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到谁家去做客呢(四篇)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去朋友家做客》礼仪教育活动案例【幼儿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去朋友家做客》礼仪教育活动案例【幼儿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去朋友家做客》礼仪教育活动案例【幼儿教案】>> 幼儿教案2020-11-28收录于话题#社会教案 ,354#礼仪教育 ,29目标:1、了解做客过程当中的礼貌用语及正确的做客礼仪。

2.能大胆交流和表达应该怎样做好主人与客人的角色,并且能够与同伴共同分享经验。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做客人与主人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的乐趣。

准备:PPT课件、情境创设一、谈话引入师:小朋友,你们去做客过吗?你做客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师:你觉得做客的时候该怎么做?二、儿歌故事导入1.幼儿听故事“熊猫请客”师:听了故事,你喜欢谁去做客?为什么不喜欢小熊去做客?师:我们去别人家做客时要怎么做?2.幼儿观看PPT“客人来我家做客”师:如果你是小主人,客人来你家做客你该怎么做?师: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做客人时用到什么礼貌用语?做主人时用到什么礼貌用语?3.请小朋友来扮演做客师:谁愿意来当主人和客人(幼教)更多更新的【幼儿教案】请关注公众号,按照故事当中的角色进行扮演。

幼儿分组进行扮演角色。

三、集体讨论师:除了刚才我们扮演的角色人物“做客”你们觉得还有其他要注意的事项吗?师:小朋友们除了在游戏中去做客,你们也可以真正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或者周末去好朋友家里做客。

你们想去做客吗?自制邀请卡,请好朋友来做客四、延伸活动幼儿自制邀请卡,讨论并邀请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或者去朋友家做客。

小班语言:去朋友家做客一、谈话(价值分析:《我是小客人》,为做客做准备。

)1、“今天,我们去班上小朋友家做客。

”“怎样才能当个好客人、好主人?”小结:宝宝做客互相问候、热情招待、真有礼貌。

2、出发去小朋友家要求: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

二、去小朋友家做客(价值分析:在作客活动中,知道有礼貌、食物共享、大胆表现)1、有礼貌敲门,问好。

2、分享好吃的东西(糖果、小番茄等)。

要求:分享食物要谦让、垃圾放入垃圾箱。

请主人(奶奶、爷爷)先品尝。

大班案例:请到我家来做客

大班案例:请到我家来做客

大班案例:请到我家来做客
案例背景:
小明是一个五岁的大班小朋友,他的家住在一个美丽的小区里。

这个周末,小明的爸爸妈妈决定邀请一些邻居和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共度一个愉快的周末。

为了让这次聚会更加有趣,小明的爸爸妈妈决定让小明参与其中,负责招待客人。

活动目标:
1. 培养小明的社交能力和礼仪意识。

2. 提高小明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进小明与家人、邻居和朋友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1. 小明的爸爸妈妈提前告诉小明,这个周末会有客人来家里做客,让他有心理准备。

2. 小明的爸爸妈妈教他如何礼貌地招待客人,如打招呼、端茶倒水、摆放餐具等。

3. 小明的爸爸妈妈和他一起准备一些简单的点心和饮料,如水果、饼干、果汁
等。

4. 小明的爸爸妈妈还为他准备了一些小礼物,以便在合适的时候送给客人。

活动过程:
1. 客人陆续到来,小明热情地招呼他们,向他们问好,并引导他们到客厅就座。

2. 小明的爸爸妈妈教他如何为客人倒茶水,他小心翼翼地端着茶水,走到客人面前,微笑着说:“请喝茶。

”客人夸奖他真懂事,小明非常高兴。

3. 小明的爸爸妈妈还教他如何摆放餐具,他认真地将餐具摆放整齐,确保每个客人都能方便地使用。

4. 餐后,小明的爸爸妈妈让他拿出准备好的小礼物,分发给客人。

客人都对小明的礼物赞不绝口,夸他真是个有心思的孩子。

5. 聚会进行得非常愉快,大家都觉得小明是个非常可爱、懂事的孩子。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做客》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做客》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做客》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做客的基本礼仪,如敲门、问候、自我介绍等。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互动。

