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工厂卫生安全防护距离标准

合集下载

各种厂卫生安全防护距离之欧阳道创编

各种厂卫生安全防护距离之欧阳道创编

一、氯碱厂(电解法制碱)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氯碱厂(电解法制烧碱)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及微丘陵地区的新建氯碱厂及现有氯碱厂的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氯碱厂可参照执行。

也处山谷等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氯碱厂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 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3.1氯碱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的平均风速规定为:等因素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二、硫化碱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硫化碱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硫化碱厂及现有硫化碱厂之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硫化碱厂可参照执行,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 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3.1硫化碱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规定为: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漆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油漆厂及现有油漆厂之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油漆厂可参照执行,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3.1油漆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规定为:频率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尽量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常用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汇总

常用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汇总
GB 180692000
GB 180702000
GB 180712000
GB 180722000
GB 180732000
GB 180742000
GB 180752000
GB 180762000
GB 180772000
GB 180782000
GB 18079-
生产规模 ≥1500t/a 缫丝厂 缫处规模<5000绪 缫处规模≥5000绪 火葬厂 年焚尸量≤4000具 年焚尸量>4000具 制革厂 生产规模<20万 吨/a
<0.5%
独立设 加工原油 原油含硫率 1300 1000 800
置装置 量≧250 ≧0.5%
万吨 原油含硫率 1000 800 800
<0.5%
加工原油 原油含硫率 1000 800 800
量<250万 ≧0.5%

原油含硫率 800 600 600
<0.5%
沥青装置
600 500 400
添加剂装置
企业类别
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 标准号
m/s
<2 2~4 >4
炼油厂 加工原油 原油含硫率 1500 1300 1000 GB8195-87
量≧250 ≧0.5%
万吨 原油含硫率 1300 1000 800
<0.5%
加工原油 原油含硫率 1300 1000 800
量<250万 ≧0.5%

原油含硫率 1000 800 800
500
500
400
≤5
化 合成氨 一 合成氨、
700
600
500
肥 ≥30
尿素

工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工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大,保护工人健康和安全的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是为了确保工人在工作环境中不受有害物质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距离。

1. 背景工业企业中常涉及到一些有害物质,例如化学品、噪音、尘土和辐射等。

这些有害物质如果暴露在工人身上,可能会对其健康造成长期的危害。

因此,工业企业需要制定一定的卫生防护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2. 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重要性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防止工人暴露在有害物质中的辐射范围内。

这种标准是根据对有害物质的了解和实际测量来确定的,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人的健康风险。

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制定有助于确保工人在工作环境中的安全,并为相关部门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指导。

3. 常见的卫生防护措施和标准3.1 化学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当工业企业中涉及化学品时,需要制定特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这些标准基于对化学品的实际测量和评估,确定了工作区域中与化学品接触的最大距离。

该标准通常考虑到化学品的毒性、浓度、作用时间和个体接触的方式等因素。

3.2 噪音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工作环境中存在高噪音的情况,会对工人的听力和精神健康造成危害。

为避免对工人的噪音暴露超过规定限制,需要制定特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噪音卫生防护距离标准通常基于噪音的声级、频率和暴露时间等因素来制定。

3.3 尘土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工作环境中的尘土会引起工人呼吸道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工人的尘土暴露,需要制定特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尘土卫生防护距离标准通常考虑尘土的浓度、颗粒大小和容忍暴露时间等因素。

3.4 辐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某些工业企业可能涉及到辐射源,如核能工业和放射线工业。

辐射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构成潜在风险。

为了确保辐射范围内工人不受辐射的直接影响,需要制定特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基于具体辐射源的辐射强度、辐射类型和暴露时间等因素制定。

安全及卫生防护距离及紧急疏散距离标准

安全及卫生防护距离及紧急疏散距离标准

安全及卫生防护距离及紧急疏散距离标准【序】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安全和卫生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灾难事件中,安全和卫生防护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将就安全及卫生防护距离及紧急疏散距离标准展开深入探讨,并对其涉及的概念和主题进行全面分析。

【主体】1. 安全及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安全及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作为保障个人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指标,旨在为危险区域设定安全范围,以避免潜在的伤害和事故发生。

这一标准通常参考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在不同领域和行业中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实施要求。

在建筑工地中,安全防护距离标准要求工人与危险设备或工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在化学工厂中,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要求人员与危险化学品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减少事故风险。

