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和牙列缺损修复治疗十大基本技能流程
牙列缺损的固定局部义齿修复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牙列缺损的固定局部义齿修复一、教学要求(考试占5-8分)(一)掌握固定桥的组成、分类、适应症、修复的生理基础、固位原理、影响固位的因素、增强固位力的方法、基牙的选择、固位体设计、桥体设计、连接体设计。
(二)熟悉固定桥修复的特点、机械力学原理和生物力学分析、临床操作步骤(牙体预备、印模制取)、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三)了解固定桥修复的发展、制作过程。
二、教学内容(一)固定局部义齿的组成(固位体、桥体、连接体)和类型(双端固定桥、半固定桥、单端固定桥、复合固定桥、特殊结构的固定桥)。
(二)固定局部义齿的生理基础(牙周潜力、牙周膜面积、牙槽骨)及适应证、临床注意事项。
(三)固定局部义齿的设计基本原则、基牙的准备、固位体设计、桥体设计、连接体设计、设计中的美学要点、不同类型牙列缺损的固定桥设计、不同材料固定桥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粘接固定桥及其设计要领。
(四)固定局部义齿的固位(原理和影响因素)和稳定(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五)固定局部义齿的临床操作步骤,包括修复前的检查、修复前的医患交流、修复方案的制定及椅旁操作。
(六)固定局部义齿的制作。
1.金属-烤瓷固定桥(基牙的预备、取印模、记录合关系、比色、粘固暂时固定桥、模型、制作可卸代型和上合架、制作金属桥架、金属桥架表面处理、塑瓷烧结、试戴及完成固定桥)。
2.全瓷固定桥。
3.粘接固定桥的制作。
(七)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包括基牙疼痛(过敏性疼痛、咬合痛、自发性疼痛).想缘炎、牙槽峭黏膜炎、基牙松动、同定桥松动、脱落、固定桥破损、基不不周健康的维护。
牙列缺损(dentitiondefect(是指在上颌或下颌的牙列内有数目不等的牙缺失(同时仍余留不同数目的天然牙固定局部义齿(固定桥)由固位体、桥体、连接体三部分组成(图4-2)。
固定局部义齿按其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双端固定桥、半固定桥、单端固定桥,也叫简单固定桥。
以上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又称为复合固定桥。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基本修复原则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基本修复原则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基本修复原则》
一、综述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会影响到口腔发育和功能。
缺损和缺失的牙列修复是口腔修复学中最为重要和技术复杂的一个分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一些原则来确定最佳的方案。
本文总结了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基本修复原则。
二、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基本修复原则
1.突出自身特点
每种疾病情况和患者的特点都不同,在恢复牙列缺损和缺失时也应当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来进行制定操作方案,突出患者自身的特点,取得最佳的效果。
2.确定缺失范围
在恢复牙列缺损和缺失时,最重要的是要确定缺失范围,即牙齿的数量,位置,形态,大小,持续时间等,以便为恢复提供科学的依据。
3.应用恰当的修复方法
在恢复牙列缺损和缺失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恰当的修复方法,例如牙冠修复、牙根修复、牙冠-根修复、牙冠-嵌体修复、牙冠-牙桥修复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考虑牙齿和牙周组织的保护
无论采用何种修复方法,应注意保护牙齿和牙周组织。
要控制手
术时间,减少牙齿和牙周组织的损伤。
5.采用良好的维护方法
恢复牙列缺损和缺失后,应定期检查患者的口腔修复,维护其口腔健康,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口腔卫生教育,引导患者正确使用和维护口腔修复物。
三、结论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恢复是口腔修复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要求医护人员有较好的技术和理论基础,并且要结合患者的特殊情况来制定恢复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对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基本修复原则进行总结,希望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诊疗规范(2022年版)

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诊疗指南(2022年版)概述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是口腔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牙体缺损是指牙体硬组织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不同程度的损害或异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牙列缺损是指上颌或下颌牙列有数目不等的牙缺失并仍余留不同数目的天然牙,导致咬合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牙列缺失指上颌、下颌或上下颌天然牙的全部缺失,导致咬合功能的完全丧失,直接影响患者的咀嚼、消化、发音与面部美观等,对口腔颌面部发育、牙髓、牙周组织及咬合均可产生影响,严重影响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
