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图书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图书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图书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引言】为了保障图书馆环境的清洁、整洁和安全,提供良好的阅读和学习氛围,图书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图书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目标和原则、具体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图书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图书馆作为学习、阅读的场所,它的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读者的体验和学习效果。
一个清洁、整洁的图书馆环境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还有利于读者的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合理管理图书馆环境卫生也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必要措施。
【图书馆环境卫生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建立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安全的图书馆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和阅读条件。
2. 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2)全员参与原则:将环境卫生管理纳入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并加强读者的环境卫生意识。
(3)持续改进原则: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4)资源优化原则: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管理效益。
1. 每日清洁工作:(1)清扫地面:每日早晨、下午和晚上进行地面的干湿清扫,及时清理地面上的垃圾、纸屑等。
(2)清理桌面:每日检查阅览室桌面的卫生情况,保持桌面整洁,定期擦拭。
(3)清洁卫生间:每日定期清洁卫生间,包括清洁马桶、洗手台、镜子、地面等,确保卫生间的整洁和干燥。
(4)垃圾清运:及时清运各个区域的垃圾,保持图书馆内部环境的整洁。
2. 定期清洁工作:(1)定期大扫除:每月或季度进行一次大扫除,对图书馆内部进行全面清洁,包括灯具、书架、窗户等。
(2)室内空气净化:定期对图书馆进行室内空气净化,确保空气质量良好,减少有害物质的存在。
(3)清洗设备器材:定期清洗图书馆内的设备器材,保持其功能正常。
(4)除虫灭鼠:定期进行除虫灭鼠工作,确保图书馆的卫生状况。
3. 环境卫生意识培养:(1)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宣传环境卫生的活动,提高读者和工作人员的环境卫生意识。
(完整版)图书馆环境卫生打扫及管理制度

(完整版)图书馆环境卫生打扫及管理制度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图书馆环境的卫生打扫和管理,提供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以方便读者进行研究和阅读。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图书馆内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图书馆管理人员、保洁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三、职责和义务1.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负责制定和执行环境卫生打扫和管理计划,保证图书馆的整洁和卫生。
2. 保洁人员应按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安排和要求,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打扫和保洁工作,包括清洁书架、桌椅、地板等。
3.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清洁用具和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定期对图书馆进行环境卫生质量检查,确保环境卫生达到要求。
5. 图书馆内的读者也应尽自己的义务,保持图书馆环境的整洁和卫生,不随意乱扔垃圾,保护图书馆公共设施和资源。
四、工作流程1.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的环境卫生打扫和管理计划,并将该计划通知保洁人员。
2. 保洁人员应按照计划进行日常的环境卫生打扫和保洁工作,包括清洁书架、桌椅、地板等。
3.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保洁工作进行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4.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环境卫生质量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及时整改不足之处。
5.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根据需要调整环境卫生打扫和管理计划,确保图书馆的整洁和卫生。
五、制度执行和监督1.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监督执行本制度,并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2. 读者和其他相关人员应积极配合和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3. 如发现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或违规行为,应及时向图书馆管理人员报告。
结束语本制度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图书馆环境的卫生水平,提供更好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所有工作人员和读者都应共同遵守和配合执行本制度,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图书馆环境。
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

