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模板及支撑排架计算(520)

合集下载

梁模板支撑计算书

梁模板支撑计算书

梁模板支撑计算书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供脚手架设计人员参考。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5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 B ×D=450mm ×1100mm ,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0.6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45001500110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25.000×1.100×0.600=16.500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0.350×0.600×(2×1.100+0.450)/0.450=1.237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 = (1.000+2.000)×0.450×0.600=0.810kN均布荷载 q = 1.2×16.500+1.2×1.237=21.284kN/m集中荷载 P = 1.4×0.810=1.134kN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60.00×1.80×1.80/6 = 32.40cm3;I = 60.00×1.80×1.80×1.80/12 = 29.16cm4;A计算简图0.158弯矩图(kN.m)剪力图(kN)0.034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2.228kNN2=7.218kNN3=1.266kN最大弯矩 M = 0.158kN.m最大变形 V = 0.4m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58×1000×1000/32400=4.873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4333.0/(2×600.000×18.000)=0.602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380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5.0/250,满足要求!二、梁底支撑方木的计算(一)梁底方木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7.218/0.600=12.030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12.03×0.60×0.60=0.433kN.m最大剪力 Q=0.6×0.600×12.030=4.331kN最大支座力 N=1.1×0.600×12.030=7.940kN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00×10.00×10.00/6 = 83.33cm3;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1)方木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433×106/83333.3=5.20N/mm2方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方木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331/(2×50×100)=1.299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方木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0.677×10.025×600.04/(100×9500.00×4166666.8)=0.222mm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一)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模板支撑体系自由端

模板支撑体系自由端

模板支撑体系自由端篇一:框架梁、板模板支撑架(扣件式)计算书框架梁板模板支撑架(扣件式)计算书一、工程概况1.1本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三层、地上二十五层,建筑高度75.45m,地下为设备用房、营业用房、地下车库,地上为住宅,结构单元地上最长约57.6m,宽度约为23.4m,设永久伸缩缝一道。

详见列表:是三种截面尺寸的框架梁,具体尺寸为:900×2000mm,1050×1800mm,900×1600mm。

梁截面900×2000mm、1050×1800mm、900×1600mm位于地下负一层,结构高度从-0.485m,周围板厚180mm。

梁模板采用18厚多层板,板底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梁的支撑体系的选择严格按着品茗软件计算,考虑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注时的压力,并考虑现场主要材料(木方、钢管)实际质量情况,保守计算。

二、编制依据三、施工计划3.13.23.3四、施工工艺及相关技术等4.1框架梁计算选择根据施工图纸,项目经理部集中组织技术、质量、测量部门学习图纸,做好模板准备前期记录。

通过学习和自审,在熟悉设计图纸的同时,重点准备考虑超大结构构件及(集中线荷载超过15KN/m)支撑体系的设计。

最后确定有代表性的四道集中线荷载超过15KN/m的框架梁:转换层(-0.450)G轴交9轴至14轴、G轴交27轴至32轴,截面900mm×2000mm;B轴至G轴交5轴及36轴,截面1050mm×1800mm(线荷载超过20KN/m)。

4.2支撑体系及材料选择整层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架与顶板的支撑体系形成整体,采用Φ4.8,壁厚3.0mm且不小于2.8mm钢管,双扣件;。

