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伯格三角理论
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

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J.斯腾伯格提出(Robert J·Sternberg)。
作者对爱情进行了各种分析,认为爱情存在三个要素: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第一要素:亲密(intimacy)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亲密抱含10个基本要素:1.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
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他/她的幸福。
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对方在必要时同样会这样做。
2.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
爱方喜欢跟自己的情侣在一起。
3.当他们在一起做事情时,他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并留下美好记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和力量。
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对方。
情人必须非常看重和尊重对方。
尽管情人可能意识到对方的弱点,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自己对对方的整体尊重。
在艰难时刻能够依靠对方。
在患难时刻爱方仍感到对方跟自己站在一起。
在危急时刻,爱方能够呼唤对方并能指望对方跟自己同舟共济。
5.跟被爱方互相理解。
情侣应互相理解。
他们知道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对方的感情和情绪心领神会,懂得以相应的方式互相作出反应。
6.与被爱方分享自我和自己的占有物。
爱方应乐意奉献自己、自己的时间以及自己的东西给被爱方。
虽然不必所有的东西都成为共有财产,但双方在需要时应分享他们的财务,最重要的是分享他们的自我。
7.从被爱方接受感情上的支持。
爱方能从被爱方得到鼓舞和支持,感到精神焕发,特别是在身处逆境时尤其应该这样。
当你感到似乎一切都在跟你作对,但你意识到只有一件事不会出问题——你的配偶始终跟你站在一起。
这时你就知道你们的关系具有这一因素。
8.给被爱方以感情上的支持。
爱情三角理论――斯滕伯格(美)#(精选.)

爱情三角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RobertJ·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为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情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元素组成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第一种是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
很明显,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不等于爱。
不过友谊还是有可能发展成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
第二种是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和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活动。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剧烈的心跳、双手发抖。
这也许是因为恐惧、焦虑或喜悦。
从生理学来看它们都是类似的情绪体验。
当我们处在愉快的环境氛围中,我们将这种“生理唤醒”体验为喜悦;而当我们处于充满危险与敌意的环境中时,我们将这种胜利唤醒体验为恐惧或愤怒;而加入我们正处在一个浪漫的情景中时,那么我们把这种体验叫做“激情之爱”。
第三种是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
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第四种是浪漫式爱情有只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
第五种是伴侣式爱情只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跟空洞式爱情差不多,没有激情的爱情还能叫爱情吗?这里指的是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没有感觉。
伴侣之爱与激情之爱的狂热不同,它更加深沉和平和,是如同现实生活一般的情感依恋。
最初的爱情之焰会慢慢冷却,并一直保持那种状态——温馨而又相互依赖。
第六种是愚蠢式爱情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
没有亲密的激情顶多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第七种是完美式爱情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
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
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理论篇之斯滕伯格:爱情三角形理论斯滕伯格爱情三角形理论亲密关系像建筑物一样,如果得不到维护和改善,那么它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败。
——斯滕伯格罗伯特.J.斯腾伯格☆Robert Jeffrey Sternberg☆美国心理学家、心理计量学家☆曾为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耶鲁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IBM教授以及美国心理学会主席(2003)☆智力三元论、成功智力理论、爱情三角形理论等。
智力三元理论强调在问题解决中认知过程的重要性,智力包括三个部分──成分、经验和情境,它们代表了智力操作的不同方面。
三元智力理论是当代智力理论的代表之一。
它与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相契合,并将传统智力理论中的智力概念扩大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看待一个人的智力状况。
成功智力理论1996年斯腾伯格在三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更具实用和现实取向的成功智力理论。
强调智力不应仅仅涉及学业,更应指向真实世界的成功。
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关键方面,只有在分析、创造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
斯滕伯格:爱情三角形理论爱情三角形理论斯滕伯格认为,人类的爱情虽然复杂多变,但其基本构成成分不外乎动机、情绪和认知三种,提出了爱情三角形理论。
动机成分是产生爱情行为的驱动力;情绪成分是爱情满足人的身心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如酸甜苦辣的爱情滋味、喜怒哀乐的爱情情绪;认知成分是爱情的理性认识,对情绪和动机有着控制作用;爱情三角形理论以爱情的三种成分为元素,斯腾伯格进一步把动机、情绪和认知各自在两性间发生的爱情关系,分为激情、亲密、承诺。
以动机为主的两性关系是充满激情的,以情绪为主的两性关系是亲密的,以认知为主的两性关系是承诺的。
爱情三角形理论亲密(Intimacy):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爱情三角形理论(1)渴望促进爱人的福祉(2)与爱人共享喜悦(3)对爱人的高度关注(4)在需要得到帮助时能指望爱人(5)与爱人互相理解(6)与爱人分享自我与所有(7)从爱人那里得到情感上的支持(8)为爱人提供情感上的支持(9)与爱人亲密交流(10)肯定爱人的价值亲密因素的十个要素:爱情三角形理论激情(passion):指引发浪漫之爱、身体吸引、性完美以及爱情关系中相关现象的驱力。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2009-08-20 11:32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爱情三角理论-理论概述社会心理学家有个爱情三角理论,认为所有的爱情体验都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亲密只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
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爱情三角理论-亲密第一要素:亲密(Intimacy)“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承诺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认知性)的决定与忠守”(Sternberg)。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亲密包含10个基本要素:1.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
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他/她的幸福。