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嵌体、贴面、冠桥修复还是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修复以及种植义齿修复,均涉及到物理学、化学、力学及生物力学、工程学、建筑学、结构学、计算机科学、人体结构学、美学与色彩学、机械、材料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三维打印、工业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还涉及到人文科学和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口腔医务人员对于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的临床诊疗行为,完善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规范化修复诊疗体系,提高我国口腔医疗机构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改善口腔牙颌缺损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组织口腔医学相关学科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本指南,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诊疗水平。
牙体缺损修复诊疗指南一、基本情况牙体缺损是口腔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牙体缺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外形和结构的破坏和异常,表现为牙体失去了正常的生理解剖外形,造成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
对牙髓、牙周组织、咀嚼、发音、面容甚至全身健康等产生不良影响。
牙体缺损常见的病因是龋病、牙发育畸形、严重的氟牙症、釉质发育不全、磨损、牙酸蚀症、外伤、牙颈部楔状缺损等。
不同的病因可造成不同类型的牙体缺损。
口腔修复的常规操作流程分享

•全口义齿
• 口内检查上下颌弓,牙槽嵴形态,大小,位置,颌骨关 系,牙槽嵴吸收情况,黏膜是否有异常,舌体的大小, 有无骨突以及唾液的分泌量和粘稠度等。
• 选择相应的无牙颌托盘用藻酸盐制取初印模,灌注石膏 模型。
• 利用灌注的模型,用光固化树脂或自凝树脂制作个别托 盘,再用个别托盘和硅橡胶(初次硅橡胶印模时边缘整 塑)二次印模法,制取终印模。
检查盘,高低速手机(有电动马达最好),吸唾器, 贴面或全冠备牙车针套装,硅橡胶,比色板,藻酸盐, 托盘,相机,临时冠材料,测量尺,放大镜等。
• 种植修复需准备的器械和材料
一期手术:种植手术工具盒,生理盐水,种植机,种 植体,种植基台,手术刀柄及刀片,骨膜分离器,眼科 剪,金属吸唾器,缝针缝线等
二期修复:螺丝刀,扭力扳手,手术刀柄及刀片或电刀, 愈合基台,转移杆,转移帽,硅橡胶,托盘等。
口腔修复的操作的常规流程
口腔修复
固定修复 活动修复
全冠,嵌体 等
种植修复
局部可摘修 复
全口义齿修 复
临床程序
1、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主诉以及口腔治疗史,并了解其全 身身体状况。
2、口腔外部检查:包括颌面部检查,颞下颌关节区,咀嚼肌 的等检查。
3、口腔内检查:主要检查口腔内牙列的完整性,牙体缺损的 类型和范围,咬合关系,牙周情况,缺牙区情况,口腔卫生 情况,软组织有无异常,余留牙以及原有修复体的检查等。
4、必要的X线检查:包括小牙片,全景片,CBCT的检 查。
5、临床检查和放射检查后,结合全身系统病史,综合 评估后,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口腔情况下,拟定治疗 计划,告知所需费用和时间,征得患者同意后,开始相 应的修复操作。
•固定义齿修复常规操作流程
美学修复的基本操作流程
牙列缺损的修复

牙列缺损的修复牙列缺损的修复目录第一节固定义齿八、设计原则第二节可摘局部义齿九、分类设计一、定义十、义点制作二、适应性十一、修复后问题及处理三、按义齿支持形式分类四、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和类型五、牙冠外形高点线与观测线六、牙列缺失七、义齿的设计第一节固定义齿固定义齿是利用缺牙区一侧或两侧的天然牙作为基牙,在基牙上做各种类型的固位体,缺牙区做桥体,通过连接体连接成一整体,最后用粘固剂固定在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
由于其结构与桥梁相似,故又称固定桥。
【适应证】l.适用于18足岁以上成年人,一般20-55岁最为适宜做固定桥修复。
2.只适用于少数牙缺失,前牙1-4个,后牙l-2个为限,及间隔缺牙不多者。
3.患者全身健康情况良好,且基牙符合要求,能接受牙体制备及能合作者。
4.患者的愿望及职业上要求。
【禁忌证】l.不适宜青少年患者。
2.严重深覆、交叉、过度磨耗等不能通过调磨来协调咬合关系者。
3.缺牙时久,关系紊乱,致使下颌运动受限者。
4.对死髓牙或牙髓治疗不彻底者。
5.缺牙区牙槽嵴缺损过大,尤其是前牙区缺损者。
6.牙龈进行性炎症,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l/3者。
7.后牙末端游离缺失者。
【准备】1.根据缺牙数目。
部位、关系及基牙形态、组织结构及牙周支持组织情况来选择基牙与确定基牙数目。
2.检查缺牙区拔牙伤口是否愈合,缺牙间隙大小、牙槽嵴及口腔粘膜等情况。
3.基牙牙冠应高大,根长大,如有牙体或牙周病者,需先做治疗,无髓牙应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
4.咬合关系应基本正常,基牙如有倾斜移位、对颌牙伸长、扭转或错位者,则必须进行调磨或改变固位体的设计方法。
【方法】l.基牙牙体制备参照牙体缺损修复,按固位体的类型进行牙体制备时,要求所有基牙相应轴面彼此平行,无倒凹或略向方或切端聚合2o-5o,以取得各固位体的共同就位道,同时应注意增强固位体的固位力。
2.印模及灌模要求印模必须准确、完整、清晰。
锤造固定桥常规使用弹性印模材料取印模,普通石膏灌注成模型。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201,Z2431202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 修课方式:必修 总学分数:8分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1 .课程简介《口腔修复学》是研究人体口腔及颌面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利用人工材料制作各种修复体。
