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3

合集下载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法学通论》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法学通论》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法学通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行政机关实行首长负责制。

()A.正确B.错误2.以下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家具B.债务C.天然气D.月球3.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地方权力来源于中央。

()A.正确B.错误4.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被称为()。

A、支配权B、形成权C、请求权D、抗辩权5.我国的行政诉讼法是()。

A.行政程序法的一部分B.行政法的程序法C.监督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的法律D.行政系统以外的法院对行政行为审查的程序依据6.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A、错误B、正确7.权利存在凌驾于法及摆脱法的倾向。

()A.正确B.错误8.行政处罚可分为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二者可随意灵活适用。

()A.正确B.错误9.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正确B.错误10.国防、外交行为可提起行政诉讼。

()A.正确B.错误11.法律依靠()保证实施。

A、自然强制力B、社会强制力C、国家强制力D、私人力量12.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

A.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B.法的效力和法的地位C.法的形式和历史传统D.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13.在未约定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这被称为()。

A.后履行抗辩权B.同时履行抗辩权C.先履行抗辩权D.不安抗辩权14.渎职犯罪都由检察机关管辖。

()A.正确B.错误15.因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

A.为无效民事行为B.为民事法律行为C.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如损害国家利益则为无效民事行为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以下有关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内容的论述,错误的有()。

A、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组织领导B、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参政议政、互相监督C、各政党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和中国共产党党章D、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2.我国刑法侧重惩罚犯罪,忽视人权保障。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总论》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总论》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总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正在使用的电缆剪断卖掉的行为属于( )。

A、牵连犯B、结合犯C、想象竞合犯D、结果加重犯正确答案:C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因为家人需要一大笔医疗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了下属单位领导的贿赂20万元。

一周后,甲的哥哥通过其他途径筹集到了医疗费。

于是,甲将这20万元退回了下属单位的领导。

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正确答案:B3.铁路扳道工甲因和恋人分手而饮酒自醉,未能及时扳道,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

甲的义务来源于()A.法律规定的义务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C.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义务D.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的义务4.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A.抢夺罪B.招摇撞骗罪C.贪污罪D.行贿罪5.下列情形中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有( )。

A、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B、以一个故意,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C、出于数个故意,多次实施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D、以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方法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正确答案:ABCD6.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7.下列犯罪中,犯罪客体是简单客体的是()A.故意杀人罪B.绑架罪C.医疗事故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8.甲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有发现其过去曾犯有贪污罪,对甲的处理应当是()A.对贪污罪另行判决B.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C.采取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从重判处D.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9.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A.损害了国家利益B.危害了社会C.违反了刑法D.触犯了法律10.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 )。

A、犯罪着手以前B、犯罪着手之后C、犯罪预备阶段D、犯罪完成之后正确答案:B11.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合法权益的范围不同,可将犯罪客体分为( )。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行为B. 犯罪动机C. 犯罪结果D. 犯罪主体答案:B2.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形不构成犯罪?A. 过失犯罪B. 正当防卫C. 紧急避险D. 无罪推定答案:B4. 刑法中规定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A. 正确B. 错误答案:A5.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C. 贪污D. 故意伤害答案:A、B、C、D2.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且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A. 正确B. 错误C.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 犯罪结果已经发生答案:A、C、D3.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B. 为了保护公共利益C. 为了保护个人利益D. 为了保护他人利益答案:A、B、C、D4.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A. 正确B. 错误C.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D.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答案:A、C、D5.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紧急避险?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B. 为了保护公共利益C. 为了保护个人利益D. 为了保护他人利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属于犯罪行为。

()答案:正确2.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不构成犯罪。

()答案:正确3.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结果的发生。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犯罪构成回答的问题是()。

A.什么行为是犯罪B.犯罪是怎样成立的C.犯罪的本质属性D.犯罪的基本状态E.犯罪的成立要具备哪些法定条件2.危害结果有()。

A.任何犯罪所必备的要件B.选择要件C.过失犯罪的必要要件D.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3.我国《刑法》规定的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是()。

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B.15日以上15年以下C.6个月以上20年以下D.15日以上20年以下4.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包括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

A、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B、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科技人员C、直接指挥生产作业的人员D、行政管理人员E、党团、工会的工作人员5.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包括()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结果加重犯E.举动犯6.下列犯罪分子中,不能适用假释的有()。

A.累犯B.被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因犯强奸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E.被判13年有期徒刑的故意杀人犯7.下列犯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有()。

A、故意杀人罪B、强奸妇女罪C、猥亵儿童罪D、绑架罪E、非法搜查罪8.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