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
(一)图书馆清洁卫生由办公室负责和检查。
(二)实行专人负责的管理办法,具体划分如下;
1、图书馆馆舍外(周围)、馆内的公共场所、卫生间、楼梯、电梯、走廊地面门窗的清洁卫生由物业负责,办公室负责监督清洁工作全过程。
2、各办公室、阅览室(含书库)的书架、地面和书刊资料的清洁卫生由该室(库)的工作人员负责,已外包物业清扫的室内场所,该室工作人员有义务监督清洁工作全过程。
(三)清洁卫生的标准和要求
1、清洁卫生要经常化、制度化。
每天要清扫馆舍外及公共场所、卫生间、楼梯、电楼、走廊等地面门窗卫生,确保卫生不留死角。
室内卫生每天要确保干净整洁,桌椅、书架、仪器等无灰尘。
2、清洁卫生的总要求
(1)清洁、明亮、整齐、美观。
(2)地面无纸屑、果皮、痰迹和油渍;桌椅、书架、仪器设备无灰尘;门窗明亮;天花板无蛛网;物件摆设整齐;标识醒目规范。
(四)由馆办公室定期负责组织卫生检查,结果作为馆
内评比依据之一。
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

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维护图书馆的卫生环境,保障读者的健康,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卫生管理责任1.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都有维护图书馆卫生的责任,团结协作,共同为保持图书馆的卫生环境而努力。
2.图书馆的馆长或负责人应该对图书馆的卫生工作负全面责任,监督卫生工作的落实情况。
3.每个部门负责人应该对本部门卫生工作负责,保证本部门的卫生状况符合规定。
4.卫生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履行职责,勤勉工作,维护图书馆的卫生环境。
三、卫生管理措施1.定期清扫(1)图书馆内部定期进行全面清扫,包括地面、桌椅、书架等物品的清洁工作。
(2)对门窗、通风设施等进行定期清洁,确保空气的新鲜。
2.环境消毒(1)定期对图书馆内部进行细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公共设施的消毒需重点加强。
(2)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手消毒,保证读者的健康安全。
3.垃圾处理(1)定期清理垃圾,并做好分类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倡导读者亲近环保,共同保护环境。
4.卫生监督(1)设置卫生监督工作人员,定期对图书馆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卫生工作的落实。
(2)对发现的卫生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问题迅速解决。
5.应急处理(1)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突发疫情或其他卫生问题及时作出处理和应对。
(2)保持与相关卫生部门的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卫生信息和应急处理方案。
四、卫生管理规定1.图书馆内禁止吸烟,保持空气清新。
2.鼓励读者自备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饮料杯,减少垃圾处理压力。
3.严格控制食物进入图书馆的行为,避免食物污染环境。
4.禁止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保持良好的阅读氛围。
5.保护图书馆内的设施和物品,防止破坏和污染。
六、处罚措施对违反卫生管理规定的人员给予警告、罚款、停止服务等处罚,并根据违规情节轻重作出相应处理。
七、附则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可由馆长或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
本管理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图书馆所有。
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_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办法

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_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办法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_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办法图书馆是文献资源信息中心,是广大师生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篇1为了加强卫生管理,给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整洁、安静、优雅、舒适的环境,特制定以下制度:1.卫生委员会为加强卫生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特成立图书馆卫生委员会,由馆长全面负责,各部室为职能部门,具体落实馆内卫生的实施和检查检查工作。
组长:馆长副组长:分管副馆长成员:各部(室)主任2.馆内卫生管理(1)、馆内卫生实行包干制度,各部门对辖区卫生工作负责,建立卫生责任制,各部主任要组织落实本部门责任区的卫生清洁工作。
(2)、保持室内清洁整齐、门窗洁净,并养成良好的公共道德和卫生习惯。
(3)、家具、设备、书籍等用品无积灰,摆放整齐。
(4)、流通部、阅览室等读者服务部门的卫生工作应在开馆前或闭馆后进行。
3.馆内卫生标准(1)、书架、图书以及桌椅等办公用品整洁 25分。
(2)、地面清洁,无纸屑、果皮、烟头等杂物,无痰迹 25分。
(3)、墙壁、屋顶干净,无蜘蛛网,无乱贴、乱挂25分。
(4)、房屋门窗、玻璃、灯具、风扇等洁净、无破损 25分。
4.其它(1)、对于卫生工作搞得好的个人或部室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做得差的部门,予以适当处分。
(2)、图书馆各公共部位由清洁工统一负责打扫,学生自习室由阅览部人员协助清洁工负责清扫。
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篇2图书馆是供读者学习的公共场所,为了给读者创造一个优美、文明、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特制定以下卫生管理制度:(一)各部负责本部办公室、工作区域的清洁卫生。
(二)坚持每天清扫制度,每周大扫除一次,把环境保护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三)馆内卫生标准:1、地面:每天清扫,无灰尘、痰迹、纸屑、烟蒂。
垃圾应及时清除,不得在室内堆放。
2、书架:图书排列整齐,书架无灰尘。
