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气候区划

合集下载

[知识]中国地理气候及区域划分

[知识]中国地理气候及区域划分

中国地理气候及区域划分中国气候1.青藏高原地区因海拔大都在4000米以上,因此属于高原山地气候;2.西北地区大部分远离海洋,靠近亚洲高压源地,大陆性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3.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北部地区,纬度较高,年积温在1400°以下,属寒带针叶林气候;4.华北和东北地区及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在八百毫米以下,受夏季风影响,属温带季风气候;5.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大,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为中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西双版纳地区和雷州半岛及台湾南部地区,位于热带,大部分时间受西南和东南季风控制,常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区域划分:按经济带划分1.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8个省、区、市)。

2.中部内陆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3.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个省、区)。

按行政区域划分:1.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市、区)。

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连(4个省、市)。

3.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宁波、夏门、青岛(10个省、市)。

4.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市)。

5.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市)。

6.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① 三大地带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②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③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

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

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

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
气候条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亦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政要、科学家、政府和公众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现行的中国气候区划均是以不同气候要素指标的多年均值为基础的,旨在表征气候状态的区域差异。

然而在气候变化速率不断加快的今天,已有的气候区划并不能表达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也不能反映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害与环境风险。

本文利用1961~2010年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值、波动特征值定量识别气候变化,结合中国地形特点,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完成了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

一级区划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将中国气候变化(1961~2010年)划分为5个变化趋势带,即东北-华北暖干趋势带、华东-华中湿暖趋势带、西南-华南干暖趋势带、藏东南-西南湿暖趋势带以及西北-青藏高原暖湿趋势带;二级区划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波动特征,在一级区划基础上划分为14个波动特征区。

参考来源
[1]史培军,孙劭,汪明,李宁,王静爱,金赟赟,顾孝天,尹卫霞.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44(10):2294-2306.
只研地理与教育只搞交流与分享只做研究与学术。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1. 中国的气候区划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理多样的国家,拥有多种气候类型。

根据气象学的研究,中国的气候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大的气候区域:•北亚太平洋海洋性气候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夏季湿热,冬季温和湿润。

•东亚大陆性气候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

•北亚高原气候区: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高原地带,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少,温差较大。

•四川盆地气候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地区,夏季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非洲季风气候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藏南季风气候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西南季风气候区: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2. 中国气候的季节变化中国的气候季节变化明显,通常分为四季:春、夏、秋、冬。

•春季:春季通常从3月开始,天气逐渐变暖,植物开始发芽,春雨频繁,气温逐渐升高。

•夏季:夏季从6月开始,气温较高,天气炎热,降水较多,台风活动频繁。

•秋季:秋季从9月开始,气温逐渐变凉,降雨减少,是中国农作物丰收的季节。

•冬季:冬季从12月开始,气温较低,北方地区经常下雪,南方地区气温较暖,但也会有冷空气来袭。

3. 中国的降水分布中国的降水分布不均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东部沿海地区:降水相对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表现为明显的季风气候。

•西南地区:降水也比较多,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受到南亚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西北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主要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降水较少,主要以雪为主。

•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易发生干旱。

4. 中国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中国的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气候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变化:•平均气温上升:全国平均气温逐渐上升,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升温速度更快。

•降水量变化不确定:部分地区的降水量显著增加,而另一些地区的降水量则显著减少。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区划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多种气候类型。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国的气候特点,人们对中国的气候进行了区划。

气候区划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于对气候进行研究和描述。

中国的气候区划主要基于气温、降水和季风等因素进行划分,下面将对中国的气候区划进行详细介绍。

一、热带气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南部属于热带气候区,这个区域气温高,年平均温度超过20摄氏度,并且降水充沛。

热带气候的典型代表是海南岛和台湾地区,这些地方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二、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是指位于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之间的区域,中国的亚热带气候主要包括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地。

这些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降水较为充沛。

其中,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尤为适宜农业生产,被誉为中国的“麦田”。

三、温带气候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区,这个区域的气温和降水相对较为适宜。

中国的北方黑龙江、辽宁以及东北地区属于寒冷型温带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凉爽。

而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则属于暖温带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炎热。

四、西北干旱气候中国的西北地区主要由高原和戈壁沙漠组成,属于干旱气候区。

这个区域的气温较高,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

西北干旱气候对植物生长和农业产出的限制较大,是中国最具挑战性的气候类型之一。

五、青藏高原高寒气候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寒气候,这里气温低,冰川和雪峰常年覆盖,降水量较大。

由于气候寒冷,植被生长稀疏,人口稀少。

六、东南沿海地区的季风气候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属于季风气候,这个区域的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潮湿,雨水充沛。

综合来说,中国的气候呈现出南北温差大、东西降水分布不均等的特点。

综上所述,中国的气候区划主要包括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西北干旱气候、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季风气候。

每个气候区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挑战,这些特点和挑战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旅游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了解青藏地区气候特点,阅读教案二即可

了解青藏地区气候特点,阅读教案二即可

了解青藏地区气候特点,阅读教案二即可。

青藏高原地域辽阔,环境复杂,海拔高低差异巨大,气温、降水及行业的冷暖差距也非常大,其主要分为西藏地区、青海地区、云南地区以及四川地区四个部分。

因此,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也因此而不同。

在西藏地区,该地区极度干旱,年平均气温很低,多数地区气温在零下20度以下,因此夏天白天的气温要远高于晚上,并经常发生大幅度的温差。

而在青海地区,该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温也会低于西藏地区,而降水则比西藏地区要多一些。

