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下载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下载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下载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1. 《童年》的作者是苏联著名作家()。

A.苏霍姆里斯基

B.高尔基

C.托尔斯泰

D.萧伯纳

2. 这部小说的基调整体显得()。

A.欢快活泼

B.严肃低沉

C.温馨深情

D.生动有趣

3. 父亲对阿列克塞的亲热称呼是()。

A.万里娅

B.瓦廖沙

C.米霍夫

4. 是()使瓦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

A.不幸的童年

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

C.他性格就是这样

D.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

5. 瓦寥沙第一次挨打是因为()

A.顶针事件

B.染桌布事件

C.萨沙的陷害

D.不学习

6. 瓦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

A.外祖父

B.两个舅舅

C.外祖母

D.茨冈

7. 在《童年》中,瓦廖沙的表哥米霍亚家的萨沙的性格是()。

A.顺受麻木

B.沉默忧郁

C.正直本分

D自私自利

8. 瓦廖沙的妈妈是()。

A.娜塔莉亚

B.萨沙

C.瓦尔瓦拉

D.阿卡列娜·伊凡诺夫娜

9. 姥爷毒打瓦廖沙是因为瓦廖沙()。

A.与表哥打架

B.捉弄了姥爷

C.把桌布染了色

D.跟妈妈顶嘴

10. 多次舍身用自己的胳膊挡住外祖父薯条子的是()。

A.妈妈

B.姥姥

C.小茨冈

D.舅舅

11. 大火后,外祖父搬到了()。

A.小酒馆上面

B.澡堂上面

C.没有邻居的楼

D.地下室

12. 瓦廖沙第一次搬家因为()。

A.家里太穷

B.“小茨冈”死了

C.家里着火了了

D.憎恨这个家

13. 俄国民间风俗人去世()天举行祭祀。

A.30

B.40

C.50

D.20

14. 瓦廖沙和他的那些“伙伴们”时常()挣钱。

A.抢来的东西卖掉

B.把书本卖掉

C.给人当童工

D.捡破烂

15. “我”之所以小小年龄走入人间是因为()。

A.外祖父供我上大学

B.母亲死去,外祖父让我离开

C.我想离开家,独自闯荡

D.与伙伴们商量好,一起同行

16. 与我一起捡破烂的()赚钱的目的是要回家乡。

A.沃舒卡

B.亚次

C.哈比

D.维雅霍尔

17. 在叶甫里诺夫家居住时,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我经常()。

A.捡破烂维持生计

B.去面包房打工

C.去伏尔加河码头做小工

D.去杂货铺工作

18. 我和()在步尔美克的卡布库尔—贝依渔场里工作,在那里的渔民合作社里

开始了我们的新生活。

A.洛马斯

B.彼得鲁

C.霍霍尔

D.巴里诺夫

19. 外祖母给瓦廖沙的第一印象是恐怖、脾气古怪。

20. 《童年》中米霍夫和瓦廖沙关系最好。

21. 在染坊失火的那天夜里,还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情是舅妈妮坦列娅生小孩,难产并死了。

22. 瓦廖沙童年的好朋友是小茨冈,外公叫他小伊凡,他是被累死。

23. 外祖父家都不喜欢的一个房客叫“好事情”,军人的妻子叫他“白鼻儿”,彼得大伯叫他药剂师和巫术师。

24. 大火后,外祖父搬到了小酒馆上面。瓦廖沙的外祖父把第一次搬家的那栋房子卖给了一个商人。

25. 《童年》反映了高尔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他在生活底层与大众人民的直接接触,深入社会,接受社会,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和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吸取知识养料使他真正成长起来。

对错

精华《童年》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童年》阅读测试题 《童年》的人物形象 ①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 ②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③两个舅舅:粗野、自私。 ④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有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⑤小茨冈:乐观纯朴;老工人格里戈里:正直;“好事情”: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一、填空题 1.《童年》是(高尔基 )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我的大学》《在人间》。 2.节日狂欢中,通常由( 雅科夫 )弹琴,( 小茨冈)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 3.“我”到外婆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 听外婆讲故事),其中印象最好的是( 米龙隐士和伊凡勇士 ) 两个故事中的人物。 4.在(“好事情”) 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5.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 外祖母 ) 。 6.阿廖沙因为 ( 伤了脚趾 ) 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7.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 ( 习俗(习惯)) 。 8.阿廖沙对打架不太在乎,但他特别厌恶 ( 恶作剧 ) 。