图书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4篇)

图书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环境卫生管理目标:为读者提供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学习和阅览环境,保障读者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质量。
二、环境卫生管理责任:1. 图书馆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2. 图书馆工作人员负责执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并进行日常清洁工作。
3. 所有读者都应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持环境卫生。
三、环境卫生管理措施:1. 室内清洁:(1) 图书馆每日开馆前,应进行大扫除,清理和消毒桌椅、地面、窗户等。
(2) 工作人员应定期清洁各个区域,包括阅览室、借阅区、电脑区等。
(3) 阅览室内每天定期清理垃圾桶,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 图书馆杂志区和报纸区每天应定期清理整理,保持干净整洁。
2. 卫生设施管理:(1) 图书馆应提供足够数量的洗手间,并保持卫生设施的日常清洁和维修。
(2) 洗手间内放置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保证读者使用的方便和卫生。
(3) 洗手间内应配备充足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垃圾。
3. 垃圾分类管理:(1) 图书馆应设置不同种类的垃圾桶,并设置明确的标识,引导读者进行垃圾分类。
(2) 工作人员应定期清理垃圾桶,并进行垃圾的分类处理。
四、环境卫生管理监督:1. 图书馆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环境卫生检查,对工作人员的清洁工作进行评估和奖惩。
2. 图书馆接受用户反馈,及时处理用户对环境卫生的投诉和意见。
五、违反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处理:对于违反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图书馆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1. 提醒和教育:对于一次性或轻微的违规行为,先进行口头提醒和教育。
2. 书面警告:对于多次或严重违规行为,给予书面警告,并记录在案。
3. 暂停使用权: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可以暂停读者使用权,限制其进入图书馆。
4. 其他惩罚:对于特别严重的违规行为,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如禁止借阅图书或禁止使用图书馆设施等。
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宣传:图书馆应定期向读者公布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并通过电子屏幕、海报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醒读者遵守和维护环境卫生。
图书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图书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教师学习的重要场所。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持图书馆的卫生整洁,制定合理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图书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从图书馆环境的清洁与整齐、消防安全、噪声控制、环境卫生责任等方面进行规范。
二、图书馆环境的清洁与整齐1. 员工责任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熟悉相关卫生管理规定,并严格遵守。
员工应保持自己工作区域的清洁与整齐,包括办公桌、公共区域、书架、桌椅等。
工作人员应按照图书馆制定的卫生管理时间表进行清洁工作。
2. 读者责任读者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守卫生管理制度。
读者应保持自己所在区域的卫生整洁,并将使用过的图书归还到指定位置。
3. 清洁设备图书馆应配备必要的清洁设备,如扫把、拖把、清洁剂等。
这些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正常使用。
图书馆还应配备垃圾桶和垃圾袋,保证垃圾及时清理。
三、消防安全管理1. 防火措施图书馆应制定防火措施,包括安装灭火器、火灾报警系统等。
灭火器和火灾报警系统应定期检修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图书馆应组织员工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应急处置的能力。
2. 电器设备管理图书馆内的电器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电器设备的安装、维护和使用应符合安全规定,禁止乱拉乱接电源线。
电器设备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3. 疏散通道与标识图书馆应保持疏散通道的畅通,不得堆放物品阻碍疏散。
图书馆内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以指示疏散通道的位置,提高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效率。
四、噪声控制为了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图书馆应制定噪声控制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具体措施包括:1. 提醒和警告图书馆应设置明显的提醒和警告标识,提醒读者保持安静,避免影响他人学习。
工作人员应定期巡查,对影响他人学习的噪声进行提醒和警告。
2. 区域划分图书馆应根据学习需求,划分安静区和交流区。
安静区内要求读者保持安静,不得大声交谈。
图书馆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图书馆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图书馆卫生管理,营造一个整洁、安静、卫生的学习环境,维护读者的健康权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图书馆内各个区域及各工作人员,对于外来读者及来访者同样有效。
