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每
年
的
折旧
年限
额尚计可算使如
用年限
下:
原值-净残值
变动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1
5
996,000
5/15
332,000 332,000
2
4
996,000
4/15
265,600 597,600
3
3
996,000
3/15
199,200 796,800
4
2
996,000
2/15
132,800 929,600
贷:累计折旧
根据固定资产的使 用部门和用途确定 折旧费的承担对象。
2018.12.31
2019.6.30 2019.12.31
2018年折旧额=(1000000-4000)*5/15/2=166000 2019年折旧额=166000+(1000000-4000)*4/15/2=298800
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 原值 原值
累计折旧
成本、费用类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其他业务成本
微课堂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年数总和法
主讲人:张莲 财经系会计教研室
年数总和法
1、概念
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折旧率,
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2、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什么是年数总和呢?
例如,预计使用3年, 则年数总和=1+2+3=9 预计使用5年,则年数 总和=1+2+3+4+5=15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长期使用而购置的,具有使用价值并且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资产,如房屋、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
在企业会计中,固定资产需要按照一定的折旧方法进行计算,以反映资产的使用价值逐渐减少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固定资产折旧的常见方法及其计算步骤。
一、直线法。
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之一,其计算公式为,(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其中,原值指资产的购置成本,残值指资产在使用年限结束时的估计价值,预计使用年限指资产预计可以使用的年限。
例如,某企业购置了一台机器设备,原值为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为2万元。
则按照直线法,每年的折旧额为(10万元-2万元)÷5年=1.6万元。
这样,企业每年在利润表上确认的折旧费用就是1.6万元。
二、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一种逐年递减的折旧方法,其计算公式为,(n/2)×(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其中,n为预计使用年限。
以同样的机器设备为例,按照年数总和法,折旧额的计算为(5/2)×(10万元-2万元)÷5年=1.8万元。
可以看到,与直线法相比,年数总和法在前几年的折旧额要大一些,后期逐年递减。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递减速度较快的折旧方法,其计算公式为,(2÷预计使用年限)×期初净值。
其中,期初净值指资产原值减去以前年度累计折旧额。
继续以上述机器设备为例,假设企业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第一年的折旧额为(2÷5)×10万元=4万元,期末净值为10万元-4万元=6万元。
第二年的折旧额为(2÷5)×6万元=2.4万元,期末净值为6万元-2.4万元=3.6万元。
依此类推,直到期末净值等于残值为止。
四、单位产量折旧法。
单位产量折旧法是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量来计算折旧额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原值-残值)÷预计总产量。
双倍折旧法计算公式例题

双倍折旧法计算公式例题
一、双倍折旧法计算公式
双倍折旧法也叫双倍余额递减法哦。
它的计算公式是: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这里面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呢,就是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
二、例题
假设我们有一台设备,原价是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是5年。
按照双倍折旧法来计算折旧额哦。
1. 首先算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 2÷5×100% = 40%。
2. 然后算第一年的折旧额
第一年的折旧额= 10000×40% = 4000元。
这时候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就变成了10000 - 4000 = 6000元。
3. 接着算第二年的折旧额
第二年的折旧额= 6000×40% = 2400元。
这时候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就变成了6000 - 2400 = 3600元。
4. 再算第三年的折旧额
第三年的折旧额= 3600×40% = 1440元。
这时候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就变成了3600 - 1440 = 2160元。
5. 到了第四年和第五年呢,就有点不一样啦。
因为如果继续按照前面的方法算,到最后固定资产的净值可能会变成负数,这可不行哦。
所以在最后两年,我们要把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假设预计净残值是500元。
第四年的折旧额=(2160 - 500)÷2 = 830元。
第五年的折旧额也是830元。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大全及例题解释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有四种方法:即直线法分(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分(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
就是说,在四种折旧方法中,企业可以自主选择。
不同的固定资产,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但是按照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种资产,一旦选定了某种方法,就不可以随意改变了。
确需变更,应视为会计政策变更。
企业为某一固定资产选择的折旧方法如与税法所许可的折旧方法不一致,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进行纳税调整。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定义: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其中:予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100%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100%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年折旧额÷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优点: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各个时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
(由于直线法通俗易懂,核算简便,同时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旧额相等,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缺点:由于平均年限法只着重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不考虑固定资产使用的强度和效率,因此,每期折旧费用总是相等的。
如果某一年使用率高,生产的产品产量增多,那么每一单位的产品分摊的折旧费用势必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就下降:反之,则上升。
所以用平均年限法分摊固定资产成本,看似各年平均其实并不均匀需要的满足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尤其忽略了折现因素,会给人以投入资本总额的收入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所以优缺点一样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目的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固计使用寿命期内加快得到补偿2、年数总和法:定义:又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6.4.2 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及会计处理