9.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 八哥)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 怪声怪气地学外祖父说话) 。 10.《童年》的主人公是( 阿廖沙) ,他是一个坚强、勇敢的人。11、《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12、在表兄萨沙的怂恿下,(阿廖沙)偷了外祖父的(白桌布去染色),萨沙又向外祖父告了密,结果阿廖沙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随后大病了一场。 13、阿廖沙遇到第一个优秀人物是(好事情),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好事情)而得来的。 14、外祖父的染坊起火,(外祖母)把硫酸盐从火里取出来。 15、外祖父家年轻力壮的学徒(小茨冈)身份很特殊,而秃顶大胡子的(格里戈里)则常常受到捉弄。 16、“我”到外祖母家,两个舅舅闹着要分家更厉害了,其原因是(担心母亲要讨回被外祖父扣下的嫁妆),甚至因此两个舅舅还(大打出手)。 17、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外祖父)。 18、在(好事情)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19、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赫里桑夫主教)。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下载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1. 《童年》的作者是苏联著名作家()。 A.苏霍姆里斯基 B.高尔基 C.托尔斯泰 D.萧伯纳 2. 这部小说的基调整体显得()。 A.欢快活泼 B.严肃低沉 C.温馨深情 D.生动有趣 3. 父亲对阿列克塞的亲热称呼是()。 A.万里娅 B.瓦廖沙 C.米霍夫 4. 是()使瓦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 A.不幸的童年 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 C.他性格就是这样 D.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 5. 瓦寥沙第一次挨打是因为() A.顶针事件 B.染桌布事件 C.萨沙的陷害 D.不学习 6. 瓦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 A.外祖父 B.两个舅舅

C.外祖母 D.茨冈 7. 在《童年》中,瓦廖沙的表哥米霍亚家的萨沙的性格是()。 A.顺受麻木 B.沉默忧郁 C.正直本分 D自私自利 8. 瓦廖沙的妈妈是()。 A.娜塔莉亚 B.萨沙 C.瓦尔瓦拉 D.阿卡列娜·伊凡诺夫娜 9. 姥爷毒打瓦廖沙是因为瓦廖沙()。 A.与表哥打架 B.捉弄了姥爷 C.把桌布染了色 D.跟妈妈顶嘴 10. 多次舍身用自己的胳膊挡住外祖父薯条子的是()。 A.妈妈 B.姥姥 C.小茨冈 D.舅舅 11. 大火后,外祖父搬到了()。 A.小酒馆上面 B.澡堂上面 C.没有邻居的楼 D.地下室 12. 瓦廖沙第一次搬家因为()。 A.家里太穷

B.“小茨冈”死了 C.家里着火了了 D.憎恨这个家 13. 俄国民间风俗人去世()天举行祭祀。 A.30 B.40 C.50 D.20 14. 瓦廖沙和他的那些“伙伴们”时常()挣钱。 A.抢来的东西卖掉 B.把书本卖掉 C.给人当童工 D.捡破烂 15. “我”之所以小小年龄走入人间是因为()。 A.外祖父供我上大学 B.母亲死去,外祖父让我离开 C.我想离开家,独自闯荡 D.与伙伴们商量好,一起同行 16. 与我一起捡破烂的()赚钱的目的是要回家乡。 A.沃舒卡 B.亚次 C.哈比 D.维雅霍尔 17. 在叶甫里诺夫家居住时,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我经常()。 A.捡破烂维持生计 B.去面包房打工 C.去伏尔加河码头做小工 D.去杂货铺工作 18. 我和()在步尔美克的卡布库尔—贝依渔场里工作,在那里的渔民合作社里

(完整word版)《童年》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童年》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童年》是( )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我的大学》《在人间》。2.节日狂欢中,通常由( )弹琴,( )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3.“我”到外婆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 ),其中印象最好的是( ) 两个故事中的人物。 4.在( ) 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5.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 ) 。6.阿廖沙因为( ) 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7.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 ) 。 8.阿廖沙对打架不太在乎,但他特别厌恶( ) 。 9.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 )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 ) 。 10.《童年》的主人公是( ) ,他是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 A.外祖父B.两个舅舅C.外祖母D.茨冈 2.在《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即米哈伊尔的儿子萨沙的性格是() A.顺受,麻木B.沉默,忧郁C.正直本分D.粗鲁无礼 3.高尔基开始自食其力是在() A.4岁B.5岁C.10岁D.16岁 4.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 A.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B.为了照顾阿廖沙C.葛利高里的挑唆D.为了阿廖沙的舅妈 5.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的原因是() A.不幸的童年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C.他性格就是这样D.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 6.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是()。 A.他的两个舅舅B.外祖父C.外祖母D.他的母亲 7. 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 A.外祖父B.外祖母C.舅舅D.舅妈 8.为了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都认全,外祖父用作为奖励。()A.五个戈比B.十个戈比C.二十个戈比D.十五个戈比9.雅科夫舅舅毫无人性,打死了自己的()。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 二、单项选择题 1、《童年》的作者是苏联著名作家() A 高尔基 B 苏霍姆林斯基 C 托尔斯泰 D 萧伯纳 2、阿廖沙的妈妈是() A娜塔丽垭 B萨沙 C 瓦尔瓦拉D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 3、阿廖沙和妈妈回到姥姥家的原因是() A 父亲去世 B 姥姥需要一个帮手 C 妈妈病了 D姥爷想他 4、姥爷毒打阿廖沙是因为阿廖沙() A 与表哥打架 B 捉弄了姥爷 C 把桌布染了色 D跟妈妈顶嘴 5、舍身用自己的胳膊帮助阿廖沙挡住外祖父薯条子的() A 妈妈 B 姥姥 C茨冈 D 舅舅 6、雅科夫舅舅喝醉后痛哭、痛骂自己是因为() A 后悔打死老婆 B 没分到更多的家产 C 后悔跟弟弟打了架 D 感到孤独 7、“好事情不让阿廖沙去他的屋子玩是因为() A 不想让阿廖沙挨姥爷的打 B 他做实验有危险 C 他讨厌阿廖沙 D 他脾气古怪

