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6: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统计(1990-2015)(三)

76.1 20.1
20.1
0.3
0.3 54.2 0.5 0.92.1 0.0 0.0
0.7 0.0 0.0
0.0 0.0 0.0
0.0 0.2 0.2 0.3
4.3 0.7 0.3 0.2 0.1 0.8 0.2
单位:%中国主要年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统计(1990-2015)(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00)(三)
指标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一.粮食
夏收粮食 (一)谷物
1.稻谷 (1)早稻 (2)中稻和一季晚稻 (3)双季晚稻
2.小麦 (1)冬小麦 (2)春小麦
3.玉米 4.谷子 5.高梁 6.其他谷物 大麦 (二)豆类 大豆 绿豆 红小豆 (三)薯类 马铃薯 二.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籽 芝麻 胡麻籽 向日葵 三.棉花 四.麻类 黄红麻 苎麻 大麻 亚麻 五.糖料 (一)甘蔗 (二)甜菜 六.烟叶 烤烟 七.药材
2015年
100.0 61.8 14.3 46.4 12.2 1.7 8.7 1.8 10.4 7.8 2.5 20.8 0.5 0.6 2.0 0.4 5.3 2.6 0.4 0.1 10.2 7.6 8.6 1.2 5.4 0.1 0.4 1.4 3.5 0.1 0.0 0.1 0.0 0.0 2.6 2.4 0.2 1.5 1.4 2.4
东北 2014年
100.0 90.6 0.3 74.8 20.5
20.5
0.7
0.7 52.1 0.5 0.9 0.1 0.0 14.0 13.2 0.5 0.2 1.8 1.7 3.0 2.2 0.0 0.0
0.5 0.0 0.0
0.0 0.0 0.1
0.1 0.3 0.2 0.4
中国主要农作物简介

中国主要农作物简介1玉米第一大,主产区位于世界第三大玉米带——中国松辽平原玉米带[1]。
总的种植面积约1249.35平方公里,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其营养丰富,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
玉米生长期较短,生长期内要求温暖多雨。
玉米耗水量大,如果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就会减产甚至绝收。
如果秋季来临太早,玉米在受冻,也会减产。
到了末年,玉米在我国的种植已达十余省,如、、、、、、、、、、、、、、等地。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和而居第三位。
种植范围从北纬58°(和)至南纬40°(南美)。
世界上整年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
玉米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其中约2/5供外销。
中国年产玉米占世界第二位,其次是、、。
为玉米的重要产区之一,的玉米质量非常高。
全球有两大着名玉米黄金带,分别位于和。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国。
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
拔节期日均18℃以上。
从抽穗到开花日均26~27℃。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
玉米适宜的pH为5~8,以PH6.5~7.0最适。
耐盐碱能力差,特别是氯离子对玉米为害大。
受潮的玉米会产生的致癌物,不宜食用。
饲料消费是最重要的消费渠道,约占消费总量的70%左右。
作为工业原料使用也是消费的主要渠道。
玉米不仅是“饲料之王”,而且还是粮食作物中用途最广,可开发产品最多,用量最大的工业原料。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可得到化学成份最佳,成本最低的产品,附加值超过玉米原值几十倍,广泛用于造纸、食品、纺织、医药等行业。
以为原料生产的酒精是一种清洁的“绿色”燃料,有可能在21世纪取代传统燃料而被广泛使用。
库存亦是玉米需求的一种形式。
处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各国总要储备一些粮食。
世界玉米库存量一般占消费量比重的20%左右。
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植株的其它部分用途也相当广泛:玉米秆用于造纸和制墙板;苞叶可作填充材料和草艺编织;玉米穗轴可作燃料,也用来制工业溶剂,除用作牲畜饲料外,还是池很好的原料。
中国主要农作物简介

中国主要农作物简介
库存亦是玉米需求的一种形式。
处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各国总要储备一些粮食。
世界玉米库存量一般占消费量比重的20%左右。
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植株的其它部分用途也相当广泛:玉米秆用于造纸和制墙板;苞叶可作填充材料和草艺编织;玉米穗轴可作燃料,也用来制工业溶剂,茎叶除用作牲畜饲料外,还是沼气池很好的原料。
2小麦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产量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
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
冬麦种植于温带地区,在秋天时播种,而春麦则生长在有长冬的地方,它在无霜的春天播种。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7°~50°,从平原到海拔约4000m的高原(如中国西藏)均有种植。
分布情况:
【华北地区】:河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
【华中地区】:江西、湖北【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南地区】:重庆、四川、。
高考地理:中国农业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教学素材)讲解学习