A.以行贿罪论处B.以对单位行贿罪论处C.以受贿罪论处D.以单位受贿罪论处9.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的刑种不包括()。

A.管制B.拘役C.刑事拘留D.有期徒刑E.剥夺政治权利10.某合资企业会计王某涂改帐目,将公司巨额资金据为己有。

王某的行为构成()A.贪污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挪用资金罪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E2.参考答案:BC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ABC5.参考答案:ABCE6.参考答案:ADE7.参考答案:ABCDE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ACE10.参考答案:C。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赵某多次临摹某著名国画大师的一幅名画,然后署上该国画大师姓名并加盖伪造印鉴,谎称真迹售得收入六万元。

对赵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A.按诈骗罪和侵犯著作权罪,数罪并罚B.按侵犯著作权罪处罚C.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处罚D.按非法经营罪处罚2.甲向乙行贿五万元,乙收下后顺手藏于自家沙发垫下,匆忙外出办事。

当晚,丙潜入乙家盗走该五万元。

事后查明,该现金全部为假币。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用假币行贿,其行为成立行贿罪未遂,是实行终了的未遂B.丙的行为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财产,不构成盗窃罪C.乙虽然收受假币,但其行为仍构成受贿罪D.丙的行为侵犯了乙的占有权,构成盗窃罪3.我国刑法理论上一般将罪状分为()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4.某晚,崔某身穿警服,冒充交通民警,骗租到个体女司机何某的夏利出租车。

当车行至市郊时,崔某持假枪抢走何某人民币元,并将何某一脚踹出车外,使何某身受重伤,崔某乘机将出租车开走。

本案中属于抢劫罪法定加重情节的有哪些?()A.持枪抢劫B.冒充军警人员抢劫C.抢劫致人重伤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5.乙全家外出数月,邻居甲主动帮乙照看房屋。

某日,甲谎称乙家门口的一对石狮为自家所有,将石狮卖给外地人,得款1万元据为己有。

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同时触犯侵占罪与诈骗罪B.如认为购买者无财产损失,则甲仅触犯盗窃罪C.如认为购买者有财产损失,则甲同时触犯盗窃罪与诈骗罪D.不管购买者是否存在财产损失,甲都触犯盗窃罪6.结合犯罪构成理论以及刑法分则的相关规定分析,以下案件哪些不构成侵占罪?()A.某游戏厅早上8点刚开门,甲就进入游戏厅玩耍,发现6号游戏机上有一个手机,甲马上装进自己口袋,然后逃离。

事后查明,该手机是游戏厅老板打扫房间时顺手放在游戏机上的。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洗钱罪的犯罪对象是()。

A.毒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B.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C.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D.贪污贿赂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E.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2.法定最高刑小于10年的追诉时效为()。

A.5年B.10年C.15年D.20年3.犯罪构成回答的问题是()。

A.什么行为是犯罪B.犯罪是怎样成立的C.犯罪的本质属性D.犯罪的基本状态E.犯罪的成立要具备哪些法定条件4.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包括()。

A.公司人员B.企业人员C.事业单位人员D.社会团体人员E.农村村民委员会主任5.虚假广告罪的主体包括()。

A.广告主B.广告经营者C.消费者D.广告发布者6.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实施下列犯罪行为后进入我国,我国司法机关有管辖权的是()。

A、走私毒品B、吸食毒品C、运输毒品D、贩卖毒品E、劫持航空器7.构成伪证罪的主体有()。

A.证人B.鉴定人C.记录人D.翻译人E.辩护人8.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

A.应当减轻处罚B.可以减轻处罚C.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9.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是()。

A.按公历的年、月、日计算B.从生日当天起计算C.按旧历的年、月、日计算D.从生日的前一天起计算E.从生日的后一天起计算10.伪造信用卡构成犯罪的,应定()。

A.信用卡诈骗罪B.伪造货币罪C.伪造金融票证罪D.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CD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BE4.参考答案:ABCDE5.参考答案:ABD6.参考答案:ACDE7.参考答案:ABCD8.参考答案:D9.参考答案:AE10.参考答案:C。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民法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民法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民法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甲搬家公司指派员工郭某为徐某搬家,郭某担心人手不够,请同乡蒙某帮忙。

搬家途中,因郭某忘记拴上车厢挡板,蒙某从车上坠地受伤。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应由郭某承担赔偿责任B.应由甲公司承担赔偿责任C.应由甲公司与郭某承担连带责任D.应由甲公司与徐某承担连带责任2.在恶意占有中,占有人对于其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和有益费用享有费用求偿权。