3. 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让他们在做客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功。

二、活动准备:1. 教具:敲门道具、玩具家具、图片等。

2. 环境:布置一个模拟家庭场景,如客厅、卧室等。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讲述一个有关做客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做客的兴趣。

2. 讲解做客礼仪:向幼儿讲解敲门、问候、自我介绍等做客的基本礼仪。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做客的场景,实践所学礼仪。

4. 互动环节:组织幼儿进行互动游戏,如“做客大比拼”,巩固所学内容。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扮演做客的角色,实践所学礼仪。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设置“小小接待员”岗位,让幼儿担任接待员,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于做客礼仪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实践做客礼仪的情况。

3. 综合评价: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六、活动内容:1. 学习敲门:让幼儿了解敲门的重要性,学习正确的敲门方式。

2. 问候与自我介绍:教育幼儿如何向主人问候,并学会简单自我介绍。

3. 参观他人家:教育幼儿在参观他人家时,要礼貌待人,不乱动人家的物品。

4. 告别礼仪:教育幼儿在离开时,要学会道别,并表示感谢。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做客礼仪,让幼儿跟随模仿。

2. 情景模拟法:设置实际场景,让幼儿参与其中,实际操作所学礼仪。

3. 互动教学法:组织幼儿互相交流、互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步骤:1. 讲解敲门礼仪:讲解敲门的重要性,示范正确的敲门方式。

2. 学习问候与自我介绍:教授幼儿问候语和简单自我介绍的方法。

3.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家庭场景,让幼儿扮演客人,实践所学礼仪。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做客》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做客》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做客》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做客》及教学反思《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做客》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做客》含反思!设计意图:小班的宝宝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当他们去别人家做客,往往不知该怎么做。

本次活动以去小兔家做客的游戏情景,通过幼儿在看小动物是怎么做的,间接的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做客礼仪。

活动目标:1、学说短句:“**,你好”、“**,我喜欢你”。

2、能用简单的礼貌用语,积极的应答态度与人交往。

3、体验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纸造型(小兔的房子),小鸡的手偶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学说短句:“**,你好”、“**,我喜欢你”。

活动难点:能用简单的礼貌用语,积极的应答态度与人交往。

活动过程:一、出示情景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座“小房子”,师:你们看森林里新出现了一座小房子,你们猜,这是谁的家呢?(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说是小兔的家)师:我们看到这个门上贴着谁了?对了这是小兔的家,你们听出现了什么声音(插入敲门声)二、出示动物师扮演小兔子:这是谁在敲门呢?(出示小鸡)小鸡:小兔子你好,师扮演兔子:小鸡真有礼貌,我喜欢你(带领幼儿说小鸡我喜欢你)抱一抱2.又有敲门声响起了,这次是小羊小羊;小兔子你好(带领幼儿一起说)小兔;小羊,我喜欢你(带领幼儿一起说)抱一抱3.又来了一个小动物,这次是小猫眯呢,小猫:小兔子你好(引导幼儿说小兔你好)小兔:小猫,我喜欢你(引导幼儿一起说)抱一抱三、体验做客小兔家还有几把空椅子,我今天要邀请蕾蕾班的幼儿去做客,引导幼儿先敲门,问好,最后和小兔子抱一抱。

四、延伸活动蕾蕾班的娃娃家也多了一位小动物,这位小动物也想要邀请蕾蕾们去做客,想去做客的蕾蕾们,要有礼貌的去哟。

教学反思:本节教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特别适合小小班的幼儿。

去小熊家做客幼儿园小班教案

去小熊家做客幼儿园小班教案

去小熊家做客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小熊这个角色,了解去别人家做客的基本礼仪。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礼貌用语。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使他们懂得尊重他人,乐于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去小熊家做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去别人家做客的基本礼仪。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学会礼貌用语。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熊玩具、图片等。