是以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及口腔材料、材料力学、生物力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牙体缺损或畸形、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
2 .课程性质《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的核心课程,以《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腔修复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对口腔修复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初级诊治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口腔颌面外科诊疗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在第三、四学期开设,共138学时。
3 .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4 .课程作用通过《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掌握口腔修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创性思维的发挥。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口腔修复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成培养目标。
(二)设计思路1 .课程设计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时数:138学时(2)课程教学目标与学院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体现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办学理念。
(3)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智慧树答案口腔修复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口腔修复学是研究应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采用人工装置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
答案:对2.用于修复口腔及颌面部缺损的、由人工制作的装置(如义齿、义颌、义耳等)统称为修复体。
答案:对3.口腔修复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与数字化技术交融的剧烈变革。
答案:对4.口腔修复学的工作内容有()答案:口腔修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制作口颌系统的人工器官来代替已丧失的口颌系统器官;治疗手段有全冠修复、贴面修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等;临床工作内容包括牙体、牙列缺损等的修复5.关于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趋势,以下正确的是()答案:牙列缺失修复的种植化;残根、残冠的保存化;牙体缺损修复的嵌体化6.口腔修复学的特点是()答案:知识基础广;实践性强;美学素养要求高7.中国在牙医学方面的贡献有()答案:牙刷的使用;汞合金充填龋;砷剂用于牙髓治疗;牙再植8.口腔修复的过程不包括()答案:修复体可以不用定期复查、检查及维护9.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答案:残根、残冠应该直接拔除后行种植修复1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答案:学习口腔修复学应同时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章1.制取诊断模型及上牙合架过程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对于藻酸盐材料而言,应当选择适合患者口腔的最小的托盘,较多的印模材料能取得更精确的印模,因为印模表面积越大,尺寸变化越小。
2.制取诊断模型的优点是( )答案:缺牙区的牙合龈距。
;易于检查下颌运动状态和咬合关系;在模型上进行牙体预备,通过诊断蜡型对预期治疗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价。
3.口腔外部检查不包括()答案:牙列检查4.口腔内部检查包括()答案:牙列检查;缺牙区的情况;口腔一般情况;牙周检查5.进行咀嚼肌检查时通常是对咬肌和颞肌进行扪诊,检查有无压痛及压痛点的部位。
答案:对6.无牙牙合口腔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答案:舌的检查;牙槽嵴的吸收情况;上下颌弓、牙槽嵴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口腔黏膜的检查;唾液分泌量及粘稠度的检查7.以下哪项不是全身系统疾病史应包括的内容( )答案:了解患者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8.以下哪项不是简单合架()答案:半可调合架9.合架的分类有哪几大类()答案:全可调合架;半可调合架;简单合架10.全可调节合架可模拟机体形成个性化的髁导、切导,合架双侧髁导可单独调节、模拟侧移角等特性。
牙列缺损及牙体缺损修复分析

经 过 观察 , 本组 患 者修 复后 的菌 斑 指 数 、 牙 龈 指数 和 牙周 袋 深度 都明 显下 降 , 差 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P<0 . 0 5 ) 。具
体 表 2 。
表 2 治 疗 前 后 各 指 标 变化 ( x + s )
总之 , 牙 列 缺损 及 牙体 缺 损 临床 多 见 , 圆 锥 型 套 筒 冠 义齿 修复治 疗 稳定 良好 , 改 善 牙齿健 康 , 值得 推广 应 川 . . 【 参 考文 献】
R e s , 2 0 1 1 , 3 6 ( 4 ) : 2 5 2 — 2 5 9 .
