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治理:声音传播、室内混响及室内降噪

合集下载

噪音污染的治理方法

噪音污染的治理方法

噪音污染的治理方法噪音污染是指超过人类正常听觉范围内的声音,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噪音污染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法律、政策和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音污染的治理方法:1. 噪音源控制:对产生噪音的设备和机械进行改进和优化,减少噪音的产生。

对于交通噪音,可以采用降低车辆速度、提供高效的道路交通管理和规划、修建隔音墙等措施来减少噪音。

2. 隔音措施:加装隔音材料,建筑物内部进行隔音设计,减少噪音的传播和扩散。

例如,在建筑物中使用隔音窗户、隔音门、隔音墙等。

同样,对于机械设备也可以采取隔音罩、隔音蓬等措施进行隔音。

3. 噪音屏障:在噪音源和接收噪音的人之间建立屏障,阻断噪音的传播。

例如,在高速公路旁边建造隔音墙或绿化带,可以有效减少交通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 时间限制或限制使用规定: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或政策,限制某些噪音源的使用时间或设定噪音限制值。

例如,城市中的建筑工地可以在夜间限制噪音产生,或将机械设备噪音限制在一定的分贝范围内。

5. 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和理解,倡导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噪音的产生。

特别是对于学校、医院、工厂等噪音敏感区域的周边环境,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的噪音意识。

6. 建立噪音监测系统:建立噪音监测网络,监测和评估噪音污染的程度和趋势,并及时发布噪音污染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政府和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噪音污染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7. 加强执法和监管:加大对噪音污染的执法力度,加强对违反噪音排放标准和规定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对噪音污染治理的监管,确保各项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并及时调整和完善控制措施。

8. 合理规划和土地利用: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过程中,要合理分配噪音敏感区域和噪音源。

将噪音敏感的区域(如住宅区、学校、医院等)与噪音源(如工厂、交通道路等)进行合理分离,减少噪音对敏感区域的影响。

家庭装修噪音控制与隔音措施

家庭装修噪音控制与隔音措施

家庭装修噪音控制与隔音措施第一章家庭装修噪音控制概述 (2)1.1 噪音控制的重要性 (2)1.2 噪音控制的基本原则 (2)第二章噪音源头分析与控制 (3)2.1 家庭装修中的噪音源头 (3)2.2 噪音源头控制方法 (3)2.3 常见噪音源处理技巧 (3)第三章地面隔音措施 (4)3.1 地面隔音材料选择 (4)3.2 地面隔音施工工艺 (4)3.3 地面隔音效果评估 (5)第四章墙体隔音措施 (5)4.1 墙体隔音材料选择 (5)4.2 墙体隔音施工技巧 (6)4.3 墙体隔音效果检测 (6)第五章门窗隔音措施 (6)5.1 门窗隔音设计 (6)5.2 门窗隔音材料与配件 (7)5.3 门窗隔音施工与验收 (7)第六章吊顶隔音措施 (7)6.1 吊顶隔音材料选择 (7)6.2 吊顶隔音施工方法 (8)6.3 吊顶隔音效果评价 (8)第七章管道隔音措施 (9)7.1 管道噪音来源分析 (9)7.2 管道隔音材料与施工 (9)7.3 管道隔音效果检测 (10)第八章家庭电器噪音控制 (10)8.1 常见家电噪音分析 (10)8.2 家电噪音控制方法 (11)8.3 家电噪音优化技巧 (11)第九章家庭装饰噪音控制 (11)9.1 软装饰噪音控制 (12)9.2 硬装饰噪音控制 (12)9.3 装饰材料噪音评估 (12)第十章儿童房噪音控制 (13)10.1 儿童房噪音来源分析 (13)10.2 儿童房噪音控制措施 (13)10.3 儿童房噪音优化策略 (13)第十一章家庭隔音系统设计 (14)11.1 隔音系统设计原则 (14)11.2 隔音系统设计流程 (14)11.3 隔音系统效果评估 (15)第十二章家庭装修噪音控制与验收 (15)12.1 噪音控制施工验收标准 (15)12.2 噪音控制验收方法 (15)12.3 噪音控制后期维护与保养 (16)第一章家庭装修噪音控制概述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庭装修成为许多家庭改善居住条件的重要途径。

