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精选)保护酶活性测定方法一、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1、酶液的制备...

保护酶活性测定方法一、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1、酶液的制备:称取样品3 g,加入预冷的0.05 mol/L pH7.8的磷酸缓冲液少量,用粗纱布过滤,定容至10ml,低温离心(12×104r/min,0~4℃)15min,取上清夜置于低温冰箱备用。
2、试剂:0.05 mol/L pH 5.5磷酸缓冲液0.05 mol/L 愈创木酚溶液(2-甲基酚)20%三氯乙酸溶液2%H2O23、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容量瓶、量筒、试管、吸量管4、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1)加入反应混合液2.9 ml磷酸缓冲液1 ml愈创木酚溶液(2-甲基酚)1 ml H2O20.1ml酶液(2)37℃水浴锅中保温15min,迅速转入冰浴,并加入2ml三氯乙酸溶液终止反应(3)过滤,适当稀释。
在470nm处测OD470。
5、结果计算:以每分钟内OD变化0.01为1个酶活力单位。
即酶活力=OD×D / 0.01t酶的比活力= OD×D /(0.01tw)其中:OD为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W为材料鲜重t为反应时间D为稀释倍数。
即提取的总酶液为反应系统内酶的倍数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1、酶液的制备:称取样品3 g,加入预冷的0.05 mol/L pH7.8的磷酸缓冲液少量,用粗纱布过滤,定容至10ml,低温离心(12×104r/min,0~4℃)15min,取上清夜置于低温冰箱备用。
2、试剂:0.05 mol/L pH 5.5磷酸缓冲液0.05mol/L儿茶酚溶液(邻苯二酚)20%三氯乙酸溶液2%H2O23、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容量瓶、量筒、试管、吸量管4、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1)加入反应混合液3.9 ml磷酸缓冲液1 ml 儿茶酚溶液0.1 ml酶液(2)37℃水浴锅中保温15min,迅速转入冰浴,并立即加入2ml三氯乙酸溶液终止反应。
(3)过滤,适当稀释。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及控制[文献综述]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及控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3a63c7c580216fc700afd6b.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及控制1 前言多酚氧化酶(PPO)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果实和蔬菜收获后,PPO所引起的反应常常会使果肉发生褐变、产生异味和损失营养。
本文总结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方法以及对其活性的控制,主要研究了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为果蔬贮藏和加工中酶促褐变的防治提供思路。
多酚氧化酶(PPO)作为一种植物酶类,是引起果蔬褐变的主要因素。
鲜切果蔬因组织被切分使PPO与酚类底物的接触机会增加,酚类物质被氧化成棕褐色的醌,导致产品褐变。
抑制PPO活性取决于抑制剂的性质和浓度、底物的可利用性、pH值和温度。
一些还原剂、酶类、螯合剂和蜂蜜等均已被用于防止果蔬酶褐变。
本文主要总结了抑制剂对于控制果蔬PPO活性的研究。
2 主题部分2.1 从果蔬中提取PPO(以莲藕为例)2.1.1 丙酮法(丙酮法提取所得酶液比活力最高。
适合需大量制样时使用)将莲藕洗净,去皮,切碎,加4倍量预冷至.18。
C的丙酮(w/v为1:4)捣碎,搅拌3min,抽滤,冷风吹干残渣后,混匀,得丙酮粉。
称取丙酮粉O.5 g,加入0.2 mol/L,pH为5.4的预冷磷酸二氢钠.柠檬酸缓冲液20ml,搅拌3min,8 000r/min离心10min,所得上层清液即为粗酶液。
【1】2.1.2 匀浆法(匀浆法提取的酶液没有活性)将莲藕洗净,去皮,切碎,加入0.05mol/L,pH5.4的预冷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含5%的PVPP),料液比为1:2.2,捣碎,搅拌,抽滤。
向滤渣中加入0.05mol/L,pH5.4磷酸氢二钠一柠檬酸缓冲溶液(W/V为1:1)再次搅拌,抽滤,两次滤液合并,8 000r/min离心10rain,所得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2】2.2.3 匀浆浸提法(匀浆浸提法提取所得粗酶液活性最高,操作简便,提取所得粗酶液活性高,且可以直接用于研究)(1)将莲藕洗净,去皮,切碎,加入0.05mol/L,pH5.4的预冷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含5%的PVPP),料液比为1:2.2,捣碎,搅拌,4。
多酚氧化酶的测定方法

多酚氧化酶的测定方法试剂:1、0.02mol/l焦儿茶酚溶液:称0.22克焦儿茶酚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现用现配。
2、0.1mol/l碘酸钾:0.3567克碘酸钾溶于蒸馏水,定容至100毫升。
