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合集下载

青藏高原的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

青藏高原的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

青藏高原的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青藏高原是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冰川集聚地。

它的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密切相关,对地球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起着重要影响。

1. 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地质演化青藏高原形成于中新世晚期至第四纪早期,是由印度板块向北撞击欧亚板块而形成的。

这一过程引起了地壳的变形和隆起,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高原地貌。

青藏高原还经历了多次的地壳运动,包括地震和火山活动,这些地质作用也对高原的环境演化产生了影响。

2.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与气候变迁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海拔气候和山地气候。

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逐渐增加。

此外,高原上还存在大量的冰川和积雪,对全球气候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然而,近年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气温不断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加剧。

据研究,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在不断缩小,融水对河流径流量的贡献日益增加。

另一方面,降水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雨季和旱季的差异变得更加明显,降水量不均匀分布,对高原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

3. 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变化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植被和动物群落。

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原上一些植被类型出现了转变。

例如,高原草甸和湿地面积减少,而荒漠化和石漠化的现象加剧。

这些变化引起了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对高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威胁。

此外,青藏高原还是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来自高原的河流,如长江和黄河,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起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原水文系统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流量减少和水质恶化。

4. 青藏高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对青藏高原的环境演化与气候变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和学者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例如,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推进生态环保工程,限制人类活动对高原的干扰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高原生态系统的变化和演化规律,为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是全球具有重要地理特征的地区之一。

它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并横跨西藏、青海和四川等省份。

拥有广袤宽阔的地理区域,青藏高原形成了独特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海拔普遍在4,000米以上,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

由于其高度,该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原上存在大量的山脉、高原湖泊、冰川以及大面积的草原等地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

山脉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地貌特征之一。

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等层层叠嶂的山脉交错分布,给高原带来了雄伟壮观的景象。

这些山脉还形成了高原内外的界限,阻隔了来自大陆的湿润气流。

同时,这些山脉还是青藏高原的重要水源,为高原上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高原湖泊也是青藏高原的独特地理特征之一。

其中,青海湖、纳木错、色林错等是最著名的湖泊。

这些湖泊位于高原最低洼的地方,是雪山融水和降水的主要蓄水源,为高原上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环境。

冰川是青藏高原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

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分布广泛,包括冰川和冰帽。

冰川在气候变暖的同时也在融化,对高原上的水资源产生着重要影响。

冰川融水的变化不仅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系统,也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二、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高海拔和丰富的水资源使其成为全球重要的气候调节区之一。

首先,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系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青藏高原上空的空气贫肤富氧,称为"高原大气"。

这种特殊的大气组成为高原提供了较稳定的气候条件。

高原上的冷空气密度大、压强高,对于大气的环流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因此,青藏高原是全球气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器。

其次,青藏高原通过地表特征以及冰川的存在,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影响。

青藏高原与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与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与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问题,而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其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以及独特的环境条件使得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更强。

本文将从青藏高原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方面加以探讨。

青藏高原是全球上升最快的低温地区之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南,它横跨了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总面积约为200万平方公里。

由于其高原地区的海拔高度普遍在4000米以上,气温相对较低,气候条件独特。

同时,青藏高原还是亚洲主要河流蓄水源地,诸如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源自高原。

由于这些特殊的地理条件,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

首先,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高原地区独特的高海拔和干旱的气候条件,影响了大气环流和水循环。

由于高原地区一年四季的温差较大,日间热辐射充沛,夜间冷气下沉较快,形成了高原对流动力触发和维持的有利条件。

同时,由于高原地区缺乏大面积的水域,水分供给不足,使得高原地区的降水非常有限。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青藏高原的气候对全球气候具有显著的影响。

其次,青藏高原是全球降水的主要源头之一,与全球水循环密切相关。

由于高原地区气候干燥,缺乏大面积的水域,雨水直接蒸发或渗入地下,很少形成大规模的湖泊或江河。

然而,高原地区的冰川融水和季风气流所携带的水分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这些水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的降水分布,甚至影响到其他地区。

此外,青藏高原也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高原地区的冰川消融速度加快,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到低洼地区的居民。

同时,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还影响到附近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例如,青藏高原的草地和湿地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天堂,但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降雨减少和温度升高,这些生态系统可能受到威胁,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可能发生变化。

总之,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使得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大地形气候效应

