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的基本类型
物理实验探究的八种方法

物理实验探究的八种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发生条件下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
简单的讲观察法就是看仔细地看。
但它和一般的看不同,观察是人的眼睛在大脑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组织的感知活动。
因此,亦称科学观察。
实例:水的沸腾: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刻度值。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温度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示数变化;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可让学生观察小纸片在扬声器中的运动状态,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观察蟋蟀知了鸣叫是的情况,就会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除此之外还有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滑动摩察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二、比较法比较法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
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前提,通过比较可以建立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
利用比较又可以进行鉴别和测量。
因此,比较法是物理现象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比较法有三种类型:1异中求同的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同点。
2同中求异的比较。
即指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异点。
3同异综合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的相同点相异点。
实例:象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它们的发动机各不相同但都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装置。
而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都是内燃机但是从它们的构造、吸入的气体、点火方式、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不同。
再如蒸发与沸腾的比较两者的相同点都是汽化过程。
不同点从发生时液体的温度、发生所在的部位及现象都不同。
还可以用比较法来研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压力;电功与电功率等。
三、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讨论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其几个物理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物理量影响某一个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考点汇总

初中物理实验考点汇总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以下是初中物理实验的一些常见考点。
一、实验室安全
1.实验室规章制度
2.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和危险操作的警示符号及其含义
3.实验室安全知识,如防止火灾和意外事故的基本措施
二、实验仪器的使用
1.常见的实验仪器,如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螺旋测微器等的使
用方法和读数技巧
2.实验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实验仪器的保管方法和维护注意事项
三、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实验数据的处理,包括测量误差的计算和减小、数据的整理和归纳
2.实验数据的分析,包括曲线的拟合、数据的比较和推论
四、实验设计与测试
1.实验设计,包括问题的提出、实验步骤和方法的设计、实验时的注
意事项等
2.实验测试,包括实验数据的采集、实验过程的观察和记录等
五、物理现象和实验原理
1.各种物理现象的实验表现和实验原理
2.不同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如压力和面积的关系、电流和电压的关
系等
六、实验探究与实验报告
1.实验探究,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案
等
2.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书写规范和要求
七、实验中的物理量测量和计算
1.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如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测量
2.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如功率的计算、速度的计算等
以上是初中物理实验的主要考点,通过合理安排实验和进行实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实践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中考必考20个实验专题分类汇总及专题练习含答案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光学实验3个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1.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7个:1.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2.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3.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4.探究欧姆定律;5.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6.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7.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1.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建构密度的概念;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5.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7.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8.探究阿基米德原理;9.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二、实验题的特点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验原理定方向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历年中考物理实验题常见类型解析

中考物理实验题常见类型大观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手段来实现。
因此,在中考试题中,实验题目类型不断更新,数量不断增多,且将实验考查同知识考查、能力考查结合在一起进行,已成为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命题的显著特点。
分析2004年各地中考物理实验题,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读取数据型例1. (北京市)(1)图1中,被测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cm。
图1(2)图2中,某房间所挂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
二、选择器材型例2. (包头市)置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木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测定桌面与木块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应该选择下列哪组实验器材()A. 量筒、温度计B. 弹簧秤、刻度尺C. 天平、秒表D. 电流表、电压表三、设计步骤型例3. (海南省)小伟同学想在炎热的夏天测定冰块的密度,请你帮他设计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四、设计表格型例4. (南通市)小明同学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内有“生日快乐”的小水晶球,图3是他用量筒、小玻璃杯来测量水晶球密度的实验示意图,实验记录表格尚未填写完整,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空玻璃杯漂浮在水面时量筒的示数/mL水晶球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时量筒的示数/mL 水晶球的密度60五、仪器操作型例5. (北京市)如图4所示,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将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填“左”或“右”)。
图4六、指出错误型例6. (南通市)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其余器材均完好。
小明同学在连接电路时,将最后一根导线接好后,就看到灯泡发光,而且很亮,同时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较小。
你认为他连接电路时可能存在的错误或不妥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四 实验题