减少扰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的技术措施

减少扰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的技术措施

减少扰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的技术措施1.声音屏障:在噪音污染源附近建造声音屏障,如高墙或隔音板,可以防止噪音向周围环境传播。

这种屏障可以采用吸音材料构建,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声音的传播。

2.噪声隔离设备:在噪声源和受影响区域之间安装隔音设备,如隔音门、隔音窗等,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这些隔音设备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来降低噪音的传输效果。

3.降低机械噪声:对机械设备或机械系统进行改进,减少其噪音产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包括使用低噪声设备、进行噪音减振和隔离工程、进行定期维护和修理等。

4.新能源技术:替代传统的能源技术,采用更环保和低噪音的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

这些新能源技术具有低噪音和低污染的特点,能够显著减少环境噪声和污染的产生。

5.声学设计: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考虑声学因素,采用合适的声学设计方法,可以降低建筑和公共空间的噪音污染。

例如,在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上使用吸音材料,采用合适的空间布局和隔音方法等。

6.噪音控制设备:使用噪音控制设备,如噪音控制器、噪音降低器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噪音。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噪音的特点进行调节和控制,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7.环境监测和控制系统:建立环境监测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环境噪音和污染的级别,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和污染的产生。

这些系统可以帮助建筑物、工厂等单位实时监测和控制其噪音和污染排放。

8.精细化管理和维护:根据环境和噪音的特点,采取精细化的管理和维护措施,如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减少交通运输噪音等,以减少噪音的产生和扩散。

总之,减少扰民噪音和降低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通过建立声音屏障、使用噪音隔离设备、改善机械设备、推广新能源技术、进行声学设计等方法,可以显著降低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此外,通过使用噪音控制设备、建立环境监测和控制系统、精细化管理和维护等方法,可以及时监测和控制噪音和污染的产生。

这些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和环境污染,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

噪音治理常用方法

噪音治理常用方法

噪音治理常用方法
噪音治理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而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噪音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噪音治理方法:
1. 声屏障:声屏障是一种常用的噪音治理手段,它通常用于防止路面交通噪声的扩散。

可以在道路两侧设置一定高度的障碍物,如墙体、隔音板、绿化带等,以减轻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隔音门窗:隔音门窗是一种直接隔离室内外声音传递的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的传播。

这种门窗的隔音效果取决于门窗的结构和材料,一般采用双层玻璃和空气层隔离的方式。

3. 隔音材料:隔音材料是用于减少声音传播的材料,可以在墙壁、天花板、地板等建筑结构内部或外部加装。

常用的隔音材料有玻璃棉、岩棉、泡沫塑料等。

4. 噪音源控制:对于噪音产生较大的设备或机器,可以采取噪音源控制的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降噪技术、减少噪音源产生的频率、在噪音源旁边设置声屏障等措施来控制噪音的产生。

5. 环境管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到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合理的环境管理措施。

例如,控制城市交通密度,规划绿化带、公园等能够吸收噪音的区域等。

综上所述,噪音治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 1 -。

噪声治理建议:4个有用的隔音降噪措施

噪声治理建议:4个有用的隔音降噪措施

噪声治理公司,噪音治理厂家,隔音降噪处理
噪声治理建议:4个有用的隔音降噪措施
当面临噪声问题时,有几个具体的噪声治理措施可以采取,以帮助减少噪音并提高环境质量。

赛为斯和你分享四个噪声治理的具体措施:
1.隔音和吸音设计:隔音和吸音是噪声治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隔音是通过使用隔音材料(如隔音板、吸音棉等)来切断声音的传播路径,减少噪声的传播和泄漏。

吸音是通过使用吸音材料来吸收声音的能量,减少反射和回声。

可以在室内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使用吸音材料,以减少噪音反射和传播,创造一个更安静的环境。

2.振动控制:振动是很多噪声来源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采取振动控制措施,可以减少机械设备和结构的振动传导,从而降低噪音水平。

一种常见的振动控制方法是使用减振器或隔振垫来隔离噪音源和周围环境,减少振动传导。

3.合理规划和布置: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和布置可以减少噪音对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影响。