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大地形气候效应

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大地形气候效应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其大地形气候效应。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最高的高原,其独特的地形和地理位置赋予了其特殊的气候特性,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青藏高原的基本气候特征,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主要气候要素的现代变化趋势。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分析这些气候特征如何受到大地形气候效应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传递和放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青藏高原在现代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和作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最高、最大、最年轻的高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对现代气候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现代气候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具有明显的高原特色。

由于海拔高,大气压低,气温低,降水形式以雪为主,雪线低,冰川广布。

这种气候类型使得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但同时也为高原生物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

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日较差大的特点。

夏季,太阳辐射强,地面加热迅速,气温高;冬季,由于高海拔和地形的影响,青藏高原的气温较低。

同时,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升温快,夜晚地面散热快,降温迅速,因此日较差大。

再次,青藏高原的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夏季,随着季风的推进,青藏高原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降水较多,而冬季则降水稀少。

这种降水分布不均的特点对高原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青藏高原的气温也在逐渐升高,降水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这些气候变化对高原的生态环境、冰川融化、水资源分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青藏高原的现代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原山地气候、气温变化的季节性和日较差大、降水分布不均以及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高中地理】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在4公里以上,是全球最高最大且具有复杂地形的巨大台地,其主体呈椭圆形。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有三个方面:第一,青藏高原又高又胖。

气流经过时方向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空气爬过相当困难,要想绕过也很费事。

第二,青藏高原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与平原大不相同。

它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是独一无二的。

青藏高原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加热大气,只有几次冷却大气。

第三,青藏高原上面并不平坦,常见高山耸立,沟壑密布。

这些复杂的小地形会产生一些小范围的环流圈,这些环流圈不仅影响当地的气候,还对大范围的气流形成干扰。

中国科学家认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其热力条件将影响季风强度和西太平洋热力条件,是造成中国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洋、大陆、冰雪、高原等等,都来影响我们的气候,都来干涉我们的长期天气过程,把个好端端的长期天气过程弄成一个大花脸。

这个大花脸就像猴子一样,几年一大变,一年几小变,旱涝频繁发生。

除了太阳辐射的外部来源外,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形成一个系统,称为气候系统。

如果你加上岩石圈,它就是一个地球系统。

正是地球系统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着长期的天气变化,导致各地干旱、洪水、寒冷和温暖。

生物圈对气候有很大影响。

青山绿水和茫茫戈壁,气候显然有天壤之别。

人也是生物,也可以归入生物圈。

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加剧,科学家已将人类从生物圈中分离出来,称为人类圈。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界正常的水分循环被严重干扰,旱涝灾害加剧,就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一个例子。

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已引起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可能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的升高就是它造成的,这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又一个例子。

青藏高原隆升对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对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17卷 第65期大 自 然 探 索Vol117,Sum No165 1998年 第3期EXPLORA TION OF NA TU RE No13,1998青藏高原隆升对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Ξ成都理工学院 博士生 刘志飞成都理工学院 教 授 王成善 青藏高原雄踞亚洲大陆中部,总面积250×104km2,平均海拔4500m,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

青藏高原隆升是新生代地球地质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伴随着距今50Ma以来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的历史,不仅改变了高原自身的环境,而且对亚洲甚至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距今40Ma的地球没有季节性和全年性干旱,缺乏极度寒冷地区,不发育草地和沙漠,北部的云杉林和冻原地区几乎不存在,没有巨大的冰川,北冰洋的海冰很少或根本没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比现在温暖和潮湿,全年都有降水,常绿和温暖的落叶林覆盖全球,现代的气候类型和植被几乎不存在。

在过去的40Ma,特别是最近15Ma中,这种温暖、潮湿的气候仅局限在东南亚、美国沿岸和热带地区,寒冷型气候和大规模区域性降水出现了。

大约距今3Ma,地球变得很冷,开始经历周期性的冰期,冰盖覆盖北半球许多地区。

是什么原因导致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最近研究显示,青藏高原的隆升对大气环流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强烈的隆升加快了岩石的化学风化,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的风化作用是一种消耗大气CO2的过程,这种化学风化引起全球大气CO2浓度大幅度降低,从而导致全球变冷。

1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历史111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证据系统表示新生代气候变冷过程的定量标志,以底栖有孔虫的氧同位素曲线为最佳。

由于深海底层水的稳定性,底栖有孔虫的同位素值最能表示全球性信息。

距今55Ma氧同位素曲线显示出全球逐渐变冷(δ18O值逐渐变重)的过程,其中发生在距今36Ma始新世/渐新世界线处温度的突然降低反应南极洲首期主要冰川增长事件,之后为长达20Ma的全球变冷过程,在中新世距今15Ma 和上新世末距今215Ma均发生突然变冷事件,分别代表南极洲冰川扩大和北半球大陆冰川开始发育事件。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发生大陆对撞的产物,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众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于6000~8000米的高峰。

