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检验员试题
粮油质检员试卷

单位名称:——————————————姓名:————————————————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或最佳的,将正确或最佳的填入( )中。
共40题,每题1分]1、 为减少杂质对容重的影响,所以规定了上、下筛层,测定容重必须用筛过的( )试样。
A 、半净粮B 、净粮C 、绝对下筛层筛上物D 、绝对上筛层筛上物2、减量称量法是利用( )称量质量的差值来确定所称物品的质量,是一种常用的称量方法。
A 、一次B 、两次C 、三次D 、四次3、一级化学试剂又称( )纯。
A 、优级B 、分析C 、化学D 、基准4、[H+]=2.0×10-5mol/L ,按对数的有效数字运算规划,基PH 值应为( )。
A 、4.699B 、4.7C 、4.70D 、4.7005、在同一系统中,基本单位元不同,摩尔质量也不同,以下表达式错误的是( )。
A 、当n(Ca 2+)=2mol 时,则n(21Ca 2+)=4mol B 、当时,则n(H 2SO 4) =0.5molC 、当n(51KMnO 4)=40mmol 时,则n(KMnO 4)=200mmolD 、当n(Z 1B)时,则=Z.nB 6、测得某试样组分含量(%)为:3.40、3.42、3.54、3.47、3.22、3.61、3.48、3.38、3.52,如果第10次测定结果不被Q 检验法弃去(n=10时,Q 95=0.58),其最大值不能高于( )。
A. 4.15B. 4.14C. 2.68D. 2.697、为减少方法误差带来的影响,可采用( )措施。
A 、对照试验B 、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C 、空白试验D 、增加测定次数8、使用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开关后,首先( )。
A 、开启样品池暗盒盖子B 、调透光度“0”处C 、调节波长D 、调透光度“100%”处9、使用碱式滴定管时进行滴定,正确的操作是( )。
A 、拇指和食指捏住橡皮管中玻璃珠所在部位稍上部B 、拇指和食指捏住橡皮管中玻璃珠所在部位稍下部C 、接近终点时迅速摇匀,变色即停止D 、开始快速滴定,接近终点前停止,并等待30s 后缓慢滴定至变色10、甲基橙pKHIn=3.4,推算其理论变色范围为pH ( )之间。
粮油质量检验试题

(粮油质量检验员)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 23分)1、从误差的来源分类,可将其分为、和粗大误差。
2、水分在粮食籽粒中有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一是,二是。
粮食水分的增减主要是的变化。
3、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一般根据其结构分为、和多糖,多糖是粮食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
4、根据法律的约束分类,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分为和。
5、国家标准代号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粮食行业标准代号以表示。
6、小麦的胚乳有和两种结构。
7、玉米以为定等指标,分为个等级,并增加了等外级,为中等。
8、小麦的标准水分为≤ %;玉米的标准水分为≤ %;粳稻谷的标准水分为≤ %。
9、粮油籽粒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脂类、生理活性物质和其它化学成分。
10、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是,除必须按有关规定有防护措施外,现场至少应有人。
11、需要对试剂进行气味鉴别时,应打开瓶塞,将试剂瓶远离鼻子,手放在瓶口处微微煽动,即止。
12、2004年5月26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这是一部规范粮食流通行为的重要行政法规。
13、按照收获年度计算,长江以北地区的粮食正常储存年限是:稻谷年,小麦年、玉米年。
14、按照扦样、分样和检验过程的不同,可将样品分为、和三类。
15、一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高大平房仓以吨为一个扦样单位,若干个扦样单位的样品混合后作为一检验单位(原始样品),每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不大于吨,每增加吨增加一个检验单位。
16、分样的方法有和;分样的要求是:。
17、杂质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和三类。
18、小麦粉加工精度是以小麦粉的和来表示的。
19、粮食水分在16%(含)以上,油料水分在13%以上,均认为是高水分粮油样品,水分测定一般采用。
20、粮食、油料水分测量标准方法有:、定温定时烘干法、隧道式烘箱法和。