梁底次龙骨采用5×10cm方木,主龙骨采用Φ4.8钢管。

梁侧次龙骨采用5×10cm方木,主龙骨采用Φ4.8双钢管,Φ16对拉螺栓拉结。

计算

计算

施工模板设计计算书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汽车库和指挥中心为均为地下一层。

其中汽车库部分共有48根框架柱,其中矩形柱2根,方形柱46根。

柱径分别有700×700mm、900×900mm、1100×1100mm、1700×500mm、950×900mm等五种。

柱高均为4300mm。

最大框架梁断面为b×h:700×1400mm,梁长为8000mm。

砼墙最大厚度为750mm,计算高度为5700mm。

现浇板厚分别有:指挥中心部分有1800mm、1000mm ,汽车库部分有450mm、400mm。

一、施工材料1、钢管φ=48×3.5(用于柱箍、钢楞和模板支撑)截面积: A = 489㎜2截面抵抗矩:W X = 5.08×103mm3截面惯性矩:I X = 12.19×104mm4回转半径:ⅰ= 15.8㎜每米重量:g = 3.84 ㎏/m弹性模量: E = 2.06×105 N/㎜22、木材多层胶合板厚18㎜(用于顶板模板)竹胶合板厚18㎜(用于柱模)木板(东北松)板厚50㎜(用于梁底模)木枋50×100(用于木模板楞木)木材弹性模量: E = 9.5×103 N/mm3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13 N/㎜2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 V = 1.4 N/㎜23、钢材(型钢)⑴、∟75×75×5角钢(用于柱箍)截面积A=741.2mm2理论重量:5.818kg/m截面惯性矩Ix=37.97×104mm4截面最小抵抗矩W X = 7.32×103mm3回转半径i=23.3mm钢材弹性模量 E = 2.06×105 N/㎜2钢材抗拉、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215N/㎜2⑵、10#槽钢(用于墙模板钢楞)截面积A=1274.8mm2理论重量:10.007kg/m截面惯性矩Ix=198×104mm4截面最小抵抗矩W X = 39.7×103mm3回转半径i x=23.3mm钢材弹性模量 E = 2.06×105 N/㎜2钢材抗拉、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215N/㎜2⑶、6#槽钢(用于墙模板钢楞)截面积A=845.1mm2理论重量:6.63kg/m截面惯性矩Ix=50.8×104mm4截面最小抵抗矩W X = 16.1×103mm3回转半径i x=2.5mm钢材弹性模量 E = 2.06×105 N/㎜24、柱箍的拉紧螺栓普通螺栓(Q235)抗拉强度设计值:2f bN170mm/t二、模板计算取值根据规范规定,结构计算取值为1、恒载模板胶合板自重为0.3KN/m3新浇混凝土自重24KN/m3钢筋:楼板部分:自重一般为1.1 KN/m3,按设计图计算确定1.5KN/ m3.梁部分:自重为1.5 KN/m32、施工荷载模板面板按 2.5 KN/m2计支撑结构按 2.5 KN/m2计3、振捣荷载水平面垂直荷载为2 KN/m2侧压力为 4 KN/m24、倾倒砼水平荷载为2 KN/m25、新浇砼的侧压力计算公式F = 0.22γc?tο?β1?β2?V1/2F =γc?H其中:γc砼重力密度24 KN/m3t ο= 15200+T h m V /2= V 1/2=1.414H :浇筑高度β1 = 1β2 = 1.15 (坍落度 > 100㎜)注:施工按10℃计算 ∴t ο==+15200T 81510200=+ 6、荷载分项系数恒载乘以1.2新浇砼对模板侧压力乘以1.2施工荷载和振捣砼荷载乘以1.4倾倒砼产生的荷载乘以1.47、荷载组合平板及支梁 计算承载力:恒载和施工荷载验算刚度:恒载柱、墙侧模板 计算承载力:新浇砼侧压力和倾倒砼产生的荷载验算刚度:新浇砼侧压力梁底板及支架 计算承载力:恒载和振捣砼荷载验算刚度:恒载8、选择柱计算截面以最大柱截面计算:1100×1100㎜柱径,柱计算高度为4300㎜9、选择梁计算截面以最大梁截面计算:700×1400㎜梁计算长度为8000㎜10、选择砼墙厚度和高度以砼墙最厚最高截面计算:取墙厚为750mm ,计算高度为5700mm 。

《梁脚手架支撑计算》word版

《梁脚手架支撑计算》word版

1、脚手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90;纵距(m):0.70;步距(m):1.6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脚手架搭设高度(m):6.00;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楼板浇筑厚度(m):0.350;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3、木方参数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3.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1.4;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木方的截面宽度(mm):75.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50.00;4、面板参数面板采用竹胶板,厚度为16mm;面板弹性模量E:9500 N/mm2;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13 N/mm2;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τ] (N/mm2):1.65、地基参数地基土类型:砂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N/m2):250.00;基础底面扩展面积(m2):0.18;基础降低系数:0.40。