专题四 实验题类型一光学实验实验❶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2019·吉林市二模)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使激光束紧贴纸板照射的目的是显示________,将纸板NOF向前折或者向后折,在纸板NOF 上________看到反射光,若将纸板沿着ON对折,发现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径迹完全重合,这说明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实验❷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2019·长春模拟)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刻度尺、白纸、笔、火柴、光屏,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大小将________。
实验❸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2016·长春中考)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__上。
(2)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
(3)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2019·吉林市一模)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强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佛山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范围

佛山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范围
佛山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的范围通常会涵盖以下内容:- 物理实验:包括测量实验、电磁实验、光学实验、力学实验等。
常见的物理实验包括测量电流电压、测量物体质量、测量光的折射和反射、测量物体的运动等。
- 化学实验:包括酸碱中和实验、氧化还原实验、离子反应实验、溶液配制实验等。
常见的化学实验包括酸碱中和滴定、金属与酸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浓度计算等。
- 生物学实验:包括生物鉴定实验、植物生长实验、细胞实验、遗传实验等。
常见的生物学实验包括观察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观察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实验中的基因传递等。
请注意,具体考试范围可能会根据教师或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您在考前与教师或相关人员确认实验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本文档旨在为初中学生提供物理实验步骤指南,帮助他们准备
中考。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常见实验的步骤。
实验一: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好,并将读数清零。
2. 用弹簧测力计量待测物体的重力。
3. 将待测物体挂在测力计上,等待示数稳定。
4. 读数并记录下来。
若需要多次测量,需按照上述步骤重复进行。
实验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1. 准备好凸透镜,将其固定在透镜架上。
2. 将光源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固定好,并调节光源的位置,使
其光线射向凸透镜。
3. 将白纸固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4. 调节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得到清晰的像。
实验三:电流测量实验
1. 将待测电器的两个端口之间接入电流表。
2. 打开电器,保持其正常使用状态。
3.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下来。
4. 若需要多次测量,需按照上述步骤重复进行。
以上是初中物理实验的常见步骤,希望能帮助到学生们对于物理实验及中考的准备。
中考物理复习 光学实验探究、密度分类计算

