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考研情况调研报告分析

考研情况调研报告分析

考研情况调研报告分析近年来,考研热潮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报考研究生院校。

为了解考研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进行了报告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果和分析。

调研对象主要为大学最后一年的本科生,他们普遍对考研有浓厚的兴趣。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的意见和看法。

在调研所收集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几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更多的是追求更高的学术深度和发展空间。

他们认为研究生阶段可以更深入地学习自己专业的知识,在学术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我们还注意到,在选择报考研究生院校时,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名校和综合实力强的院校。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提升自己的学术声誉和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

另外,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于就业压力或其他原因而报考研究生,而并非真正对研究生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这一现象可能会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影响学术成果。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决策是否选择考研。

其次,学校和教师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术兴趣,培养他们的学术潜力,避免仅仅追求名校而忽视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此外,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研究生的奖学金和生活待遇,鼓励更多的学生选择报考研究生。

综上所述,考研情况调研报告分析得出,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而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名校和综合实力强的院校更受欢迎。

然而,一定比例的学生的考研动机并非出于真正的兴趣,这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对于考研看法的社会调查报告调查人:工商管理系 12级李春草 2124031718赵成程 2124031717黄玉敏 2124031523池龙国2124030819一.调查背景在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培养更多的拥有丰富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在其毕业后,考取研究生,向着更高的学习目标迈进,是其成为此类人才的重要途径。

因此,近年来考研倍受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应届、往届大学毕业生的重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科技、高学历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断上升,报考研究生人数不断递增。

据不完全统计,在校生毕业班有50%的同学考研。

下表是近19年全国考研人数统计(单位:万人)由上表可以看出,自20XX年开始考研人数大幅增加,考录比例也逐年提高,随着考录比例的提高,反过来又刺激考研人数的增加。

在校大学生出现考研热原因是多方面的,考研热又会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何处理好考研与教学之间的矛盾是关系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把它放到战略地位,全校上下达成共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考研促学风,以考研创品牌。

一、出现考研热的原因1、社会经济发展对研究生需求的增加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学历层次越来越高,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

我国人才战略思想就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以科研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其培养的人才能够在更高程度上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必然会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正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研究生的扩招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各方面对研究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的考研者。

2、躲避就业压力。

现在就业门槛越来越高,许多用人单位唯高学历不用,不怕大材小用,就怕招不到大材,显得单位档次低。

就是一些小型企业招聘一名文秘人员也提出了非研究生不要的条件,在这样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本科毕业生深感自己的学历偏低,与其委曲求全,不如再拼搏几年。

大学生考研调查

大学生考研调查

大学生考研调查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对高学历人才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

考研已经成为了大学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现状和动机,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了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 500 名大学生的有效反馈。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有考研的意向,其中女生的比例略高于男生。

在考研动机方面,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选择考研的最主要原因。

许多大学生认为,在当前就业市场中,研究生学历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

此外,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追求更高的知识水平以及受到周围同学和家庭的影响也是重要的考研动机。

在考研准备方面,大部分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就开始着手准备。

他们通常会通过参加考研辅导班、购买复习资料、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等方式来获取考研的知识和经验。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考研准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压力。

例如,学习时间的安排、知识点的掌握、心理压力的调节等。

在专业选择方面,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与本科专业相关的研究生专业,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但也有不少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希望能够开拓新的职业领域或者出于对其他专业的兴趣。

对于考研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许多学生表示有所担忧。

他们担心考研失败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影响就业。

但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愿意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努力拼搏。

为了更好地支持大学生考研,学校和社会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学校方面,开设了考研辅导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所和指导老师。

社会方面,各种考研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考研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过度追求高学历可能导致人才结构失衡,一些岗位出现人才过剩的情况。

另一方面,考研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在决定是否考研时,应该综合考虑自身的兴趣、职业规划、学习能力等因素,而不是盲目跟风。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精选7篇)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篇1近几年来,考研热是一浪接着一浪,高校研究生在扩招,考研人数也是几创新高。

如今考研已成为多数高校毕业生的首要选择。

这主要是由于近两年来就业形式严峻,大多数毕业生要找份工作已不容易,更别说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社会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于全校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调研。

调查目的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考研以及就业的看法,并且对于现实形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贴近现实的结论。

调查简介本次调查以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一共设置了18道题,其中包括12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1道程度题和1道开放题。

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范围:样本量:本次调查共回收了16份有效问卷调查方法(一)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发放。