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

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跨15个纬度。

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形成是晚新生代亚洲地质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

青藏高原隆起不仅改造了高原本身的自然环境,也对周围地区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有些影响是更本性的,如亚洲东部和南部强大的季风就是高原隆起的结果。

目前,亚洲季风区以全球约十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养活这占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物种资源丰富、单位面积生产量高,都是季风的赐予。

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

对中国气候乃至亚洲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青藏高原隆起与亚洲季风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亚洲季风的形成无疑具有巨大的作用,这是地质历史记录和模拟试验证明了的。

老第三纪不存在亚洲季风已是不争的事实,广阔的干旱带(包括膏盐沉积)从西藏一直延伸到长江中下游。

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高大的青藏高原,还在于亚洲西部古地中海还有很大海域,欧洲与亚洲隔着一个海峡而被孤立。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边缘海尚未开裂,因此海陆对立不强,难以引发深入内陆的季风现象。

渐新世中国东南部显著变湿润,东部季风已经出现,但其原因并非是青藏高原隆起,而更可能是亚洲中部地中海收缩、欧洲与亚洲连接形成超级大陆的结构。

中新世的开始是和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同时发生的,人们有理由把西南季风的开始与高原隆起联系起来。

当代的亚洲季风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印度洋西南季风、东亚季风和高原季风。

东亚季风中的夏季风一支来自南中国海的越赤道气流,与南半球澳大利亚冬季的高气压有关,另一支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的偏南气流。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气候的影响
的影响,西风在这里分支绕行,汇合东流,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
分支:冬半年,对冬季风发生分支;对西风发生分支
动力作用——分支作用
2.2.2 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分支作用;屏障作用
分支作用:夏半年,对西南季风发生分支
动力作用-屏障(阻碍)作用
西南暖湿气流受阻,高原边缘降水丰富
夏季西北地区形成少云雨的干热天气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
按照地理学的地带规律,我国长江中下游是干旱荒漠区,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形成,海洋和陆地的气压梯度更大,夏天吸收大量的水气登陆,使这里形成全球典型的季风区气候。否则长江中下游就会如同开罗所在的北非一样是不毛之地。
谢谢!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对近地面气流起屏障作用
夏季高原内部干旱化
此外,印度半岛北部较少受冷空气的影响,有利于热低压的维持因此冬季印度比同纬度温度高气压低,年较差小。
热力作用
青藏高原面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有强大的热力差异,这对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热力作用。 1夏季:高原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炉,空气受热上升,拉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前来补充,带来丰沛的季风降雨。 2冬季:高原就像一个巨大的冰块,空气冷却下沉,并由高原涌向印度洋这就加剧北方冷空气南下的势力,从而使得冬季风强大。 冬季由于高原地区海拔3-4Km高度形成一个冷高压,使高原空气向外流动,成反气旋环流,这必然加强临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从而加强有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夏季形成热低压,邻近地区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地区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季风环流。
青藏高原的空间特征: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气候的影响
面积大,东西3000km,南北1500km,占中国陆地1/4,南北占西风带宽度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学院:资源与坏境学院
班级:10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号:2010084023
姓名:石继龙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8000米的山峰。

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

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 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跨15个纬度。

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

对中国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在4公里以上,是全球最高最大且具有复杂地形的巨大台地,其主体呈椭圆形。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一、对气温的影响
1.机械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40°N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有相当大的面积,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8000m,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

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

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

从冬季北半球700hPa与500hPa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则东南侧暖
于西南侧,这显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响所致。

因西风在高原西侧发生分支,于是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

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

从夏季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东北部阿萨姆两个地区总是有两个伸向西藏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

根据我国衢县与同纬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气温的比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层的气温皆是衢县低于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异更大。

2.热力作用
将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则偏高。

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计算表明,从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提供热量,这时青藏高原是个冷源,其强度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气吸收热量600多J/cm2d。

春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其强度以6、7月份为最大,向四周大气提供热量850J/cm2d以上。

