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基础知识(整理)
声学知识点总结

声学知识点总结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接受和处理的学科。
它涉及到声波的物理特性、声音的感知和声音的应用等方面。
声学知识点很多,本文将围绕声音的产生、传播、接受和处理这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种机械波。
产生声音的物体振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常见例子是敲击乐器或人声发声。
液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有鱼儿拍打水面产生的声音。
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有人的呼吸声或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常见的介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这是因为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不同所导致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分子或原子振动,通过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碰撞传递能量,形成机械波。
三、声音的接受人类通过耳朵接受声音。
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的。
外耳接收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递给中耳,中耳中的鼓膜振动,使得中耳内的骨头(听骨)也振动起来。
听骨的振动通过内耳中的耳蜗传递给听神经,最终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声音的感知和识别。
四、声音的处理声音的处理包括声音的放大、过滤、合成等。
放大声音常用的设备是扩音器,它可以将输入的声音信号放大后输出。
过滤声音常用的设备是均衡器,它可以对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调节,达到音乐音色的要求。
声音的合成是指通过合成器将不同的声音信号合成为一个声音。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声学还涉及到声音的频率、振幅、波长和音调等概念。
频率是声音振动的快慢程度,单位是赫兹。
振幅是声音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波长是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一次所占据的距离,与频率成反比。
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总结起来,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接受和处理的学科,涉及到声音的物理特性、感知和应用等方面。
声音的产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声音通过介质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有关。
人类通过耳朵接受声音,耳朵接收到的声音通过耳蜗传递给大脑进行感知和识别。
声学基础知识

声学基础知识声音,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
从清晨鸟儿的鸣叫,到城市道路上的车水马龙声,从悠扬的音乐旋律,到人们日常的交谈,声音以各种形式存在着,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声学呢?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和效应的科学。
让我们一起走进声学的世界,了解一些声学的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来聊聊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源于物体的振动。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它会引起周围介质(比如空气)的振动,这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就形成了声音。
不同的物体振动方式和频率不同,产生的声音也就不同。
例如,琴弦的振动产生了美妙的音乐,而人的声带振动则产生了说话的声音。
那么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在地球上,最常见的介质就是空气。
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其实就是空气分子在振动并依次传递能量。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比如,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通常比在液体和气体中快。