3 讨 论
牙列缺 损 及牙 体 缺损 是 一 种常 的疾 病 , 其 原 因主 要 有 龋病 、 楔状 缺损及 外 伤 等 , 造 成牙不 完 整 。 其 中龋 病所 造 成 的缺 损 主要 是在 牙 的 咬合 面 或相邻 牙 的位 置 , 楔状 缺 损
『 1 ] 陈小 晖 , 程祥荣 , 李 勇. 套 简 冠 义齿 在 牙周 病 修 复 治 疗 r I 1 的 临 床 心 用【 J l l 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 0 1 2 , 2 5 ( 1 ) : 8 6 — 8 8 . f 2 1 陈小 晖 , 程祥荣. 套 筒 冠 义齿 用 于 牙 周病 修 复 治疗 的 罐础 与 临 眯 研 究[ J ] l 罔外 医学 : 口腔 医学 分 册 , 2 0 0 9, 3 0 ( 3 ) : 2 3 1 — 2 3 3 . [ 3 】 陆轩 , 满毅, 林映荷 , 等 下 颌 磨 牙 游 离 缺 失 套 筒冠 修 复 的 摹 牙受 载 分析 『 J ] . 广东 牙病 防 治 , 2 0 0 5, 1 3 ( 4 ) : 2 6 2 — 2 6 4 . 『 4 1 张 富强 , 杨宠莹 , 薛森. 等 .圆锥 型 套 筒 冠 义 齿 修 复 末 端 游 离 缺 失 的 支持 组织 应 力分 析研 究 Ⅲ. 医用 生 物 力学 , 2 0 0 9 , 1 4 ( 2 ) : 1 0 8 — 1 1 1 . [ 5 】 何 惠宇 , 朱 明, 吴燕 倪 . 圆锥 型 套 筒 冠 义齿 修 复 牙列 缺 损 及 牙体 缺 损 的 龈下 菌 丛 分析 l J 1 . 上海 L 1 腔医学 , 2 0 0 6, 1 5 ( 3 ) : 2 8 2 — 2 8 4 . [ 6 ]G o o d s o n 3 M, S h o h e r I , I m b e r S, e t a 1 .N a t h a n s o n D .R e d u c e d d e n t a l p l a q u e a c c u mu l a t i o n o n c o m p o s i t e g o l d a l l o y m a r g i n s [ J ] . J P e r i o d o n t a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体和牙列缺损修复治疗十大基本技能流程一、贴面修复的临床操作程序和方法1. 修复前的准备(1)取研究模,制作诊断蜡型,确定治疗方案。
(2)牙周治疗:消除牙龈炎症,牙龈美学治疗,调整临床牙冠的比例。
(3)需要调整牙间隙和排齐牙列的患者应先进行正畸治疗。
(4)拍摄记录患者牙列和面部照片,前后牙咬合关系。
2. 牙体预备可采用覆盖式、对接式和开窗式等牙体预备方式。
针对中国人的饮食特点和咀嚼习惯,一般采用覆盖式瓷贴面进行修复。
(1)制备牙体唇颊面引导沟(2)唇面牙釉质的磨除(3)唇侧肩台预备(4)邻面预备(5)舌面预备3. 取印模、制备工作模(1)采用双线压排技术分离和退缩牙龈(5~10min)。
(2)采用两次硅橡胶印模法获取精细印模。
(3)印模冲洗、消毒,用超硬石膏灌注工作模。
4. 选色和比色(1)在自然光线根据牙本质的颜色选择基色,再根据邻牙或对颌牙的颜色选择颜色。