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对方在必要时同样会这样做。
2.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
爱方喜欢跟自己的情侣在一起。
3.当他们在一起做事情时,他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并留下美好记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和力量。
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对方。
情人必须非常看重和尊重对方。
尽管情人可能意识到对方的弱点,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自己对对方的整体尊重。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2009-08-20 11:32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爱情三角理论-理论概述社会心理学家有个爱情三角理论,认为所有的爱情体验都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亲密只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
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爱情三角理论-亲密第一要素:亲密(Intimacy)“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承诺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认知性)的决定与忠守”(Sternberg)。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亲密包含10个基本要素:1.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
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他/她的幸福。
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对方在必要时同样会这样做。
2.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
爱方喜欢跟自己的情侣在一起。
3.当他们在一起做事情时,他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并留下美好记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和力量。
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对方。
情人必须非常看重和尊重对方。
尽管情人可能意识到对方的弱点,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自己对对方的整体尊重。
图文: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

系起来。
两个⼈不亲密,谈不上知⼰,在⼀起也没有什么话说,缺乏什么共同的理想或是兴趣爱好。
现实⽣活中,如果两⼈的结合仅仅是因为被对⽅的外貌所吸引,那么这种关系往往就是缺乏默契和深层次⼼灵沟通的的 “fatuous love (痴迷的爱)”。
如果有了intimacy和commitment, ⽽没有passion, 那么两个⼈的关系估计就是战友般关系了。
Companion 的意思就是同伴、伴侣。
我个⼈认为这种关系存在在很多中国的家庭婚姻中。
夫妻之前崇尚“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互相理解”、“充满默契”、“⼼⼼相印”,但是却很少听到两个⼈要有如“熊熊⼤⽕燃烧⼀般的激情”。
当然,如果三者都具备,那么这个爱情就会像⼀个三⾓形那样稳固了。
(⼤家都知道三⾓形是⼏何形状⾥⾮常稳固的形状),那么我们这时候就可以管这种爱成为 “consummate love (圆满的爱情)”。
那么这三种元素产⽣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呢?因⼈⽽异。
有的⼈现有passion,才有intimacy,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先“⼀见钟情”了,再开始慢慢了解对⽅,变成“亲密爱⼈”。
也有⼈先有intimacy, 然后才有passion,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从好朋友发展成了男⼥朋友关系。
总之,⽆论是从intimacy开始,还是从passion 开始,最终都要以commitment收尾才能给爱情华商⼀个完美的⼤句号。
如果⼀段爱情从commitment开始,那是⽐较奇怪的,因为谁会⼀上来就给对⽅⼀⼤堆承诺,说“你就是我的唯⼀了,我这辈⼦就跟定你了。
”对了,忘了童养媳和⾮⾃由恋爱这些旧社会现象了,看来还真是有⼈会⼀上来就给承诺的。
总之,在爱情中,这三个因素都应该具备,否则这种关系构不成⼀个稳定的爱情三⾓,长久不了。
但是,是不是需要这三种因素都很平衡呢?不⼀定。
当然,如果你希望你的爱情完美,也就是希望你的爱情三⾓形看上去漂亮,那么最好还是争取让每个⾓都是60度吧!等⾓、等边三⾓形是最漂亮的,如果你的爱情三元素趋于平衡,那么你的爱情也将是近于完美的。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爱情”究竟是什么?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对此做出了解答,他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是理解“爱”的另一扇窗。
在文学中人们总是努力构建一些理想爱情的模式,然后力图在现实世界里还原。
但很少有人能填平文学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我们终归还是需要生活在这个充满冷静和理性的世界里,与其充因为充满理想而受到挫伤害,倒不如老老实实坐下来研究一会理性世界中的“爱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当文学和哲学都对这个问题力不从心时,心理学家为我们开启了另一扇理解“爱”的窗户,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说的。
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RobertJ·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为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情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元素组成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第一种是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
很明显,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不等于爱。
不过友谊还是有可能发展成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
第二种是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和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活动。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剧烈的心跳、双手发抖。
这也许是因为恐惧、焦虑或喜悦。
从生理学来看它们都是类似的情绪体验。
当我们处在愉快的环境氛围中,我们将这种“生理唤醒”体验为喜悦;而当我们处于充满危险与敌意的环境中时,我们将这种胜利唤醒体验为恐惧或愤怒;而加入我们正处在一个浪漫的情景中时,那么我们把这种体验叫做“激情之爱”。
第三种是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
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学说

第一种喜欢式爱情(Liking):只有亲密,在一起
感觉很舒服,但是觉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 意厮守终生。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显然, 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并不等于爱情。不过友 谊还是有可能发展成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 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
第二种迷恋式爱情(Infatuated love) :
只有激情体验。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除此之 外,对对方了解不夗,也没有想过将来。只有激 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第一次的恋爱总 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与稳重,是一种受到 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爱情。
• 爱情三角理论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被激情之爱 左右,一味地、没有原则地去迷恋他人,在保持 爱情的激情时,也要去寻求相互的理解、支持、 观念与信念相互适应,寻求亲密的伴侣的关系。 完美的爱情才能有完美的感觉。告别愚昧,告别 空洞,去追求属于你的完美爱情。
Thank you !