8、徒工小茨冈的死因是() A被橡木十字架压死的 B 被姥爷打死的 C 被舅舅打死的 D 生病 9、不符合姥姥特点的一项是() A勤劳能干 B善良宽厚 C 会讲故事 D溺爱孩子 10、阿廖沙与继父拼命是因为() A 继父输光了家产 B 继父凶狠地踢母亲 C继父不顾家 D继父一个卢布也不肯给他 三、判断 1、《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阿廖沙的生父从没打过他,并认为用棍棒是教育不出好儿子的。() 3、阿廖沙两个舅舅经常因为针尖点儿大的事情弹孩子的脑门。() 4、格里高利是个正直而又可怜的老工人,常受两个舅舅捉弄。() 5、在姥爷的坚持下,姥姥收养了被生母抛弃的孤儿茨冈。() 6、每到周末姥爷总要惩罚一下一周里犯过错的孩子。() 7、对阿廖沙优秀性格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人是外祖父。() 8、“在我看来院子里平淡无奇没什麽值得留心的东西。但经他轻轻一推,或者三言两语指点一下,我所看到的一切就不同了,仿佛这些东西都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段话是阿廖沙在表达对彼得大伯的感激。() 9、母亲去世了,外公说阿廖沙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他的脖子上。于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间,外出谋生去了。() 10、阿廖沙成绩优秀,他在学校一直上到了六年级。() 四、简述 1、能说明外祖父吝啬贪婪的例子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外祖父装横残暴的例子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年》写到了阿廖沙生活的几个阶段,分别是: (1)他在自己家中知道他父亲死去的时候; (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母亲改嫁与继父生活;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尔基《童年》的考试题目

高尔基写的童年的考试题目 1.《童年》的作者是________, 答:高尔基 2他是_______(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答:苏联 3 1892年发表了哪部著作?答:《马卡尔?楚德拉》 4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 5这三部曲描写了十九世纪_____年代俄罗斯的生活图景。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 6.《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 __,善良乐观的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_,贪婪恶毒的 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著的“好事情”。答: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舅舅们 7.《童年》讲述的是________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答:阿廖沙 8《童年》中的外祖母对阿辽沙的成长有哪些良好的影响?答; 阿辽莎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 9.《童年》里的阿廖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10高尔基把外祖母看作是"童年的朋友",你赞成这个标题吗?说说你的理由。答

11《童年》里的外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 12《童年》里的外祖母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14 高尔基的代表作是? 15在19世纪和20 世纪之交完成了哪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的人生探索的主题? 16高尔基的全名是? 17在童年中,高尔基的乳名是? 18“我”童年的好朋友是_________,外公叫他_________ 19.文中的小茨冈是怎么死的? 20 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 21. 在<<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米哈伊尔的萨沙的性格是? 22 高尔基几岁开始自食其力的? 23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24是原因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 25 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_家,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原名 ____1892年发表处女作?答:文学家阿列克谢·马克西姆维奈·彼什科夫 26在《童年》这部作品中,阿廖沙?彼什科夫的父亲是谁?外祖母是谁?外祖父是谁? 27 《童年》属于什么小说?它讲述了阿辽沙个人成长和生活经历.也是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

