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桩基桩长的计算

桩基桩长的计算

一、桩基的类别针对界溪段桥梁下部构造施工图中存在两类桩:端承桩和摩擦桩。

端承桩:桩基自身重及桩顶以上荷载由桩端持力层承受。

摩擦桩:桩基自身重及及桩顶以上荷载由桩基周身与岩土摩擦阻力承受。

二、单桩基桩长理论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表1、摩擦桩单桩承载力容许值计算公式:[Ra]=(1/2)*u*∑Qik*l i+Ap*QrQr=m0*K*[f ao]+k2*R*(h-3)式中:[Ra]——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KN),桩身自重与置换土重(当自重计入浮力时置换土重也计入浮力)的差值作为荷载考虑;u——桩身周长(m)Ap——桩端截面面积(㎡)n——土的层数(注:公式中未写出)Li——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各土层的厚度(m),扩孔部分不计;Qik——与Li对应的各土层与桩侧的摩阻力标准值(kPa),宜采用单桩摩阻力实验确定,当无实验条件时按表5.3.3-1选用;Qr——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kPa),当持力层为砂石、碎石土时,若计算值超过下列值,宜采用:粉砂1000kP;细砂1150kP;中砂、粗砂、砾砂1450kP;碎石土2750kP;[f ao]——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kPa),按《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第3.3.3条确定;h——桩端的埋置深度(m),对于有冲刷的桩基,埋深由一般冲刷线起算;对无冲刷的桩基,埋深由天然地面线或实际开挖后的地面线算起;h的计算值不大于40m,当大于40m时,按40m计算;k2——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根据桩端处持力层土类按《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3.3.4选用;K——桩端以上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若持力层在水位以下且不透水时,不论桩端以上土层的透水性如何,一律取饱和重度;当持力层透水时,则水中部分土层取浮重度;R——修正系数,按表5.3.3-2选用;m0——清底系数,按表5.3.3-3选用。

表5.3.3-1 钻孔桩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注:挖孔桩的摩阻力标准值可参照本表采用。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第5.2.2条公式5.2.2计算:R a=Q uk/K式中: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安全系数,取K=2。

1. 一般桩的经验参数法此方法适用于除预制混凝土管桩以外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中第5.3.5条公式5.3.5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u——桩身周长;l i——桩周第i 层土的厚度;A p——桩端面积;q sik——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 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2.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d≥800m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此方法适用于大直径(d≥800mm)非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第5.3.6条公式5.3.6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1取值,用户需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扩底桩变截面以上2d范围不计侧阻力;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桩径为800mm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6-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pk=0;ψsi,ψp——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按JGJ94-2008表5.3.6-2取值;u——桩身周长。

3. 钢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按JGJ 94-2008规范第5.3.8条公式5.3.8-1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l 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u——桩身周长;A j——空心桩端净面积面积;A p1——空心桩敞口面积;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

单桩承载力计算

单桩承载力计算

塔吊基础桩计算说明:根据塔基的基础承载力、尺寸要求,塔基基础尺寸分别为5300mm×5300mm,5800mm×5800mm两种,基础坐落于回填土上,回填土不能作为持力层使用,根据塔基要求,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达到5300mm×5300mm基础≥140 Kpa,5800mm×5800mm基础≥100 Kpa;需对塔基基础进行打桩处理。

厂区内高低起伏较大,持力层花岗片麻岩高度不一,高度从自然地坪下5m到20m不等,因此,为满足持力层设计要求,本次桩基深度统一进入第五层持力层花岗片麻岩0.5m。

基础桩参数计算:(1)桩长、桩径的确定:桩径:φ800㎜;有效桩长L=(5.5m-20.5m),以桩端进入第六层花岗片麻岩。

(2)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根据勘查报告,桩基参数表表5粉砂层按3m 计算,全风化片麻岩2m ,强风化片麻岩0.5m 。

KA q l q u Ra ni p p i si p /)(1∑=+=Ra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1011KN ;取值1000KN 。

pu ---桩的截面周长,2.512m ;si q ---第i 层桩周土的侧阻力极限值,kPa ;参见岩土勘察报告;l i ---第i 层土的厚度,按照最不利剖面取值,m ;q p ---桩的端阻力极限值;⑥强风化花岗片麻岩q p =2000kPa ; Ap---桩的截面面积,0.5024㎡; K---安全系数,K=2。

