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学古诗教案

合集下载

英英学古诗教案

英英学古诗教案

3英英学古诗教案3 英英学古诗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

认识一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2.理解诗句的意思,读出《静夜思》的意境。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写前六个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六个生字词。

教学难点: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

今天我们做个和故事有关的游戏“看图猜古诗”,好不好?(依次出示古诗的插图.)(课件1)师:你还会背其它的古诗吗?师:的确,我国文化精华古诗不仅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还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1.板书:古诗。

(认读、你怎么记住“诗”?)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英英”。

(出示卡片,指名读准后鼻音)3、和老师我们一起来写写(书空)她的名字。

4.英英今天在学校里新学了一首古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把课题补充完整)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得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二类生字:bèi yíshuāng背给你听疑是地上霜niàn dŏng táng思念听懂了唐代1)这组词语最难读了,你能读准确吗?读不好的可以请教同桌,指名读,齐读。

2)出示:背(课件出示)这是一个多音字,还可以读什么?它们分别有哪些好朋友?3、出示第二组词语:Shŏu shīcéng一首古诗一层白霜yīng yìsi zhào英英意思照在jìng sīlĭ静夜思李白师:这组词语是要求会读会写的,看谁读的认真,看的格外仔细。

英英学古诗 教案

英英学古诗 教案

英英学古诗教案教案标题:英英学古诗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古诗选集,包括一些简短的古诗,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录音设备或电子设备,用于播放古诗的英文朗读。

3. 课堂展示材料,如图片、视频等,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背景和意境。

4. 笔记本或工作纸,用于学生做笔记和完成练习。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古诗的背景和重要性,解释古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 播放一段古诗的英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2. 欣赏与理解(15分钟)- 选择一首简短的古诗,如《静夜思》,向学生展示该诗的中文原文和英文翻译。

-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 分析诗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语言特点。

- 引导学生讨论古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朗读与模仿(15分钟)- 播放古诗的英文朗读,让学生跟读并注意语音语调。

-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古诗,模仿朗读者的语音和情感表达。

-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朗读古诗,发挥创造力。

4. 创作与表达(20分钟)- 提供一些简单的写作练习,如填空、连线等,帮助学生巩固对古诗的理解。

- 引导学生模仿古诗的形式和风格,创作自己的古诗或改编古诗。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5. 总结与扩展(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提供更多古诗资源,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古诗。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练习朗读古诗,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朗读成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和朗读录音,评估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个别指导,评估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英英学古诗》教案

《英英学古诗》教案

《英英学古诗》教案1、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2、认知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意思,能分清人物各自的话语,并能读通、读好。

3、能力目标:学习文中的部分生字,并指导书写。

1.小朋友们,我们暑假时布置了一项作业——背诵古诗。

你学会了哪些古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向大家介绍介绍。

*你可知道这首诗的意思?*你会背《赠汪伦》吗?作者是谁?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英英”。

我们一起来写写她的名字。

3.英英今天在学校里新学了一首古诗,这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

补充完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4.读课题。

5.要求认真听,一边听一边仔细看看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1.听录音范读2.交流:这篇课文和一般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课文是谁和谁在对话?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样的形式其实我们已经在练习一的学用字词句当中见过了,老师和新新就是通过对话来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的。

A出示图:图上有哪两个人?她们在对话。

B提示语。

小结:画面上的意思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两个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种情况叫做对话。

3.像录音示范一样读课文。

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比一比,谁读得最认真。

4.看见小朋友读得这么认真,老师非常高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要求你们再读一遍,读完以后,看看你能从人物的对话中知道了什么?5.把你的收获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小组交流1.集体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生:英英学的是《静夜思》读好诗题。

引导读好。

夜晚的安静读出来了!你还读出了一种思念的感情呢!2、出示诗:读准字音。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古诗有几句?指名分句读。

指名2人朗读,学生评价指读整个诗。

指读,评议。

*读通诗句。

恩,小朋友读得真好,你们像英英一样都读准了。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奶奶想知道,朱老师也想知道。