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1.1.1.1 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I=7.5×5.0×5.0×5.0/12 = 78.13 cm4;W=7.5×5.0×5.0/6 = 31.25 cm3;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25×0.25×1.5= 9.375kN/mq1(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0.350×0.25= 0.088 kN/mq2(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1.000+2.000)×0.600×0.25 = 0.45 kNp1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1.2×(9.375 + 0.088) = 11.356 kN/m集中荷载 p = 1.4×0.45=0.63 kN最大弯距 M = Pl/4 + ql2/8 = 0.63×0.25 /4 + 11.356×0.252/8 = 0.128kN.m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0.63/2 + 11.356×0.25/2 = 1.73kN截面应力σ= M / W = 0.128×106/31.250×103 =4.096N/mm2结论:方木的抗弯强度为 4.096 N/mm2小于其设计抗弯强度[f]=13.0 N/mm2,所以满足要求.1.1.1.2 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ql/2 + P/2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 = 0.25×11.365/2+0.630/2 = 1.73 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 = 3 ×1730/(2 ×75.000 ×50.000) = 0.692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 = 1.400 N/mm2结论:方木的抗剪强度为0.692 N/mm2小于其抗剪强度设计值 [T] = 1.400 N/mm2,所以满足要求.1.1.1.3 挠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q1 + q2= 2.188+0.088=2.275 kN/m;集中荷载 p = 0.450 kN;最大变形 V= 5×2.275×6004 /(384×9000×781250) + 450×6003 /( 48×9000×781250) = 0.834 mm;结论:方木的最大挠度为 0.834 mm小于其允许挠度[ν]=600/ 250=2.4 mm,所以满足要求。

梁、木模板及支撑架设计计算

梁、木模板及支撑架设计计算
σ max=
2.19 mm
<
0.14 kN/mm2 <
ω max= 3. 木底模(按单跨简支梁计算):
σ max=
1.65 mm
<
0.0020 kN/mm2 <
ω max=
0.262 mm
<
4. 梁下纵向木肋计算(按三跨连续梁);
梁下纵向木肋的截面特征值
肋宽 肋高 截面模量W 惯性矩I
cm cm
cm3
木模板
钢模板
平板的模板及小楞
0.3
0.5
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的模板)
0.5
0.75
梁模的自重确定值为
0.5
kN/m2
板模的自重确定值为
0.3
kN/m2
(2)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3;对其他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
混凝土自重确定值为
24
kN/m3
(3)钢筋自重标准值——按设计图纸计算确定。一般可按每立方米混凝土含量计算:
梁、木模板及支撑架设计计算(荷载及荷载组合)
1. 荷载
计算模板及其支架的荷载,分为荷载标准值和荷载设计值,后者应以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
1)荷载标准值
(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应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对肋形楼板及无梁楼板模板的自重标准值,见下表。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kN/m2)
模板构件的名称
肋宽 肋高 截面模量W 惯性矩I
cm cm
cm3
cm4
5 10
83.33
416.7
mm 满足
σ max=
0.01 kN/mm2 < 0.0150 kN/mm2 满足

梁板模板高支撑架搭设要求

梁板模板高支撑架搭设要求

梁板模板高支撑架搭设要求2且下层模板支撑系统不得拆1、搭设上层排架时,地面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米部位。

除;尤其对支撑高度大于8、支撑架搭设时必须先放出梁边线,然后按照排架立杆布置图布置立杆。

立杆2要求纵横成行,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必须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必须支承在混凝土面上。

米。

离1.53、排架搭设的纵、横立杆间距严格按照附图尺寸布置,步高不大于设置纵横扫地杆。

纵、横水平杆的扣件均应扣在立杆上。

必200mm地不大于须每搭完一步后,矫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米必须自上而下连续设置一道垂10~15、沿排架的纵、4横方向两端及中间每隔直剪刀撑;排架顶部、底部以及中间每隔二步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米,并且接点必须与主立杆相连。

