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高考政策
2010年高考志愿填报必解读招生政策

2010年高考志愿填报必解读招生政策张艺执(资料图片)专家简介:张艺执高招报考专家。
研究高校《招生章程》达5年多之久,是全国“把握招生章程,掌握报考新技巧”的首倡者,是预测校线和专业线四大方法的独创者,其代表作为《跟着招生章程走,掌握报考新技巧—高考志愿填报胜经》(再版)。
现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摘要:招生政策主要指招生政策和规定,特别是与填报志愿密切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比如高校招生录取体制和办法、录取批次的划分、优录照顾政策、定向招生政策等等……招生政策主要指招生政策和规定,特别是与填报志愿密切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比如高校招生录取体制和办法、录取批次的划分、优录照顾政策、定向招生政策等等。
由于招生政策的规定,高考录取的流程大体为:划分录取批次→制定录取分数线→投档形成院校调档线→分批录取与调剂录取→征集志愿及录取→通知考生→补充录取(高职高专)。
下面笔者先结合11条分数线的概念、相互区别及其联系进行介绍。
(一)11条分数线的概念区别及联系。
第1条分数线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录控线或批次线又称省线)为什么要划分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这是由于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录取的高校众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将不同类型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分类录取批次。
各省市根据本地实际划分,一般将志愿、录取批次划分为6~10批次,但多数省市分6~8批次录取。
分科类分批次录取既有利于不同类型高校招生,也有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
什么是录取控制分数线?主要作用是什么?录控线是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录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
各科类、各批次的批次线都会不同,科类一般分为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一般只分本科线和专科线),文史类和理工类又分为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第四批(高职高专),个别的还有第五批。
有些地方还分得更细,将上面各批分别分为第一批一次(A段)与二次(B段),第二批一次(A段)与二次(B段),第三批一次(A段)与二次(B段),第四批一次(A段)与二次(B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为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招生工作,保障高校选拔符合培养要求的新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制定本规定高校招生工作应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新生。
一、报名和志愿填报1.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3)身体健康。
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4)在上一年度参加高校招生考试中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3.报名办法申请报考高校的所有考生,须在其户籍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招委会)规定时间和指定地点报名。
省级招委会可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与在本地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就读一定学习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就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补充规定。
在中国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持所在省(区、市)公安机关填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外侨居留证》,可在有关省级招委会指定的地点报名。
各省级招委会办公室(包括教育考试院、招考办、考试中心、考试局等,以下统称为省级招办)应要求本省(区、市)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认真履行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职责,根据报名条件,严格审查考生报名资格。
4.考生志愿的填报考生志愿表的设置和填报办法应有利于体现考生报考意愿,有利于录取管理,有利于高校录取新生。
考生志愿填报方式、时间和办法由各省级招委会根据本地区招生工作实际作出具体规定。
2010年高考安排

2010年高考安排
2010年高考安排即将拉开序幕,在这个紧张而忙碌的时间里,考生们应该着手准备自己的高考,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2010年高考的安排情况。
首先,2010年高考一般是在6月7日至9日进行,考试时间为3天,分别进行语文、数学、外语、理科和文科5个科目的考试。
其中第1天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第二天上午考外语,下午考文科综合;第三天上午考理科综合,下午全部科目考试结束。
其次,2010年高考的报名时间为3月1日至10日,考生可以通过网上报名或者到当地的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进行现场报名。
考生还需要带上本人的身份证和高中阶段学习相关的证明材料进行报名,而非应届毕业生则需要提供全国中学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单。
再次,2010年高考的成绩公布时间大约在7月初,届时考生可以通过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或者教育部门正式的高考成绩查询系统来获知自己的成绩。
最后,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是保持足够的时
间精力,以百分之百的精力准备和备考。
其次是要有正确的备考方式,通过看书、做题、复习等多种方法对知识点和考题进行集中复习。
还
要通过平时的模拟练习和考前的模拟考试来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和应
对紧张的能力。
总之,2010年高考将在不久之后到来,考生们只有做好充足的准
备和正确的备考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良好的
基础。
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问答

