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二面角求法总结,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立体几何二面角的求法

立体几何二面角的求法

立体几何二面角的求法立体几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空间中的图形和其性质。

其中,二面角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两个平面所围成的角。

本文将介绍二面角的定义、性质以及求法。

一、二面角的定义二面角是由两个平面所围成的角,其中一个平面称为顶面,另一个平面称为底面,二面角的两个边分别位于顶面和底面上。

二面角常用字母α表示。

二、二面角的性质1. 二面角的大小是以顶点为中心,两个边所围成的平面角的大小,即α=∠POQ。

2. 二面角的大小是由顶面和底面的位置关系决定的,与边的长度无关。

3. 二面角的度量范围是0到180度。

4. 如果两个平面平行,则它们所围成的二面角为0度。

5. 如果两个平面相互垂直,则它们所围成的二面角为90度。

6. 如果两个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则它们所围成的二面角为180度。

三、二面角的求法1. 通过向量法求解二面角:设顶面的法向量为n1,底面的法向量为n2,二面角的余弦值可以通过两个法向量的点乘公式求解:cosα=n1·n2/(|n1||n2|),其中·表示点乘,|n1|和|n2|分别表示n1和n2的模。

2. 通过平面法向量求解二面角:设顶面的法向量为n1,底面的法向量为n2,二面角的余弦值等于两个法向量的模的乘积与它们的点乘的商:cosα=(|n1|·|n2|)/(n1·n2)。

3. 通过平面方程求解二面角:设顶面的平面方程为Ax+By+Cz+D1=0,底面的平面方程为Ax+By+Cz+D2=0,二面角的余弦值等于两个平面方程的D1、D2的差值与它们的模的乘积的商:cosα=(D1-D2)/(√(A^2+B^2+C^2)·√(A^2+B^2+C^2))。

四、二面角的应用1. 二面角常用于计算空间中的体积和表面积。

2. 在物理学中,二面角常用于描述力的方向和大小。

3. 在几何光学中,二面角常用于计算光的反射和折射。

4. 在工程中,二面角常用于计算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求二面角的六种方法

求二面角的六种方法

求二面角的六种方法求解二面角是空间几何学中常见的问题,它在多个领域如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六种求解二面角的方法,包括向量法、坐标法、三角法、平面几何法、球面几何法和投影法。

一、向量法向量法是一种简便的求解二面角的方法。

它利用向量的夹角来表示二面角。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夹角。

通过向量的点积和模长运算,可以得到二面角的大小。

二、坐标法坐标法是一种常用的求解二面角的方法。

它利用坐标系中的点来表示二面角。

我们可以通过给定的坐标点,计算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然后利用向量夹角的公式求解二面角。

三、三角法三角法是一种基于三角函数的求解二面角的方法。

它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来计算二面角的大小。

通过已知的边长和角度,可以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公式求解二面角。

四、平面几何法平面几何法是一种利用平面几何关系求解二面角的方法。

它通过已知的平面形状和角度关系,利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来求解二面角的大小。

例如,可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线的性质等来计算二面角。

五、球面几何法球面几何法是一种利用球面几何关系求解二面角的方法。

它通过已知的球面形状和角度关系,利用球面几何的知识来求解二面角的大小。

例如,可以利用球面上的弧长、球面上的角度等来计算二面角。

六、投影法投影法是一种利用投影关系求解二面角的方法。

它通过已知的投影长度和角度关系,利用投影几何的知识来求解二面角的大小。

例如,可以利用平面上的投影线段、平面上的角度等来计算二面角。

通过以上六种方法,我们可以灵活地求解二面角的大小。

不同的问题和场景可能适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

总结起来,求解二面角的六种方法分别是向量法、坐标法、三角法、平面几何法、球面几何法和投影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求解二面角。

二面角大小的几种求法(归类总结分析)

二面角大小的几种求法(归类总结分析)

二面角大小的几种求法二面角大小的求法中知识的综合性较强,方法的灵活性较大,一般而言,二面角的大小往往转化为其平面角的大小,从而又化归为三角形的内角大小,在其求解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重要知识。

求二面角大小的关键是,根据不同问题给出的几何背景,恰在此时当选择方法,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有时亦可直接运用射影面积公式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I. 寻找有棱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 ( 定义法、三垂线法、垂面法、射影面积法 ) 一、定义法:利用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特殊点),过该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两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要注意用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的三个“主要特征”来找出平面角。