《童年》课外阅读测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则常常受到捉弄。 10、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童年》的作者是苏联著名作家() A高尔基B 苏霍姆林斯基C托尔斯泰D萧伯纳 2、阿廖沙的妈妈是() A娜塔丽垭B萨沙C 瓦尔瓦拉D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 3、阿廖沙和妈妈回到姥姥家的原因是() A父亲去世B 姥姥需要一个帮手C妈妈病了D姥爷想他 4、姥爷毒打阿廖沙是因为阿廖沙() A 与表哥打架B捉弄了姥爷C把桌布染了色D跟妈妈顶嘴 5、舍身用自己的胳膊帮助阿廖沙挡住外祖父薯条子的() A妈妈B 姥姥C 茨冈 D 舅舅 6、雅科夫舅舅喝醉后痛哭、痛骂自己是因为() A后悔打死老婆B没分到更多的家产C后悔跟弟弟打了架D感到孤独 7、“好事情不让阿廖沙去他的屋子玩是因为()

A不想让阿廖沙挨姥爷的打B他做实验有危险C他讨厌阿廖沙D他脾气古怪

8、徒工小茨冈的死因是() A被橡木十字架压死的B被姥爷打死的C被舅舅打死的D生病9、不符合姥姥特点的一项是() A勤劳能干B善良宽厚C会讲故事D溺爱孩子 10、 阿廖沙与继父拼命是因为() A继父输光了家产B继父凶狠地踢母亲C继父不顾家D继父一个卢布也不肯给他 三、判断 1、《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阿廖沙的生父从没打过他,并认为用棍棒是教育不出好儿子的。() 3、阿廖沙两个舅舅经常因为针尖点儿大的事情弹孩子的脑门。() 4、格里高利是个正直而又可怜的老工人,常受两个舅舅捉弄。() 5、在姥爷的坚持下,姥姥收养了被生母抛弃的孤儿茨冈。() 6、每到周末姥爷总要惩罚一下一周里犯过错的孩子。() 7、对阿廖沙优秀性格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人是外祖父。() 8、“在我看来院子里平淡无奇没什麽值得留心的东西。但经他轻轻一推,或者三言两语指点一下,我所看到的一切就不同了,仿佛这些东西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这段话是阿廖沙在表达对彼得大伯的感激。() 9、母亲去世了,外公说阿廖沙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他的脖子上。于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间,外出谋生去了。() 10、阿廖沙成绩优秀,他在学校一直上到了六年级。() 四、简述 1、能说明外祖父吝啬贪婪的例子有: (3 )母亲改嫁与继父生活;

《童年》阅读测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童年》的人物形象 ①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 ②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③两个舅舅:粗野、自私。 ④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有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⑤小茨冈:乐观纯朴;老工人格里戈里:正直;“好事情”: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一、填空题。 1.《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我的大学》《在人间》。 2.节日狂欢中,通常由( 雅科夫)弹琴,( 小茨冈)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3.“我”到外婆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 听外婆讲故事),其中印象最好的是 ( 米龙隐士和伊凡勇士) 两个故事中的人物。 4.在(“好事情”) 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5.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外祖母) 。 6.阿廖沙因为( 伤了脚趾) 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7.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 习俗(习惯)) 。 8.阿廖沙对打架不太在乎,但他特别厌恶( 恶作剧) 。 9.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八哥)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怪声怪气地学外祖父说话) 。 10.《童年》的主人公是( 阿廖沙) ,他是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11、《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12、在表兄萨沙的怂恿下,(阿廖沙)偷了外祖父的(白桌布去染色),萨沙又向外祖父告了密,结果阿廖沙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随后大病了一场。 13、阿廖沙遇到第一个优秀人物是(好事情),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好事情)而得来的。 14、外祖父的染坊起火,(外祖母)把硫酸盐从火里取出来。 15、外祖父家年轻力壮的学徒(小茨冈)身份很特殊,而秃顶大胡子的(格里戈里)则常常受到捉弄。 16、“我”到外祖母家,两个舅舅闹着要分家更厉害了,其原因是(担心母亲要讨回被外祖父扣下的嫁妆_,甚至因此两个舅舅还(大打出手)。 17、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外祖父)。 18、在(好事情)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19、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赫里桑夫主教)。 20、阿廖沙上街总是和邻居的孩子打架,他对打架不太在乎,但特别厌恶(恶作剧)。 21、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22、《童年》中塑造了(阿廖沙)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23、《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是作者创作这部

课外阅读《我的童年》(答案)