例如,可以将噪音源与噪音敏感区域(如住宅区)隔离开,或者在噪音源周围设置绿化带或屏障来减少噪音传播。

4.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维护和保养是噪音治理的重要步骤。

机械设备和工业设施的正常运行可以减少由于设备老化、松动或磨损而产生的噪音。

这些噪声治理措施并非孤立应用,而是相辅相成的。

根据具体的噪声问题,可能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的组合来实现最佳效果。

此外,每个噪声治理方案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根据噪音源、环境和需求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治理计划。

噪声治理的成功需要专业噪声治理公司的精密设计,欢迎咨询赛为斯噪声治理。

控制噪音的三个措施

控制噪音的三个措施

控制噪音的三个措施噪音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噪音对我们的干扰,采取一些控制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控制噪音的三个措施,分别是:隔音、减震和降噪。

1. 隔音隔音是一种通过在隔离噪音源和噪音接收者之间设置隔离层来减少传输噪音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隔音措施:(1)墙体隔音在建筑物的墙壁中使用隔音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的传输。

隔音材料可以是吸音材料,如吸音板、橡胶隔音垫等,也可以是隔音隔热材料,如岩棉、蓬松玻璃纤维等。

合理选择和安装这些隔音材料可以有效地隔离噪音,提供安静的环境。

(2)窗户隔音窗户是室内噪音的一个主要入口。

通过在窗户上安装隔音玻璃或使用双层窗户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的传输。

隔音玻璃可以通过吸音材料和复合结构实现隔音效果,抑制噪音的进入。

双层窗户则通过在两个玻璃之间填充气体或隔音材料来增加隔音效果。

(3)门隔音在室内门上加装隔音材料可以减少室内和室外之间的噪音传输。

常见的隔音材料包括隔音门密封条、吸音泡棉等。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阻挡噪音的传播,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室内环境。

2. 减震减震是通过减少噪音源在建筑物或设备上的振动传递来减少噪音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减震措施:(1)减震垫减震垫是一种使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垫片,用于隔离噪音源和噪音接收者之间的振动传递。

减震垫可以有效地吸收振动能量,减少噪音的传输。

在建筑物和机械设备的安装过程中使用减震垫可以显著降低振动和噪音。

(2)减震支架减震支架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减少振动传递的支撑结构。

它们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以有效地隔离噪音源和噪音接收者之间的振动。

减震支架适用于各种场合,如机械设备、空调系统等,可以显著减少振动和噪音。

3. 降噪降噪是一种通过引入反向噪音来抵消噪音的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降噪措施:(1)主动降噪耳机主动降噪耳机是一种能够实时检测并抵消外界噪音的耳机。

它们使用内置的麦克风和电子电路来监测噪音,并产生与噪音相反的声波,从而抵消噪音。

隔声、减振、降噪措施

隔声、减振、降噪措施

隔声、减振、降噪措施
咱家里要是有隔声、减振、降噪的需求,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办法啦!你想想看,要是家里整天吵吵闹闹的,那得多烦人呐!
先来说说隔声吧。

这就好比给家里穿上一层厚厚的“隔音棉袄”。

咱可以从门窗下手呀,选那种密封性能特别好的门窗,就像给家里安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把外面的噪音都挡在外面。

还有那墙壁,要是能在装修的时候加上一些隔音材料,那可就太棒啦!就好像给家里围了一圈隔音的屏障,把噪音都隔绝在外头。

再讲讲减振。

这就像是给家里的“震动小精灵”套上了一个小笼子。

比如说家里的那些电器啊,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振动和噪音,咱可以给它们垫上一些减振垫,就像给它们穿上了小鞋子,让它们安安静静地工作。

还有那些管道啊,水流经过的时候也会发出声音,咱也可以给它们做点减振措施,让家里不再有那些“哗哗”的声音。

降噪呢,就更有意思啦!好比是家里的“噪音小怪兽”被我们收服啦!咱可以在房间里摆上一些绿植,它们不只是好看,还能吸收一些噪音呢,这多神奇呀!还有家里的家具摆放也有讲究哦,可不能乱摆一通,要合理布局,这样也能减少噪音的反射和传播呢。