例 空间三条射线CA 、CP 、CB ,∠PCA=∠PCB=60o ,∠ACB=90o ,求二面角B-PC-A 的大小。

解:过PC 上的点D 分别作DE ⊥AC 于E ,DF ⊥BC 于F ,连EF.∴∠EDF 为二面角B-PC-A 的平面角,设CD=a ,∵∠PCA=∠PCB=600, ∴CE=CF=2a ,DE=DF=a 3,又∵∠ACB=900,∴EF=,∴∠EDF=31328332222=⋅-+a a a a1. 在三棱锥P-ABC 中,∠APB=∠BPC=∠CPA=600,求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

PB α CA E FD2. 如图,已知二面角α-а-β等于120°,PA ⊥α,A ∈α,PB ⊥β,B ∈β,求∠APB 的大小。

3. 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是正方形,PA ⊥平面ABCD ,PA=AB=a ,求二面角B-PC-D 的大小。

二、三垂线法:已知二面角其中一个面内一点到一个面的垂线,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例 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是平行四边形,PA ⊥平面ABCD ,PA=AB=a ,∠ABC=30°,求二面角P-BC-A 的大小。

二面角求法总结

二面角求法总结

二面角求法总结一、定义法定义法是求二面角的基本方法,它通过定义二面角的平面角来求解。

具体来说,如果两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会在交线上形成一个角,这个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通过找到这个角的两边,我们可以使用三角函数来求解这个角的大小。

二、垂线法垂线法是一种常用的求二面角的方法,它通过找到一个垂直于两个平面的交线的直线,并将这个直线延长到一个已知点,然后使用三角函数来求解这个角的大小。

这个方法的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垂线,并且这个垂线应该是垂直于交线的。

三、射影面积法射影面积法是一种利用射影面积定理求解二面角的方法。

通过找到两个平面上的两条射线和它们之间的夹角,我们可以使用射影面积定理来求解这个角的大小。

这种方法需要先找到正确的射线和夹角,然后使用射影面积定理来计算结果。

四、三垂线定理法三垂线定理法是一种利用三垂线定理来求解二面角的方法。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那么这个直线与第一个平面的交点与第二个平面的交点的连线与原直线的夹角就是要求的二面角。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三垂线定理的应用条件,并且正确地应用三垂线定理来计算结果。

五、角平分线法角平分线法是一种利用角平分线定理来求解二面角的方法。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角平分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那么角平分线与原直线的夹角就是要求的二面角。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角平分线的应用条件,并且正确地应用角平分线定理来计算结果。

六、向量法向量法是一种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来求解二面角的方法。

通过找到两个平面上的两个向量,我们可以使用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来计算这两个向量的夹角,这个夹角就是要求的二面角。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正确地找到两个向量,并且正确地应用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来计算结果。

七、坐标法坐标法是一种利用坐标系来求解二面角的方法。

通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我们可以将二面角的问题转化为求解一个几何量的值的问题。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建立正确的坐标系,并且正确地使用代数方法来计算结果。

求二面角的六种方法

求二面角的六种方法

求二面角的六种方法一、引言二面角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于描述两个平面的夹角。

求解二面角的方法有多种,本文将介绍六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向量法、三角函数法、三边长法、内外法、旋转法和平行四边形法。

对于每种方法,我们将详细介绍其原理和具体步骤,并给出相关的实例来加深理解。

二、向量法向量法是最常用的求解二面角的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来计算二面角。

具体步骤如下:2.1 确定两个平面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需要求解的两个平面。

平面可以由三个不共线的点或者法向量和过点的方程来确定。

2.2 求解法向量找到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分别记作n1⃗⃗⃗⃗ 和n2⃗⃗⃗⃗ 。

2.3 计算二面角的余弦值通过法向量n1⃗⃗⃗⃗ 和n2⃗⃗⃗⃗ 的点积计算二面角的余弦值:cosθ=n1⃗⃗⃗⃗ ⋅n2⃗⃗⃗⃗ ∥n1⃗⃗⃗⃗ ∥∥n2⃗⃗⃗⃗ ∥2.4 计算二面角通过余弦值反函数(如反余弦函数)计算二面角的值:θ=arccos(cosθ)三、三角函数法三角函数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求解二面角的方法,主要基于三角函数的关系来计算二面角。

具体步骤如下:3.1 确定两个平面同样,我们首先需要确定需要求解的两个平面。

3.2 求解法向量和对应边长求解两个平面的法向量n 1⃗⃗⃗⃗ 和n 2⃗⃗⃗⃗ ,以及两个平面上的边长。

3.3 计算三角函数的值根据边长和法向量的乘积,分别计算sinα=∥n 1⃗⃗⃗⃗⃗ ×n 2⃗⃗⃗⃗⃗ ∥∥n 1⃗⃗⃗⃗⃗ ∥∥n 2⃗⃗⃗⃗⃗ ∥和cosα=n1⃗⃗⃗⃗⃗ ⋅n 2⃗⃗⃗⃗⃗ ∥n 1⃗⃗⃗⃗⃗ ∥∥n 2⃗⃗⃗⃗⃗ ∥,其中α为两个边向量构成的夹角。