在 20 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43 米每秒。
接下来谈谈声音的频率和波长。
频率指的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而波长则是声音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频率和波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的乘积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 20Hz 到 20000Hz 之间。
低于 20Hz 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高于 20000Hz 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次声波和超声波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次声波可以用于地震监测,超声波可以用于医疗诊断和清洗。
声音的强度也是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声音的强度用分贝(dB)来表示。
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声音强度各不相同,安静的图书馆可能只有 30dB 左右,而繁忙的交通路口可能会达到 80dB 以上。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噪音环境中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害,因此,控制噪音是非常重要的。
在声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声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常见声学基础知识

常见声学基础知识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20KHZ;最灵敏:3K-4K。
由声音引起的空气压强变化:声压,单位:P。
常用声压的相对(标准声压)大小来表示声音强弱:声压级,单位:dB。
声压级形象认识:
0—20 dB:微弱,自己呼吸声
20—40 dB:轻,手表摆动音
40—60 dB:一般,对话音
60—80 dB:响,演讲
80—100 dB:很响,机床
100—120 dB:震耳欲聋,汽车喇叭
120—140 dB:不能忍受,飞机发动机频段认识:
小于60HZ:超低音
60—200HZ:低音
200—1000:中音
1K—5K:中高音
5K以上:高音
语言的频段范围:130HZ-350HZ 歌声的频率范围:80HZ-11KHZ
描述声音的三个物理量:幅度,频率,相位声音三要素:响度(振幅),音调(频率),音色(谐波) 延时:5-35毫秒——感觉增加了响度
延时:35-50毫秒——能分辨,但感觉不到方向的差异延时:超过50毫秒——清晰的回声
室内:反射声和直达声程差17米——产生回声后排:前台主音箱和后台辅助音箱距离之差12米——感到声音来自后面
人耳能分辨:水平——5度到15度;垂直——60度。
在靠近声源处:直达声为主,混响声可忽略在远离声源处:混响声为主,直达声可忽略混响时间(停止发声起,声音降低60分贝时间): 房间越大,混响时间越长
吸音量越大,混响时间越短。
小房间:最佳混响时间1秒左右
大房间:最佳混响时间2-3秒。
声学基本知识

声学基本知识一、声音的基本性质声音来源于振动的物体。
辐射声音的振动物体称为“声源”。
声源要在弹性介质中发声并向外传播。
声波是纵波。
(1)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称为可听声。
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
次声与超声不能使人产生声音的感觉。
(2)室温下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声速c,波长λ和频率f有如下关系:频率为100~10000Hz的声音的波长为3.4~0.034m.这个波长范围与建筑物室内构件的尺度相当,在室内声学中,对这一频段的声波尤为重视。
-f2.每一频带以其中心频率fc标度,.建筑声学设计和测量中常用的有倍频带和1/3倍频带;在倍频带分析中,上限频率是下限频率的两倍,即fl=2f2;在1/3倍频带分析中,在可听声范围内,倍频带及1/3倍频带的划分及其中心频率如表3—l所示。
表中第一行为1/3倍频带中心频率,第二行为倍频带中心频率。
(4)波阵面与声线声波从声源出发,在同一介质中按一定方向传播,声波在同一时刻所到达的各点的包络面称为波阵面。
声线表示声波的传播方向和途径。
在各向同性的介质中,声线是直线且与波阵面垂直。
依据波阵面形状的不同,将声波划分为:1)平面波——波阵面为平面,由面声源发出;2)柱面波——波阵面为同轴柱面,由线声源发出;3)球面波——波阵面为球面,由点声源发出。
一个声源是否可以被看成是点声源,取决于声源的尺度与所讨论声波波长的相对尺度。
当声源的尺度比它所辐射的声波波长小得多时,可看成是点声源。