2. 环境:温馨的教室氛围,准备一些与小熊相关的装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小熊这个角色。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去小熊家做客》,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去别人家做客应该怎么做,使用哪些礼貌用语。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实践所学礼仪。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故事,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2.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里练习使用礼貌用语。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口语表达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家长反馈幼儿在家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况。

九、教学延伸1. 开展“小小客人”活动,让幼儿扮演客人,体验去别人家做客的乐趣。

2. 组织家庭访问,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礼仪。

十、课程反思2.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的表现,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教师准备小熊家的场景,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礼貌用语和做客的基本礼仪。

2. 情境游戏:设计一个“做客”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去别人家做客的乐趣,学会礼貌用语和做客的基本礼仪。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幼儿园礼仪《学做小客人》活动教案三篇

幼儿园礼仪《学做小客人》活动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活动⽬标: 1.初步学会做客的简单礼节。

2.学会⽤礼貌⽤语与⼈交往。

3.喜欢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1.⼩动物的头饰若⼲个。

2.⼩盘⼦,⼩杯⼦若⼲个。

3.⼀篮玩具、图书、布娃娃。

4.⾃制⼩电视。

5.娃娃歌。

活动过程: ⼀、引⼊话题。

1.回忆性谈话。

(1)⼩朋友,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带你们去别⼈家做过客呀? (2)你们去别⼈家的时候都做些什么事? ⼆、学习礼貌⽤语和简单礼节。

1.学习有礼貌的问候主⼈。

(1)⼩朋友,你们到别⼈家做客时会先做什么事? (2)敲门是怎么敲的? (3)是轻轻的敲还是⽤⼿⽤⼒的拍打门啊? (4)如果别⼈家有门铃,你⼜会怎么做? (5)门开了,⼩朋友要怎么和主⼈打招呼? (6)⼩朋友们刚才都知道了,到别⼈家做客要轻轻敲门,见到主⼈要说:“您好!”见了不同的⼈还要⽤不同的称呼,像“叔叔好!”“阿姨好!” 2.学会有礼貌的与⼈交谈 (1)⼩朋友,你在做客的时候,主⼈有没有请你玩玩具,吃东西呀?你要对他说什么? (2)别⼈的家⾥好漂亮,⼩朋友⼀定很想参观参观,你们要怎么对主⼈说呢? (3)没有主⼈的同意,你们能随便玩别⼈家⾥的东西吗? (4)⼩朋友在做客的时候,如果主⼈邀请你⼲什么,就要对主⼈说:“谢谢!”想要做其他的事情时也要先问主⼈“我能不能这样做。

”等主⼈说可以后,才可以去做那件事。

3.有礼貌的与⼈告别。

(1)天⿊了,⼩朋友离开主⼈家的时候要和主⼈说什么? (2)你们会谢谢主⼈招待你们吗? (3)要不要也邀请主⼈到你们家⾥做做客?你怎么邀请他。

(4)刚才有稻多的⼩朋友都说出了⾃⼰做客时的表现,⽼师发现⼩朋友都很有礼貌,都会对主⼈说“您好!”“谢谢!”和“再见!”还会邀请主⼈也到⾃⼰家做客,⼩朋友都很能⼲。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活动《做客》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活动《做客》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活动《做客》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材第四章《与人交往》,详细内容为“做客”。

通过讲述小熊去朋友家做客故事,引导幼儿学习做客基本礼仪,如礼貌敲门、问候、感谢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做客基本礼仪,学会礼貌敲门、问候、感谢等。

2. 培养幼儿与人交往能力,懂得尊重他人。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增进同伴间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做客基本礼仪,并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与人交往能力,懂得尊重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玩偶、玩具电话、敲门声录音、教学挂图等。