(3)桩数的确定5300mm ×5300mm 基础≥140 Kpa :该基础竖向承载力要求值为:140×5.3×5.3=3932.6KN 桩数:3932.6/1000=3.93根,为安全期间,在满足承载力及规范要求桩间距的要求情况下,该基础桩采用5根。

5800mm ×5800mm 基础≥100 Kpa :该基础竖向承载力要求值为:100×5.8×5.8=3364KN桩数:3364/1000=3.36根,为安全期间,在满足承载力及规范要求桩间距的要求情况下,该基础桩采用5根。

钻孔灌注端承桩单桩承载力

钻孔灌注端承桩单桩承载力

钻孔灌注端承桩单桩承载力本文旨在探讨钻孔灌注端承桩的单桩承载力问题。

这种桩型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等土木工程中,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钻孔灌注端承桩。

这种桩是指在桩基设计时,采用钻孔机在岩层或土层中钻孔,然后将钢筋笼放入孔中,再通过导管将混凝土浇注进去,最终形成的桩体。

这种桩型的特点是承载力高,沉降量小,适用于承载力较大的高层建筑和桥梁工程。

在设计和计算单桩承载力时,我们需要考虑一些重要的因素。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这些因素包括桩的直径、长度、材料强度、岩土层性质、施工工艺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根据规范计算出单桩的承载力。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钻孔灌注端承桩的单桩承载力,我们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单桩承载力进行了研究。

通过使用Excel和SPSS等软件,我们建立了单桩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以一个实际工程案例为例,详细分析了采用钻孔灌注端承桩的单桩承载力。

该案例为某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我们通过对该案例的单桩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发现这种桩型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我们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我们发现,钻孔灌注端承桩的单桩承载力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能够满足各种土木工程的需求。

这种桩型的施工工艺成熟,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我们还需进一步研究如何优化设计参数和提高施工质量,以提高单桩承载力的性能。

总之,本文通过对钻孔灌注端承桩的单桩承载力进行详细研究和探讨,为这种桩型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未来的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计算钻孔灌注桩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桩基形式,具有适应性强、施工方便、承载力高等优点。

而在钻孔灌注桩的应用中,单桩承载力计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应用过程。

500-600单桩承载力计算

500-600单桩承载力计算

滨江花园φ500/600直径
单桩承载力计算书
本计算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根据甲方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甲方要求改用长螺旋管灌注桩,桩端进入强风化玄武岩层不小于0.5m,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为:
对于500直径的桩q pa=3000kPa。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式8.5.5-1):
R t=q pa A P+ u p∑q sia l i=0.252*3.14*3000+0.50*3.14*30粘土21.0 =588KN +989N
=1577KN
2,桩身砼强度应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式8.5.9):
Q≤A P f c¢c=0.252*3.14*14.3*0.6=1683KN
3,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
R=Q/1.35=1683/1.35=1248KN 取(1200KN)
对于600直径的桩q pa=3000kPa。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式8.5.5-1):
R t=q pa A P+ u p∑q sia l i=0.302*3.14*3000+0.60*3.14*30粘土21.0 =847KN +1186N
=2033KN
2,桩身砼强度应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式8.5.9):Q≤A P f c¢c=0.302*3.14*14.3*0.6=2425KN
3,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
R=Q/1.35=2425/1.35=1800KN 取(1800KN)
设计:
校对:
审核:
长宇(珠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单桩承载力估算(PHC桩)

单桩承载力估算(PHC桩)

