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
阿翁错记录的青藏高原西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阿翁错记录的青藏高原西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前言: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全球的“天空之屋”。
这里的气候和环境受到了全新世以来的许多变化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关注阿翁错收集的数据,探讨青藏高原西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一、阿翁错的位置与背景阿翁错位于青藏高原西部,是一个高原湖泊。
由于其靠近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相对较高,不仅能够记录高原自身的气候变化,还能够反映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二、气候变化1. 温度变化:阿翁错记录了全新世以来的温度变化。
数据显示,近千年来,这一地区的平均气温有所上升。
尤其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温度上升速度明显加快。
这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
2. 降水变化:阿翁错也记录了全新世以来的降水变化。
近几个世纪以来,这一地区的降水量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温度上升导致蒸发增加,降水量减少的结果。
降水的减少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3. 季节性变化:阿翁错的长期记录还显示了青藏高原西部季节性变化的模式。
随着全球变暖,该地区的冬季变得更加温暖,夏季变得更加炎热。
这对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和冰川等自然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三、环境变化1. 冰川消失:阿翁错记录了青藏高原西部冰川消失的情况。
不断上升的温度导致了冰川的融化,一些小型冰川甚至已经完全消失。
冰川的减少对于该地区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
2. 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同样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影响。
许多物种无法适应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这对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保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3. 水资源争夺:由于降水减少,青藏高原西部的水资源变得日益紧张。
这导致了其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争夺加剧,可能引发积极的解决方案,也可能引发潜在的冲突。
结论:通过阿翁错的记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青藏高原西部全新世以来气候与环境的变化。
温度的上升、降水的减少、冰川的消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都反映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

青藏高原的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青藏高原是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冰川集聚地。
它的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密切相关,对地球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起着重要影响。
1. 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地质演化青藏高原形成于中新世晚期至第四纪早期,是由印度板块向北撞击欧亚板块而形成的。
这一过程引起了地壳的变形和隆起,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高原地貌。
青藏高原还经历了多次的地壳运动,包括地震和火山活动,这些地质作用也对高原的环境演化产生了影响。
2.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与气候变迁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海拔气候和山地气候。
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逐渐增加。
此外,高原上还存在大量的冰川和积雪,对全球气候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然而,近年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气温不断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加剧。
据研究,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在不断缩小,融水对河流径流量的贡献日益增加。
另一方面,降水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雨季和旱季的差异变得更加明显,降水量不均匀分布,对高原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
3. 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变化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植被和动物群落。
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原上一些植被类型出现了转变。
例如,高原草甸和湿地面积减少,而荒漠化和石漠化的现象加剧。
这些变化引起了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对高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威胁。
此外,青藏高原还是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来自高原的河流,如长江和黄河,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起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原水文系统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流量减少和水质恶化。
4. 青藏高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对青藏高原的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和学者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例如,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推进生态环保工程,限制人类活动对高原的干扰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高原生态系统的变化和演化规律,为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之一。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使得青藏高原的气候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本文将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对青藏高原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1. 气温时空分布特征青藏高原的气温呈现明显的分带特征,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降低。
一般来说,高原地区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海拔高度较大,导致大气压力和密度较低,空气稀薄,所以相同的能量辐射,温度相对较低。
除了受海拔的影响,青藏高原的气温还受到地形、风向等因素的影响。
在时空分布上,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气温较高,而西部和北部地区气温较低。
这是因为东部和南部地区靠近低纬度地区,阳光辐射比较强烈,加上湿润的气候环境,使得气温相对较高。
而西部和北部地区靠近高纬度地区,阳光辐射弱,加上干燥的气候,导致气温相对较低。
此外,青藏高原的气温还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
这是由于夏季高原地区受到了副高的控制,大气层中的湿气较多,降水较多,而冬季受到了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2. 降水时空分布特征青藏高原的降水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带特征。
一般来说,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北部地区降水较少,东部和南部地区降水较多。
这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处于地球的反气旋带上,平均流向为由西向东,在降水时常常受到西风带或东风带的影响,西部和北部地区常常处于干旱带和亚洲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下,降水较少。
而靠近海洋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则更容易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较多。
此外,青藏高原的降水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一般来说,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这是由于夏季副热带高压北抬,导致季风气流的北抬和增强,所以夏季降水较多;而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南下,阻挡了季风气流的北抬,所以冬季降水较少。
总结起来,青藏高原的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气温受海拔、地形、风向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降低的趋势;降水受季风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降水逐渐减少的趋势。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与变化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与变化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拥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变化。
本文将从降水、温度和风力三个方面探讨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与变化。
一、降水青藏高原地处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和冈底斯山的腹地,是亚洲大陆内陆极地气团和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区域。
由于高原的高海拔和复杂的地形,青藏高原的降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东南部和中部地区年降水量较多,呈现出春夏季集中、秋冬季稀少的特点,降水主要以夏季的暴雨和冬季的雪为主。
而西部和北部地区降水相对较少,主要以冬季的降雪为主。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的降水分布出现了一些变化,部分地区的降水量有所增加,导致山区的冻土融化、冰川萎缩等现象加剧。
二、温度青藏高原的气温差异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
高原的平均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呈现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渐降低的趋势。
由于高原地处亚洲大陆内陆,受到季风气候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北部和西部地区的气温较低,冬季极端低温可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以上。
而东南部地区的气温较高,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0摄氏度以上。
另外,由于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和绝对高度,高原上的日照时间较长,辐射量较大,气温的日较差也较大。
三、风力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风速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由于高原地处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山脉的交汇点,青藏高原形成了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导致强风频繁出现。
每年春季到秋季,高原上经常出现强烈的西南风和西北风,尤其是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山谷地带,风速可达每秒30米以上。
这种强风不仅对高原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也为风能利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总结而言,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与变化主要表现在降水、温度和风力三个方面。
高原地区的降水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而近年来的气候变暖导致部分地区降水量有所增加。
高原的气温差异较大,山地地区气温较低,平原地区气温较高,而日照时间较长的高原气温的日较差也较大。