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12分)1、不完善粒2、原始样品3、空白试验4、样品的制备5、杂质6、生芽粒7、小麦硬度8、容重9、平均样品10、分样11、垩白12、灰分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样品容器应具备的条件有()A、密闭性能良好B、清洁无虫C、不漏、不污染D、容量以2公斤为宜2、下列哪种粮食或油料不适合用四分法分样()A、小麦B、蚕豆C、花生果D、油菜籽3、各类大米的黄粒米限度为()A、2.0%B、2.1%-5.1%C、5.0%D、15%4、在油脂抽提中,冷凝管上出口一般需松松的塞一团脱脂棉,其主要作用是()A、防止水气进入B、减少乙醚挥发C、防止乙醚于空气接触D、防止温度降低5、小麦初期霉变的症状是()A、点翠B、脱糠C、黄变D、褐胚6、反映面粉新鲜度的灵敏指标是()A、酸价B、酸度C、脂肪酸值D、粘度7、粮食灰分是指粮食试样经高温灼烧后,残留下来的不再燃烧的()A、单质B、氧化物C、金属元素D、氧化物和无机盐类8、大米易发热的主要原因是()A、易生虫B、带有大量微生物C、糠粉碎末多D、水分高9、检验玉米小样杂质所用的试样重量是()克A、10克B、50克C、100克D、200克10、玉米容重的测定,应选择漏斗直径为()㎜的谷物筒A、30B、40C、50D、6011、测定小麦容重的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A、2克/升B、3克/升C、4克/升D、5克/升12、检验结果原始记录的本质特性包括()A、原始性B、真实性C、准确性D、可追溯性13、分析天平的称量结果应记录至小数点后()位数字(克为单位)A、2B、3C、4D、514、属于主要害虫的有()A、玉米象B、绿豆象C、锯谷盗D、麦蛾15、指出下列不属于玉米不完粒的项目()A、未熟粒B、虫蚀粒C、破碎粒D、热损伤粒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抵偿性是随机误差的最本质的统计特性。
粮油检测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粮油检测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 粮油检测员的主要职责是:A. 进行粮油产品的生产B. 检验粮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正确答案)C. 进行粮油产品的销售D. 进行市场调研和推广工作2. 粮食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A. 碳水化合物B. 脂肪C. 蛋白质D. 钙(正确答案)3. 粮油产品中最容易产生霉菌的是:A. 高脂肪食品B. 低水分含量食品(正确答案)C. 高糖分食品D. 高蛋白质食品4. 出现腐败变质的粮油产品在检测中主要是考察以下哪一项指标?A. 美观指标B. 营养成分指标C. 酸价指标D. 水分指标(正确答案)5. 粮食中的霉变主要是由以下哪种霉菌引起的?A. 黄曲霉B. 青霉C. 麦角霉(正确答案)D. 绿霉6. 在进行粮油检测时,最常用于脂肪含量测定的方法是:A. 煮沸法B. 蒸发法C. 溶剂提取法(正确答案)D. 重量法7. 粮油中的酸价是指什么?A. 脂肪酸含量B. 检测方法的酸碱度C. 脂肪氧化程度(正确答案)D. pH值8. 粮油检测中常用的质量指标是什么?A. 锅炉指标B. 成分指标(正确答案)C. 力学指标D. 化学指标9. 粮油中被广泛应用的保健成分是:A. 配料B. 防腐剂C. 维生素(正确答案)D. 颜色素10.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粮油检测中?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火焰原子吸收法C. 傅里叶变换红外法D. 法拉第循环电化学法(正确答案)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粮油检测员在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国家标准和________规范。
2. 粮油产品中的“滴定酸”是用来检测其________指标的。
3. 食品中添加的化学物质一般以“E”字开头,表示其为________添加剂。
4. 粮油中常见的脂肪是由甘油和________酸组成的。
5. 粮油中的水分含量越高,容易导致产品的________。
6. 通过对腐败粮油进行检测,可以发现其中是否存在________。
粮油质量检验试题

(粮油质量检验员)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 23分)1、从误差的来源分类,可将其分为、和粗大误差。
2、水分在粮食籽粒中有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一是,二是。
粮食水分的增减主要是的变化。
3、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一般根据其结构分为、和多糖,多糖是粮食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
4、根据法律的约束分类,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分为和。
5、国家标准代号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粮食行业标准代号以表示。
6、小麦的胚乳有和两种结构。
7、玉米以为定等指标,分为个等级,并增加了等外级,为中等。
8、小麦的标准水分为≤ %;玉米的标准水分为≤ %;粳稻谷的标准水分为≤ %。
9、粮油籽粒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脂类、生理活性物质和其它化学成分。
10、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是,除必须按有关规定有防护措施外,现场至少应有人。
