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沈阳绕城高速公路北李官互通立交改扩建方案分析

中在尽 量利 用原立 交匝道路基和桥 梁的前提 下 , 对存在 的问题加 以解决 , 满足其 远期通行 能力的情 况下, 在 以达到 节省工程造价 、 避免浪 费的 目的 , 为以后 的改扩建工程提供设计 思路 。
关 键 词 : 阳 绕 城 高速 ; 沈 互通 式 立 交 ; 匝道 ; 扩 建 改
最小半径 10m, 30 凸形 竖 曲线最 小 半 径 20m; 向 20 单 单车道 匝道路 基标 准 宽度 为 85 单 向双 车 道 匝道 .m、 路基标 准宽度 为 1.m。枢纽互 通 区范 围 内共 有 跨 15 线桥 2座 , 别 为 两 条半 定 向 匝道 跨线 桥 跨 越 本 项 分 目, 跨线桥分 别采用 2×(1 3— 0+ 1 n+(0+ 2 + 3 2 )l 3 2
路 , 沈 阳市交 通西 出 口的重 要枢 纽 型互通 式立 交 , 为
图 1 北 李 官 枢 纽 立 交 现 状 图
另 外 在本 立 交 的西 北 象 限 , 即在 红 旗 台前 往 北
京方 向的 匝道 右侧 , 沈 阳服务 区一处 , 服务 区为 有 该
该互 通立 交通 车后 , 增 的一 处 专 为 去往 北 京 方 向 新 的车 辆提 供服 务 的设施 。 3 北李 官 互通式 立 交改 扩建 方案
m现浇预应力 连续箱梁 , 角度 9 。 交叉 0。
随 着 沈 阳经 济 的 发 展 及 城 阳绕城 高速 原 有 对 向 四车 道 的通 行 能 力 已远 沈 远 不能满 足 远景 交 通量 的需 求 , 因此 对 沈 阳绕 城 高 速 的改 扩建 势在 必行 。 同时沈 阳绕 城高 速公 路改 扩 建工 程 的实施 对 于减 轻 沈 阳城 区交 通 压 力 、 障 道 保 路交 通 的安 全 、 畅通 、 ~ 步 完 善 辽 宁公 路 网 、 化 进 优 沈 阳城 市交通 体 系结 构 、 进 沈 阳市 经 济 社会 健 康 促 快 速 发展 具有 重要 意义 。 北李 官互 通式 立交 于 19 9 5年 9月建 成 通 车 , 位 于沈 阳绕 城高 速公 路 西 环 起 点 北 李 官村 附 近 , 连接 沈 阳绕城 高速公 路 、 山高 速 公 路 和 沈 阳 市建 设 大 沈
路改扩建工程-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公示稿项目名称:xx路改扩建工程(收费站-森林公园北门)建设单位(盖章):xxxx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21年6月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内容 (4)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16)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4)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6)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41)七、结论 (42)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二、建设内容图2-1 A段(起点至绕城高速)路基标准横断面图②A段(绕城高速至森林公园南门)两侧用地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受用地条件限制,路段近期无法实现拓宽。
故该路段近期横断面布置形式为:行车道宽度2×3.5m,硬路肩宽度2×0.25m,土路肩宽度2×0.5m,A 段路基宽度为8.5m。
图2-2 A段(绕城高速至森林公园南门)路基标准横断面图③B段路为旧路利用段,双向两车道,本项目完全利用原路基,仅对路基病害部分进行局部处理。
(3)路基边坡形式路基边坡根据路基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基底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①填方路基边坡一般路段边坡坡率:当路基边坡高度小于等于8m 时,设计坡率采用1:1.5;当路基边坡高度大于8m时,上部8m采用1:1.5,下部采用1:1.75的折线坡。
②挖方路基边坡边坡坡率、边坡分级高度根据岩土类型、岩层产状、破碎及松散程度及加固防护图2-3 项目走向及节点2、取土、弃土方案项目取土首先考虑采用移挖作填的方案,即利用挖方土料,通过纵向调配的方式填筑路基,在开挖土方不够时,通过加大挖方断面或放缓挖方边坡的方式解决土源。
本项目挖方大于填方,但挖方填料无法满足路基填筑要求,需结合xx市周边规划取土场进行借方回填。
项目弃土运至三塘镇那夏坡消纳场处理,不设临时弃土场,弃土运输路线见附图11。
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见图2-4。
施工方案图2-4 项目施工工艺流程图1、路基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路基施工应以机械施工为主,路基施工前,应进行场地清理。
名胜古迹北京至哈尔滨高速公路沈阳(辉山街道)至铁岭(毛家店)段...