第三条图书馆应当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对图书馆内各个区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并妥善处理生活垃圾。
第四条图书馆应当配备专业的卫生保洁人员,定期对各个区域进行清洁、卫生。
第五条图书馆应当配备必要的卫生设备和防护用具,如洗手液、口罩、纸巾等。
第六条图书馆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
第七条图书馆应当加强对读者的卫生教育,引导读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八条图书馆应当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二章图书馆卫生管理制度第九条图书馆应当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包括地面、桌椅、书架等各个区域的清洁。
(二)定期消毒,保证图书馆环境的卫生。
(三)妥善处理生活垃圾,保持图书馆内的清洁整洁。
(四)加强对工作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卫生意识。
(五)引导读者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十条图书馆应当为工作人员配备相应的卫生设备和防护用具,保障工作人员的卫生健康。
第十一条图书馆应当建立卫生档案,记录卫生检查情况及整改措施。
第十二条图书馆应当建立卫生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并及时整改。
第十三条图书馆应当建立卫生宣传教育制度,加强对读者的卫生教育。
第十四条图书馆应当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第十五条图书馆应当建立安全卫生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卫生管理责任。
第三章图书馆工作人员卫生管理规定第十六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以下卫生管理规定:(一)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洗手、保持干净整洁。
(二)佩戴口罩,定期更换。
(三)对工作场所进行卫生清洁,保持整洁。
(四)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在工作场所吃东西。
(五)加强卫生知识学习,提高自身卫生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营造整洁、舒适的阅读环境,塑造图书馆的良好形象,规范环境卫生管理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图书馆所有公共区域与办公区域的卫生管理与办
公设备的使用维护。
三、个人办公区域的维护
1、每位员工应时刻保证自己的办公桌面物品整齐、整洁无杂物,不得摆放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
2、办公桌上不能堆放货物、包装废品、实验材料等,应及时办理入库或清理。
3、办公室内需摆放文件柜、办公桌、电脑等办公设施的,应规范、合理、整齐并随时持续清洁。
4、使用文件柜、存包柜等的员工,应持续文件柜、存包柜的外观干净;内部文件资料摆放整齐;顶部不摆放旧资料、旧文件、旧物品等杂物,持续整体美观。
5、员工离开办公桌,长期不用电脑设备时,应锁定并关掉显视屏,节约用电。
6、员工长时间离开办公桌或下班后需将座椅推至办公桌下。
四、公共阅览区域的维护
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区域清洁卫生,按要求每人每一天清洁自
己的桌面和阅览室,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办公区域安全、卫生职责的负责人。
2、如多个部门公用同一间办公室,则须指定该区域安全、卫生职责的负责人。
3、各部门需摆放文件柜、办公桌、电脑等办公设施的,应规范、合理、整齐并随时持续清洁。
4、每一天下班时,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电源、门窗关掉;当天下班最后离开阅览室的员工,务必关掉所有空调、门窗、电源(尤其是计算机电源)、饮水机、茶水机、锁好门方可离开。
五、公共办公区域的维护
1、公司公共办公区域包括会议室、卫生间、走廊、楼梯(含护栏、扶手)、门窗、玻璃,每一天早上在9:00之前,清洁工将所有公共办公区域的卫生清扫一遍;
2、会议室的办公桌椅擦试一次、座椅摆放整齐,并将垃圾桶的垃圾清理干净;每周对办公区域的桌椅、门窗、文件柜等物件进行一次清洁。
3、不得在办公室的通道处摆放物品、杂物,阻碍通行,影响美观。
4、员工应注意持续地面、墙面及其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不乱丢垃圾、不吐痰、不乱张贴、能及时清理污物;禁止在办公区域内吸烟。
5、使用会议室的员工应爱护会议室设施、持续会议室的整洁,
会后将座椅归还原位、摆放整齐,及时清理会议产生的垃圾,关掉电器、电源照明。
6、定期整理办公物品、把不需要的、过期的、作废的资料、书记、杂志、报刊、物品、文具等清理出来,把需要的、常用的、不常用的一一分类保管,持续正常办公物品的取用方便、准确。
(1)个人部分:桌面、桌底、抽屉;
(2)公用部分:储藏室、文件柜等。
7、每位员工都应爱护花草等绿色植物,尤其是办公区域的植被,严禁在办公区域的花草植物盆内乱倒水、茶叶、赃物等影响植物生长。
8、办公区域所有的绿化植物由园艺公司每周进行定期的维护、修剪等工作,公司自行购买的绿化植物由就近员工每周进行一次叶面清理与维护工作。
六、环境卫生打扫标准
1、持续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持续门窗玻璃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无手印、水印、灰尘。
3、持续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4、持续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无手印、水印、灰尘。
5、持续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持续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6、持续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持续清洁、摆放整齐。
7、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8、桌面及办公机具表面、角落无灰尘、污垢。
公共物品摆放整洁。
七、监督与检查
1、办公室不定期对图书馆各部室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要求责令整改,视状况通报批评,并罚款20元。
2、单位办公室受理员工对其他人员的环境卫生维护方面问题的反映与投诉。
八、附则
1、本制度由图书馆办公室负责制定、修改、解释。
2、本规定自即日起开始执行。
含山县图书馆 2018年元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