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教学反思、评课

合集下载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8课演唱《过新年》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8课演唱《过新年》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8课演唱《过新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过新年》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8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歌词,描述了新年的热闹气氛,让学生在演唱中感受新年的快乐。

歌曲共四句歌词,旋律简单,节奏明显,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唱。

本课的教学内容还包括图谱的认识和简单的音乐欣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唱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和节奏感,能够简单地学唱歌曲。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图谱的认知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过新年》这首歌曲,感受新年的喜庆气氛。

2.培养学生对音乐图谱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3.通过演唱和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地演唱《过新年》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准。

2.教学难点:音乐图谱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在演唱中表达新年的喜庆气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运用图谱教学法,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音乐图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3.利用动作教学法,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通过动作表达新年的喜庆气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用喜庆的音乐和动作引起学生的兴趣,询问他们对新年的认识和期待。

2.教授歌曲: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过新年》这首歌曲,教唱旋律和歌词,重点指导音乐图谱的认知。

3.练习演唱:学生分组练习演唱,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音乐欣赏:老师播放其他新年歌曲,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5.总结: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音乐图谱的认知和演唱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过新年》的歌词、音乐图谱和相关的新年元素,如灯笼、鞭炮等。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歌曲的内容和结构,增强对新年氛围的感知。

音乐《过新年》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音乐《过新年》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音乐《过新年》教学反思音乐《过新年》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过新年》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过新年》教学反思1今天,我听了梁老师的一节音乐课——《过新年》,她的课堂让我深刻地明白了:如果把教学当作一节课来看的话,教学的重点是备课,而教学的难点是上课。

她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节奏练习解决难点——学唱歌曲——认识小乐器——乐器为歌曲伴奏——表演过新年,让学生领略新年的气氛。

整个教学的环节设计是很有条理的。

我们在备课时,一直把教学的难点看做是备课,始终认为一节课成功与否,备课起着至关重要的环节。

所以,我们在备课时都在仔细地研究着教材,拼命的思考着如何才能把这课上的有意思,如何才能把课上的脱离陈旧,并不断的创新。

可是我们确忽略了一个关键:学生。

虽然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考虑了学生的互动情况、参与情况,但是我忘记了一点:他们毕竟还是孩子,他们有他们的思维,有他们的活动,有他们的特殊性。

孩子的自控力不如成人,所以,他们不可能说兴奋就兴奋,说安静就安静。

而且,我们高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本节课的课题是《过新年》,所以,梁老师给学生塑造的是一个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场景。

她利用《新年好》作为背景音乐,复习了歌曲,引出的节奏,孩子在拍节奏时还非常顺利。

这个时候我本以为开了个好头,接下来都会顺顺利利的。

可事实上,接下来并没有我想的那么顺利。

回顾了一下,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节奏伴奏本来是为了烘托课堂气氛,让学生能感受到过新年的热闹气氛,了解小乐器的魅力。

因此,我们分了几组小乐器,分别用不同的节奏来伴奏,增加乐趣。

但是在指导学生拍打这些节奏时,发现学生对X XX 这个节奏接受得不是很好。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用了4个不同的节奏来一齐伴奏,分得太多,学生分开拍时还问题不大,但一起合奏时,就全混在一齐,很乱。

《过新年》教学反思

《过新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过新年》是一首曲调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它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音乐情绪活泼喜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孩子在过新年时的愉悦的心情,歌曲中一些模仿锣鼓声的“咚咚锵”的歌词更加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

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人人实践。

教学中紧紧围绕“过新年”的主题,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在聆听中寻找锣鼓节奏,并进行模仿。

在教学节奏时,我采用了直观形象的节奏谱,让学生拍击并念出节奏,继而与老师进行歌词接龙的游戏,逐层递进让学生在玩中学会了本歌的歌词与锣鼓节奏。

运用谈话法、合作法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这两种方法在本课中主要体现在学唱歌曲和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上。

教学中通过学生模仿--敲打--再模仿的音乐实践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如:分小组汇报等音乐实践过程中,表达了过新年的喜庆和欢乐的心情。

教学中一个小小的环节上也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请学生模仿敲击锣、鼓的声响,孩子们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为课堂增添了光彩。

欢快、热烈环境的渲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音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