你说要是家里做到了这些隔声、减振、降噪的措施,那该有多舒服呀!咱可以安安静静地看看书、听听音乐、睡个好觉,再也不用担心被外面的吵闹声打扰啦!这生活质量不就一下子提高了嘛!咱自己的小窝就得自己精心打造,让它变成一个安静舒适的港湾,这多好呀!反问一下,谁不想拥有这样一个安静的家呢?所以呀,大家都行动起来,让我们的家变得更加美好吧!。

噪音控制八个百分百

噪音控制八个百分百

噪音控制八个百分百
噪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给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有效地控制噪音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八个百分百有效的噪音控制方法,帮助您改善生活环境。

1. 声音隔离:在建筑设计中,使用隔音材料和隔音结构,确保声音不会传导到其他区域。

这可以通过隔音墙、窗户和门来实现。

2. 声音吸收:在噪音源周围使用吸音材料,如吸音板、吸音瓦等,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声,从而降低噪音水平。

3. 声音消除:使用消声器和噪音减震设备来降低噪音源的噪音输出。

例如,在机械设备上安装隔音罩,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

4. 环境规划: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考虑噪音控制,如远离噪音源的选址、道路交通规划等,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5. 群众教育:加强噪音控制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噪音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促使人们主动采取噪音减轻措施。

6. 规范管理:制定相关的噪音控制法规和标准,加强噪音源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噪音排放不超过规定限制。

7. 技术创新:推动噪音控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研究新型的噪音减轻材料和设备,提高噪音控制效果。

8. 合作共享:加强国际间的噪音控制合作与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和技术成果,共同应对噪音污染问题。

以上是八个百分百有效的噪音控制方法,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噪音控制不仅关乎个人健康和舒适,也是保护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治理:声音传播、室内混响及室内降噪声音的传播一、声音在室外的传播在室外,声音将不断传播开去。

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由于能量分散开来,声压级不断下降,理论上,对于点声源,离声源距离增加每两倍,噪声下降6dB。

若某机器设备1米处的噪声为100dB,那么距离它100米远(相当于距离增加约7个两倍),那么噪声将下降40dB,降低到60dB;距离它1公里远(相当于距离增加约10个两倍),噪声将下降60dB,变为约40dB。

另一方面,大气对声音也有吸收作用,尤其对超过2000Hz的高频声音,吸收效应更加明显,使噪声随与声源距离的增加衰减量变得更大。

实验表明,常温常湿常压下,100m距离对125Hz、500Hz、2000Hz的声音衰减量分别为0.05dB、0.27dB、2.8dB。

雷电产生时的声音是含有大量高频成分的霹雳声,由于距离很远,大多高频成分被大气吸收了,因此传到我们耳朵里往往是隆隆的低频声。

不同区域大气温度的变化会使声音的传播方向发生弯折,当上层空气是高温,下层地面附近空气是低温时,沿地面传播的声音会弯向地面,之后被地面反射,继续前进还将弯向地面,可能耗散在上空的声音返回地面,并“匍匐前进”,这样,声音会传得很远。

冬季结冰的湖面就是这种情况,在冰上讲话,对面几百米外都能听到。

夏季的午后,地面被晒热,情况正好相反,上层空气是低温,下层空气是高温,声音向上弯折,很快耗散在大气中,因此50-60米时就很难听到人的讲话了。

有风的时候,如果风的气流速度上下完全一致,那么对声音将没有影响,但一般情况,上面的风速比地面的风速快,顺风时,声音向地面弯折,逆风时,声音向天空弯折,顺风传播声音比逆风更有利。

认为顺风把声音吹走、逆风阻住了声音是不正确的,风速最快仅每秒一、二十米,而声速为每秒340米,风如何跑得赢声音呢?在室外,声音有绕过障碍物的本领,被称为声音的绕射或衍射,这是声音波动现象的体现,躲在围墙后面的人依然可以听到外面的呼喊。

使用隔声屏障可以使声音最多衰减15dB,但衍射不能完全隔离声音。

道路两边的声屏障,或工业厂房机器的隔声板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效果在15dB以内,一般在5-10dB。