年折旧金额 逐年下降
最后一年的年折旧额 60 000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 =
2
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年初账面净值 × 年折旧率
逐年递减
逐年递减
不变
固定资产净值中,是否包含预计净残值?
【例4】黄河公司2016年12月30日购入车床一台,该车床的入账价值为500
000元,预计可以使用5年,期满净残值为6 000元,黄河公司使用双倍余额递减 法计提该车床折旧。
623 000元,预计可以生产甲产品200 000件,期满净残值为8 000元,兴发公司 使用工作量法计提该设备折旧。2017年1月使用该设备生产甲产品1 800件。
第一步,单位工作量应承担的折旧额,应等于
(623 000-8 000)/200 000=3.075(元/件)
第二步,2017年1月折旧金额,应等于
元,预计可以使用5年,期满净残值为12 000元,兴发公司使用年数总和法计提该 设备折旧。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5/(5x6/2)=5/15,以后各年分子逐年减1,最后一年 的年折旧率为1/15
第一年折旧额5/15x(912 000-12 000)=300 000元 第二年4/15x(912 000-12 000)=240 000元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研发支出 贷:累计折旧
400 000 230 000
98 000 6 000 8 000 742 000
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变更
折旧方法的变更 折旧年限的变更 净残值率的调整 ……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如果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发生改变应作为会计估 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
摘要:
一、双倍余额递减法概念
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解析
正文: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一种方法,它假设固定资产的服务能力在前期消耗较大,在后期消耗较少。
因此,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速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2 / 预计的折旧年限* 100%
月折旧率= 年折旧率/ 12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 月折旧率
在计算过程中,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 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说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过程:
假设一家公司购买了一台生产设备,原价为10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 年,残值率为5%。
该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年折旧率= 2 / 10 * 100% = 20%
月折旧率= 20% / 12 = 1.67%
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00 万元* 20% = 20 万元
第二年的折旧额为:(100 万元- 20 万元) * 20% = 16 万元
第三年的折旧额为:(100 万元- 20 万元- 16 万元) * 20% = 12.8 万元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计算出每年的折旧额。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风电场固定资产折旧的几种方法及计算实例

风电场固定资产折旧的几种方法及计算实例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随着资产消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把折旧费计入成本费用是企业回收固定资产投资的一种手段。
对一个规模为10万千瓦的一般风电场来说,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亿左右,每年的折旧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下面小编简单介绍固定资产折旧的几种方法。
1、选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风电场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中常采用该方法)亦称直线法,即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估计的净残值率和折旧年限计算折旧。
其计算公式: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2、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折旧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提取折旧较多,后期提取折旧较少,使固定资产价值在使用年限内尽早得到补偿的折旧计算方法。
加速折旧的方法主要由以下两种:(1)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平均年限法确定的折旧率的双倍乘以固定资产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初账面净值,从而确定当期应提折旧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年折旧费=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年折旧率注意:使用该方法计算时,最后两年改用直线折旧法计算折旧。
(2)年数总和法以固定资产原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作为计提折减法:第一年:2/5×50000=20000元第二年:2/5×(50000-20000)=12000元第三年:2/5×(30000-12000)=7200元第四年:(18000-7200-2000)/2=4400元第五年:(18000-7200-2000)/2=4400元(3)年数总和法:第一年:(5-0)/【5×(5+1)÷2】×(50000-2000)=16000元第二年:(5-1)/【5×(5+1)÷2】×(50000-2000)=12800元第三年:(5-2)/【5×(5+1)÷2】×(50000-2000)=9600元第四年:(5-3)/【5×(5+1)÷2】×(50000-2000)=6400元第五年:(5-4)/【5×(5+1)÷2】×(50000-2000)=3200元以上几种折旧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需要进行选择。
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引言:固定资产是企业运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常折旧核算对于企业财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其中,折旧的计算方法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侧重于介绍固定资产折旧中的一种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并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说明其应用。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意义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由于使用过程中的逐渐磨损、陈旧、技术更新等原因,使资产的价值逐渐减少,通过在会计上按照一定方法和规定的时间分期将资产原值核销的过程。
固定资产折旧的意义在于:1. 反映资产贬值。
通过折旧的核算,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贬值情况,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分摊成本。
折旧可以将资产的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个使用期间,提高了公司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
3. 为更新换代提供经济准备。
通过折旧预提,企业可以为今后的固定资产更新换代提供足够的资金准备。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及分类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有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递减余额法。
其中,递减余额法又可分为常规递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常规递减法是指在每个折旧年度内,按照固定折旧率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折旧计算,其具体计算公式为:折旧额 = 资产原值× 折旧率资产账面价值 = 资产原值 - 折旧额而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中,折旧率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按照一定比率递减,具体计算公式为:折旧额 = 资产账面价值× 2 × 折旧率资产账面价值 = 资产原值 - 折旧额三、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运用,我们接下来将通过一个例题进行详细分析。
假设某企业购置了一台设备,设备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资产净残值率为10%。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要求,我们来计算该设备每年的折旧额和资产账面价值。
步骤1:计算折旧率根据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规定,我们需要先计算出折旧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例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按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
年折旧率=(l-4%)/5=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
=115200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2: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件折旧额=680000×(1-3%)
/2000000=0.3298(元/件)
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
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
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
例3: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
=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
=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
=8640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
=52800(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4:承例11,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表1:
表1
年份尚可使用寿命原价-净残值年折旧率每年折旧额累计折旧
1 5 576000
5/15 192000 192000
2 4 576000
4/15 153600 345600
3 3 576000
3/15 115200 460800
4 2 576000
2/15 76800 537600
5 1 576000
l/15 38400 576000
例5:丁企业在2002年3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该资产原值为30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要求计算出2002年和2003年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需要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同时要注意折旧的年限一年与会计期间一年并不相同。
该固定资产在2002年3月购入,固定资产增加的当月不计提折旧,从第二个月开始计提折旧,因此2002年计提折旧的期间是4月到12月,共9个月。
2002年计提的折旧额为:300×(1-5%)×5/15×9/12=(万元)
2003年计提的折旧额中(1-3月份)属于是折旧年限第一年的,(9-12月份)属于是折旧年限第二年的,因此对于2003年的折旧额计算应当分段计算:
1-3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
×5/15×3/12=万元。
4-12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4/15×9/12=57万元
2003年计提折旧额为:+5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