(2)比色和选色应充分考虑患者皮肤,个人爱好等因素准确选择和标记牙齿切端、边缘嵴、牙齿中部和颈部的颜色。
5. 贴面的制作:直接法、间接法(树脂、热压铸瓷、粉浆涂塑、烤瓷、CAD/CAM)6. 贴面的表面处理(1)对于玻璃陶瓷贴面一般为4-10%HF处理0.5-2min,冲洗吹干后涂硅烷偶联剂和树脂粘结剂。
(2)硬质树脂贴面可以喷砂后涂布树脂粘结剂。
7. 贴面的粘结(1)75%乙醇清洁牙面,磷酸酸蚀牙面,冲洗、吹干。
牙体表面涂粘结剂,选择合适的光固化树脂水门汀粘结贴面。
(2)去除多余的粘结剂,检查咬合,调合,修整抛光修复体边缘。
8. 贴面修复后的注意事项(1)贴面修复前牙龈必须健康无炎症,有炎症的必须消炎,必要时进行龈上、下洁治和牙龈成形。
(2)贴面粘结前最好用试戴糊剂进行校色处理再用合适颜色的树脂水门汀。
对于重度变色牙可先漂白或遮色处理后再粘结。
(3)严格按照粘结技术步骤地要求操作。
(4)贴面边缘与牙体对接面必须高度抛光,避免着色和微渗漏。
(5)贴面修复后避免咬硬物。
二、嵌体制作的临床操作程序及方法1. 牙体预备(1)根据牙体缺损情况做出适合的、能满足固位、抗力要求的洞型设计方案。
(2)根据设计方案预备牙体,去除腐质及无基釉质。
(3)颊、舌及咬合面的沟、裂、点隙处可做预防性扩展,洞缘釉质层形成洞斜面,洞的深度大于2mm,鸠尾宽度大于2mm。
(4)高嵌体牙体预备应沿咬合面外形均匀降低0.5~2.0mm 的间隙,范围应包括牙体咬合面边缘及工作牙尖。
2. 取印模、制备工作模(同贴面)3. 采用直接蜡型法或间接蜡型法制作完成嵌体蜡型,送技工室加工。
4. 嵌体的试戴、粘固(1)检查嵌体的就位、密合、邻接、咬合等情况。
(2)清洁消毒牙体组织和修复体,适当的表面处理。
(3)根据制作嵌体材料选用相应的树脂粘结剂进行粘固。
(4)去除修复体边缘多余的粘结材料,抛光。
5. 嵌体修复后的注意事项(1)准确把握适应证,防止修复后牙折。
(2)活髓牙制作嵌体时,应采用氟保护剂以防术后过敏。
三、四分之三冠的临床操作程序及方法1. 前牙四分之三冠的牙体预备(1)邻面预备:两邻面相互平行或聚合2~5°,预备间隙一般不少于0.5mm,唇边界止于自洁区。
(2)切斜面预备:上前牙切斜面由唇侧斜向舌侧,下前牙由舌侧斜向唇侧,与牙轴呈45 °。
正中及前伸颌预备出0.35 mm以上的间隙。
(3)舌面预备:正中、前伸颌时舌侧有0.5mm的间隙,轴壁无倒凹。
(4)邻沟预备:邻沟从邻切线角的中点开始,方向与牙冠唇面切2/3平行,位于邻面唇1/3与中1/3交界处,深度1mm,由切端向龈端逐渐变浅。
两邻沟相互平行,或稍向切端聚合。
(5)龈边缘预备:邻舌面颈部做肩台预备,各面及轴面角处修光滑圆钝。
(6)切沟及附加钉洞预备:牙冠唇舌径大者根据固位需要可在切斜面内做一条切沟增强固位作用。
必要时舌面可增加钉洞附加固位形。
(7)精修完成:各个预备面无棱角,无倒凹,表面平滑。
2. 后牙四分之三冠的牙体预备与前牙相似,主要不同如下:(1)咬合面预备:咬合面预备出0.5~1.0mm的间隙,并在颊侧边缘嵴处形成小斜面或小肩台。
(2)咬合面沟预备:沿中央沟磨除深约0.5mm的沟,再以柱形车针修出底平壁直的外形,并与两邻面轴沟相连,沟缘锐边修圆钝。
(3)邻沟预备:将邻沟预备在邻面颊侧1/3与中1/3交界处邻沟方向应与轴壁平行。
沟深与宽度均应在1mm,各壁应平直。
3. 四分之三冠的取模、制作与嵌体类似,主要采用金属制作。