同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进行了愉快的唱游教学课。

自我感觉这堂课教学效果很好,教学气氛活跃,课上师生关系融
洽和谐,能够使学生在开心快乐、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教学反思

《过新年》教学反思
课前欣赏歌曲《新年好》,创设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伴随动听的音乐,更快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融入本堂音乐课的主题。

了解春节习俗,唤起学生美好回忆,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节奏的教学中,我采用结合实际生活的方法,将节奏型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玩中学,降低难度,为以后歌曲教学起了铺垫。

培养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好习惯,让学生对歌曲旋律走向有个初步的感知,并认识民族打击乐器。

通过教师的歌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后面的教学活动——邀请学生演唱歌曲打下基础。

重点强调:“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这个地方学生在演唱时容易唱慢,所以加上速度、力度的变化,最后在脑中形成快速的概念,在后面的演唱中就不会出现节奏的错误了。

分解教材难度。

由语言文字与音乐节奏共同创设,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将对学生精神和情绪有较深远的影响。

歌曲中旋律节奏多为变化重复,并有四处休止符和两处反复记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分句学唱”的梯度教学,以降低教材难度,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运用接龙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并起到巩固歌曲的效果。

通过舞蹈表演,表达个人情感,享受音乐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感受过新年的愉快气氛。

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两首歌曲,既做到“温故而知新”,又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近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通过让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制定计划,许愿,增加了他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为了目标更加好好学习,团结友爱,孝敬父母,笑对人生。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课后反思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课后反思《过新年》是二年级孩子们在本学期学习的最后一首歌。

上节课学生们领略了很多国家是怎样过新年的,这节课我会带着我的孩子们过一个真正的“中国年”。

这是一首节奏欢快,旋律流畅,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

结合着中国过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我设计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在本课教学完成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并且对这一课有了新的想法。

在导入环节,我先向让孩子们听听鞭炮的声音,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声音,表现了怎样的场景?”孩子们说:“是鞭炮的声音,结婚的、开业的、春节”,“是呀,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外国人是怎样过圣诞节的,近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中国人是怎样过新年的。

你们在过年时候最喜欢做什么啊?小手一个一个的举起来,都想来说一说,有人说,我最喜欢放烟花、放鞭炮;也有的说,我最喜欢到游乐园玩,还有的说,去拜年;最后有人看见书上的小朋友了,就说敲锣打鼓……“是呀,过年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咱们一起来学习歌曲《过新年》,迎接新年的到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初听歌曲《过新年》,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在复听时,我示意大家为歌曲来伴奏,用手敲拍桌面,模仿敲鼓面的动作,等我示范后,孩子们听着音乐敲击“鼓”面,兴趣就更高了,教室里呈现出了过年的气氛。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立了三个教学目标,首先在情感上:通过歌曲《过新年》的学习,充分感受歌曲中表现过新年的热烈喜庆气氛,并通过东北舞秧歌步的学习表现过年时的愉快心情。

其次,在知识上:学习歌曲《过新年》,认识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与镲,并熟练掌握《过新年》的节奏,完整演唱歌曲。

最后,能力上:在学习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创编节奏的能力,并且将学会的节奏运用到其他歌曲中。

这三个教学目标完成的教好,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热闹欢快的场面和热烈喜庆的气氛,并且熟练的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认识了民族乐器鼓和镲还有鼓。

在学习歌曲的环节中,我步步深入,循序渐进,让孩子从听辨鼓和镲的声音开始,认识了鼓与镲,之后用小鼓和小镲一起配合,学会了歌曲当中的基本节奏“咚咚咚咚锵”,这样一来为学习歌曲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教学反思、评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教学反思、评

《过新年》教学反思《过新年》是一年级孩子们在本学期学习的最后一首歌。

上节课学生们领略了很多国家是怎样过新年的,这节课我会带着我的孩子们过一个真正的“中国年”。

这是一首节奏欢快,旋律流畅,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

结合着中国过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我设计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在本课教学完成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并且对这一课有了新的想法。

在导入环节,我先向让孩子们听听鞭炮的声音,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声音,表现了怎样的场景?”孩子们说:“是鞭炮的声音,结婚的、开业的、春节”,“是呀,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外国人是怎样过圣诞节的,近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中国人是怎样过新年的。

