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火力发电厂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全册

26.抽气泵水池水位下降,造成抽气泵落水
1.按时巡回检查抽气泵水池水位。
2.发现水池水位下降及时补水。
3.合理分配给水泵的运行方式,保证每个水池有一台给水泵运行中,由电机空冷器冷却水向水池补水
《运规》
27.备用抽气泵试转过程中给运行泵带来的危害
1.试转备用抽气泵时必须关闭出口门。
2.试转完开出口门时要缓慢,并且监
20.汽轮机加负荷过程中出现振动
发现各轴承发生振动时,停止加负荷或减少负荷至振动消除为止,并在此负荷暖机30min后再进行加负荷
《运规》
3.6.7.3
21.凝结水泵启动时的人身伤害和烧瓦
启动凝结水泵时,避免靠近转动设备,
检查轴瓦油位正常,油环带油良好。
《运规》
3.1.8
22.机组低负荷暖机过程中的金属温差超过规定值
5.启动过程中,汽温急剧下降应打闸停机。
6.抽真空前必须连续盘车
《运规》
3.4.1.1、
3.4.1.6、
3.4.4.8、
3.4.5.10
11.机组冲动过程中的振动
迅速、平稳地通过临界转速
《运规》3.4.4.7
12.机组冲动后盘车脱不开
设专人监护,当盘车未能自动脱开时,立即打闸紧急停机
《运规》3.4.4.5
《运规》
3.7.7.19
33.主、调速汽
门严密性试验过程中超速
1.严格执行运行规程。
2.将电闸门打到电动位置并设专人操作。
3.试验过程中密切监视汽轮机转速变化
《运规》
3.5.1.1、
3.5.1.2
34.凝汽器清扫
找漏过程中排汽温度高,真空下降
1.降低机组负荷。
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及预防措施分析

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及预防措施分析摘要:危险点预控是火力发电企业安全运行的核心保障,对于火力发电企业的集控性工作而言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电力供给与电网建设工作日益繁重。
所以,危险点预控是保证电力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
本文对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火电厂;集控运行;危险点;预防0引言在火力发电厂的预控和运行中,危险点的控制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工作。
特别是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供电方式越来越复杂,服务群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厂运行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问题。
若现场在人员、环境、设备管理方面出现偏差,将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有关单位要设立监控站,根据生产管理的标准,促进火电厂运行管理目标的实现,为火电厂后续的安全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1火电厂集控运行阶段的危险点及其主要致因1.1危险点类型火力发电厂集中控制运行中存在着许多危险点,具有复杂性、客观性、隐蔽性等技术特点。
危险点类型如下:在项目实施阶段,按照原计划正常生产时,但突然增加设计或管理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缺少健全的信息支撑,对集控工作产生误判;技术员违规操作,没有及时调整自身工作习惯;技术人员对设备和电网的操作不熟悉,缺乏合理的管理规划;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不到位;现场的环境状况复杂,存在明显缺陷,如现场设备安装不达标的现象;日常的设备运行中也存在着危险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气候变化或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危险点。
集控站的运行风险,主要是由外部绝缘闪络、机械伤害以及运行中的各种操作失误引起的[1]。
在这种情况下,火力发电厂的设备和人身安全都会受到影响,而在运行过程中,火力发电厂会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电力系统的故障、设备的损坏等,基于此,对危险点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好预控至关重要。
1.2集控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2.1人员补充难度加大随着集控站的规模越来越大,总数量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站点工作人员的限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危险点的预控制工作将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电厂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电力协会)

