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教资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教资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教资知识点总结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旨在对高中化学教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与梳理。

教学任务包括:引导学生回顾并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定律及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与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为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及今后的教学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教学对象为高中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准备参加化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和整合,以便在教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定律,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核心知识;(2)熟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常见化学实验,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3)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4)具备一定的化学文献查阅和学术研究能力,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运用化学思维分析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运用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化学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3)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5)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遵循科学规律;(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提高沟通能力;(4)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开发等方面的作用,培养社会责任感;(5)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预测知识点-高中化学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预测知识点-高中化学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重要分析(高中化学)考点·离子共存(选择题)★★(1)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一色、二性、四反应。

一色,即溶液颜色。

二性,即溶液的酸性和碱性。

四反应,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

①复分解反应,如Ba 2+与SO 42-、NH 4+与OH -等。

②氧化还原反应,如Fe 3+与I -,NO 3-(+H +)与还原性离子Fe 2+等。

③双水解反应,如Al 3+与HCO 3-、Al 3+与AlO 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④络合反应,如Fe 3+与SCN -等。

(2)熟记下列因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①Al 3+与HCO 3-、CO 32-、AlO 2-、SiO 32-、HS -、S 2-、ClO -。

②Fe 3+与HCO 3-、CO 32-、AlO 2-、SiO 32-、ClO -。

③NH 4+与SiO 32-、AlO 2-。

特别提醒:NH 4+与CH 3COO -、HCO 3-虽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但能大量共存。

考点·常见有机物的性质(选择题)★★类别代表物主要化学性质烷烃CH 4①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②在光照条件下跟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烯烃CH 3-CH=CH 2①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②与溴水、氢气、卤化物及水等在适宜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③加聚反应炔烃CH 3-C≡C-CH 3①可燃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②与溴水、氢气、卤化物及水等在适宜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苯①和液溴反应生成溴苯;②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生成硝基苯;③加成反应苯的同系物CH 3①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②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TNT )卤代烃CH 3CH 2Br ①与强碱的水溶液反应生成醇;②与强碱的醇溶液反应生成烯烃醇C 2H 5OH ①跟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 2;②跟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③脱水反应:分子间脱水生成醚;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④催化氧化为醛;⑤与羧酸反应生成酯酚①弱酸性;②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③遇FeCl 3溶液呈紫色;④易被氧化醛①与H 2加成生成醇;②可被氧化剂(O 2、斐林试剂、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为羧酸羧酸①具有酸的通性;②酯化反应;③能与含—NH 2的物质脱去水生成酰胺(肽键)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和醇糖类C 6H 12O 6(葡萄糖)①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②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考点·实验探究教学实施的基本要素(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化学实验探究通常包括以下八个要素:(1)提出问题: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转化成可研究的科学问题。

(教资考试)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

(教资考试)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

(教资考试)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题一、钠的性质 (2)二、物质的量 (3)三、乙醇 (4)四、原电池 (5)五、Fe2+ 和Fe3+ 的转化 (6)六、氨气的性质 (7)七、气体摩尔体积 (8)八、酯化反应 (9)九、硫酸的制备 (10)十、氢键的形成 (11)十一、从铝土矿中提取铝 (12)十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3)十三、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15)十四、化学平衡 (16)十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7)十六、明矾的净水作用 (18)十七、萃取 (19)十八、电解 (20)十九、乙烯的性质 (21)一、钠的性质1.题目:钠的性质2.内容:3.基本要求:(1)让学生了解钠的物理化学性质。

尤其是要掌握钠与水的反应;(2)教学过程中若需要实验或者教具进行语言模拟演示即可;(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4)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二、物质的量1.题目:物质的量2.内容:3.基本要求:(1)简要写出教学过程;(2)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4)试讲时间十分钟。

三、乙醇1.题目:乙醇2.内容:3.基本要求:(1)认识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4)教学过程中实验操作进行模拟演示即可。

四、原电池1.题目:原电池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过程中要设置互动环节;(2)试讲要讲清原理与实验;(3)试讲时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五、Fe2+ 和Fe3+ 的转化1.题目:Fe2+和 Fe3+ 的转化2.内容:3.基本要求:(1)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2)如果需要实验或辅助教学工具,采用语言模拟即可;(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六、氨气的性质1.题目:氨气的性质2.内容:3.基本要求:(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简单的板书设计;(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高中化学教资科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教资科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教资科目三知识点总结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旨在针对高中化学教资科目三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涵盖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周期律、化学键、溶液、电化学、有机化学等核心概念和原理。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巩固已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活动的对象为高中学生,尤其是准备参加教师资格科目三考试的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对化学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可能存在知识盲点,需要通过本次教学设计进行查漏补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化学教资科目三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周期律、化学键、溶液、电化学、有机化学等,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运用化学实验方法进行探究,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4)培养良好的化学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入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4)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化学与环境、资源、能源等方面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倾听意见、分享成果。

初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科目学科知识重点整理.

初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科目学科知识重点整理.

初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科目学科知识重点整理1.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3.化学用语(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元素符号的意义①某一种元素。

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7)质量守恒定律4.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纲-407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纲-407高中化学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化学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掌握化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了解化学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领域、层次及思维方法;掌握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化学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准确理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具有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学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化学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具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化学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化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认识高中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得化学学习的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发挥多种媒体在化学教学上的功能。

具有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

4.化学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改进教学。

具有一定的教学评价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运用1.化学专业知识(1)掌握与中学化学密切相关的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1、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

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A.4B.6C.8D.10正确答案:B2、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化学教材分析的依据包括( )。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正确答案:B3、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呈现顺序是固定不变的B.科学探究必须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取事实和证据C.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果D.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过程正确答案:D4、下列哪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身边的化学物质”设置的二级主题?( )A.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B.我们周围的空气C.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D.金属与金属矿物正确答案:C5、关于化学课程与教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和课本是一回事情B.一个课程标准,只允许编制一套教材C.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指学科课程D.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正确答案:D6、“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各地正在进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送到废品收购站D.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装在一起丢人垃圾箱正确答案:D7、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

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应方一向移动B.加入0.1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C.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答案:C8、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体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是()。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考什么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考什么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考什么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考什么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包含笔试与面试两部分,笔试考察内容如下:1.幼儿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有《综合素质(幼儿园)》和《保教知识与能力》。

2.小学生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有《综合素质(小学)》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有《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面试考察内容主要有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仪表举止、思维能力和教育教学方法等。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的申请条件为:1.取得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需要拥有大专学历,并且有2年的教学经验。

2.取得小学化学教师资格证,需要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并且有1年的教学经验。

3.具备相应的学历。

4.参加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并取得高中化学的教师资格证。

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的要求包括学历要求和考试要求等。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2022下半年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笔试时间为____2023年3月11日____。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为《综合素质》和《化学知识与教学能力》,其中《综合素质》科目一般涵盖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安全教育常识、文化素养、逻辑思维与语言文字表达等方面。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考几科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考____2科____。

笔试科目为中学综合素质和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

其中,综合素质是所有科目教师考的一门科目,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而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则考察考生对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省份可能有所差异,具体以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规定为准。

考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难度考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难度因个人学习经历和知识储备而异。

对于有化学专业背景或相关教学经验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相对容易。

对于没有化学专业背景或相关教学经验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一定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