你们在过年时候最喜欢做什么啊?小手一个一个的举起来,都想来说一说,有人说,我最喜欢放烟花、放鞭炮;也有的说,我最喜欢到游乐园玩,还有的说,去拜年;最后有人看见书上的小朋友了,就说敲锣打鼓……“是呀,过年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咱们一起来学习歌曲《过新年》,迎接新年的到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初听歌曲《过新年》,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在复听时,我示意大家为歌曲来伴奏,用手敲拍桌面,模仿敲鼓面的动作,等我示范后,孩子们听着音乐敲击“鼓”面,兴趣就更高了,教室里呈现出了过年的气氛。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立了三个教学目标,首先在情感上:通过歌曲《过新年》的学习,充分感受歌曲中表现过新年的热烈喜庆气氛,并通过东北舞秧歌步的学习表现过年时的愉快心情。

其次,在知识上:学习歌曲《过新年》,认识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与镲,并熟练掌握《过新年》的节奏,完整演唱歌曲。

最后,能力上:在学习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创编节奏的能力,并且将学会的节奏运用到其他歌曲中。

这三个教学目标完成的教好,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热闹欢快的场面和热烈喜庆的气氛,并且熟练的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认识了民族乐器鼓和镲还有鼓。

在学习歌曲的环节中,我步步深入,循序渐进,让孩子从听辨鼓和镲的声音开始,认识了鼓与镲,之后用小鼓和小镲一起配合,学会了歌曲当中的基本节奏“咚咚咚咚锵”,这样一来为学习歌曲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过新年》教学反思_2

《过新年》教学反思_2

《过新年》教学反思《过新年》教学反思1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课的内容。

是围绕着“过新年”的人文主题进行的。

欣赏聆听的乐曲选编了两首情绪反差极大的一首由中国民歌《小拜年》改编的器乐曲《小拜年》和一首旋律安详柔和的圣诞歌曲《平安夜》;歌曲选编了一首具有中国人载歌载舞过新年特点的、运用汉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龙咚锵》和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英国歌曲《新年好》。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中国年和外国圣诞的不同,我首先向他们简单介绍了“平安夜”和中国“年”,接着让他们聆听《平安夜》,并设问:这是具有中国音乐风格的音乐还是外国风格的音乐?紧接着聆听中国风的《小拜年》。

为了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国年的热闹和喜庆,就直接学唱歌曲《龙昸锵》。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以桌子为鼓面,模仿敲击小堂鼓的节奏,以两手对拍的形式,模仿锣和镲的节奏。

多次模拍后,再让他们学跳秧歌步,最后分小组加入锣、鼓、镲等乐器,表演歌曲。

对于《新年好》这首歌曲的学习相对比较简单,因孩子们都会演唱此歌,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用英语演唱上。

学唱会英语歌曲后,让孩子们用双语演唱歌曲,表达宁静、祥和的气氛,并与《龙咚锵》作比较。

最后借助于教材上的问题,复习本学期学过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以及记住它们的音色,并用碰钟为歌曲《新年好》伴奏,在热闹与安静中结束了本学期的教学。

《过新年》教学反思2《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过新年》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收集相关资料,主动参与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观念,训练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升华感情。

新年,作为中国人一个盛大的节日,其背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依托。

让孩子感受感受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体会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新气象和美好祝福,只是最浅层的目标。

让孩子了解元旦和春节的一些习俗,了解过新年各地各国不同的习俗及其变化,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让孩子因知而爱,爱上这个节日,爱上这些习俗,爱上家乡和祖国,发自内心的去喜欢,才是本节课的最终目标。

过新年音乐教学反思

过新年音乐教学反思

过新年音乐教学反思音乐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过新年这一特殊的节日背景下,音乐教学更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我对过新年音乐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在过新年的音乐教学中,我首先考虑的是教学内容的选择。

我选择了一些具有浓厚节日氛围和传统文化特色的歌曲,如《新年好》、《恭喜发财》等。

这些歌曲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新年的喜悦,还能让他们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然而,我也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的歌曲可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因此,我还加入了一些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以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过新年的音乐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我鼓励学生自己编排歌曲,或者对传统歌曲进行改编,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音乐视频和动画,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三、学生参与度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我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例如,在学唱《新年好》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每组选择不同的乐器伴奏,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四、文化教育的融合过新年是一个充满文化意义的节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我通过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介绍节日习俗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能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教学《恭喜发财》时,我会向学生介绍春节拜年、发红包等习俗,让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文化氛围。