北京至哈尔滨高速公路沈阳(辉山街道)至铁岭(毛家店)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工程概况北京至哈尔滨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京哈高速,编号G1)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所规划的由北京出发的七条放射状路线之一,沈阳(辉山街道)至铁岭(毛家店)段(以下简称沈四高速)地处我国东北区域的南部,位于辽宁省的中北部,分布于辽宁省的沈阳市、铁岭市辖区内。
起点位于沈北新区王家沟村,与沈阳绕城高速相交设置王家沟枢纽互通。
终点位于昌图县毛家店镇接京哈高速四平至长春段。
沈四高速公路路线全长159.988Km,其中原起点段(K692+543-K694+500)即王家沟枢纽互通立交已在沈阳绕城高速改扩建工程中改造设计完成并在建,终点K847+700至沈四高速终点毛家店的4.328km在铁阜高速建设中已经按八车道加宽完毕,本次改扩建范围K694+500-K847+700段,长度约为153.2km。
2 社会环境2.1社会环境现状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和作用,确定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沈阳市和铁岭市,间接影响区为相邻的其他区域。
本公路扩建不涉及现有文物保护单位,路线也不存在压覆矿产资源。
2.2社会环境影响预测(1)拟扩建公路在K711+000~K711+800段经过风景区,景区内路线长度为800米。
公路建成通车后,随着公路绿化、水土保持等措施的逐渐完善,公路景观将成为景区的一道风景线,起到美化景区的作用。
另外,公路的修建将为本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事业发展提供快捷的交通条件,交通状况将得到大大改善,旅游业将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使公路沿线的旅游事业更加繁荣,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项目的建设对于减轻交通压力,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进一步完善、优化辽宁以及东北区域公路网,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推动沈阳经济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3)本项目属于扩建公路,在十几年的运营期间,沿线居民已经适应了公路的存在,项目的实施不会对沿线居民主生交通阻隔和交叉干扰的问题。
浅谈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特殊路段标线设计应对措施

浅谈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特殊路段标线设计应对措施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是基于在原有的沈阳绕城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扩建后为双向八车道,扩建的原则是大部分为利用原有旧路,对称加宽;个别路段受特殊桥梁和单体立交的影响需要采用单侧加宽方案。
单侧加宽就意味着同向行车存在了分幅情形,如何确保车辆在分幅之前能够提前预知,除标志、诱导设施提前预告外,标线采用了如下措施:1.后丁香大桥~丁香湖段段落:左侧单侧加宽,桩号FK6+177.439~FK10+772.61,长度为4595.171m,右幅丁香湖大桥+西湖大桥为利用。
右幅标线设计应对措施为右幅4车道变成2车道+2车道形式,标线放样时以路外侧路缘石为基准线,往中间放样,中间多余部分除桥梁段外内部填充斑马线。
2.苏北大桥段;右侧单侧加宽,桩号FK63+510.751~FK66+428.175,长度为2917.424m,左幅苏北大桥利用。
左幅标线设计应对措施为左幅4车道变成2车道+2车道形式,标线放样时以路外侧路缘石为基准线,往中间放样,中间多余部分除桥梁段外内部填充斑马线。
3.金宝台~谟家堡浑河段:左侧单侧加宽,桩号FK70+827.513~FK73+624.024,长度为2796.511m,右幅浑河大桥利用。
右幅标线设计应对措施为右幅4车道变成2车道+2车道形式,标线放样时以路外侧路缘石为基准线,往中间放样,中间多余部分除桥梁段外内部填充斑马线。
二、主线纵坡超限路段标线设计应对措施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主线部分路段的纵坡超限,对于上坡而言,标线设计无需进行处理,当处于下坡时,当货车超载或夜间疲劳驾驶、以及雨雪霜冻等不利气候天气时,超限的下坡就是安全隐患,为了避免上述不利因素,下坡路段的路面每隔一定距离采用醒目且防滑效果比较好的红色薄层铺装进行提醒。
1.王家沟枢纽互通与英达枢纽互通之间右幅K31+532~K32+130纵坡超限:2.98%,大于规范2%,先处于王家沟往英达方向入口加速合流段,然后接着为英达方向出口减速分流路段,减速路段车行道路面标线设计了红色的彩铺,5条主线车行道路面上每隔10m设置1道0.9m宽的彩色铺装。
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国环评证甲字第1504号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一O年九月1 线路走向沈阳绕城高速公路全长81.887km。
北环起点位于北李官互通立交,终于王家沟互通立交〔与京哈高速沈阳至铁岭段相接〕,全长。
东环起点位于王家沟互通立交,终于石庙子互通立交,全长。
南环起点位于石庙子互通立交,终于金宝台互通立交,全长29.1km。
西环起点位于金宝台立交〔与沈海高速沈阳至大连段相接〕,终于北李官互通立交,全长11.787km。
2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工程为81.873公里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其中六车道14.3公里〔含过渡段〕,八车道67.6公里,全线设互通立交23处。
拟建公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3环境影响评价概况3.1主要评价内容〔1〕总论〔2〕工程概况〔3〕工程建设地区环境现状〔4〕污染因子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7〕景观影响评价〔8〕大气影响预测〔9〕声环境影响评价〔10〕水土保持措施及评价〔11〕水环境影响预测〔12〕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3〕事故污染风险分析〔14〕公众参与〔15〕清洁生产〔16〕环境管理与监测方案〔1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2评价程序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如图1所示。
