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资料【三篇】整理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单元必背课文内容重点梳理

二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内容重点梳理第一单元1.《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讲述了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告诉我们应该学会独立生活,遇到困难要多思考、多动脑。
2.《我是什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给人类带来了利与害。
3.《植物妈妈有办法》用拟人的手法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石榴传播种子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
4.我知道蒲公英靠风来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来传播种子,石榴靠小鸟的肚子来传播种子,我还知道苍耳靠动物的皮毛来传播种子。
第二单元1.《场景歌》以歌谣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数量词在不同场景中的运用,帮助我们认识事物以及不同事物的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2.《树之歌》以儿歌的形式,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3.《拍手歌》以拍手游戏的形式,写了雄鹰在云彩间飞翔,雁群会写字,熊猫在竹林嬉戏……呈现了动物之间、人和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场景。
4.《田家四季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民的辛勤。
5.春季是个播种的季节,花开了,草长出来了。
夏季农民伯伯很忙碌,他们采了蚕桑又插秧,每天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是是丰收的好季节,谷像黄金粒粒香,农民伯伯的心里喜洋洋。
告诉我们:农民伯伯种粮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粮食。
第三单元1.《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说明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不小心弄脏了准备参加评奖的画,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在画被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狗,整幅画反而变得更好看了。
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一封信》全文围绕信展开。
露西给爸爸写了两封信,第一封充满悲伤,第二封则充满了欢乐,抒发了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
4.《妈妈睡了》以孩子的口吻写了妈妈午睡时的美丽、温柔和累,表现了妈妈照顾孩子的辛苦,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爱。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及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及知识点总结(苏教版)一、课本概述1.1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包括以下单位:1.人物篇:小鸭的坎坷成长、小兔的故事、小熊的冬眠、小猴捉摸不定。
2.文化传承篇:走遍中国的年节、月份的故事、跟鲁迅学读书、评书大咖谈课堂。
3.综合阅读篇:大人的小事、我会做家务、别样的生日、百草园。
1.2 课本特点:1.立足儿童,贴近生活:以儿童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为基础,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使孩子在生活中学会使用语言。
2.涵盖面广,内容丰富:除传统文学经典外,还涵盖了科普、故事、谚语、歌曲等多种文本形式和文化元素。
3.注重语文能力综合培养: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的原则贯穿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孔乙己性格、表达等语文能力。
二、重点知识点总结2.1 识字与拼音1.学生需识别并能流利读出800多个汉字。
2.学生需要掌握拼音,可通过歌谣学习拼音发音,强化字音与字形联系。
2.2 朗读与口语表达1.练习声音发音和语调,在朗读过程中注重停顿、声调抑扬。
2.培养学生语感,使他们能通过朗读运用韵律的手段更好地理解课文。
2.3 阅读理解和写作1.学习词语搭配和句子结构。
2.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对语文的理解,在书写方面也需要考虑字形、结构和篇章布局等问题。
2.4 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1.学习课本中的经典文学作品。
2.加深学生对文学的鉴赏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学习心得及建议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本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语文作为我们沟通、思考和表达的重要工具,需要我们好好学习。
同时,我也认识到要掌握好语文需要慢慢积累,不能急于求成。
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上,因为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另外,也可以通过多阅读、多写作来培养自己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同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平时积累和复习,应该多练习字形、结构和篇章布局等问题。
二年级语文江苏人教版上学期课文要点复习(1)

二上课文要点复习不畏严寒的梅花雄奇壮观的庐山瀑布有趣的黄山奇石美丽的日月潭五光十色的葡萄神奇多变的水无边无际的草原可爱的葫芦得过且过的寒号鸟乐于助人的雪孩子勤劳的喜鹊淘气的雾狡猾的狐狸愚蠢的老虎斤斤计较的熊哥俩可爱的风娃娃目光短浅的青蛙可爱的小蝌蚪天真可爱的小儿一心为民的大禹以身作则的朱德平易近人的周总理聪明的曹冲机智勇敢的王二小乐于创造的鲁班1、《小蝌蚪找妈妈》告诉我们小蝌蚪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后尾巴不见,长成青蛙。
2、《我是什么》告诉我们水会变。
太阳一晒,水就变成汽,升到空中连成一片,飘浮在空中就是云,云变成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就叫雨,雨有时候变成小硬球打下来就是冰雹。
3、《田家四季歌》告诉我们春天耕田、播种,夏天采桑、插秧,秋天收割、打谷,冬天农事了。
4、《一封信》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乐观、坚强,这样生活才会美好。
4、《玲玲的画》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5、《妈妈睡了》告诉我们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所以我以后要用实际行动爱妈妈。
6、《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7、《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站得高看得远,不能目光短浅。
8、《寒号鸟》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