所以往往一个尺度较大的声源在低频时可按点声源考虑,而在中高频则不可以。
(5)声绕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孔或障板时,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在小孔处产生新的波形或绕到障板背后而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在障板背后继续传播。
这种现象称为绕射,或衍射。
(6)声反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当介质的特性阻抗发生变化时,会发生反射。
从几何声学角度,可更直观地解释为,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比声波波长大得多的障板时,声波将被反射。
声学基本知识.

p L p 20 lg p0
p0 2 10 pa
5
声压级单位:分贝。
2.声强和声强级:
a.声强: 在声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 积的声能量,称为声音的强度,简称为声强, 单位是瓦每平方米 。
P I c
声功率级单位:分贝。
4.声能密度
定义: 声场中单位体积媒质所含有的声能量。 对于在自由空间内传播的平面声波而言:
p D 2 0c
2 e
5.频程和频谱:
a.频谱图: 以频率为横轴,以声压为纵轴,绘出的图叫声音 的频谱图。
5.频程和频谱:
b. 频程:
为方便起见,通常将宽广的音频变化范围划分 为若干个较小的频段,称为频段或频程。
0,
p x, t P0 cos(t kx)
1.平面声波:
b.质点振动速度: 对于简谐振动而言:
u x U 0 cos(t kx) U 0 P0 / 0c
质点振动的速度振幅
1.平面声波:
c.声阻抗率:
Zs p / u
对于平面声波而言:
Z s P0 / U 0 0c
i 1
•求出总声压的有效值 •求出总声压级
b.级的相减
L pT 10 lg 10
仪器测 的噪声
0.1L p
B
声源真 实噪声
0.1L p
S
10
B
LpS 10 lg 10
0.1L p
T
10
0.1L p
背景 噪声
b.级的相减
令:L pB L pT L pB
声学基础知识

声学基础知识声音,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感知,是一种形式的机械波,它通过物质的震动传播而产生。
声学是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和听觉效应等相关现象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声音的特性、声波的传播与衰减、和人类的听觉系统。
一、声音的特性声音有几个重要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声源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音量是指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幅的大小决定。
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
音色是指具有独特质感的声音特征,由声音的谐波成分和声源的包络形状决定。
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个音高,因为其谐波成分和包络形状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音色。
二、声波的传播与衰减声波是指由声源振动产生的压力波。
声波传播时,需要介质作为传播介质,常见的介质包括空气、水、固体等。
在传播过程中,声波会经历衍射、反射、折射等现象。
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时沿着障碍物的边缘传播,使声音能够绕过障碍物。
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从障碍物上反弹回来,产生回声。
折射是指声波在介质之间传播时由于介质密度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衰减,衰减的程度取决于声音传播的距离、传播介质的特性以及环境条件等。
一般来说,声音传播的距离越远,声波能量的衰减越大;传播介质的特性也会影响声波的衰减,固体传播声波的衰减相对较小,而空气和水传播声波的衰减相对较大。
环境条件如温度和湿度也会对声波的衰减产生一定影响。
三、人类的听觉系统人类的听觉系统是感知声音的重要器官。
它由外耳、中耳、内耳和大脑皮层等部分组成。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和传导声音。
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声音的机械能转换为神经信号。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耳蜗负责感知声音,前庭负责维持平衡。
大脑皮层负责处理和解读声音信号。
人类听觉系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感知范围。
一般来说,人类可以听到频率范围在20Hz到20kHz之间的声音。