3.3工程分析拟建高速公路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是交通噪声、社会经济影响以及生态破坏等。
影响来源与环节主要是工程征地拆迁、材料堆放及运输、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噪声,大风天气引发扬尘。
工程运营期的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是声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风险等,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来源与环节主要是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及排放的尾气,道路车辆运输材料散落及有害物质运输事故等。
4环境质量现状4.1社会环境本工程直接影响区为沈阳市核心区。
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3%、16.1%、12.6%。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绕城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建设的通告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绕城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建设的
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沈阳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1.02.28
•【字号】
•【施行日期】2001.02.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公路
正文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绕城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建设的通告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精神,加快我市城市绿化步伐,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市政府决定从2001年起实施沈阳市绕城高速公路绿化带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市绕城高速公路绿化带规划控制范围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130米,近期绿化带实施范围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100米,特殊地段绿线位置由市规划局具体划定。
二、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已确定的绕城高速公路绿化范围内,停止实施各类建设项目和房地产发证、变更、抵押和租赁的行为。
三、绕城高速公路绿化带建设涉及的集体耕地及集体耕地种植业实际类别的认定,以本通告发布之日状况为依据予以确认,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四、绕城高速公路绿化带集体土地上的地上建筑物拆迁补偿比照《沈阳市村镇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执行;国有土地上的地上建筑物拆迁补偿比照《沈阳市棚户区改造房屋拆迁办法》执行。
五、本《通告》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二00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加宽设计

础 上使用 重力 式挡 墙形 式 。 1 . 4 . 2 挖方 路段
①考虑道旧路硬路肩部分改建后是第 3 车道大
车道 , 主要 车辆 以重车 为主 , 而 旧路硬 路肩 压实 度不
足、 运营期不走车 、 后期维护不佳 , 所以考虑将 旧路
硬路肩挖 除 , 旧路挖 台阶位置从路 面硬 路肩 内侧开 始
2 0 1 4年
第 4期
北 方 交 通
中图分类号 : U 4 1 6 . 0 5 文献标识码 :B
一 6 1一
文章编号 :1 6 7 3— 6 0 5 2 ( 2 0 1 4 ) 0 4—0 0 6 1 — 0 4
沈 阳绕 城 高 速 公 路 改 扩建 工 程路 基 加 宽设 计
速公路就率先进行 了改扩建加宽 , 沈 阳绕城高速公 路借鉴 了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 的成功经验, 并结合
自身项 目的特点 , 提 出沈 阳绕城 高速 公 路 改 扩建 路
基 加宽 的方 案 。
本 文结 合沈 阳绕城 改 扩建过 程 中路基 加宽 采用
粘土填筑 , 目 前路基使用状况 良好 , 全线未见过大沉
殷 开 荣
(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沈阳市 1 1 0 1 6 6)
摘
要: 结合沈 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 综合分析了高速公路 改扩建 过程 中路基 加宽设计应 注意 的问题
结合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浅析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要点

设 计速度 由原 1 2 0 k m / h调 整为 1 0 0 k m / h 。
2 . 2 路 基 宽度
全 线按八 车 道扩建 , 路基 全 宽 4 1 m。
2 . 3 路 线
2 . 3 . 1 平 面
系结 构 、 促进 沈 阳 市经 济 社 会 健 康 快 速 发 展 具有 重
要 意义 。
大 部分 路 段 对称 加 宽 , 局 部路 段 通 过调 整 路 基
边坡 或设 置支 挡结 构来 减少拆 迁数 量实 现双 侧对 称
沈 阳绕 城 高 速 公 路 ( 三环 ) 全长 8 1 . 9 k n, i 其 中 北环 3 0 . 0 5 k m, 东环 1 2 . 1 2 k m, 南环 2 8 . 7 8 k n, i 西 环 1 0 . 9 5 k m。与京 沈 、 沈彰、 沈 四、 沈吉 、 沈抚 、 沈丹 、 沈 大 7条 高 速公 路连 接 。 全线 设计 速度 为 1 2 0 k r n / h , 双 向 四车 道 , 路基 宽
全线共设置互通立交 1 5 座, 其 中大转弯互通立
交 已按八 车道 标准建 成 , 英达 、 石庙 子 2处 互 通立 交 已按 六 车道标 准改造 完 毕 。北 李 官互通 区西 侧设有
沈 阳服务 区 。
速公路将变得 日益拥挤 , 服务水平将明显下降 ; 沈阳
绕 城 高速 交通 量 预测结 果 表 明 , 到2 0 3 3年绕 城 高速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6 0 5 2 ( 2 0 1 3 ) 增刊 一 0 0 1 1一 O 3
