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次大举侵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AOYANWEI JIN硝烟未烬 日本首次大举侵台 

日本觊觎台湾岛 El本与台湾的渊源当在明朝中叶。当时 的日本正处于纷乱的战国时代,许多的浪人 武士因生计无着,遂与海盗相勾结,乘船劫 掠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酿成“倭患”。而 台湾地处中日两国海上交通线之间,因此经 常被倭寇袭扰。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一方 面发起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另一方面为活跃 经济.颁发朱印状给一些商人和大名(Et本 ◎陈杰 封建统治者),鼓励开拓海外贸易。因为台 湾盛产砂糖,所以它也是许多日本朱印船趋 之若鹜的海外贸易点。商人纳屋助左卫门就 曾从事对台贸易,获利丰厚。但野心勃勃的 丰臣秀吉并不满足,他试图把台湾(当时日 本人称台湾为“高山同”)纳入统治。1593 年派遣商人原田-/+t二郎前往吕宋途经台湾 时,他致书要求“高山国”入贡。最后,此 事因丰臣秀吉死亡不了了之。 日本德川幕府建立以后,德川I家康延续 为免犯众怒,船过万县,凡经大码头、 大城镇,立德便穿上官服,带上盛装打扮的 夫人,登岸拜会地方官员。立德还与沿途 各袍哥堂口龙头大爷笼络关系,利用其扫 清障碍。 大批外商闻讯蜂拥而至 3月9日清晨, “利川号”驶抵重庆。 在渝的英、美、日领事组织中外人士上百名, 乘数条木船前往迎接.重庆地方政府众船列 队江中,张灯结彩迎候,上万百姓拥到江边 观看。 至此, “利川号”成为了长江航运历史 上第一艘从宜昌穿过三峡抵达重庆的现代轮 船。立德夫妇在轮船上做完感恩节礼拜仪式 后才下船。此前,他们已在重庆陕西路买下 房子,随即办起商行,经营猪鬃、山货等进 m口贸易。随后,两人永久租赁重庆南岸龙 门浩九湾十八堡一片地皮,创办立德洋行。 立德在重庆经营时间颇长,影响不小。 随着立德首航川江成功,大ttl:#l-同商人 拥至重庆,开办各种公司。太古、怡和等外 商,争相在川江上办起轮船公司,因其快捷, 收费便宜许多,沿江船帮饱受冲击,生意一 蹶不振。因洋纱大量涌人,传统土纱价格大 跌。在外商纷纷收购下,四川重庆猪鬃和各 种土货价格大涨。据当时数据显示, “利川 号”驶抵重庆一年后,仅猪鬃价格便陡涨了 27%。 “利川号”试航重庆,宣告川江轮船航 行时代到来..虽然其目的是获取大西南资源, 扩大英国产品市场,但也客观上推动了川I渝 地区的商业贸易。 (摘自《看历史》,2015年第10期) 2018.1 1.下/文史精华l