声学专业基本知识

声学专业基本知识的简单描述1.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
2. 把声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是传声器。
3. 把电能转换成声能的设备是扬声器。
4. 声频系统出现声反馈啸叫,通常调节均衡器。
5. 房间混响时间过长,会出现声音混浊。
6.房间混响时间过短,会出现声音发干。
7、唱歌感觉声音太干,当调节混响器。
8、讲话时出现声音混浊,可能原因是加了混响效果。
9、声音三要素是指音强、音高、音色。
10、音强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振幅。
11、音高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频率。
12、音色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频谱。
13、人耳感受到声剌激的响度与声振动的频率有关。
14、人耳对高声压级声音感觉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不大。
15、人耳对中频段的声音最为灵敏。
16、人耳对高频和低频段的声音感觉较迟钝。
17、人耳对低声压级声音感觉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很大。
18、等响曲线中每条曲线显示不同频率的声压级不相同,但人耳感觉的响度相同。
19、等响曲线中,每条曲线上标注的数字是表示响度级。
20、用分贝表示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公式是20lg(输出电压/输入电压)。
21、响度级的单位为phon。
22、声级计测出的dB值,表示计权声压级。
23、音色是由所发声音的波形所确定的。
24、声音信号由稳态下降60dB所需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25、乐音的基本要素是指旋律、节奏、和声。
26、声波的最大瞬时值称为振幅。
27、一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28、如某一声音与已选定的1KHz纯音听起来同样响,这个1KHz纯音的声压级值就定义为待测声音的响度。
29、人耳对1~3KHZ的声音最为灵敏。
30、人耳对100Hz以下,8K以上的声音感觉较迟钝。
31、舞台两侧的早期反射声对原发声起加重和加厚作用,属有益反射声作用。
32、观众席后侧的反射声对原发声起回声作用,属有害反射作用。
3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34、要使体育场距离主音箱约34m的观众听不出两个声音,应当对观众附近的补声音箱加0.1s延时。
声学基础知识

声学基础知识一、声音声音是空气分子的振动。
物体的振动(我们称之为"声源")引起空气分子相应的振动,传入人耳导致鼓膜振动,通过中耳、内耳等一系列听觉器官的共同作用使人听到了声音。
二、声波把石头扔进平静的水面,会形成一组向四周扩散的水波,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比较直观"波",空气分子振动形成的声波要复杂一点,它是从声源向四周立体扩散的一组疏密波,空气分子并不是从声源一直跑到您的耳朵,而是在它本来的位置振动,从而引起与它相邻的空气分子随之振动,声音就是这样从声源很快地向外传播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1米/秒。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麦浪的运动跟声波很相似,粒子的振动方向与波的运动方向是平行的。
波需要通过介质来传播,麦浪的运动到田埂边就自然停止了,声波的传播介质是空气分子,所以,真空里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三、声音的频率声波每秒的振动次数称为频率,频率在20Hz~20KHz之间称为声波;频率大于20khz称为超声波;频率小于20hz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地震波和海啸都是次声波。
有些动物的耳朵比人类要灵敏得多,比如蝙蝠就能"听到"超声波。
世界上很少存在单一频率的"纯音",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大都是各种频率的复合音,如乐器发出的单音就是周期性的复合音,语音则是非周期性的复合音。
让我们对声音的频率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概念:大鼓的"蓬蓬"声频率很低,大约在35Hz-7kHz;人的语音频率范围主要在200 Hz到40 00 Hz之间;锣声、铃声的频率大约在2000 Hz到3000 Hz左右;在人类语音中,女声比男声频率要高一点;童声要比成人频率高一点;"啊啊"声频率较低,"咿咿"声频率稍高,"嗤嗤、嘶嘶"声频率最高。
知道这一点很有用,在实际中,可以经常用来测试病人戴助听器前后对声音频率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产生原因空气动力噪声由气体振动而产生。
