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情三角理论

合集下载

爱情三角理论——斯滕伯格(美)

爱情三角理论——斯滕伯格(美)

爱情三角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RobertJ·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为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情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元素组成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第一种是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

很明显,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不等于爱。

不过友谊还是有可能发展成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

第二种是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和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活动。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剧烈的心跳、双手发抖。

这也许是因为恐惧、焦虑或喜悦。

从生理学来看它们都是类似的情绪体验。

当我们处在愉快的环境氛围中,我们将这种“生理唤醒”体验为喜悦;而当我们处于充满危险与敌意的环境中时,我们将这种胜利唤醒体验为恐惧或愤怒;而加入我们正处在一个浪漫的情景中时,那么我们把这种体验叫做“激情之爱”。

第三种是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

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第四种是浪漫式爱情有只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

第五种是伴侣式爱情只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跟空洞式爱情差不多,没有激情的爱情还能叫爱情吗?这里指的是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没有感觉。

伴侣之爱与激情之爱的狂热不同,它更加深沉和平和,是如同现实生活一般的情感依恋。

最初的爱情之焰会慢慢冷却,并一直保持那种状态——温馨而又相互依赖。

第六种是愚蠢式爱情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

没有亲密的激情顶多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第七种是完美式爱情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

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

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三角理论爱情三角(三元素)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1、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2、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3、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4、浪漫式爱情亲密+激情5、友谊式爱情亲密+承诺6、愚昧式爱情激情+承诺7、完美式爱情亲密+激情+承诺:亲密只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

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第一要素:亲密(Intimacy)“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承诺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认知性)的决定与忠守”(Sternberg)。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亲密包含10个基本要素:1、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

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他、她的幸福。

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对方在必要时同样会这样做。

2、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

爱方喜欢跟自己的情侣在一起。

3、当他们在一起做事情时,他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并留下美好记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和力量。

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对方。

情人必须非常看重和尊重对方。

尽管情人可能意识到对方的弱点,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自己对对方的整体尊重。

斯腾伯格爱情三角理论

斯腾伯格爱情三角理论

斯腾伯格爱情三角理论对方跟自己站在一起。

在危急时刻,爱方能够呼唤对方并能指望对方跟自己同舟共济。

亲密(Intimacy)6.与被爱方分享自我和自己的占有物。

爱方应乐意奉献自己、自己的时间以及自己的东西给被爱方。

虽然不必所有的东西都成为共有财产,但双方在需要时应分享他们的财务,最重要的是分享他们的自我。

7.从被爱方接受感情上的支持。

爱方能从被爱方得到鼓舞和支持,感到精神焕发,特别是在身处逆境时尤其应该这样。

当你感到似乎一切都在跟你作对,但你意识到只有一件事不会出问题——你的配偶始终跟你站在一起。

这时你就知道你们的关系具有这一因素。

8.给被爱方以感情上的支持。

在逆境下,爱方应与被爱方在精神上息息相通,并给予感情上的支持。

9.跟被爱方亲切沟通。

爱方能够跟被爱方进行深层次和坦诚的沟通,分享内心深处的感情。

当你为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感到困窘为难时,你仍能推心置腹地跟被爱方交谈,这时你所经历的就是这种沟通。

10.珍重被爱方。

爱方要充分感到对方在共同生活中的重要性。

当你认识到你的配偶比你所有的物质财富都更为重要时,就知道你对被爱方具有这种珍重和珍爱。

激情激情(passion)激情是一种“强烈地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

通俗地说,就是见了对方,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方相处,有一种兴奋的体验。

性的需要,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其它自尊、照顾、归属、支配、服从也是唤醒激情体验的源泉。

激情的发展大致经历3个阶段:①由于意识控制减弱,身体的变化和表情动作越来越失去控制,细微的动作由于高度紧张而发生紊乱。

人的行为服从于所体验着的情感。

②人失去意志的监督,发生不可控制的动作和失去理智的行为,这些动作在事后回想起来会感到羞耻和后悔。

③出现在激情爆发之后,此时会出现平静和某种疲劳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精力衰竭,对一切事物都抱着不关心的态度,有时还会精神萎靡,即所谓激情休克。

激情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积极的激情能激励人们克服艰险,攻克难关;消极的激情常常对正常活动具有抑制的作用或引起冲动行为。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2009-08-20 11:32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爱情三角理论-理论概述社会心理学家有个爱情三角理论,认为所有的爱情体验都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亲密只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

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爱情三角理论-亲密第一要素:亲密(Intimacy)“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承诺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认知性)的决定与忠守”(Sternberg)。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亲密包含10个基本要素:1.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

