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准确的各种农业气象指标是评价
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指标体系

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农业生产气象效劳指标体系一、某某作物〔一〕玉米主要发育期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不利的农业气象条件播种和出苗期1.5~10cm地温稳定通过7~8℃即可播种;2.播种时土壤相对湿度60%~80%;3.苗期如能经过短期的干旱锻炼,可使根群兴旺,向土壤下层伸展,可防早期徒长和增强后期的抗旱能力。
1.气温低于8~10℃,对发芽不利;2. 土壤相对湿度40%时,常因缺水而不能发芽;在100%时,因缺氧而延迟发芽;3.苗期如土壤水分过多,地上局部易受低温危害;4.在半干旱地区,高温对玉米幼苗可有为害。
孕穗-抽穗期 1.在玉米旺盛生长的6月份平均气温要求24~25℃;2. 土壤相对湿度70%左右。
1.如温度降到20℃时,将延长抽穗日期;2.在生长盛期内,昼夜温度变化过大,对玉米生长不利;3.土壤相对湿度40%,将延迟抽穗,并使雌雄穗出现的间隔日期延长不能充分授粉,大局部雌穗,不能形成或不能抽丝,形成空杆;4.如雨量过多,植株光合作用减退,土壤空气缺乏,雌穗发育不良,也会发生空杆。
开花授粉期 1.温度在25~27℃;2.天气晴朗,有微风;3.空气相对湿度为70%。
1.高温干旱,花丝易枯萎,花粉的生命也易丧失;2.阴雨和低温会阻碍花药的开裂。
灌浆和成熟期 1.温度在20~25℃,晴朗温暖;2.土壤水分充足。
1.温度超过25℃或低于16℃,会影响淀粉酶的活动,结实不能饱满;2.早霜为害,使产量锐减,品质降低,成熟困难。
〔二〕、水稻主要发育期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不利的农业气象条件播种和出苗期 1.塑料薄膜保温育苗: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到达5~6℃ (床内温度达10~12℃),抓住“冷尾暖头” 天气,抢晴播种;2 播种—出苗期:床内温度要>10℃(日平均气温>5℃),最适床温为25~30℃(日平均气温>12℃)。
1.播种当天,如遇到阴天,>4级大风时,对播种不利;2.床面水分到达田间持水量时播种,易烂种,出现“白芽鞘病”;3.播种—出苗期:当床内最高气温>40℃(晴天日最高气温>15℃) 和最低温度<5℃ (日最低气温0℃左右)不利出苗,以致受害。
(整理)农业气象服务指标

行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第一章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第二章林业气象服务指标指标与对策■第三章水利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第四章供电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第五章工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第六章交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第七章仓贮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第八章保险事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第一章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与对策■第一节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和关键性天气1、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2、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天气■第二节农业气象服务各季节要目1、春季气象服务要目2、夏季气象服务要目3、秋季气象服务要目4、冬季气象服务要目■第三节主要粮食作物气象服务指标1、小麦2、玉米3、大豆■第四节经济作物气象服务指标1、棉花2、油菜3、西瓜■第五节粮食作物病虫害与气象指标1、小麦病虫害2、玉米病虫害1、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2、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天气春季气象服务要点3月份:1、浇返清水,田间持水量≤60%,日平均气温稳定≥4-5℃,土壤冻土化松为宜。
2、小麦春季调查,返青后进行,主要了解冻害情况,根据返青后苗情、墒情,提出管理措施。
3、做好冬小麦返青后的卫星遥感苗情监测和服务工作。
5、砖瓦解冻日期生产预报。
6、春季雨量预报及小麦春季管理对策和生产建议。
7、小麦诱病,白粉病的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
4月份:1、终雪冻结束日期的短中长期预报,低温冷害和长连阴雨的预反和服务工作。
2、春季蔬菜安全出圃定植日期,4月中下旬的寒潮大风,对刚出圃的菜苗威胁很大。
3、作好土壤墒情、雨情、地温等服务工作。
4、作好小麦赤霉病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5、小麦卫星遥测苗情监测服务,小麦气候模式的产量预测和服务工作。
5月份:1、5月中旬除治棉蚜,配合作好虫情监测服务工作。
2、作好5月中下旬玉米等夏粮麦垄点播期的预报和服务工作。
3、5月中下旬的大风预报,预防小麦倒伏减产。
4、作好小麦成熟期的干热风预报和服务工作。
5、棉花查苗补苗,锄划防止立枯病。
棉蚜开始日期及除治。
2023年秋收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评价