3、0.005mol/l碘液:碘化钾2.5克溶于200毫升蒸馏水中,加冰醋酸1毫升,再加0.1mol/l碘酸钾12.5毫升,最后加蒸馏水定容至250毫升。
4、pH6.0磷酸缓冲液:87.7毫升A+12.3毫升B,用蒸馏水稀释至200毫升。
贮备液A:0.2mol/l磷酸二氢钠(27.6g NaH2PO4·H2O用蒸馏水配成1000ml)。
贮备液B:0.2mol/l磷酸氢二钠(53.65g Na2HPO4·7H2O或71.7g Na2HPO4·12H2O用蒸馏水配成1000毫升)5、其它:1%淀粉;10%偏磷酸;0.1%抗坏血酸(现用现配)方法:1、粗酶提取:称取新鲜样品2克,剪碎,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pH6.0磷酸缓冲液和少许石英砂,于冰浴中迅速研磨至匀浆,将全部材料用缓冲液冲洗入50毫升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
在18~20度下每隔3分钟摇动1次,共5次,然后再静置15~20分钟,其上清液即为粗酶提取液(可倾入干洁的三角瓶中备用)。
2、活性测定:取干洁50毫升三角瓶6只(编号),按照下表向各瓶中加入pH6.0磷酸缓冲液、0.1%抗坏血酸、0.02mol/l 焦儿茶酚,并向③号瓶及⑥号瓶各加10%偏磷酸。
然后将三角瓶置于18~20度水浴或放在室温下使内外温度达到平衡之后,每隔1分钟向各瓶中依次加入酶液2毫升,全部加完后保温3分钟,再按原顺序仍然间隔1分钟向①、②、④、⑤号各瓶加入偏磷酸1毫升(注意:加完2号瓶后应间隔2分钟再加4号瓶),用于终止酶的活性。
最后向各瓶中加入1%淀粉溶液3滴作为指示剂,摇匀后用微量滴定管以0.005mol/l 碘液滴定,当溶液呈现淡蓝色为止,记录碘液消耗量。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的报告

朴东日: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掌握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的一般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试验原理酚氧化酶(PPO)催化各种酚与O2氧化为醌。
本实验是采用邻苯二酚为底物,在0.2M磷酸氢二钠-0.1M柠檬酸缓冲液PH6.0的反应体系中,PPO催化邻苯二酚形成褐色的醌,在分光光度计410nm处使反应体系的OD值产生变化,通过OD值上升的读数变化确定PPO的酶活大小。
三、试验材料、试剂及试验用品材料:李子样本80个(按照80个预算药品)李子处理:果实发育早期、果实发育中期、果实发育后期、发育中期果实用1-MCP处理、发育中期果实用乙烯处理。
药品:预冷的磷酸缓冲液(pH6.4)20mL1mL(0.1mol/L)邻苯二酚4mL磷酸缓冲液(pH6.4)四、实验方法:1.PPO的提取取1g李子果肉样品,冰浴研磨,加入预冷的磷酸缓冲液(pH6.4)20mL,在4℃下离心(4200r/min)10min,取上清液为蜜柚果肉PPO酶提取液。
2.PPO活性测定采用比色法测定。
将1mL(0.1mol/L)邻苯二酚加入4mL磷酸缓冲液(pH6.4)中,加入1mL酶液,立即于波长420nm下测定吸光度的变化,每隔20s记录1次,共记录3min。
以不加酶提取液的反应液做对照,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0.01为1个PPO酶活性单位。
3.最后作吸光度A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图,依据曲线最初直线段的斜率(ΔA/t)计算PPO活力。
(注意空白为:2.5 mL缓冲液和0.5 mL 0.01 mol/L邻苯二酚溶液)一个酶活力单位定义为:以每分钟每毫升增加吸光值0.001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4.多酚氧化酶酶活的计算公式:E=M×60/V (式1)式中:M—每秒钟增加的吸光值V—粗酶液的体积/mL。
实验四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的测定及酶学性质

实验四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的测定及酶学性质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实验四、马铃薯块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及酶学性质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一般原理及操作技术方法。
2了解酶的活性与植物组织褐变以及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马铃薯不耐储藏,在加工过程中去皮切分后非常容易发生酶促褐变,使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大为降低,制约着马铃薯的开发利用。
酶促褐变是马铃薯加工产业必须解决的难题。
其中多酚氧化酶是导致马铃薯等果蔬发生酶促褐变的重要酶类。
多酚氧化酶活性大小直接影响酶促褐变程度。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又称酪氨酸酶、儿茶酚酶、酚酶等.是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的一种含铜氧化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昆虫的质体中。
植物受到机械损伤和病菌侵染后,PPO催化酚与O2氧化形成醌,使组织形成褐变.以便损伤恢复,防止或减少感染,提高抗病能力。