4. 四分之三冠的试戴和粘固其基本程序和要求与嵌体类似。
5. 四分之三冠修复后的注意事项(1)牙体小、龋患易感人群、固定桥要求固位力大者均不宜选择四分之三冠。
(2)牙冠透明度大者易透出金属色者,故不宜设计切沟。
(3)唇面已有缺损时,可将沟、箱形、洞型固位形采取综合变异设计。
(4)注意舌面前伸咬合时预备出必要的修复体空间。
(5)邻面两邻沟相互平行。
四、全冠修复的临床操作程序和方法1.牙体预备的基本原则(1)聚合角的理想范围为10~20度。
预备体颌龈距或切龈距与颊舌距的比例至少为0.4。
(2)提高预备牙体的固位形。
必要时可采用轴沟或箱状洞型来调整。
(3)保留足够的牙体组织,确保抗力形,如预备体的抗力形不足,应采用桩核材料进行加强。
(4)修复体龈缘肩台的终止线尽量在龈上,当美观和固位需要时,龈缘终止线可位于龈下,但不应该延伸至上皮附着处。
2. 全冠牙体预备的要求(1)颊舌面:消除倒凹,将轴面最大周径线降到全冠边缘的终止线处,开辟修复材料需要的厚度。
(2)邻面预备:消除倒凹,与邻牙完全分离,形成协调的戴入道,开辟修复材料所要求的邻面空隙。
(3)切端及咬合面预备:为恢复全冠咬合面形态提供足够的垂直向的咬合空间。
(4)牙体组织切割及磨除量:金属冠的轴面和咬合面降低分别不少于0.5mm和1.0mm。
金属烤瓷冠的轴面和唇面牙体组织磨除应不少于1.2mm,磨牙咬合面一般降低2mm。
全瓷冠修复一般前牙轴面、唇面及舌面磨除不小于1.0mm,后牙轴面磨除不小于1.5mm,咬合面磨除不小于2 mm。
(5)颈部肩台预备:铸造全冠颈部通常为宽度0.3mm的浅凹缘终止线;金属烤瓷冠对龈边缘终止线类型的选择基于个人的爱好、美观、病例种类和金瓷冠的类型;全瓷冠为肩台或浅凹终止线。
(6)精修完成:基牙各轴面角、边缘嵴处的线角应圆钝。
3. 取印模、制备工作模(方法同前)4. 全冠的制作(1)金属全冠采用失蜡铸造法;(2)烤冠首先采用失蜡铸造制作金属基底冠、饰瓷、上釉;(3)树脂冠主要采用间接法制作;(4)全瓷有热压铸造、粉浆涂塑技术、离心铸造技术、玻璃渗透技术、CAD/CAM制作技术。
5. 全冠的试戴、粘固及完成(1)试戴:首先在模型上试戴,检查咬合及邻接关系。
清洗、消毒,在口内试戴,调整邻接关系和咬合。
将全冠磨光、抛光或上釉处理。
(2)粘固:将全冠及预备牙体表面清洁、消毒、干燥,对修复体和牙体组织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后,选用合适的粘固剂。
(3)粘固剂结固后,去除多余的粘固剂,清理龈沟,抛光修复体边缘。
6.全冠修复的注意事项(1)活髓牙应先做局部浸润麻醉。
(2)预备时喷冷水降温以保护牙髓。
(3)夜磨牙和临床牙冠较短的患者应采用金属全冠修复。
(4)镍铬合金过敏的患者应采用钛或全瓷修复。
(5)注意冠边缘和邻接关系处理,以防龈炎和食物嵌塞。
(6)让患者了解修复体的预期效果,嘱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口腔卫生,勿咬硬物。
五、核与冠联合修复的临床操作1.铸造桩核的制作(1)预备前准备:摄x线片,口内检查,确定桩核类型。
(2)基牙预备:去除龋坏牙体组织,找出根管位置,按全冠预备要求对残留牙体组织初步制备。
(3)根管预备:对牙根根管进行由细到粗的分级预备,去除倒凹,但应尽可能保留残留牙体组织。