2. 学具:小熊角色扮演道具、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a. 教师扮演小熊,以小熊口吻讲述自己去朋友家做客故事。

b. 邀请幼儿扮演小熊朋友,一起模拟做客情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通过挂图,讲解做客基本礼仪:礼貌敲门、问候、感谢等。

b. 邀请幼儿示范,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设计一系列关于做客场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做客礼仪。

b. 教师观察幼儿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

4.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a.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做客场景,展示给其他小组。

b. 教师评价各小组表现,引导幼儿互相学习、互相尊重。

b.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尝试运用所学,与他人友好交往。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做客》2. 板书内容:a. 做客基本礼仪:礼貌敲门、问候、感谢等。

b. 与人交往原则:尊重他人、友好相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和朋友一起做客情景。

2. 答案要求:画面中包含做客基本礼仪,如礼貌敲门、问候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表现,针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和关注,提高他们交往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多创造交往机会,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不断提高交往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去做客》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去做客》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去做客》含反思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的客人礼仪
2.练习做客礼仪
3.培养孩子们的待客之道
教学准备
1.做客场景布置:桌椅、茶具、餐具等
2.ppt或图片等
3.零食或茶水
教学内容及步骤
1. 导入(10分钟)
1.老师问孩子们在家里有没有做过客人。

2.引导孩子们回忆接待客人的情景,并询问孩子们对待客人的印象。

2. 介绍不同的客人礼仪(20分钟)
1.通过ppt或图片等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不同场合下应当注意的客人礼仪。

2.强调不同场合应该注意的细节,如迎接姿态、穿着、礼貌等。

3. 练习做客礼仪(30分钟)
1.老师布置做客场景,让课堂上的部分同学扮演客人的角色;其余同学扮演主人的角色。

2.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孩子们互相招待,并注意礼仪细节,如迎接、引导、倒茶、倒水、端菜等。

3.让同学们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加强对待客人的感受,让孩子们理解做客礼仪是一个有待培养的能力。

4. 反思(10分钟)
1.让孩子们交流练习中的体会和感受。

2.引导孩子们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犯的错误,如忘记提醒客人如何操作,倒太多茶等等。

扩展
1.可以布置家庭作业:回家自己接待一位客人,记录下过程中的问题和感受,并报告到班里。

2.引导孩子们体验成为客人的感受,让孩子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应礼仪。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了解到不同场合下应当注意的客人礼仪,并能够通过练习开始领悟做客礼仪的重要性和细节。

同时,通过反思,孩子们也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在做客礼仪方面的不足并有所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教教学案例:到谁家去做客呢(四篇)目录:
幼教教学案例:到谁家去做客呢一
幼教教学案例:大家起玩二
幼教教学案例:娃娃家的幕三
幼教教学案例:娃娃家里的小衣服四
- 1 -
案例:到谁家去做客呢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孩子是主人,随时都会出现他们大胆的想法和意见,甚至经常会因为意见不统一而引发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之间的争论。

但教师在孩子争论的同时应善于分辨孩子的争论焦点有无意义,何时旁观、何时回应,教师应当学会把握这之间的尺度。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到朋友家做客是预设内容之一。

为了给这次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孩子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讨论。

“老师,到我家做客吧,我家很大,而且我家还有一个长,很多很多小朋友一起去都没关系。

”朱浩说。

“我家住在宜嘉苑5号101,我家很整洁的,爸爸妈妈和外公外婆都欢迎我们班级的小朋友来。

”黄金晶接着说。

……统计后,共有四个小朋友乐意让我们大家去参观自己的家。

但最终的目的地只有一处,去谁家好呢?吴仕婷提议,大家一起来选吧!根据她的建议,由我组织,让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想法。

最终的结果是:朱浩18票,黄金晶12票,吴文卿2票,高北辰2票。

显而易见,朱浩家应该是我们最终的选择,可当我宣布时,许多孩子表示了反对意见,那些选择去黄金晶家的小朋友仍然坚持自己选择的选择不动摇,让我不得不把最后参观的地点该为了两处。

由于我的及时调整,终于让所有的孩子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分析: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孩子是主人,随时都会出现他们大胆的想法和意见,甚至经常会因为意见不统一而引发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之间的争论。

但教师在孩子争论的同时应善于分辨孩子的争论焦点有无意义,何时旁观、何时回应,教师应当学会把握这之间的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