11、需要对试剂进行气味鉴别时,应打开瓶塞,将试剂瓶远离鼻子,手放在瓶口处微微煽动,即止。
12、2004年5月26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这是一部规范粮食流通行为的重要行政法规。
13、按照收获年度计算,长江以北地区的粮食正常储存年限是:稻谷年,小麦年、玉米年。
14、按照扦样、分样和检验过程的不同,可将样品分为、和三类。
15、一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高大平房仓以吨为一个扦样单位,若干个扦样单位的样品混合后作为一检验单位(原始样品),每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不大于吨,每增加吨增加一个检验单位。
16、分样的方法有和;分样的要求是:。
17、杂质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和三类。
18、小麦粉加工精度是以小麦粉的和来表示的。
19、粮食水分在16%(含)以上,油料水分在13%以上,均认为是高水分粮油样品,水分测定一般采用。
20、粮食、油料水分测量标准方法有:、定温定时烘干法、隧道式烘箱法和。
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12分)1、不完善粒2、原始样品3、空白试验4、样品的制备5、杂质6、生芽粒7、小麦硬度8、容重9、平均样品10、分样11、垩白12、灰分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样品容器应具备的条件有()A、密闭性能良好B、清洁无虫C、不漏、不污染D、容量以2公斤为宜2、下列哪种粮食或油料不适合用四分法分样()A、小麦B、蚕豆C、花生果D、油菜籽3、各类大米的黄粒米限度为()A、2.0%B、2.1%-5.1%C、5.0%D、15%4、在油脂抽提中,冷凝管上出口一般需松松的塞一团脱脂棉,其主要作用是()A、防止水气进入B、减少乙醚挥发C、防止乙醚于空气接触D、防止温度降低5、小麦初期霉变的症状是()A、点翠B、脱糠C、黄变D、褐胚6、反映面粉新鲜度的灵敏指标是()A、酸价B、酸度C、脂肪酸值D、粘度7、粮食灰分是指粮食试样经高温灼烧后,残留下来的不再燃烧的()A、单质B、氧化物C、金属元素D、氧化物和无机盐类8、大米易发热的主要原因是()A、易生虫B、带有大量微生物C、糠粉碎末多D、水分高9、检验玉米小样杂质所用的试样重量是()克A、10克B、50克C、100克D、200克10、玉米容重的测定,应选择漏斗直径为()㎜的谷物筒A、30B、40C、50D、6011、测定小麦容重的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A、2克/升B、3克/升C、4克/升D、5克/升12、检验结果原始记录的本质特性包括()A、原始性B、真实性C、准确性D、可追溯性13、分析天平的称量结果应记录至小数点后()位数字(克为单位)A、2B、3C、4D、514、属于主要害虫的有()A、玉米象B、绿豆象C、锯谷盗D、麦蛾15、指出下列不属于玉米不完粒的项目()A、未熟粒B、虫蚀粒C、破碎粒D、热损伤粒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抵偿性是随机误差的最本质的统计特性。
粮油检验员试题

单位名称:——————————————姓名:————————————————1、小麦粉湿面筋测定是用( ) (pH5.9~6.2)湿润并揉合小麦粉形成面团的。
(A)氯化钠—磷酸缓冲溶液(B)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C)柠檬酸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D)磷酸氢二钾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2、小麦粉干面筋含量以含水量为( )的小麦粉含有干面筋的百分含量表示。
(A)12%(B)13%(C)14%(D)15%3、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若出现光电管前光闸板未开启,电表指针向右方透光率100%处偏转无法回零,是由于仪器的光电倍增管暗盒内的硅胶受潮所致,应用( ),可达到调零效果。
(A)在暗盒内装入干燥的硅胶(B)电吹风从硅胶筒送入适当的干燥热风(C)将光电倍增管暗盒内取下送入烘箱干燥(D)可取用大于所取溶液体积的分度吸量管4、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开启光电管前光闸板后,出现光源灯的光强度不够、单色器故障、灵敏度档使用不当、光电管老化等故障,会出现( )。
(A)电表指针摇摆不定(B) 变换灵敏度档时“0”位变化过大(C)电表指针向右方透光率100%处偏转无法回零(D)空白溶液调不到透光率100%5、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其( )进行的;另一类是利用其化学特性进行的。
(A)物理特性(B)生理特性(C)物化特性(D)生化特性6、方便面中氯化钠的测定,使用的标准滴定液是()。
(A)氢氧化钾标准溶液(B)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D)硝酸银标准溶液7、方便面酸值的测定时,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min内不褪色为终点。
(A) 0.1 (B) 0.3 (C) 0.5 (D) 0.78、铁铵钒指示剂法测定挂面中氯化钠的含量,样品在经处理、酸化后,加入硝酸银溶液,使之与硝酸银生成( )氯化银沉淀。