青藏高原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湖泊环境响应

青藏高原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湖泊环境响应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青藏高原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湖泊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地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青藏高原的气候也在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的湖泊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首先分析青藏高原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
随后,我们将探讨这些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湖泊的水位、水质、生态结构等方面。
我们将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现场观测数据、遥感影像以及气候模型输出结果,揭示气候变化对湖泊环境的具体影响机制和过程。
本文还将对青藏高原湖泊环境的响应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将评估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脆弱性,探讨湖泊环境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湖泊的响应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湖泊环境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动态变化过程。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也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气候变化和湖泊环境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特征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近40年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特征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温度、降水、风速等多个方面。
在温度方面,青藏高原整体呈现显著的增温趋势。
根据气象观测数据,过去40年中,高原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约1-2摄氏度。
这种增温趋势在冬季尤为明显,导致高原冬季的气温逐渐接近甚至超过夏季。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高原的生态系统,也对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降水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青藏高原的降水总量在过去40年中呈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但降水分布却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和时间异质性。
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减少。
这种降水模式的变化对高原的水资源、湖泊环境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大地形气候效应

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大地形气候效应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其大地形气候效应。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最高的高原,其独特的地形和地理位置赋予了其特殊的气候特性,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青藏高原的基本气候特征,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主要气候要素的现代变化趋势。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分析这些气候特征如何受到大地形气候效应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传递和放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青藏高原在现代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和作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最高、最大、最年轻的高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对现代气候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现代气候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具有明显的高原特色。
由于海拔高,大气压低,气温低,降水形式以雪为主,雪线低,冰川广布。
这种气候类型使得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但同时也为高原生物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
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日较差大的特点。
夏季,太阳辐射强,地面加热迅速,气温高;冬季,由于高海拔和地形的影响,青藏高原的气温较低。
同时,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升温快,夜晚地面散热快,降温迅速,因此日较差大。
再次,青藏高原的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夏季,随着季风的推进,青藏高原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降水较多,而冬季则降水稀少。
这种降水分布不均的特点对高原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青藏高原的气温也在逐渐升高,降水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这些气候变化对高原的生态环境、冰川融化、水资源分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青藏高原的现代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原山地气候、气温变化的季节性和日较差大、降水分布不均以及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青藏高原高原气象与环境变化

青藏高原高原气象与环境变化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同时也是亚洲的最大高原。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海拔,青藏高原的气候和环境独特而复杂。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青藏高原的气象和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青藏高原的气象和环境变化,从气候变化、水文循环、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气候变化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晴雨表”,其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年来,青藏高原表现出明显的气候变暖趋势,温度上升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特别是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地区,温度升高速度更为显著。
这种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极大影响。
二、水文循环青藏高原是亚洲最大的水源地之一,其上汇集了亚洲和世界许多重要河流的源头,如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
因此,青藏高原的水文循环对亚洲和世界的水资源分配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青藏高原的冰川和雪水资源出现了减少趋势。
一些重要的山区河流如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在过去几十年中,其径流量也出现了明显下降。
这种水文变化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生态系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草甸和荒漠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压力和挑战。
一方面,气候变暖加剧,高原植被对温度敏感,导致草甸、湿地和冰川的退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另一方面,过度开发和利用青藏高原的自然资源、超载放牧和矿产开采等活动,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四、人类活动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部和西藏自治区的重要经济区域,也是重要的战略区域。
为了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各种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公路、水电站和城镇化等活动快速展开。
这些活动大大改变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环境压力。
同时,过度的人类活动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19, 9(11), 1042-1049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journal/aghttps:///10.12677/ag.2019.911110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Precipitation Change on the TibetPlateau under the Backgroundof Global WarmingXianru Li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Received: Oct. 22nd, 2019; accepted: Nov. 1st, 2019; published: Nov. 8th, 2019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onthly reanalysis data of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resolution0.125˚ × 0.125˚) of ECMWF from 1979 to 2018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tre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 sensitive areas by using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regression analysis, signi-ficance test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overall temperatur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areas, and the tempera-ture on the plateau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west to east,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em-perature of four seasons. There are two obvious low temperature centers on the plateau, namely the Kunlun mountain area and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and the high temperature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Qaidam basin area.