研究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对食品的加工与保藏工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检测食品中多酚氧化酶具有重要意义。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在一定的温度、pH条件下,有氧存在时,能使催化邻苯二酚氧化生成有色物质,单位时间内有色物质在410nm处的吸光度与酶活性强弱成正相关,在分光光度计410nm处使反应体系的OD值产生变化,通过OD值的变化确定PPO的酶活大小。
多酚氧化酶邻苯二酚(儿茶酚)+1∕2O2——————→邻醌+H2O三、试验材料、试剂及试验用品1.材料:马铃薯块茎。
2.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研钵;试管;移液管;容量瓶3.试剂:L 磷酸缓冲液(pH=);L邻苯二酚;L磷酸氢二钠;L磷酸二氢钠;10mmol/L 柠檬酸;10mmol/L抗坏血酸;10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10mmol/L亚硫酸钠四、实验方法:1.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取马铃薯块茎样品,加入预冷的磷酸缓冲液()3ml,研磨匀浆,转移到离心管中,再用7mL磷酸缓冲液冲洗研钵,合并提取液,在4℃下离心(8000r/min)5min,取上清液为多酚氧化酶提取液,并量取粗酶液体积。
酶的测定

一、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愈创木酚比色法测定)酶液的制取称取0.5g鲜重叶片,加入1ml磷酸缓冲液(PH=7.8,0.05mol/L),冰浴研磨,研磨后再加入4ml磷酸缓冲液。
将研磨液倒入离心管中,平衡。
12000r/min、0-4℃下离心20min,上清液即为酶提取液。
离心后冷藏保存。
POD: 取上清液20微升加入比色杯中(对照加20微升磷酸),加3ml反应液,马上读470nm 下的OD值并计时,每隔1min读一次(读0,1,2min的OD值)。
反应液:PH=6.0的磷酸缓冲液50ml,加入愈创木酚28微升,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溶解,加入30%H2O219微升混合保存于冰箱中。
POD活性=ΔA470*V/(a*W)V-酶液总体积(ml);a-测定时酶液体积(ml);W-样品重(g)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取上清夜20微升(对照加20微升水),加3ml考马斯亮蓝,放置2min后,马上于595mn 下比色。
样品蛋白质含量(mg/g鲜重)=(C*V/a)/(W*1000)C-查标准曲线所得每管蛋白质含量(mg);V-提取液总体积(ml);a-测定所取提取液体积(ml);W-取样量(g)。
可溶性蛋白含量(ug):y=0.0061x-0.0359(R2=0.9563)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比色法测定)PPO活性的测定参照李焕秀(1994)的方法进行改进。
一、原理: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能使一元酚和二元酚氧化生成醌。
多酚氧化酶活性可以用氧电极测量反应耗氧的速度,或用比色法测量产物的形成,常用的底物如邻苯二酚(儿茶酚)和多巴。
二、材料:树皮韧皮部(分别在压条育苗前期、愈伤组织形成期、根原基形成期和不定根生长期进行取样)三、仪器与用具:高速低温台式离心机;分光光度计;1mL 、5mL的移液管;5mL离心管;研钵;试管数支;10mL容量瓶;秒表;水浴锅;四、试剂:1、0.1mol·L-1,pH 6.0的磷酸柠檬酸缓冲液;2、1%(10g/L)的邻苯二酚(1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3、0.1%(1/L)的脯氨酸(0.1g(0.05)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50));4、石英砂;五、方法步骤1、酶液提取取鲜样0. 5-1.0g, 加1 mL 磷酸柠檬酸缓冲液(0.1mol·L-1,pH 6.0),加少量石英砂,在冰浴中研磨成匀浆,加缓冲液9mL稀释(按100mg鲜重材料加1mL提取液的比例),使终体积为10mL(研完冰盘放回冰箱)。
酶活性测定方法

一、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POD测定参照李合生等(2003)的愈创木酚法方法进行测定,略加改动。
测定:称取样品0.5g,加入5mL 1/15mol/L PH=7.0的磷酸缓冲溶液,冰浴研磨成匀浆,4℃条件下12000r/min离心15min,上清液为粗酶液。
然后在试管中加pH 7.0的磷酸缓冲液2 ml,愈创木酚(0.2%)0.5ml,浓度为0.15%的H2O2 0.5ml,取0.3ml的酶提取液加入到试管中,空白以缓冲液代替。
在470nm下测定其吸光度,加入酶液时开始计时,每隔30s读数一次,连续记录5分钟。
以每分钟每克鲜重增加0.1的酶量作为一个酶活性单位。
△470 ×V TPOD活性=0.01×t×Vs×W式中:△470----反应时间内吸光度值的变化;V T ----提取酶液的总体积(ml)t----反应的时间(min)Vs ----测定时取用酶液体积(ml)W----样品鲜重(g)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参照朱广廉等(1990)的方法,略加改动。
酶液制备:称取样品0.5g,加入5mL 0.1mol/L PH=6.0的磷酸缓冲溶液,冰浴研磨成浆,4℃条件下12000r/min离心15min后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PPO活性测定:反应试管中分别加入0.1 mL酶液+3.9 mL磷酸缓冲液+ 1 mL 1m mol/L的邻苯二酚。