(A)白色(B)无色(C)淡红色(D)淡蓝色9、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等耐热的容器中进行,在玻璃棒的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将()。
粮油检验员的高级试题

粮油检验员的高级试题考题一:原料检验1. 简述粮油检验员对原料的要求及检验过程。
2. 针对不同的原料,列举出不同的检验指标及检验方法。
3. 如何判断原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请详细叙述判断方法。
考题二:质量控制1. 在粮油加工过程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请描述整个过程。
2. 如何防止粮油产品中的污染物?请列举可以采取的措施。
3. 详细说明粮油加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考题三:仪器使用与故障排除1. 粮油检验员常用的仪器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各种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当使用仪器时出现故障如何处理?列举常见的故障情况及应对措施。
3. 如何保养和维护粮油检验仪器以延长使用寿命?请提供相关建议。
考题四:质量标准与法规1. 粮油产品的质量标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请列举并解释其重要性。
2. 粮油检验员在工作中需要遵守哪些相关法规?简要介绍并说明重要性。
3. 如何保持对新的质量标准和法规的及时了解?请提供可行的方法。
考题五:问题解答与案例分析1. 粮油检验员的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有哪些?请列举并给出解决方法。
2. 请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描述在粮油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你的应对措施。
3. 如何在工作中避免犯错?请提供实用的建议。
结语:粮油检验员是负责保障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职业。
通过此次高级试题的回答,你将能全面了解粮油检验的要求及流程,掌握质量控制相关知识,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和故障排除方法,了解质量标准与法规,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希望你通过认真准备和研究,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粮油检验员。
有任何问题或不明白之处,请随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祝你成功!。
标准答案粮油检验员试题

单位名称:——————————————姓名:————————————————一、选择题1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等耐热的容器中进行,在玻璃棒的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将()。
(A)硫酸加到水中(B)水加到硫酸中(C)同时放到容器中(D)都可以2 对定量分析的误差要求()。
(A)等于零(B)越小越好(C)在允许误差范围内(D)略小于允许误差3 销售、调运时实施检验,其目的是()。
(A)为粮油的定等作价提供依据(B)判断粮油是否符合中等以上质量指标(C)为“推陈储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D)为政府机构实施产品质量监督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4 行政执法时对市场粮油质量进行监管,下述作法不当的是()。
(A)采用随机扦样的方法扦样(B)采用选择性扦样的方法扦样(C)扦样部位应有针对性(D)只检测某一项或几项指标5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职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
(A)制度(B)规章(C)法律(D)约束机制6 根据稻粒()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籽粒分为四类。
(A)粒质(B)生长期(C)粒形(D)长度7 粮食中的水分由自由水和()组成。
(A)混合水(B)离子水(C)结晶水(D)结合水8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全面的经济效果。
(A)最佳规则(B)最佳秩序(C)最佳效益(D)最佳方法9 间接碘量法是利用(),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反滴定的方法。
(A)I-与还原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 (B)I-与氧化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C)I-与酸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 (D)I-与碱性物质起反应,析出定量的I210 碘染色法鉴别糯性稻谷与非糯性稻谷,其结果是非糯性稻谷呈()。