(5)海若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图乙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 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 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 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反__射__光__线__、__入__射__光__线__、__法__线__在__同__一_。平面内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
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如表所
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
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__把__反__射__光__线__与__镜__面__的__夹__角__。 __当__成__了__反__射__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品牌自行车的质量为34.2 kg,其中橡胶占总体积的1/3。其余部 分为钢材。已知自行车所有钢材质量为31.6kg,已知ρ钢=7.9×103 kg/m3,求: (1)橡胶的密度是多少? (2)若将所用的钢材换成密度为4 g/cm3的某合金材料,则自行车的质 量为多少?
解:(1)钢材的体积V钢=m钢/ρ钢= 31.6 kg/(7.9×103 kg/m3)=4×10-3 m3;由题意可知,橡胶的体积是钢材的一半,橡胶的体积V橡胶=V钢 /2=4×10-3 m3/2=2×10-3 m3,橡胶的质量m橡胶=m车-m钢=34.2 kg-31.6 kg=2.6 kg,橡胶的密度ρ橡胶=m橡胶/V橡胶=2.6 kg/(2×10-3 m3)=1.3×103 k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实验的基本类型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考物理实验的基本类型:
一、测量型。
直接测量型,例如: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间接测量型,例如:测量力(包括摩擦力)、测量机械效率、测量密度、测量电阻、测量电功率等。
二、研究型。
例如:规律型的发声体在振动、研究熔化的特点、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焦耳定律、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概念形成的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的概念形成)、不同种物质吸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课外题材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单摆的摆动周期与摆长是否有关、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三、操作型。
例如:组成串并联电路、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等。
其中包括测量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中有实验步骤的实验。
各种类型的出题方式及对策:一、直接测量型实验。
出题方式1: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例如:温度计读数时视线的要求;刻度尺的记录结果;天平的调节;不同测量工具共同使用时的要求等。
对策:由于这些内容都出现在书本上,要想掌握准确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阅读法,即仔细阅读书本中的有关内容,将重点的字、词、句画出,进行重点理解记忆。
对比法,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对比总结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理解起来更透彻,记忆更清晰。
例如:视线问题,刻度尺、量筒、温度计的要求都不同。
出题方式2:测量工具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条件。
这类试题主要都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其中制作原理决定了使用的要求和适用的范围。
例如: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弹
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从这个原理可以看出,弹簧的示数表示的是弹簧受到的拉力,不是物体受到的拉力。
从而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物体受到的拉力,而要想测出重力或滑动摩擦力还要根据二力平衡。
这样就能够理解测量滑动摩擦力时,为什么物体要水平放置,拉力方向要水平、物体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要求。
可以看出理解测量工具的制作原理对理解物理实验有重要影响。
对策:复习此类题可采取对照法。
将测量工具的制作原理与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这些工具的实验步骤中的要求(条件)相对照,从而加深对测量工具使用要求的理解,达到学会在不同实验中灵活运用测量工具的目的。
二、操作型实验。
出题方式:操作型实验属于基础实验一般不单独出题,主要与研究型实验相结合出题。
操作型实验的出题内容主要是操作过程中操作的顺序及其原因。
对策:动手实验法:通过亲自操作,感受其中的过程,会留下很深的感性认识;总结法:详细写出操作型实验的操作过程并标明原因,这样便于理解记忆。
例如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实验,画电路图———断开开关(安全)———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安全)———闭和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同时观察灯的亮度是如何改变的。
对于这类实验要努力总结全面,这对基础实验的理解有直接影响。
三、间接测量型实验。
出题方式:间接测量型实验是出题的重点,测密度、电阻、电功率的实验几乎是年年必考的实验题。
出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实验本身的知识问题进行分析。
例如:测电阻实验中数据处理问题;电压表、电流表量程选择问题;滑动变阻器作用问题等;另一种是改变测量工具或缺少测量工具时如何进行测量。
这类主要是考设计思路,考查的内
容已经打破了单一知识体系,达到学科内综合的目的。
这是中考中的重点出题方式。
例如:如何用量筒测量牙膏皮的密度;如何只用电流表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等等。
对策1:这两类题主要运用的方法是总结归纳法。
总结的内容重点是实验过程中各种做法的目的和作用;总结设计思路,在测量工具不够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未知物理量的测量思路。
例如:只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电阻,矛盾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上。
解决的办法有两条途径:一是设计出两部分电压相等———即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用电流表设法测出两部分电流即可。
二是利用电源电压不变,设置变化的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变化前和变化后的电流(借助已知阻值的电阻或滑动变阻器)。
以上两种还可以细化到给出不同的开关的情况和电流表个数不同的各种情况。
经过这样的总结就会对这一类实验有了清晰的认识。
对策2:分类总结法对于思路较模糊的考生是相当有效的。
这类方法是把测量某类物理量的实验题专门裁剪到本上,进行集中复习,注意对比就可以发现各种实验设计上的共性之处和不同之处,这种方法会使你的思维上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高度。
四、研究型实验。
出题方式:研究型实验也是中考重点题型,尤其是探究实验的过程是新课程标准下考查考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
该题型无论是对书本中内容的探究还是书本之外内容的探究,主要考查的是探究的思想和方法。
对策:掌握好这类实验可采用总结归类的方法。
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总结不同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及判断方法和判断依据。
例如:浮力的测量方法中有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差法、排开液体质量(重力)法等、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方法、
液体压强的测量方法;动能大小的判断方法、蒸发快慢的判断方法;导体电阻大小的计算和判断方法、电流放出热量多少的判断方法、磁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及判断依据等。
2、注重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过程的写法及要求。
不同的实验控制方法相同但控制手段不同,要注意区别不同知识体系的实验控制手段上的总结。
例如速度的控制方法主要采用从同一高度下滑;机械效率中额外功的控制方法主要采用同样的动滑轮;摩擦力中压力的控制方法主要采用质量相同的物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电流相同的控制方法主要采用串联电路的方法等等。
3、注重对实验现象及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的总结。
对于不同的课题要求实验结论的分析方法也不同,但有规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