高考地理:中国农业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教学素材)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教学素材)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 7——10、11月(双季)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
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
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
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
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
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东北林区: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人参、貂皮、鹿茸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黄河流域: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桃南方地区:柑橘、、荔枝、桂圆、菠萝、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蚕桑南部沿海:、荔枝、桂圆、菠萝海南:椰子西北: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长绒棉,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马,宁夏的滩羊青藏高原: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台湾:樟树(樟脑)、甘蔗、茶叶、、菠萝主要经济作物分述如下:①棉花。
1990年中国棉田面积约558.8万公顷,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6%,1990年皮棉产量达450.8万吨,为世界上最大产棉国。
棉花种植分布在北纬19°~45°,东经76°~125°范围内,但主要产于黄河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59%)和长江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35%),其中最大的集中棉区是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次为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晋南盆地)、四川盆地及南疆等地区。
②油料作物。
1990年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50.9%,种类多而分布广。
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5大油料作物。
1978年以来,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均超过花生,分布遍及各省区,以冬油菜为主,绝大部分产于长江流域,在长城以北,内蒙古、西北、青藏等地区则种植春油菜。
花生除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外,各省区均有种植,其中山东一省占中国产量1/3以上。
主要集中产区有二:一是环渤海周围的山东、辽东半岛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二是粤、桂、闽、台丘陵及沿海地区。
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向日葵1978年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迅速扩种,日益成为北方地区主要油料之一。
胡麻是长城以北的河北坝上、雁北、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
1990年中国油料作物产量达1613.2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为695.8万吨。
③糖料作物。
我国农作物分布

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
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
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
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
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
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
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
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
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
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小麦(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
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一)

一、中国农业资源概况中国国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千公顷。
平原、盆地约占 31%,高原和丘陵约占 69%。
疆域由南到北相距 5500 多公里,兼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几个不同的气候区,其中绝大部份处于温带,适宜农、林、牧、渔等各业生产的发展。
中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有种植,是稻、粟、稷、荞麦、大豆、茶、桑、苎麻、青麻、梨、桃、柑桔、荔枝、龙眼、山查、猕猴桃等的起源地之一,名贵品种多样。
中国拥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杉、松、柳、杨等树种,其中水杉、银杉、水松、杜仲等名贵树种为中国特有。
全国草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40%,大部份可以用来放牧。
家养畜禽有牛、马、驴、骡、猪、羊、狗、鸡、鸭,其中,伊犁马、秦川牛、关中驴、滩羊、梅山猪、北京鸭等举世闻名。
中国有海岸线 18000 多公里,江河湖泊等淡水水域面积达 1600 多万公顷。
中国水产资源丰富,其中海洋水资源有鱼类、头足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鲳鱼、对虾等都是名贵品种。
淡水水产量属世界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经济鱼类品种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鱼等50 多种,东方对虾、中华绒螯蟹、鲥鱼、鳗鲡等驰名中外。
中国的盆景、石雕、竹编、刺绣等农副产品也是种类繁多,蜚声中外。
XX 年,全国总人口为亿人,其中乡村人口 79563 万人,占总人口的%。
二、中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和剥削,农业生产发展极其缓慢,生产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业生产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经过几十年努力,特殊是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和绝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许多主要农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前列,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者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市场供给充足,告别了全面短缺的状况,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我国粮食作物分布我国粮食作物分布图我国粮食作物分布特点报告四川省粮食生产特点及其原因分析第一部分 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一、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类我国主要农作物可分为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两个大类。
粮食作物主要分为谷物、豆类和薯类三大类。
其中谷物又可以细分为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
如图1-1所示。
图1-1我国农作物的分类示意图二、各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在我国各省区中,黑龙江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达到10820.5千公顷,占全国粮食播种总面积的10.24%。
其次是河南省和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分别占全国的8.96%、6.57%。
而总产量的方面,则是河南省位居全国之首,达到5245.2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46%,排在第二、三位的省份是山东和黑龙江。
我国主要粮食产区是:黑龙江、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川等。
各地区具体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各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表地区总播种面积(千公顷)播种面积比重(%) 位次总产量(万吨) 总产量比重(%)位次 全国统计 105638.9 50160.3北 京 197.5 0.19 29 102.1 0.20 30 天 津 292.0 0.28 28 147.2 0.29 27 河 北 6168.2 5.84 26 2841.6 5.677山西3028.2 2.87 16 1007.1 2.01 20 内蒙古5119.9 4.85 8 1810.7 3.61 13辽宁3127.2 2.96 14 1835.0 3.66 12吉林4334.7 4.10 10 2453.8 4.89 9黑龙江10820.5 10.24 1 3462.9 6.90 3上海169.9 0.16 31 109.2 0.22 28江苏5215.6 4.94 7 3132.2 6.24 4浙江1219.6 1.15 23 728.6 1.45 23安徽6477.8 6.13 4 2901.4 5.78 6福建1201.0 1.14 24 635.1 1.27 24江西3525.3 3.34 13 1904.0 3.80 11山东6936.5 6.57 3 4148.8 8.27 2河南9468.0 8.96 2 5245.2 10.46 1湖北3981.4 3.77 12 2185.4 4.36 10湖南4531.3 4.29 9 2692.2 5.37 8广东2479.5 2.35 20 1284.7 2.56 16广西2984.0 2.82 17 1396.6 2.78 15海南402.6 0.38 26 177.5 0.35 26重庆2195.8 2.08 21 1088.0 2.17 18四川6450.0 6.11 5 3027.0 6.03 5贵州2821.8 2.67 18 1100.9 2.19 17云南3994.5 3.78 11 1460.0 2.91 14西藏171.8 0.16 30 93.9 0.19 31陕西3099.8 2.93 15 1067.9 2.13 19甘肃2687.0 2.54 19 824.0 1.64 22青海301.8 0.29 27 106.2 0.21 29宁夏856.3 0.81 25 323.5 0.64 25新疆1379.1 1.31 22 867.0 1.73 21三、各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构成通过分析各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表(表3-1)可以发现,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而南方地区以稻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