这种调查方法不但节省时间和经费,还可以避免与被调查者面对面接触,减少被调查者的心理负担,从而能够更客观地答题。

问卷调查在取样上也不受限制,可以选取大样本也可以选取典型样本。

但问卷设计比较麻烦,回收率较低,会影响其代表性。

(二)典型调查法本次调查选取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

是一些既有可能会选择考研又可能选择就业的人群。

这种调查方法缩小了范围,具体深入。

调查数据及其分析就业与考研的比例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大部分会选择直接就业,而只有少部分同学会选择考研。

这与现实形势是符合的,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能够趁早找到工作从而步入社会接触社会。

而小部分同学则追求更高的学历,为自己的未来做进一步的打算。

(二)考研的目的从上图可以看出,考研的同学相当一部分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知识与更高的学历。

少部分同学则是为了增强就业能力。

这说明同学们还是以知识获取为主,方便就业为辅进行考研。

(三)考研的专业选择考研的同学在选择专业方便更倾向于社会对专业的需求。

大部分同学考研是为就业做准备,考研则是为了未来在就业岗位上发挥出更好的能力和影响。

大学生考研调查

大学生考研调查

大学生考研调查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

但是,考研是否真的对大学生发展有益呢?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大学生考研的调查。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使用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式,我们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对考研动机、考研准备情况、考研经历和考研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1. 考研动机我们首先调查了大学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

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选择考研是为了提高自身学历和就业竞争力。

另外,有约20%的受访者选择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追求学术研究的欲望。

还有部分受访者选择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难题或者对自己不满意的专业进行改变。

2. 考研准备我们对大学生的考研准备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选择了自习和上课这两种方式进行学习;约40%的受访者选择了参加培训班提高考研成绩;还有一些受访者选择了自主考研,通过自己积累的知识进行考试。

3. 考研经历我们还对大学生的考研经历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在考研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挑战和困难,包括学习压力大、时间管理困难和心理压力等。

另外,约40%的受访者表示考研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包括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生活质量下降等。

4. 考研效果最后,我们调查了大学生考研的效果。

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考研帮助他们提高了学业水平和学术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另外,约40%的受访者表示考研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满足感,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和个人成长的意义。

结论通过对大学生考研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考研对大学生提高学历和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考研准备过程中存在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等问题,需要适当的应对措施。

•考研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需要做好时间管理和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大学生对考研的动机各不相同,但大多数考研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术能力和个人成长。

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及研究

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及研究

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及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考研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提升自身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选择。

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动机、准备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分析考研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考研的看法和准备情况。

2、访谈:选取部分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考研的思考和实际经历。

3、文献研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考研现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调查结果1、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1)支持考研:约60%的大学生表示支持考研,认为考研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反对考研:约30%的大学生表示反对考研,认为考研压力较大,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3)中立态度:约10%的大学生表示中立,对考研持观望态度。

2、大学生对考研的动机(1)提升学历:约7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的主要动机是提升学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拓宽就业渠道:约50%的大学生认为考研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

(3)追求学术兴趣:约2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是为了追求学术兴趣,深入研究某一领域。

3、大学生对考研的准备情况(1)准备充分:约4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考研的准备,包括复习计划、资料收集等。

(2)准备不足:约5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准备不足,需要加强复习和资料收集。

(3)无准备:约1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尚未开始准备考研。

4、大学生对考研面临的困难(1)学习压力:约6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学习压力,需要克服时间管理和心理压力。

(2)经济压力:约40%的大学生认为经济压力是考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报名费、资料费等。

(3)就业压力:约30%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也是影响考研决策的一个因素,担心考研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四、分析讨论1、考研现象背后的原因(1)高等教育普及: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考研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途径。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

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

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准备考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此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考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的认识,考研的动机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与解决办法。

二:调查对象随机调查200名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三:调查方式:给每位调查者一份调查表进行填写。

四:综合调查结果由此可见,随着离考研越来越近,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考研的同学中,仅有20%是准备就就读专业考取研究生。

由此可见,考研原因中还有对就读专业的不满。

从努力程度看,仅有10%的人有明确的报考学校目标和专业,40%的学生认为考研仅需从大四拼一把即可,只有4%的同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

五:考研理由的调查目前的考研队伍中,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二是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三是随大流,别人都考研,我也要考一下;四是为了不喜欢大学的专业,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第一类考研学生而言:一些学生读大二的时候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且还有意放弃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腾出时间复习将来考研有用的科目。

这样往往在无意中缩小了自己的知识面。

对于第二类考研学生而言:下定决心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职业命运,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想法。

大学生考研社会实践调查

大学生考研社会实践调查

一、调查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考研已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重要选择。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考研的现状,本调查针对大学生考研的社会实践进行了深入调查。

二、调查目的1. 了解大学生考研的社会实践现状,包括考研动机、备考情况、考研压力等;2. 分析大学生考研的社会实践问题,为大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3. 为高校和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促进大学生考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