(A)深兰色(B)棕红色(C)粉红色(D)黄绿色11 测定小麦杂质时,规定的绝对筛层的孔径为()。
(A)1.5mm (B)2.0mm (C)3.0mm (D)5.0mm12 我国稻谷质量标准中,粳型稻谷的中等指标为出糙率应大于等于()。
粮油检验员初级试题

粮油检验员初级试题1. 试题一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对粮油质量进行检验是确保粮油安全、防止质量问题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粮油检验员初级试题,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自我评估和巩固知识。
(1) 粮油常见的储存方式有哪些?简要介绍其中一种储存方式。
(2) 什么是粮油的酸价?如何测定粮油的酸价?(3) 请简述粮油中常见的脂肪酸有哪些,并说明它们的特性及对人体的影响。
2. 试题二(1) 粮油中常见的营养成分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介绍其中三种。
(2) 请简述粮食的贮藏条件和粮食贮藏中常见的问题。
(3) 粮油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请选取一种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3. 试题三(1) 粮油指标检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中两种。
(2) 简述粮油质量检验中常见的感官指标有哪些?如何进行感官评价?(3) 粮油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过氧化值"是什么意思?如何测定粮油的过氧化值?4. 试题四(1) 请简要介绍粮油检验的目的和意义。
(2) 粮油储存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哪些?请列举其中三项。
(3) 粮油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有哪些?如何进行微生物检验?5. 试题五(1) 简述粮食储存中常见的害虫有哪些?如何进行害虫防治?(2) 请简述粮油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有哪些?如何检测和控制重金属污染?(3) 请列举粮油加工中常见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并说明各个环节的作用。
以上是粮油检验员初级试题的一部分,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相应问题。
通过这些试题的学习和巩固,您将更好地掌握粮油检验的知识和技能,为保障粮油质量做出贡献。
祝您顺利通过试题,取得优异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名称:——————————————姓名:————————————————1、小麦粉湿面筋测定是用()(pH5.9~6.2)湿润并揉合小麦粉形成面团的。
(A)氯化钠—磷酸缓冲溶液(B)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C)柠檬酸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D)磷酸氢二钾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2、小麦粉干面筋含量以含水量为()的小麦粉含有干面筋的百分含量表示。
(A)12%(B)13%(C)14%(D)15%3、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若出现光电管前光闸板未开启,电表指针向右方透光率100%处偏转无法回零,是由于仪器的光电倍增管暗盒内的硅胶受潮所致,应用(),可达到调零效果。
(A)在暗盒内装入干燥的硅胶(B)电吹风从硅胶筒送入适当的干燥热风(C)将光电倍增管暗盒内取下送入烘箱干燥(D)可取用大于所取溶液体积的分度吸量管4、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开启光电管前光闸板后,出现光源灯的光强度不够、单色器故障、灵敏度档使用不当、光电管老化等故障,会出现()。
(A)电表指针摇摆不定(B)变换灵敏度档时“0”位变化过大(C)电表指针向右方透光率100%处偏转无法回零(D)空白溶液调不到透光率100%5、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其()进行的;另一类是利用其化学特性进行的。
(A)物理特性(B)生理特性(C)物化特性(D)生化特性6、方便面中氯化钠的测定,使用的标准滴定液是()。
(A)氢氧化钾标准溶液(B)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D)硝酸银标准溶液7、方便面酸值的测定时,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min内不褪色为终点。
(A)0.1(B)0.3(C)0.5(D)0.78、铁铵钒指示剂法测定挂面中氯化钠的含量,样品在经处理、酸化后,加入硝酸银溶液,使之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