新浪教育讯⽇前,2010年上海市普通⾼校招⽣考试问答已经发布。
以下为全⽂: 1.⾼考科⽬如何设置? 今年⾼考科⽬设置仍为“3+X”(X为“综合+1”或“综合”)。
(1) “3”是指语⽂、数学、外语三门⽂化基础课。
外语设有听⼒测试,成绩计⼊总分。
数学分⽂、理卷。
(2) “综合”即“综合能⼒测试”,以⾼中六门课(即政、史、地、理、化、⽣)课程标准中基础型课程的基本要求为依据,以能⼒测试为主导,考查考⽣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及综合应⽤能⼒。
2010年仍设适合⽂科考⽣和适合理科考⽣的两种“综合能⼒测试”试卷。
(3) “1”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物六门课程中的任⼀门课程,这六门课程称为“相关”科⽬。
考⽣报考本科院校考试科⽬为:3+综合+1;报考⾼职(专科)考试科⽬为:3+综合。
2.秋季⾼考各科成绩如何计分? 秋季⾼考语⽂、数学、外语(含听⼒)、综合和相关科⽬考试成绩满分均为150分,其中综合能⼒测试成绩以20%计⼊总分。
报考本科考试科⽬总分为:(3+综合+1)630分,报考⾼职(专科)考试科⽬总分为:(3+综合)480分。
3.相关科⽬考试成绩为什么要调整?如何调整? 由于各招⽣院校按⽂科和理科⼤类进⾏排序录取,本市的理科考⽣选考物理、化学、⽣物中的⼀科,⽂科考⽣选考政治、历史、地理中的⼀科,即同为理科或同为⽂科的考⽣选考科⽬不同。
为了使相关科⽬的考分有可⽐性,必须按⽂、理⼤类对相关科⽬进⾏调整,调整后的成绩称为“调整分”。
经过了教育测量、教育统计、计算机应⽤等⽅⾯的专家多次⽐较论证,并利⽤以前的⾼考数据进⾏模拟、测算,最后确定了调整原则和数学模型,国际上通常使⽤的标准分也是基于同样原理。
实践证明,对相关科⽬的成绩进⾏调整是必要的,⽬前的调整办法也是科学的,得到了有关专家和⼴⼤考⽣的⼴泛认同。
调整分不是事先确定的,调整区间幅度每年也是不同的。
每年的调整分都是在当年⾼考成绩统计完成后,根据调整原则和数学模型并聘请专家进⾏反复测算得出的结果。
2010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英语科

2010年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英语科一、考试性质和对象上海市英语科高考是为高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考试。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考试目标英语科高考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其中,着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
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和习惯用法,以及语言功能。
语言运用能力指获取、理解信息的能力(听、读),按情景或要求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能力(写);对英语专业和其他有关专业的考生还包括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述的能力(说)。
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读、写的具体测试目标为:语言基础知识主要测试考生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具体目标为:1.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的识别、理解和运用语法结构。
2.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汇。
听力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具体目标为:1.能获取重要的事实信息;2.能理解话语中隐含的意思;3.能归纳话语的主旨大意。
阅读主要测试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具体目标为:1.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2.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3.能归纳文章的主旨大意;4.能推测文章中的隐含意思;5.能运用阅读技能完成不同文体的阅读。
写主要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具体的目标为:1.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译出正确通顺的句子;2.能根据题意正确、连贯、贴切地进行书面表达。
三、试卷结构英语科该考采用笔试和口试两种方式,其中口试只要求报考英语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考生参加,并提前单独进行(口试要求见《2009年上海市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手册》)。
笔试试卷结构如下:四、答题要求笔试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要求考生在120分钟内完成。
第Ⅰ卷第1~16小题、第25~80小题采用多项选择题的形式,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第17~24小题、第81~84小题的答案和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五、考试内容和要求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下:1.词汇基本参照2009年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高考英语词汇手册》。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实施办法》的通知(沪教考院高招〔2009〕26号)各区(县)高校招生办公室: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09〕75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补充通知》(沪教委学〔2009〕77号)的精神,现制定《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报名实施办法,做好2010年高考报名工作。
2010年高考报名条件严格按照市教委沪教委学〔2009〕75号规定要求和沪教委学〔2009〕77号补充要求。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5〕13号),各区(县)高招办和考生学籍所在高中阶段学校要进一步严格户籍学籍双认定,要对报名考生的相应证件、材料进行严格的核查,并通过必要的报名资格公示,加强对高考考生报名资格的宣传和资格认定管理,切实落实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责任制,对相关负责资格认定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2010年上海高考考生的报名工作的顺利进行。
按照教育部报名工作要求,在高考报名前,各区(县)招考机构要加强对考生进行诚信教育。
考生应如实提供个人报名信息,涉及加分等特殊类型考生提供的材料应详细、真实、客观、准确。
考生在网上报名后的现场报名信息确认时,应书面签订包括如实提供报名信息与诚信考试在内的诚信承诺书。
今后一旦发现考生报考信息造假、考试违规等,将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处理。
附件: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实施办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题词:高招报名办法通知抄送:各区(县)教育局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办公室2009年11月19日印发(共印110份)附件: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实施办法一、报名条件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严格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09〕75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补充通知》(沪教委学〔2009〕77号)的规定执行。
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问答