就全年平均而论,青藏高原地-气系统是一个热源。

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区偏于高原的西部。


季的暖区范围很广,整个对流层的温度都是高原比四周高,再往高层暖区范围扩大,到了100hPa层上,温度分布出现高纬暖、低纬冷的现象。

从青藏高原的地面气温看来,具有如下特点:
(1)地球的第三极地: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特别低,它虽位于副热带、暖温带的纬度上,但在高原主体北部祁连山以及巴颜喀拉山东部1月平均地面气温出现-16?D-18℃的闭合等温线,盛夏7月尚有大片面积平均气温<8℃,冬夏皆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平均气温低18?D20℃。

(2)气温日、年较差大:青藏高原上地面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和四川盆地都大,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更大,气温年较差亦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为大,但因海拔高耸,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则稍小。

(3)气温季节变化急,春温高于秋温:青藏高原上春季升温强度大,特别是当积雪消融之后,雨季未到之前,高原因受强烈的日射,增温甚快,秋季降温速度亦快,春温高于秋温,例如高原上的班戈4?D10月气温差为2.8℃,而汉口同时期温差为-1.4℃。

以上这些情况都说明高原气温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二、高原季风
在青藏高原由于它与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造成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

冬季高原上出现冷高压,冬季出现热低压,
其水平范围低层大,高层小,其厚度夏季比冬季大。

风的季节变化,一般是高原北侧开始最早,高原上次之,高原东侧再次,高原南部最迟。

高原季风对环流和气候影响很大,首先它使我国冬夏对流层低层的季风厚度增大。

我国西南地区冬夏季分别处在青藏冷高压环流和热低压环流的东南方,应分别盛行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这与由海陆热力差异所形成的低层季风方向完全一致,两者叠加起来,遂使我国西南部地区季风的厚度特别大。

高原季风的更大影响还在于它破坏了对流层中部的行星气压带和行星环流。

由于高原冬季冷高压和夏季热低压相当强大,冬季厚度可达5km,夏季可达5-7km,因此从海平面至5-7km高度,冬季空气由高原向外辐散,夏季向高原辐合,加之高原大地形的强迫作用,造成高原上深厚气层的升降运动,形成强的季风经圈环流。

冬季出现与哈德莱环流圈相似的环流。

夏季则出现与哈德莱环流圈相反的环流,空气在高原上升,到了高空流向低纬,下沉,到达地面后折向较高纬度流去,这对南北半球间空气质量的调整亦有很大的作用。

三、对降水的影响
一、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亚洲降水分布影响范围极广,据最新气候模式研究结果:如果没有青藏高原存在,夏季的西南季风只能到达印度洋的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偏西风和西北风,受下沉气流控制。

因此大陆将
是水汽很少的干燥气候,即使印度和缅甸,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充沛雨量。

而青藏高原的存在,对大规模气流的影响,首先诱使热带西南季风向印度、缅甸侵袭,造成高原雨季,同时西南季风的一部分长驱深入,到达我国东部形成江南雨区。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那我国西部的干旱将更为严重,东部也将属于干旱气候。

在青藏高原隆起之前,大约距今几千万年以前,从我国北方到长江流域都是广阔的干旱气候带。

二、高原本身的降水分布
在夏季在青藏高原南坡正当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特丰,最著名的如乞拉朋齐其年平均降水量超过11000mm,最多年降水量高达26461.2mm,其中7月份的降水量就有9300mm。

西南季风到达高原上空时,水分已经大大减少,因此高原夏季雨量不大。

例如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北麓的定日,海拔约为4300m,年降水量仅为318.5mm,[再跨过高原,降水量更少于100mm。

我国科学家认为,青藏高原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热状况会影响季风的强弱,影响西太平洋的热状况,是造成我国旱涝的重要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洋、大陆、冰雪、高原等等,都来影响我们的气候,都来干涉我们的长期天气过程,把个好端端的长期天气过程弄成一个大花脸。

这个大花脸就像猴子一样,几年一大变,一年几小变,旱涝频繁发生。

除太阳辐射这个外源以外,大气、海洋、陆面、冰雪圈、生物
圈组成了一个系统,我们叫做气候系统。

如果把岩石圈也加上,就是一个地球系统。

正是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操纵了长期天气变异,产生了各个地方的旱涝冷暖。

生物圈对气候有很大影响。

青山绿水和茫茫戈壁,气候显然有天壤之别。

人也是生物,也可以归入生物圈。

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加剧,科学家已将人类从生物圈中分离出来,称为人类圈。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界正常的水分循环被严重干扰,旱涝灾害加剧,就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一个例子。

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已引起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可能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的升高就是它造成的,这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又一个例子。

从青藏高原的崛起来看,我们应该惊叹自然界的巨大力量,同时我们应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让我们人类能在一个相对舒适的自然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