3.4 计算二面角通过三角函数的反函数(如反正弦函数、反余弦函数)计算夹角α的值,即得到二面角的值。

四、三边长法三边长法是一种适用于三角形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给定的三边长计算三角形的角度,进而求得二面角。

具体步骤如下:4.1 确定三个边长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三个边长a 、b 和c 。

数学二面角的求法总结

数学二面角的求法总结

数学二面角的求法总结数学二面角是指在三维空间中,两个平面的夹角。

它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在计算机图形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总结数学二面角的求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定义数学二面角是指在三维空间中,两个平面的夹角。

具体来说,设平面P1和平面P2相交于一条直线L,将P1和P2分别沿着L旋转,直到它们重合为止。

此时,P1和P2的夹角就是它们的二面角。

二、求法1. 余弦定理法设P1和P2的法向量分别为n1和n2,它们的夹角为θ,则有:cosθ =(n1·n2) / (|n1|·|n2|)其中,·表示向量的点积,|n1|和|n2|分别表示n1和n2的模长。

由于n1和n2都是单位向量,所以|n1|=|n2|=1。

因此,上式可以简化为:cosθ = n1·n2这个式子就是余弦定理。

它告诉我们,两个向量的点积等于它们的模长乘以夹角的余弦值。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求出n1和n2的点积来计算二面角的余弦值,然后再用反余弦函数求出夹角。

2. 向量叉积法设P1和P2的法向量分别为n1和n2,它们的夹角为θ,则有:sinθ = |n1×n2| / (|n1|·|n2|)其中,×表示向量的叉积。

由于n1和n2都是单位向量,所以|n1|=|n2|=1。

因此,上式可以简化为:sinθ = |n1×n2|这个式子就是向量叉积的模长公式。

它告诉我们,两个向量的叉积的模长等于它们的模长乘以夹角的正弦值。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求出n1和n2的叉积的模长来计算二面角的正弦值,然后再用反正弦函数求出夹角。

3. 三角形面积法设P1和P2的法向量分别为n1和n2,它们的夹角为θ,则有:sinθ = 2·S / (|P1|·|P2|)其中,S表示P1和P2的交线段所在的平面的面积,|P1|和|P2|分别表示P1和P2的面积。

二面角及其求法总结

二面角及其求法总结

二面角及其求法总结一、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 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二、作二面角的常用方法 ①定义法②三垂线定理法 ③垂面法三、射影面积法设θ为所求二面角的大小, S 为二面角的一个面内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S'为该平面图形在另一个面内的射影所组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则'cos S Sq = α βια-ι-βABOβαlgια βα β ι α βι四、平面法向量法练 习:(1)如图,AB 是圆的直径,PA 垂直圆所在的平面,C 是圆上任一点,则二面角P-BC-A 的平面角为:A.∠ABPB.∠ACPC.∠APCD.都不是(2)在正方体ABCD-A 'B 'C 'D '中,求作二面角B-B 'C-A 的平面角. (3)在正四面体ABCD 中,求作二面角A-BC-D 的平面角.ABCPB A CD B A C D A 'AB 'C'C D 'D B经典例题:如图,PA ⊥平面ABC ,∠ACB=90°,PA=AC=1,BC=2.求(1)二面角A-PC-B 的大小;(2)求二面角A-PB-C 的大小.思路1:思路2:思路3:思路4: P B A C PBACPBAC练习:如图,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F ,M ,N 分别是A 1B 1,BC ,C 1D 1,B 1C 1的中点,求二面角M-EF-N 的大小.五、二面角大小求法总结:1、通过求平面角;2、向量法;3、射影面积法. 六、课后巩固1、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PD ⊥面ABCD,PD=AD.求面PAD 和面PBC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2、如图,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AA 1=2AB=4,点E 在CC 1上且C 1E=3EC 。

(Ⅰ)证明:A 1C ⊥平面BED ;(Ⅱ)求二面角A 1-DE-B 的大小.MA C 1B 1A 1N FE D CB D 1 PADBCA 1 D 1 C 1B 1 ABCE D。