你们能在课文里找到吗?快速看看,找到了举手。

*学生交流;指名学生读意思。

正音。

多指几个。

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

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

第3课英英学古诗(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偏旁“青”,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给生字“英”和“诗”注音)一、导人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古诗?(生:我们学过的古诗有《鹅》、《锄禾》、《华山》)谁能把这几首诗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背得好!你们在家里把学过的古诗背给长辈们听吗?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新课文,说的就是一位小朋友学过一首古诗以后,背给奶奶听的。

这篇新课文的题目是——英英学古诗(齐读)二、解释课题,教学有关生字词1.这一题目告诉我们谁学古诗?(英英)对,英英是一位小朋友的名字。

解释:古诗是古代的诗歌。

2.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记住题目中的“英”和“诗”?(“英”,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央”;“诗”,左右结构,左边是“讠”,字旁,右边是“寺”,“寺”的上面是“土”,下面是“寸”) 3.要求学生进行书空练习,记住“英”和“诗”。

4.再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1.看图。

(1)课题右面的这一幅插图,画了哪两个人?(英英和奶奶)她们在做什么?(说话——谈古诗)(2)小结: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她们谈的话题是有关学习古诗方面的。

(3)第二幅插图上画的是什么?(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大诗人李白在窗前望着明月,正在思考着什么)2.自学课文。

(1)教者问: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①讨论后小结:以往学的文章每一个自然段开头都空两格,这篇课文中,“英英”和“奶奶”都是顶格的,表明“英英”和“奶奶”后面的话是她们说的。

②指名两人对读英英和奶奶说的话,顶格的“英英”和“奶奶”二字不读。

(2)分步揭示自学要求:①轻声读课文,弄懂英英、奶奶各说了几次话,说话的内容。

讨论后小结:英英讲了三次,一次是背古诗《静夜思》给奶奶听,一次是英英讲《静夜思》的意思,还有一次是英英告诉奶奶《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

英英学古诗 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5篇)

英英学古诗 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5篇)

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5篇)2022-12-15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精选5篇)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读准一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读准一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意思,能分清人物各自的话语,并能读通、读好。

2、学习文中的部分生字,并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你们已经会背好多古诗了,请你选一首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好吗?2、小朋友古诗学的真不错,你们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今天老师要向你们来介绍一位新朋友,她也是一个喜欢学习古诗的好孩子,这位小朋友是谁呢?3、板书:英英学古诗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4、读题二、初读课文1、师范读课文,要求仔细听,认真看。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检查生字的字音。

(2) 指读、齐读、开火车读。

3、读了课文,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学的课文同以前有什么不同?(1) 这是一篇人物对话的课文。

(2) 出现了哪两个人?她们说了什么话,你们能分清楚吗?(3)说话人的名字和说的话之间必须用冒号(:)隔开板书(:),齐读“冒号”两遍。

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的内容是什么?4.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

5.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句子。

6.检查自学效果。

二、初步理解课文(1)、再次自读课文,回答问题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以后我们说话也要这样(2)、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

《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

《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静夜思》3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4 .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主要板书安排:作业设计:课内:组词、抄写字词、写出带有偏旁的字、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朋友,你们以前学过古诗吗?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讲一个小朋友在学校里学了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一一板书课题,齐读解题1 .看图图上有哪些人?她们在做什么?英英正在说什么?奶奶听了会说什么?2.自学课文(1).讲述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2).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3).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故乡明亮意思不由得家乡月光唐代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正音(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3).通读课文(4).分角色读对话4.理清脉络(1).这篇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2).英英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第三次说了什么?(3).奶奶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5 .小结第二课时.学习《静夜思》.板书诗题,解释诗题2 .看图(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哪儿看出来?(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3 .学诗句(1).指名读《静夜思》(2).这首诗有几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第一句a扌指名读b.这句诗,英英是怎样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C.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为什么这一句里的“疑是”,英英把它解释成“好像”呢?第二句a扌指名读b. “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举头”?c.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明月时有些什么感受?(3).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4).齐读这首诗。

4 •朗读指导。

《英英学古诗》教学教案

《英英学古诗》教学教案

《英英学古诗》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古诗: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古诗,如《静夜思》、《春晓》等。

2.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教学难点:掌握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2. 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吟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的吟诵,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古诗的基本知识,如作者、背景等。

3. 诗句解析:分析古诗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5. 吟诵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古诗的吟诵,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所学古诗。

