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6设计思维与设计师心理.ppt
04462设计艺术心理学第九章 《设计思维和设计师心理》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9)

《设计艺术心理学》教材版本: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练习题集:第九章设计思维和设计师心理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1.逻辑思维2.形象思维3.创造性思维4.创造思维过程5.顿悟6.直觉7.灵感8.设计艺术思维9.创造力10.创造力人格11.天赋12.设计师的职业压力11.拖沓效应二、问题与讨论:1.试论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别和联系。
2.结合你的设计过程,论述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在设计中的表现。
3.结合本章中介绍的创造力的理论和心理研究,谈谈艺术设计师如何能提高创造力。
4.作为设计师应该如何应对职业压力。
练习题集参考答案及解析二、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1.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也称为抽象思维,是最早为人们所认识到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以概念为思维的基本单元,以抽象为基本的思维方法,以语言、符号为基本表达工具的思维形态。
P3602.形象思维:普遍认为形象思维是一种以形象为依托和工具的思维方式,这里的形象既包含了外界事物的具体形象,也包括人们思维中对具体形象产生的表象。
P3613.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与常规性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们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从某种事实中寻找新关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维活动。
P3664.创造思维过程:创造思维过程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
P3685.顿悟:是指通过理解和洞察了解情境的能力或行为。
P3686.直觉:是不经有意识的推理而了解事物的能力或行为。
P3687.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最佳的、暂时的创造状态。
P3688.设计艺术思维:设计师根据设计人物和设计对象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式,以艺术思维为基础,与科学思维相结合,并且其中艺术思维是在设计思维中具有相对独立和相对重要的位置,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具有非连续、跳跃性的特征。
P3699.创造力:P375创造力的定义,学者们一般有三种定义角度:(1)对于创造力的定义,学者们一般有三种定义的角度。
设计心理学

材料情感表达,
1,产品材料的质感语言。材料情感特征是1,产品材料的知觉特征2,产品材料的肌理性。
杯子做成玻璃的质感,给人干净明快的质感。
1,产品材料的情感表达方式,金属情感,玻璃情感,塑料情感,木材情感,
2,产品材料情感设计的材料整合,产品材料的象征情感,产品材料的文化情感。
材料情感表达设计心理
2,前运算阶段,开始出现符号思维,开始使用语言,但主要是直觉思维,很少运用到推理和逻辑。
3,具体运算阶段,开始使用关于时间,空间,逆向思维,可以进行逻辑的思考。
4,形式运算阶段,可以更加抽象,儿童的在这个阶段充分发展,达到成人水平。
如何理解设计师的能力和能力的开发
设计师能力和开发能力
1,解决无法明确的问题
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审美对象反映在人们头脑中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审美感觉,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审美能力等。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且积极的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反作用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它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物质条件和一定的社会实践。它包括潜意识和显意识。
色彩情感表达
色彩情感表达的方式。色彩与人们的心理和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色彩的共感是指人们接受外界光的刺激后,在视觉形成色的同时,还往往伴有非色觉的感觉.
产品色彩有着距离感,产品色彩也有着重量感。
产品情感设计的色彩搭配。主要是通过对比和调和实现的。产品色彩的对比感觉。色彩的调和情感。
色彩情感表达设计心理
材料的情感通过知觉赋予材料的情感体验,将视觉物质材料的形状与人的情感体验相对应,当材料展现出来他的情感时,与人产生了沟通。
举例子
购买政策
指消费者在个人经验和知识的前提下,谨慎的评价其一产品,品牌或者服务的属性,并进行理论性的选择,即用最少的成本购买能满足其一特定的需要的产品的过程。
《设计心理学》PPT课件

第6章 设计思维与设计师心理
liyan
.
1
目录
6.1 设计思维 6.1.1 思维 6.1.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6.1.3 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 6.1.4 问题求解 6.1.5 创造性思维 6.1.6 设计思维 6.1.7 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设 计艺术思维
6.2 设计师个体心理 6.2.1 创造力 6.2.2 创造力的结构 6.2.3 设计师人格与创造力 6.2.4 设计师 “天赋论” 6.2.5 设计师的创造力培养与激发
• 思维学应包括三个部分:“逻辑思维,微观法;形象思维,宏观法; 创造思维,微观与宏观结合”
.
3
鸽
逻辑思维
一种善飞的鸟
以谷类为食。
传递书信。 和平的象征
脊椎动物的一纲, 温血卵生,全身有 羽毛,后肢能行走, 前肢变为翅,一般 能飞
函件
指没有敌对、争端 或骚乱的
形象思维
返回
.
4
6.1.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
5
演绎
• 演绎推理是一种三段论式的推理方式,它是人们依据已有知识和信息, 发展出新的知识的一种方式。其推理方式为:
前提1、设计师需要具有计算机绘图和手绘草图的能力 前提2、小王是一位设计师; 结论:小王一定具有计算机绘图和手绘草图的能力。
• 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导致人们相信那些能构建合理现实世界模型的结 论,认为只有看上去合理的说法才是正确的,常常导致人们的错误结 论,因为在信息始终无法完全获得的情况下前提的定义总可能是偏颇 的,这样得到的结论便可能是谬论。
.
12
3、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别和联系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作为人类思维活动的两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 互联系。
设计心理学