剪刀撑10~15撑宽度为6~8米,间距为。

夹角控制在45之间。

~60米高的排架向上搭设时必须与已浇筑完毕的轴部位超过8、特别注意:A—H5○○轴的层梁、柱予以拉结,拉接点按照每三排立杆拉一次,以保证排架的整J○体稳定。

根据计算梁以内(与梁底立杆间距一致)1.0m×1.0m、板支撑立杆间距控制6板底必须由双扣件承载。

个扣件。

使用对1米和37、立杆除顶层搭接外其余采用对接,搭接长度不小于接扣件垂直连接时,立杆在同一水平面内对接接长的数量不得大于总数量的接长杆应均匀分布在排架平1/3距离范围之内,,1/3接长点应在步距端部的立杆的接长应采取满足支。

严禁相邻两根立杆同步接长,面范围内(见附图)撑高度的最少接点原则。

,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B~EA~B 轴与轴之间)8、对立杆底部不在同一高度处((见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对梁底附加立杆处水平杆也必须延伸两步附图)。

脚手板作500mm9、为防止人员高空坠落,模板支撑下作业层必须铺宽度不小于#铁线与钢管临时走道(主要用于梁钢筋绑扎和梁模板加固),脚手板用18木方代替。

100×50绑牢,并且该层下必须满挂安全网。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设计计算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设计计算

1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设计计算
1.1需要计算部位
(1)本工程建筑高度29.7m,外脚手架按30m计算。

(2)地下室侧墙,标高-7.520~0.100,一次浇筑高度7.5m,
(3)1-7轴~2-1轴框架梁3.5×1300,三排立杆支模。

800以上深梁均按1300支模方法支设。

(4)300×800框梁双排立杆支模,800以下框梁按800支模方法支设。

(5)框架柱取一次浇筑最大层高7.5m,标准层框柱模板按此支设。

1.2施工外架体设计计算
计算简图
1.3模板工程施工设计计算
部位:一般框架梁,梁高800以上,取本工程最大梁高1300。

计算简图
大梁模板φ48钢管三排支撑计算
部位:一般框架梁,梁高800以下。

部位:一般框架柱,层高取一次浇筑最大层高7.5m
部位:地下人防单层高度7.5m剪力墙
墙体--胶合板方案计算
工程名称部位
部位:剧场净空高度20m。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摘要:本文是以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的模板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条件下,对施工荷载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了统计学原理,获得不同截面梁、板的施工荷载值,不仅减化了计算工作量,并能方便查找应用。

关键词:模板钢管支撑混凝土施工荷载分项系数侧压力荷载组合1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

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钢管顶撑、支撑托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并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标准。

2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算参数: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可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也可以按下表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的取值标准:施工活荷载的取值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验算对象,对照下表选取,对于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配料机、集料斗等的施工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并在大型设备的布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4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荷载计算: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施工活荷载组成,针对验算的具体对象,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方式,现以100mm厚的混凝土楼面板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厚度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100mm楼板施工阶段恒荷载的计算与统计楼板施工活荷载的计算与统计100mm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计算与统计不同厚度楼板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统计表5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计算:现浇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施工活荷载组成,通过荷载组合,作为梁底板木模板及支架的验算依据,现以300mm×700 mm的混凝土梁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截面的混凝土梁施工荷载的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模板及支撑排架计算
梁模板及支撑排架搭设综合说明:
梁截面计算选用最大有代表性的截面尺寸(B×H):600×1500支撑排架搭设高度:4.10m
支撑排架搭设方法:采用四立杆支撑,立杆横向间距为:(400+400+400),纵向间距为700~800,在180、250厚顶板区立杆纵向间距为800,在400厚顶板区立杆纵向间距为700,梁与板的立杆上水平杆步距1.5m应统一拉通。

