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24古诗两首元日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元日》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元日》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元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元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两首》之一,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一首著名诗作。

“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一。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力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旭日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瞳瞳”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学情分析】古典诗文博大精深,诵读古诗文对塑造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人格社会化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领域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文质兼美,已得到人们的重视。

四年级的学生对读古诗、赏诗境、悟诗情已有一定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古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讨论,体会古诗的意境2、过程与方法:品读重点词句,理解词句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了解诗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古诗的教学,感悟古诗选词精炼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得熏陶。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4课《元日》ppt课件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4课《元日》ppt课件
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 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 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 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
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 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 日出时光辉灿烂的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同、教案、PPT、应用文书、各种教学视频,行业模板,等全方 位服务。涉及各行各业,各种岗位,拥有海量文档,涵盖各行各业,是您工作学习的好伙伴,你是升职加薪的好帮手,还在等什么?赶 紧来寻文找库你为需您要提的供资简料历吧,计!划开,方通案VIP,总会结员,,汇享报受、更制多度优,惠流哟程!,课件,试题,合同、教案、PPT、应用文书、各种教学视频,行业模板,等全方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 呼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同、教案、PPT、应用文书、各种教学视频,行业模板,等全方 位服务。涉及各行各业,各种岗位,拥有海量文档,涵盖各行各业,是您工作学习的好伙伴,你是升职加薪的好帮手,还在等什么?赶 紧来寻找你需要的资料吧!开通VIP会员,享受更多优惠哟!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同、教案、PPT、应用文书、各种教学视频,行业模板,等全方 位服务。涉及各行各业,各种岗位,拥有海量文档,涵盖各行各业,是您工作学习的好伙伴,你是升职加薪的好帮手,还在等什么?赶 紧来寻找你需要的资料吧!开通VIP会员,享受更多优惠哟!
春 节
北师大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十二单元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
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同、教案、PPT、应用文书、各种教学视频,行业模板,等全方 位服务。涉及各行各业,各种岗位,拥有海量文档,涵盖各行各业,是您工作学习的好伙伴,你是升职加薪的好帮手,还在等什么?赶 紧来寻找你需要的资料吧!开通VIP会员,享受更多优惠哟!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25古诗两首《元日》(1)精品PPT课件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25古诗两首《元日》(1)精品PPT课件

读读古诗,思考:
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过年的吗?从诗中 哪些地方知道?把它画起来。
燃爆竹 饮屠苏
换新桃
《元日》诗主要内容
•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 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 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 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 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 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江雪
1.千山:周围
的群山。
【唐】·柳宗元
写作背景:
• 当时王安石不顾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实行 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既可以农民不 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点,也 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的收入。《元 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功下写 的。 你想象一下,他当时的心情。他要表达 怎样的思想感情?
• “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种,你认为在 这里是哪种解释?
古诗两首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总千春爆 把门风竹 ( 新万送声 宋 桃户暖中 ) 换曈入一 王 旧曈屠岁 安 符学诗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 想家、文学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在文学 方面,王安石不仅在理 论上独树一帜,而且在 创作实践上别具一格, 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 歌、800多篇散文的丰 富文化遗产。
柳宗元
我国唐朝著名的文
学家,字子厚,世称 “柳河东”,与唐代
的韩愈、宋代的欧阳 修、苏洵、苏轼、苏 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 家” 。一生留诗文作
品达600余篇,其文的 成就大于诗。
题解
• “江雪”,顾名思义是指江上的雪。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24、古诗两首《元日》课件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24、古诗两首《元日》课件

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全文诗意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 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酒。 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 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 联换上了新春联。
总结· 体会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新年元旦新气象 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 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 自信的情绪。
(查于《辞海》)。
再读古诗,闭上眼睛 想象一下,你眼前出现 了怎样一幅画面?
春 节
舞 狮
放 烟 火
挂 灯 笼
贴 春 联
全家人围坐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恭喜新禧
鞭炮连连
张灯结彩 普天同庆 辞旧迎新
欢聚一堂 喜气洋洋 欢天喜地
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会写
爆苏换符
古诗两首
元日
王安石
江雪
柳宗元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元 日
王安石
元日
北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 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 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 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 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诗、文、词方面都 有杰出的成就,有力推动了北宋中期开 展的诗文革新运动。
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为宰相,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元日》语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元日》语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元日》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元日》这篇文章的内容,能够明确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2.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3. 能够分析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和诗词,并逐步理解其中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1. 学会分析《元日》的内容和主题,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内涵。

2. 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

3. 学习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诗词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发现《元日》中的情感和思想。

2. 学会用课文的语言风格和方式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3. 理解文言实词和诗词的含义。