()A.正确B.错误3.甲、乙、丙三家公司生产三种不同的化工产品,生产场地的排污口相邻。

某年,当地大旱导致河水水位大幅下降,三家公司排放的污水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致使河流下游丁养殖场的鱼类大量死亡。

经查明,三家公司排放的污水均分别经过处理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后丁养殖场向三家公司索赔。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三家公司均无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B.三家公司对丁养殖场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C.本案的诉讼时效是2年D.三家公司应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承担责任4.甲将自己的病重的耕牛弃之郊外,被乙发现,拉回家中。

经治疗,耕牛病愈。

甲发现后,要求某乙返还耕牛,乙不同意,某甲诉至法院。

该耕牛应归()。

A.甲所有B.乙所有C.国家所有D.甲、乙共有5.下列物权中,属于动产物权的是()。

A.地役权B.建设地使用权C.留置权D.土地承包经营权6.甲是乙运输公司的雇员,乙派甲承担一批货物的长途运输任务。

由于途经甲的老家,甲便想顺路回家看看。

在回家途中,因车速过快与丙驾驶的轿车相撞,造成丙车毁人伤。

丙的损失应由谁承担?()A.甲B.乙C.甲、乙承担连带责任,乙赔偿后向甲追偿D.乙承担主要责任,甲承担补充责任7.下列财产中,不能用于设定质权的是()。

A.建设用地使用权B.电视机C.古字画D.书籍8.下列属于主物权的是()A.留置权B.地役权C.地上权D.抵押权9.小女孩甲(8岁)与小男孩乙(12岁)放学后常结伴回家。

东北大学《刑法分论》在线平时作业3

东北大学《刑法分论》在线平时作业3

学期《刑法分论》在线平时作业3国有##公司总经理甲发现##公司将从B公司购进的货物转手卖给某公司时,##公司即可赚取300万元。

甲便让其妻乙注册成立C公司,并利用其特殊身份,让B公司与##公司解除合同后,再将货物卖给C公司。

C公司由此获得300万元利润。

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贪污罪B:为亲友非法牟利罪C:诈骗罪D: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参考选项:A出租汽车司机甲,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

当场轧死3人,撞伤13人。

甲的行为属于A:交通肇事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故意杀人罪参考选项:C分则条文没有具体说明某一犯罪的特征,但规定必须参照其他法律规范来确定该具体犯罪构成特征的罪状属于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参考选项:C甲、乙共谋行抢。

甲在偏僻巷道的出口望风,乙将路人丙的书包(内有现金一万元)一把夺下转身奔逃,丙随后追赶,欲夺回书包。

甲在丙跑过巷道口时突然伸腿将丙绊倒,丙倒地后摔成轻伤,甲、乙乘机逃脱。

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A:甲、乙均构成抢夺罪B:甲、乙均构成抢劫罪C:甲构成抢劫罪,乙构成抢夺罪D:甲构成故意伤害罪,乙构成抢夺罪参考选项:C甲、乙二人出资10万元,同时通过购买并使用伪造的商业零售发票,虚填商品实物价值人民币50万元,骗取审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以60万元注册资本取得“咕咕贸易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后甲、乙又合谋将上述10万元资本金转移用于注册另一公司。

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A:虚报注册资本罪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刑法分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赵某多次临摹某著名国画大师的一幅名画,然后署上该国画大师姓名并加盖伪造印鉴,谎称真迹售得收入六万元。

对赵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A.按诈骗罪和侵犯著作权罪,数罪并罚B.按侵犯著作权罪处罚C.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处罚D.按非法经营罪处罚2.甲向乙行贿五万元,乙收下后顺手藏于自家沙发垫下,匆忙外出办事。

当晚,丙潜入乙家盗走该五万元。

事后查明,该现金全部为假币。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用假币行贿,其行为成立行贿罪未遂,是实行终了的未遂B.丙的行为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财产,不构成盗窃罪C.乙虽然收受假币,但其行为仍构成受贿罪D.丙的行为侵犯了乙的占有权,构成盗窃罪3.我国刑法理论上一般将罪状分为()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4.某晚,崔某身穿警服,冒充交通民警,骗租到个体女司机何某的夏利出租车。

当车行至市郊时,崔某持假枪抢走何某人民币元,并将何某一脚踹出车外,使何某身受重伤,崔某乘机将出租车开走。

本案中属于抢劫罪法定加重情节的有哪些?()A.持枪抢劫B.冒充军警人员抢劫C.抢劫致人重伤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5.乙全家外出数月,邻居甲主动帮乙照看房屋。