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nual precipita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Precipitation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the northwest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plateau. The main precipitation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region, and the secondary precipitation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Sichuan pla-teau region. There are a dry season and a rainy season on the plateau. Precipitation in most areas is concentrated in summer, while winter is the dry season of the year. 3) The plateau as a whole shows a trend of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there are five areas with relatively sensitiv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the sensitive areas in the middle of the plateau show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4) Precipitation in most area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id not show an ob-vious change trend. The regions with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recipitation were the eastern Tanggla Mountain and the Yarlung Zangbo Grand Canyon, while the regions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were the south Tibet valley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plateau and the Xining region in the east of the plateau.KeywordsQinghai-Tibet Plateau,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nge Trend李娴茹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李娴茹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收稿日期:2019年10月22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1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8日摘 要本文使用1979~2018年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地表气温和降水逐月再分析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变化敏感区域的趋势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19, 9(11), 1042-1049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journal/aghttps:///10.12677/ag.2019.911110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Precipitation Change on the TibetPlateau under the Backgroundof Global WarmingXianru Li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Received: Oct. 22nd, 2019; accepted: Nov. 1st, 2019; published: Nov. 8th, 2019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onthly reanalysis data of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resolution0.125˚ × 0.125˚) of ECMWF from 1979 to 2018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tre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 sensitive areas by using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regression analysis, signi-ficance test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overall temperatur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areas, and the tempera-ture on the plateau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west to east,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em-perature of four seasons. There are two obvious low temperature centers on the plateau, namely the Kunlun mountain area and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and the high temperature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Qaidam basin area.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nual precipita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Precipitation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the northwest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plateau. The main precipitation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region, and the secondary precipitation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Sichuan pla-teau region. There are a dry season and a rainy season on the plateau. Precipitation in most areas is concentrated in summer, while winter is the dry season of the year. 3) The plateau as a whole shows a trend of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there are five areas with relatively sensitiv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the sensitive areas in the middle of the plateau show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4) Precipitation in most area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id not show an ob-vious change trend. The regions with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recipitation were the eastern Tanggla Mountain and the Yarlung Zangbo Grand Canyon, while the regions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were the south Tibet valley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plateau and the Xining region in the east of the plateau.KeywordsQinghai-Tibet Plateau,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nge Trend李娴茹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李娴茹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收稿日期:2019年10月22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1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8日摘 要本文使用1979~2018年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地表气温和降水逐月再分析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变化敏感区域的趋势特征。
结果表明:1) 青藏高原整体气温明显低于周边地区的温度,高原上的气温自西向东逐渐增长,四季气温差异明显。
高原上存在两个明显的气温低值中心,分别是昆仑山地区和祁连山附近,高值中心位于柴达木盆地地区。
2) 青藏高原南北两地的年降水量差异明显,从高原西北部到东南部,降水逐渐增多,主要降水中心位于雅鲁藏布江地区,次降水中心位于川西高原地区。
高原上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则为一年中的旱季。
3) 高原整体呈现出增温的趋势,且存在五个气温变化较为敏感的区域,中部的敏感区域增温明显。
4) 青藏高原上大部分地区降水未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降水显著减少的区域为唐古拉山东部和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降水显著增加的区域为高原西南部的藏南谷地和高原东部的西宁地区。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温,降水,空间分布,变化趋势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与人类的未来紧密相关[1]。
近100年来,由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和自然气候的不断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已被人们广泛地接受[2]。
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极端事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均产生变化,如:高温和霜冻、洪涝和干旱、沙尘和雾霾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3] [4] [5]。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显著区之一[6],对我国气候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全球气候未来的发展变化。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 m ,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7]。
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为复杂的高原,属于全球气候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高大的地形对于我国乃至北半球大气环流及全球气候系统都有重要的影响[8]。
此外,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其丰富的李娴茹水资源储备对于我国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9]。
因青藏高原具有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和植被类型齐全等独特的属性,属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10],又因其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是中国气候变化的启动区[11]。
2000年以来,气候变化越来越剧烈,青藏高原是研究气候变化与生态变化的理想区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作为气候变化的放大器[12][13],气温和降水等气候条件都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影响我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发展和变化[14]。
对于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原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敏感区域(即变化更加显著的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较少[15]。
因此,本文将针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敏感区域气温和降水的波动特征和变化趋势,这将有助于加深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了解,同时可以为研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变化成因和预测提供参考。
2. 资料与方法2.1. 资料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气温和降水逐月再分析数据(分辨率0.125˚× 0.125˚)来分析地面平均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资料选取时间为1979~2018年,运用了近40年来的最新数据进行研究。
2.2. 方法为了探究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本文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等统计学方法。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
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
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简便地求得未知的数据,并使得这些求得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最小二乘法还可用于曲线拟合。
其他一些优化问题也可通过最小化能量或最大化熵用最小二乘法来表达。
本文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函数模型后可用于计算未知的数据,并使得这些求得的数据与实际数据间误差的平方和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