气体的压力产生突变,会产生涡流扰动,从而引起噪声。
如空气压缩机、电风扇的噪声。
机械噪声由固体振动产生。
金属板、齿轮、轴承等,在设备运行时受到撞击、摩擦及各种突变机械力的作用,会产生振动,再通过空气传播,形成噪声。
液体流动噪声液体流动过程中,由于液体内部的摩擦、液体与管壁的摩擦、或者流体的冲击,会引起流体和管壁的振动,并引起噪声。
电磁噪声各种电器设备,由于交变电磁力的作用,引起铁芯和绕组线圈的振动,引起的噪声通常叫做交流声。
燃烧噪声燃料燃烧时,向周围的空气介质传递了热量,使它的温度和压力产生变化,形成湍流和振动,产生噪声。
声波和声速声波质点或物体在弹性媒质中振动,产生机械波向四周传播,就形成声波(声波是纵波)。
可听声波的频率为20~20000Hz,高于20KHz 的属超声波,低于20Hz 的属次声波。
点声源附近的声波为球面波,离声源足够远处的声波视为平面波,特殊情况(线声源)可形成柱面波。
声频( f )声速( c )和波长( λ )λ= c / f声速与媒质材料和环境有关:空气中,c =331.6+0.6t 或t c +=27305.20 (m /s) 在水中声速约为1500 m /s t —摄氏温度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的波长数,等于波长的倒数,即1/λ。
有时也规定2π/λ为波数,用符号K 表示。
质点速度质点因声音通过而引起的相对于整个媒质的振动速度。
声波传播不是把质点传走而是把它的振动能量传走。
声场有声波存在的区域称为声场。
声场大致可以分为自由场、扩散场(混响场)、半扩散场(半自由场)。
自由场在均匀各向同性的媒质中,边界影响可忽略不计的声场称为自由场。
在自由场中任何一点,只有直达声,没有反射声。
消声室是人为的自由场,是由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做成的密闭空间,静谧无风的高空或旷野可近似为自由场。
扩散场声能量均匀分布,并在各个传播方向作无规则传播的声场,称为扩散场,或混响场。
声波在扩散场内呈全反射。
人为设计的混响室是典型的扩散场。
无论声源处于混响室内任何位置,室内各处声压接近相等,声能密度处处均匀。
自由场扩散场(混响场)半扩散场如果实验房间很大,以至边界墙面和天花板的反射可以忽略,只剩下地面的反射,这种空间称为半扩散场,或半自由场。
精密的声学测量和分析要求在自由场或者扩散场进行,一些工程要求的测试可以在半自由场进行。
近场和远场在不足两倍机械尺寸或所发声波频率最低的一个波长距离之内(两者取大者),为近(声)场,大于此距离为远(声)场。
近场的质点速度与瞬时声压不同相,远场的质点速度与瞬时声压同相。
距离增加一倍,点声源声压级降6dB,线声源声压级降3dB。
声压与声压级声压由于声波存在而引起的大气压力增值,用符号p 表示。
单位是Pa 或N /m 2。
听阈声压也称为基准声压 p 0=2×10-5Pa (1000Hz),即标准化额定听阈,表示有正常听力的人,平均能听到的1000Hz 的最低声音。
在水中p 0=1μPa 。
通常p 和p 0指有效值而非瞬时值。
dB 标尺由于可检测到的声压幅值范围很大,而人耳对声压刺激的反应与对数规律有关,习惯上在表示声学参数时,都是取测量值和参考值的比率的对数值,即采用dB 标尺。
声压级—SPL 或L p202lg 20lg 10p p p p L p == )(dBp —实际声压 痛阈声压和声压级分别为p =20Pa,L p =120dB (1000Hz) 相同声压级加法两个同声压级相干单频声源叠加,声压级增加6dB 。
两个同声压级非相干声源叠加,声压级增加3dB 。
工程上遇到问题一般是加3dB 。
不同声压级加减法查表:例:L 1=55dB , L 2=51dBΔL =4dB ,对应增量L +=1.4dB所以:55dB+51dB =(55+1.4)dB =56.4dBL 1=60dB , L 2=53dBΔL =7dB ,对应减量L -=1dB所以:60dB-53dB =(60-1)dB =59dB计算:⎥⎦⎤⎢⎣⎡=⎥⎥⎦⎤⎢⎢⎣⎡⎪⎪⎭⎫ ⎝⎛=∑∑==n i L n i i pt pi p p L 110/12010lg 10lg 10 )(dB 例:55dB+55dB=10lg (1055/10+1055/10)=58dB 55dB+40dB=10lg (1055/10+1040/10)=55dB 60dB-53dB=10lg (1060/10-1053/10)=59dB 两个声源声压级相差15dB 以上,则小的声压级影响可忽略。
声强和声强级声强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上的声能量。
用符号I 表示,单位为W /m 2。
声压变化引起媒质质点的移动,声强即是声压与质点速度的积。
对于球面波和平面波,声强与声压的关系: 224rW c p c p p pv I πρρ==== )/(2m W p —声压 ρ—介质密度 c —声速W —声功率 r —测量点到点声源的距离 ρc —声阻抗 20℃时ρc =408(瑞利,Kg /m 2s ) v —质点速度,v =p /ρc声强级—SIL 或L Ic p c P I I L I ρρ//lg 10lg 102020==P L p P p P ===0202lg 20lg 10 )(dB 基准声强I 0=10-12 W /m 2 (1000Hz)空气在室温时,与基准声压相对应的声强近似等于基准声强,因此自由场中,声强级与声压级数值近似相等;扩散场(混响场)中声强处处为零。