(A)白色(B)无色(C)淡红色(D)淡蓝色9、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等耐热的容器中进行,在玻璃棒的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将()。
(A)硫酸加到水中(B)水加到硫酸中(C)同时放到容器中(D)都可以10、玉米水分在16%以上时,应采用两次烘干法测定其水分。
(√)11、表面清理是稻谷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清理过程(×)12、有关主管部门对各级粮油进行抽检,其目的是()。
(A)为粮油的定等作价提供依据(B)判断粮油是否符合中等以上质量指标(C)为“推陈储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D)为政府机构实施产品质量监督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13、调查和研究粮油的工艺品质、储存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卫生品质,为制定和修订粮油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是粮油检验的主要任务之一。
√14、粮油检验程序粮油出库检验时,下述作法不当的是()。
(A)采用随机扦样的方法扦样(B)采用选择性的扦样方法扦样(C)对质量指标和相关的卫生指标进行检验(D)对粮油质量进行综合评价15、感官分析的任务感官检验的任务不包括()。
(A)设备型号(B)产品评优(C)商标和包装设计(D)对新产品感官指标的接受性进行评价16、感官分析的分类调查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对食品感官质量的要求,这种检验属()。
(A)偏爱型检验(B)分析型检验(C)差别检验(D)标度和类别检验17、感官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之间的关系对食品感官分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在食品感官质量评定中随着仪器分析的广泛应用,感官分析的作用将逐渐退缩(B)仪器分析不可能代替偏爱型感官检验(C)仪器分析有可能取代部份分析型感官检验(D)油脂色泽的感官指标可以定量描述18、感观分析对评价员的基本要求从事感观分析的评价员年龄应在50周岁以下,因为年龄偏大的人感观不灵敏。
×19、扦样检验是通过对()样品的检验来达到检验整批产品(总体)的目的。
(A)代表性(B)平均(C)实验(D)分析20、()的检验工作是评判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A)确定粮食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B)验证粮食的特征、特性(C)验证是否符合合同规定(D)检查物料是否符合法令要求21、按检验目的抽样分为()周期检验抽样、定型检验抽样和仲裁检验抽样。
(A)验收抽样和监督抽样(B)仲裁检验抽样和监督抽样(C)计量型抽样和验收抽样(D)计数型抽样和周期检验抽样22、国家储备粮检验制定样品扦样方案的主要依据为①《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②国粮发[2003]158号《中央储备粮油质量抽查扦样管理办法(试行)》。
√23、扦样方案的内容有:扦样目的、()、扦样人员、扦样地点、扦样时间、扦样品种和数量、封样方式、装具和运输、储存等。
(A)扦样依据(B)扦样方法(C)扦样依据和扦样方法(D)以上不需要24、制定扦样方案必须全面考虑检查目的、产品性质、()等因素。
(A)测试方法的性质(B)正在调查的总体的性质(C)测试方法的性质和正在调查的总体的性质(D)以上不需要25、扦样过程中待测总体的每一部分都具有均等被抽取概率的采取()。
(A)随机采样(B)选择性扦样(C)单独扦样(D)特殊扦样26、扦样时发现局部有严重质量问题,应该()、单独检验。
(A)单独扦样(B)混合扦样(C)随机扦样(D)概率扦样27、从一批受检的粮油中最初扦取的样品,称为()。
(A)原始样品(B)平均样品(C)试验样品(D)分析样品28、粮、油检验程序规定,粮食检验时容重检验试样用量应大于()(A)500g (B)1000g (C)2000g (D)5000g29、接收样品时应检查样品包装是否完好、装具是否有污染、如有不正常情况要()。
(A)销毁样品(B)做好记录并告知被检方(C)拒收样品(D)正常接收30、按相关规定储备粮检验样品应保留()。
(A)一个月(B)二个月(C)三个月(D)六个月31、量的基本特点是()。
A不必通过比较(试验)得出,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B量值由数值和单位的乘积构成,其数学表达式为:Q={Q}?【Q】C量值大小与所选定的单位有关D量只反映物质本身的属性,而不能描述自然现象的属性。
32、有关基本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量制中选定的彼此独立的量称为基本量B长度、质量和时间是基本量C长度、力和时间是基本量D在国际单位制中,有长度等7个基本量33、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是导出量。
×34、有关量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量纲指数为零,量纲等于1的量称为无量纲量B量纲是指在量制中,用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的数值系数为1的量的表达式C物质的量浓度的量纲为mol/m3D质量分数的量纲为135、有关运动粘度的单位说法正确的()。