由于低频声音波长长,容易绕过声屏障,隔声效果不如高频声。

草地、灌木林等对声音的传播也有衰减作用,但对高频的作用较明显,对低频的作用有限。

100米的草地、灌木林对1000Hz的声音有23dB的衰减,而对100Hz的声音仅有5dB的衰减。

100米以上的长绿阔叶草地或灌木林在实际降噪中才有效果。

二、声音在室内的传播声音在室内传播时,不但遵循室外大气中传播的规律,还会被房间天花板、地面、墙面反射回来,声源不断发声时,入射声波与反射声波相叠加,形成复杂的室内声场。

大的平的表面会象镜面一样反射声音,而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内凹型的表面会聚拢声音,形成声聚焦。

外秃的表面能够使将声音发散,形成扩散。

当房间表面起伏不平,而且起伏尺寸接近或小于声音波长时,声音入射后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向各个方向无规则地反射,形成扩散。

就象光,表面平整的镜子能够反射出人像,这是镜面反射的结果,如果使用磨石将镜子磨毛,将成为乌玻璃,就是因为玻璃表面出现坑凹不平,尺寸与光的波长接近,形成光散射,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入射的光,玻璃变得“发乌”了。

声音入射到房间表面一部分能量进入材料内部,一部分能量穿透材料到对面空间,这种能量损失的过程是吸声。

完全没有吸声的房间被称为理想混响室,如果在里面拍一下掌,声音将不断反射,在无限时间内回响。

现实情况下不存在这种房间,墙壁坚硬且光滑的房间混响时间很长,接近混响室,房间中声音会加强,接近混响室的房间中噪声比在一般房间内可能高15dB。

声音完全没有反射的房间被称为理想消声室,房间中只有声源的直达声,这样的声场叫做“自由场”。

在自由场中,距点声源距离增大一倍,声压级严格下降6dB。

现实情况下也不存在理想消声室,对房间进行强吸声处理可以近似看作消声室,因房间中只有直达声,声压级比普通房间可以降低10dB。

室内混响一、直达声与混响声声源发出的直接到达的声音是直达声,直达声总是最先到达人耳,这是因为直达声比反射声的声程短。

除了直达声以外,反射的声音形成了混响声,使室内声压级增加。

直达声只与声源强度有关,声源功率越大,直达声声压级越大,如果需要降低直达声,唯一的方法是使声源安静下来。

房间地面上立有阻挡直达声的屏障时,反射声会从天花板反射过来,使屏障的隔声能力下降,如果天花板吸声,减弱了反射声能量,屏障的降噪效果能够提高。

在房间天花板和墙壁上安装吸声材料可以吸收反射产生的混响声,吸声量每增加一倍,混响声可以降低3dB。

一般来讲,混响声对房间噪声的贡献为15dB,因此,采用吸声最多可以获得15dB减噪效果。

二、混响时间描述房间混响效果的指标是混响时间,它是室内声源停止发声后,声压级衰减60dB所经历的时间,单位是秒。

室内吸声与频率有关,因此,不同频率的混响时间不同。

在减噪设计中需要正确地应用吸声材料,降低混响时间,降低噪声。

混响时间与室内吸声存在数学关系,即塞宾公式:其中:T是混响时间,V是房间体积,S是房间墙面的总表面积,是房间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即房间各种吸声材料吸声系数与面积乘积的和再除以总表面积)。

由塞宾公式可以看出,房间体积越大混响时间越长;平均吸声系数越大,混响时间越短。

体积巨大的空间,如果不进行吸声处理的话,混响时间会很长,使房间噪声增加。

混响时间计算公式是建立在理想扩散声场条件下的,与实际情况会有±10~15%的误差,因此,在降噪工程中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求得混响时间,必须使用测量的方法准确地获得房间的混响时间,并进行降噪设计和计算。