2. 紧急疏散距离标准紧急疏散距离标准是应对突发灾害和事故时的重要评估指标。

当灾害事件发生时,快速、安全地疏散人员是最为关键的。

紧急疏散距离标准是根据灾害事件的类型、规模和威胁程度制定的,旨在确保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安全逃离灾害区域。

在火灾疏散中,紧急疏散距离标准要求人员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从灾害现场撤离至安全区域,以确保生命安全。

3. 安全及卫生防护与紧急疏散的关系安全及卫生防护距离和紧急疏散距离标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安全及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旨在预防事故和伤害的发生,保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而紧急疏散距离标准则是在事故发生后尽快将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

二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安全系统,保障了人员在各种情况下的安全与生命安全。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的个人观点中,安全及卫生防护距离及紧急疏散距离标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安全和卫生意识也提高了。

然而,仅仅有意识还不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及卫生防护距离及紧急疏散距离标准是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

在我看来,标准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相关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要求。

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通常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规定的,具体要根据当地的环境、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情况和水泥厂的生产工艺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水泥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噪音防护距离:水泥厂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污染,所以需要规定一定的噪音防护距离,以保护附近的居民和环境免受噪音污染的影响。

2. 水污染防护距离:水泥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水,需设立相应的水污染防护距离,以防止废水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3. 空气污染防护距离:水泥厂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废气等空气污染物,需要设立一定的空气污染防护距离,以控制空气污染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4. 建筑物与道路的防护距离:为了确保水泥厂周边建筑物
和道路的安全和稳定,需要规定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可
能发生的事故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具体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以达到保护周边居民和环境的目的。

职业卫生安全距离规定(3篇)

职业卫生安全距离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日益增多,职业病危害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安全距离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卫生安全距离的相关规定,以帮助企业和劳动者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职业卫生安全距离的概念职业卫生安全距离是指为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职业病危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规定用人单位与有害物质、有害因素等之间的最小距离。

三、职业卫生安全距离的规定1. 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根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2)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3)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2. 污水处理厂与居民区之间的卫生安全距离《给排水手册》第五册中明确规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应距离居民区300米以上。

对于从污染源排出的污(废)水,因含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或不适应环境容量要求,从而降低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目标时,必需经过人工强化处理的场所,即污水处理厂,其建设前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局审批。

一般情况下,卫生防护距离为100米,中间全部修建树林隔离,不会对居民造成影响。

3. 涉铅行业安全、卫生与职业防护《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等规定了涉铅行业的安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相关内容。

以《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为例,其中设置专章六、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对设置专用更衣室等辅助用房、加强内部职业卫生管理、为员工提供有效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设置警示标志、安装集中通风系统并禁止使用工业电风扇、将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等情况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对员工定期体检和采取主动防护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塑料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塑料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塑料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塑料厂作为生产加工塑料制品的场所,其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不仅可以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塑料厂在确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首先,塑料厂在选址时需要考虑周边环境的情况,尤其是与居民区、水源地、农田等敏感区域的距离。

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塑料厂应与居民区、水源地、农田等敏感区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塑料厂与居民区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500米,与水源地、农田等敏感区域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000米。

其次,塑料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

废气处理设施应当建在厂区内,且距离厂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废水排放口应设置在厂区外,距离水源地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废渣应进行分类处理,且处理场所应与居民区、水源地、农田等敏感区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此外,塑料厂在储存原料和成品时也需要注意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原料和成品的储存场所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且距离厂区边界、居民区、水源地、农田等敏感区域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塑料厂应定期对储存场所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原料和成品的卫生安全。

最后,塑料厂在进行设备维护和清洁时也需要考虑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设备维护和清洁应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且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同时,设备维护和清洁的场所应与居民区、水源地、农田等敏感区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避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塑料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是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塑料厂在确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合理选址、控制污染物排放、储存原料和成品、设备维护和清洁,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希望各塑料厂能够重视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做好相关工作,为员工健康和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建筑工地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建筑工地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建筑工地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目标
本文档旨在制定建筑工地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以确保工人和公众在建筑工地附近的卫生安全。

根据相关法律和安全标准,我们将提供以下距离要求和预防措施。

建筑工地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1. 工地周边500米范围内,应保持无垃圾、无异味的环境。