1、如何理解设计心理学?(1)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形式及其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可分为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艺术设计领域中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3)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如何使设计易于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目的性;如何使设计在商业营销中获得成功,这个层次的设计艺术心理学主要针对用户“情感体验”的问题。
设计师心理,即研究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围绕设计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心理现象(设计思维)及其影响要素,以及如何帮助设计师提高其“创造力”的问题。
(4)设计心理学的性质设计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
2、主要的心理学理论和流派有哪些?设计心理学从这些理论和流派中找到了哪些与设计艺术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要点?(1)精神分析心理学无意识理论对艺术设计创作的解释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挖掘消费者(用户)潜在的动机和需要设计对象必须满足自我、本我和超我的平衡的需要(2)行为主义心理学为艺术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合适的研究对象为艺术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合适的方法(3)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4)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模型用于解释和分析设计过程以及产品使用(5)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视知觉规律格式塔心理美学创造力、创造思维的研究3、请用感觉阈限的理论来解释产品进化中的换型设计的规律。
(1)感觉阈限和差别阈限感觉阈限是指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阈限的运用:不易察觉的变化阈限的运用:易视性(2)产品进化中的换型设计的规律(3)将某些负面的因素降低到阈限以下4、阐述违反知觉恒常性的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
(1)知觉理论知觉恒常性的概念:物体的物理特征(大小、形状、颜色)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的知觉经验却保持其固有特征而不随之改变。
人的知觉的主动性体现在恒常性方面的作用(依据经验修正)(2)潜意识理论(创作主体)在无意识中被压抑的情感和需要,是驱使人去做某件事情的原动力创作过程被当作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过程的体验(3)注意(创作受众)和谐的刺激——符合恒常性新奇的刺激——违法恒常性依据荣格的理论,艺术作品依赖艺术家的个体产生,但它所代表的是人类心底最深邃、最普遍的“意识”——对新奇刺激的需求5、简述视知觉的组织(1)图形与背景(2)良好图形原则求简原则;接近原则;相似原则;连续原则;闭合原则6、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其行为的驱动力量。
设计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1.1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心理现象的多样性: • 认知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观察、记忆、思维、想象
的心理活动; • 人的心理状态——对人的注意品质、意志行为、情感反应
的研究,在心理学中称为人的心理状态; • 人的个性心理——对人的动机、需要、兴趣、气质、性格
的研究,在心理学中称为人的个性心理;
——环境心理
7
案例5:“不可能图形”为什么不可能?
埃舍尔《Relativity》
彭罗斯三角”(Penrose Triangle)
1958年,两位名字叫彭罗斯(L. S. Penrose & R. Penrose)的英国心理学家共同发表了 一篇名为“不可能图形”的论文,首先提出了“不可能图形”的概念。这种图形看 似合理,但是无法在三维空间中构造出来,它们却广受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的青睐。
8
埃舍尔的 “Belvedere’模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柱体,各个柱壁在底座和顶端之间相 互切换。这里有一个直梯,它的底部坐落在柱体的内部,然而,顶部却从梯的外部穿出。 一个坐着的人手里举着一个不可能立方体。比利时数学家马蒂厄·哈默克尔斯创造了这 个模型,以对“Belvedere”能在现实世界展示不可能立方体表示敬意。
这款可作U盘使用的MP3,其外观设计简洁明确,但是用户在使用中发现,存在二个缺陷:
1)吊带被放置在MP3上端,可能导致运动中机身部分的意外脱落; 2)按键平于机身平面,在运动中可能不慎接触到用户身体,导致按键被按动而意 外暂停(按一下表示“暂停”)。
这些问题如果不通过实际使用情境下的测试则很难发现。——可用性工程中的用户研究
13
1.1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 基本概念: • 设计、艺术设计、艺术创作(艺术作品) • 心理、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理
设计心理学第10章设计师思维与设计师心理