估算混响时间的不准确性可能会导致3~5dB的降噪误差。

三、混响半径房间噪声是直达声和混响声的混合声。

直达声与距离有关,距离声源越远,声音扩散的面积越大,直达声越小,直达声的方向源于声源。

混响声是反射形成的,弥散于房间各处,方向没有规则,可以认为房间中所有位置的混响声具有相同的声压级。

因此,在房间中声源某距离的位置上的直达声与混响声会具有相同的声压级,这个距离被称为混响半径。

混响半径是房间的属性,与房间吸声情况有关,与声源无关。

以声源为中心,小于混响半径范围内的声音主要是直达声,如果进行降噪处理,主要要降低直达声。

在混响半径以外的区域,主要是混响声,房间表面加装吸声材料后可以大大降低混响声,降噪效果比较明显。

估计混响半径的公式,对于放在地面上的机器噪声源,有:其中:r0为混响半径,S为房间的总表面积,为房间各表面平均吸声系数。

但是,由于声源不是理想的点声源、房间内的混响声也不是绝对的均匀,因此这个公式的精度不高,只能作为粗略的估算。

准确地获得混响半径需要使用脉冲响应法(或MLS法)对房间进行测量。

混响半径可以判断吸声处理的有效区域范围,如果混响半径已经超过房间的尺寸,表明再加入吸声处理已经没有降噪效果了。

四、房间体积、距离、吸声对室内噪声的影响对同样的声源,房间的体积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吸声处理越靠近声源,噪声就越小。

房间体积增大,势必导致声能在房间中的密度变小,声压级降低。

但是通过改变房间体积的方法降低噪声通常是不可行的,因为噪声降低并不与体积成正比关系,房间体积增大,混响时间增大,噪声降低有限,而且改造的成本也显著增加。

越远离声源,直达声越小,而且混响声所经历的距离也会增加,混响声降低,噪声降低。

吸声材料距离声源越近,吸声效率越高,反射声被吸收的机会也增加,对降噪是有利的。

室内降噪方法一、声源治理进行噪声治理时,首先应考虑声源的处理,降低声源发出的噪声可以从根源上降噪,声源减少多少分贝,室内噪声就会降低多少分贝。

可以选用低噪声的机器设备,或尽可能使机器设备运行处于低噪声状态。

例如电机或水泵,选用低噪声产品可以减噪10~20dB甚至更多,两个半负荷运转的电机比相同功率的一个电机的噪声要小很多。

另外,改进不良的声源的安装方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噪声。

例如将机器设备安装在合适的减振机座上,扭紧可能松动的螺栓防止潜在的振动,或是将振动发声的部位固定在刚性的墙体上,定期的维修保养等等。

然而,在大多情况下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成本过高,机器不能停机,空间限制等,声源治理可能难于实施。

二、吸声降噪在天花板、墙壁上安装吸声材料,或房间中悬挂吸声体,可以吸收混响声,降低噪声。

然而,吸声降噪不能“包治百病”,有那些适用条件呢?如果室内顶棚和四壁是坚硬的反射面,又没有吸声较多的物体,混响声比较突出,则吸声降噪效果比较明显。

例如,当室内装修材料大多为大理石、水磨石、玻璃、石膏板、水泥墙时,混响声很强,增加吸声处理可以收到明显的降噪效果。

反之,如果室内已经有大量的吸声材料了,混响声不明显,则吸声降噪效果不大。

当室内均布有多个声源时,直达声处起主要作用,此时吸声降噪效果差。

若只有一个声源,但接收点与其距离过近,小于混响半径,直达声很强,吸声降噪效果也差。

当距离噪声源很近的位置设置屏障时,在屏障面向声源的一侧进行吸声处理,降低屏障的反射声,起到了辅助降噪的作用。

吸声材料的吸声频率特性应与声源的频率特性相一致,对于低频噪声源应加强低频吸声,高频噪声源应加强高频吸声。

吸声处理前应先测量噪声的频谱,根据频谱选用吸声材料,如果吸声的频率特性正好与噪声相反,将“事倍功半”而徒劳。

三、隔声降噪在声源周围围挡屏障能够阻隔直达声,降低室内噪声。

如果屏障能够将声源完全封闭,成为墙体,那么降噪效果取决于墙体的隔声性能,隔声量越高,噪声降低越大。

如果屏障不能围闭声源,成为隔板,由于衍射和房间天花板、侧墙的反射,降噪效果不完全取决于板的隔声性能。

天花板、侧墙上为坚硬的反射表面时,隔声降噪效果往往只有5~8dB,如果隔板面对声源的一侧和天花板、侧墙上装有强吸声材料时,隔声降噪效果可达有15~20dB,而且,隔板距离声源越近,降噪效果越好。

另外,由于低频声的衍射能力强,隔板对低频声的隔声效果有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