梁底承重小横杆与立杆连接必须使用双扣件。

500×1700,500×1750大梁的搭设方法与600×1500大梁的搭设方法及要求一致。

一、梁底板模板计算:
1.荷载计算:
钢筋砼梁自重:25×1.50×0.8=30KN/m
模板自重: 0.5×0.8=0.4 KN/m
施工活载:(1+2)×0.8=2.4 KN/m
合计:q=1.2×(30+0.4)+1.4×2.4=39.84 KN/m
2.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Mmax=0.1ql2=0.1×39.84×0.22=0.16 KN.m
Qmax=1.1ql=1.1×39.84×0.2=8.76 KN
fmax=0.677ql4/100E.I=0.677×39.84×0.24×1012/100×6×103×24.3×104=0.2960mm
3.抗弯强度计算:
δ=M/W=0.16×106/27×103=5.93N/mm2<[δ]=15 N/mm2
满足要求!
4.抗剪切强度计算:
T=3Q/2bh=3×8.76×103/2×800×18=0.91 N/mm2<[T]=1.8 N/mm2
满足要求!
5.挠度计算:
fmax=0.2960mm<[f]=l/400=200/400=0.5mm
满足要求!
二、梁底方木(40×90)计算:
1.荷载计算:
钢筋砼梁自重:25×1.50×0.2=7.5 KN/m
模板自重:0.5×0.2=0.1 KN/m
施工活载:(1+2)×0.2=0.6 KN/m
合计:q=1.2×(7.5+0.1)+1.4×0.6=9.96 KN/m
2. 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W=1/6bh2=1/6×40×902=54000mm3
I=1/12 bh3=1/12×40×903=2430000mm4
Mmax=0.1ql2=0.1×9.96×0.82=0.64KN.m
Qmax=1.1ql=1.1×9.96×0.8=8.76 KN
fmax=0.677ql4/100E.I=0.677×9.96×0.84×1012/100×10000×
2430000=1.14mm
3.抗弯强度计算:
δ=M/W=0.64×106/54000=11.85N/mm2<[δ]=13N/mm2
满足要求!
4.抗剪切强度计算:
T=3Q/2bh=3×0.6×9.96×0.8103/2×40×90=1.99 N/mm2≌[T]=1.6 N/mm2方木(40×90)的顺纹抗剪强度基本满足要求,但使用中木材选择的强度等级应为TC17(B)东北落叶松或欧洲落叶松为好。

5.挠度计算:
fmax=1.14mm<[f]=800/400=2mm
满足要求!
三、梁底支撑钢管排架计算:
(一)梁底支撑横向钢管(承重小横杆)计算:
1.荷载计算:
P

=Qmax=8.76KN
P

=Qmin=0.4ql=0.4×39.84×0.2=3.19 KN
2. 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Mmax=0.213 P
边.l+0.133 P

.l=0.213×3.19×0.4+0.133×8.76×
0.4=0.74KN.M
Qmax=0.577 P
边+1.133 P

=0.575×3.19+1.133×8.76=11.76 KN
fmax=-0.937 P
边l3/100E.I+1.883 P

l3/100E.I =-0.937×3.19×0.43
×1012+1.883×8.76×0.43×1012/100×2.06×105×10.78×
104=0.39mm
3.抗弯强度计算:
δ=M/W=0.74×106/4.49×103=165N/mm2<[δ]=205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计算:
fmax=0.39mm<[f]=400/250=1.6mm
满足要求!
(二)梁底纵向钢管(大横杆)计算:
因纵向大横杆只起到水平拉结作用,故不作计算。

(三)扣件抗滑移计算:
Qmax=11.76KN>8 KN 单扣件
<12 KN 双扣件
满足双扣件抗滑移要求,必须使用双扣件。

(四)立杆稳定性计算:
立杆最大轴心压力 Nmax=Qmax=11.76 KN
立杆计算长度(按脚手架计算):l
01=K
1
uh=1.155×1.70×1.50=2.95m
立杆计算长度(按模板架计算):l
02
=h+2a=1.50+2×0.3=2.10m
λ
1= l
01
/i=2.95×103/15.9=186 查表得φ1=0.207
λ
2= l
02
/i=2.10×103/15.9=132 查表得φ1=0.386
δ
1=Nmax/φ
1
.A=11.76×103/0.207×424=134 mm2<[δ]=205N/mm2
满足要求!
δ
2=Nmax/φ
2
.A=11.76×103/0.386×424=72 mm2<[δ]=205N/mm2
满足要求!
(五)立杆下地基承载力计算:
因地下室顶板梁的支撑排架立杆是搭设在地下室砼筏板上(C30),每根立杆下设方木垫板,因此立杆下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不需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