2023年秋收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评价1. 2023年秋收作物生长季啊,就像一场老天爷安排的大考。
咱先说说这天气,那阳光就像个勤劳的小工,大多数时候都按时上班。
比如说玉米吧,在充足的阳光下,那叶子绿得像翡翠似的,一个劲儿地往上蹿,就盼着快快长大。
这阳光充足得很,让作物们心里都乐开了花,好像在喊着:“再多点阳光,我还能长得更壮!”2. 雨水呢,就像个调皮的小孩,时而来得恰到好处,时而又有点任性。
像大豆生长的时候,一场及时雨就像老天爷赏的甘露,大豆苗就像饿了很久的娃娃,大口大口地喝着雨水,立马变得精神抖擞。
可有时候雨又下得太多了,就像有人在农田里倒了一大盆水,这时候农民伯伯可就着急了,担心作物被水淹了,像心疼自己的孩子一样。
3. 再看这温度,它就像作物生长的指挥家。
温度适宜的时候,作物们就像听话的士兵,整齐划一地生长着。
小麦在合适的温度里,那麦粒饱满得就像一个个小胖娃娃。
要是温度突然变冷或者变热,作物们就像被打乱了节奏的乐队,有点不知所措。
这时候我就想啊,温度啊温度,你能不能稳当点呢?4. 风在秋收作物生长季也起着不小的作用。
有时候微风就像温柔的妈妈的手,轻轻抚摸着作物,让它们舒展着身子。
像高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跳舞呢。
可要是狂风来了,那可不得了,就像一个粗暴的大汉,把作物们吹得东倒西歪,农民伯伯只能干着急,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却无能为力。
5. 还有那空气湿度,这就像是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调节器。
湿度合适的时候,作物们就像生活在舒适的小窝里的小动物,舒服自在。
比如说棉花,在适宜湿度下,棉桃结得又大又白。
可要是湿度太大了,就像把作物放在一个潮湿的蒸笼里,容易滋生各种病菌,作物们就像生病的孩子,蔫蔫的,农民伯伯可就有的忙了,到处找办法给它们治病。
6. 2023年这一季啊,有些地区的气象条件对秋收作物来说就像一个超级大礼包。
像那些风调雨顺的地方,水稻长得那叫一个好,穗子沉甸甸的,农民伯伯看着就像看到了一座座金山银山,笑得合不拢嘴。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评估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评估在农业生产中,气象灾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气象灾害如旱涝、霜冻、干旱、风灾等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以及农业生产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评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气象灾害的种类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干旱、水灾、冰雹、冻害、风灾、雹灾等。
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旱导致土壤水分紧缺,给作物生长带来严重影响。
水灾则是指洪涝灾害,当暴雨或者水库决堤等原因导致农田被淹,作物受灾严重。
而冰雹、冻害则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对作物造成冰冻或者冰雹打击,损失严重。
风灾主要包括台风、龙卷风等,风灾对植物生长造成断裂、折断现象,同时还会带来土壤侵蚀等问题。
雹灾则是指大冰雹的灾害,对作物造成严重破坏。
二、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方法为了及时有效地监测农业气象灾害,采取适当的监测方法至关重要。
目前,主要有地面气象站监测、卫星遥感监测以及气候站网络监测等方法。
地面气象站监测是指建立在地面上的气象观测站,通过测量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气象要素来监测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
卫星遥感监测则是利用卫星传感器获取农田的图像数据,通过遥感技术来监测农田的植被覆盖情况以及土壤湿度等信息。
气候站网络监测则是通过布设在不同地区的气象站,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的网络,实时监测气象数据并及时反馈给农业生产者。
三、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指标针对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指标是评价灾害程度和对农作物影响程度的重要依据。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植被指数、土壤湿度、气象要素等。
植被指数是反映植物生长状态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植被指数的变化来评估气象灾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湿度是指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也是衡量气象灾害灾害的一个重要指标,土壤湿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干旱和水涝等情况。
气象要素则包括温度、降水量、风速等,这些要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也是农业灾害评估的重要指标。
四、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防范措施为了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有必要采取一些风险防范措施。
季风指数的名词解释