4

含黏性土粉 砂
24
0
4.6 4 5.9 5.9 5.5 3.5 2.6 2.1 3.5 5.7 5.7
5 ④ 粗砂
70
4500
0
0 3.1 3.1 0
0 4.1 0
0
0
0
6 ⑤ 圆砾
140
6000 10.8 10.7 7.5 7.5 11 11
6 10.8 10.9 10.2 10.6
7 ⑥ 墙风化泥岩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PHC引孔桩兼作抗拔桩)
工程名称
南宁盛世金悦
1、计算依据:
《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
2、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地块名称:
楼栋号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0-2010(2015版)
桩基类别 桩身壁厚 计算公式
层序
岩土名称
1 ① 杂填土
预应力管桩PHC-AB500(100)
取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轴心竖向力= 1800
满足
3、抗拔验算:
抗拔系数λi 0.7
桩砼浮重度
15
N/mm2 桩土浮重度
10
kN/m3
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
群桩数n=
2
桩内直径Φ 300
桩芯混凝土强度
C30
地勘孔位编号
桩群外围周长UL
桩芯砼灌注长度
桩芯钢筋强度等级fy XK11 XK12 XK13
5.071 m
2139 1091
2163 1102
1872 957
1872 957
2162 1102
2201 1122
1832 937
2202 1122

单桩承载力计算

单桩承载力计算
back
6
(二)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因素及其分布
桩侧摩阻力=f(土间的相对位移,土的性质, 桩侧摩阻力=f(土间的相对位移,土的性质, 桩 =f(土间的相对位移 的刚度,时间,土中应力状态,桩的施工) 的刚度,时间,土中应力状态,桩的施工) 桩侧摩阻力实质上是桩侧土的剪切问题。 桩侧摩阻力实质上是桩侧土的剪切问题。 桩侧土极限摩阻力值∝ 桩侧土极限摩阻力值∝桩侧土的剪切强度 桩侧土的剪切强度=f(类别、性质、 =f(类别 桩侧土的剪切强度=f(类别、性质、 状态和剪切 面上的法向应力) 面上的法向应力) 桩的刚度较小时, 桩的刚度较小时,桩顶截面的位移较大而桩 底较小,桩顶处桩侧摩阻力常较大; 底较小,桩顶处桩侧摩阻力常较大;当桩刚度较 大时,桩身各截面位移较接近, 大时,桩身各截面位移较接近,由于桩下部侧面 土的初始法向应力较大,土的抗剪强度也较大, 土的初始法向应力较大,土的抗剪强度也较大, 以致桩下部桩侧摩阻力大于桩上部。 以致桩下部桩侧摩阻力大于桩上部。
5
(一)荷载传递过程 与土对桩的支承力
柱桩:由于桩底位移很小, 柱桩:由于桩底位移很小,桩侧摩阻力不易得到充 分发挥。对于一般柱桩, 分发挥。对于一般柱桩,桩底阻力占桩支承力的绝 大部分,桩侧摩阻力很小常忽略不计。 大部分,桩侧摩阻力很小常忽略不计。但对较长的 柱桩且覆盖层较厚时,由于桩身的弹性压缩较大, 柱桩且覆盖层较厚时,由于桩身的弹性压缩较大, 也足以使桩侧摩阻力得以发挥, 也足以使桩侧摩阻力得以发挥,对于这类柱桩国内 已有规范建议可予以计算桩侧摩阻力。 已有规范建议可予以计算桩侧摩阻力。 摩擦桩: 桩底土层支承反力发挥到极限值, 摩擦桩: 桩底土层支承反力发挥到极限值,则需要 比发生桩侧极限摩阻力大得多的位移值, 比发生桩侧极限摩阻力大得多的位移值,这时总是 桩侧摩阻力先充分发挥出来, 桩侧摩阻力先充分发挥出来,然后桩底阻力才逐渐 发挥,直至达到极限值。对于桩长很大的摩擦桩, 发挥,直至达到极限值。对于桩长很大的摩擦桩, 也因桩身压缩变形大,桩底反力尚未达到极限值, 也因桩身压缩变形大,桩底反力尚未达到极限值, 桩顶位移已超过使用要求所容许的范围, 桩顶位移已超过使用要求所容许的范围,且传递到 桩底的荷载也很微小, 桩底的荷载也很微小,此时确定桩的承载为时桩底 极限阻力不宜取值过大。 极限阻力不宜取值过大。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1.斯托克斯公式(Q=σπd^2/4):
斯托克斯公式是最简单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适用于均质、饱和、饱和度高于85%的细砂土和粉土。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σ为当地有效应力,d为桩的直径。