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在校大学生、考研学生和已毕业研究生。

四、调查内容1. 大学生考研动机;2. 大学生考研备考情况;3. 大学生考研压力;4. 大学生考研社会支持;5. 大学生考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1. 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考研的主要动机包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实现个人价值等。

其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增强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考研的首要动机。

2. 大学生考研备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考研备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参加辅导班、购买考研资料、自学、请教学长学姐等。

在备考过程中,大学生普遍认为英语和政治是备考的重点科目。

3. 大学生考研压力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考研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学业压力、家庭期望、经济压力、心理压力等。

其中,学业压力和家庭期望是大学生考研压力的主要来源。

4. 大学生考研社会支持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考研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朋友、老师、同学等。

其中,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对大学生考研具有重要作用。

5. 大学生考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问题:部分大学生考研动机不明确,备考盲目,导致考研效果不佳;(2)问题:大学生考研压力较大,心理素质较差,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3)问题:大学生考研社会支持不足,缺乏有效的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及对象: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在线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150份,有效数146份,有效率98%。

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内容予以了总结。

在随机进行的150份调查中,涵盖了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同学,其中,男生人数81人,占总数比例55%,女生人数65人,占总数比例45%。

调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但因为样本容量较少,造成的数据准确性不强,所以仅供参考。

二、调查结果分析:以下是对对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年级调查显示,会考研与不会考研有明显的区别,考研所占的比例也不一样,大三的选择考研的比例明显比其它年级的要高。

这说明在大三同学对考研的意识比较强,比较突出。

根据调查显示:68%的同学不打算考研,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多数。

“是否考研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入学门槛、读研成本及就业前景。

”有关专家表示,通常而言,如果考研的入学门槛及读研成本增加,但如果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那么考研报名还可能稳定,甚至增长。

“但现在,读研难度增加,又找不到好工作,那么考研的人数当然就要下降。

”其中,81.8%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就工作;17.1%的同学认为考研费用太高,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不打算考研;1%的同学选择其它途径深造;11.1%的同学则不想再读书,因此对考研不作考虑。

另外,也有3.7%的同学持保留意见,认为自己离考研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在对它没有太多的想法。

32%的同学选择考研,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趋向于继续深造的意向。

在这部分同学中,30%的同学的考研动力是为了将来找工作更具有竞争力,通过考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

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忧患意识,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已有准备。

当然,同样是选择考研,许多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考研人数的显示,21.3%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压力大,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也是一种途径。

63.8%的同学是为了继续深造,一种观点是为了以后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考研女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男生,尤其是女生,就业更加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女大学生不得不通过继续读书,求得一个高学历,为以后的就业寻找更好的机会,女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增加,其中就业压力大是一个原因。

另一种观点是基于对某所大学的向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己的能力还不够,现在不想参加工作。

由此可见,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多元化,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道路。

关于考研专业问题,60%学文科的同学,认为考研没有必要,而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研究生和本科生是有本质区别的,研究生的专业素质的确要比本科生高很多,所以认为理工科学生考研还是有必要的。

所占比例也是相当大的。

65.3%的同学选择报考本专业,34.7%的同学选择报考外专业。

而调查到报考该专业的原因:37.7%的同学表示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第一位;33%的同学则考虑到报考专业的热门程度,就业前景是否看好。

也有20.3%的同学选择相对容易考的专业报考,还有8.7%的同学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自己既喜欢又热门还有把握的专业报考。

但这种三全之事并不多见,因此,报考专业时仍应谨慎考虑。

根据研究生收费改革的相关规定,20xx年,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17所高等学府都取消了公费研究生制度,而两到三年的研究生学费也要在开学的时候全部一次性交齐。

尽管部分高校有替代办法,如北京大学就采取了奖励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

但是,一次性拿出这笔钱(一般都在万元以上)对于很多考研者来说依然困难。

“要看到考研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太高的学费负担他们往往承受不起,只能选择放弃。

”在我们被调查者中有45%的同学来自农村,33%的来自县城,22%的来自于城市。

而他们的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占8.9%,300———500元的占48%,500—800元的占34%。

由此我们看出,对于当今物价的不断上涨趋势。

生活费还是处在一种中下的阶段。

在考研的同学当中45.1%同学对考研信息了解不多,40.4%了解一些,仅有4.5%同学非常了解,还有10%的同学表示自己不了解。

对此,希望广大的同学对考研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更充分地准备考研。

如果考研没有考上,其中,27.2%的同学认为应该全心投入明年考研,47.7%的同学想先找个工作,抽空复习明年在考。

25%的同学不想考了,直接找工作。

当然还有13.6%的同学没有想好。

调查的最后一项是“你对考研的看法”。

大多数同学认为考研是个人的原因。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是为了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将来。