季风指数的名词解释季风,是一种气候现象,主要出现在亚洲大陆和周边海洋地区。
季风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夏季热带地区地表温度升高,形成热力低压区,引起气流的垂直上升,形成大气环流系统。
季风季节通常以季节性风向的突变为特征,其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对区域的气候、降水和农业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而季风指数则是一种衡量季风强度和性质的指标。
季风指数能够通过对大量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准确地刻画季风现象的强度和季节性特征。
季风指数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季风现象对气候、农业生产、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季风指数的计算通常使用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方法进行。
研究者通常从气象观测站获取到大量的气象要素数据,包括风向、风速、降水量、气温等。
然后,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季风指数。
常用的季风指数包括南方涌向季风指数、西风季风指数、暖季风指数等。
南方涌向季风指数是衡量季风气候南方涌向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计算该指数,可以判断各地季风气候南方涌向的强度和开始时间,预测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期以及水资源的供应情况。
南方涌向季风指数的计算通常使用气压和温度等气象要素数据,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
西风季风指数则是衡量西风季风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西风季风是指西风带的活动范围和强度,在亚洲地区影响深远。
通过计算西风季风指数,可以判断西风季风的活动范围和移动速度,预测台风的路径和强度等。
西风季风指数的计算通常使用垂直风切变和风速等气象要素数据,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
暖季风指数则是衡量暖季风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暖季风是指由于季节性风向的变化,从温暖地区向寒冷地区吹来的风,对于区域气候和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
计算暖季风指数可以揭示季风气候在不同季节的强度和空间分布特点,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暖季风指数的计算通常使用气温和风速等气象要素数据,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
季风指数的深入研究对于了解季风气候的特征和规律,预测季风的变化和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气象学数据的质量评估与校正方法

气象学数据的质量评估与校正方法在气象学中,数据的质量评估与校正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正确评估和校正气象数据的质量可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介绍气象学数据质量评估与校正的方法和步骤。
一、数据质量评估方法1. 计算数据的质量指标气象数据的质量指标可以通过各种统计量进行计算,如平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等。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数据的平稳性、稳定性和偏移程度,从而判断数据的质量情况。
2. 筛选异常值异常值是指与其他数据明显不符的极端值,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筛选异常值的方法包括统计方法和图形方法。
统计方法可以利用假设检验或者分布拟合等方法判断数据是否为异常值;图形方法则通过绘制数据的分布图、箱线图或者散点图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值。
3. 检验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连续性和一致性是评估数据质量的重要指标。
连续性是指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序列之间是否存在连续性,如果数据存在断点或者缺失,则需要对数据进行补充或插值;一致性是指不同观测站点之间观测数据的差异是否合理,如果存在明显差异,则需要对数据进行校正。
二、数据校正方法1. 质控校正质控校正是根据数据质量评估结果,对存在异常值和低质量数据进行修正或删除。
修正方法可以采用插值、回归等统计技术,将异常值和错误数据修正为合理的值,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 插值校正插值校正是对缺失数据进行补充的方法。
插值方法可以采用空间插值和时间插值技术,根据已有数据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推断缺失数据的取值。
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克里金插值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等。
3. 偏差校正偏差校正是对不同观测站点之间数据差异进行调整的方法。
观测站点之间的差异可能由于观测环境、仪器设备等因素引起,通过对比分析观测站点间的差异,可以根据一定的调整规则对数据进行校正,以消除不必要的误差。
三、应用案例1. 气温校正气温是气象数据中最常见和重要的参数之一,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和校正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气象服务指标