四川地区则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气候较为温和,与青海地区相比,四川地区的气温要略微高一些。

云南地区则是典型的云南-贵州高原气候,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是冬暖夏凉的地方,日照时间能达到2000小时以上,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以上。

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也表现为由地带性气候向高原型气候的过渡。

青藏高原的地带性气候有典型的季节性和高度性,地区气候因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而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可将青藏高原沿海拔高度从低到高分为北温带草原带、对风向山区、青藏高原山地荒漠带、冰川雪山区四个气候带。

总体来说,青藏高原气候特点的差异和复杂性非常明显,需要详细地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相关工作和研究。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对当地的人们和经济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了解以上青藏高原的气
候特点后,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科学优势,探索和发展与此相关的科学技术,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推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

中国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

中国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青藏高原地处亚洲大陆中部的高原地带,东临中国内地,南邻喜马拉雅山脉,西抵横断山脉,北界昆仑山脉,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整个青藏高原地势崇山峻岭,气候严寒干燥,地理环境非常恶劣。

二、地形特点青藏高原是一片地势较高的高原,平均海拔约4500米,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上十大最高海拔山峰的集中地。

青藏高原的地形呈现出高原地势、峡谷河谷、山地丘陵等多样化的地貌形态,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质奇观,如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和昆仑山脉等。

三、气候特点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腹地,地处高纬度和高海拔,气候条件复杂多变。

青藏高原的气候主要表现为寒冷干燥、雨量不足、气温明显、温差大和阳光强烈等特点。

同时由于地形地势的影响,青藏高原还存在着高山峡谷气候和垂直气候等不同的气候类型。

四、生态环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拥有着许多独特的生态资源。

高原草甸、森林、湿地、冰川、高山荒漠等各种生态系统都存在于这片土地上。

同时,青藏高原还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孕育着长江、黄河等中国重要的河流。

五、文化特色青藏高原是中国著名的多民族地区,这里生活着汉族、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数十个少数民族。

不同的民族在这里都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其中,西藏地区更是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传统,佛教文化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影响。

六、资源开发青藏高原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

在西藏地区,有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如稀土、铜、锌、铅、金、银等。

同时,青藏高原还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这里拥有着丰富的冰雪资源,正在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基地。

七、旅游资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受人们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雪山、高山草甸、神秘的湖泊、悠久的寺庙,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情和特色。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

第1章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5 000 m,地域辽阔,面积近24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在全球的高原高山区域占有重要的席位。

海拔4 500 m以上的高原腹地年平均气温在0 °C以下,有大片面积最暖月平均气温低于10 °C,这样寒冷的气候也只有地球的两极地区可以与之相比。

它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

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保有许多蔚为奇观的地质遗迹和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孕育了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使之成为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

高原机场的建成和空中航线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该地区相对落后的交通面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然而,青藏高原复杂的地形地貌、中纬西风带,以及印度季风与亚洲大陆季风在高原东部的交汇,构成了高原机场复杂多变的天气气候背景。

高原机场低气压、缺氧、温差大等飞行环境和强烈的风切变、乱流天气则极大地增加了航空安全飞行的难度。

本章综合介绍了青藏高原的大气环流及边界层特征以及高原机场的飞行环境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1.1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和气候概况1.1.1 地理范围及地形地貌1. 地理区划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其主体部分在我国青海和西藏,高原由此得名。

我国境内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西起帕米尔高原,东接秦岭,横跨31个经度,东西长约2 945 km;南自东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迄祁连山西段北麓,纵贯约13个纬度,南北宽达1 532 km,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6.8%。

青藏高原范围涉及6个省区、201个县(市),即西藏自治区(错那、墨脱和察隅等3县仅包括少部分地区)和青海省(部分县仅含局部地区),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省西部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缘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以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的部分地区。

中国地理的四大自然区划

中国地理的四大自然区划

中国地理的四大自然区划中国地理的四大自然区划是指中国国土范围内的东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四个主要地理区域。

这四大自然区划分布于中国不同的地理位置,具有各自独特的地貌、气候、生态以及资源分布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自然区划的特点。

一、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农业生产区和重要的资源能源基地。

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

东北平原气候寒冷,降水充沛,农业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

此外,东北平原地下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中部,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和山西等省区。

这片地区以其独特的黄土地貌而闻名,因为其由长期风蚀和水蚀形成的黄色土壤而得名。

黄土高原多山丘、峡谷,地势较高,而且缺乏表层水。

由于地貌和气候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土地肥力较差。

然而,这片地区仍然在农牧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以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为主。

此外,黄土高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充满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中国的东部,沿长江两岸分布,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经济发展区。

这片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和渔业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季风盛行。

该地区农作物种植以水稻、小麦、蔬菜等为主,并且也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

此外,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工商业发达,人口密集,成为国内外投资和贸易的热点地区。

四、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全球最大的冰雪储量区。

该地区地势崇山峻岭,气候寒冷干燥。

青藏高原地区水资源丰富,以地下水和高山湖泊为主要水源。

青藏高原不仅具有独特的地理景观,如珠穆朗玛峰、扎什伦布寺等,还是多个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等。

青藏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高,生态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屋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