关键 词 : 高速 公 路 ; 改扩建 ; 设 计 要 点 中 图分 类 号 : u 4 1 6 . 0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环评证甲字第1504号沈阳绕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一O年九月1 线路走向沈阳绕城高速公路全长81.887km。
北环起点位于北李官互通立交,终于王家沟互通立交(与京哈高速沈阳至铁岭段相接),全长30.2km。
东环起点位于王家沟互通立交,终于石庙子互通立交,全长10.8km。
南环起点位于石庙子互通立交,终于金宝台互通立交,全长29.1km。
西环起点位于金宝台立交(与沈海高速沈阳至大连段相接),终于北李官互通立交,全长11.787km。
2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为81.873公里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其中六车道14.3公里(含过渡段),八车道67.6公里,全线设互通立交23处。
拟建公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3环境影响评价概况3.1主要评价内容(1)总论(2)工程概况(3)项目建设地区环境现状(4)污染因子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7)景观影响评价(8)大气影响预测(9)声环境影响评价(10)水土保持措施及评价(11)水环境影响预测(12)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3)事故污染风险分析(14)公众参与(15)清洁生产(16)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2评价程序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如图1所示。
图1评价程序3.3工程分析拟建高速公路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是交通噪声、社会经济影响以及生态破坏等。
影响来源与环节主要是工程征地拆迁、材料堆放及运输、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噪声,大风天气引发扬尘。
项目运营期的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是声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风险等,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来源与环节主要是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及排放的尾气,道路车辆运输材料散落及有害物质运输事故等。
4环境质量现状4.1社会环境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沈阳市核心区。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3%、16.1%、12.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7.5亿元,增长1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76亿元,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8.6亿元,增长18.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4.1亿美元,增长2.3%;出口总额35亿美元,下降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0.2亿元,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0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9129元,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4.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3.2%。
4.2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设计带地貌类型较简单,可分为冲洪积平原和微丘陵两个单元,冲洪积平原地貌,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介于40~80m之间。
微丘陵地貌,地势略有起伏,地面标高介于100~140m之间。
(2)气候沈阳市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8.4℃;采暖季平均气温-4.8℃。
其中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11.0℃);非采暖季平均气温17.8℃,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24.7℃)。
年降水量690.3mm,降水多集中在非采暖期的七、八两月,并以七月份的平均降水量为最大(165.5mm);采暖期各月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并以一月份为最少(6.0mm);年平均气压1011.2 hPa;采暖期平均气压1019.1 hPa,一月份平均气压最高1021.3 hPa;非采暖期平均气压1005.5 hPa,其中七月份平均气压最低999.3 hPa;年平均相对湿度63%,采暖期平均相对湿度较小58%,非采暖期平均相对湿度66%,并以七月份为最大78%,三、四月份平均相对湿度最小51%。
(3)生态环境工程所经区域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均为次生群落。
该区开发较早,农耕历史很长,绝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自然植被只有零星分布,该区是辽宁主要粮食产地之一,目前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豆类为主。
(4)水环境设计带内主要河流为浑河、新开河和南运河。
设计带内地下水主要分布在辽河支流河谷平原中。
大气降水入渗为主要补给方式,其次为河流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以地下水径流、河水排泄及人工开采排泄为主。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水。