农业气象服务指标
一、基本指标
3、灾害防治支持:及时有效地综合气象信息,为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预测、监测及防治提供支持,并尽可能准确地评估灾害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4、气象数值预报:使用最新的气象数值预报模型,进行长期、中期及短期气象预报,为地方农业部门提供有效的指导。
5、农业气象技术服务:及时提供有关气象参数、气象要素及其应用的技术服务,支持农业有关部门的决策和管理工作。
二、前瞻性指标
1、气象报文服务:建立完善的气象数据库,搭建和维护农业气象报文系统,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新型的信息支持。
2、气象环境支持:根据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结合农业业务,开展气侯变化及其气象环境效应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气象支撑和决策支持。
3、气象数据应用:建立大量气象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和利用机制。
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指南——天气指数设计

附件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指南--天气指数设计《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指南》--天气指数设计编写人员主编杨太明编写(按姓氏笔划排序)叶彩华刘瑞娜许莹吴利红陈金华李朝生张建军屈振江姜燕赵艳霞栾庆祖曹雯潘亚茹目录1 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 (1)2 天气指数设计流程 (2)3 天气指数设计步骤 (2)3.1 需求分析和实地调查 (2)3.1.1 需求分析 (2)3.1.2 实地调查 (3)3.2 资料收集与处理 (3)3.2.1 资料及来源 (3)3.2.2 数据质量控制 (3)3.2.3 灾情资料处理 (3)3.3 天气指数构建 (3)3.4 指数-灾损模型建立 (4)3.5 理赔触发值确定 (5)3.6 纯费率厘定 (5)4 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与服务 (5)4.1 天气指数保险费率优化 (6)4.2 天气指数保险条款设计 (6)4.3 天气指数保险气象服务 (6)附录1:名词解释 (7)附录2: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9)附录3:国内天气指数保险产品个例 (10)附录3-1:安徽夏玉米干旱天气指数设计 (10)附录3-2:北京春玉米干旱天气指数设计 (13)附录3-3:浙江茶叶霜冻天气指数设计 (16)附录3-4:陕西苹果干旱天气指数设计 (21)附录3-5:安徽冬小麦天气指数设计 (23)天气指数设计1 总则1.1 编制目的天气指数保险作为一种新型保险模式,具有客观独立、科学敏感、公开透明、及时有效、连续可分等特性。
在我国气象灾害多发、重发和农业保险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各地的天气指数保险迅速发展,各级气象部门在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和评估及后续服务等方面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为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指导各级气象部门进一步开展天气指数保险气象服务,特制定本指南。
1.2 编制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丰富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观准确的各种农业气象指标是评价
摘要:
一、引言
二、农业气象指标的重要性
1.农业生产与气象的关系
2.客观准确的气象指标的必要性
三、农业气象指标的种类
1.温度指标
2.降水指标
3.风力指标
4.湿度指标
四、农业气象指标的评价方法
1.数据来源与处理
2.指标分析与对比
五、农业气象指标的应用
1.指导农业生产
2.保障农业丰收
六、结论
正文: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象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客观准确的各种农业气象指标在评价农业生产状况和指
导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农业气象指标的重要性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温度、降水、风力、湿度等气象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客观准确的气象指标是评价农业生产状况和指导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
二、农业气象指标的种类
1.温度指标: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包括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等。
2.降水指标:降水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壤水分状况有重要影响,包括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强度等。
3.风力指标:风力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土壤的风蚀和水分蒸发,包括平均风速、最大风速等。
4.湿度指标:湿度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病虫害的发生,包括平均湿度、最小湿度等。
三、农业气象指标的评价方法
1.数据来源与处理:农业气象指标的数据来源于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站等,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2.指标分析与对比:对各个气象指标进行分析,将本年度的气象条件与历年同期进行对比,从而评价本年度的农业气象条件。
四、农业气象指标的应用
1.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分析农业气象指标,可以了解当年的气象条件,制定相应的农业生产措施,如调整作物种植时间、选用适宜的作物品种等。
2.保障农业丰收:农业气象指标的评价结果可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农业政策、安排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障农业丰收。
总之,客观准确的农业气象指标对评价农业生产状况和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