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他/她的幸福。

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对方在必要时同样会这样做。

2.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

爱方喜欢跟自己的情侣在一起。

3.当他们在一起做事情时,他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并留下美好记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和力量。

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对方。

情人必须非常看重和尊重对方。

尽管情人可能意识到对方的弱点,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自己对对方的整体尊重。

爱情三角形

爱情三角形

爱情三角形理论:亲密、激情、承诺相结合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Dr. Robert 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认为,世间各种不同的爱情都有三种成分: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commitment)。

亲密:是指伴侣产生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情感体验,使彼此有亲近、温馨的感觉。

激情:是指伴侣之间有强烈的情感需要,代表着彼此有性唤醒和欲望。

承诺:短期的承诺代表我们决定成为恋人关系,长期的承诺代表我们对亲密关系做出的保障性契约,比如婚姻。

只有承诺没有激情和亲密的爱情,大多指两个不喜欢的人结婚,多指父母包办婚姻或者政治联姻,其结果只有利益的牵绊没有爱情的滋润,婚姻名存实亡。

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的爱情,大多指一夜情或者是婚外情,这样的关系多半是肉体上的交往,两个人没有实质的相互了解,也没有想要永远在一起的想法。

只有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的爱情,有着深刻互动和精神共鸣的两个人在一起,却没有肉体和现实生活的接触,往往指那些“柏拉图式的灵魂之爱”。

随着伴侣相处时间的推移和相处方式的改变,亲密、激情和承诺三者都会发生量的改变,于此爱情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懂得平衡爱情里的亲密、激情、承诺三者之间的变量,爱情才能健康而持续的走下去。

相处越久激情越少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在一起时间越久,激情就会越少,于是才会有彼此之间像亲人的感觉。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伴侣不再像以前那么有激情,性生活频率和质量开始变低,那就要主动改变现状。

比如,转变穿衣风格,换个发型,计划一场旅行,做一桌浪漫的烛光晚餐等等。

通过这些行为增加激情成分,让爱情鲜活起来。

想要结婚就要长期承诺在一起时间很久却难以走进婚姻,这说明两个人之间没有长期的承诺关系。

如果有一方想要结婚,就得勇敢做出选择,要么放弃重新选择,要么通过实际行动让对方想要跟你计划未来,定好婚期。

爱情三角形理论

爱情三角形理论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
他将爱分成三个元素,并把他们形象的比喻为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他们分别是亲密(意即与伴侣亲近和相联系的感觉,可以理解为你只愿同某人分享秘密,而别人一无所知)、激情(是爱情的动力,可以理解为生理上的吸引或性)和承诺(意即双方决定开始一段感情,愿意承认这段感情并承诺维持这段感情)
1、不具备爱的三个元素=无爱
2、具备一种爱的元素:
亲密→喜欢式爱情(通常存在与友情之中)
激情→迷恋式爱情(即一见钟情式)
承诺→空洞式爱情(通常处于一段濒临破裂的感情的最后阶段,亦或是感情的初始阶段)
3、具备三种之中的两种元素:
亲密+承诺→友谊式爱情(即彼此之间亲密无间,并承诺一生一世,但有无激情无关痛痒,“柏拉图式”的爱情)
亲密+激情→浪漫式爱情
承诺+激情→愚蠢式爱情
4、具备三种元素:
亲密+激情+承诺→完美式爱情(完整的爱情)
5、LOVE分别的含义:
L→listen,代表倾听,爱就是要无条件无偏见的倾听对方的需求。

O→only,代表唯一,意即对唯一的人做出唯一的承诺
V→valued,代表尊重,爱就是展现你的尊重,表达体贴真诚的鼓励
E→excuse,代表宽恕,爱就是仁慈的对待,宽恕对方的缺点和错误,并帮助对方改正错误
6、学会爱的艺术
学会表达爱
爱需要呵护
失恋的心理调适
摆正爱情与学业的位置
处理好爱情与友情的关系。

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三角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与承诺。

激情就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就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就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所有的爱情体验都就是由激情、亲密与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与内在的魅力就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亲密指的就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与内心的沟通。

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就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亲密就是“温暖”的,激情就是“热烈”的,而承诺就是“冷静”的。

亲密可以瞧作就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

就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亲密包含10个基本要素:(1)、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

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她/她的幸福。

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但就是也期望对方在必要时同样会这样做。

(2)、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

爱方喜欢跟自己的情侣在一起。

(3)、当她们在一起做事情时,她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并留下美好记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与力量。

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对方。

情人必须非常瞧重与尊重对方。

尽管情人可能意识到对方的弱点,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自己对对方的整体尊重。

在艰难时刻能够依靠对方。

在患难时刻爱方仍感到对方跟自己站在一起。

在危急时刻,爱方能够呼唤对方并能指望对方跟自己同舟共济。

(5)、跟被爱方互相理解。

情侣应互相理解。

她们知道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对方的感情与情绪心领神会,懂得以相应的方式互相作出反应。