某日,甲谎称乙家门口的一对石狮为自家所有,将石狮卖给外地人,得款1万元据为己有。

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同时触犯侵占罪与诈骗罪B.如认为购买者无财产损失,则甲仅触犯盗窃罪C.如认为购买者有财产损失,则甲同时触犯盗窃罪与诈骗罪D.不管购买者是否存在财产损失,甲都触犯盗窃罪6.结合犯罪构成理论以及刑法分则的相关规定分析,以下案件哪些不构成侵占罪?()A.某游戏厅早上8点刚开门,甲就进入游戏厅玩耍,发现6号游戏机上有一个手机,甲马上装进自己口袋,然后逃离。

事后查明,该手机是游戏厅老板打扫房间时顺手放在游戏机上的。

甲被抓获后称其始终以为该手机是其他顾客遗忘的财物B.乙知道邻居肖某的8岁小孩被他人绑架,肖某可能会按照歹徒的要求交付赎金,即终日悄悄跟随在肖某身后。

某日,见肖某将一塑料口袋塞入某桥洞下,即在肖某离开10分钟后,将口袋挖出,取得现金20万元C.丙到某装饰城购买价值2万元的装修材料,委托三轮车夫田某代为运输。

田某骑三轮车在前面走,丙骑自行车跟在后面。

在经过一路口时,田某见丙被警察拦住检查自行车证,即将装修材料拉走倒卖,获款4000元D.丁闲极无聊在一自动取款机按键上胡乱敲击。

在准备离开时,丁无意中触动了一个按钮,取款机即吐出一张100元钞票,丁见此情景,就连续不断地进行操作,直至取出现金1万元,然后迅速离去7.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

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17岁)相识。

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

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

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

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

下列罪名哪些不符合甲、乙的行为性质?()A.绑架罪B.抢劫罪C.敲诈勒索罪D.非法拘禁罪8.毒贩甲得知公安机关近来要开展“严打”斗争,遂将尚未卖掉的50多克海洛因和贩毒所得赃款8万多元拿到家住偏远农村的亲戚乙处隐藏。

公安机关得到消息后找乙调查此事,乙矢口否认。

乙当晚将上述毒品、赃款带到后山山洞隐藏时被跟踪而至的公安人员当场抓获。

乙的上述行为应当以何罪论处?()A.非法持有毒品罪B.窝藏、转移赃物罪C.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D.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9.下列哪个犯罪需要有勾结外国的条件?()A.背叛国家罪B.分裂国家罪C.武装叛乱、暴乱罪D.颠覆国家政权罪10.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不考虑数额)?()A.挪用扶贫款物归个人使用,超过3个月未还B.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走私活动C.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股票交易D.挪用公款借给他人使用,从事经营活动11.关于盗窃罪的认定,下列结论哪些是正确的?()A.甲因饮酒过量醉卧街头。

乙向围观群众声称甲系其好友,将甲扶于无人之处,掏走甲身上一千余元离去。

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B.甲去一餐馆吃晚饭,时值该餐馆打烊,服务员已下班离去,只有老板乙在清账理财。

在甲再三要求之下,乙无奈亲自下厨准备饭菜。

甲趁机将厨房门反锁,致乙欲出不能,只能从递菜窗口眼看着甲打开柜台抽屉拿走一千余元离去。

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C.甲与乙在火车上相识,下车后同到一饭馆就餐。

乙殷勤劝酒,将甲灌醉,掏走甲身上一千余元离去。

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D.甲在街头出售报纸时发现乙与一摊主因买东西发生纠纷,其携带的箱子(内有贵重物品)放在身旁的地上,便提起该箱子悄悄溜走。

乙发现后紧追不舍。

为摆脱乙的追赶,甲将手中剩余的几张报纸卷成一团扔向乙,击中乙脸,乙受惊吓几乎滑倒。

随之又追,终于抓住甲。

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12.甲是民政局干部,因其妻做生意缺少资金,甲就将国家发放的救济款5万元挪用给其妻做生意。

甲的行为属于()A.挪用资金罪B.挪用公款罪C.挪用特定款物罪D.一般违纪行为13.医生甲退休后,擅自为人看病2年多。

某日,甲为乙治疗,需注射青霉素。

乙自述以前曾注射过青霉素,甲便未做皮试就给乙注射青霉素,乙因青霉素过敏而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以非法行医罪的结果加重犯论处B.以非法行医罪的基本犯论处C.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D.以医疗事故罪论处14.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的危险物品包括()A.毒害性物质B.放射性物质C.刺激性物质D.传染病病原体15.脱逃罪的主体不能包括()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C.被监视居住的被告人D.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甲在国家机关任职,乙有求于他并送5万元好处费。