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问答一、基本情况1. 什么是“211工程”?本市列入“211工程”的院校有哪些?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
概括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本市列入“211工程”的院校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
2.什么是“985工程”?本市列入“985工程”的院校有哪些?1998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因此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院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本市列入“985工程”的院校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3. 《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中“招收科目组”代号1、2、3、4、5、6分别代表什么科目?《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招收科目组”栏中的数字表示该专业对加“1”科目的要求。
“1”代表政治,“2”代表历史,“3” 代表地理,“4”代表物理,“5”代表化学,“6”代表生物。
4.什么是独立学院?本市有哪些招生高校属于独立学院?教育部在2008年4月实施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指出,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2010年各地已公布高考本科录取分数线(2010年7月13日)

2010年分数线 二本 文科 理科 600 563↓ 465↓ 442↑ 404↓ 400↑ 488↓ A 554 B 518 450↓ 492↓ 500↑ 534↑ 523↑ 386↓ 483↑ 494↓ 489↓ 321↓ -467↑ 466↑ 450↓ 479↓ 425↓ 510↑ 448↓ 423↓ 504↑ 474↓ 453↓ 506 A 567 B 527 448↓ 491↓ 500↑ 507↓ 494↑ 363↓ 441↑ 472↓ 500↓ 328↑ -481↑ 445↑ 430↓ 462↓ 427↓ 478↓ 415↓ 442↓ 518↓ 441↓ 433↓
348 --415↓ 411↓ 346↓ 462↑ --400↓ 366↓ 366↓ 445↓ 596 516 511 520 515 530 546 532 345↓ 423↓ 439↓ 383↓ 326↓ 396↓ 401↓ 351↓ 497 539 532 523 606
浙江 宁夏 新疆 西藏
590↓
551↓ 464↓ 433↓ 少数 汉族 民族 315 255 436↑ 415↓ 少数 汉族 民族 315 224 -385 -380
606 501 499 少数 民族 290
496↓ 474↓ 485↓ 471↓ 少数 汉族 少数 汉族 民族 455 民族 455 293 282
考本科录取分数线
一 二 447 427 370 451 481 476
606
605
--
--
321 400 385 --
273 340 380 --
501 468 499 480 汉族 少数 汉族 450 民族 450 260
467 428 445 426 少数 汉族 少数 汉族 民族 315 民族 315 240 2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上海高考政策
2010年上海高考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和改革:
1. 高校自主招生:上海市实行高校自主招生计划,根据上海市高校自主招生实施方案,各高校可以自主组织招生考试和选拔,招收具备特殊优势和潜质的学生。
2. 特长生招生:上海市继续实行特长生招生政策,考虑学生在艺术、体育、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特长表现,加分录取。
3. 学科类招生:上海市调整学科类招考政策,强调对学生专业素养的综合考察,注重考查学生对所报考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4. 理综科目:上海市高考试卷结构调整,取消理综科目(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综合),改为物理和化学两个单科试卷。
5. 专门选考科目:上海市增加了专门选考科目的数量和范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选考科目。
6. 高考改革试点:上海市是国家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实施了高考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推行多元化考试录取模式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以上是2010年上海高考政策的主要内容,这些改革和调整旨
在更好地适应学生特长和兴趣发展的需求,提高高考录取的公平性和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