想起了歌德,他从三十八岁开始创作《浮士德》,直到临死前才完成,几十年的心灵上的孤独,让他的灵魂已经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我想孤独是有重量的——而且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但是只有学会忍受孤独,我们才有可能学会深刻,我们的生命才会拥有重量,而不是直到死还是轻飘飘的,找不到方向。

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

但如果一定要忍受,请选择孤独吧。

人生本来就是浮华一场,我们从无中来,又回到无中去。

大约也只有孤独的沉重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孕育出伟大的心灵。

(黄沛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