甲答应为乙办事,但因故未办成。

后乙要求甲退钱,甲拒不退还,并威胁乙如再来要钱就告乙行贿。

甲的行为属于()A.受贿罪B.诈骗罪C.敲诈勒索罪D.受贿罪和敲诈勒索罪2.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盗窃罪?()A.邮政工作人员私拆邮件窃取财物的B.窃取信用卡后使用的C.公司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窃取本单位财物的D.盗窃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发票的3.某镇医院医生贾某在为患者输血时不按规定从县血站提取,而是习惯于直接从献血者身上采血后输给患者。

住院病人于某因输了贾某采集的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血液发生不良反应死亡。

贾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非法采集、供应血液罪B.采集、供应血液事故罪C.医疗事故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4.甲恳求国有公司财务主管乙,从单位挪用10万元供他炒股,并将一块名表送给乙。

乙做假账将10万元交与甲,甲表示尽快归还。

20日后,乙用个人财产归还单位10万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乙勾结私自动用公款,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B.乙虽20日后主动归还10万元,甲、乙仍属于挪用公款罪既遂C.乙非法收受名表,构成受贿罪D.对乙不能以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进行数罪并罚5.甲系省射击队的教练,依法配置有枪支。

一日,乙向甲借枪打猎,甲碍于情面,就将枪借给乙用了半天。

甲的行为属于()A.非法出借枪支罪B.玩忽职守罪C.非法出租枪支罪D.不构成犯罪6.甲女得知男友乙移情,怨恨中送其一双滚轴旱冰鞋,企盼其运动时摔伤。

乙穿此鞋运动时,果真摔成重伤。

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的行为属于作为的危害行为B.甲的行为与乙的重伤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C.甲具有伤害乙的故意,但不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7.下列行为中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是()A.为境外犯罪集团将伪造的信用卡运带到国内B.在他人持信用卡消费时记录下其账号、密码等信息出售给他人C.使用虚假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D.购买他人伪造的信用卡8.关于故意杀人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意欲使乙在跑步时被车撞死,便劝乙清晨在马路上跑步,乙果真在马路上跑步时被车撞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B.甲意欲使乙遭雷击死亡,便劝乙雨天到树林散步,因为下雨时在树林中行走容易遭雷击。

乙果真雨天在树林中散步时遭雷击身亡。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C.甲对乙有仇,意图致乙死亡。

甲仿照乙的模样捏小面人,写上乙的姓名,在小面人身上扎针并诅咒49天。

到第50天,乙因车祸身亡。

甲的行为不可能致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D.甲以为杀害妻子乙后,乙可以升天,在此念头支配下将乙杀死。

后经法医鉴定,甲具有辨认与控制能力。

但由于甲的行为出于愚昧无知,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9.乙驾车带甲去海边游玩。

到达后,乙欲游泳。

甲骗乙说:“我在车里休息,把车钥匙给我。

”趁乙游泳,甲将该车开往外地卖给他人。

甲构成何罪?()A.侵占罪B.盗窃罪C.诈骗罪D.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竞合10.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

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B.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C.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毁损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D.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11.甲乙共同盗窃,乙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

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

甲乙的行为属于()A.甲和乙构成盗窃罪B.甲和乙构成抢劫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12.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A.拐卖妇女又奸淫被拐卖妇女B.司法工作人员枉法裁判又构成受贿罪C.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又杀人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又强奸被组织人13.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何种目的?()A.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C.谋取利益的目的D.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14.下列哪一行为应以玩忽职守罪论处?()A.法官执行判决时严重不负责任,因未履行法定执行职责,致当事人利益遭受重大损失B.检察官讯问犯罪嫌疑人甲,甲要求上厕所,因检察官违规打开械具后未跟随,致甲在厕所翻窗逃跑C.值班警察与女友电话聊天时接到杀人报警,又闲聊10分钟后才赶往现场,因延迟出警,致被害人被杀、歹徒逃走D.市政府基建负责人因听信朋友介绍,未经审查便与对方签订建楼合同,致被骗300万元15.甲、乙二人从境外走私入境假币150余万元。

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

甲、乙手持铁棍、匕首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携带假币逃走。

甲、乙的行为构成()A.走私假币罪B.运输假币罪C.故意伤害罪D.妨害公务罪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BD3.参考答案:ABCD4.参考答案:BC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ABCD7.参考答案:ABD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BCD11.参考答案:AD15.参考答案:AC 12.参考答案:B13.参考答案:A14.参考答案:ABD15.参考答案:ABCD第2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ABD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D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ABCD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B11.参考答案:D12.参考答案:CD13.参考答案:A14.参考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