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 我个人认为,可以分成以下五点: • 1、多看设计作品好的书。 看书,其实最重要的是过程,你需要去思考。这
形象思维是人们能创造出整体的、概括性的、典型的、具有某 种风格的图像。光凭借概念,画家怎能将现实的客体牛抽象为 这样独特、真实的牛的形象?
电影《星球大战》中的飞船草图 设计师利用草图记录脑中闪现的表象。 如果没有形象思维,人们又怎能无中生有出这些现实生活中并 不存在的物品?
• 形象思维活动的一般过程:
“设计师六大瓶颈期”
每个人走上设计都会有束缚,那么问题出现了,是该继续追寻设计梦想, 还是跟现实妥协呢?我们都知道,鱼跟熊掌不可兼得。你想要继续追求 设计梦想,却被家庭所束缚。再加上你说你的理论基础不扎实,设计之 路就更加艰辛了,但这并不是没办法,需要你强大的毅力。
• 针对你的情况,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毕业迷茫期 • 毕业等于失业,估计这是很多大学生的想法。 • 当我们站在毕业的走廊上,我们迷茫了。 • 当我们站在校门口面对社会时,我们迷茫了。 • 很大一部分同学都很迷茫,不知道未来应该何去何从。
“设计师六大瓶颈期”
案例: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平遥古城,现在在一个地级市的一 个非常不知名的2本b类的大学上大三,平面设计专业。个人而 言很爱设计,看见网上的好的作品就会细细拜读。可现实生活 中有好多羁绊:父亲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工伤逝世,母亲 一人在家,领的一个月2000多块钱的退休金供我读大学,两个 姐姐都已嫁人,大姐还有轻微的心理疾病。现在我正在一个小 公司当美编,刚应聘了不到一个月,老板对我很好,开2000的 工资加提成。工作有时忙的没时间吃饭,有时候又闲的一天没 事干。可公司只有我一个美编,没有能讨论的同伴,对我的设 计思想也没法起到太大帮助。我有时在想,我想要的是什么生 活,又想安安稳稳,以后能养活一家老小就行;又不甘平庸, 放弃我的设计师梦想。家庭条件不好,想去培训班也去不起, 仅有的一点ps技能还是自己捣鼓自己玩出来的。大一大二也没 好好听理论课,到现在才觉得理论也挺重要,又想补起来。暑 假才正儿八经自学了一点东西。怎么办?好迷茫?
设计概论(ppt版)【PPT课件】

从学科规范的角度来看,由于设计学在西方是近些年从美术学、建筑学中分 离出来的独立学科,所以我们在此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作研 究方向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 支。 1、设计史 (1) 设计史确立的时间及核心人物: A、1977年英国设计史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 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B、佩夫斯纳是使设计史成为独立学科的核心人物,其专著《现代运动的先锋》开 设计史研究的先河,并在公众的心目中确立了有关设计的概念,并影响了公众对 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C、对于《现代运动的先锋》的评价:全书的理论核心在于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至 20世纪逐渐扩大的工业化之反响。
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因此,设计学 的研究对象便与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就艺术学科领域而言,设计学又称为设计艺术学: 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数学、物理学、材料学、 工程学、机械学、建筑学、电子学、经济学进行理论研究;
4、设计学科的6大领域:
设计现象学(Phenomenology):设计史,设计分类学,设汁经济学, 设计心理学(Psychology):设计思维,创造心理学 设计行为学(Praxeology)--设计方法学,设计能力研究,设计程序与组织管理,设 计建模 设计哲学(Philosophy):设计逻辑学,设计伦理学,设计价值沦,设计辩证法 设计教育学(Pedagogy) 设计美学(Aesthetics):设计美学是研究人造物与人周围的环境、首先是劳动 物质环境,以及劳动成果的审美改造和艺术改造的规律的学科。设计技巧,设 计艺术,设计审美,形态艺术 人类工程学:人类工程学是研究人的劳动工作能力与极限,以及如何使劳动 工具、作业条件、生活道具等与人的解剖结构、生理与心理等特性相适应的 学科。
设计心理学审美与设计PPT课件

在社会实践中,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也就不断被对象 化,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东西来表现审美者的审美情趣和理想,所以美具有新颖性。
8
案例:
石器
美的缘起与发展 石器工具的制造与改进
9
案例:
壁画
美的缘起与发展 洞窟壁画的产生
10
案例:
装饰品
美的缘起与发展 装饰品的出现
2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概述
第二章 感知觉与设计
第三章 消费者心理与设计
第四章
第五章
审美与设计 设计思维与设计师心理3源自审美与设计(二)第4章
一、审美心理学概述
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而心理活动则指人的知、情、意。因此 审美心理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和阐释人们美感的产生和体验中的知、情、意 的活动过程,以及个性倾向规律的学科。
5
(二)美的特征
美的特征是指美的特性和品格。通过社会实践所达 到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体现出美的内容的客 观性与社会性,而美的内容表现形式则是感性的,因而 又是具体形象性的。
6
(二)美的特征
(一)可感性
可感性即美具有一种能以其具体的感性形象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的特性,即有其生动的、具体的外在 形式。如事物的形状、姿态、线条、色彩、声响等。
案例:马戏艺术学院创意宣传就利用这种审美知觉的 选择性,受众首先注意到的是醒目的红色(苹果、衣服) ,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18
审美知觉的特征
(3)审美知觉的恒定性 审美知觉的恒定性,是指由于受审美经验和日常知 识的作用,在知觉条件有了变化时,知觉的内容并不随 之改变,人对于事物的状态和属性,保持着知觉的相对 稳定。这是以事物具有本身相对固定特征和人的感知接 受这种信息不断反复形成的习惯为主客观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