请在此添加司的署名信息
• 然而,具备三个要素并不意味着爱情就成为现实,爱情需 要更夗的努力来调节这三者的关系。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难怪现在有人认为爱是一种能力,并非天生就有, 需要不断的锻炼和实践才能培养出来。爱是一种能力,被 爱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还需要成为一种艺术。在这个连爱 情都需要能力才能支撑的时代,艺术地谈一场真正的恋爱 谈何容易!从这三个构成要素来看,要找到并享受真正的 恋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许夗人以为他们正在谈恋爱,但 他们不知道那并不是爱情,充其量只是还没成熟的类爱情 戒者非爱情。
爱情三角理论-恋爱分类 Huston将恋爱分为四类: 1、 加速-停止型:起初进展极快,然後逐渐缓慢,无法 走入婚姻。 2、 加速型:速度不若加速-停止型快,走得顺畅,感情 有增无减。 3、 中度型:速度较前两型慢。 4、 延长型:步调慢,长路多年,也许有结果,也许说 分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情三角理论 编辑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中文名 爱情三角理论 外文名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发 表 罗伯特· J ·斯多伯格 组 成 激情、亲密和承诺 七种类型 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等 成 分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 目录
1简介 2要素 ▪ 亲密 ▪ 激情 ▪ 承诺
3类型 ▪ 喜欢式爱情(Liking) ▪ 迷恋式爱情(Infatuated love) ▪ 空洞式爱情(Empty love) ▪ 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 ▪ 伴侣式爱情伴侣的爱(Companionate love) ▪ 愚蠢式爱情(Fatuous love) ▪ 完美爱情(Consummate love) 4分类 5总结 1简介编辑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爱情三维量表 Robert J. Sternberg (罗伯特· J ·斯多伯格)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发表。
三要素 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承诺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认知性)的决定与忠守(Sternberg)。 社会心理学家有个爱情三角理论,认为所有的爱情体验都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亲密只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2要素编辑
亲密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亲密包含10个基本要素: 1.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他/她的幸福。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对方在必要时同样会这样做。 2.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爱方喜欢跟自己的情侣在一起。 3.当他们在一起做事情时,他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并留下美好记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和力量。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对方。情人必须非常看重和尊重对方。尽管情人可能意识到对方的弱点,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自己对对方的整体尊重。 在艰难时刻能够依靠对方。在患难时刻爱方仍感到对方跟自己站在一起。在危急时刻,爱方能够呼唤对方并能指望对方跟自己同舟共济。
亲密(Intimacy) 5.跟被爱方互相理解。情侣应互相理解。他们知道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对方的感情和情绪心领神会,懂得以相应的方式互相作出反应。 6.与被爱方分享自我和自己的占有物。爱方应乐意奉献自己、自己的时间以及自己的东西给被爱方。虽然不必所有的东西都成为共有财产,但双方在需要时应分享他们的财务,最重要的是分享他们的自我。 7.从被爱方接受感情上的支持。爱方能从被爱方得到鼓舞和支持,感到精神焕发,特别是在身处逆境时尤其应该这样。当你感到似乎一切都在跟你作对,但你意识到只有一件事不会出问题——你的配偶始终跟你站在一起。这时你就知道你们的关系具有这一因素。 8.给被爱方以感情上的支持。在逆境下,爱方应与被爱方在精神上息息相通,并给予感情上的支持。 9.跟被爱方亲切沟通。爱方能够跟被爱方进行深层次和坦诚的沟通,分享内心深处的感情。当你为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感到困窘为难时,你仍能推心置腹地跟被爱方交谈,这时你所经历的就是这种沟通。 10.珍重被爱方。爱方要充分感到对方在共同生活中的重要性。当你认识到你的配偶比你所有的物质财富都更为重要时,就知道你对被爱方具有这种珍重和珍爱。
激情
激情(passion) 激情是一种“强烈地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见了对方,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方相处,有一种兴奋的体验。性的需要,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其它自尊、照顾、归属、支配、服从也是唤醒激情体验的源泉。 激情的发展大致经历3个阶段:①由于意识控制减弱,身体的变化和表情动作越来越失去控制,细微的动作由于高度紧张而发生紊乱。人的行为服从于所体验着的情感。②人失去意志的监督,发生不可控制的动作和失去理智的行为,这些动作在事后回想起来会感到羞耻和后悔。③出现在激情爆发之后,此时会出现平静和某种疲劳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精力衰竭,对一切事物都抱着不关心的态度,有时还会精神萎靡,即所谓激情休克。 激情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激情能激励人们克服艰险,攻克难关;消极的激情常常对正常活动具有抑制的作用或引起冲动行为。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的人能控制自己消极的激情。
承诺