求二面角的6种方法【自己总结全面】

求二面角的6种方法【自己总结全面】

a O课题3:二面角求法总结一、知识准备1、二面角的概念: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平面角是指以二面角的棱上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做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叫做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3、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180°]4、 二面角的求解方法对二面角的求解通常是先定位二面角的平面角,从而将三维空间中的求角问题转化为二维空间并可以通过三角形的边角问题加以解决.定位出二面角为解题的关键环节,下面就二面角求解的步骤做初步介绍:一、“找”:找出图形中二面角,若不能直接找到可以通过作辅助线补全图形定位二面角的平面角二、“证”:证明所找出的二面角就是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三、“算”:计算出该平面角由于定位二面角的难度较大,对于求解二面角还有一种思路就是绕开定位二面角这一环节,通过一些等价的结论或公式或用空间向量等方法来直接求出二面角的大小.本文将根据这两种解题思路对二面角的解题方法做一一介绍. 5、二面角做法: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主要的方法有: 6、 (1)、定义法:在棱上取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2 条射线,这2条所夹 的角; 7、 (2)、三垂线法:过一个半平面内一点(记为A )做另一个半平面的一条垂线,过这个垂足(记为B )再做棱的垂线,记垂足为C ,连接AC ,则∠ACB 即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3)射影法:凡二面角的图形中含有可求原图形面积和该图形在另一个半平面上的射影图形面积的都可利用射影面积公式(cos 斜射S S =θ)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4)、垂面法:做垂直于棱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2个半平面分别有一条交线,这2条交线所成的角;(5)无交线的二面角处理方法(6)向量法二、二面角的基本求法及练习1、定义法(从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射线可以相交也可异面,从而面面角就转化为线线角来求)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C1 B1
3
1.法向量 向量法解立体几何中是一种十分简捷的也是非常传统的解法,可以说所有的立体几何题都可以用向量法求解,用向量法解立体几何题
时,通常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然后将几何图中的线段写成用坐标法表示的向量,进行向量计算解题。 例 4:(天津卷理)如图,在五面体 ABCDEF 中,FA 平面 ABCD, AD//BC//FE,AB AD,M 为 EC 的中点,AF=AB=BC=FE= 1 AD
(I)证明:M 在侧棱 SC 的中点 (II)求二面角 S AM B 的大小。
练习 1:(山东)如图,已知四棱锥 P-ABCD,底面 ABCD 为菱形,PA⊥平面 ABCD, ABC 60 ,E,F 分别是 BC, PC 的中点. (Ⅰ)证明:AE⊥PD;
(Ⅱ)若 H 为 PD 上的动点,EH 与平面 PAD 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为 6 ,求二面角 E—AF—C 的余弦值.
4
5
角的大小。
例 3(北京理)如图,在三棱锥 P ABC 中, AC BC 2 , ACB 90 ,
P
AP BP AB , PC AC .
(Ⅰ)求证: PC AB ;
(Ⅱ)求二面角 B AP C 的大小;
A
B
C
练习 3: 如图,E 为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 CC1 的中点,求平面 AB1E 和底面 A1B1C1D1 所成锐角的余弦值.
2
1
二、三垂线法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通常当点 P 在一个半平面上
则通常用三垂线定理法求二面角的大小。
例 2.(山东卷理) 如图,在直四棱柱 ABCD-A1 B1 C1 D1 中,底面 ABCD 为等腰梯形,AB//CD,AB=4, BC=CD=2, AD、AA1 、AB 的中点。
(1)证明:直线 EE1 //平面 FCC1 ; (2)求二面角 B-FC -C 的余弦值。
1
AA1 =2,
E、E1 、F 分别是棱
练习 2(天津)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 是矩形. 已 (Ⅰ)证明 AD 平面 PAB ; (Ⅱ)求异面直线 PC 与 AD 所成的角的大小;
2
(I) 求异面直线 BF 与 DE 所成的角的大小; (II) 证明平面 AMD 平面 CDE; 求二面角 A-CD-E 的余弦值。
练习 4:(湖北)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 中,平面 ABC 侧面 A1ABB1 . (Ⅰ)求证: AB BC ; (Ⅱ)若直线 AC 与平面 A1BC 所成的角为 ,二面角 A1 BC A 的大小为 ,试判断 与 的大小关系,并予以证明.
知 AB 3, AD 2, PA 2, PD 2 2, PAB 60 .
2
(Ⅲ)求二面角 P BD A的大小.
三、射影面积法( cos q = s射射 ) S
凡二面角的图形中含有可求原图形面积和该图形在另一个半平面上的射影图形面积的都可利用射影面积公式(cos S射 )求出二面
S斜
二面角求法总结 一、定义法: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 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例 1:(全国卷Ⅰ理)如图,四棱锥 S ABCD 中,底面 ABCD 为矩形, SD 底面 ABCD , AD 2 , DC SD 2 ,点 M 在侧棱 SC 上, ABM =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