A运动粘度的单位为平方毫米每秒B运动粘度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C运动粘度的单位为二次方毫米每秒D运动粘度的单位为每秒二次方毫米36、在同一系统总,基本单元不同,物质的量浓度也不同。
下述表示式不正确的是()。
A当C(H2SO4)=0.2mol/L时,则C(H2SO4)=0.1mol/LB当C(KMnO4)=0.02mol/L时,则C(KMnO4)=0.1mol/LC当C(Ca2+)=0.1mol/L时,则C(Ca2+)=0.2mol/LD C(B)=Z·C(B)37、有关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误差是某特定量的量值与真值之差B误差是测得值与平均值之差C粮油检验中的误差由测量误差和计算误差构成D在谈及误差时,给定的特定量必须指明38、在比较两个量的准确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同种量,如果给定的特定量值相近,可用绝对误差进行比较B不同量之间可用相对误差进行比较C不同物质、不同测定方法之间也可用相对误差进行比较D10g砝码和250ml容量瓶示值误差分别为-0.2mg和+0.20ml,两者之间物质不同,无论用绝对误差还是相对误差,均不能进行比较39、在滴定分析中,()可导致系统误差。
A试样未充分混匀B滴定终点判断不准C试剂中含有微量干扰离子D平行试验次数不够多40、有关随机误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随机误差具有偶然性B在重复性条件下多次平行测定,误差的大小和正、负出现的几率相等C随机误差的出现捉摸不定,无规律可循D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41、为减少方法误差带来的影响,可采用()。
A对照试验B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C空白试验D增加测定次数42、减少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A对照试验B校准仪器C空白试验D多次测定取平均43、常量滴定管一次读数误差为±0.01ml,而每份滴定液有两次读数(初读数和末读数),可能带来±0.02ml的绝对误差。
要将滴定误差控制在±0.1%以下,滴定液的体积必须大于()ml。
A10B15C20D3044、关于有效数字的描述,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效数字不仅反映数值的大小,而且反映测量的准确性B有效数字就是计量仪器能测量到的数字C有效数字全部是准确值D有效数字包含全部准确值及一位可疑值45、下列数字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A【H+】=0.0050mol/LBPH=12.30C20.36D360046、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0-2,对1.445001修约后的值为A1.4B1.44C1.45D1.44547、修约间隔为1,对25.451修约后其值为()A25B26C25.4D25.548A1B2C3D449修约后的值为A1.4B1.44C1.45D1.44550、两组测得值分别为1001、1002、1003、1004、1005和0.1001、0.1002、0.1003、0.1004、0.1005,其标准差分别为S1和S2,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AS1=S2BS1>S2CS1=S2/10000DS1=10000S251、两组测得值分别为1001、1002、1003、1004、1005和1、2、3、4、5,其标准差分别为S1和S2,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AS1=S2BS1>S2CS1<S2DS1=S2/100052、一组测得值为2.00、2.20、2.30、2.40、2.50,如第6次测定结果不被Q检验法所弃去(n=6时,Q0.90=0.56),最大值不应超过()。
A3.10B3.12C3.13D3.1453、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用()表示。
A标准偏差B变异系数C误差D平均偏差54、精密度是指在()条件下,测得值与平均值相符合的程度。
A真实性B等同性C重复性D再现性55、准确度的大小由()决定。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D运算误差56、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C精密度高,是准确度高的前提D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57、有关回归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相关关系是一种统计关系B自变量变化时,因变量大体按某种规律变化C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函数关系D回归分析是定量地处理变量间统计相关关系的数学方法58、直线回归方程y=a+bx,式中b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