9、《我要的是葫芦》告诉我们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还要听别人的劝告。
10、《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楼的高。
11、《狐狸分奶酪》中的狐狸分得很不公平,让熊哥哥和熊弟弟最后一口也没吃到奶酪。
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不能斤斤计较。
12、《狐假虎威》中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才把百兽吓跑的。
告诉我们不能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
13、《纸船和风筝》告诉我们好朋友之间应该珍惜友情。
14、《称赞》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互相欣赏,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15、《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随着事物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方法。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背诵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识字2:城楼红灯金水桥大典检阅海陆空礼炮焰火狂欢夜神州腾飞中国龙识字3:笔灶尖歪尾看宁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
画个炉灶没有门,画只鸭子尖嘴巴,画张桌子腿歪斜,画匹大马没尾巴。
你看看,可是个粗心的小画家?识字4:禾苗描红瞄准喵喵叫小猫铁锚船上有只锚,家里有只猫。
船上的锚两个爪,家里的猫四只脚。
船上的锚能停船,家里的猫喵喵叫。
锚和猫,莫混淆,看看偏旁就知道。
读读背背:金凤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庄稼长得好。
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
高梁乐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秋天到,秋天到,秋天果子长得好。
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
黄澄澄的是梨,红通通的是枣。
1.秋游2.2008,北京!中国赢啦!中国赢啦!20XX年7月13日晚上,我国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就沸腾了。
天安门广场早已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们还是像潮水一般涌来。
人们欢呼着,跳跃着,一次又一次地将满把的鲜花抛向天空。
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地飞奔着,长龙舞起来了,锣鼓敲起来了。
五颜六色的礼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欢的人们。
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2008,北京!”。
3.英英学古诗静夜思4.乡下孩子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哦,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读读背背: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寒来暑往星移物换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选自《三字经》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乐呵呵地提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第三册知识点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第三册是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
以下是该册教材的知识点:一、语言文字1.字的认读和书写,学习认读和书写更多的汉字;2.字音的发现和书写,学习认读和书写不同音节的字;3.词的认读和书写,学习认读和书写不同词组;4.句子的写作,学习用句子进行表达和交流;5.基础的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二、课文内容1.识字:《落花生的想法》、《花木兰的故事》、《蚂蚁的脚步》、《小毛虫过桥》等。
2.诗词:学习朗读、背诵和理解诗词,如《蜘蛛给癞蛤蟆提亲》、《小蝌蚪找妈妈》等。
3.故事:学习阅读和理解故事内容,如《小铁匠和小母鸡》、《最长、最大、最小的》等。
4.快乐学习:学习有趣的生活常识和习惯养成,如《当晨钟响起来》、《小动物也懂礼貌》等。
三、语言运用能力1.听说能力: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学习根据图片和语言进行判断、回答问题。
2.读写能力:学习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自主书写句子、词语。
3.文字理解:培养学生对词语和句子意思的理解,理解及运用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4.语言表达: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对象和情景,并能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
5.语言规范:学习正确使用汉字、词语和句子,遵守基础的语言规范。
四、情感价值观1.传统文化:通过阅读经典故事和诗词,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2.环保意识:学习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培养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3.礼貌习惯:学习礼貌用语和行为,培养乐于助人、友善待人的良好品德。
4.劳动意识: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和责任感。
苏教二年级上学期超全语文重点汇总

课文中的古诗:《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忘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长歌行》汉乐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资料【三篇】整理.docx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资料【三篇】整理导读:本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资料【三篇】整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秋游》课文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书: 1 秋游作业设计: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扩词。
课外:抄字词,听写生字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背练习 1 中的小诗《秋天到》,并说说这首诗歌里主要讲的是什么 ?2.过渡:秋天这么好,你们都想出去玩玩吗?二.板书课题,解题“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 ?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1.秋天的天空怎么样 ?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2.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 (),有的 ()。