承诺(commitment) 承诺由两方面组成:短期的和长期的。 1.短期方面就是要做出爱不爱一个人的决定。 2.长期方面则是作出维护这一爱情关系的承诺,包括对爱情的忠诚,责任心。也就是结婚誓词里说到的“我愿意!”,是一种患难与共、至死不渝的承诺。 两者不一定同时具备。比如决定爱一个人,但是不一定愿意承担责任,或者给出承诺;又或者决定一辈子只爱他/她,但不一定会说出口。
3类型编辑
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坦伯格根据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组成了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
喜欢式爱情(Liking) 只有亲密,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是觉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生。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显然,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并不等于爱情。不过友谊还是有可能发展成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
爱情三角理论 迷恋式爱情(Infatuated love) 只有激情体验。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与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爱情。
空洞式爱情(Empty love) 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的为了结婚的爱情。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 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 伴侣式爱情伴侣的爱(Companionate love) 有亲密关系和承诺,缺乏激情。跟空洞式“爱情”差不多,没有激情的爱情还能叫爱情吗?这里指的是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却没有感觉。
愚蠢式爱情(Fatuous love) 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没有亲密的激情顶多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完美爱情(Consummate love) 同时具备三要素,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 斯坦伯格很聪明,在这些爱情前面都加了一个“式”字,因为在他看来,前面列举的六种都只是类爱情或非爱情,在本质上并不是爱情,只有第七种才是爱情,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类爱情和非爱情的情形实在太多,以致把具备三要素的爱情基本当作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状态。 另外一种类型叫做无爱(Nonlove):三个因素都不具备。
4分类编辑
Huston将恋爱分为四类: 1、 加速-停止型:起初进展极快,然後逐渐缓慢,无法走入婚姻。 2、 加速型:速度不若加速-停止型快,走得顺畅,感情有增无减。 3、 中度型:速度较前两型慢。 4、 延长型:步调慢,长路多年,也许有结果,也许说分手。
5总结编辑
激情是爱情的发动机,没有激情,爱情就缺少了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亲密是爱情的加油站,没有了亲密,爱情就容易枯竭,承诺是爱情的安全气囊,没有了承诺,爱情就多了几份危险,时刻有崩溃的可能。 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构成了爱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爱情,正如三点确立一个平面,缺少任何一个点,这个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斯坦伯格之所以把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的爱情称为完美式爱情,是因为建立一段稳定、持续的爱情需要恋爱双方耗尽毕生的精力去培育、呵护,那是一项贯穿人生的浩大工程。
爱情三角理论 然而,具备三个要素并不意味着爱情就成为现实,爱情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调节这三者的关系。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怪有人认为爱是一种能力,并非天生就有,需要不断的锻炼和实践才能培养出来。爱是一种能力,被爱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还需要成为一种艺术。在这个连爱情都需要能力才能支撑的时代,艺术地谈一场真正的恋爱谈何容易! 从这三个构成要素来看,要找到并享受真正的恋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许多人以为他们正在谈恋爱,但他们不知道那并不是爱情,充其量只是还没成熟的类爱情或者非爱情。 由於那么多大龄青年面临找对象的困难,单身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很大程度上是对理想爱情近乎顽固的执着。他们是爱情最后的信徒和守候者,为真爱不惜配上自己的黄金年代。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这是执迷不悟,但对他们而言,爱情绝对是苛刻的,而不是凑合的,更不是随便的。 爱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没有能力的勇气,有心无力。虽然如此,芸芸众生并不是等具备了这三要素以后才开始谈恋爱。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在这三个要素里面,除了激情之外,亲密和承诺的实现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转化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是激情,要维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们常常忽视了这一点。 或许,我们与爱情还有一段永远无法克服的距离,爱情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不断迫近的目标和不断改变的体验。这可能有点残酷,但如果事实如此,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去爱和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