爱情的三角理论

爱情的三角理论

爱情的三角理论爱情是人类最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情感之一。

而在爱情的世界里,出现三角关系是常见的现象。

三角关系是指在爱情中,一名个体同时被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人所吸引。

这种情感纠结看似复杂,其实背后却有着一套有趣的理论,即爱情的三角理论。

爱情的三角理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斯特恩伯格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中提出的,并成为爱情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根据斯特恩伯格的理论,爱情的三角关系可以分为三个要素:亲密感、激情和承诺。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三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1. 亲密感:亲密感是指人们在爱情关系中的情感互动和接触,包括心理上的亲密和身体上的亲密。

心理上的亲密是指爱情中的信任、共享和坦诚;身体上的亲密则指的是身体接触、亲吻和性行为。

亲密感能够带来一种情感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是爱情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2. 激情:激情是指爱情中的吸引力和激烈的情感体验,包括爱情的浪漫、热情和欲望。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感觉,使人沉浸在对另一方的强烈渴望和痴迷之中。

然而,激情往往容易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减退,而亲密感和承诺则成为爱情中的稳定力量。

3. 承诺:承诺是指爱情中的责任、忠诚和决心,是在彼此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

承诺体现了双方的意愿和愿意为对方付出努力的态度,包括愿意长期维持关系、共同经营未来以及对对方的专一和忠诚。

承诺使爱情关系更加稳定和持久。

爱情的三角理论认为,亲密感、激情和承诺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的。

在爱情的初期,激情通常会达到高潮,双方会被强烈的吸引力所驱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往往会逐渐减退。

而此时,亲密感和承诺的重要性就开始凸显出来。

通过建立更深的情感互动和共同承诺,可以帮助爱情关系更加稳定和持久。

然而,三角关系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困扰。

当一个人同时被两个或多个人所吸引,他们可能会陷入选择和决策的困境中。

同时,由于三角关系中存在着竞争,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对方的首选,容易引发嫉妒和不安全感。

因此,在三角关系中,坦诚、信任和沟通都显得尤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爱情三角理论
姓名:郑艺蕾
专业:动物医学13-2班
学号: 20130538
摘要: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为我们研究爱情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模型。

在“爱情三角理论”里,指出爱情三角形的顶点就是爱情的三个基本组成成分:亲密、激情、承诺。

他将爱情分为了其中不同的类型并系统的阐述了他们的定义和相互影响。

关键词:爱情三角理论斯滕伯格大学生恋爱
正文:
爱情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很长时间里基本上都是文学歌颂的主题,而不是科学的研究对象。

著名的爱情研究学者哈特菲尔德说,在她进斯坦福大学做研究生的时候,对浪漫爱开始感兴趣,但她的同学们都在研究老鼠,热衷于建立老鼠学习的数学模型。

并警告她说,爱情是社会心理学的禁区和陷阱,根本不可能研究。

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把严密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于感情爱与同情爱、强烈的感情,性问题等。

随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鲁宾在上世纪70年代给出一个关于爱的定义,他提出一种将爱二分的爱情态度理论:浪漫关系分为爱和喜欢,爱和喜欢是不同的情感。

这对以后爱情对的分类研究有巨大的影响。

虽然鲁宾进行了一些有开创意义的工作,但他对爱情的探讨仅聚焦于测量方面,没有形成理论。

之后,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提出了有意义的理论框架,为我们研究爱情这一人际吸引形式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模型。

在“爱情三角理论”里,他将爱情分为了其中不同的类型,并系统的阐述了他们的定义和相互影响。

爱情三角形的顶点就是爱情的三个基本组成成分:亲密、激情、承诺。

亲密成分包括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和分享等内容,是指爱情关系中那些
促进双方亲近、志同道合和不分彼此的感情,能给人带来一种温暖温馨的感觉。

亲密产生于人与人之间强有力的、频繁的和各种方式的相互联系。

亲密感的养成不一定需要靠身体的接触,也就是不一定要靠性接触来维系,这是亲密与激情的最主要的区别。

激情主要指对对方性的欲望,以对身体的欲望激起为特征的一种热情因素。

性的需要是引起这种激情体验的主导模式。

此外,自尊、养育、支配、服从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欲望和需要的表达方式。

承诺是爱情的最后一个成分,指自己愿意投身于与所爱的人保持并主动维持这种情感。

即爱情中的责任与义务,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

爱情三角形的形状代表爱情三种成分的相对关系。

哪个顶点到中心的距离最长,说明这个顶点对应的成分在爱情中主导作用就越强。

反之即这种成分在爱情中的主导作用越弱。

如果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它表示一种平衡的爱情,即完美之爱。

不平衡三角形就存在哪种成分占主导的分类:
喜欢式爱情:亲密感高,但激情和承诺非常低时,就会产生喜爱。

表现为当你对另一方感到亲切、和谐和温暖,但没有强烈的激情或长期的责任承诺。

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这种热情因素,除此之外对对方了了解甚少,也没有对未来的承诺。