混匀后于30℃保温10 min,迅速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20%的三氯乙酸终止反应,立即于525nm下测定其吸光度值,计算酶活。
PPO活性= O D×V T0.01×t×0.5g×V s= O D×V T0.005OD——反应时间内吸光值的变化;V T ----提取酶液的总体积(ml)Vs ----测定时取用酶液体积(ml)T———反应时间(min);三、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测定参照张志良等(1990)人的方法并稍作改动。
曹建康《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中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总酚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曹建康《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中关于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总酚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1.多酚氧化酶(PPO)提取及活力测定1.1基本原理:多酚氧化酶(PPO)是一种以铜为辅基的酶,能催化多种简单酚类物质氧化形成醌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进一步聚合形成呈褐色、棕色或黑色的聚合物。
在后熟衰老过程或采后的贮藏加工过程中,果蔬出现褐变与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
多酚氧化酶催化邻苯二酚氧化物形成的产物在420nm处有最大光吸收峰。
因此,可以用比色法测定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1.2实验试剂和仪器:a.仪器及用具:研钵、高速冷冻离心机、分光光度仪、计时器、移液器、离心管、试管、容量瓶(100mL、1000mL)b.试剂1)0.1mol/L、pH5.5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母液A(200mmol/L醋酸溶液):量取11.55mL冰醋酸,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母液B(200mmol/L醋酸钠溶液):称取16.4g无水醋酸钠(或称取27.2g三水合乙酸钠),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取68mL母液A和432mL母液B混合后,调节pH至5.5,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2)提取缓冲液(含1mmol PEG、4% PVPP和1% Triton X-100)称取340mg PEG 6000(聚乙二醇6000)、4%PVPP(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lidone),取1mL Triton X-100,用0.1mol/L、pH5.5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溶解、稀释至100mL。
3)50mmol/L邻苯二酚溶液取275mg邻苯二酚,用0.1mol/L、pH5.5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溶解、稀释至50mL。
1.3实验步骤1)酶液制备称取5.0g果蔬组织样品,置于研钵中,加入5.0mL提取缓冲液,在冰浴条件下研磨成匀浆,于4℃、12000×g离心30min,收集上清液即为酶提取液,低温保存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实验报告: 计算所测材料的PPO活性。选择A值变化均匀的三组数 值求平均值。
植物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
末端氧化酶:处于生物氧化一系列反应的最末端, 把电子传递给O2的酶。 1、细胞色素氧化酶 2、交替氧化酶 3、酚氧化酶: 分为单酚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 4、乙醇酸氧化酶 5、抗坏血酸氧化酶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方法;Biblioteka 解多酚氧化酶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能使一元酚和二元酚氧化 生成醌。醌有颜色,在525nm下有最大光吸收,通过分光光 度法测定反应体系颜色变化可测定酶活性。 三、器材与试剂 1、仪器:低温离心机、s22pc分光光度计 2、试剂:儿茶酚、pH 7.2磷酸缓冲液 3、材料:马铃薯
四、实验步骤: 1.称取马铃薯0.5克,加入2.5mL pH 7.2磷酸缓冲液,少许 PVP,研磨匀浆,转移到离心管,再用2.5mL pH 7.2磷酸缓 冲液冲洗研钵,合并提取液。4℃ 4000rpm离心15分钟,上 清液即为粗酶液。 2.在试管中,加入2.5mL pH 7.2磷酸缓冲液,1.5mL 儿茶酚 以及1mL 粗酶液,空白调零以1mL磷酸缓冲液代替粗酶液。 3.A值测定:加入粗酶液后迅速混匀,立刻于525nm下测定 反应体系的A值,每隔30秒记录一次,共记录5次。 4.计算酶活力。按下式计算 PPO活性=U/min gFW A值增加0.01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