四、教具准备:1. 课本。

2. 复制的《元日》文本。

3. 录音机。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鼓励学生去思考:新年的时候,我们会有什么感受呢?2.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元日》的同时,老师提出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过年?2)在过年期间,人们会有些什么感受?3)你喜欢过年吗?为什么?4)课文中的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3. 朗读老师朗读《元日》这篇文章,让学生跟随着读一遍。

4.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元日》文本并回答问题。

1)作者比较喜欢元旦,一个原因是什么?答:作者喜欢元旦是因为它代表了新的开始。

2)在过年期间,作者有什么感受?答:在过年期间,作者感到开心和舒适。

3)课文中的“瑞雪兆丰年”这种说法代表着什么含义?答:表示新年会有好消息。

4)通过课文,我们能够学到什么?答:学到有时候需要把握时机去表达感受。

5. 分析课文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领学生去分析文言实词和诗词,并且解释它们的含义。

6. 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数组。

每组都要根据以下问题,来参与讨论:1)你喜欢过年吗?为什么?2)课文中的作者喜欢过年,你有同感吗?3)如果你能开心地庆祝元旦,你会怎么做?4)你认为在过年的时候,有什么是最重要的?让每个小组共同讨论这些问题,并记录下收获。

7. 朗读反思请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使用课文的语言风格和方式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25、古诗两首《元日》(1)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25、古诗两首《元日》(1)
(顽强不屈、坚韧不拔、毫无畏惧、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
精神— 顽强不屈 心情— 孤独悲愤 环境— 寒冷凄凉
品评《元日》和《江雪》
相同点: 1、都描写冬季 2、作者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不同点
1、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元日》表现了人们喜 气洋洋欢度春节的幸福 景象,也寄托了作者执 政变法,对未来充满希 望的喜悦心情。
读读古诗,思考:
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过年的吗?从诗 中哪些地方知道?把它画起来。
燃爆竹 饮屠苏
换新桃
《元日》诗主要内容
•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 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 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 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 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 浓厚的生活气息。
《元日》诗主要思想情感
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 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 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 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 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 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在王安石担任宰相之后,积极 推行新法,《元日》就写于这一年 的春节。在他的心目中,新的国家 政策好像春风浩荡,阳光普照,一 定会给国家带来了欣欣向荣、人民 安居乐业的新气象,此时此刻,王 安石的心情怎样?
《江雪》流露出诗人凄 清、孤独、寂寞的情怀, 在遭受打击之后,寄情 山水,不愿与当权者同 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 借景抒情
• 这首诗中,渔翁与大自然抗争的形 象正是诗人柳宗元自己的精神写照: 越是艰难困苦才越能激发“我”顽 强不屈的精神,不是吗?
思考:你读过的古诗中,还有谁
也有这样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的?
古诗两首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诗两首《元日》课件 学科信息: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苏教四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元日》课件 学科信息: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苏教四年级上册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3.指名读诗,教师点评。

4.齐读古诗。
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
1.边读边想。
2.同桌交流。
3.指名说说。
4.意象再现:
① 爆竹 ②屠苏酒
③桃符 ④曈曈日
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
1.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
吗? 2.交流反馈,注重悟诗。体会“除” 的含义。 3.教师引领,学生脑海浮现画面。 4.配乐齐读,入境入情们在这幅 画上题上小诗《元 日》,给画增添一 份诗意。 2.展示学生作品。
1.
六、课堂小结
诗人王安石,唐宋 八大家之一。 2.政治家王安石除旧 布新,推行新政。 3.作品《元日》体现 诗人乐观自信情怀。
25.古诗两首
《元日》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同学们喜欢过年吗?还记得过年的热闹气氛吗? 下面同学们分享一下你过年的快乐吧。
打开课本
1.认识诗人
2.感受童趣
总千春爆 把门风竹 新万送声 桃户暖中 换 曈入一 旧 曈屠岁 符日苏除 。,。,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齐读诗题:元日 2.自读古诗:
1.
七、布置作业 默写《元日》。 2.作品中写了那些 民俗? 3.说说现在的新年 与旧时元日有什么 不同。
1.
八、板书设计
25 《元日》 爆竹 除 旧岁 入屠苏 新桃换 旧符
喜 庆 、 热 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25古诗两首《元日》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25古诗两首《元日》

《元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春节序曲》一、导入:歌曲让你想到了什么时候的情景?过春节时我们会做些什么?学生自由述说。

教师交流总结,那么宋代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的古诗《元日》,学完以后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板书课题。

读题解题简介王安石。

二、熟读古诗,读出诗味1、出示自读提示:大声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生词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当小老师教读)3、指导生字“爆”的书写。