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声功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与声波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
一般指的是所谓声源声功率,即声源辐射的总声功率,单位为W 。
人正常讲话声功率约为10-5W 。
距离点声源距离为r 的球面各点声强I 与声功率W 的关系: ()W I r W 24π= ()W 声功率级—SWL 或L W)4lg(10lg 10lg 10200r I I W W L W π+== )(0dB W W 基准声功率 W 0=10-12 W对球面波:L W =L P +20lg r +11 (dB) 对半球面波:L W =L P +20lg r +8 (dB) 在混响室:L W =L S -10lg T +10lg V -14 (dB)? L S —混响场中平均声压级 V —房间容积 T —混响时间,一般指T 60 ,声源停止后声压级下降60dB 所需时间。
噪声的频谱倍频程(Octave )将频谱分为若干个连续的频段(每个频段的上限频率等于下一个频段的下限频率),每个频段为一个频带,以直方图表示。
令 N N l u l u c N l u f f w f f f f f 22(2/2/--=-=== N =1 :一倍频程,简称倍频程;N =1/3 :三分之一倍频程;N =1/12 :十二分之一倍频程…… 中心频率l u c N l u f f f f f ==2/ 带宽 c N N l u l u c N f f f w f f f )22(22/2/--=-===常见的有1/1、1/2、1/3、1/12、1/24倍频程分析,其中1/3倍频程分析最常用。
1/3倍频程可由FFT 线状谱通过一定综合运算得出。
声谱频率为横坐标,声音的强弱(声压级、声强级或声功率级)为纵坐标,绘制出声音强弱随频率分布的线图称为声音的频谱,简称声谱。
由FFT分析得到的频谱,具有等带宽性质,其频率分辨率等于谱线间隔Δf, 这种方法谱线较多,Δf较小,可称为窄带谱。
声音的频率范围很宽,一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频率逐一测量,一般都用1/1倍频程或1/3倍频程进行分析。
用声谱进行分析时,可得到线谱和连续谱等。
线谱多是由转动引起的谐波,可用于改进机械结构;连续谱反应整体结构的噪声状况,可用于整体降噪改进(减振、隔振等)。
倍频程滤波器滤波器按带宽类型可以分为恒百分比(比例)带宽滤波器和恒(值)带宽滤波器。
FFT分析大多用恒(值)带宽滤波器,声学测量需要用恒百分比(比例)带宽滤波器。
计权声级响度级和等响曲线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管感受,不仅与声压级有关,而且与频率和波形有关。
工程上,用响度级P(单位:Phon)来度量这种主观感觉。
对于频率为1000Hz的纯音,响度级和声压级的数值是相等的,只是单位不同。
其它频率的纯音,响度级和声压级的关系由等响曲线给出。
作为声品质分析依据的等响曲线,是由大量心理学试验得出的结果。
纯音的等响曲线计权声级考虑到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度不同(对3K~6K Hz的声音最敏感),在一般噪声测量仪器中,常配置一些特定的滤波电路,叫计权网络。
通过计权网络得到的声压级,叫做计权声级,简称声级。
A、B、C三种计权网络特性,分别对应于倒置的40、70、100Phon等响曲线(1000Hz归一化到0dB),其作用是分别反应人耳对低、中、高声压级的响度感觉。
A计权被证实是人耳对声压级主观反应的极好校正。
对由A计权测量的声级称为A声级,记作L PA或dB(A)。
近来B计权、C计权已很少采用。
A计权:40Phon等响曲线的翻转,模拟55dB以下低强度噪声特性。
B计权:70Phon等响曲线的翻转,模拟55~85dB中等强度噪声特性。
C计权:100Phon等响曲线的翻转,模拟高强度噪声特性。
D计权:专用于飞机噪声的测量。
标准计权曲线等效连续声级在评定间断的、脉冲的或随时间变化的不稳定噪声时,用一段时间内能量平均的方法表示噪声大小,称为等效连续声级。
用符号Leq 表示,等效连续A 计权声压级用L AeqT 或L AT 表示:()⎭⎬⎫⎩⎨⎧⎥⎦⎤⎢⎣⎡=⎰02/12/)(/1lg 2021p dt t p T L t t A AeqT )(0dB W W T —总测量时间,T =t 2-t 1P A (t )—A 计权瞬时声压可用同样公式计算非A 计权声压级信号P (t ),得到Leq 。
声暴露和声暴露级在规定时间间隔或过程内,随时间变化的频率计权声压平方的时间积分。
A 计权声暴露,用符号E A 表示。
)10)(()(10/20221A eqT L t t A A T p dt t P E ==⎰)()10)(()(21.020221s Pa T p dt t P E A eqT A L t t A -==⎰ 对于工作场所的噪声暴露测量,用帕平方小时为单位会更方便。
与E A 对应的A 计权声暴露级用L AE 表示:⎭⎬⎫⎩⎨⎧⎥⎦⎤⎢⎣⎡=⎰)/()(lg 10020221T p dt t p L t t A AE )/lg(10)/lg(1000T T L E E AeqT A +== )(dB T 0—基准时间间隔,1sE 0—基准声暴露,E 0 =p 02T 0 =400×10-12 Pa 2s传声器电容传声器金属膜片感受声压变化发生振动,与背极板之间的电容随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