阅读季羡林《我的童年》的选段,完成练习(答案)。 我的童年(节选) 到了学校里,用不着(防备)什么,一放学,就是我的天下。我往往都到假(jiājià)山后,或者一个盖(房子)的工地上,拿出“闲书”,狼吞虎咽似(shìsì)的大看起来。常常忘了时间,忘了吃饭。有时候看到天黑,才摸黑回家。我对小说中的绿(lùlǜ)林好汉非常熟悉,他们的姓名都背得滚瓜烂熟,连他们使用的兵器也如数(shǔshù)家珍,比教科书熟悉多了。自己也想当那样的英雄。鼻子一哼,冒出一道白光,白光里带着宝剑,射杀坏蛋,然后再一哼,白光和剑便(biàn pián)回到自己的鼻子里。 有一回,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把右手五个指头往米缸里猛戳,一而再,再而三,一直戳到几百次,上千次。练上一段时间以后,再换上砂粒,用手猛戳,最终就可以练成铁砂掌,五指一戳,连树木也能戳断。我信以为真,也想练成铁砂掌,便猛戳起来。结果把指头戳破了,鲜血(xuěxuè)直流,疼痛难忍,知道自己与铁砂掌无缘,才停止了练习。 1.“戳”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C;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戈部,再查13画。 2.根据下面的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1)把假的当做真的。(信以为真) (2)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如数家珍) (3)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狼吞虎咽) 3.请用“\”划去下面句子中用得不正确的一个词语。 “闲书”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疼苦快乐幻想趣味)。 4.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我”最喜欢看闲书请用自己的话把它们概括出来。 (1)一放学就躲着看“闲书”;(2)把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倒背如流;(3)自己也想当小说中的人物;(4)练习铁砂掌,把指头戳得鲜血直流。 5.相信大家都喜欢看闲书,你能把你最喜欢的闲书推荐给大家吗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我给大家推荐的闲书是《西游记》,推荐理由是:这本书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主要讲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途中历尽艰辛、斩妖除魔,最终取得真经的经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有趣,十分吸引人。 6.请用“fáng”的读音组词并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7.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8.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吞吞吐吐(滚瓜烂熟)陌生(熟悉)细嚼慢咽(狼吞虎咽)

名著阅读童年复习题答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1、《童年》是前xx作家xx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xx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xx的xx经历。 2、高尔基(1868―____年)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散文诗《海燕之歌》长篇小说《母亲》。 3、《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让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4、《童年》的思想内容 作品中描写了许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但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 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这是因为主人公阿廖沙,他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 高尔基写童年的悲惨经历,目的不是为了向人显示他是多么值的同情与可怜,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忆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亲身经

历,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龌龊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因此,我们说全书的思想内容表现上是积极向上而非颓废委靡的。 5、人物性格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1 / 17 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两个舅舅:粗野、自私; 小茨冈(伊凡):乐观纯朴 格里戈里:正直的老工人; 好事情: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 二、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在人间》、 《我的大学》。