 19 硝烟未烬XIAOYANWEIJlN ; 善 一 德川家康时期的通商许可证 了丰臣秀吉的海外贸易政策。持有幕府颁发 “朱印状”的商船仍然航行于东亚和东南亚 各地。德川初期,著名的商人山田长政在前 往东南亚冒险的途中就曾经过台湾。1608年, 日本商人同台贸易期间,曾带当地的原住民 回国拜谒德川家康,引发了德川对台湾的觊 觎。九州的大名有马晴信和长崎商人村山东 庵,先后在1609年和1615年奉德川家康之 命,试图征服“高山国”,皆以失败告终。 1628年发生的浜田弥兵卫事件又让日本 和台湾有了交集。此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 当时占领台湾的荷兰人和日本的朱印船商人 激烈争夺台日之间的贸易主导权。浜田弥兵 卫是一名往返于台湾和日本的朱印商人,在 对台贸易时,经常受到荷兰人的干预——课 以重税,搜查船只并没收武器等。浜田弥兵 卫也曾暗中唆使部分台湾人前往日本,伪称 “高山国”的使节。这种挑衅行为引起了负 责台湾事务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长官彼得·纳 茨(Pieter Nuyts)的注意。当1628年浜田 弥兵卫来台时,彼得·纳茨下令搜查其船只, 并查获了大量的火药和枪支。有了证据后, 荷兰人立刻扣留了浜田弥兵卫等人。浜田弥 兵卫则纠合了数名日本人诈称回国,要求面 见彼得·纳茨。但面见时,他却劫持了彼得·纳 茨及其儿子。荷兰人不得不放还浜田弥兵卫 等人。浜田回到日本后,幕府以此为借口, 2O l文史精华I 2018.11.下 关闭了平户的荷兰商馆。 日本的荷兰商馆是荷兰在亚洲最有利润 的一个贸易据点。失去这样的据点,荷兰人 如割肉一般疼痛。对日本无可奈何的巴达维 亚东印度公司,只得将彼得·纳茨撤职查办, 并将他监禁在日本,日本幕府方面才决定恢 复日荷贸易。彼得·纳茨一直被监禁在江户, 直到1636年才被释放。此后,锁国中的德 川幕府就与台湾甚少联系了。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台湾 作为东亚地图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一个岛 屿,吸引了西方列强的目光。诸多列强希望 把这个岛屿变为一个贸易据点和进人中国市 场的跳板。美国人抢先行动起来。在以兵舰 打开日本国门之后,1857年,美国驻华公使 伯驾(Peter Parker)开始策划在台湾设立定 居点的阴谋。1867年,美同商船“罗佛” (Rover)号在台湾海峡南端触礁沉没。包 括船长在内的13名水手遭难。事发后,美 罔人欣喜若狂,认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可 以侵占台湾的借口。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 (Anson Burlingame)派遣美国驻厦门领事李 fIlI得(Charlesw.Le Gendre)前往台湾交涉。 李仙得唆使美国亚细亚舰队派遣海军在台湾 南部登陆。但是,对台湾民情一窍不通的美 国人根本没想到,岛上的原住民是如此善 战。冒失进入原住民地盘的美国人被打得狼 狈而逃,一名副舰长阵亡。美国无法在台湾 投入足够的兵力,寄希望于寻找“代理人”。 1871年的琉球岛民事件发生,刚进行明治维 新的日本便被推到前台充当了“代理人”。 美国人遂转入幕后。 1871年1O月18日,4艘琉球船只遭遇 了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其中一艘被刮到了一 个陌生的地方——台湾南部的八瑶湾。在此 登陆的水手共有66人,上岸后进入了当地 原住民的聚居地。由于语言不通。双方发生 学 省海船何、『 . 霜膏乏宝 。 煨岢 白 是 祈 譬蠹易 泔 露参

 r误会:原住 以为这群水r足海 的探子, ffI】 保护领地的小能群起而攻之,杀死54人 12 、}免于难的水『-逃H范 这一事件本水 是琉球lfI1消刨政府之间 的 ,假i}:清政J :f"当Heft.为清f 忉藩属的 琉球E罔鄢始辩术及的是,此 I后竞成为 r1l tt 端的缘 1872年,¨小小… 县的部分}_ffI 海I 作业 [ilf,遭遇暴 I:i:j, 流到 台湾他们进趔J 平¨琉球 人一样的命运,被 住民 乐 4人此1 ·…,H 水觉得更有 ¨I 琉球干l1 俞湾之间兴风作浪,制造 一 擦 荚同驻r{公他德朗 (Charles E.De1』{mg)侄密 发以』 立刎约 rJ f本外 努卿剐岛种 ,fJ支 J鼓动 【l小政府 题发 .侵 XIAOYANWEI JIN硝烟未烬 安抚那些十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派f}I 去打仗. 他们在对外战争中找到自己的一 席之地,好把他们对政府的不满向外发泄 、 外,发起埘外战争也有助于转移同内视线, 减轻“自rfi民权运动”对政府的压力,并H 将刈‘外强硬的活语权掌控到政府手中。此前 