上研究生是大学生不错的结局,有理想的情节,找工作地情节去考研。

同时,他们认为考研也是一次人生经历,努力过,奋斗过,即使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那考研过程中丰富而充实的记忆也足以让自己好好珍惜。

在此,我们深深地祝福那些志在考研的同学:英雄无畏,越飞越高!三、调查结果:在这次的调研当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不会选择考研,其中个人自身原因是促使他们不考研的最大因素,也有很多同学表示读研还要读三年,只是为了把就业往后推迟三年而已,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

况且等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业情况谁也无从知晓。

还有一小部分的同学认为早点出到社会工作会比继续还在校学到的知识还要多,最起码动手能力会有所提高。

更多的同学表示,不是只有通过读研究生才可以学到知识,出到社会的时候还可以以其他途径深造,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总的来说,考不考研那是因个人条件而定。

从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在金融危机加剧的今天,很多学生还是选择勇敢的面对这强大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理性和慎重的。

而选择考研的大部分同学目标也比较明确,不盲目不随大流。

借以此篇此文,预祝我们考研的同学能够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也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坚定信念,抓实专业知识,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就业之旅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调查感想经过实践和学习,我深切地感觉到进入社会有几点是要必备的: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他人沟通,如何与他人交流好就成了我们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我觉得这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能力,是需要不断的练习的。

二、要有自信。

自信并不是自夸,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差。

社会经验、工作经验也是在做事中慢慢积累的,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才会有以后的经验,所以自信是对自己的肯定,自信的人是有活力的、是让人乐于相信的。

三、要有克服胆怯心理的勇气。

我能够做什么呢?一个个问题在我的脑子中浮现,我也一遍遍的问着自己。

坦白说这些都可能不是问题,最主要的是自己不敢。

其实任何事都不会是问题,只要自己敢大胆的去做,没有任何人生下来就会的,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勇敢的面对、大胆的尝试、不断的练习,所以说勇气是关键。

战胜了自己,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2一:调查目的: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

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

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准备考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此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考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的认识,考研的动机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与解决办法。

二:调查对象随机调查200名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三:调查方式:给每位调查者一份调查表进行填写。

四:综合调查结果由此可见,随着离考研越来越近,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考研的同学中,仅有20%是准备就就读专业考取研究生。

由此可见,考研原因中还有对就读专业的不满。

从努力程度看,仅有10%的人有明确的报考学校目标和专业,40%的学生认为考研仅需从大四拼一把即可,只有4%的同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

五:考研理由的调查目前的考研队伍中,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二是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三是随大流,别人都考研,我也要考一下;四是为了不喜欢大学的专业,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第一类考研学生而言:一些学生读大二的时候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且还有意放弃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腾出时间复习将来考研有用的科目。

这样往往在无意中缩小了自己的知识面。

对于第二类考研学生而言:下定决心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职业命运,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想法。

一位大四学生在调查中坦言,自己本科读的不是名校。

为了不让一毕业就失业这种情况发生,家里人早在大一入学之际,就让她准备考研,“家里人说,不考研,就很难找到一份好工作”。

她也想继续深造,首先是读英语文学语言专业。

对于第三类考研学生而言:自己没有主见,自己大多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大多数是受家长、老师、亲戚、朋友、同学的影响,别人说考研好他就考研。

甚至对将来要考哪一方面的研究生都没有想过。

对于第四类考研学生而言:他们初到大学的时候,因为成绩不理想,或者是家长干涉,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他们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这一点。

其次,除了这几种观点外,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

譬如,爱情、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自己心仪的学校等,还有同学以喜欢某个城市为理由,希望用考研圆自己的梦。

这多样的答案,最起码可以说明,同学们选择考研的时候,已经更多的考虑了自己的需要,没有为家庭、工作等牵绊。

在提倡人性化的今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

六:调查体会:通过此次的追踪调查,对在校大学生的考研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面对当今社会这一现象,这一趋势有了深入的了解。

考公务员,考研,高考是当今社会的三大难题,给我们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

正是这份压力才给了我们奋斗前进的动力,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为了有个好工作,为了有高工资,为了满足各自的需求,为了家庭的需要,为了一切的一切。

我们被高考,我们被考研,我们被考公务员。

然而面对考研心情各异,态度各有千秋,这是对他们的调查,也有对自己的潜意识的了解,事关自己是否也要考研。

当他们面对这份调查报告有迷茫有坚定,在犹豫的边缘徘徊,审时度势的考虑这一话题。

其实在大一考虑着考研,会让自己有更好的目标,对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规划。

考研,我想说,被考研,不管你是自愿也好被迫也罢都得从大一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