《童年》阅读题目练习

《童年》第1章 1.“我”和“我”的两个舅舅分别叫什么名字? 2. “我”和母亲跟着外祖母到哪里去?家中发生了哪两件惨事? 3.外祖母对“我”有何影响?摘录本章的一段话来说明。 《童年》第2章 1.两个舅舅为何不喜欢“我”母亲回到外祖父家?他们为何打架? 2.外祖父最早靠什么谋生?现在以何为业? 3.萨沙为何被外祖父打?“我”被打的原因是什么?外祖父是怎么教育他们的?打完之前后,外祖父做了什么? 4.本章引出一个重要人物是谁? 《童年》第3章 1.本章哪些地方体现“小茨冈”的善良? 2.雅科夫舅舅为何骂自己是“流氓、下流种子”? 3.“小茨冈”赶集归来,为何两个舅舅特高兴?外祖母却不高兴? 4. “小茨冈”怎么死的? 《童年》第4章 1.外祖母为哪些人、事做祈祷? 2.摘录原文,外祖父、米哈伊尔舅舅怎么殴打自己的妻子?她们为何不反抗? 3.本章中,外祖父家遭遇了哪两大空难? 4.面对大火,外祖母有哪些英勇举动? 5.从本章中,可看出外祖母是怎样的人? 《童年》第5章 1.分每结果是什么?这为第6章中的什么事埋下伏笔? 2.简述外祖母过去的经历? 3.外祖父其实也有善的一面,从本章中找一些事例(不少于3处)说明,从他后来的变化可 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童年》第6章 1. 外祖父认为是谁唆使米哈伊尔? 2.米哈伊尔舅舅是怎样三番两次回来捣乱的? 3.哪些细节看出外祖父、外祖母还是念骨肉之情,没有恶惩米哈伊尔? 《童年》第7章 1.外祖父、母的祈祷内容有何不同?在我看来他们所信仰的上帝有何不同? 2. “我”为何与街上的小孩打架?从中看出“我”什么的特点? 3.格里戈里的结局是什么?他的结局是谁的结局预示? 《童年》第8章 1.外祖母如何阻止五个市民欺凌一乡下人? 2. “好事情”外号怎么来的?他的爱好是什么?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童年》语段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童年》阅读短文练习 (一) 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 他哎哟哎哟地直叫:‘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 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 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要求:“再讲一个,老太太!”还说:“走,跟我们一起去吃晚饭!” 餐桌上,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不过,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因为船上有一个人,禁止所有的人吃水果,他看见了会毫不犹豫地夺过水果来给你扔到河里去的。这个人穿的衣服有点像警察的制服,上面钉着铜扣子,整天像喝得醉乎乎的,人们都躲着他。 1、上面文字选自《童年》,作者是高尔基。 2、文段中的“我”是指谁? 阿廖沙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母讲故事非常精彩? 外祖母每次讲故事时,手足蹈、声情并茂;每次她讲完一个故事,“我”总是说“再来一个!”;和我一齐听故事的水手听完故事后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4、这一情节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怎样的生活态度? 有着乐观的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 有一天,酒馆女主人和外祖父吵架,她捎带着把没有参加吵架的外祖母也骂上了,骂得很凶,甚至向她扔红萝。 “您真糊涂,我的好太太。”外祖母安详地对她说,然而可把我气坏了,我决定对这个恶婆报复一次。我想了又想,怎样才能给这个双下巴细眼睛的红发胖女人来一次更痛的打击,我观察邻人们的内讧,知道他们互相报复的方法是:切掉猫尾巴,把狗给毒死,打死公鸡和母鸡,或者半夜偷偷地进到仇人的地窑里,把煤油倒入腌白菜和王瓜的木桶里,把桶里的克瓦斯放出来,——但是这些办法都不合我的意;需要想一个更惊人更厉害的方法。 我想到一个法子:我瞅酒倌女主人下地窑的时候,合上地窑的顶盖,锁上,我在上面跳了一通复仇者之舞,把钥匙扔到屋顶上,就一溜烟地跑到厨房里,外祖母正在那里做饭。她没有马上明白我为什么高兴,但当她弄明白后,狠狠地朝我的屁股拍了几巴掌,把我拖到院子里,叫我到房顶上去找钥匙。我对她的态度觉得很奇怪,我默默地把钥匙拿下来,躲到院子角落里看她释放被俘获的酒馆女主人,她们俩友善地一面走过院子,一面大笑。 “我叫你知道厉害,”酒馆女主人攥紧胖胖的拳头威吓我说,但她那看不见眼睛的胖面孔露出和蔼的笑意。外祖母揪住我的领子,把我拉到厨房里,问道: “你干吗要这样做?” “她拿胡萝卜打你嘛…” “你是为了我吗?原来是这么回事!你瞧我把你这块废料塞到炉底下喂老鼠,你就知道了!你算什么保护者啊,一个小泡泡儿,一戳就破!你看我告诉外祖父一一他不打掉你一层皮才怪呢!到顶楼念书去吧……” 她整天不理我,到晚上,在没有祈祷以前,她在床沿上坐下,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黄港中学八年级组 教学目的: 交流《童年》一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描写方法等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受到启发,珍惜生活。 教学准备: 1、初步了解高尔基,了解《童年》写作背景 2、熟读《童年》一书,对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有自己的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作者高尔基,交流《童年》的写作背景,理清小说梗概。 第二课时 一、畅谈童年,激情导入 1、有人说童年是蓝色的因为它值得回忆;有人说童年是红色的因为它美丽;也有人说童年是白色的因为它纯洁——你呢你觉得童年是什么样的呢——播放歌曲《童年》,背景为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照片。 2、请同学用简洁的话说说自己的童年是怎样的 3、导语:前段时间,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叫《童年》。它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内容包括了高尔基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片断。作者着力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板书: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 二、品读《童年》,分析人物 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对这三位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重点理解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3、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我发现许多同学都知道要抓住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细节描写、侧面

描写和环境描写对人物进行分析。 4、举例说明。(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随机举一个例子,启发学生) 三、对比童年,感悟生活 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看完这本书后,你觉得高尔基的童年是怎样的呢 把大家的童年与高尔基的童年比一比,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四、总结童年,珍惜拥有 是啊,阿廖沙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但没受不好风气的影响,最后还成为了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对比高尔基的童年后我们也发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可贵,希望大家珍惜拥有的一切。 五、感悟童年。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想在课后为自己布置点什么作业呢 六、总结: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别让童年的欢乐就这样默默地走掉,让我们一起用心捧起童年的雨滴,一起用双手挽留童年的风,珍惜生活! 第三课时 继续交流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对小说进行初步的总结。 板书设计: 童年 高尔基 阿廖沙坚强、正直……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外祖母善良、能干……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 外祖父凶狠、贪婪……侧面描写