2. 牛顿-拉福森公式(Q = 2πNR/ln(R/r)):
牛顿-拉福森公式适用于泥质土、细砂土和砾石土等非饱和土壤。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N为土的可逆孔隙比,R为桩的侧摩擦力,r为桩的顶端摩擦力。

3. 迈士公式(Q = Ap + πNar + Qu):
迈士公式适用于粘土、粉土和砾石土等非完全饱和土壤。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尖端摩擦力,Na为桩周侧摩擦力的修正系数,r为桩的半径,Qu为桩基的无约束压缩强度。

4. 布勒特公式(Q = Ap + Qu + 0.5πNar):
布勒特公式适用于饱和黏土和泥质土。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尖端摩擦力,Qu为桩基的无约束压缩强度,Na为桩周侧摩擦力的修正系数,r为桩的半径。

5.声衰减公式(Q=σA+πp(Qr)):
声衰减公式适用于黏土和充满水分的砂土。

其中,Q为桩的承载力,σ为当地有效应力,A为桩尖部承载力分量,p为声衰减系数,Qr为桩身表面的剪切摩擦力。

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不同土体和工程条件下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公式。

在实际工程设计和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并结合现场勘察和试验数据进行合理调整和校正,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实际桩基荷载测试结果和工程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
估算方法。

它通过考虑侧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来确定单桩的承载力。

其中,侧摩阻力是指桩身在土中受到的水平支撑力,桩端承载力是指桩端在土中
所受到的垂直承载力。

常用的经验公式包括贝尔传统公式、奥古斯丁公式和桩侧阻力计算公
式等。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桩基承载力经验公式:
1.贝尔传统公式:
Qs=α*Ap*σp
其中,Qs为桩的承载力,Ap为桩身的有效横截面积,σp为土的有
效侧压力,α为桩的减载系数。

2.奥古斯丁公式:
Qb=α*Ap*Nc*Sc+γ*Ap*Dp*Sc
Qs = α * Ap * qb
其中,Qb为桩端的承载力,Nc为静力触探指数,Sc为静力触探标贯
击数校正系数,γ为土的体积重量,Dp为桩端直径,qb为桩侧阻力。

3.桩侧阻力计算公式:
qb = α1 * β * γ * Ap * Ls
其中,qb为桩侧阻力,α1为桩侧阻力系数,β为桩侧土的活动土
压力系数,γ为土的体积重量,Ap为桩身的有效横截面积,Ls为桩身的
长度。

以上是经验公式法常用的几种计算公式,它们都能够根据桩基的参数
来估算单桩的承载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经验公式法是以经验数据为基
础的估算方法,仅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工程情况。

对于特殊情况或精确计算,静力触探法是更为准确可靠的方法。

静力触探法是一种利用静力触探试验结果来计算单桩承载力的方法。

静力触探试验是指通过将一定载荷施加到桩上,并测量沉桩深度和反力来
判断桩基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常用的计算单桩承载力的静力触探法有挑剔集合法、剖分桩身法和直
接计算法等。

1.挑剔集合法:
挑剔集合法是通过触探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将不同位置处的桩体分为
若干剖分段,然后根据静力触探曲线力和沉桩深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桩身
各剖分段的承载力。

最后,将各剖分段承载力相加得到单桩整体的承载力。

2.剖分桩身法:
剖分桩身法是将桩身分为若干剖分段,通过触探数据和剖分段的长度
来确定各剖分段的承载力。

该方法更加精确,但需要触探设备进行正确的
安装和读数以及准确的解释。

3.直接计算法:
直接计算法是通过静力触探试验测得的桩身每个切割点的桩端反力、
沉桩深度和桩端切割点所形成的桩框面积,结合土的力学性质,直接计算
得到桩的承载力。

以上是常用的静力触探法中的几种方法,它们可以根据静力触探试验的数据结果来计算单桩的承载力。

静力触探法由于是通过试验测试数据进行计算的,所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介绍的方法仅仅是计算单桩承载力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实际工程中,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此外,桩基承载力的计算也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环境荷载、土壤参数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