4、指名学生读诗,生再读。

师相机评价。

不仅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节奏、重音,读出诗的韵味。

听老师读,边听边画出节奏,标出重音。

同桌互相读。

生读,生评价。

三、理解诗意想象画面学习古诗,不仅读还要知道诗意。

先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怎么解决?(字典词典请教看图等)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些词语。

然后四人一小组讨论诗意,交流汇报预设1:“爆竹声中一岁除”1: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小孩子们在放鞭炮;听到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教师板书:放鞭炮)(课件出示句子:“爆竹声中一岁除。

”)师:你心里?高兴什么?读出高兴。

2、看看插图,联系你们去年过年放鞭炮的情景,说一说那时是什么样的景象?人们的心情怎样?(到处都响起了鞭炮声,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

)3、再看“除”字。

除的意思是?在清脆的爆竹声中除去的是什么?迎来的是什么?板书:除旧迎新4、让一切陈旧的东西在爆竹声中逝去!读预设2:春风送暖人屠苏。

1、和暖的春风里,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仿佛看到了什么?(爆竹声响起的时候,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一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 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 的景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全文诗意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 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酒。 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
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 联换上了新春联。
2、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宋 陆游《木兰花 元日》
3、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宋 杨万里《乙丑改元开禧元日》
作业:
1、朗读、背诵、 默写古诗;
2、收集几首描写 我国传统节日的 古诗。
江雪
【唐】·柳宗元
柳宗元
我国唐朝著名的 文学家,字子厚,世 称“柳河东”,与唐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爆竹声中一岁除,”
首句在阵阵鞭炮声中送 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 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 欢乐的气氛。
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风送暖入屠苏。”
次句描写人们迎着和煦 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新年的吉祥酒, 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 孩子们喝着屠苏酒,会说—— • 年轻人喝着屠苏酒,会说—— • 老年人喝着屠苏酒,会说——
我会写
爆苏换符
古诗两首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元日
王安石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北宋 王安石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 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 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 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诗、文、词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有 力推动了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
再读古诗,闭上眼睛 想象一下,你眼前出现 了怎样一幅画面?
春 节
舞 狮
放 烟 火
挂 灯 笼
贴 春 联
全家人围坐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恭喜新禧 鞭炮连连 张灯结彩 欢聚一堂 普天同庆 喜气洋洋 辞旧迎新 欢天喜地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
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上, 据说可以避瘟疫。
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 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 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喝此酒有个规矩,按先幼后长的顺序依次饮酒。屠苏:①草名(阔叶 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
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传世文集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 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 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作背景: 20岁以前, 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 21 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 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为宰相, 推 行新的政法,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增加国家收入, 让农 民可以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在新法推 行中 一直受到大地主和保守派的反对和攻击,但是新法还是取得














“千门万户曈曈日,”
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 照千家万户。用“曈曈” 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 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 前景。
“总把新桃换旧符。”
结句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 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 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4.踪:脚印。 5.灭:消灭,消
老翁。
孤舟蓑笠翁,8.寒江:寒冷
失(没有了)。独钓寒江雪。 江面上。
精神—顽强不屈 心情— 孤独悲愤 环境—寒冷凄凉
资料一:
柳宗元在长安参加革新失败,被贬到永州。永州地处 湖南和广东交界处,当时人烟稀少,一片荒凉,和柳宗元 同去的有他67岁的老母。他们没有住的地方,只好借住在 一间寺庙里。没有半年,老母病逝,他的政敌还几次派人 对他的住所放火。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严 重损害了柳宗元的健康。
25、朗读背默
借助拼音和字典,读正 确,读流利。
借助注释、插图和字典,逐 字逐句理解诗意。
根据诗意,体会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
根据诗情,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并正确默写全诗。
我会读
爆 (bào) (爆竹) 屠 (tú) (屠户) 曈 (tóng)(曈曈) 换 (huàn)(转换) 符 (fú) (符号)
总结·体会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新年元旦新气象的 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 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 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 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 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元日是一年的第一天,所以这一天常使 古人抒情感怀。
请读背下列诗人的诗作,体会诗人的心 情。
1、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唐 李世民《元日》
代的韩愈、宋代的欧 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和曾 巩, 并称 “唐宋八 大家” 。一生留诗文
作品达600余篇,其 文的成就大于诗。
江 雪 1.【千的群唐山山】:。·周柳围宗元
6.孤舟:孤单
单的一条小
2.绝:绝迹,不
存在。
船。
千山鸟飞绝,7.蓑笠翁:
3.万径:数量
很多的道路。
万径人踪灭。
身披蓑衣, 头戴斗笠的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
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 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 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 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千门万户 :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