2. 工地周边1000米范围内,应保持无尘土扬散、无异音的环境。

3. 工地周边2000米范围内,应保持空气质量良好,不得产生有害气体。

4. 工地周边3000米范围内,应保持无甲醛、无污染的环境。

5. 工地周边5000米范围内,应保持水质清洁,不得有污染。

6. 工地周边7000米范围内,应保持无地貌变化、无污染的环境。

预防措施
1. 工地应配备垃圾,并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和定期清理的政策。

2. 使用封闭式施工设备和方法,减少尘土产生和扬散。

3. 定期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确保不会产生有害气体。

4. 使用无甲醛和环境友好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水污染,如合理排水和
沉淀池的使用。

6. 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减少对周边地貌和环境的影响。

请注意,以上标准和措施是根据目前的法律和安全要求制定的,并可能根据地方法规的变化进行更新。

建筑工地应始终遵守最新的
法律法规,并采取额外的措施以确保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合规性。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工厂卫生安全防护距离标准一、氯碱厂(电解法制碱)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氯碱厂(电解法制烧碱)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及微丘陵地区的新建氯碱厂及现有氯碱厂的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氯碱厂可参照执行。

也处山谷等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氯碱厂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 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3.13.2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二、硫化碱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硫化碱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硫化碱厂及现有硫化碱厂之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硫化碱厂可参照执行,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 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三、油漆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漆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油漆厂及现有油漆厂之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油漆厂可参照执行,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3.13.2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四、塑料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塑料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新建塑料厂及其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塑料厂可参照执行。

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塑料厂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 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五、炭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炭素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炭素厂及现有炭素厂之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炭素厂可参照执行。

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炭素厂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标准内容3.1,尽量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六、内燃机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内燃机厂及现有内燃机厂之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内燃机厂可参照执行,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 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内燃机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规定为:3.2量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六、汽车制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制造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汽车制造厂及现有汽车制造厂之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汽车制造厂可参照执行,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 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量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七、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水泥厂及现有水泥厂之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水泥厂可参照执行。

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标准内容3.13.2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八、石灰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灰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石灰厂及现有石灰厂之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石灰厂可参照执行。

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防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 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3.1 石灰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规定为:3.2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九、石棉制品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棉制品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石棉制品厂及其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石棉制品厂可参照执行。

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石棉制品厂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参考本标准,由建设项目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标准内容3.13.2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十、肉类联合加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肉联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肉联厂及现有肉联厂之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肉联厂可参照执行,地入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标准内容3.1肉联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规定为:3.2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污染。

十一、制胶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胶厂(骨胶、明胶、皮胶)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制胶厂及现有制胶厂之扩建、改建工程,现有制胶厂可参照执行,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臭味实测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标准内容: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十二、缫丝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缫丝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缫丝厂及现有缫丝厂之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缀丝厂可参照执行。

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 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与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3.1缫丝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规定为: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十三、火葬场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葬场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新建火葬场及现有火葬场扩建、改建工程。

现有火葬场可参照执行。

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火葬场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上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 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3.13.2本标准规定的火葬场与居住区的位置还应考虑风向频率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尽量减沙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十四、制革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革厂(皮革、皮革加工)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微丘地区所建制革厂及其扩建工程。

现有制革厂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臭味实测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确定。

2 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恶臭物质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 标准内容3.1制革厂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的平均风速规定为:3.2制革厂与居住区的位置,应考虑风向频率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尽量减少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十五、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与居住区之间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本标准适用于地处平原及微丘陵地区新建、扩建、改建以噪声为主要污染因子的纺织、印刷、制钉、机械加工、木器制造、型煤加工、面粉厂、轧钢、锻造、汽车及拖拉机制造、钢丝绳厂等工厂企业。

现有此类企业可参照执行。

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实际监测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环境保护及城建规划部门共同确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气型污染为主的化工、农药、橡胶、制药、造纸、金属冶炼、火电站、采矿、玻璃、石棉、水泥、耐火材料等工业企业。

2 术语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系指气型污染很轻,而噪声污染因素突出,在正常工况条件下气型污染范围小于噪声污染范围的工业企业。

3 标准内容3.1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按其生产规模、噪声源强度以及噪声治理措施的效果,规定如表1所示。

3.2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应采取综合防噪声措施,加强对生产性噪声的治理,设计单位应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一85)的要求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源强度,使车间噪声达到国家《工车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