五、教学效果的评估教学效果的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过新年的音乐教学结束后,我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表现出不感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教学反思、评课
《过新年》教学反思
《过新年》是一年级孩子们在本学期学习的最后一首歌。

上节课学生们领略了很多国家是怎样过新年的,这节课我会带着我的孩子们过一个真正的“中国年”。

这是一首节奏欢快,旋律流畅,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

结合着中国过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我设计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在本课教学完成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并且对这一课有了新的想法。

在导入环节,我先向让孩子们听听鞭炮的声音,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声音,表现了怎样的场景?”孩子们说:“是鞭炮的声音,结婚的、开业的、春节”,“是呀,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外国人是怎样过圣诞节的,近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中国人是怎样过新年的。

你们在过年时候最喜欢做什么啊?小手一个一个的举起来,都想来说一说,有人说,我最喜欢放烟花、放鞭炮;也有的说,我最喜欢到游乐园玩,还有的说,去拜年;最后有人看见书上的小朋友了,就说敲锣打鼓……“是呀,过年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咱们一起来学习歌曲《过新年》,迎接新年的到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初听歌曲《过新年》,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在复听时,我示意大家为歌曲来伴奏,用手敲拍桌面,模仿敲鼓面
的动作,等我示范后,孩子们听着音乐敲击“鼓”面,兴趣就更高了,教室里呈现出了过年的气氛。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立了三个教学目标,首先在情感上:通过歌曲《过新年》的学习,充分感受歌曲中表现过新年的热烈喜庆气氛,并通过东北舞秧歌步的学习表现过年时的愉快心情。

其次,在知识上:学习歌曲《过新年》,认识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与镲,并熟练掌握《过新年》的节奏,完整演唱歌曲。

最后,能力上:在学习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创编节奏的能力,并且将学会的节奏运用到其他歌曲中。

这三个教学目标完成的教好,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热闹欢快的场面和热烈喜庆的气氛,并且熟练的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认识了民族乐器鼓和镲还有鼓。

在学习歌曲的环节中,我步步深入,循序渐进,让孩子从听辨鼓和镲的声音开始,认识了鼓与镲,之后用小鼓和小镲一起配合,学会了歌曲当中的基本节奏“咚咚咚咚锵”,这样一来为学习歌曲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孩子们从节奏的认识,逐步熟悉了歌曲的歌词,然后很自然的就将歌词加入到歌曲的旋律当中了,所以歌曲学习的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和自然。

孩子歌唱的声音我在教学中不断的强调,以小儿歌的形式,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好听的,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正确演唱歌曲。

本课设计符合学生好胜、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综合性音乐活动,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获取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不足之处是创编歌词这一环节,需要老师用艺术性的语言更深的拓宽孩子们的创编思路。

评课记录
今天刘老师上的课是二年级的一节音乐课——《过新年》。

这节课一开始,刘老师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以带学生去过新年的形式导入。

学生在轻松的音乐活动情境中开始,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课堂气氛热烈。

从这堂课开始学生讲新年习俗和故事,到中间玩歌词接龙、听唱,最后器乐、舞蹈伴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能动性,积极性高,气氛热烈。

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也很到位。

二、重难点攻克到位。

虽然这堂课上有些学生有点激动说话或者兴奋的表现,但是所有的重点和难点都搞定了,比较顺利。

三、需要加强的部分:刘老师是个敢于在公开课镜头下批评指正学生的老师,展现了课堂真实的一面。

一说要扣苹果了,学生就全部
昂首挺胸坐的很端正了。

只是一节课下来扣掉的苹果比加的苹果多好几倍。

其实反过来采用给表现好的学生加苹果的方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三个学生乐器伴奏的时候节奏打的不一致,主要是钱可丁同学好像节奏感不强,老师如果面朝学生指挥一下可能更好。

这堂课的最后还能延续过新年的情景倒计时新年快乐,学生的幸福感很强。

小学音乐课主要是以兴趣为导向的,我觉得上的不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