2. 写一篇关于所学古诗的心得体会。

3.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古诗的看法。

4. 下一节课分享调查结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背诵和理解古诗的情况。

2. 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3. 学生对古诗兴趣的培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七、教学资源1. 古诗文本和注释。

2. 与古诗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

3. 学生分组讨论的道具和材料。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在诗句解析环节,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3. 在吟诵练习环节,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韵律,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吟诵古诗。

九、教学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创作比赛,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创作出富有意境的诗句。

二年级语文《英英学古诗》教案例文

二年级语文《英英学古诗》教案例文

二年级语文《英英学古诗》教案例文教案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二年级语文《英英学古诗》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英英学古诗》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认识1个偏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须用冒号(力隔开。

(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

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

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实小樊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懂诗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一年级我们学过很多古诗吧?谁来给大家吟诵一手呀?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仅学了这么多古诗,而且还把它们牢牢地记在心里了,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叫英英的小朋友在学校学了一首古诗背给她奶奶听。

这篇新课文是——《英英学古诗》。

1、开火车指名读生字词。

师:同学们在这些生字中还藏着两个多音字(同学们发现出示多音字)
2、指名说图意:英英在和奶奶对话,英英在背古诗。

3、题目是英英学古诗,我们能不能把它改成“英英背古诗”呢?(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说一说:A、英英说了几次话?B、每一段话都说了什么?(3)小结:从对话中我们了解到英英不仅背好古诗,而且还懂得了古诗的意思,同时还了解了古诗的诗人是谁,那你们说题目能改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学与背的意思,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好的进行学习。


二、学习《静夜思》。

1、(出示古诗)解释诗题。

师:你理解了哪个词的意思?【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理解,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组织能力。


“静夜”就是“静静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


2、看图感悟,体味诗情。

(出示插图《静夜思》)
(1)师: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对,你们看得很仔细,想得很合情理。

)教学“李白”
(2)师: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么圆,这么亮?(八月十五中秋节,元宵节的晚上。


(3)师:月圆之时,同学们,你们都在干什么呢?对,正是家人团圆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会聚集在一起玩一玩,乐一乐。

假如这个时候,你独自一人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觉得。

?【设计意图:让学生练习生活实际,感受作者内心的孤单、寂寞之情,可以更好的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4)师:是啊,别人团聚,自己却孤单一人,心中肯定非常难受。

你们看,此时此刻,诗人李白就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

想一想,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可以自主学习,各抒己见,更好的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5)师: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让我们一起当一当诗人李白,读一读《静夜思》。

3、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师:这首诗有几句?(两句)依次来学一学。

第一句
①指名读。

②师:这句诗,英英是怎么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

(学生答)
③师: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为什么这一句里的“疑是”,英英把它解释成“就像”?
第二句
①指名读。

②师:“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举头”?
③师: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们的想象都合情合理。

诗人想到故乡的人和事,想得很多很多。

那么当他想念故乡的时候,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诗里是怎么说的?
对,用“低头”这个词语表示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很深沉。

为什么英英把这句解释成“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3)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4)齐读《静夜思》。

4、指导朗读。

(1)师配乐范读《静夜思》,生体验朗读节奏,并在书上做记号。

(2)“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光”“霜”“乡”押韵字要读得清晰,停顿要长一些,表示感情逐步深化。

(3)学生配乐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把古诗的朗读要点分析清楚,而且先范读,而后让学生配乐朗读,非常恰当的激发了学生的思想感情,朗读就会比较到位。

】三、朗读课文,练习背诵《静夜思》,为分角色表演课文做准备。

同桌两人自由朗读课文,尝试表演。

四、分角色表演课文
1、出示要求:说话自然、流利,用讲话的语气来对话,而不是背诵课文。

2、师生扮演角色示范引路。

3、同桌互相练习。

4、指名对话。

(教师多鼓励,善点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总结深化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会了《静夜思》这首古诗,知道了诗的意思和作者,也理解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优秀的古诗,希望大家在课下多读多学,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
八、作业设计请大家模仿课文对话形式,与父母家人对话学古诗,可以是《静夜思》,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其他古诗,如:《悯农》《锄禾》《咏华山》等,像英英一样介绍一首学过的古诗,好吗?
板书设计:
英英学古诗
背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讲意思
说作者唐代大诗人李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