电厂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序言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遵循从无到有、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各类事故的发生同样是由于生产中的危险因素逐渐生成、扩大和发展而形成的。
人们在危险因素的量变过程中,没能引起高度重视,缺乏事先分析、预想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任其产生质的变化,最终造成了伤害和损失。
对各类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预先分析、辨识,可以增强人们对危险性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防止冒险行为;能够防止由于技术业务不熟而诱发事故;能够使安全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减少乃至杜绝由于指挥不力而造成的事故。
所有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提前认识和超前预防的,只要措施得力,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和消除的。
因此,做好危险因素的分析和预控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障。
电业分公司是集点多、面广、线长、高温、高压、高空、强电为一体的高风险发、供电企业。
为有效地杜绝和遏制各类事故,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促进公司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确保全公司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公司安全管理部根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结合公司多年来的安全工作实践,编写了《峰峰集团电业分公司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控措施》。
(一)危险因素一、危险因素的含义:危险因素是指在生产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设备、工器具和行为动作等。
通常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二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等物体;三是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安全工作规程,随心所欲的行为。
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机器设备等物体存在的不安全状态,作业人员在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事故的发生,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作业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从而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或消除。
二、危险因素的生成:⑴伴随着作业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危险因素;⑵伴随特殊的天气变化而生成的危险因素;⑶伴随机械设备制造缺陷而生成的危险因素;⑷因缺乏维修和检查,使机械设备生成的危险因素;⑸违章冒险作业直接生成的危险因素;⑹违反生产活动客观规律而生成危险因素,主要有:①工作负责人不负责任,违章指挥;②颠倒或简化作业程序;③安全措施漏项;④填写工作票失误等。
火电厂典型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

火电厂典型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火电厂是目前国内能源供给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也因其独特的操作环境和特殊性质,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
本文将从设备、电站区域和人员三个方面分析火电厂的典型危险点,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设备方面1.锅炉爆炸原因:锅炉内部压力过高、水位过低、缺乏水源补给、燃料不完全燃烧等。
预防及控制措施:严格执行锅炉安全操作规程,保持合理水位和压力;定期维护锅炉设备,确保设备完好;加强锅炉的清洗、疏通和排污工作;确保燃气源质量和运输安全。
2.蒸汽机大修危险原因:机组长时间运行造成机械疲劳,导致设备出现缺陷等。
预防及控制措施:严格执行设备维护规程,定期检查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缺陷;定期进行大修检查,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清洁工作;加强设备保养,改进设备运行形式,延长机组寿命。
二、电站区域方面1. 污染防控原因:火电厂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污染环境,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预防及控制措施:在设备使用、生产过程中做好各项污染防控措施,对危险废弃物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处置,保证环境安全;改进和提高生产工艺和管理技术,减少废气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提升环保控制水平。
2. 火灾事故原因:火电厂内燃料储存、输送管道、控制室等存在火源、电气、化学反应等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因素。
预防及控制措施:加强火源隐患排查,定期检查电力设施、电气线路的安全情况,严格控制各种易燃易爆材料的存放和使用;配备并使用灭火器材和消防设备,做好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人员方面1. 人身伤害原因:操作不慎、违反作业规范、未经授权操作设备等。
预防及控制措施:实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加强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确保设备安全操作。
2. 骨折、扭伤等事故原因:作业环境复杂,操作设备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预防及控制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人员在作业中确实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经验;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如安全帽、手套、防护鞋等,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和防控措施

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和防控措施摘要:火电厂是国家电力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想要保证火电厂的安全生产,就要保证集控运行中的危险点预控工作得到合理安排,因此本文针对火电厂集控运行的防控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
首先简单了解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个危险点的防控措施,希望为国家火电厂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方式。
关键词:火力发电;集控运行;危险点;防控1危险点预控的含义及意义1.1含义火电厂建设运行过程中,在人为因素、管理因素、设备因素等综合作用下,有安全隐患出现,进而影响到正常的运行,甚至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
而危险点预控则是借助于自身经验和相应数据,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各项危险,且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给运用过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1.2意义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火电厂结合自身实际运行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措施体系,且通过考核制度的构建,规范工作人员的各项操作行为。
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依然会有意外出现。
主要原因就在于风险预控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针对性的应急方案没有科学制定,这样就无法及时消除潜在隐患,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火电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电力供应方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
因此,就需要做好危险点预控工作。
2火电厂集控运行危险点分析2.1设备因素在火电厂生产运行的过程当中,需要很多的设备对工作的正常展开进行支撑,因此设备系统操作型繁琐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导致管理缺陷和运行危险增加的一个因素。
另外就是新增加的设备,火电厂新增的设备比较多,不同的设备操作的要点与运行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所以技术人员对新增设备的相关经验较为薄弱,无过多的相关知识储备,导致其在进行设备编制规程的时候,所受限制颇多,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危险点进行预控,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2.2人为因素首先,部分工作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火电厂集控运行对操作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科学操作,很容易有运行事故发生,进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集控运行过程。
电厂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1