(5)声环境通过对沿线敏感点实地布设声环境现状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可知,现状大部分监测点昼间噪声受现状交通影响相对较小,大部分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但夜间部分敏感点将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6)环境空气根据对沿线2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说评价各项指标,除TSP略有超标外,项目区内其他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相应标准要求,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一般。
5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1)声环境影响分析线路施工时,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将会对施工点周围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预测表明,距源强150m远处将高于《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的标准。
因此,除施工部门应选择噪声较小的施工设备外,还应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晚10点至次日早6点),并视情况采取措施。
项目建成后,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噪声影响的范围也越远;近期夜间噪声80m 范围内基本可以达到4类标准,而远期则须200m外才能达到4类标准。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主要影响为扬尘,但影响范围不大,而且主要是短期影响。
在采取经常洒水、合理确定拌和场站的位置等适当的防护措施后,这种短期影响能够得到控制。
运营期主要体现在公路上的汽车尾气将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加强公路沿线的绿化和生态恢复,从而使汽车尾气的影响得以缓解。
本工程收费站拟采用清洁能源取暖,服务区考虑并入市政供暖管网,不会对造成当地大气环境污染。
(3)水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沿线地表河流基本处于干枯状态,桥梁施工对河流水体的扰动影响小。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通过设置化粪池,定时清运、掏空残渣,最终掩埋,对环境影响不大。
由于工程位于沈阳市市区边缘,工程拟建设的收费站、服务区周围已经存在市政管网,其废水经收集后均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不直接排入地表水体。
(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永久占地464.67hm2,其中耕地53.87hm2,占11.59%;菜地11.27hm2,占2.42%;林地209.33hm2,占45.05%;园地23.53hm2,占5.06%;河流沟渠24.80hm2,占5.34%;工矿及宅基地71.07hm2,占15.29%;荒地8.07hm2,占1.74%;旧路60.13hm2,占12.94%。
从工程永久占地占评价范围各类土地的百分比可以看出,占地的数量不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微小的。
工程占用的耕地以种植玉米为主,玉米亩产按450kg 估算,占用的耕地每年将使粮食作物减产363.6吨,每吨玉米市场价按1040元计算,每年将使粮食作物产值减少37.8万元。
工程建设会使地域分隔,但植物物种传播主要靠风媒、虫媒、鸟媒和人类,受地形影响很小。
多种植物群落中的物种分布主要受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影响,高速公路的修建不会导致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改变,所以,不会导致植物物种多样性发生改变。
由于本工程在扩建前已经长期存在,本次改扩建不会导致野生动物种群的种类减少,也不会导致野生动物数量发生明显改变,对野生动物影响不大。
6环境保护措施6.1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施工便道、材料运输道路如需新建的应远离村镇,利用现有路的则必须加强管理,控制运输时间。
对距离施工场地较近的敏感点(50m内)抽样监测,视监测结果采取移动式或临时声屏障等防噪措施。
运营期主要选择隔声屏障做为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6.2大气环境防治措施施工期的主要通过合理布置施工拌和站、场地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临时用地,确保与居民区保持一定的距离。
同时对临时用地的地面、便道采取经常洒水等防护措施,尽可能将施工对环境空气影响控制在最小影响和最小范围。
营运期通过加强公路沿线的绿化和生态恢复,从而使汽车尾气的影响得以缓解。
6.3水环境防治措施收费站、服务区周围已经存在市政管网,其废水经收集后均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不直接排入地表水体。
6.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采取植被恢复为主。
分主体工程、取土场措施和其它临时工程三大类型。
主体工程将采取路基边坡植草、路基两侧植树、互通立交绿化和收费站绿化为主。
取土场占地共13.81公顷,取平后设置草方格防护。
其它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清理平整,覆土后播撒草籽进行植被恢复。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7 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项目符合辽宁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路线不经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目标,项目建设施工及营运期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较小,在认真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严格执行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将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
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8 - / 11- 8 -。