琉球水手54名基 台湾,并很“热心”地推荐J 荚 的“台湾通” 李fII】僻 H本 队的参谋 荚H的唆他F,羽樊术¨内I1本 始 止…r对:;'l-Ca 『j长的 一步,台湾!J!lJ 幸成r 的 一个口 侵台之役 1873年.日小派遣外务9 ̄Ii Fcil岛f1Il臣来华、 他此行的任务之·.就是交涉琉球与台湾问 题 剐岛种 。极力丰张技台 但是 【六】【1小圈内JI 绛f 德』Il幕府向llJ】治政府的 更迭,无暇南坝 1874年l川干¨2月,Fj奉村f继发生武士 的“f:族叛乱”卞¨“优 叛乱” 以大久保 利通为首的萨K滞 政府面f 纷怎样使上族 /f 版乱的严峻 题 大久 利通认为.要 发生的 湾问题,就成为明 治政府发动第一次对外战争 的最好借Lj 1874年4月,明治政府 没立lr一个“番地事务局”, 任命大限重信为局长.两乡 从道为台湾事务总督,…兵 3600余人,集结于长崎,准 备侵台 得到美同支持的日本r1 信满满,认为这一次的征台 之战一定十分顺利,不过足 手茔IJ擒来、瓮中捉鳖的小事 而已。然 H本没有料到的 是,列强的反直十分激烈 、 首先,跳f}J来反对的是英罔驻日公使巴夏 礼(Sir Harry Smith Parkes) 英国人反应激 烈的原凶很简单:英国一直和美同在台湾问 题上有所争执,一旦日本在美国的卯翼下占 领_r台湾,英罔在长江流域的通商口岸和豁 力范闱将受到严重威胁。巴夏礼作为英同权 镒的坚决维护者,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而美同的态度也有所转变。1873年. 荚同驻Et公使易人,原本支持日本 H兵台 湾的德朗卸职,新任公使约翰·宾汉( lohn Bingham)鼓吹局外中立论。德朗原本允诺 用美国船只运输日本军队,但宾汉收回了这 一承诺,他不希望被中国看作是日本侵台的 协助者。当然,这并不等于美国至此收回对 台湾的觊觎.. 日本同内,也传出了反对的声音。 2018 1 1.下/文史精华l 21

 硝烟未烬XIAOYANWEI JlN 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大久保利通被迫决 定停止征台,他向大隈重信、西乡从道等人 下达了停战令。西乡从道在接到大隈重信传 达的命令以后,却勃然大怒: 从道奉都督之命,矢命不渝,此公所知 也,夫师出在途,逗挠数旬,既失军机,尚 何所俟!从道虽无似,忝奉敕书,纵令有大 府来谕,我亦未敢受命.公幸舍焉 抑从道 闻之朝令暮改,使人人危疑,甚非治国之法。 今陆军有涣心,苟驾驭之机一误,溃裂四出, 不可复制,其祸乱非佐贺之比。此我所苦虑 焦心者也 即使强止我行,我惟奉还敕书, 独自捣野蛮巢窟,死而后已。若使清国或生 异议,则政府可诿以叛兵悍卒,复何嫌于政 府哉.. 西乡从道的话,可以看f}{当时日本士族 反乱问题的严重性..他不仅拒绝从命,还以 “祸乱非佐贺之比”这样的话来威胁政府, 开了近代日本军阀擅自行事,不听中央号令 的先河,后来日本关东军在东JLff']自行其是、 “二二六”兵变等历史事件,实发端于此 . 面对西乡从道的骄横,刚刚处理完佐贺 之乱且心有余悸的大久保利通不得不让步。 他亲自到长崎与西乡从道商议,最终决定解 除美国顾问李仙得的职务,并 价购买英美 船舶各一艘载运军队。同时,为了寻求和平 解决,大久保利通命令驻华公使柳原前光与 清朝官员进行接触。 西乡从道获得出兵的许可后,摩拳擦掌, 兴冲冲地带兵上路了。1874年5月6日, 以萨摩武士为主体的日军在西乡从道的率领 下,登陆台湾:日军很乐观地认为,凭借先 进的装备,应该能很轻松地征服这些“野蛮 人”。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 原住民对付日本的正规军采用的是游击 战——他们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埋伏 在日军道路上对日军放冷枪,而且会在日军 进行搜索前便逃之天天,打得日军很是狼狈。 加上台湾当地正值梅雨天气,霖雨连绵,道 路泥泞,西乡从道在吃过几次亏以后才总结 出作战方略。他意识到日军经过地区的部落 皆抛弃村庄远匿山谷,出没于灌木之间。要 对付这种游击战的滋扰,就必须坚壁清野, 断绝粮道。于是,日军在台湾当地驻屯,收 买当地的部分“熟番”,建设兵营、医院、 道路,对内陆进行封锁,以迫降原住民。 此时的清朝政府得知日本的出兵不被别 的国家支持后,也改变了最初推卸责任的态 度..台湾归属福建省管辖,于是清闽浙总督 李鹤年就向日本驻厦门领事福岛九成发去了 

22 I文史精华,2018.1 1.下 抗议信,说: “台地区域.为 中国所管辖,土番暴行,或犯 同禁,讨伐全权.惟我独操, 又何烦日本政府之兵力以问其 罪哉?”5月底,清政府任命 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率军前往 台湾。沈葆桢到达台湾后,就 组织防务,直接与西乡从道进 行交涉,福建布政使和台湾道 1874年西乡从道及其官 

兵在台湾合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