电厂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序言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遵循从无到有、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各类事故的发生同样是由于生产中的危险因素逐渐生成、扩大和发展而形成的。
人们在危险因素的量变过程中,没能引起高度重视,缺乏事先分析、预想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任其产生质的变化,最终造成了伤害和损失。
对各类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预先分析、辨识,可以增强人们对危险性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防止冒险行为;能够防止由于技术业务不熟而诱发事故;能够使安全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减少乃至杜绝由于指挥不力而造成的事故。
所有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提前认识和超前预防的,只要措施得力,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和消除的。
因此,做好危险因素的分析和预控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障。
电业分公司是集点多、面广、线长、高温、高压、高空、强电为一体的高风险发、供电企业。
为有效地杜绝和遏制各类事故,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促进公司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确保全公司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公司安全管理部根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结合公司多年来的安全工作实践,编写了《峰峰集团电业分公司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控措施》。
(一)危险因素一、危险因素的含义:危险因素是指在生产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设备、工器具和行为动作等。
通常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二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等物体;三是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安全工作规程,随心所欲的行为。
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机器设备等物体存在的不安全状态,作业人员在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事故的发生,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作业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从而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或消除。
二、危险因素的生成:⑴伴随着作业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危险因素;⑵伴随特殊的天气变化而生成的危险因素;⑶伴随机械设备制造缺陷而生成的危险因素;⑷因缺乏维修和检查,使机械设备生成的危险因素;⑸违章冒险作业直接生成的危险因素;⑹违反生产活动客观规律而生成危险因素,主要有:①工作负责人不负责任,违章指挥;②颠倒或简化作业程序;③安全措施漏项;④填写工作票失误等。
火力发电厂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措施(电气检修)

《安规》
第268条
作业内容
危险点
控制措施
依据
7.3.3高压试验
人身触电
同7.2.3
7.3.4吊芯检修
人身伤害、人身触电、火灾、设备损坏
2.如果检修和高压试验使用的是同一张工作票,在试验时工作票负责人应协同试验人员做好试验区域内的安全措施和监护,其他和试验无关的人员均需撤离到试验区域以外
《安规》
第51条、227条、231条
7.2.4检修架搭设和拆除
1.断路器检修架应搭设牢固可靠,部件应无严重缺陷,还应将上下梯子固定牢固,围栏应有牢固的挂接固定,相间走台应加装防护围栏。
在拆装断路器绝缘传动坚拉杆时,应在断路器底座和绝缘支持瓷套下法兰间垫人防止断路器意外突然下落伤着作业人员手臂的端面100mm2以上的木方2根,以确保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
上断路器并口电容器时由于电容器较重,应至少两人以上,并用绳索绑扎牢固后方可运到检修架上,并上好。
作业人员走错设备间隔、和邻近的带电设备、部位或使用的工器具、机械和带电设备、部位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设专人进行监护
《变压器检修工艺规程》
《安规》
第489条、490条、118条
7.3.4吊芯检修
人身伤害、人身触电、火灾、设备损坏
6.220kV、110kV套管在吊运起落中应使用专用钢丝绳,且在上部用绳索绕扣、圈围系好,防止设备脱出倾倒。由竖直转为水平位置时应采取3t手拉葫芦挂钢丝绳在套管上部,用3t手拉葫芦将套管缓缓放平,落地时应垫人道木,防止套管受力折断或旁滚损坏。
火力发电厂典型作业电气专业危险点预控措施.doc