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这种理性因素,缺乏亲密和激情。

一些社会中的包办婚姻就是很好地体现。

浪漫式爱情:有亲密和激情两个因素,但是没有承诺。

这种关系注重过程,不在乎结果。

如文学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见的关于浪漫爱情的观点。

友谊式爱情:只有亲密和承诺,缺乏激情。

它的本质是一种长期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友谊。

这种友谊常常出现在身体的吸引力已经衰退的婚姻中。

愚蠢式爱情: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

没有亲密的激情是生理上的冲动,亲密是需要花时间建立,但激情是旋风般的,所以在这种冲动下做出的承诺也是不可信的。

无爱:三个因素都不具备。

由于人本身和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爱情三角形是可以发展、变化和相互影响的。

激情很容易跟亲密中的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而且经常互相煽风点火。

爱情关系中的亲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种关系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一个人对激情的需要,激情也可能由亲昵所激发。

有时候亲密和激情互相冲突,因为亲昵和激情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因人和情境而异。

喜欢式爱情是可能引发激情的,当一方的感情因素发生了变化,这个稳定关系就会发生改变。

这也是人们怀疑:男女之间是否有纯粹的友谊的原因。

同样,责任感也会和前两者相互影响。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责任感是亲密无间的投入和热情的激发的结果。

但是亲密无间的投入和热情的激发也可产生于义务承诺之后。

如在包办婚姻中,双方处于承诺的结合后,在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双方或许会有一种共性,因此会产生亲密感,随着他们对对方的理解的深入,激情也可以是慢慢产生的。

事实上,两个人能否维持一段幸福的爱情,还取决于:
1.现实中的三角形和理想中的三角形。

在浪漫式爱情的过程中产生的新奇感,对对方强烈的迷恋,激动人心的浪漫,那种“浮在云端”的快感,总会逐渐消失。

随着强烈的浪漫式爱情冷却下来以后,面对现实状况,人们常常会感到幻想破灭,特别是那些将浪漫之爱视作双方结合和维持长久关系的人来说,这种感觉就会更加强烈。

这就是当人们发现现实中的三角形和理想中的三角形不符时,对关系就会不满意。

2..自己的三角形和对方的三角形。

爱情不是一条单行道。

如果一个人渴望的是迷恋式的爱情,但另一个人只是想要一段喜欢式爱情,他们在对爱情的理解和要求上不同,他们共同组合出的这个多重三角形就不稳固,因此,他们的爱情关系也就容易出现问题。

3.自己知觉的三角形和对方知觉的三角形。

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没法看到爱情的本质,误将一些情感体验当作了爱情。

比如由于同情而产生的怜悯感;比如由于性产生的冲动;比如一方对另一方强烈追求下表现的体贴,关心,承诺。

这些或许是两方对爱情理解的缺失,或许是一方单方面对爱情的夸大理解,都不是真正的爱情。

在大学生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迷恋式爱情和浪漫式爱情,由于大学生本身资历的局限性,对自我的未来的掌握不足,所以缺乏承诺。

据调查,这个时期的大学生谈恋爱的心理主要是想摆脱孤独寂寞。

但是正如以上分析,处于激情而恋爱的爱情是不完整的。

它并没有让你更好的发现自己,让你的生活变得精彩,反而会使你的生活变得纠缠不清,甚至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所以爱情的基本条件除了需要双方在情感上的爱之外,更需要双方在其他许多因素方面的差异上达到调和,这些因素包括生活背景、观念、行为方式、习惯、人际关系等,这里的调和不是指对差异的忍受和掩饰,更不是指对差异的改造,而是对差异的接纳。

在承认差异、接纳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在“爱”的感受基础上的长期互动过程,经过双方用心经营、培育、呵护,最终使双方的差异缩小了,爱情也就稳固了。

对于大学生来讲,我们对爱情三角理论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这类问题时,用相应的理论和思想指导自己,让自己对爱情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以此帮助自己找到真正的爱情。

参考文献:
【1】Elaine Hatfield 《A New Look at Love,1978》
【2】贾茹吴任钢《论罗伯特·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
【3】王茜《爱情三角形对医学院校大学生恋爱问题的适应指导》
【4】罗伯特·J·斯滕伯格《丘比特之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