中考名著阅读:《童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童年》语段阅读训练 (一) 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 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 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被扣下了。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吵翻了天。 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姥姥痛苦地说: “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 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 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1.上面文段节选自著名作家高尔基的长篇小说《童年》。请你写出作者其他两部自传体小说《在人间》《我的大学》。 2.节选部分描绘了阿廖沙童年生活的环境,为什么阿廖沙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能成长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答:既有善良而坚强的母亲和外祖母的引导,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等人的影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3.分析画线部分语言的表达效果。(两个要点) 答: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舅舅和外祖父吵架时的丑态,流露出“我”极端厌恶的情感。 (二)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童年》检测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童年》测试与答案 一、填空题。 1.《童年》是( )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我的大学》《在人间》。 2.节日狂欢中,通常由( )弹琴,( )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3.“我”到外婆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 ),其中印象最好的是( ) 两个故事中的人物。 4.在( ) 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5.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 ( ) 。 6.阿廖沙因为 ( ) 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7.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 ( ) 。 8.阿廖沙对打架不太在乎,但他特别厌恶 ( ) 。 9.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 )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 ) 。 10.《童年》的主人公是( ) ,他是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 A.外祖父 B.两个舅舅 C.外祖母 D.茨冈 2.在《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即米哈伊尔的儿子萨沙的性格是()A.顺受,麻木B.沉默,忧郁C.正直本分 D.粗鲁无礼 3.高尔基开始自食其力是在() A.4岁 B.5岁C.10岁D.16岁 4.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 A.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B.为了照顾阿廖沙C.葛利高里的挑唆D.为了阿廖沙的舅妈 5.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的原因是() A.不幸的童年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C.他性格就是这样D.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 6.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是()。 A.他的两个舅舅B.外祖父C.外祖母D.他的母亲 7. 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 A.外祖父 B.外祖母 C.舅舅D.舅妈

名著阅读·《童年》练习及答案

1.《童年》的练习。 本书的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主人公名叫______。这是作者的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_____体三部曲之一,另两部是______、______。 答:前苏联高尔基阿廖沙自传《在人间》《我的大学》 2.《童年》的主题思想。 《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阿廖沙这一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这部小说还折射出19世纪末期俄国生活的普遍情形,勾画了俄罗斯底层人民种种生动的形象,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 3.《童年》的人物形象。 ①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 ②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③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有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④小茨冈:乐观纯朴;老工人格里戈里:正直;“好事情”: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4.《童年》的艺术特点。 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严肃、低沉;小说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于是——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5.语段阅读演练。 (一) 他开始讲他小时候的事,干瘦的身体轻轻地晃着,说得非常流利。他的绿眼睛放射着兴奋的光芒,红头发抖动着,嗓音粗重起来: “啊,我说,你可是坐轮船来的,坐蒸汽来的。”

“我年青的时候得用肩膀拉着纤,拽着船往上走。船在水里,我在岸上,脚下是扎人的石块儿!没日没夜地往前拉啊拉,腰弯成了是,骨头嘎嘎地响,头发都晒着了火,汗水和泪水一起往下流!亲爱的阿辽少,那可是有苦没处说啊!我常常脸向下栽倒在地上,心想死了就好了,万事皆休!可我没有去死,我坚持住了,我沿着我们的母亲河伏尔加河走了三趟,有上万俄里路。第四个年头儿上,我终于当上了纤夫头儿!” 我突然觉着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变得非常高大了,像童话里的巨人,他一个人拖着大货船逆流而上!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有的时候还跳上床去表演一下怎么拉纤、怎么排掉船里的水。 1.听外公讲述自己的童年之后,他对外公的看法有了什么变化?(用文中原话回答)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答:①我突然觉着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变得非常高大了,像童话里的巨人,他一个人拖着大货船逆流而上!②外公的发家史非常艰辛,天真幼稚的“我”被外公的艰辛历程所感染。