第三章电气专业危险点预控一、电气检修1 发电机及励磁机检修1.1发电机解体1.1.1项目简述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拆除发电机密封瓦、上端盖等部件;拆除励磁机及氢冷器等部件并将其放到指定位置,做好发电机抽转子前的准备工作。
1.1.2潜在风险1.1.2.1 人身伤害方面⑴使用电动扳手时发生人身触电。
⑵起吊定子端盖时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⑶端盖拆除后,现场孔洞未及时封堵,可能造成人员跌落受伤。
⑷氢气未排放彻底,工作时造成人身伤害。
1.1.2.2 设备损坏方面起吊定子端盖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
1.1.3防范措施1.1.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⑴防触电见公共项目“电气工具和用具的使用”。
⑵防起吊定子端盖时造成人身伤害措施见公共项目“汽机房行车作业”。
⑶防端盖拆除后,现场孔洞造成人员跌落受伤措施端盖拆除后现场孔洞必须及时用木板封堵好。
⑷防氢气未排放彻底措施开工前必须测量氢气含量在规定范围内。
1.1.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防起吊定子端盖时造成设备损坏措施起吊前必须检查端盖上的螺栓及定位销已全部拆除;其余措施见公共项目“汽机房行车作业”。
1.2抽发电机转子1.2.1项目简述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装好承重千斤托架;取出汽侧轴承下瓦及瓦衬;将转子托架安装牢固;取出励侧下瓦,将励端下半端盖下移;将弧形钢板拉入放在定子铁芯橡胶保护板上;用行车缓慢抽出转子,放至指定检修位置的转子托架上。
1.2.2潜在风险1.2.2.1 人身伤害方面起吊转子时造成人身伤害。
1.2.2.2 设备损坏方面起吊转子时造成设备损坏。
1.2.3防范措施1.2.3.1 防人身伤害方面的措施防起吊转子时造成人身伤害措施见公共项目“汽机房行车作业”。
1.2.3.2 防设备损坏方面的措施防起吊转子时造成设备损坏措施定子前后两侧设专人观察定转子间隙,出现异常时及时汇报指挥人;吊运过程中指挥人必须全程指挥;其余措施见公共项目“汽机房行车作业”。
1.3发电机定子检修1.3.1项目简述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对定子铁芯、槽楔、定子线棒及冷却水回路进行检查和修理,并进行定子水压试验、流量试验等试验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力发电厂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前言
火力发电厂是一种使用燃料(例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来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设备。
火力发电厂在发电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预防和控制这些隐患成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会从火力发电厂的危险点出发进行分析,并针对每个危险点提供相应的预控措施。
火力发电厂危险点
燃烧区域
燃烧区域是火力发电厂最核心的部分之一,也是危险的重要来源。
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压力、燃气等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燃烧区域中的危险点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烟气温度过高
•燃气泄漏
烟气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锅炉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烟气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在燃烧区域中放置温度计,及时发现烟气温度超过安全范围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是一种有效防范措施。
燃气泄漏是导致火灾等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燃烧区域中安装气体检测仪,及时监测燃气浓度,并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进行快速处置,能够避免燃气泄漏造成的危害。
高温高压管道
高温、高压管道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锅炉的进出口管道、主汽水管道、再热汽水管道等。
高温、高压管道的安全隐患也是比较大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管道腐蚀
•管道破裂
•管道泄漏
针对高温高压管道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以下预控措施:
•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管道的腐蚀等问题
•在管道上设置泄压器、放散器等应急安全设施
•每年进行一次管道的彻底检查,判断管道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电气设备
火力发电厂中大量使用电气设备,如整流器、电机、变压器等。
在使用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安全隐患也是比较大的。
电气设备的危险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老化
•电气线路过载
•电气线路短路
针对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以下预控措施:
•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和更换
•安装电气保护装置,及时检测电气线路工作状态,避免过载、短路等问题的发生
•在电气设备周围设置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总结
火力发电厂是一种安全隐患较大的设备,但是通过控制各个危险点
以及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火力发电厂安全问题,落实好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