(4)制作铸造蜡型:口内直接法,模型法。
(5)桩核的铸造成型:将制作的蜡型包埋铸造、打磨成型。
(6)铸造桩核的粘固:桩核在粘固前在口内试戴调合,确保无早接触和留出全冠修复空间。
对根管严格消毒后选用合适的粘结剂粘固。
(7)在桩核粘固材料完全固化后按全冠要求进行牙体预备。
(8)制取印模,完成全冠修复。
2.桩、核冠联合修复的注意事项(1)防止预备过深破坏充填材料的封闭,或引起根尖部根折;防止侧穿。
(2)去尽龋坏组织,防止继发龋,冠核充填时应充分考虑全冠修复牙体预备后的抗力形与固位形。
六、固定桥修复的临床操作程序及方法1. 修复前准备(1)询问病史,排除不良咀嚼习惯和夜磨牙症,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以便选择修复体类型时参考。
(2)选择基牙和确定基牙数目。
(3)检查拔牙创愈合状况,缺牙间隙大小、牙槽嵴及口腔黏膜等情况。
(4)基牙如有牙体或牙周疾病者,或畸形牙倾斜移位、扭转、错位者,牙体预备将影响牙髓时,则必须先做完善的根管治疗。
2.修复步骤(1)基牙牙体预备:参照全冠修复或部分冠修复的要求进行固位体基牙的牙体预备。
预备后取得共同就位道。
(2)排龈、取模、灌模同前。
(3)必要时记录咬合关系。
3.修复体的制作(1)固位体制作:同全冠和嵌体修复。
(2)桥体的制作①恢复桥体咬合面的形态,适当降低非功能尖牙尖斜度,减小咀嚼运动的侧向力。
②桥体的颊舌径减径(2/3~1/2),减轻基牙的负担。
③桥体龈端的接触形式选择有利于其自洁作用的类型。
尽可能减少龈端与牙槽嵴黏膜的接触面积。
④桥体轴面正确恢复唇颊及舌侧的外形凸度,有利于食物排溢和对软组织起到生理性按摩作用。
⑤悬空式桥体龈端与黏膜之间保持于3mm的空隙。
⑥桥体唇颊侧颈缘线的位置应与邻牙协调,以利于美观。
⑦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的连接体的制作应有足够的强度,防止受力时变形。
4.固定义齿试戴与粘固检查(1)试戴:边缘密合情况;与邻牙接触紧密情况;桥体龈端与牙槽嵴黏膜接触情况;咬合关系;修复体表面光洁度、形态、颜色。
(2)粘固:固定义齿试戴完成后,需对调整的部位做抛光或上釉处理,然后选择合适的粘固剂进行粘结固定。
(3)抛光5.固定桥修复后的注意事项(1)严格遵循生物原则、机械力学原则和美学原则,科学合理设计修复体的制作方案。
(2)保证共同就位道。
连接体应有足够的强度。
(3)固定义齿粘固后不能有早接触;颌面酌情减径。
(4)固位体边缘应高度抛光,且固位体、桥体颊舌侧轴面外形恢复要合适,应具有良好的自洁作用。
(5)去净牙间隙内多余粘固剂。
(6)设计时应考虑桥体两侧基牙及固位体受力尽可能均匀的原则,使修复体在行使咀嚼运动两则基牙移动度相同。
七、粘结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操作1. 前牙粘结桥的牙体预备磨除基牙近缺隙侧倒凹,预备轴沟和基牙舌面。
为了防止修复体龈向脱位,可在切端预备切沟并与轴沟移形连接,并在舌隆突处预备针道。
2. 后牙烤瓷粘结桥的牙体预备磨除基牙近缺隙侧倒凹,在基牙近远咬合面预备支托窝,预备轴沟,在基牙舌侧作180°环抱状翼板设计的基牙预备,消除不利就位的倒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