童年的阅读

《童年的阅读》—— 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的。慢慢地,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其实谁不知道,十有八九你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文学家的,而是当了电脑工程师、建筑设计师……可是亲近文学怎么就是为了要成为文学家呢,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人?文学是抚慰所有人的灵魂的,如果真有一种“灵魂”的东西的话。文学是这样的一盏灯,只要你亲近过它,那么不管你是在怎样的境遇里,每天怎样的职业和操持,是设计房子还是打制家具,它都会无声无息地照亮你,使你可能为一个城市、一个家庭的房间又添置了经典、添置了可以供世代的人去欣赏和享受的美,而不是才过了几年,人们就已经在说,哎哟,好难看哦!谁会不想要这样的一盏灯呢? 文学是很丰富的,各种各样。但是它又的确分成优秀和平庸。我们哪怕可以活上三百岁,有很充裕的时间,还是有理由只阅读优秀的,而拒绝平庸。所以一代一代年长的人总是劝说年轻的人:“阅读经典!”这是他们的前人告诉他们的,他们也有了深切的体会,所以再来告诉他们的后代。这是人类的生命关怀。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我们都想看见一个孩子一步步地走进经典里去,走进优秀。优秀和经典的书,不是只有那些很久年代以前的才是,只是安徒生,只是托尔斯泰,只是鲁迅,当代也有不少,只不过是我们不知道,没有人告诉你,你的父母不知道,所以没有告诉你;你的老师可能也不知道,所以也没有告诉你。我们都已经看见了这种“不知道”所造成的阅读的稀少了,我们很焦急,所以我们总是非常热心地对你们说,它们在哪里,是什么书名,在哪儿可以买到。我就好想为你们开一张大书单,可以供你们去寻找、得到。像英国作家斯蒂文森写的那个李利一样,每天快要天黑的时候,他就拿着提灯和梯子走过来,在每一家的门口,把街灯点亮。我们也想当一个点灯的人,让你们在光亮中可以看见,看见那一本本被奇特地写出来的书,夜晚梦见里面的故事,白天的时候也必然想起和留连,一个孩子每一天地向前走去,长大了,很有知识,很有技能,还善良和有诗意,语言斯文…… 同样是长大,那会多么不一样! 优秀的文学书,也有不同。有很多是写给成年的人们的,也有专门写给孩子和青少年的。专门为孩子和青少年写文学书,不是从古就有的,而是历史不长。可是已经写出来的足以可称琳琅和灿烂了。它可以算作是这二三百年来我们的文学里最值得炫耀的事情之一,几乎任何一本统计世纪文学成就的大书里都不会忘记写上这

《童年》阅读指导课

童年》阅读指导课 xx: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即阿廖沙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 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教学目标: 1. 教会学生看作者简介、阅读导航、故事简介、目录部分,掌握整本书读书的方法,并能在今后的阅读中积极运用。 2. 通过读书中的相关情节,感知人物形象,积累语言。 3. 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整本书,学会整本书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轻松读书 1. 同学们你一定有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能不能说一句你收集的关于读书的名言? 2. 通过刚才的了解,同学们一直坚持阅读。今天和老师一起聊一聊你正在阅读的名著《童年》 二、共同研读,总结方法: 1. 观察封面,说出自己的了解: 图画告诉我们书本的主要人物是阿廖沙和他的外祖母。

还有简单的文字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学生齐读。 2. 学会看图书简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 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学生说一说对高尔基的了解。教师出示课件,师 生共读进一步走进作者。作者为什么会写出这部小说? 4. 看书目录,详细了解故事基本情节。目录中指导我们可以精读哪些章节, 那些可以略读,这样有什么帮助?总 结已经使用的读书方法; 知作者 -- 读简介 -- 看目录(可以更快地进行阅读) 猜想和阅读结合图画和内容结合理解和现实结合 三、分析人物,了解形象 1. 根据课文中的描写猜测人物,并说一说通过前三章的阅读你对他的印象: (1)“她胖嘟嘟的身体,大大的脑袋,大大的眼镜,鼻子上皮肉松弛,让人觉得非常好笑。”(外祖母)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简单谈谈你对她的了解?你喜欢她吗?为什么?(2)“一天傍晚,他来看我,上身穿着一件金 色的绸衬衫,下身穿着一条 绒布裤子,叫上穿着一双嚓嚓作响的皮靴。总之,打扮得很体面,像过节似 的。”(小茨冈)他给你留下来什么印象?能说一说他的故事吗?你喜欢他吗? (3)“有一个干瘦的老头子走在最前面,步履如飞,他穿着一身黑色的长衣服,鼻如鹰钩,胡须是赤金色的,一堆小眼睛绿莹莹的。” 这是谁?(外祖父)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名著阅读《童年》-精选.pdf

名著阅读《童年》 一、主题思想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如写“我”刚到外祖父家时见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 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写“我”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刻画了 外祖父的贪婪吝啬(该他出钱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十分注意倒给他的茶的浓度;连 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外祖母的宽厚善良(该她出钱买的全是好肉;对着“我”挣来的钱默默流泪)等等。 《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阿廖沙这一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这部小说还折射出19世纪末期俄国生活的普遍情形,勾画了俄罗斯底层人民种种生动的形象,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 二、人物形象。 ①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 ②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③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有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④小茨冈:乐观纯朴;老工人格里戈里:正直;“好事情” :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①阿廖沙:阿廖沙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 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 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阿廖沙这个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 向新生活之路。 ②外祖父卡希林:家长制手工业者的形象,凶恶残暴,没有亲情,惟利是图,寡情薄义。 ③外祖母伊凡诺夫娜:勤劳、善良、乐观、智慧,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三、艺术特点。 ①交替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描写的多视角描写方法。 ②语言生动活泼,描写栩栩如生。 ③选材独特,取材于作家的经历。 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严肃、低沉;小说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于是——就给一幕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