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课堂实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练习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特区为什么“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和个人以及华侨和港澳侨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与延伸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其他一些沿海市县。
※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放区。
内地:1992年,对外开放纵向推进,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
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
随后又开放内地的一些市县。
※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WTO的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苦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它是A.深圳B.厦门C.汕头D.珠海2、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3、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一一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
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D.经济技术开放区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A.引进外国资金B.引进外国技术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D.发展民族经济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课堂笔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课堂笔记篇一: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课堂笔记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在深入改革打开门户迈向世界的过程中所走过的历程,以及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产生的重要影响。
1. 改革开放提出背景1976年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
这基本上是与毛泽东时代形成鲜明对比的。
“四人帮”倒台后,全国上下期待和呼声很高,急需一种新的模式来推进国家的发展。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正是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要求。
2. 改革开放的背景毛泽东时代以集体主义、计划经济、自力更生为主题,但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时的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极低,国家的实际贫困也十分突出。
因此,实现现代化是国家的迫切要求。
3. 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
其中,对外开放是推进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一环。
改革开放的政策方针明确地提出:“开放振兴、科技创新、人民至上、全民参与、产业兴旺、绿色生态”。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对外开放。
4.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改革开放使中国得以迈向世界大舞台,金融、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变化都很明显。
在金融方面,通过开放银行、保险业、证券市场等,增加了资本的流动性。
在经济方面,中国与各国之间形成了广泛的经济联系,为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文化方面,中国走出国门,推进中华文化向国际化前进。
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国加入了国际环保联盟,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
总之,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彰显了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性,表明这一政策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变革。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现实,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时代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意义以及影响,可能还处于模糊的认识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激发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时代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
2.难点: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引发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实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9课对外开放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改革开放后的深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同学们看图后得到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歌词: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5.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
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6.提出问题: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提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优秀教案

《对外开放》教学模式介绍:新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
发现式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教学模式。
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设计思路说明:通过结合中外数据对比分析的形式,推出当时中国自身发展的成就以及遗憾,引出必须融入世界、加入世贸的必要性。
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大块: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加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逐一进行讲解,以整体宏观的角度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在讲解到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时候可以运用发现式教学,在目标导学环节后,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对外开放》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内容。
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伟大政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涉及了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2)对外开放的格局。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对外开放的历史资料。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设计

《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九课的内容。
本课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学生了解这段历史,有助于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因此,本课在中国现代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提高,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相对久远,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却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
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教师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所带班级导学出示视频板书:第9课对外开放示意图》,提问:1984年我国开放了哪些城市?教师总结: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继续扩大,那么又开放了哪些地区呢?教师总结:1985年,我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出示教材第43页《相关史事》,介绍浦东的开放和经济发展。
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继续向纵深推进。
提问:又开放了哪些地域呢?教师总结: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
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二)中国对外开放格局1、讲解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从沿海到内陆,从省会城市到普通市县,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案设计

第九课对外开放【教学目标】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2、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
3、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作用。
4、认识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学难点】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史料教学法【课型】新授课【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让世界来到窗口。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使近代的中国饱受列强侵略。
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中国要发展,就要实行对外开放。
材料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领导人说:“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
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随后,中央授权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许多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
问题:1980年翁纯贤想要离开家乡,到中国大陆离世界最近的地方,去闯荡一番,她会选择哪里呢?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合作探究一1、经济特区特殊在哪儿?(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2、1980年来到深圳的翁纯贤要提高自己会选择去什么单位?(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企业深圳第一家外资企业香港开达实业有限公司深圳蛇口凯达玩具厂)3、为什么要设立特区? (经济特区通过对外经济合作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为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成为知识、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窗口,大大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环节二让世界深入中国幻灯片展示深圳的变化:深圳本来只是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特区建立以后,“时间就是金钱。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第9课 对外开放

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知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训练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广州、厦门等在中国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努力学习,建设国家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整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并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指导学生看图,邓小平为哪个特区题词?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个城市?经济特区是怎么出现的?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自主学习梳理新知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建立:__1980__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深圳__、__珠海__、__汕头__、__厦门__4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2.窗口:__深圳__经济特区。
3.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__引进外资__、__先进技术__和__管理经验__,推动国内的__进一步改革__,扩大对外__经济交流__,发展__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__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__天津__、青岛、__上海__、福州、__广州__等__14个沿海城市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课堂实录
(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主要讲述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以及开放的意义和影响。
以下为课堂实录)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什么是改革开放?
学生1:改革开放是指1978年以后中国进行的一系列政治、
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教师:不错,改革开放确实是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的一系列
政策。
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学生2:老师,为什么那时候要进行改革开放呢?
教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1978年前,我们的国家处于社
会主义建设初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难。
那时候,毛泽东同志去世了,所以政治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领导人决定进行改革开放,以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
学生3:我听说那时候国家要开放,这是什么意思?
教师:对,改革开放的第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对外开放。
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国家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了建交。
所以,我们国家需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从而增强国家的经济
实力、科技力量和文化交流。
这就是对外开放的含义。
学生4:老师,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
体都有哪些方面呢?
教师: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我们的国家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而不是原来的计划经济。
这些改革措施使得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逐步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我们推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
此外,改革开放还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5:老师,我听家长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文化也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是怎么变化的?
教师:你问的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我们开始接触了外国文化,了解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化。
其次,我们国家的文化创作和传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和方式,例如电视、电影、音乐、文学等。
这些都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生6:老师,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具体是怎样的?
教师:非常好的问题。
改革开放让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我们的国家逐步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
尊重,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其次,我们国家积极参与了国际合作和交流,扩大了国际影响力,为全球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教师:时间不多了,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课程要点: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对外开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的实行使得我国的经济、文化、国际地位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好,同学们辛苦了,今天的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