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四.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1). 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 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 识记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词语,指名读。
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二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内容

二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内容
二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内容有:《小星星》、《小毛驴》、《小白杨》、《小河流水》等。
具体内容如下:
1. 《小星星》课文内容:小星星,你在天空中闪耀着,像是给大家带来了
光明和希望。
我们竖起小拇指,向你致敬。
2. 《小毛驴》课文内容:小毛驴,你身上的毛绒绒的,我想骑在你背上环
游世界。
你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3. 《小白杨》课文内容:小白杨,你站在路边,风一吹就像在向大家挥手。
你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
4. 《小河流水》课文内容:小河流水,你在山间奔跑,发出欢快的声音。
你流经我们的家乡,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水资源。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资料【三篇】整理
羊。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
开了嗓子。
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
羊。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书:1秋游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扩词。
课外:抄字词,听写生字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
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
四.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生字。
思。
()天空美。
()农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写。
6.齐读课文
五.读抄词语(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觉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说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农田的景象怎么样?
吗?
(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开心呀”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练读。
(6).齐读第四段。
3.总结。
这篇课文写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农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开心。
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4.齐读课文。
“有得轻快,流露出喜悦心情。
5.第三段的“黄了”、“红了”、“白了”要重读。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6.第四段中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加快;“大家”、“多开心”要重音读,读得缓慢。
7.个人练读。
8.指名读。
9.齐读。
二.写字指导
呀!
《英英学古诗》
英英奶奶,今天老师教了我们一首古诗,我背给你听: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来。
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一个小学生把在校学习的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的。
(3)会读本课生字,识记字形。
(4)理解下列词语
故乡明亮意思不由得家乡唐代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教
一首
故乡
每次各人都说了些什么?
小结:英英和奶奶的对话里有说有应,有问有答。
内容完整,层次清楚。
我们平时和人对话也要注意互相对应,把话说清楚。
过渡:英英学习的是哪首古诗,我们下节课再认真学一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出示投影片《静夜思》。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那里看出来的?(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3、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习。
第一句
(1)指名读。
齐读《静夜思》。
4、朗读指导。
(1)用/画出句中的停顿。
(2)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
二、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小朋友们,你们学习这篇课文以后,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
三、指导背诵《静夜思》。
1、听录音欣赏。
2、揭示板书,引导背诵。
3、分两个大组,交替背,听各一次。
四、写字指导。
1、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代英举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诗意
《乡下孩子》
曾是妈妈怀里
欢唱的黄鹂,
曾是爸爸背上
盛开的野菊。
捉一只蝴蝶,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长在旷野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初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请学生自形分析,并说说注意点,尤其是曾的笔顺。
三、课堂巩固练习。
在课本上描红。
四、布置作业。
《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五、课堂小结。
7乡下孩子
第二课时
一、初读课文,读出停顿的要求来。
二、细读课文。
1、集体读第一小节,其余人思考:哪些词语能反映我还小?
哪些词又能我的高兴呢?
2、指导重读怀里、背上、黄鹂、野菊等词语。
3、自由练读。
4、请学生读。
明。
2、学生自己分析。
3、思考: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其中哪个字?
4、口头扩词。
5、课本上描红。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习字册》上相应的字描红、仿影、临写。
第三课时
其他人听他是否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二、评议小结。
三、同桌练习,读出乡下孩子愉快的幸福感、满足感来。
四、请学生读。
精心整理
五、指导背诵。
回忆乡下孩子的成长过程及童年的生活。
六、同桌互相尝试背诵。
七、课堂练习。
九、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